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生育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划生育;妇科病;结合模式;模式探索
1 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和查怀查孕工作
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实行定期对妇女进行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有利于及早发现妇科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对于降低妇科病的发生概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国农村,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就没有深入地展开,所以农村妇女出现妇科病的概率比较高,而且她们不便于就诊,造成农村妇科病的就诊率低。数据表明,农村妇女中80%三年未曾进行妇科病的检查。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国家颁布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而对妇科病进行查怀查孕就是计划生育工作中一大重要内容。以前,查怀查孕和妇科病的普查普治是分开进行的,而且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主要的是采取突击、单纯检查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妇女的反感。为了促进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妇女的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共同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尝试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和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新工作模式。
2 妇科病的普查普治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以前采取的对妇科病普查普治、查怀查孕和健康教育这三样工作分开进行,三样工作相结合,在提供检查和治疗的医疗服务外,还增设咨询之一医疗服务,从而普及保健方面的知识,使妇女能够及早发现自身的妇科病并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2.1 成立一个专项的组织机构
成立一个专项的组织机构,以镇政府的名义发放文件,以镇长为组长,镇上计划生育的领导为副组长,并组织召开妇科病普查普治、计划生育和保健工作的专项会议。某镇人口计划生育局、当地医院等机构,需要从群众需求出发,采取妇科病普查普治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对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
2.2 宣传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
2.2.1 检查前的宣传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进行宣传的方式,如板报、横幅等,积极宣传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召集全村育龄妇女到指定地点进行妇科病的普查普治、查怀查孕等工作。2.2.2 检查中的宣传
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召集相关宣传部门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及时撰写通讯稿,宣传妇科病检查中的典型案例,营造出一种宣传的氛围,让全社妇女都关注妇科病普查普治、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的工作。2.2.3 成立一个专业技术队伍
从各个机构中抽调一些技术高的医生专门组成一个专业技术队伍,按照要求,将这个专业技术队伍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定时、定点、定位、定人的方式对广大的育龄妇女提供保健检查、健康教育和治疗服务,并邀请专家进行妇科病的专题讲座,大力宣传有关妇科病的知识。
2.2.4 提供资金的供应,保证后勤服务
镇政府和社会要拨出一些资金充入到妇科病普查普治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让每个育龄妇女都能够享受到免费检查妇科病和其他保健工作的服务。另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强,抽调出一些工作认真的人员成立一个后勤队伍,负责检查工作中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物品的采购、接送待检查的育龄妇女、设备运输和保养、保障工作环境等工作。
2.2.5 为待检查的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
2.2.5.1 微笑服务
对于检查工作中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优质服务教育,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到三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答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热情关心妇女的状况,细心为妇女解答她们所提出的问题。
2.2.5.2布置温馨的服务环境
从妇女的需求和对妇女的健康方面考虑,细心布置好服务环境,让她们在检查的过程中感受到温馨。根据环境的改变提供各种服务,如夏季准备空调,冬季准备电暖炉等设施,让妇女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服务环境的温馨。
2.2.5.3 开通绿色通道并建立档案
对于普查出患有妇科病的妇女要及时给予治疗,对于未能给出治疗的妇女,我们要开启一个绿色通道,通知她们到上一级的医院进行再次检查和治疗。建立已婚夫妇档案,对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作出调整以解决这些问题。
2 妇科病普查普治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取得的效果
2.1 提高妇科病普查普治的参与率
通过积极广泛的宣传使得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让群众们知道了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重要性,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于计划生育相结合,为育龄妇女提供了免费优质的服务,减轻了他们费用的负担,提高了妇科病检查的参与率。数据显示,妇科病检查的参与率从2003年的49.57%上升到2010的97.02%。
2.2 患病率降低
建立绿色通道,从而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档案管理,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了妇女自身的保健意识,有效地降低了患病率。数据显示,妇科病的患病率从2003年的29.14%下降到2010年的16.96%。
2.3 多方合作,资源共享
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从而使得政府、妇联、医院、计划生育部等机构联合进行工作,有效地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做到了资源共享。充分体现了集中优势、依法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更好的进行妇科病的普查普治与计划生育工作。
3 总结
以往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与计划生育分开进行,浪费了资源,成果不大。现在实行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与计划生育相结合,采取这个新的模式进行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各个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字】说话方式 肯定式 被动性 间接的
我们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教授知识,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我要做的是不是在课上不停的用大道理来灌输?这个方式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学生已经从小在父母长辈那里听到无数次了。如果再加上我们教师命令式说话方式,也许还会得到反效果。因为总是听到命令式的说话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两种可能:具有攻击性或消极性,不是变成一场战斗就是变成一场傀儡戏。语文教师还有运用什么方式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呢?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说话方式。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改变说话方式呢?可以按照以下三点去做。
一、用“肯定式”代替“否定式”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说“不思考答案不会出”(否定式)和说“再思考下答案就会出来了”(肯定式)给学生的印象就完全不同了。虽然都是说让学生思考,但前者给人的感受是“不思考就不会有答案”,后者给人的印象是“思考就会有答案”。哪个能让学生更积极的思考不言而喻。虽然是相同的意思,但是不用否定而用肯定式的说话方式,会让人产生积极肯定的印象,从而激活头脑。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肯定式的说话方式能让学生更有用,更有积极效应。
具体来说,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用肯定式的说话方式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和问题答案。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被肯定,在肯定后会产生良好的暗示和积极的效应。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无论他的答案和做的事是对是错,都要使用能产生积极效应的肯定式的说话方式而不是否定式的说话方式。我们还要懂得这个,不仅少使用否定式的说法方式,还要用文明的说话方式。说话方式是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教师是一个传播知识的高尚职业,如果满口粗俗话,甚至一些下流话也出了口,使人听了作呕,学生对老师的敬慕之心,顿然全消。我们教师还可以使用幽默有趣的说话方式来表现我们的聪明、活泼、风趣。
二、“被动性”代替“主动性”
语文教师常常会自己说话处于“主动性”,而让学生在我们的提醒下“被动性”的答题。特别是当学生答错或者答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教师更容易这样说话。其实我们不如让学生用“主动性”的说话方式,而我们语文教师则使用“被动性”语言方式,因为这样得来的答案才是学生的。一定要让学生们学会主动,而我们则是被动性的说话方式来接受他们的思考成果。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忍耐,用一颗开放的心听学生讲话,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答案是主观的,不要去跟着标准答案走,这是一条死胡同。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必须在课堂用“被动性”说话方式代替“主动性”说话方式。
具体来说,对学生被动性的说话方式是一种谦逊的说话方式,语文教师要养成使用“你要来……”来代替“我要你……”这样的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产生积极效应,老师“被动性”的说话方式会非常有效。如果在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每天在提问时,我们对他们说“快把答案告诉我”,学生就会变成受害者一样的“我是被要答案”心情和一种被动的身份,这样就会想发牢骚和不平。如果我是说“你像回答这个问题对吗?”,那么就变成“我是主人的身份,我是主动要答的感觉”,我想他们不会讨厌而是会非常愿意回答问题的。所以如果我们教师的说话方式换一换,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会更主动,更有积极性。
三、用“间接的”代替“直接的”
学会表扬,学会批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学会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来代替“直接的”说话方式。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的说话方式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不可以太直接。我们重视的应该是效果而不是讲出来舒服,直接的表扬和批评其实就是让老师自我情绪的释放。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产生积极的效应,所以把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样做,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的。而很多人知道这一点,但不知道怎么做。这就像理发师在替人修面之前,先涂上一层肥皂一样,不会直接去刮。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来表扬和批评,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具体来说,先说表扬,许多语文教师“直接的”表扬“你回答的真好”比起“间接的”在别的学生面前说“同学们,你们看他回答的多好”,哪个更有积极效应,那是很明显的。再来说批评,如果直接批评,不用说,可能会引起那个学生的不满,如果没有不满,不开心是肯定,那么效果也会打折扣。如果我们在说话方式稍微“间接”点,情形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要批评学生的课堂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说:“你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在我们班可是很高的,我很高兴。而且,如果你在上课的积极性上再继续努力的话,你就是我们班最棒的了。”这样学生既不会有不满,还明白应该改进什么,从而努力达到我们的期望。所以说批评,用“间接的”说话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要比“直接的”说话方式温和,更容易被人接受,反而更有效果。
我们语文教师要知道说话方式其实也具有巨大力量,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肯定式”、“被动性”、“间接的”说话方式,拥有让学生更加幸福、更加优秀的力量,它能够左右学生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有必要认识语言方式重要性的前提下去使用它。让我们语文教师学会用好的语言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效应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之学理基础》王荣生 李海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王荣生 广西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花样跳绳 施教方法 设计 筛选
一、花样跳绳概述
(一)花样跳绳的界定
简单讲,跳绳就是由运动者本人或者其他参与者摇动绳索,跳绳者腾空跳起,使绳子通过跳绳者脚部越过跳绳者头顶的一项运动项目。花样跳绳就是在这个“摇动绳索―跳起―越过”反复有节奏的运动中由摇绳者和跳绳者配合做一些花样动作,结合一些诸如体操、舞蹈、杂技等花样动作元素。
(二)花样跳绳的原理和意义
从花样跳绳的界定不难看出,花样跳绳遵循着“摇动绳索跳跃绳索结合花样动作”的原理。其中包含着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绳索的摇动、跳跃运动和花样动作的编排。在这样反复有节奏的运动中,花样跳绳才有了它特殊的意义,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花样跳绳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从身体健康方面讲,花样跳绳主要以跳跃为主,手脚并用,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增强弹跳力和下肢力量,能够达到健身目的和促进身体健康。
2.从创新、创造角度讲,花样跳绳没有统一规定的动作要求和花样形式,这就给了参与者自主创新空间,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创新、创造能力。
3.从精神层面讲,花样跳绳需要各个部分参与者高度协调和配合,能够培养参与者的乐于助人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事物的专注度,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花样跳绳施教过程的指导思想
花样跳绳施教的指导思想应该严格遵循花样跳绳的原理,充分体现花样跳绳的意义。首先,花样跳绳施教应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体育教学的指导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原则。其次,花样跳绳在施教过程中应该是一种针对集体的教学,所以应该树立教授集体花样跳绳为主,辅以单人花样跳绳训练。单人花样跳绳的训练是为了更好地执行集体花样跳绳的教学思想。最后,集体花样跳绳非常讲究摇绳者和跳绳者之间的配合,而其中又以摇绳者为主。摇绳者是花样跳绳的灵魂,在此基础之上跳绳者才有更好的发挥与创造。所以在施教过程中要非常重视摇绳者的教学,达到摇绳和跳绳的和谐统一。
三、花样跳绳施教方法的设计与筛选
(一)因材施教
花样跳绳主要是“摇绳”与“跳绳”的组合。而针对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不喜欢跳跃,有的学生喜欢跳各种动作,还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和结构不适合跳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不同的学生区别开来,一部分学生主要针对“摇绳”进行学习和练习,一部分学生主要针对“跳绳”进行学习和练习。
(二)研究性教学
花样跳绳的动作讲究“花样”,但是又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动作和技术的创编中来,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为花样跳绳注入新的活力。
(三)竞赛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检验。而针对花样跳绳,最好的办法就是竞赛。教师设置一些竞赛项目和规则,让学生组成不同的队参加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不足和优势,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
(四)俱乐部式教学与大堂课结合
在教学初期,学生的兴趣或者潜力不易发掘。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就会发现一些对花样跳绳有热情和激情的学生,而常规课程又无法满足他们的热情,这就需要设置俱乐部。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参加俱乐部,以交流和拓展花样跳绳为主要目的,教师在俱乐部中主要发挥指导的作用。
四、结语
花样跳绳可以说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体育运动。因为跳绳可以减少腿部、臀部、腰部多余的脂肪,增强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使全身肌肉匀称有力。花样跳绳不是简单的体力运动,它需要手脑高度协调的配合才可以跳出漂亮的花样。在集体的花样跳绳中,需要同伴之间不断交流和总结,需要师生共同讨论和思考。教师要积极拓展视野,发挥创造能力,为花样跳绳的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小凤,李建国,林承德,等.花样跳绳对13~15岁少年健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3):68-70.
关键词: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生态导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过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几个阶段,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这种变迁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建城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也是人类对理想城市探求的过程。生态的价值取向使在生态学原则下建设未来城市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世界各国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谋求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其创建标准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创建,具体说来要满足实现以下标准: 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了生态城市在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方面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1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消费效益高。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所在区域对其有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4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
5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6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7生态(健康)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
8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9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
10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规划方法反思基础上,摒弃传统规划价值观,适应城市生态化建设而提出的。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区别,是对人类主宰自然、追求物质利益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实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等手段,促进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1、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方法,较之有以下特点。
1.1系统性系统思想把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一个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系统,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规划设计变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为系统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城市系统各要素的整体联系。
1.2整体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不是单一的物质形体规划(physicalplanning),而是兼顾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integratedplanning)。它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它必须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后果;在规划工作上也不再是只有少数单学科背景的规划人员,而是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1.3可持续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从城市长远利益出发的,凭借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规划设计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不因眼前、局部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来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科学性、合理性。
1.4生态导向性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来规划设计、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引导城市”生态化”。这种导向性是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2、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巨系统。三者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经济生态原则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
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复合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永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对策
1、以生态城市所在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所在的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城市与其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本身就是”区域市”,生态城市应当与其区域共存共荣。
2、对生态城市的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总负荷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合理活动容量,保证生态城市发展与其补给区相平衡。
规划运用环境容量论和门槛理论对生态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建设用地容量、供给容量、工业容量,水、大气及土壤等环境容量进行系统分析和发展建设可能性分析,确定区域的活动容量和城市的合理容量,使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使城市与其补给区的长期供给能力和长期承受能力相平衡,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
3、强调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结合
这意味着规划内容的扩大,仅仅考虑物质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对策,规划是多学科、多工种协作配合,进行跨学科研究,从而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
4、以土地适宜度等分析为依据,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开发成熟程度(开发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适宜度)及土地对人类活动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值(承载力)的分析,进行土地分区(比如可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确定土地开展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
(三)生态城市功能区规划设计对策
生态城市也是由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区有机组合而成的功能综合体,这些功能区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都是城市功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规划设计重视多样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优美人工环境的创造,将人工建造的生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也注重加强立体绿化,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另外还可起到隔热、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
在进行绿色景观建设的同时,根据条件可利用有机垃圾制造肥料在居住区中来发展种植业,既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环境,又增加了景观的生产性。规范设计以人为主体,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普遍需求,创造多样性的栖境。功能多样化,活动场所多样化,住屋空间多样化等。
(四)生态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城市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这些设计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寻求最充分的实现建筑的高效、低耗、无污,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增强建筑及其环境的健康性,提高生活舒适度,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生态化。
三、结语
建筑生态城市这一基本思想,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远景目标,它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不可实现、尽善尽美的乌托邦,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相信通过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不懈努力,它将不再是一种趋向,而将是确确实实到来的人类理想住区。
参考文献
1、陈勇1生态城市新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1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5。
2、黄光宇、黄天其1论生态城市的概念与评判标准,1992。
3、黄光宇1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1989。
关键词:初中;德育;学生成长;心灵对话;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4-01
在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与发展的今天,学生成长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学生的成长不是在严厉管教下进行的。就算在教育惩戒之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心灵对话仍然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必修课。
一、心灵对话,要以研究学生的需要为基础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需要,这里所说的需要更多的是指向心理层面的。一方面身体的成长带来了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学习的压力又使得一些心理需要承受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表现为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谈话在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指向学生心灵成长需要的对话,则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美丽的初中生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具体有如下需要:其一,获得尊重的需要。获得尊重,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因为常规的认可往往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之上的,这不是学生想获得的尊重。因此,教师在做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去研究学生对尊重需求的心理。根据调查研究,学生所需要的尊重,是对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认知的尊重。比如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认识,对男女交往的认识等。这些往往是与教师的期待不一致的,倾听他们的想法再去引导,才是基于尊重的心灵对话。其二,指向成长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初中生活中得到成长,可是现实条件下,很多学生的这种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使得他们对初中生活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与教师甚至是家长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出现。而指向成长的心理需要,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希望得到教师的耐心指导。以上两点虽然不能囊括所有学生的成长需要,但已经能够从学生的心理层面指出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围绕这两个方向去努力,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二、心灵对话,要在德育实践中寻找新思路
既然是指向学生心理需要的心灵对话,那就必须在传统思路上加以创新。这里所强调的创新,不是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某个细枝末节的创新,而是对话思路中的创新。这里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班上有一个优秀男生的学习成绩突然出现了下滑。根据以往的班务工作经验,教师立即意识到肯定是近期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是男女相处上出现的认知问题。经过与家长的一番交流,印证了教师的初步猜想,家长反映这些天孩子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作业情况也不理想,还有的时候通过聊天软件偷偷与他人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如果是传统的思路,那肯定是找他谈话,以求取得即时效果,但这并不利于该学生通过这一事件获得新的认知。于是,教师进行了三步工作:第一步,通过班会或者其他场合,给他一个暗示。这是常规工作中常做的事情,不赘述。关键在于让其意识到教师已经注意到了他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聪明的学生来说,也不需要什么招式,很快容易达成目标。第二步,静待该生找教师。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看似被动,但由于之前的铺垫,这样聪明的学生自然会认为教师是他最值得交流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举例之外,也跟他敞开心扉,讲述自己在初、高中曾经的生活经历。告诉他,这样的年龄阶段,有这样的生活插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一件值得珍藏与回忆的事情。当这个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时,就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真实地呈现在教师面前,从而让心灵对话成为可能。第三步,心灵对话。在前面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告诉他当前最理智的选择是什么。这是指向学生对情感认知的话题,教师的引导、教育价值蕴含其中。这样的心灵对话过程,没有任何矫情,有的只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有的只是敞开心扉之后的思想交流,有的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谆谆诱导和教诲。学生的尊重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情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自然也就促进了他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理性认知,从而成绩的提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心灵对话,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跟踪
当然,作为德育工作者,跟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往往是面向学生群体的。然而,有些谈话并不适宜集体进行。因此,在案例积累中,更多的是这样的个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那就是对学生的跟踪研究。学生的心理往往是不稳定的,道理说服与引导之下,学生的认知有可能受到习惯和心理期待的牵引,从而出现与教师教育目的不尽一致的情形。这个时候,跟踪调查与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事实上,对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而言,这种跟踪都是必要的,心灵对话之后对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是必需的。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不应当是一次性的,而应当是有步骤,有计划的。唯其如此,指向学生美丽初中生活的心灵对话才能收到真实的效果,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化验分析这项工作是每一化工企业都离不开的。由于化工企业是连续、稳定并和生产同步的,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物料活动、物料反应,经常还伴随着高温、高压等条件,并且活动介质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通过化验分析数据来指导工艺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其必要。多年来从事化验治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化验分析数据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为例,说明其对化工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指导作用。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化工生产品中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操纵要求严格,如果治理不当或者生产中出现错误, 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者灼伤等事故。轻则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重至造成人员伤亡,工厂毁坏。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基础,现在化工就不吭能够健康正常的发展。 全生产时化工生产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上风,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生产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
二、缺乏化验分析导致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1)缺乏原料数据分析,以至于原料的不稳定性事故多。化工企业生产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决定了易出现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况。而压力容器的爆炸及反应物的爆燃,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
(2)缺乏生产过程数据分析,造成生产过程事故多。化工生产中的副反应、处于临界状态或爆炸极限四周的反应都易引发火灾事故。
(3)缺乏控制数据分析,设备破损引起爆炸泄漏。生产原料的腐蚀、生产压力的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惫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导致的压力容器破损;设备设计不公道或加工工艺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发生。
三、案例分析
1.某煤气厂利用汽化剂(氧气和水蒸气)制取粗煤气,粗煤气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低温甲醇洗涤,合成甲醇后,甲醇吹除气(主要为甲烷)作为城市煤气。该厂在制备氧气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碳氢化合物这一重要指标,假如这套万立方米空分装置在空气分离过程中,液氧、液氮、液空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没有及时进行放空置换处理,就会造成空分塔的内爆。化验分析提供的超标数据没有引起生产工艺职员的重视,曾经发生过空分塔的内爆,设施损坏。通过强化化验数据的管理,生产控制职员在化验员提供的正确数据下精心操纵,从而杜尽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2.国家城市煤气标准规范规定,煤气中的氧含量小于1%,假如氧气含量超标,集聚达到6.6%的爆炸极限值,当碰到高温、高压或管道设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某化肥厂在煤制气过程中,由于分析职员在量取色谱峰高时出现差错,分析数据不能代表生的实际情况,致使工艺职员没有及时调节工艺参数,从而导致管道爆炸,造成整个净化工段全部变成废墟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一事例,该厂对化验系统的所有分析职员进行了安全学习教育,化验职员能够自觉抵制人情数据;引进了更精密的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气体分析,严把化验分析质量这一关。杜绝了风险,成为优质的城市煤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由于生产工艺职员同化验员失职,对于灰分超标和限下率超标时,数据不上报,或改动后上报合格数据,造成了事故隐患。 为了保证化验分析数据的正确,通过巡检、复检、抽检和实检制度,制度规定从事化工分析的技术员,保证化验分析结果万无一失,每月由领导牵头进行一次复检,假如查出题目,追究到底。使化验分析的结果更加正确无误,保证了工厂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四、预防措施
(1)把化验分析的原理应用于规划设计。要求对化工企业的选址进行严格规范。要充分考虑企业四周环境条件、散发可燃气蒸气和可燃粉尘厂房的设置位置、风向、安全间隔、水源情况等因素,增加分析检测和数据采集设备,从而能够及时获取数据,避免或减轻事故发生。
(2)把化验分析的原理严把应用于建厂和设备选型。化工企业的生产房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透风、防泄漏、防爆等条件和因素。同时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流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防爆、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满足压力要求的材质并能进行数据采集和检验,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3)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检验和检测分析。一般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受高温、高压、腐蚀影响,设备材料就会出现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况,可能引发压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还要做好生产装置系统的检验和检测分析工作安全。
(4)强化教育培训,做好事故预案和预案避免分析。化工企业从业职员要确保相对稳定,企业要严格职工的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殊岗位安全操纵规程培训并持证上岗、处置事故培训等,要制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不断进步职产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纵技能 ,进步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并进行预案避免分析方案, 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的方法避免预案发生。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检验和分析,杜尽责任事故。从领导到治理职员,明确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检验和分析检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防止由于治理松懈,“三违”等造成事故。随着化工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责任的落实,治理环节严谨,基本可以杜尽责任事故的发生。
Abstract: Based on soil management, taking the northeast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Jili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et up the index model and evaluation, and mad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produc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y using interdiscipline subjects, such as system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etc.
关键词: 土壤管理;生产方式;系统工程
Key words: soil management;production method;system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318-02
0 引言
土壤条件是粮食高产的基础。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状况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子。目前,耕地的水土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的质量和状态严重恶化。东北黑土区因水土流失形成的沟蚀和面蚀已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921万吨,相当于目前整个东北黑土区的粮食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因此,研究基于土壤管理的现代化粮食生产方式不仅具有重要性更具有紧迫性。
1 农业生产现状
1.1 农业生产现状
1.1.1 农田水利状况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避灾能力差,农田产量容易受到天气、降水条件变化的影响,易出现灌溉不足或过度灌溉的情况,导致农田产量的不确定性增加,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同时也加大了化肥中营养成分随雨水径流的比例,加剧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扩散。
1.1.2 水土流失、传统灌溉加剧了对农田的侵蚀 农业耕种带来的扰动活动实际上会增加农田的侵蚀,90%以上的营养物流失与土壤流失有关。水土流失与传统灌溉等生产方式问题是密不可分的[1],流失的土壤带走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使之成为粮食减产因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地耕地质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1.1.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了生态资源环境 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物质投入不足,靠掠夺式提高产量,用养失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2]。进入90年代,以粮食增产为核心,增加了化肥、农药施用量、扩大灌溉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作物单产,盲目地增加化肥、农药的用量,导致了肥料的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致使土壤肥力下降。
1.2 环境资源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调查显示:过去,肥沃的黑土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目前,黑土已变得质地松散,加之用养失调,黑土区发生严重的水蚀和风蚀,土壤性质改变,从而导致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流失严重。加之吉林省的大、中型涝区集中于中部,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影响粮食的稳产。
2 国内外工作进展
2.1 国外发展情况 美国的农业粮食生产地理环境条件与我国基本接近,特别是玉米生产与我们处在同一个“黄金玉米带”。在二十世纪初由于无序的土壤耕种,使农业生产遭到了重大打击。由此美国开始了生态环境资源同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研究和推行,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引导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其管理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政策上引导、扶持;法律上加以限制;科学技术创新方向的诱导[3]。此外,联邦政府设立研究机构或资助大学、研究所在水土保护方面进行研究,寻求先进的土壤和水资源保护技术;在公共土地上进行水土保护示范工作,试验先进技术;同时向农场主提供示范、推广先进技术。
2.2 吉林省工作措施 进一步扩大了机械深松作业面积。加大了深松作业补贴的实施力度,并将机械深松列入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吉林省建立了35个深松作业监测点,修订了《吉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农机补贴产品的销售环节采取市场化运作。
3 吉林省现代化生产方式指标评价
3.1 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选取原则: ①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指标测度是反映社会平均水平和总体水平;②数据易获取性:即能够从国家的各类统计数据中查到;③动态性:生产方式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按照当时的发展背景提出不同的定量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衡量指标可适当修订,使其更具现实指导作用。
3.2 评价指标体系
3.2.1 主要农田作业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初级)、40~70%(中级)、>70%(进入高级);实际值:52%,所处阶段:中级。
3.2.2 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5%(初级)、45~70%(中级)、>70%(进入高级);实际值:40%,所处阶段:初级。
3.2.3 农业劳动生产率<1000美元(初级)、1000~2000美元(中级)、>2000美元(高级);实际值:1203美元,所处阶段:初级。
3.2.4 每公顷化肥施用量>112.7公斤(初级)100.9~104公斤(中级)、<100.9公斤(高级);实际值:685.50公斤,所处阶段:初级。
3.2.5 玉米平均单产<151蒲式耳/英亩(初级)、151~165蒲式耳/英亩(中级)、>165蒲式耳/英亩(高级);实际值:86.832蒲式耳/英亩,所处阶段:初级。
从以上可以看出,①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玉米单产和发达农业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农民增收问题是制约粮食生产进程的关键瓶颈因素;②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是制约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4 分析探讨
4.1 建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农作体系 研究对象包括环境状况、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耕地产量潜力及其开发策略,不同类型区域农作物的建立,主要农作物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作物体系集约化耕作栽培技术等[4]。建立作物生产潜力、农业资源评价、种植制度调整、作物布局规划、养分吸收和运转、产量形成等过程模拟模型和宏观决策系统,加强为区域农业多年、多地、多种作物的生产及其环境描述的研究,生产和决策的专家支持系统等。
4.2 依托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现代化支持系统 政府应该优先支持并重点发展一些持续农业科技领域,一是化肥、农药、农膜新品种、新剂型及其高效利用的技术。重要的在于选用无污染或污染少的新品种,支持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引进国外新品种和自己创新相结合,组织攻关、尽快突破。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对于中国传统农业创造的各种类型的间、套、复种耕作制度和多熟制种植制度、能量多层次利用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也应当有重点地给予总结提高,加快示范和推广。
4.3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多渠道并进,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继续实施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免费向农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民真正科学用肥。目前耕地测土成本较低,配方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测完土、配完方没有肥料去供应,农民在市场上买不到科学配比的肥料,因此不仅要帮农民测土、配肥,还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形成测、配、加工、指导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把住土地投入关。
参考文献:
[1]李奇峰,陈埠,李玉义,等.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40-343.
[2]尚杰,刘宇会.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选择行为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8-11.
首先认识清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因.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下列一些因素:
(1)学生找不到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5-1】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果天平指针最终不在标尺中央,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学生都能找出是因为反应过程中有气体逸出,那么应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使得天平平衡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呢,结果同学们有的答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有的答用塑料包住烧杯口…在经过小组讨论发现这些方案行不通.如,不用温度计,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学生陷入一片茫然之中.
(2)学生不会利用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中的干扰因素,需要控制哪些变量.
例如,在中考复习课中要求学生设计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
了中和反应,学生除了会用酸碱指示剂来验证,其他方法也就难以找出.当提示如用碳酸钠溶液作指示剂来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如何来设计方案呢?结果学生也难以下手.
具体指导方法和策略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触类旁通,循序渐进地实施
例如,上述按照【实验5-1】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天平最终不平衡是因为反应过程中有气体逸出,那么如何不让气体逸出成了本实验的关键.而在烧杯口该玻璃片又漏气,可以引导学生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还有什么实验中也遇到了气体,同学们很快就想到用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中有气体参加和逸出.然后再问该实验是怎样解决的呢?同学们就找出原来利用气球来解决问题的.这样学生就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结果有同学提出新问题,那就是加入试剂后才塞紧瓶塞,在塞紧瓶塞前会有部分气体逸出.然后同学们再改进方法,即如何在加入试剂反应时不需打开瓶塞,同学们最终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用图2(注射器中放稀盐酸、瓶中放碳酸钠)及图3(瓶中放稀盐酸,气球中放碳酸钠粉末)的设计方案.接下来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当气球胀大后,会不会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影响实验结果呢?学生纷纷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当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少时,对实验没影响,反之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较多时会有影响,最后笔者要求分别用质量不同的两组物质(事先准备好了)做对比试验加以验证.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排除其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加强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让学生感悟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从解答实验过程分析试题人手,透析其各环节的优缺点,实现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实验方案的形式,体会设计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上可知,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还要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以及注意在实验中的用量、安全等问题.
二、指导学生分析相关物质的性质,利用性质利用实验现象解决问题
例如,在新课或中考复习课中要求学生不用酸碱指示剂而用其他方案来验证.
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首先帮助学生分析指示剂为什么由红色褪成无色,(其实利用了盐酸把碱反应完,使得酚酞变成无色),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盐酸还有那些化学性质呢?学生答出盐酸能跟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反应,产生气体.这时,就可以问学生能否把锌粒当成“指示剂”来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组讨论后得出可以用锌粒当成“指示剂”来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方案如下: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加入锌粒,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可以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但是有学生提出问题,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不知加多少氢氧化钠才过量呀?一旦有盐酸剩余当再加入锌粒就会有气体产生,接下来笔者就引导学生分析,等量的同种盐酸不加入氢氧化钠与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再与锌粒反应,两种情况产生的氢气量一样吗?同学们答出当然不一样,然后同学们就恍
然大悟,方案找到了:取两分等量的同种盐酸,一份直接加入锌粒,另一份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后,再加入锌,测定产生的体积,比较两者体积,发现后者体积比前者少.
三、指导学生归纳设计的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即对实验设计的方案应符合科学性(即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安全性(即用药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可行性(要满足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简约性(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等);实验现象明显性等五个方面.
摘 要:飞行仿真是直升机控制系统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VC 6.0平台下建立了直升机非线性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飞行控制律和飞行指令遥控台,使用串口使三者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借助FlightGear模拟器外部数据的输入/输出接口,将飞行仿真数据通过UDP网络传输,驱动FlightGear可视化引擎,实现飞行仿真中天气条件、飞行姿态和地理环境的三维可视化显示。飞行指令遥控台、飞行控制律、直升机动力学模型及视觉仿真软件这四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对直升机的总体结构和飞行情况直观形象的显示,从飞机的姿态、位置、轨迹变化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控制策略的设计验证和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直升机; FlightGear; 三维可视化; 可视化仿真系统
0 引 言
直升机有着诸如垂直起降、悬停、侧飞等其他飞行器所不具备的优越的低空飞行性能,以及毫不逊色的高速高空性能,能在不同天气条件和地面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广泛应用于作战、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1]。直升机技术已成为航空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正深入大力研发新一代的先进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