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丹巴县国土资源局 张彬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跃,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道孚县及康定县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丹巴县主城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汇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城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桥1#和2#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城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17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03年,丹巴县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部分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10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丹巴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县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波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县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丹巴县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10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13年,该阶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和县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省、州投入到丹巴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丹巴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丹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丹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县2016-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丹巴县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计划、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若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避险搬迁安置,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免于或减轻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危害。二是实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对危险性大、威胁群众多、具备治理条件、防治紧迫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灾情和险情。三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保证地质灾害治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制体制。
一、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现象);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避免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分清责任,实施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让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走进农村每村每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和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功效,采取集中培训和定点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和知晓率,增强群众地质灾害识灾、辨灾、避灾和防灾的能力和意识,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普及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其他自然灾害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流域综合治理以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以及脱贫工程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县19个乡镇广大群众和正在我县进行工程建设的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均为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对象。
培训及科学普及内容以地质灾害识灾、防灾、避灾基本常识为主,在具体的宣传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宣传培训对象、不同的宣传培训地区给予分类指导。具体内容主要有五大类:
(一)在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的方式和方法;
(二)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要点,临灾时启动和实施预案的注意事项;
(三)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四)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活动中有效避免产生地质灾害的方式和方法;
(五)识灾、避险,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要点(不当选址、切坡建房、修建高位池塘、乱堆乱放等);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及科学普及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负责制定培训及科学普及计划;
(二)按照计划安排通知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乡镇、村的人员参加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三)做好培训及科学普及技术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宣传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一)采取集中授课与点位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举办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宣传讲解和现场宣传等方式进行。
(二)根据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邀请新闻媒体单位在县城广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宣传报道;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进行宣传时可采取在农村赶集时以横幅、标语、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三)县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中,通过不定期不定点的巡回宣讲,对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进行培训及科学普及。
(一)强化培训及科学普及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县国土资源局和涉及重点培训的乡(镇)要通过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单等方式,配合宣讲团做好系列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一、地质灾害概况与趋势分析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
2013年度我市年平均降水量710.8毫米,较上年同期增加76.0毫米。其中全年降水量最大的县区是惠民县,达742.5毫米。常年(1981-2010年)年降水的82.4%集中在5-9月份,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则以监测和控制地下水开采为主。由于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重视,汛期多次检查指导工作,监测和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分析,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以监测为主。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
(一)汛期崩塌、滑坡、泥石流防范区。主要分布在县和县。
县潜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于镇、镇、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主要灾害点为:镇上回峪泥石流、上回峪村不稳定斜坡、聚仙村崩塌、西峪村崩塌和镇东窝陀村崩塌。
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于碣石山。
防治措施可采取工程治理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首先在防范区内设立警示牌,发放“两卡”,汛期加强监测值班制度;采用工程方法进行边坡加固,防止岩石继续风化,修筑挡土墙,并附以各种排水工程、绿化边坡进行治理。同时提高周围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监测区。主要分布于滨城区和博兴县境内,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显示:博兴县目前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漏斗中心区位于博兴县城区源通京剧团和源通第三小学,水位埋深120m左右,中心区30m的含水砂层已疏干;滨城区深层地下水开采漏斗区位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滨城区山柳杜村-五四转盘附近-梁才街道办程家口一带,最大沉降中心在滨城区五四转盘附近,中心区水位埋深120-130m之间。
从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市存在2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一是以滨城区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236.6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2.32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361.0mm(沉降期为87个月);二是以博兴县城东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52.0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309.78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432.0mm(沉降期为87个月)。
地面沉降是一种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因其发展变化比较缓慢而难以被察觉,因此也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实际上该灾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必将给本区域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引发海水倒灌、咸水入侵,城市排水不畅、防洪标准降低,建筑物损坏,设备失效等不良影响。
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而造成的,因此保护好深层地下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遏止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对策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和地表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强化用水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深层地下水动态监控和评价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应成立县(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组成的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区域,要落实防治工作单位和责任人。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经费应列入当地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对因工程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引发者负责及时治理。建设工程施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防止不当施工行为引发地质灾害。
有关县(区)、乡(镇、办事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评估、应急处置和必要的工程治理。
(二)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县(区)要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在适当范围内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和校正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要对人口密集的城镇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交通干线两侧、库岸、矿山(及责任灭失矿山)采空区以及已查明的隐患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及时向当地县(区)政府报告,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制定并落实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
(四)落实汛期检查、汛期值班制度。汛期将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点)进行检查。对所填制和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进一步核实,保证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持有“防灾工作明白卡”,每户受威胁的居民持有“避险明白卡”。对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要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专业或专人监测措施,强化监测。对其中强降雨天气等条件下易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采取预先疏散避让人员等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层层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县(区),县级政府应做出部署,乡(镇)政府、村委会、群测群防人员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第一时间派出应急调查小分队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同时,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在防治工作中,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反应机制。
(五)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收听、收(查)看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和和“地质环境网”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及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六)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工作。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易避则避、易治则治的原则,加大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尽早消除隐患,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debris flow in Lufang furrow as an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at are the topography,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lithology,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the causes of the debris flow hazard are analyzed, and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mudslides and main inducing factors are summed up.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factor, and physical feature satisfy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 in the valley, an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re sufficient. If the water factor satisfy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debris flow in the valley, it may break out debris flow again. This research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prediction and mitigation of debris flow hazard in Lufang valley.
关键词: 泥石流;炉房沟;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Key words: debris flow;Lufang Valley;cause analysis;prevention and cure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1-03
0 引言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是一种含饱和或过饱和的高浓度碎屑物沿侵蚀坡面和陡峻沟床流动的流体[1],其发生常具有突然性、间接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常给山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小河镇炉房沟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北东部的牛栏江西岸,为牛栏江一级支流,地理坐标:北纬27°10′~27°18′,东经103°04′~103°12′。据统计,小河镇炉房沟自1953年以来曾发生过多次洪水及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损毁房屋多间,毁坏农田上千亩。2010年“7.13”洪涝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43人重伤,受灾人数达1200余人,冲毁房屋16户128间,预计经济损失达1.8亿元,此泥石流危害性等级为特大型[2]。为此,研究该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并制定合适的治理措施就显得相当重要。
1 泥石流成因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及地质资料等分析,该泥石流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人类活动和气象水文四个方面。
1.1 地形地貌 炉房沟位于牛栏江左岸,流域面积79.943km2,以构造侵蚀、溶蚀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由西向东陡倾,地势起伏不平,相对高差3290m,高差大,具备水动力条件。炉房沟南支沟主沟长约7.03km,平均纵坡降约206‰,北支沟主沟长约10.04km,平均纵坡降约184‰,纵坡降均较大,迳流侵蚀作用较强。炉房沟上部及中部沟谷横断面多呈“V”字形,两岸坡坡度一般大于40°,局部陡坡可达60°~70°,形成危岩陡壁,岸坡冲沟较发育,冲沟溯源、侵蚀作用强烈,各种地形条件有利于雨洪汇集和固体物质启动,从而形成泥石流(炉房沟地区卫星图见图1)。
1.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研究区区域构造上属川滇经向构造体系,位于川滇经向构造带北段东缘与东侧滇东“多”字型构造的结合部,构造以北西向构造为主,南北向构造和北东向次之;断裂为主,褶皱次之(见图2)。断裂、褶皱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泥石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岩石的完整性,从而加速岩石的风化、雨水侵蚀等,降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来实现的。
研究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断裂、褶皱有:炉房沟断裂(F2):走向310°~340°,倾向北东,倾角约50°,延伸长度超过22km,以张扭性为主。小河街断裂(F1):走向南北向,倾向东,倾角50~60°,延伸长度超过15km,以压性为主。药山向斜:轴部呈北东―南西方向延伸,长度超过25 km,轴部地层由Pz2组成,两翼由Pz1组成,基本对称,岩层产状平缓,12°~25°。
据相关地质资料及现场实地调查,研究区出露地层中松散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滑坡堆积层(Qdel)、崩塌堆积层(Qcol)、泥石流堆积层(Qsef)块石、卵石夹粘性土;下伏基岩均为古生界地层,自寒武系至二叠系均有分布,岩性为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玄武岩等,节理裂隙发育,易形成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研究区第四系残坡积层厚度较薄,厚度一般在1.0~2.0m之间;泥石流堆积体厚度较大,泥石流堆积扇厚度一般在5~15m,基岩在沟岸及两侧山脊多有出露。
由于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的上述特征,加之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引起区内岩体强烈破碎,易产生滑坡、崩塌及风化作用等,为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1.3 人类工程活动 研究区人类活动主要为修建公路、采矿和耕种,其中尤以修建公路对地质环境影响最大。近年来,较多的村际公路在修建,由于自然地形陡峻,加之工程投资有限,公路开挖形成了很多高陡边坡且基本未采取支挡防护措施,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形成滑坡、崩塌,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采矿活动主要分布在炉房沟的中游沟底,均为坑采,部分矿渣随意堆放在离沟床很近的沟岸上且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稳定性差,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另外研究区内人口较密集,村庄星罗棋布,很多坡度30°山坡表面被开垦为耕地,耕地土体松散,雨季引发坡面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并容易引起斜坡失稳形成滑坡,为泥石流提供固体松散物源。
1.4 气象水文 研究区属牛栏江高山峡谷区,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根据高程的不同,区内自高向低分属寒带、温带和亚热带三种气候带,干湿气候分明,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1.1℃,水汽来源主要是印度洋暖湿气流,降水量在800~150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050.2mm。降雨主要集中在6~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根据收集到的有关降雨量资料,2010年7月13日诱发泥石流的强降雨主要集中在2010年7月12日22时至13日10时12小时内,分布范围广。研究区附近荞麦地河大村雨量站12日22时~13日9时11小时降雨量50.5mm;牛栏江小河水文站13日2~8时降雨量35.4mm。高强度的降水及暴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及水动力条件,同时在暴雨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综上所述,地形陡峻,构造发育,岩层软弱、破碎以及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所提供的丰富的固体物质都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条件,而集中充沛的强降雨则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导因素。研究区泥石流形成的基础条件充分,一旦作为主要诱导因素的水源条件满足泥石流形成条件,就可能再次爆发泥石流。
2 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和危害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因素密切相关。泥石流的防治是根据泥石流的成因要素和治理需要,采用综合治理、局部治理、预防和预测措施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减轻或消除对被防护对象的危害,使治理的结果达到预期要求。结合炉房沟地理环境及泥石流形成相关因素,炉房沟泥石流的防治,宜采用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的方法对策,建立以政策和信息管理的非工程措施和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2.1 非工程措施 ①加强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增强当地群众对地质灾害危险、危害性的认识,使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加强防灾、救灾以及自救的宣传工作,强化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②建立区内地质灾害点(滑坡、崩塌等)、雨量的监测、预报工作站,进行定期监测,及时预报。建立炉房沟泥石流信息系统,将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信息相结合开展泥石流预测、预报。
2.2 工程措施 ①在炉房沟人工弃土堆积区、中部陡坡开垦为耕地区、支沟侵蚀较严重区及滑坡、崩塌发育区域进行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种植草皮等,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预防泥石流[3][4],其目标以恢复植被,起到固土、固水作用。修筑截、排水沟,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②拦挡、谷坊坝工程:在炉房沟中、上游地段因地制宜地选择地形狭窄,坝基坚实、沟道较缓、库容较大的地缘优势处布设拦挡坝,在滑坡、崩塌较集中地段布设谷坊坝,以反压岸坡及滑坡坡脚,起到稳固岸坡的作用,并且拦挡固体松散物,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量,遏制泥石流的发展,减缓各沟的下切、侧蚀、溯源侵蚀、稳坡固床,拦挡部分弃土,防止沟床内已有松散堆积物继续下泄。③排导槽工程:在炉房沟各支沟下游交汇处各布置排导槽工程,排导槽截面要足够宽,有排泄一次暴发最大泥石流量的能力;在排导槽的下游出口位置,布设停淤场,停淤场的容量要满足设计50年的泥石流总量堆积。④防护堤工程:由于炉房沟所布设防护提位置地段地势较平缓,沟岸冲蚀严重,滑坡发育,沟岸分布有农田,不宜设置拦挡坝、谷坊坝工程,综合考虑在该段设置沟岸防护堤,防止沟岸侧蚀坍滑,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量,稳坡固床,保护居民点及两岸农田等的安全。
3 结论
3.1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地形陡峻,构造发育,岩层软弱、破碎以及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所提供的丰富的固体物质都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条件,而集中充沛的强降雨则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导因素。
3.2 研究区泥石流形成的基础条件充分,一旦作为主要诱导因素的水源条件满足泥石流形成条件,就可能再次爆发泥石流。
3.3 炉房沟泥石流的防治宜采用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的方法对策,建立以政策和信息管理的非工程措施和以植物措施、拦挡坝、谷坊坝、排导槽、防护堤工程为主的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旭润.海流沟泥石流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DZ/T 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防治体系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32-01
前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社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矿山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既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又不至于造成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概述
以岩石圈为依托,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自然平衡状态的地质环境,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矿渣,废水,粉尘等,不仅直接影响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而且给矿区周围的大气、水质、土壤造成危害;废石堆、尾矿库挤占大量土地、农田;污水和烟尘的排放,污染水源、江河和大气,也破坏了景观和植被;露天矿边坡崩落,井下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矿井突水、矿山疏干排水引起邻近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疏干涸干或形成海水入侵;采矿剥土等造成水土Y源平衡失调,易诱发和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有这些环境地质问题,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的几个关键措施
1、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体系
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防治体系。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矿产资源的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均匀现象,矿山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破坏与保护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标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应当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体系,并在此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做好三废防治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与控制,明确和细化生态环保指标与要求,在矿山地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进行综合管理,全面分析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措施有的放矢。
2、编制落实科学的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委托地质部门对矿山企业的地质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将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对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
由于矿山的地理环境不同,在保护与治理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等级划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自然规律以及经济规律进行研究,找到符合规律的方式,再结合国家所制定的矿山整合措施研究出可以循环使用的开采方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矿山的基本情况,根据矿山的地貌、所处地理环境、矿山的规模、矿山的种类以及开采方式的不同,对矿山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级别的矿山采取不同的保护与治理方法;其次,需要了解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的等级划分。一般情况相下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比较严重、严重、特别严重4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矿山环境制定不同的治理恢复措施。制定相应的等级划分指南,以此来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进行指导。
4、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
对需要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矿区,进行开采中各项开采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合治理矿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就各种开采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环境问题、矿山建设中所受到的来至地质灾害的影响等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危害的发展趋势、综合防治的难度等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所需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就治理工程部署中涉及到的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工程部署施工中需要的技术方法以及措施等进行详细的落实。
5、加强监管,依法开采
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好坏,需要有严格的监测、监督检查等制度的支持,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手段作为保障。矿山建设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保证各项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措施不落实、设施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矿山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对强行生产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在矿山企业年检中加强矿山环境的年检内容,对矿山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
6、发挥科技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作用
矿山环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治理好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应着重研究矿业开发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及防治技术,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采用先进的采、选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业化。引进和开发适用于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新技术,进行矿区生态重建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加大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同时,要努力学习各国矿山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和改善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7、地质环境检测
地质环境监测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构成地质环境的各种要素的变化进行的专门性测量。地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地下水动态(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监测、地下水均衡试验、地质灾害、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与地下水关系密切地区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这些地区的酸性降雨监测。地质环境监测是一向长期的工作,只有做到早预防,才能把握好环境保护与治理主动权。
8、健全和完善环境整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针对当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农、林、地矿以及生物和环保等部门的作用,在环境整治技术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同时,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各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技术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矿业权人在进行恢复治理时随意性很强,管理者进行督查无标准判定恢复治理是否达到要求的现状。
三、结语
综上,实际中首先要掌握和解决地质灾害发生和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难题。通过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尽量避免矿山环境破坏或将其消除于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会议认为,为规范海关事务担保,提高通关效率,保障海关监督管理,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草案)》,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9月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9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加大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会议指出,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确定以下重点工作任务和治理措施:(一)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的河流及河段。(二)在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基础上,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三)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开展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围堤加固,合理安排居民迁建。加快其他大江大河蓄滞洪区建设。(四)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在洪水易发地区加密布设局地天气雷达站和自动气象站,加强水文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讯系统,制定完善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洪预案。(五)深入开展山洪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全面查清重点防治区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抓紧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六)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会议要求抓紧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地方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预算内投资结构,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强化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会议指出,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1994年实施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但受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物种濒危程度加剧,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必须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全民参与、惠益共享,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二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三要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四要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五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六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9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十分突出。因此,必须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适应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针对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二要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培训资源,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强化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技能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培训就业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三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整合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督促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加强职业培训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切实抓好落实。
关键词:采矿;水文地质;效应;对策
矿区生产需坚持科学开采机制,按照地质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调控,才能科学地开发与利用矿区资源。[1]由于矿区开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地质环境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不良地质效应对采矿造成诸多危害性。因此,需对该矿井田范围及其周边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情水害隐患,对预防和减少生产矿井遭受水害威胁提供了依据[2]。
1工程概述
镇艺某矿位于六盘水市城区北西22km,属钟山区汪家寨镇管辖,有公路直达矿区。交通方便。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4°50′08″~104°54′15″;北纬26°39′48″~26°45′38″。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7422km2。
2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镇艺某矿位于长江水系乌江支流上游大河流域区,南西方向靠近地表分水岭。与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相关的地表水系为大河[3]。从地质结构布局来看,水文地质层次分布错乱,对实地矿区开采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限制了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分布,导致区域资源开发与生产达不到预期标准,这些都是矿区生产开采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碎屑岩分布地带多形成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上,矿区处于大河边向斜北西翼中段水文地质单元。按照单元布局特点,区域水文地质分布相对稳定,主要平台包括:1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及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碳酸盐岩层,其地下及地表岩溶发育,富含岩溶水;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碎屑岩则含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至弱。
3矿区开采引起的水文地质效应
3.1老窑透水
据访查,矿区范围内老窑众多,开采历史悠久,但基本上都在1600m水平以上开采,长期开采作业形成了透水区域,这些都是老窖开采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水文地质结构受损而引起地质灾害。
3.2地表水
由于顶板厚度较薄,地表水将通过裂隙、顶板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等通道直接进入井下,形成矿井涌水。3.3基岩裂隙水采矿活动使围岩体平衡受到破坏产生后生裂隙,其裂隙贯穿某矿层上覆基岩裂隙含水层时,地下水将通过后生裂隙(或断层裂隙、溶裂)直接进入井下,形成矿坑涌水。
4水害综合防治措施
4.1探放水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一般呈放射状布置,中间眼方向为巷道方向:超前距离不得小于30m,岩层中不得小于20m,探眼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我国采矿作业建设步入现代化阶段,构建新型开采水害防治体系是不可缺少的,对区域交通改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开采监管体制缺失,矿区开采质量尚未达到理想化标准,阻碍了水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为了更好地开展开采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水害防治标准进行全面调度,实现质量规划与改造的一体化。
4.2防水措施
必须及时查清矿区及附近地表水系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排水系统。采矿作业建设关系着区域交通发展水平,必须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优化控制,才能实现开采质量水平最优化。鉴于早期矿区开采存在的质量隐患,要构建新型开采管理作业机制,为区域交通规划与改造提供保障。因此,开采单位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方案,从多个方面展开水害防治改革,发挥监理单位在开采水害防治中的作用。
4.3堵水措施
采用我国GIS和GPS等多系统联合定位检测,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提高了整个系统检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设计装架检测系统要考虑技术条件,分别设定针对性控制系统作为平台,确保指挥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更好地实现检测人员操控目标,可结合GPS技术构建系统运作平台,对采矿区域地质作业综合调度。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必须采取修筑沟渠、排泄积水等措施。
4.4截水措施
鉴于采矿作业工程病害风险的多发性特点,开采前期要做好采矿作业开采工作,为采矿作业工程改造开采提供科学指导。采矿作业开采水害防治体制建设,不仅关系着矿区项目建设与发展,对整个行业规划改造也具有指导性作用。根据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及透水量大小,在矿井下修建水仓,截断及缓冲矿井涌水、透水对工作场所的危害。
4.5排水措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开采任务,必须全面落实水害防治原则,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优化控制,实现矿区开采与质量规划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传统矿区开采存在的问题,要发挥建设单位、开采单位、监理单位等三方面机构作用,构建统一性的开采水害防治平台。井下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水仓、水沟及时进行清理。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水仓能容纳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本矿的正常涌水量为40m3/小时,要求水仓容量必须满足生产需要。
5结论
矿区生产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资源,保持采矿生产作业符合工程建设标准,提高水文地质区域作业水平。由于地质环境特殊性,生态采矿面临着诸多风险隐患,尤其是水文地质效应产生结构性病害,往往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实施综合规划与改造措施,才能增强矿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结合实际生产与开发标准,做好水文地质改造建设,才可避免地质效应及风险隐患。
参考文献
[1] 岩溶裂隙水探查方法优化与工程治理研究[J]. 刘人太,李术才,张庆松,张霄,葛颜慧,韩伟伟. 岩土力学. 2011(04)
[2] 潘榖,刘勇,曾献奎,吴吉春.徐州东部废弃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02)
【关键词】复杂石油地质条件 系统改造 集中生产 灾害治理
许多石油地区的地区地质条件较复杂,煤层倾角大,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如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地表裂纹等的严重威胁。近时期,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地在复杂石油地质条件下开采,常常开发或推广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围绕矿井灾害展开综合治理,开展技改挖潜以及科学管理等措施。
1 矿井的生产系统与改造
1.1 矿井的运输系统与改造
为了能够适应煤层倾角的变化大和地压高以及巷道易底臌变形的情况,我们能够利用自行研制应用的三条钢丝绳吊挂下运带式输送机以和水平弯曲线摩擦多点驱动带式输送机来应对这些情况,该运输机是可弯曲带式输送机,和以前的顺槽刮板输送机或多部带式输送机串联运输方式不同,而且为了减少设备的投入,新型运输机采用小角度多次转弯技术。为了适应薄煤层工作面的特殊条件,以减少机电事故,可以采用SGW-430/55型刮板输送机,不是以前的SGW-150C刮板输送机,采用430mm的槽宽不是原来的630mm,并考虑薄煤层的实际情况,来实现目标。
1.2 通风系统改造
通风系统采用集中通风而不是5分区式通风。为了保证五个风井水平通风系统稳定性,合理的操作,确保采矿工作面充足的空气,可以DangFengQiang建于210,杭州返回,从而形成两个翅膀的回风通风系统;为了减少总与空气,可以利用矿业系列通风;向下通风模式在煤矿的脸;为了提高风量,保证五个层次的安全生产,我们可以建立三路密闭墙关闭闲置巷道为了达到目的。
1.3 排水体制改革
为了提高矿井排水能力,可以使用450,750 两级水代替原来的90,270 450 50多级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在主排水泵扩大行变换,应用PJ类型节能泵代替低水泵,提高装载Φ325毫米管路增加一年2次,还可以节省电力消耗约168万千瓦时。1.4 建立Webmrt综合信息系统
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材料超市系统,企业预算系统、办公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可以构建华丰煤矿综合信息系统。
2 矿井集中化生产与单产单进的提高
通过将华丰煤矿的采煤队个数减少3个,生产采区减少2个,改变原来的多井口、多水平、多采区、多工作面生产,可以实现矿井和生产水平的集中。矿井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单产单进水平的提高决定的。近时期,出现了年产45万t的炮采队和月掘318m的炮掘队,这要归功于生产环节的改造和先进技术的推广。
为了改善掘进工作方面钻、装、运的工作环节,可以采用YT型强力风动钻机和毫秒延期电雷管来起爆,水胶炸药爆破方式进行钻爆法掘进,通过在光面中进行深孔爆破,来爆破参数得到优化,爆破效果得到提高;为了实现全岩、半煤岩巷道优质快掘的目标,可以利用P-60B型大功率扒装机,配合电瓶车来运输。
为了疏通的各个生产环节,采用大倾角皮带运输而不是上山自溜运输,利用可弯曲皮带、长距离多点驱动皮带等先进的技术,来将单台设备的运输长度提高5倍。
3 管理和煤炭深部开采巷道锚杆支护屋顶
为了解决传统线下采场顶板管理的高档工艺问题,分层的安全管理目标,通过挖掘屋顶的采场顶底板表面分类和支持形式研究、厚煤层倾斜分层测试金属菱形网假顶的采煤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应用双抗塑料网假顶的采煤方法和双抗带净护顶技术在破碎的屋顶试验。
通过事先的屋顶管理方面的完整的4层煤沿槽锚回网络支持、粘土岩锚喷巷道锚喷巷道网络组合支护,高压破碎围岩锚钢带的支持,六个分支门立体交岔点支护方法测试,加强管理。在深部开采,冲击压力条件的巷道维护困难在实践中落实“影响煤巷锚杆支护土压力的技术研究”,为了给冲击压力煤巷支护煤巷的帮助和支持下提供一种锚固性能好,低成本的支持材料,开发了安克雷奇快硬水泥筒锚螺栓支持,效果很好。
4 灾害治理
(1)加大安全投入,保证资金到位,保证安全治理措施的落实和施工。
(2)为了推动矿井自然灾害的治理,近期各科研单位根据自然灾害的情况共同开展了大倾角厚覆盖层采煤后地表斑裂研究与控制、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综合防灭火、顶底板承压水上开采、深部地压研究等10多项技术,节约资金达亿元以上。
5 应急措施
(1)项目组在遇到预警范围内紧急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部的场所,安排专责人员,启用应急通讯手段,还要有对外消息的事件专责发言人。项目组负责人须随时向地研所报告事态发展,并知会业主和当地政府情治机构。
(2)在路途安全情况下,受伤人员在紧急医护处理后要尽快送当地医院救治。发生绑架时,员工要保持沟通渠道不得有任何过激言行,尽速向上级通报情况,寻求适当解决方式。并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机构随时汇报。 安全生产委员会协调做好涉险员工家属的安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