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教学中,加强并完成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具体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并长期有效的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
小学教育中,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教学活动,“集体”在小学校园里是一个重要“角色”。根据教学要求,学校需要实行班级授课制。班级就是校园里的“主体式“集体。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根据这一实际,老师要从小在学生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实现自我的完善自我的主要动力来源,它会在无形中是学生形成一种自我”鞭策“,围绕着集体荣誉感的形成而实现自我价值,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
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小范围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二、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于其中
例如,在我的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不仅教数学,而且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小学生德育的教育。数学教学和品德教育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例如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教学点的安排,很多都介绍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信息。中国古今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五年级上册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后,介绍了古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又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勇于探索,在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数学教学中我很重视这些知识的讲解,因为通过了解这些历史资料,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勇气、毅力和胆识,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道德实践活动,诸如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小手拉大手,爸妈开车不喝酒”、“童眼看春节”、“家乡小吃自己做”等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去观察、分辨、思考,让他们自觉主动地认同、接纳社会道德价值体系,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社会生活,就会产生许多情感体验,这完全是一种自身的情感体验。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行为去解读社会道德及价值,就会确立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了一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情感的体验、实践的游历是小学生发展和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及教师应该采取寓教于乐、活动育人、陶冶情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效果更好。
四、注重家庭德育也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取得成绩的关键
因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小学生各种优秀品质的成功培养都是离不开家庭德育这个教育“场地”的,也可以说家庭德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得以成功实现的现实基础,家庭德育的重要地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实现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例如,学校方面,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适时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而有效的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尽量做到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及家长的活动积极性。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等会议,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式”活动,拉近家校距离,密切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教育的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1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保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2走进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3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此自老师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纪律一直不好,教室里总是不安静,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却不高。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4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首先是搞好学校德育教育
一、学校要制定好学生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创设“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坚持正面教育,做好德育渗透工作。
首先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召开班主任例会,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努力引导班主任从事务型向专业型转变。细化常规工作的检查,优化班主任工作考核,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其次是继续加强成长导师队伍建设。本学期将做好成长导师的推进工作,更有效地组织“成长导师”对学习上、品行上、生活上、心理上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学生提供具体帮助,对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具体指导。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与重点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另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好堂课心理健康渗透。
二、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注重德育创新
首先开展德育常规活动
(1)结合重大节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吸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活动要在全校展开,要有声势,有头有尾。比如开展建党、建国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结合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11・9”消防纪念日、法制安全纪念日、国庆节、元旦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
(2)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进一步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常规管理,做好德育的过程性评价,研究设计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班队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法制、安全教育。 继续把法制、安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确保违法犯罪率为零。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发挥法制教育基地作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教师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继续利用晨会与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
(4)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 。结合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充分发挥红领巾电视、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5)诚信、勤廉教育。继续开展诚信、廉洁教育活动。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和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启迪,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让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常驻师生心间。
(6)班级文化建设.完善健全班级制度建设,建设好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形成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有利于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7)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心理教育方法,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监护网络,开放“阳光心屋”,对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与辅导,同时做好积极的心理预防。
其次是搞好家庭德育教育
一、家长是孩子第一个德育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身体力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重视家庭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只依靠学校的教育更不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从小事抓起,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孩子从上学那天起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家长更要给孩子做榜样。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小学生在学校里还能够做到遵规守纪,双休日回到家里呆了两天,回到学校老师又得花费精力管上两天。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5加0”,这就是家庭教育不够的原因。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学校就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要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活动。做好家长培训工作。优化家教机构,组建师资队伍。调整优化家教网络机构。家长学校领导组织由学校校长、教导处、少先队、各班主任及校外辅导员组成;家长委员会由有关部门顾问、学校领导、和有关学生家长组成。少先队负责制定计划,活动安排,收集资料,协调关系,组织师资向家长宣传家教理论,讲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组建稳定的专兼职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并组织专题研讨。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力争形成系列化。为了保证家长学校学员的参与率,学校继续加强点名签到制度。每次上课前两天发出书面邀请,要求家长及时信息反馈,保证出勤率。继续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健全家长学校档案、教学等各项制度,与创建市级家长学校相结合,做到台账齐全,装订整齐、规范,并做好家长学校教材选定整理。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校要和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每次授课后,教师要认真收集学员们的意见并及时整理,认真做好家校的信息交流工作,并有资料记录;也可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授课的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改进提供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关键词】德育;教育;管理;提高
Enhanc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A Wangyuzhen
【Abstract】Enhanc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strengthens raises th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is I studies the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method in the Nyingchi elementary school long lasting work. The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met the contradiction which frequently did not want to adapt with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s change, this article example has lifted the reality which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could not but face, enhanced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s refers to according to certain social or social class's request, organized, had the goal, to have the plan to receive the pedagogue to exert system's influence, caused certain social or social class's thought viewpoint, the political criterion and the moral rule transforms to receive the pedagogue individual the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pedagogical activity. Speaking of the school, the moral education is raises student's thought that political and the moral character pedagogical activi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is trains the student to form anything in the brains is to, anything is wrong, anything is friendly, anything is wicked, anything is US, anything is the clown, anything is, anything is the vacation really, anything should make, anything not to make and so on all sorts of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us lets student's consciousness control own words and deeds activity correctly, achieves the good education effect gradually.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Enhances
1 德育活动的内容要体现计划性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计划,是指导督促开展好德育活动、有效增强学生意识、提高德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例如:我校每年的德育计划都把三月份定为植树绿化美化活动月,四月份定为普法教育活动月,五月份定为劳动教育活动月,九月份定为文明、礼貌、尊师重教活动月,十月份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十二月份定为安全教育活动月等。每年都根据计划,按不同月份公布活动内容及要求,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2 活动内容要体现主题性
例如:中学生入团以“争做青年标兵、做时代楷模”为主题,清明节组织全校师生去扫墓以“缅怀先烈、立志报国”为主题,参观科技示范园以“相信科学、走进科学”为主题。活动中,主题鲜明突出,贴切现实生活,就会增强学生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
3 德育活动程序要体现完整性
在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中,德育程序往往会被忽视,失去其完整性,使好的德育内容不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新队员在庄严的出队旗、敬队礼、唱队歌的入队仪式上佩戴起红领巾,在队旗下进行宣誓、呼号。在这样的气氛中入队,会使人产生自豪、奋进的情感;组织初中全体师生到烈士墓前扫墓,出发前做主题性讲话,出发后举着团旗、举着“缅怀先烈、立志报国”的标语,胸前佩戴着自制的小白花,到墓地后学习先烈事迹,聆听学生代表发言,为烈士填坟上土、敬献小白花,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4 活动效果要体现延伸性
一堂法制报告课结束了,发人深省;一次科学参观活动结束了,令人记忆犹新;一次庄严的入团仪式结束了,令人振奋不已。这些活动都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但是,如果活动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及时写出发自内心的观后感、听后感、读后感、活动心得体会等,再把优秀的文章、感人的体会播出去,出到板报里,发表在校报中,这样的延伸活动更能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更能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行动。
5 德育活动的形式要体现创新性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性德育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活动意识,提高活动的效果。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可以到阅览室集体看科普书籍,可以参观科技示范基地,可以开展科技创新小制作,可以用演讲形式进行科普宣传等。
6 德育活动要体现评价的系统性、长期性
系统、长期地对班级、学生参加德育活动情况做有效评价,会增强学生活动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例如: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班级活动、班级管理进行考核评比,制定“学生个人道德品质评价”细则,对学生一年或整个初中阶段的品德都进行长期、系统的评价,会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德育活动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
7 青少年独特的敏感心理使他们渴望被尊重与认可,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放平心中的秤,把爱洒向班级的各个角落,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公正、公平的处事原则,让学生享受到自由平等的权利,并将这种积极的处事原则实现爱的传递,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所以,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对学生群体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楷模,才能塑造优秀的人格。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内容的计划性、活动内容的主题性、活动程序的完整性、活动效果的延伸性、活动形式的创新性、活动评价的系统性长期性,就会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就从根源上提高了德育效果。为此,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特提出如下意见:要求班主任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体,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要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体力活动能引起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又往往影响和指导着体力活动。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小的东西,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特别是对于课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更应及时抓住好的或坏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学生在课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校园舞教学中,教师应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优美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0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地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利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生活化成为了教学的新理念之一,对改善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将更加关注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更加贴近。文章对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发展途径进行探析,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生活化 发展路径
德育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塑造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对这一阶段学生进行德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而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是拉近学生与生活道德的中要手段,是小学生理解生活自觉践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的概述
德育课程生活化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社会的德育要求,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生活化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他指出“教育即生活”,还指出教育的失败是没有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统一。因此,德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是生活道德的一部分,其主要内涵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德育课程教学要以生活为中心,德育是生活的升华,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实践,只有通过现实生活的验证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在生活中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德育生活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放于主体地位,让生自己做学习与生活的主人,学校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在生活中体会德育的作用,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最后是帮助学生与生活相适应,德育教学的核心就是教会学生做人,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为社会的一份子,要努力适应社会,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调节生活状态,积极的与社会向适应。
二、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发展路径
(一)德育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贴近
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就需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道德植根于现实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课程教学就无法脱离现实生活。与生活想脱离的德育课程教学是空洞的,是没有灵魂支撑的。德育课程教学是一门对心灵、思想有着启迪作用的学科,那么在学校教学中就应该抓住以人为本的教学核心,将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将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这一主体带入到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道德的含义与生活的价值,以及做人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德育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将课堂作为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获得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品质的基础,课堂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走向有着一定程度的决定作用。而且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来源于课堂,如果不能为小学生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就会导致学生的学、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因此,德育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高校课堂。
第二,发挥出活动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德育活动是德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发挥出活动这一载体的作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显著位置,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出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了解德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道德情感与行为的构建。例如开展以生活中道德的作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以班会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借助多媒体为小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对小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加深学生对德育与生活的理解。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摇篮,也是学生拥有高尚品质的沃土。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文化的建设,并发挥出文化促进小学生道德构建的推动作用。
(三)德育课程教学方法与生活相贴近
德育课程教学方法与生活相贴近,要求小学德育教师要当好小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扮演好班级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使用与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德育课程生活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小学生在社会中放飞自我,例如可以组织小学生到孤儿院进行献温暖的活动,积极与孤儿院的小朋友交朋友,帮助小朋友解放天性,为小朋友带来温暖与欢乐。让小学生体会德育与生活之间的相辅相成,在生活中实践与升级德育教学理论,看到生活中道德的力量与光辉,领悟生活的真谛,让德育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实现其在小学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生活化是大势所趋,是真正促进小学生体会、领悟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促进新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具有高尚人格的基础。因此,我国各个小学要加快小学德育教学课程深入开展的步伐,并不断进行发展与完善,发挥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凤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 课程教育研究,2015(4)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71-01
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但是人们的公德意识却并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有何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不强,在不良信息面前往往不能进行很好的分辨,抵挡不住不良信息的影响,不能对一些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只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在引导的环节中出现一点偏差,一些学生很容易会变成人们眼中的“不良少年”。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这对于良好品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这些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小学阶段是培养人们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赏识教育展开德育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教师的引导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应该正确面对每个学生身上发生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掘学生积极的一面,在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挫折,引导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教学中班主任应善于通过赞扬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鼓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2]班主任应用发展的、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爱心与情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二)通过集体活动展开德育教育
应在班级中展开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这既是通过集体教育个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这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良好风气。小学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应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三)通过课堂教学展开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最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比方在讲解圆周率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南北朝时期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的后7位,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实际上西方在中国发现以后的一千多年才发现。相信很多学生听过这段介绍以后,将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一种自豪感。班主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群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自私、霸道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很多人不会关心他人,也不懂得尊重师长,有些学生连最简单的家务活都没有干过。针对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应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矫正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时,应做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矫正他们的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比方说鼓励他们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为父母洗脚,为自己洗衣服等等。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会共同帮助学生将存在的缺点有效的改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五)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涉及到每一位教师,他们应该端正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从自身素质等方面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提高自身德育工作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指挥协调能力,这些方面将会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功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首先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形象性与示范性,教师应从精神上、文化上以及道德上影响、感化学生,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并不是在一天养成的,教师要有耐心,通过学校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堂课,去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将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班主任应非常有耐心。[3]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才会获得相应的实效。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艳红. 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
[2]刘少飞,宋立梅.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 学周刊,2013,(25).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 儒家德育思想 生活化
“原有的学校德育模式,即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1]。以德育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必要性和可取性。小学德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目标。小学生尚未成长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父母、师长、朋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其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1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