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

第1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股权激励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通过持股方式激励公司管理层已在上市公司中广泛推行。与此同时,随着海通证券公司在2007年借壳上市成功,一批证券公司陆续登陆A股市场,上市已成为证券公司现阶段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由于行业自身具有特殊性,上市证券公司推行管理层持股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如何完善上市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值得深入探讨。

一、管理层持股提升公司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管理层持股能提升公司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主要有“利益趋同论”和“并购溢价论”两种假说。“利益趋同论”是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他们认为管理者的天然倾向是根据自身最大利益来分配企业资源,这不可避免与那些外部股东的利益相冲突。这就产生了典型的委托——问题。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公司股份,让经理人和股东在个人利益上结盟,从而使他们的利益与股东趋于一致,其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就会减轻。“并购溢价论”是Sutzl(1988)通过建立并购溢价模型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当管理者持有公司股份时,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抵抗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并购威胁,并且持有的股份越多,抵制并购威胁的能力和动力越强。由于国内实行管理层持股的证券公司很少,对之进行专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几乎是空白。但证券业作为一个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关于一般上市公司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应同样对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在上市证券公司推行管理层持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上市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法规约束

我国证券公司相当大的比例为国有企业,因此,上市证券公司实行管理层持股要受到国有资产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行业监管三方面的约束。鉴于各种监管角度和目的不同,分别具有其特别要求。

(一)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的法律约束。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该意见要求,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需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方案的制订,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单位负责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2005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进一步要求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详尽披露相关信息。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

(二)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要求。200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公司认为应激励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包括独立董事。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2006年9月,国资委、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规定: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水平应参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原则规定,依据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确定。

三、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实践

在我国证券公司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法规约束的不明确,并没有过多的证券公司进行管理层持股的探索。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关于证券公司持股的呼声渐高,而付诸行动的主要有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

(一)广发证券的管理层收购尝试。2004年9月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份的议案,并授权公司经营层与广发证券部分股东商谈收购事宜。为抵御中信证券发起的收购,广发证券公司管理层及员工于9月4日紧急成立深圳吉富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富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2.48亿元,股东共计2126人,皆为广发证券及其下属四个控股子公司的员工。其中,公司总裁董正青出资800万元,位列第一大股东,另有公司副总裁李建勇出资318.8万元,副总裁曾浩出资111.1万元。随后,吉富公司相继收购云大科技所持广发证券3.83%股份和梅雁股份所持广发证券8.4%股份,合计持有广发证券12.23%股份,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但由于广发证券管理层间接持股的行为并未得到监管部门认可,并不具备合法性。迫于监管压力,自2006年4月起逐步售出公司所持广发证券全部股份。目前,广发证券前股东已无吉富公司。2007年5月起,吉富公司逐步减持所持辽宁成大股权至3.6%的股份。至此,广发证券的管理层持股努力似乎已经完结。但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9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辽宁成大公司公告:为激励广发证券员工提升公司价值,公司同意将预留所持广发证券5%的股份用于广发证券员工的激励计划,待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广发证券员工将受让此部分股份。由于相关政策的不明朗,此项股权激励仍悬而未决。

(二)中信证券的股权激励探索。在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的前5个月,即2005年7月,中信证券在股改方案中首次提出股权激励问题,称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同意,在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后按改革前所持股份相应比例,向公司拟定的股权激励对象提供总量为3000万股的股票,作为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所需股票的来源。2006年9月,中信证券股权激励计划,一是暂存于中信集团股票帐户下的总量为3000万股中的2216.31万股将成为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步实施方案的来源股,其中465.7万股用于管理层股权激励,1750.61万股用于公司其他业务骨干股权激励。股票由中信集团帐户过户至激励对象个人股东帐户。二是股份转让价格以上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价格为初次转让价格,锁定期满时,股票市价超过初次转让价格部分,由原股东与激励对象按财政部批复的原则共享。三是股权激励计划设有股票锁定期60个月。受让股份的员工必须签署承诺书,承诺自股份过户至本人名下之日起,无权自由转让,在股票锁定期之后方可自由转让。激励股权锁定期间内,激励对象若因自身原因离职、辞职或被公司解职、除名,其持有股份由公司收回,另行处理。在中信证券公告上述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当月,国资委、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其相对应,中信证券的方案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适用条件方面,《办法》要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须满足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薪酬委员会由外部董事构成的条件,而中信证券外部董事数量不能满足该要求;二是在转让价格方面,《办法》规定股权的授予价格应不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和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而中信证券股份转让价格以上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价格为初次转让价格,远低于《办法》要求;三是在股权激励对象方面,《办法》规定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上市公司监事、独立董事以及外部董事暂不纳入股权激励计划,而中信证券股权激励对象包含3名监事。更为致命的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中信证券,其股权激励方案突破了《证券法》所要求的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要求。因此,中信证券股权激励能否实施仍存有重大疑问。

四、关于证券公司稳妥实行管理层持股的建议

(一)明确管理层持股的相关政策。目前,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方面并无明确的法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证券公司有序的通过管理层持股实施股权激励。广发证券及中信证券实施的管理层持股和股权激励,皆因存在不合规问题从而悬而未决,这对整个证券行业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效应。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应推动修改证券公司管理人员不得持有本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制,并牵头国资监管等部门对各相关法规进行配套修订、衔接,统筹考虑国有资产管理、上市公司管理以及行业自身特点,制定比较明确的法规,为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铺平道路。

(二)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进行试点。鉴于管理层持股的利弊并非简单判断可以确定,应考虑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推行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首先选择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上市证券公司进行试点,此类公司价值更易随着管理者的努力而迅速增长,更能够激励经营者发挥创造力争取最大利润,从而更能充分显现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用,起到良好示范效应。在试点取得基本成功的基础上,再考虑向其他类的证券公司逐步推行。

(三)审慎确定管理层持股方案。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从远期和近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为取得良好效果,证券公司应充分权衡自身实际,合理决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如果实行让管理层持有多大比例的股权适当,而不能刻意效仿或强行实施。尤其是经纪业务比重较大的公司,其盈利水平主要依赖于市场波动,推行管理层持股可能并不能对提升公司业绩发挥多大作用。

第2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来自国企的声音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一经公布,“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这一全新话题即引起了社会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与研究机构发表了对该问题的看法。但这其中鲜有来自执行该政策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声音。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于近期举办了“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修班,得到了国企的广泛重视与热烈响应,来自65家国企的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对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内外部环境、选聘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学习交流。通过研修班收集的来自国企的声音,反映出对以下问题的共识。

一是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工作重要而急迫。目前针对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工作如何入手,多数企业仍处于困惑混沌的阶段,缺乏关于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包括成型经验和理论知识等,因此举办专门的政策宣传、培训与学习十分必要。

二是需同步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内外部环境。推进优化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政府干预与市场化运行的相互平衡、职业经理人外部成熟的职业化市场等;内部环境包括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以及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内外部环境应同步优化完善,以外部政策制度改革为保障,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营造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培养职业经理人队伍。

三是国企职业经理人的内涵与特殊性仍需清晰界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内涵价值,来自中石化的央企企业代表提出了“职业+经理+人”的界定方式,即职业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并作为终身追求的一群人,有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和专业的管理能力,其价值是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帮助企业获取利润和成长;在特殊性问题上,达成了统一认识,“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区别于外企和民企的显著要素包括有党性与政治素养、对国企的文化和价值观有认同感、有国企的成长背景,具有政治敏感性与较强的适应能力。

四是国企职业经理人的关键素质能力需分清主次。在国有企业的特殊环境下,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是政治素养与道德修养,即党性高、对国企事业要有忠诚度与奉献精神,对国企文化有认同感,同时要有道德素养、道德底线思维和规则意识;第二是具备职业素养,有通用与细分的经营管理能力,并在以往职业生涯中取得过成功经验;第三,要具备与政府沟通的能力及人脉关系,高度的包容性、抗压能力与危机处置能力。

五是职业经理人的选聘评估与激励培养工作初显成效。目前职业经理人工作大多在央企二级单位开展,更具可行性也更容易与市场接轨。几家已经开展职业经理人选聘的试点单位表示,对于选聘评估工作,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可以按市场化选聘,同时结合运用内部公开提拔,猎头公司,引进第三方人力资源机制参与全过程,加强监督。选拔程序采用民主测评,专家面试,组织研究,保证公平性和可参考性。存在的问题是风险大,无诚信记录,违约风险;对于激励培养,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挂钩,授予称号,提供职业发展通道。薪酬结构可采用5+3+2的方式,“5”是岗位薪酬,“3”是绩效薪酬,“2”是股权激励,关键是薪酬水平的市场化,并利用事业平台的吸引力留住职业经理人。

存在的困惑与挑战

外部环境问题。目前国家层面没有对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内涵和措施进行清晰的界定;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考核、激励体制等方面都存在僵化,缺乏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制度和市场化薪酬制度,这也造成了很多企业出现高端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有待顶层设计完善。

内部机制问题。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与企业原有的人才管理制度如何衔接,与旧制度有哪些区分;作为国有企业,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企业领导干部的领导,在此情况下应如何将党建工作同现在推行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相结合。

文化融合问题。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具有丰富的市场化运作经营企业经验,基本在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取得过成功经验。那么在具有丰厚历史基础与沉淀的国有企业,应如何与国企文化相融合,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同时存在企业内部员工对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包容接受问题。

考核激励问题。规范国企领导薪酬水平,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朝着深化国企改革迈出的关键性一步。但是,因为配套政策没有出台,很多职业经理人与出资人代表被同样限薪,心有埋怨情绪,对于企业留住职业经理人造成了困难和阻碍。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考核标准是什么;如何确定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才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幸福感,如何解决市场化选聘与组织任命的薪酬平衡问题。

推进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建议

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讲,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可以实现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拓宽选人渠道,减少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职业经理人的自身角度来看,职业化程度越高,市场化的程度越强,个人职业生涯与个人的工作业绩联系得也就越紧密,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就越强,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几率就越小。按照市场化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国企高管职业经理人,让那些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脱颖而出,为国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企业与个人都是双赢。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职业经理人制度及其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

1.推进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目前改革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工作流程有待完善。指导推进下一步行动计划,顶层设计方案是总的指导原则,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试点单位运行反馈后出台,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前提。

2.塑造企业文化。建立有利于市场化的内部文化氛围,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企业要建立完备的企业价值观体系,提倡包容的业绩观与契约精神。

3.界定推广范围。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试点单位应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优先推行;在中央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应优先在二、三级单位副职和专业领域、专业层次中实施。

4.明确职责与选拔条件。清晰界定职业经理人的职责与权限,在遴选国企职业经理人时,必须以职业素质能力测评为基础,实施科学选拔,以组织部门测评为依据,依法合理任命。同时要求配置企业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公开化、制度化、法律化,形成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机制。

5.建立专门的管理体系。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应与党政干部区别开来,实现管理序列的分离,初步形成以市场配置为主的,包括任职资格认定、选拔、考核、激励、约束、培训在内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

6.制定监管与考核标准。职业经理人考核应清晰可量化,并按期兑现,及时激励;对于日常监督考核,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可上可下,可进可出,形成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及具有整合效应的考核办法;国资委应会同其他机构建立透明公开的信用信息平台,对职业经理人的背景、业绩、信用等方面进行监管,初步形成通用性强,适合职业经理人才市场需要的信息系统。

第3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改革以来,我们在体制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所有制改革使我们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变化。经过20年改革,我国形成了四种比较典型的所有制模式。第一种是以东北几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模式,国有经济的地位还没有动摇;第二种是以广东的前期和上海的后期为代表的外资经济模式;第三种是以江苏为代表的集体经济模式;第四种是以浙江为代表的混和经济模式。这四种模式特征清楚,对比鲜明。其中对比最鲜明的是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和浙江的混合经济模式。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在我国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弊端造成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历史负担沉重,所以东北地区近几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许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岗人员多。与此同时,浙江则不同,浙江发展很快,这与它的混合经济模式有很大关系。以温州为代表的混合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曾受到过激烈的抨击,说它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私有经济泛滥,二是商业道德沦丧,三是公益事业无人关心。20年后的今天,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了,温州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公益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如大家集资修建公共设施,大家一致打假。从这些情况看来,国有企业多的地方,社会问题就多;相反,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发展的地方,就比较稳定。所以,所有制结构不调整,一切无从谈起。加快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从面大线长的国有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职能。因此,中央下决心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让国有资本从有些领域坚决退出来。

关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本文主要谈以下四个问题: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应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要控制的行业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产业。我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不投资,则没有人愿意投资的行业;另一类是别人想投资但国家不让投资的行业。除此两类,其他行业都可以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换句话说,除此两类,在其他行业国有资本都可以退出。应该强调的是,国有资本的退出只能是“适当退出”而不是“全部退出”。前一阶段流行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竞争领域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政府要通过国有资本在产权市场的自由流动来实现一些特殊目标,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等等。另外,即使在以上所说的两类行业中,国有资本也不一定要处于垄断地位,引进非国有资本也是必要的。

(二)国有经济要占优势这个理论要发展。在我看来,国有经济的调整不要有比重限制。以前我们的全民经济比重很大,我们没有发展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差点被搞垮了;现在我们的非公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国有经济减少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在前进。

(三)国有经济调整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到底由谁来代表?由国务院代表,但国务院是个很大的概念,也管不过来,还得由各级政府来代表。但是,各级政府不能随意调整处置国有资产,必须公开、有偿。

(四)国有资产的调整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有种说法是,借国有资产调整的机会建立经营者持大股。这要视实际情况而定。要使经营者持大股,就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经营者的定位不一定是原有的经营者;二是不能一股独大(当然卖给私有企业主就不要管一股独大);三是持大股不是无偿持股;四是持大股的经营者不能享有不同于职工的非市场优惠,要优惠就一定要有根有据。

总之,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将朝着两方面的目标进行,一是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

其中,对于垄断性和公益性极强的行业要注意两点。第一,国家控股就可以了;第二,个别垄断的行业国家完全控制,那些带有竞争色彩的还可以进行切割,可以放开。

二、关于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搞得很早,但现在进展并不理想,搞起来的也不规范。有人前不久做过一个调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规范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这也许有点片面。今后,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规范上做文章,主要是四个方面的规范:

(一)要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现在很多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没有权,几乎企业所有干部都由政府部门来任命,董事长不能制约总经理,总经理不能制约副总经理。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应把握三点:一要明晰企业内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这个代表在一个企业一定要是自然人,而且必须通过招聘产生,必须赋予它相应的权力;二是出资人代表要按规范程序给予董事会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人职能;三要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出资人代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尽职尽责。

(二)要建立规范的产权组织形式。我们不能仅仅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考虑,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资本主义最初的产权形态叫业主制,跟我们现在的雇主制差不多,一个人是老板,其他人是雇员,产权制度很清楚。但是这种业主制有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资本有限,不能赚更多的钱,这样就引入了股份制,扩大了资本。形象地说,如果业主制是一个人的资本主义,那么股份制就是几个人的资本主义。到20世纪50年代末又有了发展,为了进一步放大资本,资本家把一部分股权以有偿、优惠的形式给了劳动者,使股权进一步分散,又形成了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到后来,资本经营者觉得还不够,要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股权结构还应改善,让有才华的专家学者进入董事会,成为非资产董事,即非资本董事决策企业事务。这说明资本主义的股权逐步向多元化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国企改革就是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尽量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国企改制在产权组织形式方面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尽量不搞独资,如果必须搞独资的话,也要搞多个国有部门的联合独资,以避免形成垄断;二是尝试国家控股的多种股权设置。绝对控股尽量少,要相对控股,特别是搞“黄金股”的控制形式。黄金股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就是通过法律规定使企业中的极少量资本,拥有特殊的权利,在重大问题上可以一票否决。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四两拨千斤;船小好调头。如果企业经营不下去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处置它,卖不出去就搭配着送出去。三要科学设置和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政府要给国有企业选派至少两名独立董事,以保持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但这方面产生了误区。一些人认为,要激励独立董事,就得给独立董事股权,因此,好多独立董事在企业持有股份。这种董事就不能叫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能在所在企业持股。那么,怎样激励独立董事呢?现在正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种办法是按上市公司的交易量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独立董事基金,独立董事的薪金奖金从此基金中发放。这个钱还是出自这个企业。如果要搞独立董事必须把握两点,这个人一要独立,二要“懂事”。

(三)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当前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十分混乱,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混在一起,使法人治理结构很不规范。西方的法人治理有三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关系非常清楚。我国是八架马车,老三会,新三会,再加一个经理班子,一个外部监事会,关系十分复杂和混乱。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党委和厂长的关系很难协调。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管理层也基本上由上级任命,各层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领导、制约,最终使企业无法有效运作。近几年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有一套合适的办法。在目前的情况下,主要是理顺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四者关系。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体现中国特色,把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起来。这又是一个新课题。不管谁管干部,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市场机制选出。这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可以选到真正有才华的人;二是入选的人必须努力工作,否则有下岗的压力。但是我们的国情是党管干部,怎么把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结合?我们经过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先党委提条件并公布,再由有关部门在社会上招聘,经过筛选,剩5个或3个人时,由党委来确定。这个方案才开始试点。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走出几个误区,一是走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由国家部门指定的误区,通过市场招聘产生董事长和董事;二是走出企业的资产出资人是一个机构、一个班子的误区,变出资人为自然人;三是走出董事长比总经理大的误区,两者是不同责任的主体;四是走出照搬西方模式的误区,要把西方的东西研究清楚,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应用;五是走出副总经理由董事会决定的误区,还总经理应有的权利。在建立国有企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任务非常重,如果把这些都搞好了,国有企业是有出路的。

(四)建立规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一,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必须与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搞好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前提是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和经营管理者的选择市场化。只有职业化和市场化才能解决薪金的合理定价问题和“红眼病”问题,才能使权力与责任对等。所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必须和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使人才选拔市场化。第二,激励与约束并举,在激励的基础上,强化约束力,不能只讲激励,不讲约束。给予激励的同时,应规定工作的目标,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得处罚。处罚的方式可以考虑以现有的资产进行赔偿,由于非经营因素产生的,还要负法律责任;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企业家档案,把企业搞坏的人,要逐出企业家行列,而不是换个企业或调到行政部门当官。我曾经对一些企业家说过,中国的企业家是辛苦的企业家,辛苦在于既要办企业,还要办社会,而且还不能自主办;同时,中国的企业家也是最幸福的企业家,他把一个企业搞垮了不仅不去负责任,而且还可以去当官。这都是我们的体制的弊病,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激励和约束对等,尤其是道德约束、逐出和禁入制度非常重要。第三,激励要考虑国情。一是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如采取股权激励,实行年薪制等等;二是差别不要过大,不要动辄就跟美国去比较,我们没有美国的经济实力,也还没达到美国的发展水平,要着眼国情,跟自己的老百姓比。要体现差别,但不能分化得太厉害;三是应同时考虑对非经营管理者不同形式的激励,对技术贡献者,对特别的劳动奉献者,也要进行激励,因此,激励不仅仅是对企业家,还包括企业的优秀员工。总之,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的不在于把财产分给个人,而在于通过财产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种责任机制,建立为企业发展竭尽全力的责任主体。这才是我们的关键。

三、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已进行了大量探索,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国有资产运营体系改革的难点在于既要保持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又要使国有资产的运营充满活力。下一步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要朝下面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解决目前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又无人负责的状况。目前国有资产多头管理,财政部门管理,企业工委管理,还有其他部门的管理,非常多。多头管理、集体管理却无人负责,致使国有企业不同程度都存在经济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企业家个人道德素质原因外,主要还是体制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查起来非常困难,问题背后涉及到方方面面,盘根错节。如果不从制度上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统一的管理机构,使责任和权利集中,避免多头管理却无人真正负责的现象。

(二)要授予各级政府国有资产处置职能,使各级政府对辖区的国有资产除特殊情况外有高度的处置权。

第4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 财务绩效

在上市公司运营的理论与实践中,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绩效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联性,还是公司财务绩效与融资成本上,都是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青海的发展现状和经济现状,是随着国家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结果。青海省的矿藏十分丰富,已拥有的上市公司目前在经济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力量。不仅对资源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在降低总能耗,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对于青海省这样一个地处西北边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因此,青海省的资本市场建立到现在,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证券中介机构缺乏规模性的规范性的运作,资本运作平台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再就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的融资决策的问题,都是青海上市公司急需要解决的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青海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现状

对2006年到2015年的青海几家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情况进行样本的选取。得到的情况是:

对西部矿业、西宁特钢等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从行业特点来分析,这几家上市公司分属制药、商业、冶金、机械制造和纺织。从资本结构看,这几家商事公司的外援融资较强,而内援的融资较弱。而且外源融资中债券高于股权融资。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整体出现的水平为中上,但是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有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负债率为55%,而有的资产负债率仅为30%。从公司的业绩增长的速度来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5%~18之间。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慢,再加上受到金融危C的冲击,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速一直呈现回落状态,尤其是西宁特钢,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收益率方面下降非常快。而资本市场的情况是,西部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时间较短,经济行为尚不成熟;其他有几家属于ST上市公司,普遍处于高负债低盈利的状态,资本结构较为薄弱。

三、财务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本文对青海省上市公司2006年到2015年的财务数据及公司治理结构数据进行研究。对调研青海省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所获得信息进行整理。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获得数据后,与调研所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实数据进行筛选,进而将真实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财务绩效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从原始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权收益率,资本充足率,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企业绩效变量提取因子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变量。公司治理是指与股东权利、董事会功能和结构、以及高管激励等方面有关的一系列利益监督与协调的制度安排,最终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是某一单一制度的应用,而是制度体系的综合效果,借鉴多名学者采用股权集中度,A股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董事会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前三名董事薪酬,前三名高管薪酬度量公司治理水平,并结合青海省实际状况,进行指标考核[3]。

对青海省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根据股权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对照组,分别描述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变量的均值,发现在总体上两类上市企业存在差异。例如国有资产的总资产收益是低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绩效较差。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指数,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内部控制的质量则明显低于民营企业。

对参与回归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财务绩效指标与公司指标指数,内控缺陷与ROA、ROE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验证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了检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青海省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存在内控缺陷代表内控质量,其中对应的模型进入了交互项的基本回归模型。四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分别显示了公司的治理指数和企业的财务绩效。从相关性检验来看,公司治理综合水平与公司绩效成正比。

第一,企业绩效代表变量,指的是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最基础的应力能力指标,例如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等等,可以全面反映出企业的总体绩效,采用ROA和ROE来衡量财务绩效的变量。公司治理结构代表的变量,指的是公司治理与股东权利、董事会功能、高管激励等方面的利益监督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最终反映的是公司治理水平,不是单一制度的应用,而是制度体系的综合考量。借鉴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代表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构建出公司治理综合指数,以衡量公司的治理水平。

第二,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分析,青海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的绩效的影响在分组将延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样本采用回归分的方法,对内控缺陷、内控审计意见等进行质量的内部控制,得到的系数不是很明显。而民营企业的样本中出现的内容质量的回归结果则变线处很显著的相关性。例如内控缺陷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负相关,内控审计意见表现出正向显著相关。通过分组和分析的结果说明,股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有很大差异。而在民企内部开展的控制,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经营的效果产生的促进作用,比起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实质作用要好的多。

四、对策研究

第一,通过调整股权结构,将国有股的垄断局面进行打破,改变畸形的股权结构,将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权方式加以完善,实行新的运作方式和提高运营效率。青海上市公司治理主要存在结构的问题是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应对带有垄断意味的特殊行业,进行混改,积极推行股份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散股权结构。上市公司通过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积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和多元、适度化。鼓励投资者和投资基金进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改善,政府和职能部门帮助股权改变创造宽松的改革环境,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改变搭桥,为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股权结构的制衡创造条件,为青海省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合理化奠定基础。

第二,对董事会的结构进行改善,推进独立的动势制度,发挥董事会的独立性1。帮助整个公司开展治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按照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都市的指导意见,监理动势责任制,使独立董事有发言权,独立董事由提名委员会提名,股东大会通过,按照投票的方法进行董事会成员的优化,形成由职工、银行、小股东组成董事。

第三,改善监事会的组成结构,强调监事会的构成和监督作用。减少大股东和内部人员的监事比例,禁止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监事会的工作,尤其是亲属应遵守回避制度,保证监事会能够独立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监督和财务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推动上市公司建立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监理约束机制,将高管人员的机理制度和薪酬、业绩等联系在一起,实现经营者和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结合,调动高管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潜能,带动公司持续发展。

五、结语

青海上市公司要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协调统一,需要与政府和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相P性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30(5):63-66.

[2]冯建壮.创业板制造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3]严宇芳.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MBO)财务绩效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44-145.

第5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Abstract: The stat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executives pay system, and to regulate the compensation order, optimize th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improve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has issued a series of guidance document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olicy guidance,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ow to establish the perfect compensation system will be discussed.

关键词:国企;建筑;高管人员;薪酬体系;建设;研讨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building;senior management;compensation system;construction;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63-02

0 引言

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将其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环节。为规范国企负责人薪酬秩序、优化薪酬结构、完善考核机制,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副职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文件。现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导,结合建筑企业现状,就如何建设高管人员薪酬体系予以研讨。

1 国家高管薪酬政策的解读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一是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按照“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的原则对负责人薪酬进行了规范;二是坚持分类分级管理,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三是强化负责人的经营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建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四是强化政府监管,规范职务消费,实施责任追究,实现信息公开,形成有效的薪酬分配约束机制。不但进一步规范了中央和国资委出资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而且对各层级、各类别国有企业副经理及以上的管理人员(简称:高管人员)薪酬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

2 建筑企业高管薪酬体系建设

国有建筑企业高管人员肩负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职责,为激励高管人员在错综复杂、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完成目标,需要企业建设科学、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2.1 高管薪酬的架构

根国家政策,结合建筑行业现状,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可采取基本年薪+津贴+绩效年薪+任期激励+福利待遇的架构。控制原则:全部高管的年度平均薪酬不超过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①基本年薪。

企业正职领导基本年薪标准为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收入的2-3倍,企业副职领导基本年薪按照正职领导标准的80%确定。

②津贴。

企业给实行年薪制的高管人员适度发放津贴,如:国家级的专家或劳模津贴,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注册类执业资格(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津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期间的高原津贴,在境外工作期间的国外津贴。

③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

目前建筑企业高管人员的任期激励不宜采取股权激励形式,可将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融为一体,统筹考虑。

绩效年薪:根据高管人员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确定绩效年薪标准(控制在基薪的2倍以内,不含特别贡献的奖励)。如无风险抵押金等措施的情况下,为预防高管人员经营的短期行为,绩效年薪当年只兑现70%,另外的30%作为延期兑现金额。

任期激励:高管人员任期内每年预留的延期兑现金额累计额,作为任期激励的基数;企业根据高管人员任期考核得分的等级核定任期激励兑现金额。

④福利待遇。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负担的高管人员社保、企业年金、补充养老、补充医疗、住房公积金等福利以及高管领导享受的履职待遇要一并纳入薪酬体系管理。

2.2 绩效考核的实施

企业应成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会要根据国有建筑企业功能定位、经营性质和发展战略,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合规经营、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核资本运营质量、效率和效益,合理确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并对高管人员实施差异化考核。

①指标体系概述。

由于企业高管人员的工作分工和责任目标不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准100分)可采取3+1模式,即:公共业绩考核(基准20分)+个人评价考核(基准20分)+个人业绩考核(基准60分)+特别贡献考核(额外加分)。

设置考核目标值:必保值,正常工作即可完成;努力值,辛勤工作才能实现;挑战值,拼搏创新方能达到。

基准100分对应金额:可以按高管人员基本年薪的两倍确定,也可按上级核定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的80%确定。当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重大变化或目标值设定偏差明显时,可调整对应的金额。

②公共业绩考核。

企业高管人员(不含上级考核的领导,下同)公共业绩考核得分=企业业绩考核综合得分÷100×20分。

对于国有建筑企业,主业的业绩考核项目可包含:营业收入、净利润、新签合同额、安全质量、信用评价等。

③个人评价考核。

采取360度综合考核的方式,由上级高管领导、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企业主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职工代表对高管人员的政治素养、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创新思维、责任担当等指标打分。

个人评价考核得分=个人考核的加权得分÷100×20分。

④个人业绩考核。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根据高管人员工作分工确定其定量和定性考核指标,如考核期内个人的工作分工发生变化,考核指标另行调整。当高管人员同时兼任多项工作时,按照主抓工作考核得分和兼顾工作考核得分7:3加权平均的方式,确认其个人指标最终考核得分。

个人业绩考核=个人考核的最终得分÷100×60分。

分管经营:定量指标含新签合同额、预期收益率、经营费用等,定性指标含信用评价、经营失信行为等。

分管在建:定性指标含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环保水保等。

分管科技:定量指标含科技成果完成率、重难点项目技术方案审核率等,定性指标含技术管理、检测试验、詹天佑奖、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与应用等。

分管经济:定量指标含经济增加值、实现利、资产负载率、上交款收缴率、资金集中度、保函回收率等。

分管项目:定量指标含完成产值、实现利润、上交资金、变更调差等,定性指标含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技术创新、环保水保、节能降耗、工资兑现等。

分管区域:定量指标含新签合同额、预期收益率、经营费用等,定性指标含变更调差、在建工程监管、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信用评价、经营失信行为、工资兑现等。

分管党纪工团:根据所辖部门的职责,结合国家、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确定相应的定性指标。确实无法定性的,则按其他高管人员业绩指标考核得分的平均值计分。

⑤特别贡献考核。

高管人员在年度或任期内,通过个人努力为国家、为企业创誉创效,企业可为高管的特别贡献额外加分。

创誉方面:荣获国家级先进个人、劳模等称号,分管工作得到国内外主要媒体的赞誉等。

创效方面:个人主要考核指标均突破挑战值、个人在经营承揽或实现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等。

2.3 约束监管的加强

企业要严格规范高管人员的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追责扣薪等约束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内部监督的力度。

3 不断完善高管薪酬体系建设

国有建筑企业高管薪酬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型工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予以相应完善。

一是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推行,制定相配套的市场化高管薪酬体系,探索股权等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二是完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大高管薪酬分配的约束。

三是邀请社会专业机构参与高管人员的绩效考核,完善重大信息公开制度并适时向社会高管人员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情况,不断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马军主编.薪酬福利与绩效管理[M].中信出版社.

[2]邹善童编著.薪酬体系设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M].中国铁道出版社.

[3]刘学民主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5年[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崔亚娜,方乐华主编.特殊员工管理[M].中信出版社.

[5]央企高管,薪酬还高吗[N].人民日报,2017-01-16.

第6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是有限的,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最大的效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目标,也是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变化,设备设施也逐渐更新换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招聘模式、优化人才培训机制、重视薪酬模式设计,人力资源配置应该时俱进,并不断创新,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促进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效益,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一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是人才。很多企业,只将高级工程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等当做人才,而忽略了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其实,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忠于企业,努力工作的就是人才。二是不能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体系,只对人进行单一的管理,缺乏员工系统的职业规划,企业内部论资排辈,有能力的人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人力资源引进环节不科学

人力资源引进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二是人才的招聘。由于这两个环节基本确定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设计和遴选,因此这对于公司以后的管理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人力资源需求规划的不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没有经过系统的辩论盲目引进人力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类型上都与企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协调性。例如很多企业没有经过认真的研究而将引进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力资源作为实施要求的硬性指标,这种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本增加,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人员与工作内容脱节现象的发生。人才招聘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首次接触人员并对其做出评价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合理性多是由于招聘形式、招聘方式以及所谓“内部介绍”等不和谐因素的出现造成的,使引进后的人员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的培训管理也难以跟进落实

1.3人才培训问题

企业应该明白,人才培训是企业的一项激励措施,是给员工的福利待遇,但是实行合理的人才培训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是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养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企业人才培训有两种:一种是入职培训,一种是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入职培训时技术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分配不均。有的企业只注重岗前技术培训,使员工难以在入职前真正理解自身岗位的重要性,进入角色较慢。有的企业则是过于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导致员工对企业整体认识出现偏差,不仅不具备应有的基本技能,还误解了企业文化培训的重要意义。另外一个问题是,大部分企业轻视对员工的在职培训。认为采用师傅带徒弟或者引进先进管理者等方式就能够达到在职培训的作用。这种观念容易造成企业技术落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时间长,成本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1.4 人才配置不合理

人才被招纳进入企业之后,对其合力配置存在问题。人才配置涉及到企业的岗位以及职务的分配问题。企业的人才配置需要考虑人才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而能展现自身的能力。企业的人才配置问题,不仅仅是需要考虑技术配置以及能力配置,更需要考虑人性化配置等方面。目前的企业管理,对人才配置能考虑技能问题,但是相关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考虑,领导与下属之间关系不和谐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这对企业是不利的。

1.5薪酬发放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也随着上升,企业员工对薪酬的诉求也有所改变,不仅要求有精神上的满足,更要求有物质上的充盈。但是,许多企业却认为,为员工设立复杂的浮动薪酬标准,却不如将剩余资金投入到其他金融活动中。这一样一来,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员工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许多企业在调整薪酬问题方面标准过于死板,没能设立人性化的薪酬激励方式将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更加难以促使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有的企业的薪酬浮动机制不科学,按照资历、绩效等刻板的设定薪酬,这样一来,对资历深厚,工作能力好的员工达到了激励目的,但却难以挖掘员工潜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2 、解决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建议

2.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凝聚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留住人才,发挥人的作用,创造更高的价值。在企业人力管理过程中,要使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塑造员工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是很好的办法。这里所说的价值取向,实际就是企业的文化与价值体系。良好的文化塑造人,也可能改变人。好的文化还可以激励人不断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需要我们在企业内部不断宣传企业的价值核心,相信员工,给员工以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体面的劳动,鼓励员工多提管理或生产过程中的意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当企业文化真正的融入人心,员工价值取向一致,才会把企业的发展前途看做自己的发展前途,不断努力的创造价值

2.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完善制度建设

造成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诸多问题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是企业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只是简单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按照薪酬标准给予员工相应的薪资待遇,忽视了员工在心理、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感受。

2.3建立专业人才管理团队

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离不开专业性人才管理团队的有力支持。国有企业应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标准,着力打造适于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管理团队,首先要立足自身挖潜,鼓励企业内部那些具有较强管理经验、对企业发展掌握清晰准确的老员工竞争上岗; 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选聘手段,如网络广播、报纸杂志、微信微博、专业猎头公司等,将那些熟悉国企运作习惯、具有较强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市场信息把握清晰准确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吸纳到企业管理团队中,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转变将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员工招聘选拔的短视观点,将人力资源看作是事关国有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来看待,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和系统化

2.4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提升企业员工专业素质

企业员工是决定人力管理有效与否的关键,他们的能力水平和道德素质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实力。第一,企业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并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进行分工训练;第二,企业要做好岗前培训,挑选能力和素质都过硬的人员到企业中来,并让他们明确企业文化,找准自身定位;第三,员工自身要树立竞争意识,明确自己没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就会被社会淘汰的事实,从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5重视薪酬模式

设计合理的薪酬和适当的激励是对员工工作热情的鼓励和刺激,合理的薪酬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招聘人才、留住人才,并合理的利用人才,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设计出完善的薪酬结构。设计薪酬时,既要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范围。薪酬模式分为年度报酬和中长期的激励工资。年度报酬是以年度为单位给员工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包括基本工资以及奖金。中长期的激励工资一般以股权激励政策为手段,刺激员工为企业付出更多努力,并达到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的目的。

2.6 科学的绩效管理

科学的绩效管理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技能。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将作为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以“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员工一起,共同制定绩效目标,共同探讨成功的办法,共同分析实现目标的障碍和困难,使员工能够在既定的战略方向和自我考评指标框架下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最终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员工的业务表现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力,发掘他们的特长,明确认识自身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应接受的培训。

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决定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制度、方式、观念等因素还存在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逸峰.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95-96.

第7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控制幻觉;公司治理;企业过度投资;委托;认知纠偏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015?0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过度投资的经典解释是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发的委托问题。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不持有或持有少量股份的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并不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管理者通过建造“企业帝国”,以谋取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各种利益,如报酬与声望的提高等。理论揭示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基本原因,但该视角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决策的另一影响因素,即管理者的认知偏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相比普通员工,过度自信在企业管理者中表现尤为明显[1?2]。当管理者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成功概率时,可能制定错误的投资决策。因此,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可能也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对于如何消除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投资行为异化这一视角的研究成果还很鲜见。由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那么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可以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拟从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就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进行研究。

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过度投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现有研究主要停留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负面影响的研究框架,而是从如何克服过度自信心理偏差,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这一更深层面上,研究公司治理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以及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揭示了公司治理的“认知纠偏”效应,深化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功能的理解。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管理者的个人心理特征对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表现出更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加相信自己的控制能力,往往高估收益,低估风险。因此,即使他们是忠于股东的,也可能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从而损害公司利益[3]。Lin,Hu和Chen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过度投资[4],Malmendier和Tate揭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现金流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如果公司的内部资金充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大过度投资的水平[5]。

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及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郝颖、刘星和林朝南等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6]。姜付秀等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由此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7]。叶蓓、袁建国发现,管理者信心增强会显著提高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8]。张敏等考察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出了董事长和总经理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支出和并购决策行为都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9]。可见,在我国目前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 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公司治理源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普遍分离,是确保企业管理者的各项决策符合股东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最终目标在于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公司治理是有效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时会更加审慎并会对决策后果进行反复评估,从而可以修正其对自身能力以及公司实力的认知,降低过度自信的程度。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公司治理结构,还能够加强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决策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削弱管理者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有助于抑制管理者的控制幻觉,进而降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进而降低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过度投资。因此,提出一个总的假设:

H2:公司治理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

董事会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核心。董事会对管理层做出的重大决策进行审核批准,起到对管理层监督的作用。董事会的独立性决定了董事会监督效率的高低。当董事会的独立性较差时,董事会最终会倾向于服从管理者做出的决策[10],由此使得管理者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判断偏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11]。相反,当董事会独立性较强,董事特别是外部独立董事对管理者做出的决策会更为谨慎对待,有利于及时纠正管理者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判断偏差,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过度自信的心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减弱。Borokhovich等认为如果公司董事会能有效地监督公司,将可使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倾向降低[12]。Malmendier 和 Tate的研究也表明公司需要独立性高的董事会来治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5]。据此,提出假设:

H2-1: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

利用董事会监督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是股东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机制,也是董事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岗位设置角度来说,应当对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岗位分离。总经理的重大决策应通过董事会进行投票表决形成最终意见。然而总经理和董事长如果兼任则会弱化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和制衡,总经理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由此会增加总经理对公司的控制幻觉, 这样会使总经理认为自己能更多的控制公司经营决策的结果,由此低估决策失败可能性的程度会更大。与此同时,当总经理同时兼任董事长时,董事会的警惕性会降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得到强化。饶育蕾、王建新的实证结果也表明,两职分离能够纠正因CEO过度自信而导致的投资决策及其他经营决策偏差[13]。据此,提出假设:

H2-2: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越弱。

作为债务人的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契约特征会对企业管理者产生约束作用。一方面,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规则性治理和强制索取模式降低了管理者决策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债权人出于自身风险防范的考虑,会在债务契约中增加约束管理者的限制性条款,并对那些容易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的管理行为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管理者进行决策的“独立选择”能力。因此,债权人对管理者的干预与约束会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据此,提出假设:

H2-3:债权人对管理者的约束与干预程度越大,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越弱。

由于市场机制的调节并不会完全有效,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干预不仅会降低管理者对决策的控制权,同时当企业的经营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而不是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与专业知识时,管理者的控制幻觉会弱化,从而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因素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因此,企业的经营业绩并非完全由管理者自身能力所决定,同时也取决于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据此,提出假设:

H2-4:政府干预会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

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外部市场竞争体系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甚至会比内部治理更为有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评判是监督和约束经理层的主要依据,竞争性的产品市场时刻考验企业的生存能力,这给管理层带来了极大的经营压力。行业竞争能有效的降低委托成本,促使管理者为提高公司价值而努力[14]。面对这种压力,管理者会更加谨慎的对待各项决策,以防自己以及其所属企业被市场机制淘汰,从而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据此,提出假设:

H2-5:在行业竞争的约束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较没有约束条件的情形下要弱。

二、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

本文的样本来自2007―2010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且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在样本筛选过程中,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财务状况异常公司的干扰,剔除了ST、PT公司;将无法取值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缺失值处理。最终得到311家公司三年共933个样本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还对主要的连续变量在1%分位以下和99%分位以上的极端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本文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二) 模型建立

Overinv是模型(1)测算出的企业过度投资水平,Conf是表征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三个因子,Gov代表公司治理的各项因素,X代表各个控制变量。模型(2)用于检验H1,如果系数显著为正,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将导致过度投资,H1得到验证。模型(3)用于检验H2,当3系数显著为负时,表示该项治理机制有助于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H2得到验证。上述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见表1。

1. 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

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难点,从已有的研究看,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度量方法:

(1) 依据管理者的行为来判断。管理者行为又依据管理者的股票期权或CEO持股状况、管理者盈余预测、并购次数等来判定。Malmendier & Tate以管理者所持股票或股票期权的数量在行权期内是否净增长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指标[5],Lin,Hu和Chen以公司年度盈利预测值超过实际盈利水平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标志[4]。Doukas和Petmezas认为公司在三年内并购次数达到五次或五次以上的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16]。

(2) 根据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Deshmukh等运用商业期刊对CEO的评价作为度量指标[17]。

(3) 相关部门的市场情绪指数。Oliver将消费者情绪指数,余明桂等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18]。

(4) 根据管理者个人特征判断。通过对管理者的年龄、学历、任职期限、受教育程度进行客观赋权,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19]。

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不高,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时间还比较晚、媒体披露的透明度不高以及较强的主观性、企业景气指数是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估计,公司盈利预测受外部经济环境和公司信号传递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在中国,“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另外,公司的规模以及经营程度也会影响管理者的自信程度。因此,本文借鉴江伟的做法[19],采用管理者男性比例、管理者平均年龄、管理者持股比例、管理者教育程度、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理由如下:

(1) 管理者男性比例。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来更多与生俱来的谨慎与细致,Langer和Roth的研究表明,在投资方面,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更倾向于表现出过度自信[20]。

(2) 管理者平均年龄。Forbes的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收集更多的信息,以减少由于经验不足引起的决策偏差;而年龄较大的管理者会倚仗其过去的经验和经历,可能会使其减少对决策的必要调查与考虑,故年龄较大者存在过度自信倾向[21]。

(3) 管理者持股比例。当管理者持有公司的股票时,其个人利益变与公司利益连在一起,引起其对风险的规避,更容易做出保守的决策,因此会限制其过度自信的程度。

(4) 管理者受教育程度。Lichtenstein的研究发现,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管理者会从多方面收集信息,考虑决策的因素以及后果,从而弱化其过度自信的行为[22]。

(5) 公司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前期发展的一个状态,较大规模的公司以及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是管理者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标志,而市场对他们的认可会激发其过度自信。所以公司规模大的公司以及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的管理者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

考虑到这六个替代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发挥主要作用的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KMO系数为0.604,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p=0.000,可以判断适合作因子分析。将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之后,得到三个因子作为回归检验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因子1上载荷较大的变量:男性比例、平均年龄、公司规模;因子2上载荷较大的变量:Roe、受教育程度;因子3上载荷较大的变量:管理者持股比例。三个因子分别用符号Conf1、Conf2、Conf3表示。

2. 公司治理变量

公司治理变量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进行选取,主要包括董事会、债权人、政府以及行业竞争强度几个方面。董事会治理选用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情况,债权治理选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度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选取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否为政府作为替代变量。行业竞争强度选取行业平均利润率指标[23?24]。为了避免因融资成本、税项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业绩的扭曲,本文选取行业平均营业利润率而非净利润率。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预期投资估计

表2报告了预期投资模型(1)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发现,在控制了行业和年度效应以后,除了年初Ret之外,其余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与预期符号一致,并且回归系数显著。调整的R2为16.2%,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二)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

表3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回归结果。第(1)列是过度投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三个因子的回归结果,在(2)~(4)列中,分别将过度自信的三个因子与过度投资进行回归,并且加入控制变量,第(5)列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三个因子和控制变量全部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情况,Conf1、Conf2 、Conf3的系数最起码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但值得注意的是,Conf2在因子分析中,主要表征管理者受教育程度影响,一般认为,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信程度应当越低,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高的管理者会从多方面收集信息,考虑决策的因素以及后果,由此弱化其过度自信的行为[19]。本研究结果与这一结论不符,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越熟悉已有的经验和现存的决策方案,因此对自己做出准确决策的能力更加自信(见表3)。

(三) 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

表4报告了模型(3)的回归结果,即检验公司治理的各项因素是否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Conf3以外,无论哪种情况下,过度自信因子Conf1、Conf2与过度投资都显著正相关,再次验证了假设H1。同时,第(1)列的结果表明,过度自信与独立董事比例的交互项Conf1×Idr、Conf2×Idr与过度投资分别在1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况下,独立董事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假设H2-1“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这一假设得到验证。第(2)列的回归结果显示,过度自信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交互项的系数为负,Conf2× Dual的系数显著,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利于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假设H2-2得到验证。第(3)列中,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负,并且Conf1×Lev、Conf2×Lev的系数显著,表明债权人对管理者的约束与干预程度越大,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越弱。从而验证了假设H2-3。再观察第(4)列过度自信因子与实际控制人是否为政府的交互项,Conf1×State、 Conf2×State的系数为负,尽管与过度投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Conf3×State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政府干预会一定程度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假设H2-4。第(5)列,管理者过度自信三个因子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交互项与过度投资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行业竞争强度并不能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在中国的特殊背景下,资本市场上竞争不完全,使得管理者对外部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外部治理未能对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产生约束,假设H2-5没有得到验证。上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债权人和政府的干预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是外部行业竞争强度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总体上,假设H2“公司治理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投资”基本得到验证(见表4)。

四、结论

基于行为财务学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具体来说,公司治理因素中的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债权人和政府的干预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是行业竞争强度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治理主体参与企业决策的积极性,对于解决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发的非科学决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已有文献,局限于研究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负面影响,本文更加关注克服过度自信心理偏差、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这一层面上,研究公司治理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揭示公司治理的“认知纠偏”效应。本文的不足在于,只检验了董事会治理、债权人与政府干预、行业竞争强度等治理因素,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考虑其他治理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Landier A, Thesmar D. Financial contracting with optimistic entrepreneurs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22(1): 117?150.

[2] Russo J E, Schoemaker P J H. Managing overconfidence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2, 33(2): 7?17.

[3] Heaton J 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 [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3l(2): 33?45.

[4] Lin Y, Hu S, Chen M.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 523?546.

[5] Malmendier U, Tate G.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5, 60(6): 2661?2700.

[6]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13(5): 142?l48.

[7] 姜付秀, 张敏, 陆正飞.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 经济研究, 2009(1): 131?143.

[8] 叶蓓, 袁建国. 管理者信心、企业投资与企业价值: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软科学, 2008(2): 97?108.

[9] 张敏, 李延喜, 冯宝军. 管理者层级差异、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J]. 当代经济管理, 2012, 34(12): 19?25.

[10] Hayward A, Hambrick C. 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 Evidence of CEO hubri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 103?127.

[11] Finkelstein S, D’Aveni R A. CEO duality as a double-edged sword: How boards of directors balance entrenchment avoidance and unity of command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7(5): 1079?1108.

[12] Borokhovich K A, Brunarski K R, Harman Y. Firm value and inside ownership: Evidence from the unexpected deaths of senior executives [C]. Presented at the FMA Conference at Chicago, Il. (Miami of Ohio), 2005.

[13] 饶育蕾, 王建新. CEO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 2010, 23(5): 2?13.

[14] 檀文, 王海涛, 王凯. 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外部治理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11(11): 33?36.

[15] Richardson S.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 11(2): 159?189.

[16] Doukas J A, Dimitris Petmezas. Acquisitions, 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 [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7, 13(3): 531?577.

[17] Deshmukh S, Fatemi A, Fooladi I J. Complexity of information and trading behavior: The case of dividend increase announcemen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8, 29(1): 1?18.

[18] Oliver B R.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Conf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2005, Working

[19] 江伟. 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J]. 财贸研究, 2010(1): 130?137.

[20] Langer E J, Roth J. Heads I win, tails it’s chance: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the sequence of outcomes in a purely chance task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5, 32(6): 951?955.

[21] Forbes D. Are some entrepreneurs more overconfidence than othe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 20(5): 623?640.

[22] Lichtenstein S, Fischhoff B. Do those who know more also know more about how much they know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7, 20(2): 15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