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结合;培训提高素;教研提高水平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在2006年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的岗位,主抓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和培训工作,主要作用是通过组织开展心育培训和心育教研来提高我县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育人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几年来,在心育研培结合上,进行了一番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我县心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开课情况
我县有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1289个教学班,然而,专职心育教师只有3人,少的可怜,根本适应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根据省市要求,没有专职教师,要配备兼职教师。为此,我县建立了由班主任、校医组成的240人的兼职教师队伍,来承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3名专职教师,有2名是本科教育心理专业毕业的,1名是学俄语后改心育的,其他兼职教师都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心理学或心理学,专职教师只分布在两所高中,小学、初中的心育全靠兼职教师。高中有专职教师,开课只限于高一年级,每周一节课。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纳入课时计划,只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如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随意性强,满足不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积极开展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鉴于上述状况,我们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来提高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注重探索了以下四个培训渠道:
1、指导校本培训。
为了给专兼职心育教师提供学习素材,我们征订了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一书,供基层学校校本培训之用。同时我们还深入基层学校对《读本》的使用及重点、难点进行指导。指导部分学校编写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教材》,并在会议上展示,供同类学校学习、借鉴。
2、组织县级培训。
“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我们举办了三期专兼职心育教师培训班,对243名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由我们心育教研员和骨干专兼职心育教师作专题讲座,培训的内容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等。在培训中,我们还采取了主讲者和学员互动的方式,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以期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通过培训使专兼职心育教师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奠定基础。
3、参加市级培训。
从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我县共组织1211名班主任参加了齐齐哈尔市教研院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次是面对面培训,三次是网络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素养、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我县的专兼职心育教师都参加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负责组织、指导、布置作业,以此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培训提高了专兼职心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4、推荐省级培训。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教育研培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研室定期举办骨干专兼职心育教师培训班,我县推荐24名骨干专兼职心育教师参加了3次省级培训。这些骨干得到了省一级专家的培训,他们受益匪浅,回来以后还要承担二级培训的任务。他们在我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研活动发挥着带头作用,有力地推动我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搭建教研平台,交流心育经验
1、发挥专职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心育观摩活动。
龙江一中、龙江二中是高中,配备了3名专职心育教师,他们参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和其它资料编写出教案,每周在高一年级上一节心育课,课型有三类:心育知识课、心育活动课、心育辅导课。龙江二中丁艳春老师的心理辅导课在“龙江县‘十一五’中小学德育心育总结表彰会议上观摩,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龙江一中朱静、周思聪两位老师的心理活动课接受省级检查,受到省教育学院领导的赞扬。3名专职心育教师均在省市“龙心杯”心理健康教育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开展主题班队会竞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我县已经开展六届中小学“育人杯”主题班队会竞赛,每次竞赛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兼职心育教师中的班主任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从容面对挫折》、《走出心理阴影》等主题班会教育效果很理想,教育学生如何从心理上战胜挫折、如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等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结束后对优胜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县教育信息网上简训,提出活动的优点、不足及建议,为今后开展此项活动提供方向。
3、搭建技能展示平台,调动兼职教师积极性。
由于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我县的兼职心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专题讲座和主题班队会,素材自己找。为了发挥兼职心育教师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我们开展了兼职心育教师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形式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心育案例进行演讲,全县有34人参加了展示,达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展示结束后心育教研员进行总结,在内容设计、表达形式和演讲技巧上进行指导。我县推荐参加上级比赛的选手,有5人分别获省市级特等奖,受到上级的好评。
4、举办心育论坛,提升教师心育水平。
为了提升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举办了“心育论坛”,组织、策划论坛的主题、形式和内容。龙江一中、实验小学各出一个代表队在全县会议上展示,每个代表队由6人组成,一个主持人和五个成员,五个成员各以一个心育专题进行演讲或叙事,或者是根据一个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分五部分进行演讲或叙事。演讲结合案例、运用课件,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深深打动在场观众。龙江一中的心育论坛还在省心育课题结题会议上展示,受到省领导的好评。
5、指导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摘 要 高校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巨大压力,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在发生改变,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源,阐述了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
在现代化的高校中,体育教育不只是单纯的传授专业知识,它更多的是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当今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足够的应变能力,学生要有进行终身学习的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展现其风采。然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教育局公布使用新的体育课教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了重视,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心理学者的重点关注。
一、概述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健身和育德的共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应该更注重劳动者的素质,其中不只是心理素质还有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质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那么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体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这可以让我国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竞技教育与健身教育的协调发展
虽说体育以健身与育德为主体,但是,竞技也是必须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因此,健身与竞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协调发展,是2l世纪高校体育的显著特点,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地,则高校对于运动员有很大的影响,运动人员文化层次高,对运动技能的理解认识深刻,心理稳定性好,这就易于“软件”功能的开发,高水平教师和适宜的训练场馆,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条件,发展竞技教育,这就为以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高校竞技运动对健身教育有促进和提高作用,处理好健身教育与竞技教育的关系,对健身与竞技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所谓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与生活环境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均衡。说起体育和心理健康,我们都觉得非常熟悉,顾名思义就是健康即身体没病,精力充沛,体魄强健。《海辞》上面也曾经解释“健康是指人体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力健壮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但是这些说法都太过于肤浅,他们说的都只是人的生理健康,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健康这一重要的基本素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补虚弱,而是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三者的总称”。高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加强体育与体育教学的过程,时刻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目标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面对时刻变化的知识观念和越来越严酷的就业局面,其中以大学生居多,他们生活与压力并存,选择与迷茫共存,如果不能及时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单是影响他们的在校学习和生活,将来走出校园以后根本没办法在社会生存和发展。根据国家教委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由于最近几年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如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引起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解决,一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甚至可能危害到社会的进步。
三、利用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受大脑神经系统的支配,生理变化和心理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生理变化会影响心理变化,反过来心理品质也会影响生理变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抖擞是人身体健康的先决条件。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人强身健体,更要注重健康心理培养。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把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引入体育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优势,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一是要从整体上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关心学生的不良心态,疏通和消除不良的心理障碍,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贯穿着心理训练、心理调整等教学,并且定期的按照科学可操作的对学生进行身心检查,防范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
四、高校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积极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既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又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心情,使人的心情始终保持在轻松、舒畅的状态,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高校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顽强拼搏的品质、团结互助用于进去的精神等,体育活动可以很直接的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改善心理健康。
(一)体育活动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般体育锻炼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进行,它与人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比赛,以较为激励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吸引着众多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较好的克服孤僻、忘记烦恼和痛苦等。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的有益,大学生处理学习专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育运动中频繁的人际交往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学生在受到挫折之后,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进行转移或者是替代,使积极的情绪总是占据优势地位,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关键。
(二)体育活动对于智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体育学习和认知活动是一样的,学生依赖于知觉、记忆、思维等综合认知能力,长期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洋气,使脑力以最快的速度得以恢复,可以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学习的效果。良好的体育训练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为认知学习活动提高保证。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是融合知识、技能、情感和意志以及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其对于促进大学的智力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体育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的特点,可以同时引起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即有个人的练习活动,又有集体相互配合的联系活动;既要接受别人的帮助,又要主动的去帮助别人;既有个人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的团体活动。体育活动的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和相互合作精神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建议
高校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学习、生活的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挥个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相关的体育管理部门加强体育工作组织,大力的推广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大纲,由其是那些现在还处于全国中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并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建设之中,并落实到实处。同时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教育心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心理辅导的水平,这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关键与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傅君芳,林建君.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2.20.
[2] 傅君芳.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路径研究[J].嘉兴学学院报.2010.05.15.
[3] 景凤琦.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24.
时间飞逝,2021年的春季开学季到来,大家看了《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后应该都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吧?快和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体会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1达芬奇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现在有太多人为这扇窗户贴上了形形的窗纸——因为没有守护好自己的眼睛,患上了近视。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几乎没有近视的同学,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班级里患上近视的同学也近半数了。
我自己本身就是中度近视患者,深受近视带来的烦恼。我必须随时随刻惦记着我的朋友——眼镜。疫情期间,带着口罩,呼吸的热气就会往上窜,正好模糊我的眼镜,为了不频繁地擦拭,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呼吸,甚至减少呼吸的频率,这其中的痛楚真是难以言表。
全国现在像我这样因为近视而烦恼的人还在逐渐增加,近视大军每年都有增无减。数据令人瞠目结舌。
有资料显示,预计20_年全国近视人口将达七亿。近视患病率近50%。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李玲教授指出,5岁-15岁群体近视患病率将达到77。42%,16岁-24岁群体近视患病率将达到94%。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会降低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与国民健康素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都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健康中国离不开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健康,而防控近视变得异常亟需。
我认为我们青少年儿童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平时要注意正确的书写习惯与端正读书的姿势。减少过度用眼,每天看电视、电脑、手机的时间要控制。不能挑食,多吃些有助视力健康的水果与蔬菜。适当做些眼保健操与眺望,让眼睛也能休息放松。同时我觉得老师上课也应该适当少用电子设备。严格控制每天的用眼时间。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揭开这层窗纸,擦亮这扇窗户,看到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鲜花与变化多端的世界。
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2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着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就是《开学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
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3一、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的方法,也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并且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清华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便是一个的例证。
四、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我们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有我们的热情是不够的。通过这次培训,给我的启示就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校领导要重视,虽然有些学校有这方面的材料和计划,那只不过是应付检查。各任课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教育,优化学校、班级文化心理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总之,软件和硬件两手都要抓,可是现状令人尴尬。
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4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吗?那么你们身边又有人吸毒吗?相信你们一定会说不知道。现在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以及它的危害吧!
是一种麻醉性药品,可少量用于临床医学实验。可是却会让人上瘾,而
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和“x览药行为”,戒断将十分困难。
科学研究证明,不停吸食10年以上就会死。而且x性十分强,上瘾快,终生难戒,能成功戒毒的人是少之又少。至于K仔,x丸性多流行于酒吧,偶尔吸食一次不会上瘾,但长期服用的后果与吸食x模一样。所以希望各位同学能远离。
同时,吸食是有法犯罪的根源之一。吸毒上瘾的人会无心做事且无能力做事,还会为了获得毒资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总而言之,对人生,社会,家庭都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困难面前要自立自强,做生活的强者。
另一方面,在这个如此现代化的社会中,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除了我们自己,国家和社会也应作出相应措施,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建议: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x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扬的危害,组织青少年远离,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范。
2加大城市和农村的禁毒工作,家长应适当给予孩子关爱,有关调查证明,许多吸毒青少年都是因为家庭情况不良才去吸毒的。这样做体现了《未成年人保x的家庭保护。
3对于涉罪青少年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给予司法保护。这是未成年人保x第38条规定的。也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4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不让他们有机可乘,出来危害社会。
如果国家能做到这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但是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做到:
1认识禁毒知识,不要贪好奇。
2树立正确的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交友要以“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为原则。同时也要原谅网吧,营业性舞厅等不健康场所。
3抵制,从我做起。不仅自己不要吸毒,也要劝戒身边的人不要吸毒,如果有上瘾的人应立即送往解毒所。
4参与禁毒。多去一些有益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会使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最后,请大家珍爱生命,远离。
广东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5强壮的身体、美丽清秀的容颜不复存在,是谁将这些人身上美好的东西掠去,只剩下了阵阵的声、憔悴苍白的面容、皮包骨像尸体一般的身体。而夺去这一切的便是。
“”二字,是多么让人痛恨、让人厌恶的字眼啊!它吞噬了无数条人命,粉碎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每当看到新闻上那些吸毒的人,心里不由得为他们的未来担心。,虽不能瞬间瓦解掉人类健康的身体,但是只要沾染上它,它罪恶之手就会摧残我们尽快的身体,慢慢的,慢慢的,最终,扼杀我们美好的生命。
曾记否鸦片给国人带来的灾难?1839年广州虎门海滩上的浓烟滚滚,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一举销毁了外商运到中国的两百多万斤鸦片。外国侵略者利用鸦片,掠走我们多少白银,摧毁了多少国人的健康。在当时,甚至是官员也在吸食鸦片。一个个人不像人,鬼不似鬼,留着鼻涕,面色苍白,眼圈乌青,难道这惨痛的教训还不足以让国人警醒!
记得,我曾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某小学有个学生叫小刚(化名),他像往日一样放学回家,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突然,小刚身体抽搐,口吐白沫,脸色发紫,小刚的妈妈赶忙拨打了120,送到医院时,小刚已不治身亡。警察征求了家长的意见,检验了小刚的尿液,检验结果为阳性。原来,小刚因为过量吸食中毒致死。小刚的父母痛不欲生,小刚是他们的独子,为什么一个小学生都会受的迫害呢?这不能怪我们国家的政府,只能怪自己,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受外人的教唆,因为好奇心理便尝试了一下,便难以自拔,掉进了的“无底洞”。
,给人们带来了抹不去的痛苦,给家庭带来了抹不去的悲哀,给自己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它严重毒害人们的身体,拆散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为了让人们警醒,每年6月26日,是“禁毒日”,它呼吁人们:“利剑斩毒魔,劳教戒毒。”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09)08-0018-02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很多孩子变成了孤儿,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虽然这场大灾难在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所谓“防患于未然”,就是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作好准备,不能再打无准备之战。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虽然有心理危机干预的存在,但这些干预的策略是零碎的、被动的。因此,改进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迫在眉睫。
一、心理危机的概述
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出乎人们意料而发生的突发事件,如地震、疾病爆发、水灾、空难、战争等;二是指个体所处的一种紧急状态。当个体因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而感到难以应对和解决时,正常生活被扰乱,内心不断积蓄紧张情绪,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紊乱。此时个体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被破坏,从而引起混乱和不安。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个体意识到自己难以应对或无法应对目前的事件或者情景,而不是因为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risti Kanel认为心理危机实质上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危机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决定了心理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危机伴随于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当个体出现心理危机时,个体可能及时察觉到,也有可能是“不知不觉”。中小学生大多数处于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因此学校要采取策略和措施来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预防心理危机的策略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
心理档案是指把对学生的基本资料、心理测验结果与诊断、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材料等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学生心理档案要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父母文化水平及职业、父母与学生的沟通情况、本人所患过的疾病、家族成员是否有过精神病史等。学生的个人信息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最基础的信息。收集这部分资料在于了解学生生理状况是否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
(2)学生入学的测验及诊断资料。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常用的工具主要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联合型智力测验》等。这些测验的结果是学生是否出现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也是心理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
(3)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发展情况。学校要通过学生的自省材料,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有可能遇到各种困惑,这些困惑包括早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教师要对此进行观察和记录。
(4)学生心理咨询的记录。主要包括咨询的时间、地点、咨询人员、主诉及症状、结果、诊断与分析、处理意见及措施、辅导效果等。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推测学生以后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的依据。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危机的一种预警系统。目的就在于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促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心理档案为依据,学校可以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预防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的产生。
(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对于个体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很多方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作用。从学校层面来说,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干部应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的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其有效应对压力、缓解悲观情绪。如果个体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支持系统,就会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学校是中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校这个环境是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作用,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成长。
(三)培养学生心理自助互助能力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要依靠学生自身主动地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之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做到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因此,培养中小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是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自身有很强的抵抗心理危机的能力,那么即使是突发的灾难来临时,他们也会调整好心态,将心理危机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
培养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人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等;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出现时的反应,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及时发现其他同学的异常反应。
教师可以在团体辅导时对学生的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进行培养。对于较小的学生,作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画的主题可以定为“在灾难发生后某个人的表现或者是自己的表现”等。写作文对于较大的学生比较适用。作文题目可以定为“最糟糕的一天”或者是“灾难发生时我的心情”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作答。例如,面对死亡你怎么理解?我会用什么方法度过困难?如果我身处灾难中,我可以帮助别人吗?我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别人?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突然事件时应该怎么做。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授案例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抵抗心理危机的能力。
心理危机重在预防,学校要结合各种应对心理危机的策略,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才能减少甚至避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带来的伤害。相信经过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身心一定能够更加健康、和谐、稳定地发展。(稿件编号:090323006)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学习动机 培养方法
一、学习动机概述
在教育领域中,学习动机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践意义。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是时代对中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十分必要。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个体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1]。学习动机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动机具有引发作用。当个体迫切想要获得某种知识或掌握某项技能时,就会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其次,学习动机具有定向作用。正是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学习活动才能够在初始状态时就朝预定的学习目标发展,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最后,学习动机具有维持作用。拥有良好学习动机的个体,能够在坚强意志力的作用下,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而缺乏学习动机或动机水平较低的个体则不易实现学习目标。
总之,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习动机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对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的途径。希望农村初中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有充足的信心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主体设定的,希望通过学习活动可以达到的一种目标状态。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导向、调节和激励的作用,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许多农村初中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坚持完成学业,而选择中途辍学。比起以前,尽管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还是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农村初中生受家庭生活条件的影响,只想早点拿到毕业证,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因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漫无目的地度日。
(二)缺乏学习信心,易产生畏难情绪。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常常由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升入初中以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一些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初中生活,向往小学时的自由与快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信心。一般来讲,初中阶段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又增加了了物理、生物、地理等科目,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且极少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一旦成绩不理想,便会对学习缺乏信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成绩更加不理想。
(三)学习兴趣发展不平衡。
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学习本身产生的兴趣,如喜欢英语本身而好好学习英语;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结果产生的兴趣,如取得好成绩就会有零花钱。不论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初中生受到家庭及社会等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学习兴趣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有调查显示,90%的农村初中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3]。
三、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方面。
初中生处在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即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都会产生显著变化。生理方面,如身高、体重增加、音调发生变化等。心理方面,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摆脱束缚等。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有人将其称为“暴风骤雨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自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外界各种诱惑,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误入歧途。他们处在各种矛盾交织的时期,如渴望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渴望交往与封闭的矛盾等。由于学习枯燥无味,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热衷于学习,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产生厌学、逃课等现象。
(二)家庭方面。
与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都较差。而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强度也相对较高[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较容易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无力支付各种学习材料的费用,无法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太好,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既没有意识,又没有能力为孩子购置各种学习用品,帮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等等。另外,农村的家庭教育很容易与学校教育相脱节,即大多数家长都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有关的活动,对学生在学校的受教育情况了解甚少,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硬件设施较差。目前,农村初中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快速进步,但在学校教育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5]。另外,农村中学的教师无法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其自身素质、教学能力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但是,有些农村中学的教师不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如普通话的运用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老师的知识背景、教学能力等产生怀疑,从而缺乏学习兴趣,抵触学习活动,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四、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学习动机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而且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农村中学应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积极乐观的心态,会使学生有更大信心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学习中发现乐趣,拥有更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农村中学应该为各个班级配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每周安排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不要因为学业负担过重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逐渐对自然研究和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喜爱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而对观看和倾听等间接学习行为则较为反感[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主动观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自己讲课,等等。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口头传授知识,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要尊重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注重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策略,在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间接的学习兴趣。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善学校教学设施。
学校应改变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过度关注升学的状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设置课程,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7]。一方面,学校应该增加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在每个教室里安装多媒体,方便教师更加形象地向学生讲授知识;购置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组织兴趣小组,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特长的培养;扩大运动场地,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进行放松,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在招聘教师时严格把关,聘请高素养、高水平的教师。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在注重自身素养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家长的态度、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孩子学习动机的水平[8]。有一些农村家长观念比较落后,如果孩子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会觉得上学没有出路,让孩子辍学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为此,应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学业,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避免误入歧途。除此之外,家庭教育要有效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校情况,配合学校里的活动。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下,孩子才能看到家长对自己学习的重视,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拥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1-243.
[2]王付会.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上),2012(7):24.
[3]覃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调查[J].教育探索,2000(4):38-40.
[4]周蜀溪,郭英.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23-26.
[5]陈爱丽.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问题的调查及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11.
[6]张德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浅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83.
【关键词】高考考生;故事法;考前辅导
一、前言
“故事法”其治疗的核心是使用读故事以及讲故事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生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此同时,也成为美国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所惯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被国内教育者们用来对高考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二、“故事法”概述
社会故事疗法最早由美国密歇根社会学习和理解中心的Carol Gary于1991年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故事的表现方式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扩展如,插图、多媒体动画、故事唱歌等。这些变式扩大了社会故事疗法的使用范围,在阅读能力低下的闭症儿童从中获益之后,近年来已经有国内教育工作者运用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且收效明显。
故事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高考前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调节他们的意志力和情感体验,对国内高中心理教育和辅导有着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故事疗法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在听故事、对故事进行联想、讲故事的时候,能够暂时将对方从身边僵硬的现实中解脱出来。弗洛伊德派分析家、曾用传统故事治疗自闭症的贝特尔海姆说:“故事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是: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矛盾,并通过对故事的联想,最终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法门。”
三、“故事法”的应用
1.高考生心理分析
与高一、高二时期不同,面临高考的学生心理会非常不稳定,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对于分数有着唯一的追求,因此在分数面前情绪会表现得时而正常时而失常,其意志情感的不稳定、自我意识的增强、认知的不平衡等等,都会令他们处于矛盾、纠结、情绪失控的状态,以及遇事缺乏思考,自我等不良表现。
有教育工作者在高中持续进行了将近20场的考前辅导性的公益活动发现,要想帮助学生纠正考试之前的认知错误或者是认知盲区等等,需要注重针对学生教育的手段以及载体进行适量的考量。比如教师采用语言暴力等方法故意刺激学生自尊,以期达到“知耻而后勇”的结果,但事实证明,这些方法根本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往往收效甚微,有时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的压力和情绪得不到释放,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也因此,故事疗法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到。
用高中生能接受的、喜欢的方式进行考前辅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故事疗法具有榜样性。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自尊意识等均得到相同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批判意识增强,具体表现为和教师、家长“对着干”,自认为成熟有主见,借助故事疗法,借助故事中的情节性表达,增加对于学生的吸引利以及榜样的作用,从而使其认同榜样的行为,产生内在模式的认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强和自主性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高考考生的心理研究表明,高考生情绪敏感,情感丰富但波动性强,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状态会对人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有专门针对高考状元心理路程的调查研究表明,考试之前的紧张程度以及学生的自信水平将会最终的考试成绩产生不可控的影响,考试之前的心理辅导要异常重视对于考生心理情绪的疏导。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故事能帮助考生安抚情绪,使考生对好的、有价值的行为产生自然的情感依附,促进学生对美好事情的消化和接收。
2.可行性分析及具体案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独木桥实验。他的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到底会对一个人产生什么影响?弗洛姆于是把问这个问题的学生带到一间黑暗房子里。在弗洛姆的要求以及引导之下,这些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这间设置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房间里穿行。待学生穿行一定时间之后弗洛姆打开房间的一盏灯,在这盏昏黄的灯光的照射之下,学生们清楚的看到房间有一个极大极深的水池子,同时在这个池子里诸如三条眼镜蛇以及一条大蟒蛇等各种的毒蛇在水池里爬行蠕动,其中还有些毒蛇昂起头盯着他们,吐出嘴里的芯子,而这时学生才观察到他们刚刚正是行走在位于毒蛇池上方的一座拱桥,这时学生们吓出一身冷汗。
这个被称为弗洛姆独木桥实验说明,在面对挑战时,失败原因是综合的也是复杂多变的,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对于挑战难度的过度夸大,从而使得在心理上就已经事先败下阵来。如果在过人生独木桥时,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也许能更快到达目的地。高考生也如此,如果能在故事疗法中采用“强人策略”,告诉他们紧张焦虑是包括高考状元在内所有人的通病,如果告诉他们这个独木桥实验,传递给他们焦虑存在的普遍性及其作用,就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有此情绪的特殊个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故事疗法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一种先进的心理治疗方式,适合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对高考生考前心理辅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心理化;交叉融合;构建;必然性
教育是一门科学,心理又是一门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同为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广义上都属“人”学范畴,学科本身具有很多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为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心理学理论影响、制约教育学的发展也是教育心理化理论滋生的条件。教育心理化的理论与实践古今中外早有成功实操例证,只是没有定向专题研究或未被后人高度重视,至今教育心理化理论被压在巨石下已被忽略,只是凭借着自己独有的真理光辉不时的向人间教育闪现。如今,中国像一条巨龙从东方崛起。经济、科学、教育大发展,国家建设日新月异,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朝着现代化宏伟目标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是重中之重,然而先进的教育则是关键,中国教育心理化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根据中国国情,办好中国特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化课题,走好中国教育心理化之路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教育要服从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用心理科学融合整个教育;利用心理科学矫正教育的偏颇;“教育心理化”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自然融合体。
由此看来对“中国教育心理化”进行专题研究,发展“中国教育心理化”成果,深化“中国教育心理化”理论,培育教育“自然融合体”,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对教育概念的再认知
什么是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教育学中论载: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满足最佳成长的需要,这就是教育。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精辟论述。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
“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在教育史上, 在裴斯泰洛齐之前, 一般把教育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历程,教育是一种技术,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裴斯泰洛齐之后, 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育被看成内在力量的自动发展, 开始被当作人类文化的一个部门, 其本身有了内在价值。在个人方面, 教育为内在本质的完成; 在社会方面, 教育的功能在于文化的充实与培养。他在《隐士的黄昏》中说,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使人的内在力量提升为纯洁的人类智慧。在他看来, 教育乃是人类本质的改造, 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因此, 教育应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并重视文化的客观价值, 引导儿童向着确定的目的发展。而所谓发展, 就是改造或提升人的“自然”的动物性, 透过社会性,而进入“文化”方面的道德性。由此可见,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上的“发展”的含义由“经验主义”水平改变为“直观主义”水平, 推进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裴斯泰洛齐进而认为, 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这就是说, 教育的本质, 不仅是自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过程, 而且是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进展。
二、教育心理化概述
教育“心理化”的四点内涵:
(一)教育的内容、方法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然后再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具有新鲜感,这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前提。因此,这种新鲜感、积极性的产生必然要通过研究学习者心理得来──“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教师绝不是真理的代言人。同样,在课堂上没有不可以怀疑的真理,而真理也是不怕怀疑的。对于真理的认识,只有通过其独立的、自由的判断后,才能使学习者真正认识到真理的含义。相反,越是伪真理,越怕怀疑,才越需要灌输。教师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寻找矛盾所在,通过一个又一个具有启发生的设问引导和影响讨论的进程。教师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便是在这个引导过程中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最后的“总结”来宣布正确“答案”,来灌输教师自己的思想。这一切对于教师作用的限定是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形成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正常情况应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这个发展过程,服从这个规律。其中任何人为的干预、拔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可能会很慢,会有反复,但它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便会具有持久性和自律的特点。因此,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这样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三)利用心理理论矫正教育偏颇。
学校学生、老师有了心理障碍可以用心理手段进行疏通;教学滞后可以运用心理手段进行分析诊断;教育失误可以运用心理理论来衡量因果。
面对学生抑郁、焦虑、婚姻情感、职场压力、厌学、自闭症、强迫症等诸多问题咨询师可以帮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心理困扰。有人形容说: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我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中学、大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这时期,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心理咨询能缓解青少年的迷惑,帮助他们顺利的走过这一阶段,实现“心灵再度成长”。
据调查,中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与心理教育是造成我国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四)教育心理化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融合。
教育心理化的范畴可以包括教育管理心理化;教学过程心理化;教学内容心理化;教学方法心理化;学校德育心理化;学校体育心理化;学校美育心理化;健康教育心理化;班级工作心理化;学校活动心理化;家庭教育心理化;学校建设心理化;校园文化心理化;教学研究心理化等。
总之教育“心理化”,就是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有机融合,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心理规律,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制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的实施;教育心理化是对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方法的挑战,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高端标准要求,体现了对教育认识与实践的深化,体现了21世纪对教育工作者的高标准要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认识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带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崭新的局面。
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心理化思想
(一)孔子教育心理化的践行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弟子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2.学思结合。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也就是教育过程符合人的心理规律。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3.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孔子时代,心理科学并未形成。然而,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无不把教育顺应在心理规律之中。不能不说这是孔子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陶行知的教育心理化思想。
1.陶行知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陶行知坚决反对那种脱离生活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死背硬记,所谓“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一切为考试,考完全忘记”。因而,“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他同时也尖锐批判了那种采用频繁考试以使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造成的恶劣后果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因而必须“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成人教育必须设法引起学员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从灌注的教授法里解放出来,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成人教育尤其要根据成人心理比较成熟、社会实践经验多、理解力强等特点,采用启发式的“新教育方法”。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实质上是顺应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教育心理化的具体化。
(三)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心理化应用。
赫尔巴特把“兴趣”分为:“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主张教学依次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程序进行,并相应采取“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
杜威则研究了教学中人的思维过程,提出“思维五步说:置疑、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由此教学采取“暗示、经验、假设、整理、验证”五个步骤,并主张打破分科和班级,按专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单元教学方法。
杜威和赫尔巴特都注意根据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规律,对教学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加以研究,规定教学不同阶段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并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现代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心理化“产婆术”。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辨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他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这种教育观实质上是教育心理化过程。对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大有益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中国优秀教师的教育心理化结晶。
特级教师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晓之以理。就是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盲目决策,武断决定,要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比如对有时旷课的学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一顿,而是首先要同他谈心,找出他不上课的真实原因,是基础差,还是思想散漫。如果是基础差可以找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带动他;如果是思想散漫,就应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使他们懂得人情道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动之以情。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在课余时间尽量多深入到他们中去,与他们多交谈、使学生信赖你,在交往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特别是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觉班集体的温暖,让所有学生沐浴在爱的海洋中。教师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的工作。在情感力量的驱动下学生乐意接受并受到良好教育。
导之以行。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这就要求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二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在生活中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风、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去带动学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要勤勤恳恳学习、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持之以恒。就是做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当班上出现问题时就不管不问;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琐碎的,一个班级有许多事情需要去了解、有许多问题去解决,不要怕麻烦,工作要有一种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的态度。家庭、社会、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反复抓,抓反复;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这不是强求而是影响,不是强制而是感化,不是束缚而是自律。这正是心理学中知、情、意、行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显现的巨大作用。
四、世界教育心理化的发展
(一)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主张。
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0―7岁为第一阶段,以体育训练为主;7―14岁为第二个阶段,以德育为主;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以理智培养为主。在0―7岁时,父母应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抚养,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五岁以前,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应保护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长,要经得起适当的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还应对幼儿讲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7岁时,孩子应到国家办的学校里接受专门的系统的教育,一直到14岁为止。这个时期主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应对其实施合谐的教育。主要内容有: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训练。这里没有提到读写算的教学,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不重视,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惯例,把这些内容纳入到音乐教育中去了,这时期的体育不以竞技为目的,而是为人的健康发育服务的。他汲取了斯巴达体育训练过于严格的教训――学生流于野蛮、粗俗。他认为儿童应掌握必要的军事、体育技能,但不要求精于此道。这与雅典的教育风尚是相吻合的。
(二)奥苏泊尔教育从心开始。
奥苏泊尔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学从心开始就是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新的认知需求、接受新知识的深度广度、乐于接受的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用心教的前提。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学生,感受他们的感受,揭开他们的疑问,“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平等、和谐、融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调节指导,帮助其积极思考,进而不断把外界信息内化为自身认知储备,这就是用心教。一句话,要从学生角度体会学生所思所想所感,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行为。
(三)第斯多惠的情感激励理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递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用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用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有包含激情和感染力,体现你对所传授知识的信仰与热爱。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和无形的鼓舞力量。教师的威信来自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科知识的真理性信服。
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是决定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的愉快或悲惨,教师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四)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理论。
杜威他强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应该服从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都应该为了促进学生的生长。对此,杜威曾这样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儿童中心主义作为主线,贯穿于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生长论、课程与教材心理、学习心理和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正如柏林纳所言:“以杜威为首倡导的儿童中心运动……使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心理学的价值。”
在杜威的著作中,经常可见到“生长”一词。由于生长的概念在杜威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有人称杜威是现代科学时代的“生长哲学家”与“生长教育家”。他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倡导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1.生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连结的动态的心理发展过程。
杜威认为,对“生长”这一名词通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并导致性质相反的观念。一种是传统教育普遍认可的观念,即生长是指某物由不完全而达到完全的状态。按照这种观念,认为儿童在身心两方面都极不完全,生长的过程就是要用外在教育的手段,使儿童从不完备达到完备方面的发展。但是杜威所主张的生长观是与上述观念不同的。在他看来,生长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他指出,人的生长表现为两个方面:身体的方面和心理的方面。一方面,身心两方面的发展相辅而行;另一方面,身体的生长有一定限定,而心理方面的生长则是无止境的。杜威的所谓生长无止境,正是就心理的意义而言的。
杜威还强调,儿童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节律性。如果不重视儿童生长的需要及时机,急于要得到生长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拔苗助长的结果,这正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所以杜威始终强调学校的一切教育都应以儿童为中心,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
2.教育必须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根据经验的相互作用原则,杜威指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行并重的,哪一个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杜威重视儿童生长发展的主动性,同时也指出,生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儿童的兴趣”,如果放任这种兴趣,让其漫无目的的去做,那就没有生长可言。他认为,所谓生长,可以表现为将能力引导到养成各种习惯,通常指通过简单的反复练习巩固下来的行动方式。杜威认为习惯是生长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机体的活动和环境取得全面的、持久的平衡”;另一种形式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借以应付新的情况和能力。”杜威称此为“主动的习惯”,其中“包含思维、发明和使用自己的能力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
3.教育即通过经验改造而体现的生长。
杜威认为,“教育即儿童本能、能力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儿童的本能、兴趣不断生长,而“生长的理想归结于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继续不断地改组或改造”。其意即: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经验不断改组改造的活动而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本能、能力、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利用和发展,儿童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
(五)21世纪对教育心理化的呼唤。
1.教育心理化是促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
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正处于最具特色而可塑性又最强的时期,随着他们的年龄、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愈来愈强烈,他们刚刚开始形成的理性世界急需要有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来支撑。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51%,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随机抽取的3万多名学生的检测报告中,发现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现象,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的心理偏差问题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一些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自私、偏执、唯我独尊、心胸狭窄、孤僻懦弱、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心理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解决矛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心理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2.教育心理化有助于优化教育方法并为适应新形势或实施新课改做好充分准备。
二十一世纪是充分关注人、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时代,教育心理化,它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它迫切要求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必须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学会接纳和分享,掌握倾听和沟通、表扬和批评的技巧等,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这对习惯于传统师道尊严、专注知识传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机会。
教育心理化是适应新课改需求,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转变或改善教育方法的特殊载体。教育心理化与新课改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新课改应以教育心理化为突破口,一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教育心理化更应抓住新课改的机遇,在教育功能、管理模式、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索。
3.教育心理化是改进和加强各行各业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首先,教育心理化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我们知道,德育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满足个体的需要。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一味强调社会规范的统一要求,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在我们平时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是老师讲的听者不爱听,听者想听的老师不讲,注定就是德育信息的"接受器",德育工作的"终点站",造成德育工作的实效甚微。因此只有加强教育心理化,才能更有利于促进教育者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使德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第二,教育心理化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方法。教育心理化的开展使教育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德育,如:谈话、疏导、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法等,真是"润物细无声",为德育工作扫除心理障碍,拓展了德育教育渠道,这样既丰富了德育的方法,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在健康心理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教育心理化,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教育心理化要求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有损于人格尊严的教育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就会深深醒悟到,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必须首先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4.教育心理化是解决学生知行矛盾并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内化的重要举措。
在德育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品德认识与品德行为相背离的现象。而教育心理化,在德育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作用。在教育心理化活动中,如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的升华,从而真正解决了学生知与行的矛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
5.教育心理化是企业培训活动的最有效的科学方式。
培训是投资,也是成本。因此在企业培训内容上,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急需解决而且带有共性的问题来设置培训内容。个别性的员工需要心理帮助,可以采取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出现了团体性的认知偏差、职业倦怠、技术攻关、工作态度及群体性心理危机等问题,则可迁移采取不同的“培训心理化”方式。
五、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必然性
(一)教育与心理两门学科的性质有融合的必然性。
诚然,实现教育心理化必须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从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得知,有两个关键点可使心理学与教育结合:一是对心理过程的理解。心理为一个动态过程,因为观念是时间和经验的产物,心理学需要一个自己的基本理论,并在一开始将自己的着重点落在变化着的状态上。所有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时间性事件和持续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给教育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育学的独立性在于它是教育过程的理论,因此找到了教育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致性,认识过程与心理发展过程的同步性。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而心理发展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并且贯穿全程。就是在这种恰恰只能实现精神生活的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必须使生气勃勃的活动深入到教材中去,使兴趣的直接活动在定型以前一直向前推进。……活动的巨大功能就是无止境地自我塑造……。号称亚洲十大演讲专家之一石岩老师的演讲的独特魅力所在就是:他的讲演有伟人的气魄与形象;他的音质、音色、音调有着强劲的磁力;他的语言铿锵有力,时时迸发着灵感的火花;他的自然大方的举止拉近了听众的距离;他的演讲有相声般的幽默,诗般的激情,小说般的形象,戏剧般的冲突!他每发出一个声音信息都不自觉得成为听众的刺激信号,迫使听众耳听、眼看、心想、口默,真乃是讲者与听者产生着一个个共鸣效应。石岩老师的演讲威力之大是与演讲心理化的作用息息相关的。
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第二个连接点是教师可通过掌握统觉规律使教学遵循系统的思维程序,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与纯粹经验的偶然性,提炼教育活动可预测的通则,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起点是人的个性,其本质与直接目标是以各种观念丰富受教育者心灵,因此原则上人具有可塑性。可塑性不依赖心灵初始的各种能力,而是已获表象之间的关系。受教育者的可塑性是教育的基础,为教师找到了工作蓝本,教师可通过组织观念来构筑教育对象的心灵。对心理过程的重视及其统觉理论构成了教育与心理学联姻的媒介,成为教育心理化的前提。虽在此前已有不少教育家提出根据教育对象特点进行教育的主张,在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中各种实际问题。
结合管理与教学还有训育的方法,训育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赞许和责备在教育对象周围造成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思维的氛围,促进道德性格的形成。训育的进行同样应依据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在性格形成的因素中,除人的天性与自然素质、生活方式外,教育的影响力最为重要。
教育心理化的明显特征是心理化的彻底性及与伦理学的相关性。不单单是把某一心理学知识具体运用在某个教育问题上,而是既包含在宏观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构中,又渗透在微观的教育工作与具体实践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应拥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一方面逐步完善学科自律机制,建立知识共同体的学术规范,另一方面渴望做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并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运用心理学知识时,不忘心理本身的社会性及教育科学的人文属性,要有平衡和谐的古典主义特色。如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中,要强调把个性发展与拓展的社会需求相连,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容,即在教育过程和方法上除正规教学外,也注重社会交往与经验的作用,体现出对心理学与伦理学联系的深切关照,因伦理学是实践哲学,而心理学曾是哲学的分支,在本源上具有统一性,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们分别作为科学教育学大厦的两块基石。
教育心理化的努力与追求教育的科学化密切相关,实质是致力于教育科学化的一次伟大尝试。虽然教育心理化并不代表教育科学化,但在教育还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时,找到了合理的基础,建构了严密的逻辑体系,教育发展在追求教育的科学化。科学的工具理性要求教育教学关系必须依据一种科学标准,即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详细描述认识与学习的性质、过程与条件,并构建相应的教育教学原则、方式与方法。建立关系之秩序的理论基础与衡量标准,并不是来自教育目的,而是来源于认识论、心理学。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告诉我们,整个精神活动可用数学公式表示,这是其心理学的一个基础。把教育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又把心理学的科学性建立在教育活动中。
教育心理化绝非凭空产生,而是来自对心理科学和教育工作的热爱,源于前人的影响和时代潮流的刺激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本身共有的学科特性。对科学心理学的追求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兴趣成为其教育心理化的基础动力。有些专家出于建立完整心理学体系的动机,把心理现象与规律阐释清楚,以指导、融合其他科学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实践结晶、教育研究、经验学说、时代需求、思想来源已成为“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必要条件,而教育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与心理学先天的融合优势为其心理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学和心理学同为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广义上都属“人”学范畴,学科本身具有很多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为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也是“教育心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教育与社会现状迫切需要教育心理化。
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产生需要高素质人才,心理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指人心理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广义的讲,它包括一个人全部心理特征的质量、水平。是指人适应和应对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已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及其发展水平。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的特点和水平。而性格又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诸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待现实和自己态度的特征。经济社会新发展突出了相应心理素质的要求:第一,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还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都使创新精神和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要求。第二,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世界面临如环境生态等发展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要求当代人树立开放意识和包容心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新动态、新信息、新成果,由此去借鉴、吸收、比较,从而获得成功。第三,竞争性的意识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和竞争的经济,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更趋激烈。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领先”、“ 专利”、“特色”、“填补空白”已是现代人才具有的意识。第四,合理的知识信息吸纳、处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呼唤知识储备、更新和有效应用的能力。这将决定人才的成功与成就的大小。第五,坚忍不拔的承受挫折能力。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同时存在着经历失败的风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带来考验。机遇和挑战、利益和竞争,前所未有的得与失,深重影响牵动着当代人才的心理。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随着实现目标挑战性加强,能否具有不怕失败、失利而勇于承受严重挫折的心理能力,成为新条件下个方面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联想中国人口中存在的“三独”社会现象:即教师独生、学生独生、父母独生的“三独”现实迫切需要“中国教育心理化”的探索与发展。用人类的、自然的和经验的事实通过新原则的运用创造出崭新的教育心理化成果,发展教育心理化理论是中国21世纪教育强劲的呼唤。
2009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激起公众对迟到的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引发公众参与的热潮。但教育改革的进程显然更为艰巨复杂。
近两年,由于单亲家庭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多、增大,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连续不断,呈上升趋势。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教育过程必须融入心理教育。
2009年岁末,“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留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激起全国上下反思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活跃,人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学校教育只教会了学生去填饱肚子的本事,而没有教会学生填饱心灵的方法.
围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胆提出的“中国教育心理化”这个高含金量、沉甸甸的课题专心致志的研究、运用,为在新世纪引领教育新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奠定基础乃是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专家、教授以及热心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与使命。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发展必将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史研究会.《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李其龙,郭官义,等译.《赫尔巴特文集• 心理学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张春兴.《心理学思想的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8]高瑜.解读杜威教育思想――兼谈对大学教学的启示[J].
[9]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C],纽约1912年英文版,第271页。
[10]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1] 宋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1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3]徐汝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苏泊尔(美国心理学家)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M] (1968年)
[15] 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简体中文出版。
[16]杜威.儿童与课程.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7]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18]米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大学出版社,1996。
“点评”题
一、概念与分类
申论中的“点评”题,是指让考生就“给定资料”中的某一事件、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依据针对对象的不同,“点评”题可分为以下两个小类:一是对事件或现象的点评;二是对问题的点评。
二、解题思路
1.对事件或现象的点评
针对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点评,应该是一种“据事述理,由点到面”的点评。其解题思路,大致可分四步走,即:
第一步:“简述事实”,即以简洁的语言将事件或现象概述出来,以作为生发评论的根基和依据。然后才好“据事述理”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个案评析”,即针对这一“事实”作分析评价。
第三步“社会问题分析”,是对第二步的引申,即透过“个案”看社会,“由点到面”、“由小见大”地分析评论,以突出“点评”的社会意义。
第四步“提出对策”,是第三步的自然延伸,既已摆出了“社会问题”,就应该提出救治措施。不过,这里的“对策”,有别于申论“对策题”,无需摆列一串,只需简要地说明最关键的对策即可。
例如,2007年山东省《申论》试卷第二大题第2小题:
给定资料表明:“个人网络募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根据给定资料二所提供的案例,对西南大学女生陈某网上“卖身救母”风波作出点评。
“卖身救母”风波的大致情节是:2005年9月15日,西南大学文学院女生陈某,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发帖子,为身患肝病、生命垂危、需要做第二次肝移植手术的母亲呼救求援。陈某在求助信的结尾写道:“我多么希望有好心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帖子发出后,该女生的个人账号很快收到各地网友10余万元的捐款。但不久有人发帖子指摘陈某有欺骗行为,称陈某的母亲为检察院职工,享受医保照顾,而且接受了检察院职工的捐助。该帖子发出后,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怒与声讨。
依据上述“解题思路”,按“四步走”的步法,我们便可较为轻松地运思出以下“点评”:
西南大学女生陈某网上“卖身救母”风波,一度为社会所关注。人们在纷纷解囊相助之后,却发现陈某隐瞒了部分事实,又纷纷对其进行“讨伐”。(按:简述事实)
陈某救母心切,为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和帮助,有选择地公布求助信息,固然可以理解,但是,陈某的行为违背了求助信息全面、真实这一基本要求,影响了救助人的知情权,伤害了救助人扶危济困的高尚感情。(按:个案评析)
这一风波,让人们再次无法回避网络募捐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由于网络所固有的隐匿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等先天不足,它作为一个新的“慈善平台”在力举救助之功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弊端,如虚假信息、隐瞒关键情节、网上欺诈以及冒名诳骗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伤害了救助人,破坏了网络募捐的公信力。(按:社会问题分析)因此,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建立健全网络募捐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募捐的捐助体系,加强对网络募捐的监督管理。(按:提出对策)
2.对问题的点评
针对某种社会问题的点评,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常思路,将“点评”分解为以下三个层次:
摆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例如,2008年山东省《申论》试卷第三题:
就给定资料5-8中所反映的感恩意识匮乏问题进行评点。
参考答案:
感恩意识匮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以高校学生群体而言,承受着父母、社会、国家的养育之恩,有人却浑然不觉,甚至心安理得,许多受到学校与社会救助的学生毕业后甩手就走,令师长深感痛心。(以上摆出问题:感恩意识匮乏)中国人所固有的“恩德观念”,是一种极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遗憾的是竟为当代教育所忘却,中小学生懵懂不晓,高校学生也茫然无知。由于高考与就业的压力,情商教育、感恩教育在现行教育中一直缺乏应有的位置,教育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孳生出“人人为我,我也为我”的极端自私心理。(以上分析原因:教育弊端)华东师大校长对入校学生作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善意提醒(见给定资料),表明学校在情商教育上的意识觉醒和责任回归,它启示我们,当前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扶助,应变单纯经济扶助为经济与心灵扶助并重。为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情商教育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受助学生搭建感恩与回报的平台,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教育所有学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正确观念。(以上提出对策:加强感恩教育,改变扶助方式)
“阐释”题
一、概念与分类
申论中的“阐释”题,是指让考生说明“给定资料”中某些精辟的语句所隐含的基本观点或深刻含义。依其内容的差异,“阐释”题又可划分两个小类:其一,“观点”阐释;其二,“含义”阐释。
二、解题思路
1.“观点”阐释
例如,2008年国考《申论》试卷第三大题第1小题:
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必须联系整个“给定资料”去思考两个问题:①其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也就是说,解题时宜分两步走,即:
说明“观点”――陈述理由
比如上列试题,整个“给定资料”是有关“怒江开发”问题的争议,那么我们便可确认,G所长是依据国情支持怒江开发的观点,因而可写成下列答案:
G所长主张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对待,联系资料中围绕怒江开发产生的争议,这是以国情为依据支持怒江开发的观点。(按:说明“观点”)由于国情不同,发达国家居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和精神满足,欠发达国家的居民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对鲸鱼乃至水电开发问题,分别采取环保或生存优先标准,两种选择都是从国情出发,符合各自的客观需要,都是无可厚非的。怒江地区是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亟须开发水资源,然后发展下游产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按:陈述理由)
2.“含义”阐释
例如,2010年国考《申论》A卷第一题第2小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与阐释某一精辟语句的深刻含义,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首先应从语意分析入手,“咬文嚼字”,深入理解与剖析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丰厚内涵;然后提升到理性高度,去开掘、提取某种规律性认识。概括起来,即为下列步骤:
剖析“文字内涵”――提取“理性认识”
比如上列例题:“毁灭鱼儿的家园”,系指海洋生态遭到破坏,这是浅层危害;“毁灭绝非仅此”,是说自然灾害增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这是深层危害。何以造成如此局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则必须上升到理性高度,去追问人们的“发展理念”了。将以上运思过程梳理出来,便可写成以下答案: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导致水质恶化,让野生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污染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受损,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甚至导致疫病发生,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按:剖析“文字内涵”)由此可见,发展理念的偏差,比眼前暂时的环境损失更可怕,如不及时纠正,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生存。(按:提取“理性认识”)
“点评”与“阐释”的区别:
“点评”与“阐释”,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试题,无论从表达形式还是从表达内容上看,两者都有各自独异的特点。
首先,从表达方式看:“点评”,是一种分析评论性文字,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阐释”,是一种解释说明性文字,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其次,从内容性质看:“点评”,具有极明显的“主观性”特点,它是作者所发表的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阐释”,具有极明显的“客观性”特点,它是对资料内容精神实质的再现,只能解释说明其本来意义,不能对原文的观点作任何的主观性评价,也就是说不能掺入作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谢里夫实验;高校;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49-03
自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质量工程》要求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有效团队合作机制的教学团队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团队在各高校成立起来。然而,不少高校中存在教学团队冲突的问题,直接影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因此如何解决高校教学团队冲突,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团队冲突是指在团队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团队与组织之间,由于目标、观念、价值观、情感和利益等方面的对立或分歧所引发的一个过程[1]。
张海燕(2007)把高校教师团队冲突划分为认知冲突、人际冲突、情绪冲突和目标冲突,介绍了团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冲突各异,运用柔性管理理论解决其冲突[2]。张剑(2010)从高校教师冲突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高校教师由于制度规定与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冲突,指出部分高校教师同时又是行政管理人员导致教学团队存在人际关系冲突[3]。黄嵩梅(2013)通过探讨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将高校教师的角色分为教学者、研究者、政治者和经济者四种类型,发现高校教师在团队中被赋予与自身期望的角色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原因之一,指出解决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迫切性[4]。张瑾(2013)把高校教学团队冲突分为任务型冲突和关系型冲突,并以中国14所高等院校163位管理团队成员为样本,结合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性质的团队冲突对组织公正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5]。
以上研究都是从行为角度去解读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问题,而从心理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还没有涉及。笔者运用谢里夫实验的结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有效缓解高校教学团队冲突,增强高校教师凝聚力,促进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谢里夫实验概述
(一)实验过程
谢里夫实验是研究群体冲突和合作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谢里夫团队把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小学生分成两组,并安排在不同的地方,保证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地点也是封闭式的。分别在四个不同阶段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指令训练。第一阶段,通过一些活动形成各自的集体,培养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辱感;第二阶段,组织两组小学生参加比赛,出现竞争,制造冲突,导致产生敌意;第三阶段,举办一些简单的交流见面会,如一起吃饭、看电影,结果这种接触不仅没有缓解矛盾,反而给彼此的冲突制造了机会;第四阶段,确定一个需要两组人员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标,并且目标实现对双方都有利,通过一系列合作活动,任务完成,这使两组人员产生友谊,增强友好关系,消除敌意。
(二)实验结果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四个结论:(1)当个体归属于某个群体时,他便会产生归属感,对自己群体内的成员有种隐性的集体感,从而形成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6];(2)当群体间产生竞争或发生冲突时,群体内部的成员会更加团结,凝聚力也会空前增强,甚至会出现损害对方的过激行为;(3)“交往产生友谊”的观点不总是对的,有竞争的群体间的一般交流不一定能缓解双方的矛盾,社会交往有可能提供冲突的机会;(4)当竞争群体为一个对各自都有利益的巨大目标而共同合作时,不仅能够实现利益双赢,而且多次这样的合作活动,他们的关系很容易达到和谐。
二、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表现与分类
(一)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表现
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特殊性在于其冲突主体是高校教师,冲突的表现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冲突。一般来说,同一团队的教师由于专业及研究方向类似,应该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学习。但事实上,教师之间也存在竞争,导致团队内部冲突,冲突的客体可以是利益、价值观、目标、性格等多个方面。例如,现在高校教师的职位升迁及职称评定都不是很合理,职位升迁主要依据所获得的荣誉和所谓的“关系户”,职称评定主要看的篇数及质量,忽视平时付出的时间与精力,绩效考核制度也不健全,每年职称评定的人数也有限制,这些利益之争让同一团队的教师存在着竞争。虽然学校会有定期的教师学习交流会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变成一种形式主义。一个人的思维和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长期教研活动的各自为政,出现教师间活动分散、凝聚力不强等不良现象,这些不仅阻碍教师自己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一旦出现分歧,很可能产生冲突。
2.外部冲突。经过长期的磨合与融合,各个团队都形成了各自的团队结构,成员获得了归属感和存在感。虽然团队内部存在着竞争,但资源有限性造成不同团队间存在着更大的竞争。这种竞争虽然会暂时增强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但在长远方面和整体性上对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考核和鼓励各部门努力工作,激励教师们认真完成教学内容、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实力,通常会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在每年的定期表彰大会上,对具体部门、个人进行荣誉和金钱的奖励,高校资源也会优先给予,这样团队间的竞争就形成了。为了各自团队的利益,不同团队的教师充满敌意,很少在教学方面和学术上有较深的交流,对外更是隐藏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而同一高校或者同一教学分院的教师之间在学术问题上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往往一方的研究过程需要另一方研究成果的支持与帮助,才能更好更快地创新科研成果。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在充满敌意的情况下,后续研究很可能力不从心,学术交流会的作用就显得捉襟见肘,还有可能给双方提供了制造冲突的机会。
(二)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的类型
1.人际冲突。它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的不和谐、不融洽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具有互不相容性。一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高校教师大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当出现需要竞争才能实现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冲突。
2.认识冲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同一任务的完成方式不一样,二是对教师之间的依存关系认识不清楚。
3.目标冲突。高校教师具有不同的目标导向时发生的冲突。
4.心理冲突。高校教师有不同的性格和“三观”,虽然处于同一团队,也会出现很多的心理冲突。伴随着时间与事件的增加,这种冲突会呈现显性化状态,发生在学术研究和日常交往中。
三、谢里夫实验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一)建立团队内部统一规范,引入团队竞争机制
谢里夫实验告诉我们,当个体属于某个群体时,他会产生归属感与荣誉感;当群体间出现竞争时,群体内部的成员会更加团结。由于团队内部成员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和对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这往往导致团队内存在过多的冲突。如何最大限度地化解冲突,可以通过建立群体内部规范来实现。群体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要使群体保持其整体性与完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约束其成员[7]。谢里夫从实验中发现,伴随着个体在群体中的不断磨合和融合,当出现个体判断的标准与其他个体的标准存在差异时,他们会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中重新建立一个标准,群体内部成员会自觉地根据这个标准来调节自己的工作行为与思维方式,并在长期交往与磨合中认清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意识到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标准在群体中的地位是很牢固可靠的。正是出于对群体标准的认同,对其他成员存在的认可,才形成一个整体的。团队内部成员的强相似性决定了处于同一团队的高校教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转变为冲突,不仅不利于成员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所在团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建立统一标准的群体规范,来保证团队内部的稳定;第二,促进教师团队梯队结构,加强团队成员的依存关系;第三,发挥团队领导的作用,对成员间的冲突进行良性引导,化冲突为动力,在组织合作和转化冲突上就能相得益彰。另外,适当引入团队竞争机制,通过制定合理制度、评选先进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团队竞赛等方式,让成员产生压迫感与荣誉感。为了维护自己团队的名誉与利益,他们会真诚合作、加强团结。高校教师是高素质的代表者与传播者,都有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欲望,当面对团队的地位与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很快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在竞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在相互合作中能增强凝聚力,减少冲突(见图1)。
图1 团队建设与竞争
注:T 代表高校教学团队,数字代表不同高校教学团队。
(二)注重高校教学团队的强强联合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团队亦是如此。资源紧张是高校无法忽略的难题,科研分布的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团队发展困难,而这些团队的作用不可忽略。在当今形势下,教学团队不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通过不同团队间的合作与影响来实现团队竞争力增强和团队内部结构改善,因此,不同团队间的强强联合就显得至关重要。谢里夫实验的结论告诉我们,不同群体如果出现一个对双方都有足够吸引力而仅靠单方又无法完成的目标时,即“共同需要”,他们就会尝试寻找联合。一旦团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他们就会坦诚交换彼此的意见,对方存在的价值也会体现出来,在充分交流下达成共识(见图2)。而且定期和不定期的互相交流学习,会使各个团队的知识产生“碰撞”, 有可能实现某些项目内部知识的再循环,使团队拥有的前沿知识流动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团队之间不必要的冲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与理解,还能够获得全新的学术成果。当然,教学团队的合作既可以是同一高校的内部合作,也可以是不同高校之间的外部合作。
图2 不同团队的强强联合
注:T 代表高校教学团队,数字代表不同高校教学团队。
(三)树立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创建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是当今各大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与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现代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处于不同团队的高校教师,对自己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解与成果,也即是代表着不同团队的文化内涵。若干团队的融合可能会出现知识的碰撞与新成果的诞生,特别是遇到重要的项目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解决时,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无疑是对口、有实力、效率高的组合方式(见图3)。它能够充分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为了团队的目标与利益而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出整体的价值观、大局意识和合作观念,树立精诚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可以避免冲突,还在校园里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形成一种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建设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时,不仅要重视团队内部组织结构与框架的合理,还要注意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坚持有效领导,选择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其学术能力及领导能力会对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要善于处理团队成员间的关系,维护团队成员的团结与和谐,准确把握团队建设的方向;其次,合理的团队结构,由于团队内部成员来自不同的教学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个性、学术能力等方面是否具有互补性,对团队长远建设及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以教学实践为平台,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基地等相结合,不仅能完善教学团队,实现自身发展,还能检验实践成果。
图3 高校优秀教学团队
注:T 代表高校教学团队,数字代表不同高校教学团队。
(四)组建新型交叉学科教学团队
教师间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承接综合项目等都需要教师间及组织间的合作,专业知识的差异性与交叉性,决定了教师们乐意与其他不同学科组织的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学校每年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根据谢里夫实验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不同学科教学组织中挑选合适的成员创建一个新的基层教学组织――交叉学科教学团队(见图4)。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根据团队建设的目的与方向进行专业定位,挑选出需要的学科与专业,明确各学科之间的总体关系,重视从各学科挑选适合的成员,确定不同学科人员的职能;其次,创建团队文化,不同学科人员在初期不可避免出现陌生感、拘束感,这不利于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营造分享互助的团队氛围,增加团队向心力,让各成员尽快融入到该团队中;最后,通过多个项目的驱动加深交叉学科的团队配合与执行力,加上跨学科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自身实力,在不断融合与发展中,增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和扩大其影响力。
图4 高校交叉学科教学团队
注:T 代表高校教学团队,数字代表不同高校教学团队,A代表其所属教学团队的成员。
高校教学团队冲突是高校优秀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教学团队冲突,突出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团队主体资格的重要性,能够深层次地剖析其冲突的根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主要是理论的阐述,没有列举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由于每个教学团队都具有自己的特征,需要具体对待,笔者建议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院试点,把谢里夫实验的结论运用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对缓解高校教学团队冲突,促进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从团队交互记忆与任务反思中介作用视角的分析
[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张海燕,闫贵荣,赵学丽等.论柔性管理在解决高校教师
团队冲突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
报,2007,(4).
[3]张剑.高校教师冲突管理及其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0,(5).
[4]黄嵩梅.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研究[J].文教资料,2013,(4).
[5]张瑾.组织公正的中介效应――高校管理团队冲突与组
织公民行为的关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3,(6).
[6]边玉芳.让团体更和谐――谢里夫的组间合作与竞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