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食物链的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物链的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物链的方向

第1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关联方 债务重组 上市公司

一、引言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可能会因财务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传统的破产清算造成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双输”局面,但随着债务重组的出现,债务双方经过博弈可达到“双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特别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使得许多关联方利用其来操纵利润或者达到其他目的。本文将分析关联方债务重组业务对上市公司交易双方的影响,希望为规范关联方交易与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关联方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1]的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二)债务重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准则[2]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四种,本文由于篇幅限制,将以资产清偿债务这一债务重组方式为例进行下面的分析。

三、以上市母子公司债务重组为例进行会计处理及影响分析

本文假定上市甲公司为债务人,其母公司乙公司为债权人,双方以库存商品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交易。

举例:甲公司于2016年1月1日向乙公司借入2000万元借款,约定甲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偿还。甲公司出现财务困难,到期无力支付,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以200件A产品抵偿债务,甲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原2000万元债务结清。甲公司A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7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每件4万元。6月30日甲公司将A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开具增值税发票。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在该项交易前已就该债权计提300万元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准则[2]的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不足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一)债务人

甲公司具体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为:(1)2016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借方计银行存款2000,贷方计其他应付款-乙公司2000。(2)2016年6月30日,债务重组时,借方计其他应付款-乙公司2000,贷方计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1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362;结转成本时,借方计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800,贷方计库存商品-A产品800。

通过上述会计处理,我们可以发现,甲公司因为此项业务将获得债务重组利得为362万元,确认资产处置净收益600(1400-800)万元,其利润共增加962万元。首先债务人在整个业务过程中未付出利息获取了2000万元的资金,实现了低成本融资;其次债务人债务重组利得和资产处置损益事实上取决于债权人让步的程度,以及资产转移定价的高低,债权人让步越多,资产转移定价越高,就会为债务人带来越多利润。如果债务人的财务困难是由于产品积压,无法获取银行贷款造成,该业务可以帮助债务人消化不良资产、获取银行融资,作为上市公司可能导致利润虚增,粉饰财务报表,规避证券监督政策(刘佳,2015)等,损害公众利益。

(二)债权人

乙公司具体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为:(1)2016年1月1日,借出款项时,借方计其他应收款-甲公司2000,贷方计银行存款2000。(2)2016年5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时,借方计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300,贷方计坏账准备300。(3)2016年6月30日,债务重组时,借方计库存商品-A产品1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8,坏账准备3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62,贷方计其他应收款-甲公司2000。

通过上述会计处理,我们可以发现,乙公司因此项业务获得债务重组损失为62万元,因该笔债务产生的损失为362万元,一部分为之前计提的坏账损失300万元,另一部分为债务重组损失62万元,利润共减少362万元。首先债权人将2000万资金免费借给债务人使用,帮助了债务人度过财务困难,也保住了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刘红亮,2011);其次债权人在整个业务中的损失取决于其让步程度和针对该笔债权计提的坏账金额,这两个因素是其自主决定,具有随意性。由于关联方交易多数表现为一种利益输送(刘佳,2015),如果债权人作为利益输入方,债权人的损失取决于债务人需要多少利润,此时债权人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债务人虚增利润、粉饰报表;而如果债务人为利益输送方,债务人是债权人的上游企业,资产转移定价为债权人利益的关键,债权人取得资产的转移定价低于市场上其他竞争者,则债权人将在下一环节经营中,取得低成本优势,从而提升集团整体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上司公司关联方债务重组能为交易双方实现各自的目的,但同时也为股东等社会公众带来了风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关联方交易和债务重组都做了强制披露的要求,但是未能在会计处理上对关联方债务重组予以更加细致和特别的规定。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企业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债务重组限制条件,减少随意性;二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相关行为;三是规范市场竞争,促进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S].中国会计视野,2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S].中国会计视野,2014(5).

[3]刘佳.上市公司关联方资本性投入的识别与会计处理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4]刘红亮.母子公司之间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第2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 优化

一、企业供应链关系现状

一般来说,企业都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商网络体系,具备一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和水平,能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物料供应。但不少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合同与以往合作,侧重于满足当前生产所需供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当企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随着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必然要求供应链管理也纳入到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中,要求供应链的各环节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提升空间。

二、供应链关系重新界定

借助增值率及竞争力分析矩阵,企业供应链供应关系可分为战略供应关系、重要供应关系、普通供应关系、单一供应关系,如图。

其中战略供应关系是企业与供应商双赢的最佳模式,企业供应链关系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市场采购在战略管理下进行。只有将市场采购纳入供应战略管理,物资供应保障才会更有力,成本与增值服务也才能最大程度优化。企业物资供应链关系优化的关键,是如何让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关系,使市场中的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三、供应链战略管理体系构建

从企业战略层次上看,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企业总体战略及子战略的集成和延伸;从执行层次上看,供应链管理又是依托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表现。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如何在战术层面上体现公司战略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一是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供应商,二是将供应链关系转化为具体提品和服务的具体数量、质量、仓储、物流、财务等内容(如图)。因此企业供应链战略管理体系构建最重要的是做好供应商战略评价与管理策略选择。

1.供应商战略评价体系的构成。供应商战略评价体系除去价格因素,应侧重八方面内容,即:(1)质量。产品和服务品质能否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发生质量问题时,解决的方式是否高效,是否有持续质量改进的经营目标以及完整的质量dylw.net 学术参考网过程控制体系,这种控制对生产有多少增值贡献等。

(2)生产。供应商生产能力能否与企业需要相适应,在企业跨越式发展条件下,能否按时提供充足的物料供应。

(3)仓储。供应商能为企业降低库存做出多少贡献,对企业 “零库存”的执行有什么积极的建议与措施。仓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仓储是否容易发生变质等。

(4)公共关系。与政府、社会等公共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影响企业的负面消极因素,如产品是否环保、可回收,当出现突发性危机时,供应商应急处理机制是否能与企业经营要求相一致等。

(5)物流。物资运输过程是否能有效监控,物流渠道是否通畅,能保证物料按时、按质到达企业,且物流成本是否最优。

(6)创新。供应商是否具体持续的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或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改,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等。

(7)财务。供应商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近期有无合并、破产、重大投资等风险,资金是否充足,能为企业的财务运作提供便利。

(8)信息。信息沟通渠道是否通畅,能否及时反馈意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磋商和解决的能力如何。

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综合考虑,就是将企业战略要求以指标的形式落实在业务中,至于各种因素所占比重多少,取决于公司对供应商各因素的权衡与取舍。

2.供应商管理策略。供应商战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供应商选择。但是否与供应商继续、中止还是分流合作,则既取决于供应商评价,又取决于公司供应商管理策略。

企业供应链战略管理要体现与发挥公司对供应商管理主导地位与优势,必然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不对等,通过引入竞争性供应是实现这一策略最有力手段。竞争性供应是企业有意为之的管理行为,有利于维护企业最大利益。当然这种操作建立在对物料保质保量供应的基础上。

四、企业供应链关系优化设想

综上所述,笔者对企业供应链关系优化提出以下几方面设想:

1.信息沟通渠道的优化。在已有的信息渠道下,进一步拓宽沟通的内容与方式,特别是要传递企业战略发展意图。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今天,信息还可借助网络的推力,建立网上信息平台,用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

2.供应商赢利模式的优化。赢利模式的选择要综合生产经营与服务契合等综合因素,重点是确保产品和服务品质基础上的价格合理。可以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上引入跟踪控制和审计,减少中间周转环节,实现供应价值增值,在互动中,实现双赢。

3.供应商评价体系的优化。引入全面绩效评价的办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完善供应商档案,评价的重点在于供应商能否为企业提供合适数量的产品与服务。

第3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以学生熟知的“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动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我没有直接选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视频,而是采用了画面突出、内容精炼的动画效果——炎热的夏季一只蝉边叫边爬上树梢,美美地吸食着树汁,一只螳螂挥舞着“大镰刀”悄悄地来到蝉后面……螳螂美美地吃着蝉,突然一只黄雀高高兴兴地飞来了,螳螂成了黄雀的美食。这样的一段简短精炼的、主题突出的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在视频中出现的几种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吃”的食物关系上,把学生引入主题】

二、认识食物链概念

(一)寻找、发现——建立食物联系

1、提问:视频中出现了哪几种生物——树、蝉、螳螂、黄雀,(生说)这几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样的关系呢?(白板图片展示)

(“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螳螂和黄雀为什么需要食物?(为了生存,生存需要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是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而吃就是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那树的生长需要能量吗?树的能量是哪来的?(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二)思维——建构食物链概念

1、树汁被蝉吸食了,那树的能量传给了谁?蝉被螳螂吃了,蝉的能量又传给了?所以生物“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量传递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的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出能量在树汁、蝉、螳螂和黄雀这四个生物中的传递过程呢?(生:可以用箭头来表示。)

2、请一位同学到白板上画一画。(要求学生边说边画,树汁的能量传递给蝉,箭头由树的图片指向蝉......)

3、(1)白板展示刚才那位同学画的食物链的写法。树汁蝉螳螂黄雀

(2)生齐读:树汁的能量传递给蝉、蝉的能量传递给螳螂、螳螂的能量传递给黄雀。

(3)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食物链。(树汁的能量传递给蝉,意味着树汁被蝉吸食。蝉的能量传递给螳螂,意味着蝉被螳螂吃。螳螂的能量传递给黄雀,意味着黄雀被螳螂?所以,也可以读——树汁被蝉吃、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

小结: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课件展示)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它叫做食物链。

【这课的内容我也看过很多优秀的设计,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这里,多数老师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草被羊吃的写法是箭头由草指向羊(草羊)。2011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上执教者也是这样的----师问:“草被羊吃,那么箭头...?生齐答:‘由羊指向草’(草羊)”,然后老师说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是由草指向羊。羊吃草是为了获得能量,那么草的能量传递给羊;狼吃羊,羊的能量传递给了狼。生物之间这种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的传递过程。然后提问: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简单符号来表示能量在草、羊、狼之间的传递过程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箭头。这时候老师可以边板书边读“草羊狼”(草的能量传递给羊,羊的能量传递给狼)。这样箭头的方向就容易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草的能量传递给羊,就意味草被羊吃,羊的能量传递给狼,就意味着羊被狼吃。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草羊狼”读成“草被羊吃,羊被狼吃”。通过这样的一个能量转化上的认识,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真正地理解,而不仅仅是去死记写法。】

(二)拓展——丰富食物链概念

师:食物把这几种生物联接在了一起,它们生活在森林里,森林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森林里除了树、蝉、螳螂、黄雀,还会有哪些生物生活在这里呢?(生说...)很多很多,生活在森林中的生物还远远不止这些,一起来看看这组图。

1、(白板展示草、羊、狮子的图片)

这几种生物有没有食物关系?(生说,什么被什么吃)你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请一位同学到白板上画画,(一边连线一边大声说出谁被谁吃)画好之后再要求该学生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这条食物链,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写。【目的在于练习,掌握食物链的读法和写法。】

2、田野里的食物链 森林中的食物链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我们一起到田野里看看。……

【这里我比较好的做法就是解释并强调了为什么说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使这句话和上面生产者概念之间有个过渡。】

4、找出花园中的食物链。

……

【巩固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找出一条完整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5、说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中的食物链。并判断它是不是完整的食物链,作出解释,并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三、认识食物网

1、建立食物网概念。【由于前面对食物链的学习非常扎实,使得这一切都变得简单,孩子们得心应手。】

2、建立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提问:在这个食物网上如果麻雀灭绝了,对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吗?

第4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温带落叶林组”共有28名学生,来自一年级的5个班级,平均每班5~6人,分布较为均匀。分组后授课基本固定在一个教室内,授课教室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教室内有大型纸质大树和藤条枝叶,教室展墙和四周墙壁为北美文化知识和景观标本等,整个教室充满着落叶森林气息。孩子们被大森林的氛围环绕,也是一种浸入式场景学习的搭建。

教学设计:让统整内容搭乘课时“高铁”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限,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弱化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更侧重于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老师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了解知识―学习概念―实践感知―活动内化―知识再认识”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具体课程设计框架如图1。

(一)弹性的课程安排

整个统整课程教学活动时长为5周,约25个课时。温带落叶林组分组课程开展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集体大课教学的形式,即全年级学生同上一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各个生态系统的基本信息,整体感知全球生态与文化差异。在简单介绍各组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后续的分组课程教学做准备。第二种教学形式为分组教学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意愿填报,从而进入到不同的生态系统小组中进行深入学习。分组教学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上课方式,学生和老师为固定人员,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深入学习,也利于教师熟悉学生和进行教学组织。第三种是“课程展示”学习形式,即六大生态系统小组集中在一起,以分组表演小节目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届时,也会邀请学生家长观看和参与活动,了解孩子们的学习过程。

(二)科学与人文并重:注重素养提升

基于“六大生态系统”这一环保教学主题,老师们降低了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概念。孩子们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兼顾课程内容的“科学与人文”性,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大的教学方向。温带落叶林组教学设计如表1。

小课时的大统整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因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教学开展各有差异。在此,笔者选用第二次分组课的第一、二课时“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链”为课例进行分析,如表2。

这节课是温带落叶林组课程中的阶段课。本节课中,学生在已有的落叶林动植物知识基础上,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讲解和活动,引申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之前学习的温带落叶林中的动、植物以食物链的形式联结。在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将语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德育等多学科,围绕“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链”主题进行统整,呈现出跨学科的教学形态。

在设计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辅助学习者,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比如,教师在“贴一贴”的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在落叶林垂直分布图中贴出动物的生活位置,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的“落叶林动植物”的学习。教师借食物链主题绘本故事《谁吃了幼苗》,将学生们的学习关注点由森林动物巧妙地转移到动物的捕食关系中,从而导出食物链这一概念。老师用“活动+绘本故事”的方式,将学术性的“食物链”概念较为自然的表述出来,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

在食物链绘制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理解的食物链概念基础上,运用思S导图绘制“食物链”,并在原有食物链的基础上扩展成“食物网”,即绘制食物网的思维导图,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由“概念学习”到“真正理解”的转换难度。

学生成长与发展

在记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注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最初的一次性评价向定期取样的评价过渡,涉及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主体参与学习评价。

老师们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实践运用三个方面。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常规、课堂专注度与参与情况等;作业反馈,主要从孩子们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创造性两个方面来衡量,比如学习单的填写、思维导图的生成、绘图及绘本的创编等;实践运用的考察,则是体现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任务完成、团队合作及个人探究程度等方面。

教学反思

整个温带落叶组课程设计中,以温带落叶林内部的生态系统知识学习为重点,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增强环保与国际公民意识,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本组课程是由笔者和另一位老师负责设计和实施,两位老师分别担任一年级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教学。结合老师们的学科教学优势,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会侧重于学生文本阅读和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5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第6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一、针对生活现象,解释生物原理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现象,但这些往往最容易为学生所忽略。生物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几乎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如果能将这些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生物将是一门最有趣,也最容易学习的学科。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生物“食物腐败变质”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食物腐败变质现象。因为生活中这类现象很普遍,也很常见,因此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发言,其中包括剩饭剩菜变馊、食物表面长一层“白毛”、水果蔬菜腐烂等。等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后,我再向学生解释:这类现象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迅速生长繁殖,就会导致食物变酸、变臭、变色、变黏等,食物表面的白毛其实就是大量繁殖的真菌。而平日里我们将食物低温保存、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其实就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来防止食物腐败变质。有了具体的生活实例做背景,学生听起课来格外有精神,记忆的效果也自然事半功倍了。

二、选取恰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初中生物在学生眼中,一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生物学本身并不乏味,之所以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部分原因是生物学的专有名词太多,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更不用说记忆了。就拿细胞来说,对于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很难在脑中形成概念认知,但就是这样最微小的细胞,在生物学中仍被分成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器去讲解,细胞器还能再进一步划分。如此繁杂的生物体系,学生自然不乐意去深究。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寻找合适的模型或替代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节时,书中涉及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一级、二级、三级)、分解者、自养生物、异养生物、能量传递等一系列专业名词,学生很难弄清楚其中的关系。因此我在讲解这一章节时,特地找了诸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等一系列谚语去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我还借助“我们用了几万年时间爬到食物链顶端,可不是来吃素的”这一则小笑话,告诉学生什么是杂食性动物,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穿插实践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物课时较少,但涉及面广,教师为了完成教学量,对很多抽象概念的讲解一带而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践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展示生物的魅力。例如,神经系统中的反射弧一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五个部分都很抽象。如果一味地去口头讲解,可以预见能将这一节课完整听下来的学生十中无一。但若能加入实践环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讲到膝跳反射这一最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时,我让学生将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用手轻轻地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学生惊讶地发现,只要敲对位置,小腿会产生急速前踢的反应。大部分学生乐此不疲地多次尝试,在我的提醒下才停止动作。前后大约只实践了五分钟,且只涉及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这两个部分内容,但学生的兴致却被大幅度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一扫阴霾,变得异常活跃了。

四、安排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参与

第7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喜欢站在路边看车流和行人,看久了,就看出些道道来,发现马路上各类车与人都遵循着一套独特的等级规则。就像人们经常把高楼林立的城市当作森林,我有时会把马路上的汽车、警察、行人幻想成森林里的动物,一个用不同的“食物链”组成的动物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种车无疑是动物之王――老虎。这种车的价钱,样式很普通,但与众不同的是这种车的制服,就是屁股上挂的牌照。它们通常还带有标志,有时突然发出一声怪叫,其他车辆就纷纷颤抖着跑开,让老虎或逆行或插队先过。我以前的主任买了辆奥拓,本来至多算只兔子,但后面挂了一个特殊拍照,就可以在警察面前微笑着闯过红灯。当我看到警察难过地转过身去,明白了决定一辆车的等级最重要的不是品牌,是车牌。

公交汽车的特点酷似驴子,外形庞大,本质虚弱,虚荣与自卑交织。驴子也踢人,但不敢来真的。我有次看见公交车别了一辆自行车,小伙子把车往车前头一横,双手抱胸邀请公交司机下来练练,司机趴在方向盘上直咳嗽,典型黔之驴的色厉内荏。

我本来把出租车比成动物中的羊,专指马路上跑的(五星酒店门前停的林肯和奔驰属于藏羚羊,稀有)。但出租车司机将自己比喻为老鼠,因为警察是猫。出租车司机是马路上真正的劳工阶层,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劳工。他们确实是勤奋的老鼠,在庞大的水泥森林里窜来窜去地觅食。他们眼观六路,边开车,边瞅行人,边望着警察(他们是警察的重点目标),还要留神隐藏在马路上空的摄像头;他们迅速,疲惫、忍让、自卑、胆怯,他们是生存环境最恶劣,生存能力最强的动物,他们最大的爱好是发牢骚与骂人,惟一的前提是对方不在场。

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将私家车比作狗,因为狗的种类与私家车品牌和性格一样复杂。狗的性格很复杂,有的贵族气质,礼貌。矜持:有的盛气凌人,像暴发户,有的两面三刀。都是自己掏钱买的车,所以私家车一般很尊重警察,在路口从不造次。但他们对行人很凶,越是新手,看到昨天还一起轧过马路的同志,手就越抽疯一样朝喇叭按上去:他们以车划等级,POLO见了宝马毕恭毕敬,遇上吉利就斥之为假大奔。所以这类车不大得人心,被骂为势利。公车、出租和公交瞅机会都恶心他们一下,他们不得不在车玻璃写上“面瓜上市”或“我是菜鸟”以示和解。但一类私家车享受特别待遇,我在长安街看到一辆车,车里姑娘憋红着脸,车子像青蛙一样一拱一拱地跳,后面贴着几辆公交,司机和满车乘客都面带微笑,宽容大度令人刮目相看。

相比食肉动物,自行车们就是数量巨大的草蜢,在丛林中跳来跳去,而行人则是蚂蚁,与草蜢组成了森林食物链的最底层。他们永远在慌张地奔跑,躲避,但仍随时面对被压在车下的危险,他们的命运被称为“撞了白撞”。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像躲鬼子扫荡一样颤着小脚与汽车赛跑搏命,就心如刀割,忍不住咒骂没有人情味的马路,和马路上横行无忌的动物们。

没有一个地方能像马路一样最直观地表现社会的文明程度。马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的马路表现出的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丛林法则,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这条食物链到了行人那里断了线,行人只能吃污泥。

第8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体系。由于是新授课教学,因此问题应简单,生态系统功能教学习题设计如下。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什么叫“能量流动”?简述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过程。如何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研究能量流动有何实践意义?

2.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什么叫“物质循环”?这里的物质指什么?农田中的DDT,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的碳有哪三个来源?

碳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比较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什么叫“信息传递”?这里的信息分为哪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何应用?

学生带着以上问题来学习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认识和发现,有哪些疑问、困难和问题,要动脑动笔,明确下来,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交流、讨论、探究。

二、巧设问题,突破重难点

问题也是增强对重难点理解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对问题的设计教师应有针对性,可以从最基础题入手,逐渐变形、引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点拨来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教师不要什么都讲,面面俱到,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怕自己讲得少,敢于把时间交给学生、敢于把问题放给学生,同时担心问题设计不合理、担心学生不投入。

例1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的方式。

①②③④⑤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师:提问,点拨CO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循环过程。

如果用字母来代表上图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上图即变为:

生:思考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一部分,①至⑦分别代表什么过程,并回答。

师:强调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分解者可以分解生产者,分解得到的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应该是双箭头,根据箭头④⑤的指向可以进一步判断出D为分解者。

若上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如何做最小的改动?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都应该是单箭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它生物所食的生物,即最高级消费者。

引申练习: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蛇是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营养级。

(2)蚱蜢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千克。

(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蜥蜴数量将会 。

教师点拨: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本题中的鹰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据第三和第五营养级,也就是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食物链中各种营养级变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第一营养级减少,固定的总能量较少,其它生物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将衰退;末端营养级减少,前一营养级压力减轻,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中间营养级减少,前一营养级增加;后一营养级减少。

三、加强练习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做题来提高能力水平。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64mg的O,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mg。

(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远古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辩论等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食物链的方向范文

美国海边的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英美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契科克在《群鸟》电影中所展现的一幕:空中的飞鸟简直都发疯了,它们冲进家中,撞击电线,撞击窗玻璃,攻击行人,因此成群的鸟被撞死或撞伤,有的抛尸在大街上……

类似的场景如果说不是每年都有,那也总是几年就会出现一次,而且不仅仅是美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屡见不鲜。比如说,今年在拉托维亚的首都里加的大街上就发现不少海鸥和信天翁的雏鸟,它们往车轮底下钻,往车窗上撞,全然不顾及有生命危险。在爱沙尼亚的纳尔瓦市,2007年秋天有不少羽族吓坏了一所学校的师生。一群群的飞鸟直接冲向学校建筑物的墙上和窗玻璃,撞死后成堆地堆在地上。老师们一开始还以为有孩子们淘气,在用石头砸窗户,可到院子里一看,一个个都惊呆了:原来是一只只飞鸟都像发疯似的在不停地撞墙和窗玻璃。

印度贾金加村的村民每年几乎都能看到这种惨烈的场景:有40多种候鸟在当地一个山谷里进行集体自杀,那个山谷也因此获名“死鸟谷”――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场景多出现在候鸟迁徙期。

谜中之谜

照理说,这个谜团已经有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答案了,但严谨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感到,这个答案还存在一些疑问,这个谜团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其他谜团。

现在存在的疑问是,鸟类在从北向南迁徙过程中,都路过哪些地方?它们是否有机会去吃那些中了毒的虾蟹和软体动物?再说,有些飞禽甚至还在飞过大海上空之前便已经有了反常的举动,这和海洋里毒性食物链似乎扯不上关系。但人们又没有理由否定海洋里毒性食物链对鸟类的毒害。那么,这个谜团究竟还包裹着什么谜团呢?

科学家认为,近海藻类受人类活动污染而中毒,造成鸟类集体自杀,这很可能只是一个重要原因,鸟类群体自杀行为可能还意味着海洋深处的辽阔广大的区域,都可能存在有毒的浮游植物和生物,只有这种情况存在,才可能让鸟类在短时间内出现集体自杀事件。虽然人类还没有能力让整个海洋受到污水污染,但大自然却能够做到这些,如当今世界范围内急剧变化的气候,就可能是制造有毒物质的“元凶”。

当然,还有另外的可能,那就是不一定只有有毒的藻类能迫使鸟类疯狂自杀,生活在陆地上的鸟类很可能受到例如城市噪音、废气和污水等的毒害,导致它们的神经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结果可能让它们在特别疲劳的时候,如长途迁徙时显现威力――让它们神志不清,行为失控,走向极端。

多数科学家认为,不管怎样,目前的答案都不能算是终极答案,不过最后的答案很可能就在海洋深处,下一步人类应该关注整个海洋的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这种变化对人类将要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人类对此掉以轻心,或许未来某一天上演集体自杀惨剧的,就不仅仅是鸟类了。

是神秘死亡链发威?

飞鸟为何要集体自杀?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鸟类之所以会集体自杀,主要是因为地球磁极的变化使它们找不到原来的定向标了,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利用定向标来飞往目的地的。当它们迷失方向后,便不会调整飞行的方向了,即使遇到障碍物,也会直线前冲,因此集体自杀的悲剧就发生了。但当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让鸟在磁极不断变化的小空间里飞行,它们只是显得慌乱而已,并没有选择自杀。因此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仅仅是偶发事件,是突发事件让鸟类产生精神变态导致的恶果。比如在2007年出现暖秋的情况下,不少飞禽都不急往南方,它们在家乡也过得不错。可后来天气突然变冷,于是才开始大批迁徙。在这匆匆忙忙的飞行过程中,难免有些惊惶失措,于是发生集体性精神变态。而研究证实鸟类确实也有歇斯底里、出现精神变态的时候,它们和其它动物一样,也都有自己的脾气,它们有可能变得相当凶狠,非常不友好。但精神病变后一定要选择自杀而后快吗?这种说法也比较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