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一、注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初一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小学数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你才能顺利地把学生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初中教材以青少年成才对数学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需要,社会对数学的应用与需要为出发点;内容具有时代气息,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改革教材体系。进入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首先由天气预报中最高气温零上几度与最低气温零下几度、银行存款与取款、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等具体实例,让学生发现以前小学学到的数在生活中不够用了,从此顺利地把学生引入初中数学――“负数”的教学。在接下来的有理数的运算的教学中,都要注意从小学数学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

二、注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衔接。

小学教学重视使用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创设情景,这是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的。进入初中后,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节奏加快,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概念性强,增加了空间想象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提高了,规律性知识越来越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中学教师的教法感到不适应。为使学生顺利过渡,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好开头几节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刚进入初中,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接触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一般都会产生喜悦感、自豪感和渴求上进的意愿。对中学充满好奇和向往,心里有着强烈的一切从头开始的良好愿望。个个雄心勃勃,即使是那些小学较后进的学生,也有“到一所新学校,有更好的老师教我,我要好好学习”的念头。教师要能抓住这一契机,精心设计好开头几节课,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初中学习的快乐,也让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你的数学课。刚开始的教学还要舍得放慢步伐,加强个别指导,力求人人过关,让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感。

2.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思想上要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学生主体,教师组织引导,师生密切配合”。因此,在教材上设立了“观察、探究、抽象、分析、动脑筋、说一说、做一做、注意”等小栏目。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水平,按照“观察――抽象――探索――猜测――分析和论证”这一数学思维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初二、初三和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关注全体学生,不断鼓励,激趣。

小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发言积极,个个跃跃欲试,这与小学教师能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有关。可是,进入初中后,学生往往变得沉默了,积极性不高了。初中教师教育学生往往是严字当头,忽视了对学生的鼓励,吝啬了对学生的赞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细心观察,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讲究表扬与批评的场合与艺术,使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品质得到进一步发扬,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激情与上进心。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三、注重初中数学学习方式与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

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提高成绩,培养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1.明确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为实现目的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学习目的与动机的认识还是朦胧的,进入初中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仍然较强,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从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入手,引领他们走进五彩缤纷的数学园地;利用好教材中“数学与文化”栏目扩大视野,让他们进一步粗略地了解数学及其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利用知识讲座、兴趣小组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2.落实预习、听课、复习三个环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习的准备阶段。小学教学中“扶”得较多,而中学教学注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放”得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时应做到:一粗读,首先大致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多问些“为什么”,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数学知识的运用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问题解决能力是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与发展起来的,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能更好地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构成的四个方面

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乃至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教育部通过改革课程目标来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1.1 发现问题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处处存在着问题,关键是我们善不善于去发现。我们只有发现了问题所在,才能对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最终去解决它。因此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发现问题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1.2 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后,紧接着将该问题提出来,形成可表述的问题。此阶段问题已清晰的存在我们的头脑中。为下阶段的分析问题做好准备。

1.3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白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存在的障碍,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准备。该阶段也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1.4 解决问题

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该阶段的完成标志着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完成。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薄弱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不是单指解决已经设计好的问题,还包括学生能根据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远远低于解决现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2.2 缺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多数老师不能经常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不错了,他们不能讲求精而广。但是新课标的理念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强调“多样性”,并且希望学生由此发展创新意识。

2.3 没有给学生留充足反思问题解决策略的空间

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大多数老师只是要求学生课下再回顾一下问题解决的过程,并思考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但是小学生的自主性一般比较差,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他们很难课下自己反思与总结。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预留出学生回顾反思的时间,以利于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

2.4 教师素养亟待提高

大多老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问题解决的教学,加之部分老师在继续教育中没有专门学习过有关问题解决的相关课程,他们自身对问题解决的内涵认识都深刻,使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成为无稽之谈。只有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育思想,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改善。

2.5 教学评价制度的束缚

虽然现行教育中一直在倡导新课程理念,倡导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现行社会和学校依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些评价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那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成为空话。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分析,认真研读新课标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策略:

3.1 加强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己必须对数学问题解决有深刻地认识,如果自己对相关理论不了解,这将使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学习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知识显得迫切需要。还有比较形象直观的方法就是听观摩课,教师在观察中边听边学边记忆,还可以和别的老师进行交流,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再一个就是研读教育专家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经典案例,他们的一些观点和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使我们能够面对不同的情境找到相应的办法进行最有力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尤其强调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对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训练。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完全放松下来发展和表现。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引入课程:“春节到了,妈妈给哥哥和妹妹分糖果,哥哥分到了11个糖果,妹妹分到了8个糖果,那么哥哥和妹妹一共分到了多少个糖果呢?”并随即展现出相应的情境图画。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3.3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学科有较强的逻辑性,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长久以此的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将会慢慢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算法时,老师不直接讲解进位法则,而是让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老师不否定或肯定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并选择最佳方法。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大脑,而且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4 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给学生预留足够反思的时间,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思路,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掌握该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想不通的地方同学之间进行点拨指导,并且同学之间相互评论,形成评价反思的好习惯。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个反思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新课标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是对小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应该在小学教要中贯彻实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变传y教学方式,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8.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阅读理解 指导

阅读理解不旦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仅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本文将讨论数学阅读理解的内涵及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特殊性及对策等问题。

一、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的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如“请问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页才能超过小华?”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超过”。很显然,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数学文本。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如“第一车间生产了200个零件,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少生产4个,两个车间一共生产多少个零件?”解题时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较”关系,即根据“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少做4个零件”这一条件,计算出第二车间的个数,然后理解题目中的“组合”关系,将两个车间生产的个数求和,虽然问题文本中只有两个数字,却包含了“比较”和“组合”两层数量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列式有200+4=204;200-4=196和200+4+200=404。这些学生将其中的比较关系的方向搞反了,从而导致理解错误。因此,在数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理解

小学数学文本由数学语言、词汇以及以非常简洁的形式符号组成,小学数学文本理解过程有四个层次:①正确理解词汇和符号:小学数学应用题常常用一些词汇来表述,这些词汇有些是数学中的专门术语,有些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因此,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对于数学术语的理解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而那些来自生活中的常用语的概念来说,放在数学中就有了新的内涵,即由“日常概念”变成了“科学概念”。然而小学生却往往不去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别而误解其意义。如“垂直”在日常语言中最基本的含义可能是指与水平或地面垂直,于是有的学生以为在数学中也应该这样理解“垂直”的含义,这显然没有抓住“垂直”作为科学概念时的内涵。小学生对这些符号的掌握必须是准确的,并且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②正确解决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用词汇表示概念与用符号来表示概念之间需要相互翻译。如在解决应用题时,需要用文字表述列出算式,也可以根据算式来编应用题,这样就涉及到了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目前小学生在这方面常常面临许多困难;③在应用题、用符号表示的数学方程表达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号关系和数量关系的问题。如在四则运算中,同时出现了加、除、括号等,这就必须理解这些符号的关系,才能确定计算的顺序;④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最终还是要构建合适的问题模型。在词汇、符号、语法结构的水平上去理解问题的文本都是必要的步骤,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合适的问题模型才能解决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常有某些信息的缺口,而且在问题的给定条件和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总是包含了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已有的概念性知识、理解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来弥补这种缺口的差异,形成关于问题的内在表征模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三、小学数学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理解中面临的任务以及困难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根据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

1.在数学理解的不同步骤上加以训练

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数学阅读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小学生理解的困难可能是不能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或者不知道将两者互译,还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数学的“语法结构”等。

对策:对不能理解词汇和符号进行互译的学生,指导过程中要训练他们用多种方式理解和处理同一个数学主题。如可采用根据一个应用题文本列出几个算式;或者反过来,根据一个算式编出多种数量关系结构或类型不同的应用题。对于不善于区分不同数量关系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中包含的集合关系(算术应用题中的组合问题、比较问题、变换问题)的数学题进行分类;也可采用一些“完形填空”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数学表达方式的敏感性。总之,要根据学生在每个数学阅读层次上面临的具体困难,加以适当的训练。

2.指导学生构建“活的”、结构化知识

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释文本信息的足够的已有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与问题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对问题理解与题目表达的含义不一致。

对策:根据以上原因,在实践指导中要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画“概念”和“概念网络结构”的方法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组织化,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如老师不仅要讲解一道题目的计算方法,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这些方法等,这样知识才能变成“活的”、可用的知识。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生活经验,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如学生对银行所使用的“利率”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后,在课堂上遇到类似问题可能就更容易应对。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元认知训练

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或文本时,其认识活动不仅是指向外在问题文本,还指向自己的认识活动为对象的认识,就是“元认知”,就是对认识活动的认知。在对数学问题理解过程中的元认识活动包括很多内容,如事先计划预测结果、时间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质疑、自我评价等,从以往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不善于理解数学文本,可能是因为元认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对策:提高数学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过数学习作训练学生的元认知。Fuentes认为:在目前,小学生都是学习现成的数学教本,解决教师或书本上提供的问题,实际上可以把这些工作部分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如让学生学习编写数学练习题并给出答案,这样他们就要斟酌如何表述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路,让别人明白,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加强口头解题的思维训练,这样有助于维持问题理解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活动。最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和修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数学课中应该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从过程看,数学阅读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学生都可能面临困难,我们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建构结构化的知识、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等。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画图解题能力;方法

通过画图解决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中,通过图形把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利用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经验、思维发展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画图解决问题是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种。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之所以最终比一般人能更快地得到一个问题的解答,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这样的方法为解题策略,……它们都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解决许多数学分支中的问题。有一些其实很简单,例如画图,但许多人从未想过尝试它。” 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画图教学中又该如何用新课程观指导教学呢?

(1)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们比较重视教给学生画线段图。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问题,还用不用教给学生画线段图?当前有关画图解决问题的教学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少同学很难会想到运用画图去分析解决问题,除非教师要求学生去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现在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强调解题策略。那么,教材中体现了哪些解题策略?在画图策略上是否有系统设计?

三、对“画图”教学的几点建议

1.使学生了解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价值和作用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利用画图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降低理解难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低年级孩子对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困难。如果适时的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比多少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造成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逻辑。如果教学时借助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如在教学“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民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人?”时,很多学生一看题中的数字及问题马上就列出算式:3+5=8。教师可先不急于否定,而是引导他们根据题意画图,通过画图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从图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深刻体会到画图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中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应逐渐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看一本书120页,已经看了这本书的2/5,还剩多少页没看? 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学生通过画图就能很快找到量与率的对应关系从而正确理解题意,解答出应用题。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图的形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画图教学更多的是把画图作为一个知识教给学生,而不是把它看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来进行教学。新教材把画图作为一种方法来教给学生,而且画图的形式也不只限于线段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自己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完有余数除法后,出示了一道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应用题。 同学们去春游,有14名同学想乘坐小船,每4名同学需要一条小船,你知道他们应该租几条小船吗? 这道题如果直接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有的学生先画了14个圆,代表14名同学,然后4个圆为一份、4个圆为一份圈了起来。 还有的学生画4个小人坐一条小船,再画4个小人坐一条小船,这样依次画下去。 在学生画完图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道题通过看图就找到了答案,根本不需要列式解答,使学生体会到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只要学生画的图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不必强求统一的格式。

3.重视解题策略的指导

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将隐性问题显性化。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到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体验出画图的作用。

①读题:要求学生熟读题目,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画图:启发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图形;

③显示: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

④分析:画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分析,思考先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解答:确定解题过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解决问题,完成解答。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生活 解决 培养 信息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52-01

一、透彻理解教材,掌握学生的情况

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把握信息。教师必须把教材吃透,明确地理解教材的核心,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材吃不透,就不能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处理做到精细,就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把握住学生对生活信息的理解。

(一)情境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课程的意识,能灵活地处理数学教材,要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处理例题,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演示

现在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新科技产品,把高科技引入课堂,能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接受,在参与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会了。例如,水表的变化、电表的变化情况都可以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在熟悉生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建立表象,丰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

(三)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早些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用数学加以描述,用数学进行解决,这样能使学生早些对生活问题进行理解,对这些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决定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区别。如教学中有这样的案例:“小明的爸爸月工资1500元,按规定,工资超过1200元的部分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爸爸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有的学生就直接用1500元去乘5%,这就说明学生对这种生活中的事情不是很明白,在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讲清楚1200元是国家规定要扣除的,余下的300元才是要缴税的量,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很自如了。

二、要充分利用条件来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要对题目充分理解,才能弄清条件和要求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条件,正确找到数量关系,做出正确的回答。这个过程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认真读题,了解题意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二)仔细推敲,对题意准确把握

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三)充分利用图形

对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图或线段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往往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更有效的手段。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直观、形象,可以让学生长时间有所记忆,学生通过图形很容易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三、解题后的检验和评价

应用题教学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在加深应用题的难度上下工夫,而是要通过有代表性的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解题的一般策略,使学生能够产生迁移,这样即使遇到一些未解过的题目,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推理也能找出解答的方法。

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一)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传授各种知识,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应运用启发、领引、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一、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总体目标

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往往看不到教师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缺乏理性的总结归纳。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后,学生仅仅认识了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认识分数。这三个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它融合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之中,以活动促进知识的掌握、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结合情境教学,理解教学内容

学生的求知欲总是体现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促进新旧知识的重新组合。笔者在课始设置了一个秋游分食物的情境,有意引发知识矛盾。“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老师真想和同学们在秋天漫步,穿过田野,跨过小溪,一起去感受那习习秋风。其实,在同学们喜欢的秋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为了确保活动安全,老师把同桌两个小朋友分成一组,而且为每一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如有8颗奶糖、4瓶矿泉水、2个面包、1个苹果等。如果让你们自己来分,你们打算怎样分这些食物呢?”这样的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分数,有利于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由此引发冲突,让学生体会到用已学过的数无法表示“一半”,从而自然地引出新的数——分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在情境中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三、构建学习模式,把握内在联系

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抽象出来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条件,给予题中设计的概念及数学关系赋予恰当的实际意义,构建出数学学习的具体模式,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环节(一):

师:让每个同学得到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同桌每人分到2瓶矿泉水、1个面包,可是苹果只有一个,每人应该只能分到半个苹果,怎么把这半个苹果表示出来呢?“一半”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并填到表格里。

为了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动脑筋用其他形式表示半个苹果,充分体会并理解分苹果时的产生过程,加快生活情境数学符号化的过程。由研究入手,让学生初步构建分数学习的模式,然后通过对两个个苹果的大小比较,进一步深化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同时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分数埋下伏笔。

数学内容系统性强,知识之间联系紧密,不仅有纵向联系,还有横向联系。注意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是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反复考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念,不断地使新旧知识形成网络,为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整体结构。

环节(二):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那秋游图中还有没有像、这样的分数呢?

生:在鸽子槽中找到,在积木上找到……

当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回到课始的秋游图上,前后呼应,让学生运用刚学的数学知识自己观察、寻找图中的分数,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理清操作要点,展示学习成果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笔者在本课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

环节(三):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那你们能用手中的正方形纸折出吗?(学生操作后交流展示,如下)

本节课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涂一涂等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从生活实际中联系数学,从身边找分数,提升学生认识分数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我们要利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将它与教学内容、教学途径等有效地结合起来。

环节(四):

师:请同学们把以下图形分类。

师:每人选一个可以用表示涂色部分的图形,在它上面再涂上一份,使它变成,说明也可以用来表示,同时进行验证。

……

把图形进行分类,既可明确平均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又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的意义,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涂色、验证,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分数知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征。通过展示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体现个性的良好机会,使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建立真切的数学体验,就需要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可让学生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畅谈感受、收获,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不仅回顾了学到的知识,而且将探究活动中的体验上升为方法和策略,成为学生以后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石。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有效结课;意义;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57-03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的最终达成,并引起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非目标指向。良好的结课不仅可以起到梳理知识、画龙点睛和激起学生思维的作用,而且还能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收到曲终意长、课停思涌的效果。

一、有效结课是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尽管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日渐得到教师的认同和践行,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的数学课堂在追逐教学之“效”时,教师往往停留在如何创造好的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等问题上,对于课堂如何有效收尾缺乏必要的思考和重视。透视现实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能享受课堂大部分时间的学习乐趣,但在课堂的“最后关头”却失去了提升认识、加深理解的机会,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教师对结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往往成为结课的代名词。二是因为结课的方法单调,组织松散,未能突出重点。三是因为结课往往成了老师和优秀生一唱一和的“相声”,老师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学生一起思考、总结,但没有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参与。

教学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它的功能的,课堂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好的结课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连贯性,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效益、效率的达成。

(一)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课堂的结课使得本节课的概念、定理、方法、公式、思想得到概括和提炼,重点和难点得到有效的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点通过结课时的回顾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达到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另外,学生在老师的穿针引线下,达到对新学知识的洞悉、领悟及与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和成就感,并培养概括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二)反馈教学信息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反应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师通过结课环节的适时提问、班级讨论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和障碍,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对下一节课的教学侧重、教学方法提供参照。

(三)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着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数学课堂的结课环节中,展示本节知识的实际运用,或者为后续内容创设意境,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课余通过探究、分析,联系课堂内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数学知识,发现前后知识的紧密联系,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二、数学课堂有效结课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在一节课行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往往出现注意力涣散、心理焦躁等现象,这表明学生的课堂学习达到思维和耐力的“瓶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能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突破这些“瓶颈”,掀起思维的,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二)概括性原则

这是数学课堂结课最基本的原则。结课要做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提炼概括,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的系统认识,应该避免“结课就是快速复述课堂内容”的误区。

(三)思想性原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将课程目标由“两基”拓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1]教师在数学结课环节中要能提炼、升华、渗透在知识与技能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导学生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发展性原则

结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终结,更是教学的新起点。一方面,数学课堂结课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课堂结课的契机,通过延展和深化课堂知识,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生主体性原则

结课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发表见解,通过他们的思维加工,构建其知识结构。

三、数学课堂有效结课的策略

(一)概括总结策略

数学逻辑性特征决定着数学概念、定理、思想、方法等的衍生、递进和深化,从而形成知识间的上、下位和平行的关系。在结课环节将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完备的知识结构。另外,数学课堂往往涉及相似、相反的概念以及容易混淆的定理、法则等,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简练明晰的图示、框架、列表等方法把握整节内容进行概括,并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或顺应,以及知识间的关系梳理,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思维导向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2]从思维导向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只做到“解惑”是不够的,更要做到“布惑”,教师是思考的培育者,而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通过布惑置疑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适时、适当放大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给学生思维的垫脚石,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

(三)反馈调节策略

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往往不能适应课堂的动态变化,既定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不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样,势必导致课堂上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对教学的延续造成干预。如此,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困惑,从而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补救,使教学进程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结课环节针对课堂重、难点,通过组织学生测验或提问,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及时强化和理解,又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有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发表学习心得,充分暴露学习障碍、思维误区,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给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素材,便于改进教学。

(四)迁移引申策略

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是数学价值的体现,而数学的实际应用亦能克服数学形式的抽象。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视点由课内引向课外,将结课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将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对应到“生活素材”、“鲜活案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如此,既能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深层次理解,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另外,迁移引申可以从设置悬念做起。在课堂结束前,为下节课埋下伏笔,巧设疑点,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借鉴说书人的“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从而引导其课前复习,便于和下节课的有效衔接。

(五)怡情激趣策略

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而这正是作为他们的内在动机为认知学习服务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课堂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期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课堂教学应摆脱功利化的思潮,让温馨的情感教学回到现实的课堂,让缺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来。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李吉林曾指出:“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生动。”[3]所以,在课堂的终端,教师要致力于数学课堂的“美”和“趣”之于学生情感升华的有效促进,让学生在下课铃声响起时能够达到以知怡情、情智共生。

四、数学课堂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堂有效结课之“效”,是指要从学生、课堂、教师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达到效果、效益、效率的最大化,并做到效果、效益、效率的“三效合一”。因此,教师在设计丰富多彩的结课环节时,需要对结课之“效”进行必要的审思。第一,简明扼要,切忌拖沓。数学结课要注意提纲挈领、高度浓缩,抓住课堂重、难点,提取核心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切忌复述课堂内容、“老调重弹”。第二,尊重学生主体性,规避教师“话语霸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结课的权力教给学生,营造开放、接纳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置疑、讨论、发表见解,把握课堂不断生成的教学资源,将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第三,知常晓变,机动选择结课方法。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数学课堂中,课型、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等的不同,教师结课要知常晓变、因课而异,结课方法的选择要做到服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一、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衍生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中,“生长点”和“整体性”在教学设计中是容忽视的我们要梳理好知识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才能上出有意义的好课。

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一课,教师把知识的建构和发展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出示114×21后,教师的问题设计:①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它?②这些方法在什么时候用过?③今天用这些方法跟之前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④今天的新知识“新”在哪儿?⑤用这些方法还能解决更大数的乘法计算吗?问题串调动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学生把之前学习乘法计算经验,尝试运用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新知中,感受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衍生性,从而对探究更大数的乘法计算产生欲望,并取得成功。这种学习的思维模式也带给学生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这个建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把目光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去衡量和判断,引导学生面临新的问题解决时,能综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有所创新。

二、在论证知识的思辨过程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已经超越了课本的局限。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发表和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思辨中提高思维水平层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明理、拓展联想几个部分。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作业:翻看教材、上网查新,自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及推导过程,记录收获和疑惑,并做好汇报准备。课堂上教师由一个算式引发本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3×4×5就可以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因为学生课前有准备充分,有摆小正方体明理的,有PPT动画演示明理的,在此过程中从本质上充分阐明了自己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长方体体积公式的产生过程清楚呈现。随后由长方体体积公式展开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学生对公式进行逆向思考和运用,并联想归纳出任意面面积乘与其垂直棱长的体积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深度参与度,为学生提供了高阶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老师核心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生成了强而有力的认知和情感动机,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清晰的表达、推理和归纳,进而发展了高阶思维的能力。

三、单元导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培养的学习模式要求学习者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技能和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否则难以在新型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最大化的学习效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的高阶学习活动能给予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以支持。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很多章节都有规律可循的编排。教师在单元授课之前提炼出该章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总结,势必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

五年级《图形的面积》单元,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这三个学习内容分课时学习之前进行导学。教学设计:①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请学生把一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各种方法转化成另一种平面图形,在操作和交流中思考:a.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b.得到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②图形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对应部分的内在联系。③学生研读教材――教材中有关图形面积计算部分的知识是怎样编排的?引导学生研读和分析书中的这三个内容,并发现:教材中三个内容的板块设计和刚才自主感悟到的“转化――内在联系――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完全相同的。

导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在这节课就详细探讨本单元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过程中思想、策略、方法之间的共性。数学导学课,不仅能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能够逐步独立自主地对教材板块进行梳理、解读和分析,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启蒙和开端。

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田径比赛一样要做专业的训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对高阶思维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其特点有效地整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

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职校数学教学 解题能力 自主学习方法

职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不强。职校数学课的教师应该发挥数学的优势,创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及解题速度。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教学的目的性太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受到限制,因而他们学习不主动,没有激情,只是被动地接受,解题方法和思路受到限制,以至于解题速度相当缓慢。其本质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只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没有学习过程,不能很好地理解公式、定理的由来。学生长期处在压抑状态,自然学习效率也就很低。而老师的教学也把知识的传授放在主要位置上,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是把公式定理拿过来应用,当学生不理解时,只能靠大容量、高密度的练习加以强化。事实上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周而复始的练习就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自然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而多角度的思维能和快速的解题能正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为教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甚至探究知识的发展状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解决问题能力贯穿学习数学的始终,它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解题中,学生有没有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没有自信,那么每次解题的时候就会因为自己缺乏信心而出现问题,而每次考试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自信而达不到高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也只有相信自己,才可以在解题的时候不出现问题,只有相信自己,才可以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在不超过知识范畴的时候,都可以解决问题。相信自己,即使出现了一些稍微偏难的问题,也会因为自信,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解决问题。要相信自己,信心十足地做题,并且善于总结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解题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审题,要细心读题,如果一遍读不好,则要接着读几遍题,确定问题中的已知和未知条件,要让学生从条件入手,抓住条件不放,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已知条件。这样让学生感受从已知和未知转变的过程,抓住每一个题与题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共性的东西,从而找到方法。

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数学有代数和几何两个分支,几何是研究“形”的,代数是研究“数”的。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数和形是互不分开的,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数和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和形的结合往往是问题简单化,这是数学学习研究的一种趋势,研究得越深,“数”与“形”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实际上我们自从学习了数轴,就接触了数与形的结合,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问题就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从其图像入手研究了。用图像研究函数问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当然也就更容易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形结合”的思维训练,在日常学习中,只要遇到与形有关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题意画出图形,再进行分析,这样做不但使问题形象化,更能直观地看待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要不断利用图形、图像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因素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导引,设计一些独立思考、实践、探究的题目,激励学生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