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沟通的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模式;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86-02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社会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和贸易、又熟练掌握语言的高级复合性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旺盛,这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增进商务英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生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运用原则
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1]。
(一)教师角色转变
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核心,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不再是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二)学生参与
案例教学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在智力上和情感上的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体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讨论问题情境及其内涵,提出可行性方案或对他人的建议提出意见,或扮演核心角色最终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
(三)学生自评互评
案例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要具有评价的意识(包括对自身、对他人及对案例教学过程的评价)。由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知识建构者,他们需要对自身及其他同学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实现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只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自己及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程序
(一)教学的准备环节
1、教师准备。首先是案例的准备,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案例并发给学生。优质的案例应该源于实际,通常包含许多问题和意见,且每个问题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讨论;同时要有典型性,即通过对某一案例情境的分析实现对某类问题的解决;最后,案例选择还要注意时间安排,所有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制订案例教学计划及规划时间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人数及学生素质的差异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文化、家庭背景等)划分小组,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2)合作教学和团队教学。如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跨学科协作,就需要教师经过个人准备、共同备课、相互配合及协调工作。
2、学生准备。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准备,搜索资料来提高自身习得。学生在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学习准备,确保有时间读案例且方法得当,案例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照所布置的思考题去分析,抓住案例的主要矛盾,领会教师的主要意图,找出案例中未布置的重要问题。案例分析完毕学生要把分析变成有利于课堂陈述的形式,如设法把要说的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在讨论时说服他人[2]。
(二)课堂教学实施环节
教师应在课前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由学生通过个人和小组研究案例,分析讨论案例中呈现的商务情境,探索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然后决定最终的行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况模拟等形式参与沟通,同时在案例背景中学习和练习新的词汇和句法,有机地将商务内容沟通技巧与英语语言的学习联接起来。
1、引入案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事先给学生发的案例阅读资料、介绍有关案例的趣闻、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安排等方式来引入案例[3]。一方面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使学生关注案例内容,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控制论题、学生情绪、教学质量等,创造良好、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问,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案例,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
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论点、分析案例的相关数据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困境、形成备选选项、选择决策标准、分析及评价备选选项、选择最优选项、开展行动并执行计划。(1)在案例分析中首要工作就是要确定论点,即关键的角色、问题、决定、挑战或会,通常可以包括人员、设备和设施、方法和系统、材料和其他;(2)分析及评价备选选项,即列出其各自的关键优势及劣势,总结利弊选出最佳方案;(3)在制订最优决策方案之后,必须开展行动并执行计划。行动计划必须是为案例特别制定并且能够回答以下五个问题:即谁、什么、何时、哪里和怎样做的问题。案例分析阶段可以由老师或单个学生主讲,或由一个小组来进行案例分析。个人或小组通常会进行半小时的案例陈述,然后开始进行讨论。
3、讨论阶段。(1)小组讨论。班级中每个小组人数是根据每个案例项目的不同而变化的。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就会缺少合作;如果成员人数太少就会降低小组讨论的效果以及在完成调研工作上会出现缺少人手的问题。因此,讨论小组的组成最好是自愿形成而非教师安排或随机组成。此外,在小组讨论期间,每位组员根据教师事先发的案例资料查找相关信息并形成个人观点,在小组讨论时把个人观点及遇到的难题与其他成员分享,通过各抒己见形成小组观点并形成书面报告;(2)全班讨论。为提高效率,避免观点重复或相近,全班讨论期间每组可派一位同学陈述该组观点及遇到的难题。教师可把不同观点写在黑板上便于同学讨论、思考。同学针对不同的观点及产生的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要马上对发言同学的观点及出现的错误进行评论、纠正或总结,而要把相关内容记录下来留在归纳总结阶段时提出。教师在同学辩论期间要控制好辩论主题及同学情绪,在出现学生辩论的论题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讨论上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牢牢吸引在案例上。教师通过辩论集中上来的焦点问题有的放矢的集中讨论、澄清,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识或主导倾向。
4、归纳与总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本次讨论过程进行梳理,即从本次论题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到支撑论点的论据及得出的结论,把学生分散的见解、观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对整个教学的知识点做结构性的讲解和归纳。在这期间教师可以对在讨论中学生们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质量。
5、撰写报告。在完成课堂讨论之后,教师要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给出撰写要求。案例分析报告通常由三部分构成:(1)简单介绍案例。包括:公司的概况、业务范围、发展史、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将如何去研究它;(2)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如讨论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然后再分析其结构和控制系统;(3)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要确保个人方案符合逻辑且与之前分析一致。报告写完之后,教师要对交上来的报告进行批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指出值得肯定的论点和应改进的不足。教师要注重正面评价、积极评价,对于学生报告中反映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集中解答。
6、教学反馈。反馈的途径可以利用调查的方法从学生中获得,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每次课的授课体会,找出每次案例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为案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做积极的准备。学期结束时,要依据授课体会写出研究报告,并建立案例库。
(三)反思评价环节
案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可以很高效且公正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教师可以对案例讨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运用教师行为表来进行自评和他评。录像录音可以直观的看到行为人的表现和身体语言以及听到讨论中的对话,教师可以找出错误并发现不足,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还可运用教师行为表来帮助自身在观察录像中表现时来确定某些行为方式。例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或经常提问封闭性问题,忘记提问必要的支持性论据等。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讨论过程中自身表现的分析可以提升提问的技巧,因此在对讨论过程进行分析时应该使用一系列的教师行为表。在案例教学模式中,考试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我们对学生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包括小组表现,对案例介绍陈述表现及简短问题和论述题。教师通过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进而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对商务英语专业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甚少。案例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商务英语案例专业教学和实训中也具有操作性。因此,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葛明荣.案例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倾听,课堂教学,设计,文化熏陶,立德树人
倾听是一种能力,会倾听一定会思考,会思考一定会表达。西方谚语说:“用十秒钟时间讲,用十分钟时间听。”中国也有句老话叫:“说三分,听七分。”可见在语言沟通中,“会听”比“会说”重要。
调查研究发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培养中,倾听在沟通中占40%,比例最大,而交谈只占35%。 研究者还发现,接受了倾听能力训练的员工工作效率要高得多。而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要经常同客户及团队交流,意味着没有良好的倾听就没有良好的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有没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和人际关系,也就没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他们至关重要。
而课堂学习仍是他们此阶段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为主要的途径。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本次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沟通口才模块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学会倾听”。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认真贯彻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在学院“政治坚定、思想领先、技能过硬、品质优良”办学纲领的指引下,依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以及岗位(群)能力素质要求,基于职业需要确定单元教学内容,使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对接,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需要相融合。
实施有序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下面我主要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来介绍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六步教学法。
第一个环节是确定学习任务,时间安排10分钟。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下发案例资料及任务书,并投影展示“倾听中的人们”。教师鼓励学生分析自测题、图片及案例资料,通过投影播放、任务书和案例发放及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确定本次学习任务。随后小组讨论,结合图片、案例资料和任务书确定学习任务。分析任务,初步认识不良倾听的危害。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了解不良倾听的危害和良好倾听的重要性。在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己找到一个需要立即去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第二个环节是任务分析,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任务分析,明晰任务具体要求和任务的评价标准,之后小组讨论进行任务分配、时间安排、完成步骤等具体内容。设计说明:该教学环节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及考核标准,使学生行动有计划,执行有方向,责任明确,提高效率。并锻炼学生的统筹安排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任务实施,时间安排40分钟。首先完成倾听能力测试题,找出自身不良的倾听习惯,并结合图片观察和案例分析,归纳出不良倾听习惯类型,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填写记录表中的相关内容;然后,观看古“”字演示,认识到倾听是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不仅要听清对方的有声语言信息,而且还要关注对方的无声语言,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了解,准确理解对方意图。之后结合案例分析,填写有效倾听方法记录表;随后,进行倾听任务训练。倾听训练所选内容为:1. 你说我听。两人互换角色,训练各自的倾听能力;2.客户情绪判断。请学生根据案例中客户的语言分析判断客户的情绪和真实想法,做出判断,以进行下一步沟通。
通过以上任务训练,学生亲身体验了良好倾听所带来的收获。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对倾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呢,就是进行评价。小组提交项目考核表(表1倾听课堂记录评分表和表2倾听训练评分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小组自评、互评,总结有效倾听的方法,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训练,时间安排为15分钟。教师进行点评升华单元内容后,进行拓展训练:一是名著影视剧欣赏,观看《红楼梦》影视剧片段,这里截取的是第十二集的影视片段,节选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内容,时长为6分钟。请学生欣赏、领悟剧中人物――三等丫环小红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倾听能力,激情导行。二是布置课下作业,实践体验。走入社会,挖掘和积累有关倾听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并能进一步举例说明:“弦外之音”或“表扬中的批评”。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得到启迪,从剧中小人物的身上找到差距,通过文学艺术的感染力量深化对倾听艺术的理解,睿智、导行、立德、铸魂、树人,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效果。而作业的布置有衔接:一是为了巩固本次课培养的能力,二是为下次课做准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财务会计 教学
财务会计是在基础会计的基础上,对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深化,该门课程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和可操作性强,是财经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由于该门课程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由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高校对于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鲜有突破,而市场急需的是具备高素质的实践型会计人才,源于“教学”与“应用”之间存在的鸿沟,财务会计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主要通过教师导出案例、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概括与总结、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得最多,财务会计课程中并没有系统的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针对目前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如何开展案例教学法,以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一、传统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接受程度不高
本文的财务会计是指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是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之后,在掌握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属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来源于财政部制定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点内容多,关联性强,特别是这种法律条文性质的知识点在记忆上难度比较大。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只靠死记硬背记知识点,而不是理解性地记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比如只知道如何针对企业经济事项做分录、做报表,却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会计方法?选择不一样的会计方法、政策将如何影响企业的资产和收益?
(二)教学环境的欠缺
由于高校的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详细的认定,教师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水平。财务会计课程成绩的评定多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并且,受限于专业自身的性质,社会及学校缺乏财会专业领域的相关竞赛,校企之间也缺少专门针对财会类学生的实践基地等合作项目。教学渠道的单一和各方支持度不高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热情,基于毕业压力大多数财会专业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复习中,对平时可以训练实践分析能力的案例讨论、分析报告采取敷衍态度。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高校人才引进机制的原因,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拥有高学历的背后普遍缺乏从事企业财务工作的经历或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实践经验,有些教师自身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思维模式。这使得教师的分析解决案例的方法与企业实际的处理方法存在差异,造成教学与实际相脱节。
二、财务会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营造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氛围
理论结合实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案例教学法的理念就是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采用案例教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效的思维方式、理解力以及将来在工作中灵活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授会计理论的同时穿插案例分析,从实质上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通过案例对比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适用情况或者使用效果的不同,这样学生既知道“如何用”,也知道“为何用”。
(二)搭建师生、生生互动平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单向的。而案例教学法要求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其沟通是多向的。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会计案例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要时组织讨论小组或者辩论会讨论问题,由此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学生之间撰写案例总结报告组成团队,各成员的职能分配不同,建立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相互的学习便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这种互动机制下,教师不再是主导,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有效地评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
三、财务会计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新思路
(一)案例设计环节
教师可以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事件中选取案例,也可以通过科研从企业咨询或者调查中获得的典型事例中选取,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征:(1)实践性。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当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案例,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专业问题,并且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不存在知识盲点的案例。(2)综合性。财务会计中各部分的内容是连贯的,各部分内容的联系非常紧密,前后呼应,其知识体系是完整的。因此所设计的案例应避免相关经营流程的脱节,将类似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如模拟一个公司在实际运营中一整套的生产、营销、投资等流程。(3)针对性。设计的案例要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别选择案例。因此所设计的案例要难易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三段式”导入案例分析
依照学生的思维递进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引入案例分析。前两个阶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现实案例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考察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分析的能力,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
1.第一阶段,引导。在正式讲授前,引入一些典型财务分析案例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案例紧扣时事热点,如上市公司坏账计提吞噬巨额利润案、财务造假案、资产虚增案、会计舞弊案等在真实的资本市场中每天都可能发生。
2.第二阶段,穿插。课程讲授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或者与所学内容有交叉易混淆的情况下,插入案例的同时结合对比法、图解法、总结归纳法等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勾稽关系与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的内涵意义。比如,金融资产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教学内容,仅仅向学生讲授两者的确认与计量,既枯燥无味,又不易于消化吸收。而如果针对这部分内容选取实际发生的案例, 引导学生从案例的分析中对比和总结出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差异性,对于其深刻理解和把握将某项金融资产具体划分为哪一类,是非常必要的。
3.第三阶段,总结。分析讨论案例是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核心环节,一般在结束基本知识的教授后进行。以教师模拟案例的发生背景,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撰写分析报告为基本套路。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在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当对案例进行总结,阐明案例中的要点和难点、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理清学生的分析思路,归纳案例的结论,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等。最后,对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的正确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分析思路的合理性、分析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财务会计案例库
面对财务会计案例资源缺乏的现状,保障案例教学法达到基本的效果,各大高校应建立财务会计案例库,并及时更新。在建立案例库时,可从以下方式中搜集案例: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搜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设计财务会计教学案例;与其他高校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二)成立“财务会计实践学习会”等学生社团
为使学生真正参与财务活动的讨论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各大高校可以成立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有关的学习会之类的学生社团,主要由学生在课余时间组织财务会计案例训练、课前讨论等工作,以解决教师精力有限、课堂时间短暂等压力。
(三)举办财务会计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与积极性,高校可以独立或者联合其他高校举办财务会计知识竞赛或者案例辩论会等活动,通过实际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开发实践能力。并且加强校企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给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学习方法等带来新的变化。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授课,建立财会专业学生的寒暑假实习基地,这不仅真正实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畅想,同时也成为高校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坚实后盾。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摆脱案例教学与企业经营实际相脱节的现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还要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壮大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其次,各大高校应该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参观、访问、调查和研究,从而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X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向眉.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93-98.
2.齐睿,徐燕英.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9-51.
3.李晓东.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4,(6):45-46.
4.欧亿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及其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69-71.
5.陈吉凤,侯力纲,刘春晖.“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3,(02):91-93.
作者简介: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97-02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具体的临床病例对学生进行情景重现,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还能使其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相关的操作和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是医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且随着临床心血管病例的不断增多,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多,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接班人,不仅要全面掌握心血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快速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及创造能力[1]。
1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讨论和观点陈述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和进行主动发言,并能将自身对临床病例的见解、观点以及发现的新问题阐述出来。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且每位学生都愿意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舞台的展示中,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此外,学生进行临床病例探讨和陈述观点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或者其从不同视觉看待问题所运用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便会使多种学科产生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融会贯通。
1.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为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接受教師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其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难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不仅能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1.3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给定学生具体的临床案例后,学生需根据该案例呈现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进而设计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预后方案。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将临床实践与教科书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起来,还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临床某一病例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过程和方法。并且案例教学法还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与临床病例相关的知识,而学生为解决病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将能促进其自身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临床案例的同时,可不断引导其不断分析和总结心血管内科的基本知识内涵,并充分联系心血管内科学与教学案例和积极探索与掌握临床案例的解决方法,将能为其以后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1.4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临床实践相关的知识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还需让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评临床案例,以使学生从能多个角度对不同学科间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因此,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从中促进其在未来投身于临床实践工作中,能够更高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5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教学作用和典型的临床病例,并且还需根据临床病例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回答学生在探寻病例答案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若教师无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桥梁学科知识、灵活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相关的能力,其将无法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其实也是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此外,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还需了解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前沿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案例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准确把握每位学生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接受程度,然后再因材施教,这些过程会使得教师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对学生传授心血管内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临床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待其全面了解所学章节的知识点后,再实施整体的案例教学。教学案例需选择近年来真实发生且较为典型的临床案例,以对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启发,并通过分析案例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在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后,需引导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进行分析,教师可在课堂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组队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下堂课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和点评该案例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若学生自主性不足,教师也可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病例的选择、问题设计及探讨以及案例点评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临床案例选择
临床案例的选择需与教学中包含的知识点紧密联系,且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能够反映出典型和个性化的案例。例如,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便可采用存在心肌梗死等典型性案例或出现心绞痛症状完全符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标准等案例。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前完成病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设计及制作等工作,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和探寻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和高效实施[3]。
2.2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设计和探讨
基于临床案例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设计可遵循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带着相关病例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能实现问题的引导功能,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病例中蕴含的知识点和充分发挥其小组讨论的集体智慧。
2.3全面点评临床案例
案例教学法中的重点是病例点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明确,还需总结和分析讨论结果。最后,教师需根据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进和共性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3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华丽等人[2]通过对50名心血管内科护理学员(2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带教,25名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學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80.9±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9±4.5)分,观察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85.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5±4.7)分。王洪芳[3]通过对60名心血管内科本科系学生(30名对照组学生改革前教学模式,30名研究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2.5±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6±2.6)分,研究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95.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4.7)分,研究组学生的案例考核成绩(9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8±5.3)分,说明了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3.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华丽等人研究中还表示,观察组中有84%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较为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案例分析过程能够使其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学生均表示在该种学习模式中,其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主动挖掘所学的知识点,使其自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4结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其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可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医学体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邱祥春.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610-612.
[2] 华丽,席淑华,陆苍苍,等.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4):88-89.
尽管近年来德勤经营业绩不断优化,在世界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排名逐渐提升。但这家世界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满足,而是致力于对商业模式比较优势的研究。德勤的领导团队认为,其比较优势的关键来源,就在于跨国界、跨职能部门的协作,可以达到“合一”的程度,他们将之命名为“合一战略”。
这本《一的力量》即是著名财经作家梅尔达德·巴洛海和德勤全球行政总裁杰姆斯·奎励杰合著,旨在从德勤“合一战略”的体系概念出发,突破传统的“命令—控制”管理思想和实践框架,探究分析各行各业的各种组织体系、商业模式案例,找出了从松散到(高效)合一的八种组织方式。书中概括指出,“合一”的深意在于让人找到一种最高境界的集体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可以让团结一致的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或意义而高效合作,其效率远远高于一个企业内部运作。
第一类“合一”组织方式(原型)被称为“业主与租户”。“业主”指的是平台型企业,控制着高价值或稀缺资源,决定以何种方式为自身产出最大化的价值,单方面为“租户”制定参与条款;“租户”自罚决定是否加入业主圈定的平台,一旦加入就要遵守规则;“租户”的增多,会显著增强“业主”控制“租户”的权力。
商业世界中,完全可能有不牟利的驱动及人群,其组织联合的力量往往并不亚于通过利益、利润连接起来的商业组织或市场联盟,这就引出了第二类“合一”组织方式(原型):“社区组织者与义工”。
其他六类“合一”组织方式(原型)分别是:“指挥与乐队”“制片人与创意团队”“将军与士兵”“设计师与建筑师”“队长与球队”“参议员与市民”,分类的标准包括:组织决策的范畴、程序,组织层级,组织成员的职责界定细化程度,任一岗位人员与同事及协作人员直接沟通的情况,任一岗位人员选择工作方法的自由度,组织内所有成员获得的奖励的公平性,是否为组织成员安排了职业发展规划。《一的力量》书中第三至第八章就上述分类标准(界定标准),对每一类“合一”组织方式进行了阐释。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自始至终都没有陷于枯燥的理论式分析叙述,而是引入了多达60个案例,不仅有公司治理领域的案例,而且还涉及到科学、历史、心理学、流行文化等多个学科的案例,通过案例述评、比较、总结来帮助读者提高对每一类“合一”组织方式的感性认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每一章在翔实的案例分析后,作者再概括出该类“合一”组织方式的特点、衡量标准、改进建议,也有助于读者对照借鉴。
书 名:一的力量
作 者:梅尔达德·巴格海
杰姆斯·奎励杰
出 版 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文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秘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秘书必须适应现代化办公的要求,熟练掌握速录、打印、办公自动化等职业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求秘书能够具有诸如沟通、组织、协调等职业能力。然而,要想胜任这样高要求、快节奏的工作,秘书还应当具有重要的职业素质。秘书职业素质指秘书的认知、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素质。它既包括明确的角色认知,面对领导、同事有正确、健康的心态,做到不卑不亢。也包括自己在面对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时,能够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平衡。经研究,多数成功的秘书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必备的能力,其职业素质在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重视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文秘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文秘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拟结合我院文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讨如何推进高职文秘专业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1开设文秘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经营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课程的建设是核心,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很多文秘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客观知识、轻视内在品质;重视技术掌握,轻视素质培养等问题。而秘书工作恰恰是一种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仅从专业技能的单一角度去培养高职学生,是不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这就要求,文秘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需加强职业素质课程开设的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可以开设以下课程。
1.1“秘书心理学”课程
让学生了解秘书这个岗位的角色特点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环境,掌握适应角色的方法与程序。了解秘书的气质与性格,深入地认识自身的气质与性格,根据自己的特点给自己定位,比如胆汁质、多血质的可以做一些外在的接待、事务的处理等工作;粘液质和抑郁质可以做一些内务或者文字工作,这样根据自己的优势,容易发挥自身长处,使秘书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了解秘书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工作之后迅速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有效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加顺畅。了解秘书人际关系的环境特点,掌握处理好业缘关系和首属关系的方法,给自己创设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环境。了解秘书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让秘书学习调节身心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的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人际交往”课程
秘书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很大程度是由秘书的人际关系决定的。秘书的人际关系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领导的人际关系。另一部分是和业务相关的其他人际关系,比如同事、客户、上级单位、同级部门、下属等。其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人际关系的核心。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1.3《公共关系》课程“公共关系”
课程是一门沟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并在公众中树立组织的社会形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企业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秘书要配合领导进行企业公共关系的建设。因此,秘书应当熟悉公共关系主体、客体、中介各要素,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策划、危机管理等技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公共关系规律让秘书具备处理一定危机事件的能力。
1.4“商务礼仪”课程
礼仪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合乎规范的方式进行商务交往。同时,礼仪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优化自身形象,提高自信心;有利于克服人际交往的自我为中心、自卑、偏执等心理问题。有利于养成严格自律、宽以待人的品格;有利于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规范和技巧,并愉快地进行人际交往。总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端正秘书角色位置,培养秘书职业道德,提高秘书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改进秘书工作方法,增强秘书工作适应性,增强秘书心理素质。可以促进秘书认知、情感与意志行为高效统一,让秘书的行为趋于职业化,使秘书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同时,可以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等公共课程,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职业素养。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职业素质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培养情感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心智机能得到发展。
2.1情境表演法
秘书职业素质的培养要给予特殊的情境,而不是强制的灌输。教师在教学时,多会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表演法是教师由课堂讲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设计场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扮演秘书角色,对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模拟表演,从而深刻领会秘书学理论。比如在讲解秘书协调能力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秘书工作的典型场景,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并指出短剧中秘书行为的得失,并让学生思考协调问题的更好办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演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模拟职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职场理念及工作氛围,正确地面对职场当中的问题,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以生动、感性的典型案例为载体,通过正面和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抽象的秘书学理论,需要通过丰富的工作案例才能深刻解析。特别是秘书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程序,但工作中却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比如:在分析秘书角色的时候,以“秘书的接待工作”为正案例,再以“秘书接待越位”为反案例,分析了秘书工作的辅和从属性地位,让学生认识到秘书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特征,摆正自己工作位置,才能提高为领导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3讨论研究法
讨论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比如:在讲解秘书的气质时,请学生对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优劣展开讨论评价,通过讨论研究,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并且能正确理解自己气质的优势,找到自己在秘书工作中的擅长之处。
3丰富文秘专业学生文化生活
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教育,还要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可以结合秘书专业的学习进度,组织“秘书演讲比赛”“秘书会议接待方案设计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秘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带有单项或综合训练性质的主题活动。同时,尽量让这些活动和课程教学计划密切配合。一方面让学生运用课堂的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秘书工作期间需要的互相配合与协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职业素质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实现课外活动与课堂学习的高效结合,让文秘专业的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秘书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2]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
1.什么是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属于以案例内容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应用这种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是:在学生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提前准备不同会计知识点对应的案例素材。教师与学生在课前有效沟通,共同选取有价值的、易于学生理解的引导案例。引导案例选定后,学生自主查找并整理引导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对引导案例进行初步采编;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述案例内容,教师则深入解读案例中涵盖的会计知识点,从而引出每节课相应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让学生借助网络公开信息查找某些上市公司近期发生的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基于这些报道发表的评述或观点,让学生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尤其是附注说明中查找线索,判断网评观点是否正确或论据是否充分,即“执果索因”。由于这种模式体现了从实务到理论再回归到实务的独特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2.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①案例内容丰富,解析透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一章节的教学都是通过对引导案例的解析引出相应的会计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会计教学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与企业经营实际密切相关;课后案例的分析,则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的教学内容并强化其应用。学生由此可以更加深刻体会到会计学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作用,领悟到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案例采编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从网络公开渠道收集、整理资料,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课后案例的分析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经过这些过程的锻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3.创新思维下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要点:①案例采编过程要由师生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案例的选取。尽量选取社会上的典型真实事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选定案例的过程需要有学生的参与,确认案例适合学生理解后方可使用。其二是案例的采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查找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将所获信息整理归类,一般可分成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案例启示等。在采编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反复沟通,提升了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及其分析理解能力。课后案例的选定亦需师生共同配合,但与引导案例不同的是,课后案例的分析要由学生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自主完成,教师仅用少部分时间对其进行反馈、答疑。②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中,案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点多,这就需要教师有侧重地介绍案例要点和理论知识,良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大部分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最后要做好总结归纳工作,对精彩的发言予以鼓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及理论错误进行讲解,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无论是高效的课堂互动,还是课后自觉地完成课后案例的解读,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课堂上引导案例占用时间较多,知识点的介绍只能侧重于重点,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课后加以归纳总结,同时完成课后案例的阅读与思考。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需要跳出填鸭式的牢笼,逐步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式。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机会。
二、创新思维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
下面介绍创新思维下围绕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会计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1)课前选取引导案例。针对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共同选定与其相关的两篇典型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昆明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百大A)。学生根据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案例进行初步采编。以下是两篇案例的简介:①中国人寿巧用公允价值。本案例通过分析中国人寿财务报表主要资产与负债使用的计量属性可得出,中国人寿对证券投资的计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公允价值对于公司财务报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较浅,易于理解,因此将其作为引导案例。②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本案例通过昆百大A通过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转换计量模式之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对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并需对前5个月已提折旧及摊销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相对较大,适合已具备理论知识的学生阅读分析,因此将其作为课后案例。(2)课堂上教师应用引导案例进行分析并讲解其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引导案例“中国人寿公允价值的利用”,学生陈述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等内容,教师以此为基础,引出理论知识点,提出思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公允价值的了解。其中报表分析是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通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股东权益”等报表项目的了解。③课后案例反馈与巩固。教师可将师生共同选定的课后案例“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目的是加深对公允价值的理解。由于学生在学习了引导案例和理论知识后,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不必给出具体的分析要点,只提供给学生思考的大体方向即可。具体来说,课后案例叙述了昆百大A通过计量模式的变更使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的事件,因此学生可以对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如何影响公司财务报表这个问题展开分析。教师可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完成教学反馈过程。
2.教学效果。根据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公允价值这一章节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经济视野,达到了案例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了案例内容对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归纳整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反馈的能力。同时,师生间充分沟通,高效互动。
三、结论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关键词]网络案例教学 意义 问题 路径
[基金项目]湖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广告创意课程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302
广告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调的学科,案例教学一直是广告专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案例教学(teaching through case studies)是教师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以案例为教学材料,通过对案例的选择、组织、讨论和练习,将学生引入一个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或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到网络为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所带来的便利。网络案例教学因其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成为对课堂案例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网络案例教学对于广告专业教学的意义
网络案例教学在广告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意义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网络案例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肯定会出现新的解释或假设。所以,教学不能将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而是应当让学生自己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在网络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不仅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更好地将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2.网络案例教学为师生提供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学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参与、互动是案例教学的重大变革。但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课堂案例教学也有弊端:一方面,学生参与面不大,案例教学容易沦为教师和几个学生之间的对话;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反应,有些学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角色,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再加上案例的内容一般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资源的延伸扩展、资源的共享性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借助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有效地解除时空的限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在不同时空进行对话和交流,讨论的内容可以保存,交流会更加深入和充分。教师也能够随时观测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反馈。可见,网络案例教学真正提供了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3.网络案例教学让师生共同投入共同成长
网络案例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案例库的建设。以往这部分工作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而网络案例教学则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建设。让学生在案例库建设之初就参与进来,根据不同的主题搜寻、挑选与之相关的资料,在网络平台上贡献给共同参与学习的每一个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甑别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网络案例教学实施流程中,教师要精选与主题相匹配的案例,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要在整个网络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在整个网络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仅共同投入,而且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教学相长,通过互动和反馈,促进双方不断进行修正。
二、广告专业网络案例教学的困难
网络案例教学避免了单向灌输教学法的缺陷,变“被动的接受”为“互动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知识建构能力。但是,在广告专业的网络案例教学中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网络案例教学对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较高。案例教学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展示—提出问题—在线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效果评价”六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导演”、“教练”、“裁判”等多重角色。广告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这些年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师资力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大量的年轻老师缺乏经验和相关培训,很难保证网络案例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
其一,教师要精选、编制案例,建设案例库。案例的选择和编制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案例的选择和编制中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案例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性。即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该案例应该能切实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二是案例的启发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包含有隐含性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在进行案例在线讨论的时候自己将问题挖掘出来,通过在网络上讨论、协作和相互启发而获得答案。三是案例的实践价值。广告学很多案例都来自于国外几大广告集团或国外广告大奖,这些案例虽然具有较多借鉴之处,但由于地域、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会感到有隔阻感,教师应该更多提供“本土”或“本地”的广告案例,更多地关注案例的实践价值。四是案例的可延展性。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能促进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索,从多个层面掌握理论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二,教师要对网络案例教学的全程进行监控。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在案例中“合适”的节点穿插“恰当”的问题,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所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同时,又要环环紧扣,符合学生的思考逻辑。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将讨论层层递进引向纵深,才能让学生觉得饶有趣味,又能获得启发。教师在在线讨论环节,更要扮演好“教练”的角色,随时监控学生的动向,及时作出反馈和引导,通过提问、提示、答疑、点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并获得收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根据网上论坛和留言痕迹,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并在最后对整个案例分析过程进行点评,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全程监控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掌控能力的考验。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部分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这种没有唯一答案的讨论形式反而感到不适应,讨论的时候往往难以进入状态。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另外,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讨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在线讨论的时候表现出长篇赘述、语焉不详、主观性强、主题模糊等问题,或者纠结于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问题,游离于事物的本质洞察之外。
三、广告专业有效开展网络案例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网络案例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网络案例教学应当与课堂案例教学、课堂讲授教学相结合。网络案例教学虽然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构建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强、多向沟通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对知识的系统集成能力较差,这一点只能依靠课堂讲授教学进行弥补。基本理论的讲授应该是网络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这个任务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案例教学来完成。课堂上基本理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依据理论建立案例分析的框架,在网络案例教学中更能围绕主题进行,关注核心问题,在讨论的时候能有意识地对理论进行批判性创新,不致于流于表面的描述。
其次,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自身的实践知识学习。广告专业是特别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科,广告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广告活动的运作规律、原则与方法,广告经营活动中人、财、物的组织与管理、计划与控制等等相关理论,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进入过广告公司实习实践工作的人能够对案例有很好的理解力和把握能力。在这个项目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多参加广告公司实践,或借着研究课题的机会深入广告公司调研,并尽可能带领学生也参与到实践中去。
第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以激励为主。在广告经营与运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与消费者心理等案例的讨论中,很多时候都存在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多多激励学生,鼓励他们产生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尽量少批评,更不能“出言不逊”。多使用诸如“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能不能更多地讲讲?”“你的观点挺有新意,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获得这样的灵感呢?”激励学生更大胆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吸引其他同学注意到其他人讨论中的闪光点,并借此引导讨论的方向和重点。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激励的同时不要采用绝对的肯定的语句,如“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因为这样会打击其他同学继续讨论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其他同学产生答案已经出现,不需要继续讨论的误解。
最后,教师要慎重对待最后的点评和总结归纳工作。一方面,学生因为受到长期认知习惯的影响,希望老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很难说哪个就是“标准”答案。教师在最后的点评和总结归纳环节,应避免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应当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点评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更好的思维方式,并且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结束后继续完善自己的方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将重心放在启发学生思维上,而不是简单的仲裁评判。
参考文献:
[1]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4期
[2]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期
[3]殷红梅:《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第5期
[4]余闻婧:《案例教学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