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

第1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品教学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小学生

一、激情明理,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教师要用激情教学法,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生活道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激情式教学提供了优势条件,教师可以运用电视等多媒体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加深生活体验。如在教学相关培养学生规范意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游戏与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统一整合,渗透于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说说身边有哪些规范,如果不遵守规范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学生从生活中观察、体验,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激情明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规范意识的形成,提高思品教学实效性。

二、率先垂落,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作为思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熏陶作用。无论大事小事,言谈举止,都要给学生做出榜样,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

三、常抓不懈,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与监管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是非分辨能力较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进行渗透教育,常抓不懈。并且学生的转化也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学生时常会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耐心。教学中可以通过名人改掉不良习惯的故事,来给学生以启迪。同时,也要让学生对自己不良习惯的改正要有恒心。人的行为具有惰性与惯性,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那么习惯的养成就会是逆水行舟。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能期望一两次的教育渗透就可有显著效果,而是在思品教育中根据具体内容不断渗透,坚持渗透。此外,课内渗透应该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思品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笔头作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在课外投入实践活动当中,如与家庭紧密联系,与家长一起发挥联合监督的作用,共同携手,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2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听的习惯 说的习惯 读的习惯 写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技能,它不像地理、物理或历史等学科一样,只要认真听,死记硬背就行,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练才能掌握。这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光在岸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下水练习是不可能学会学精的。说英语的习惯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背诵、操练,就像养成其他习惯一样,只有通过不断重复再重复才能养成的。此外,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所以,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二、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虽然人小,但较之高年级学生有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习惯。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用“师爱”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置身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以此营造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欲望。

三、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学科从三年级第二册课文开始要求拼读单词。无论是个别还是全班拼读(拼背)单词,都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良好习惯,十分有益于学生认读单词,正确拼写单词。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四、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第3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倾听、交流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艺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 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

四、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五、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朗读、背诵的佳话,特别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七焚”的故事尤为著名。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人读书强调眉批,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

八、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第4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制订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32―01

素质教育下的今天,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逐渐迈向人文化、合理化、规范化,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和学习能够指导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切实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使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家校沟通联系,齐抓共管

养成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又复杂的基础工程,它离不开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养成教育要靠两者的“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平台,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离不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辛勤付出,既教书又育人,在学校内部,每个教师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学生的书写习惯需要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多关注孩子的书写习惯,这样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关注细节的东西多一点,小学生的卫生、纪律等方面的习惯,通过班主任的指导纠正,写字的姿势和不好的习惯会改掉。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引导者,可见,父母在儿童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界曾流行这样一个有趣的数学算式:5+2=0,老师在平时的时间认认真真辅导了5天,得到了一定的学校教育成果,过了一个双休日就全部丧失殆尽,养成教育既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两者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渗透始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掌握的一门教育艺术。

二、 制订合理的制度,严格要求,严格执行

养成教育是对小学生的原有行为习惯的重塑过程。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形同虚设,只是纸上谈兵。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更要有合理的制度去约束他们。把《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牢记这些行为规范,耳濡目染。见到纸屑随手捡起来,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不说脏话,上学时衣帽要整洁。小学生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缺乏自律能力,这就要在平时多要求他们,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劳动与卫生、体育与竞赛等方面的纪律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约束他们,严格执行,规范指导常抓不懈,经常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才能习惯成自然,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圈养到放养,这种“内化”行为,最终使这些合理的制度服务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三、 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锻炼提升

提倡素质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也要适应社会化发展的进程。学校的校本课程应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朴素精神,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第5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次成功的教育,必将会对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培养小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将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影响一生。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农民出生的父母,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我们的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经常玩麻将打扑克,这些家长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一次教育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时,我问其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说:“我们家昨天下午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和几个人在家打麻将,也不做饭,让我出去玩儿,我说我作业没做,爸爸就说,不要紧,这一次我给你放假,就一次作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业吗,在课堂上听懂就行了,我小时候就不做作业,考试一样考到好成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我们大部分教师颇感头疼,对他们产生厌恶或放宽尺度的方法来对待他们,这样下去将更严重地挫伤这部分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卡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三、为人师表,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第6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14-1

农村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是怎样的呢?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门口小食品包装袋等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加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以德育活动月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为进一步夯实德育基础,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我校制定了十个德育月主题活动。分别是: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三月尊重他人活动月,四月勤俭节约活动月,五月卫生环保活动月,六月安全自护活动月,九月惜时守时活动月,十月热爱祖国活动月,十一月懂得感恩活动月,十二月锻炼身体活动月,一月诚实守信活动月。

2.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由我校德育处主任亲自主抓该项工作。每月围绕主题月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周一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剪贴画比赛等,做得真,抓得实,成果显著。如,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1)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横幅、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报道。举行一次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班级、校园内要张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文明习惯十做到”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有计划地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自我排查。组织学生对照《小学生守则》、“文明习惯十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查找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并制订整改措施。

(4)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5)开展“我与文明同行”征文竞赛。组织开展一年级“一日常规”比赛等。

(6)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文明习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3.延伸活动,长期坚持。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班队要以活动为契机,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以《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强化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在举止文明习惯、尊重他人习惯、卫生环保习惯、安全自护习惯、惜时守时习惯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把《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划分为十个子课题,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组、分工,确立了子课题负责人。

2.为了进一步夯实我校的德育主题月活动的成果,我校举全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合力,开展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分为十个子课题:举止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尊重他人习惯的养成教育;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卫生环保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自护习惯的养成教育;惜时守时习惯的养成教育;热爱祖国习惯的养成教育;懂得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教育;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十个子课题和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一一对应,有利于进一步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真、坐实,并彰显一定的特色和成果。

第7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习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促进学生对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养成教育。下面文中从小学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发挥进行了论述。

一、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到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好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必须要注重对养成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包括了很多内容,如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或是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多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课外阅读的习惯,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等。这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提升的措施

(一)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

要使得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那么就要对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使得学生真正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实现的。为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地教育,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从思想上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例如,在小学语文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时,往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对汉字进行笔画正确地书写,可是在课堂之外,却往往为了省事在书写时走捷径;在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中,在上课时学生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进行查阅,可是在课下阅读时,却很不容易自觉地去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平等、_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养成教育的形成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会使得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养成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学生年纪较小,所以自制力就会较差,因此,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四)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化,制定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促进养成教育的实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外,在养成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时,要注意的是阅读不仅限于课内阅读,更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抓好;养成教育;德育

在小学的德育中,把行为习惯放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因为我们懂得只有在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可以去谈他们将来做人这一话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牢记一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

一、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实际,提出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

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核心工作便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的养成等,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征,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不同,分别制定养成教育的不同标准,每个年级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彼此补充,让学生的养成教育得到有效开展下去,步步强化,将学生的养成教育呈现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去,努力使小学生养成教育趋于规范化标准。

二、找寻有效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

找寻有效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其工作中心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活动,应该视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外,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我们的小学生能够在一种合理的、规范的、人性的、实际的、社会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受到锻炼。

1.找寻有效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的第一途径是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体现,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标准化。努力抓好学生的课堂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德育体现于课堂教学之中;再一个途径是抓好品德课的教学,因为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学校抓好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方向,促进学生增强自我的教育能力。

第9篇:小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范文

【关键词】细节 ; 榜样 ; 表扬 ; 持久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9-0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环节,这些行为习惯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这些行为习惯都需要从小培养,从小养成。 养成教育是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尤其重要。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家长的文化素质,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子女不重视教育或缺乏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就落在教师的身上。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1.养成教育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曾听说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七十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学者的话说明一个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而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用完用品及时放回原处,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借用别人的东西说谢谢,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队伍里面不乱讲话……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2.养成教育要树立榜样,以榜样促人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这里的榜样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这些示范既包括仪表,同时也包括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示范。众所周知,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

其次是学生的示范作用,这一点最为重要,同龄的孩子更易于进行交流与学习上的攀比,学生与学生之间榜样作用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及时表扬,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小学生好胜心强,都不甘示弱,喜欢竞争,在他们内心都存在这样的一种心态:“别人能做,我自己也能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地发挥其作用。至于榜样树立的形式,就笔者几年的经验积累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教室墙上挂一块“小明星”展板,把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名字及其事迹记录到展板上,并在展板的设计上更多加入孩子们喜爱的元素与“英雄形象(孙悟空、奥特曼、阿童木)”,力争使版面直击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最高追求。

②每周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评比,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设定各种星星名称,如“学习之星”、“智慧之星”、“书法之星”、“体育之星”等等,学生对此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周当挂出新的一批明星照片时,学生们在展板前必会流连忘返,榜上有名的同学会眉飞色舞,榜上无名的同学也会暗下决心,下月一定要金榜题名。

③每月利用一次班会课,对学生一个月以来在班上的表现进行总结,评比出最终的“榜样之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他们的言行。

3.养成教育中,表扬不能忽视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小学生尤其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时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促进学生的“德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