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输安全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路交通风险管控
为了不断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遏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自20世纪90年代末,石油行业就引入HSE管理体系,不断推行交通安全HSE体系化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识别控制是管理的最基础工作。
驾驶员
首先,人的因素是对交通安全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石油行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驾驶员风险管控机制。这套机制主要包括实行内部准驾证和准驾证定期审核制度,配套推进驾驶员安全述职和综合素质测评;通过车辆GPS监控系统的应用,加强从车辆调派管理到行车过程监控,以及驾驶员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的监控;调度人员必须结合驾驶员年龄、执行任务天数、当日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合理安排任务;多种举措发动乘车人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督;全员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不断纠正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文化、和谐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驾驶员保持愉快的心情出车。目前,石油行业驾驶员队伍已从被动服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我安全”,转变为自觉、主动做到安全行车的“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车辆
车辆作为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车辆零部件损坏、机件失灵、性能下降,如果保养维护、修复不到位,最终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石油行业车辆日常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
日常保养——每辆车辆的驾驶员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车日常保养负责,做好车辆的清洁、、保养、卫生等,同时要坚持做到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及时整改,杜绝车辆带病运行。
强制维护——实行日常保养和强制维护相结合,根据车辆执行任务情况、运行时间等,按照车辆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强制维护,并在季节更替等特殊时段,集中开展车辆换季维护保养活动,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
回场检验——回场检验是石油行业执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较国家法律、地方法规更为严格的车辆检验检查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检验人员,在车辆每执行完一趟任务,或者在下次执行任务之前,对车辆各系统进行全面专业检查,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场。待不合格项整改完毕后必须再次检查,合格者才能凭回场检验合格证出场和执行任务。
其他举措还有开展车场日活动、随时抽检车辆、及时更新报废车辆等。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通过这些手段,提升了车辆本质安全水平,基本杜绝因车辆机械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
气候环境
恶劣气候环境因素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敌,春季犯困、夏季疲劳,以及浓雾、雷暴雨、冰雪天气等特殊天气状况下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石油行业的交通运输工作,以狠抓岗位责任制为着力点,逐步形成了车辆运行申请、审批、调派的分级管理。恶劣天气出车必须升级审批,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制定季节性行车安全控制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宣传、教育,严控夜间、特殊时段车辆运行等管理模式。
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规范,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安全观念得到了转变,安全技能、综合安全素质也不断提升,驾驶员、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在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
车辆通过的道路是不断变化的,因道路自身构造的不同,交通安全风险也不同。同时,交通安全风险也随着道路通过不同社会区域而不断改变,并且,这些风险因外部环境的细小改变可能发生大的变化,进而对交通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开展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借鉴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工具方法,对车辆运行道路情况、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辨识,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预防控制措施,教育培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严格遵照实施,能有效控制风险、预防或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成立道路风险识别评价组织机构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按基层有车单位为单元开展,主管领导应亲自担任评价工作小组组长,并抽调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骨干驾驶员组成成员,同时明确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小组的分工和职责。
确定评价区域及路线,制定评价计划
评价小组开展工作前,根据本单位车辆运行的主要区块、路段,以及一个时期内运行任务情况,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任务轻重缓急制定实施计划,划分出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区域、路线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以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2011年,公司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方向,选定“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作为开展道路风险识别的区域。
评价前准备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开始前,工作小组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明确任务,在地图上标注区域图和初始路线图,并根据行驶时间、休息点和目的地将线路图划分为几条路段。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为例,划分路线为:成都-乐山-宜宾段;成都-内江-宜宾段;宜宾-高县沙河镇-珙县段;珙县-珙泉-底洞-上罗段(如图1所示)。
确定好路线后,要选取曾到该区域执行过任务,对该区域道路比较熟悉的驾驶员,并按程序做好车辆检查等工作。评价小组人员还要准备好照相机、摄像机等,有条件的可带上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利用车辆GPS系统实时查询相关数据。
实地踏勘
实地踏勘采取的方式是评价小组乘车对评价路线实地运行一次。在行驶途中按照任务分工,通过观察、记录、拍照、录像等,收集风险点所处路段及地理环境,如: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山体情况,是否临近湖泊、江河、桥洞等;风险点具体路况,如:道路等级、平坦程度、坡度和长度,是否交叉路口,弯度情况,是否狭窄路面,车流、人流等;交警部门对风险点的指示要求,如:限速、禁止通行、通过高度、通过重量、通过时间、事故发生频率等。有可能的话,还要考虑收集以往在该路段发生过的交通事故案例。
到达途中休息点时,评价小组人员要根据车辆GPS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回放,对经过路段讨论、分析,确定该路段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如遇特殊或危险路段,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风险点附近停车,评价小组人员进行现场分析,及时讨论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避免出现遗漏。
编制风险识别评价资料
完成实地踏勘后,评价小组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出分区域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审查后形成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补充完善风险提示、控制措施等内容,最终汇编成统一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资料。在评价资料中,还要结合具体道路情况及特点,作出特别的提示。
动态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煤矿;机电运输;解决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6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煤矿等化石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而煤矿开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当前煤矿开采大多采用了机械化设备,虽然提高了产量但是对隧洞矿坑应力扰动增大。坍塌等安全风险因素也较多。所以相关矿机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足够重视。本文基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同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2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近几年机电运输事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来看,全国煤矿事故总数多,危害大。其中机电事故在各类事故中排名第四,所以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
(1)联锁性强。若机电运输设备故障不仅会耽误生产还会在突况时造成人员滞留,撤离失败,从而导致大规模伤亡。
(2)自身危险性显著。电气设备失爆和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已经占到了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左右的瓦斯爆炸事故总数,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3)可修复性低。在狭小的矿井中,若机电运输设备故障会阻塞通道,导致不稳定事件的发生。而人员维修需要现场施工,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性更大,且设备修复性低。
3 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1)岗位责任与员工素质。煤矿开采属于受限空间高危作业。而矿机的运行与运输更涉及到动设备、瓦斯、电力、通讯等各专业技术。所以要求员工具备一定岗位能力和相应技术技能,确保突况下的应急处理。当前许多小型煤矿出于成本考虑没有相应专职机电运输设备工程师。相关操作人员也无上岗资质。甚至个别煤矿以农民工橹鳌5贾铝巳嗽彼刂什尾畈黄耄不能有效执行相应岗位规范,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误操作现象严重,给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2)机电运输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在监督落实工作中,煤矿机电运输的监察力度达不到安全管理的需求,技术层面检查淡化,存在专业技术不强和执行不严的问题,有的甚至对一些违规操作也视而不见。最后,煤矿机电运输监察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存在一些模糊监察界限,这会成为监察与作业人员忽视的环节。
(3)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设备保护、配件更换不及时。煤矿机电运输离不开设备的支撑,而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零部件的定期更换与维护,所以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现阶段国家以及其他部门对煤矿机电运输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煤矿企业对煤矿机电运输中的设备安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往往片面地出于成本考虑把资金投入重点放在了生产的产量上,很少把资金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
(4)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煤矿开采由于地处井下,具备一定工作隐秘性,在现场监督与管理上存在不彻底因素。管理制度的落实也存在争议。而当前我国相关行业虽有国家标准可供参考,且相关安全监察部门也下发有标准化质量管理规定。但正因为煤矿开采工作的井下隐秘性导致在真正的规则制度落实不到位。而相关监督单位也不可能进行下井现场监督,而且煤矿开采面处于掘进变得动状态。就算下井监督也无法百分之百落实所有规章制度。这就导致了相关煤矿开采企业侥幸心里严重,不去主动落实相关规则制度,导致恶性循环,最终诱发事故,甚至出现事故瞒报等恶劣行为。
4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在强化人员意识方面,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是一切之本。通过加强专业技能考核,强化技术培训。实行末尾淘汰制竞争上岗工作,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全方位提高员工素质。对于新设备的采购和培训,煤矿企业应和厂家签订相关培训协议,要求设备提供厂家除技术服务与维护保养外,应对操作员工进行操作性技能培训。使其在充分了解设备原理的同时会简单判断常见故障并及时解决,加强员工技术水平。全方位保障煤矿机电运输安全。
(2)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必须将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进行融合,通过监察手段进行验证。专业检查人员应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细致地检查,形成并实现对机电运输设备长期、系统的监察,缩短煤矿机电运输监察力度与实际需求间的误差。
(3)勤维护,重投入。任何先进的设备都需要定期的保养与维护。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不能一味想着赚钱,而忽略相应的投入。机械设备到使用时间或者一定年限后必须进行维护保养,零件备料做到定期更换。全面提升设备维护保养力度,减小故障率发生,减小检修费用。而对于机电运输系统已经不能保障实际操作安全的企业,必须一次性进行统一改进或彻底更换相关设备。并加大资金投入在后续维护保养上,积极备料。防范机械故障的发生,通过对系统更新改造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多重方式来提升机电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补短板,完善相关制度。任何规范与法规都是基于当前和以前发生过的问题及其意见进行修订完成的。而没遇到的问题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所以在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方面对于当前的相关制度不能只进行经济性执行。应做有心人,在设备与工艺缺陷上进行管理环节的补充。防止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正常工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煤矿的开采涉及到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在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上更是需要设备与工艺的双重结合,在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前提下使用正常开采工艺,防止超运现象。同时在日常维护上应加强资金投入防止因备料不足而引发的运输设备带病上岗。同时员工的培训与管理也需加强,时刻树立安全意识,严防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事故;继电保护;自动重合闸
1 输电线路的安全威胁及后果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威胁较多,如气候、环境、植物、动物、人为破坏等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处于野外环境下的输电线路,外界的污染也会使输电线路的绝缘降低,从而导致短路故障的发生。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输电线路缺乏必要的监管,偷窃线路的行为屡禁不止,使线路故障呈现高发率。同时位于一些交通线路上的输电线路,也极易受到交通工具和施工器械的破坏,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下,由于施工导致输电线路受到破坏的情况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由于输电线路需要与母线、变压器及发电机等电力设备相连接,所以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则会导致这些设备也会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损坏的情况。
一是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故障点的电流过大,而当其经过电力设备时,会导致电力设备发热及破坏的情况发生。
二是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时,其所处供电区域内的用户的电压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甚至发生电器被烧毁的情况。
三是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其系统中处于并列运行的电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严重时可能导致电网瓦解。
2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
2.1 验收管理
凡新建、更改、技术改造、检修、预防性试验、定期检查的输电设备,输电运行部门应进行设备验收。输电运行部门应严格按有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电网公司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设备验收。新建、更改、技术改造、检修、预防性试验、定期检查的输电设备必须经验收合格,符合运行条件,手续完备,才可投入电网运行。
2.2 巡视管理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其巡视管理工作是其运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所以运行部门需要针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环境情况、运行情况及季节性特点来安排具体的巡视计划,建立健全巡视责任制,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运行巡视人员,使其明确自身的责任,以便在巡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从而有效的确保巡视质量,一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重大隐患,则应及时进行汇报。而对于巡视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线路,则还需要在夏季到来时加强巡视的力度,从而尽量降低雷电所对输电线路所带来的影响。
2.3 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的主要依据有: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电缆运行规程、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设备制造厂家提出的其他维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输电运行部门必须按设备维护工作年度计划开展设备的维护工作。
2.4 检测管理
输电运行部门应根据运行规程的要求,结合线路状态评价,制定年度设备检测计划。设备检测主要内容有:瓷质绝缘子检测;瓷质或玻璃绝缘子等值盐密度检测;接地电阻测量;导地线弧垂、对地及交叉跨越的测量;充油电缆油压监测。应科学制定每条线路年度瓷质绝缘子检测和防雷设施检测的检测量,使检测值能反映设备的性能或状态。
2.5 试验管理
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电缆交叉互联系统预防性试验;电缆护层保护器预防性试验;电缆接地环流监测;电缆终端的温度检测。
2.6 缺陷管理
一是紧急缺陷。严重影响设备出力,或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其严重程度已达到不能保障电力线路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缺陷。二是严重缺陷。缺陷比较重大,超过运行标准,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但设备在短期内仍可继续运行。三是一般缺陷。对人身和设备无威胁,短时也不致发展成重大或紧急缺陷,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线路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7 状态管理
输电运行部门应每半年对所管辖的输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完成设备状态评价报告,填写有关设备状态评价表。输电运行部门应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指导巡视、维护及设备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设备状态评价是动态的过程管理,宜采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便于设备运行数据及时添加和更新。
3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重要作用
输电线路由于线路长,覆盖范围较大,所以即使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故障及减轻故障发生给电网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在运行的线路上,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则充分的发挥了其自身的作用,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断路器会自动将故障线路断开,从而确保无故障线路的正常运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故障所给线路带来的危害,避免了损失的扩大,有效的保证了线路的使用效率。
3.1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需要配置两套保护互为备用,以保障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准确动作。为了保障整条线路任意点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动作,需要配置全线速动的纵联保护。当前的纵联保护以高频保护和光纤差动保护为主,尤其在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使光纤差动保护这一原理简单、动作迅速、性能优越的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保证在保护通道出现问题时能够可靠动作,保护装置中还配置了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对于110kV及以下线路,一般以配置距离保护和电流保护为主,虽然不能做到全线速动,但成本低、效率高,仍然可以很好地保护线路,在发生故障时发出跳闸命令使断路器断开,从而切断输电线路对于故障点的电流提供,使故障的损害降到最低。
3.2 自动重合闸装置
当利用继电保护来对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保护的时候,尽管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切断故障,但切断故障的线路也无法运行,这对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大一部分输电线路故障在继电器切断故障后其线路故障则即消失,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则得到有效的恢复,所以许多时候继电保护器切断故障后在很短时间内输电线路即恢复了正常。因此,目前在输电线路还配置了自动重合闸装置,此装置具有自动合闸的功能,在切除线路后较短的时间内就可进行自动重合,如果属于瞬时性的故障,则线路会恢复正常的运行,否则,还会自动跳闸。此装置虽然有效的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但由于对于永久性故障时存在着盲目重合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所欠缺,还需要加大科研的力度,设计出根据故障性质的重合闸装置,从而使其具有实用性。
4 结束语
由于输电线路特殊的运行环境和特点,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威胁,所以为了确保其安全运行,则需要强化其管理和自动装置的应用,从而有效的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毅.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J].高电压技术,2007,33(3): 1-8.
[关键词]供电网;安全运行;防雷技术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197-01
配电网的防雷技术对本地区的电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防雷技术的高低,对配电线路的跳闸率的降低有重大的意义。针对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的探讨和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对配电网的防雷技术标准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减少雷击故障,加强对雷击故障的排查和检修。
1 配电线路防雷的意义
对于配电网的防雷措施当中,过去一般都把防雷的重点放到开关和变台方面,对于配电线路没有给予充分的准备和重视。配电线路的防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雷电会直接伤害到配电线路本身,并且因为雷电具有高温、穿透性较高,以及有着较强的高辐射压等,因此就容易对配电线路和配套设施产生破坏。配电网络在雷电的作用下会瞬时增加电压,这样在升压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击穿配电系统的变电设备和容电设备,从而对整个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瞬间增加的电压会损毁用电设备,从而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另外,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雷电给配电线路带来的危害
目前,在我国的广大不发达的地区,包括郊区和城区,依然将无备用的放射式、干线式以及树枝式的方式应用在电网的接线中,这种接线方式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操作十分的简单,不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运行起来也比较方便等等,但是一系列优点的背后必然会存在着缺陷,那就是在供电可靠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电网中的35 kV输电线路和10 kV的配电线路,它在线路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并且绝缘等级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果出现了雷雨天气,那么在雷电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现事故,比如大面积的停电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农业正常的生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常生活。
3 10 kV配电线路防雷的基本手段
①避雷针引雷防雷手段。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如果将线路避雷器或者避雷针安装在输电线路上,那么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配电线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并且如果在配电线路上安装避雷器,还可以对架空绝缘线路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弊端,比如避雷器容易老化,会产生比较多的故障等,这是因为避雷器在工频电压下往往需要工作十分长的时间,并且偶尔还会出现雷击等现象,这样频繁的发生事故,必然会影响到配电的稳定性。因此,就可以将氧化锌避雷器安装在配电线路中,这种避雷器不需要进行维护,并且在安装的时候应该进行选择,重点那些容易被击中的配电线路段。此外,为了全面的对配电线路进行保护,还需要安装一些相应的配电设备。
②接地法防雷。在配电线路中,在对接地电阻进行降低的时候,往往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采用水平接地体法;在降阻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水平接地体法,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以及调研结果发现,水平接地体并不能有效的达成目标,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因为它需要水平接地,那么就很容易受到腐蚀和损毁,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它的使用年限。采用降阻剂降阻:这种方式指的是将一些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添加在水平接地体的周围,这样就可以将降阻效果充分的施加在降低塔杆上,并且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好的防腐性等优点。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因为存在着较低的电阻率,那么如果遇到了水就会发生膨胀作用,从而增大体积,那么这些特点就可以被合理的利用起来,将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添加在接地体的周围,这样就可以扩大接地体的有效的面积,然后在吸水膨胀的作用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接地体与周围土壤的接触电阻起到消除的作用。
③增加配网线路绝缘线。在局部加强绝缘,可以有效的对线路工程造价起到降低的作用。可以采取这些方法,加厚绝缘导线的固定处,这样就可以保证放电在击穿导线时只能够从加强绝缘区的边沿处来进行,或者是将绝缘皮击穿之后才能够将导线击穿,这样就可以实现线路的击冲放电电压提高的目的。
4 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防护措施
①架空地线的安装。架空地线可以将很大幅值的雷电压转化成为电流,这样杆塔接地电阻就可以将这些电流给有效的派出去,这样就可以起到对雷电过电压进行大幅度降低的作用,从而保护导线。如果是110 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送电线路,并且具有较高的绝缘水平,那么通常在防雷方面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10 kV的配电网因为有着较低的绝缘水平,如果架空地线被雷击之后,就会出现反击闪络,从而可能产生绝缘导线被烧断等情况。根据相关部门的有效统计表明,直接雷只有很小的概率会击中配电线路,而感应过电压则是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主要故障原因。
②防弧金具的安装。防弧金具往往安装在距离绝缘子中心150~200 mm之间的范围内,这样就可以让雷电过电压在绝缘子钢脚和防弧金具之间定闪络,那么防弧金具上就会燃烧连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的弧根,这样导线就不会被燃烧。这种方式只需要十分简单的操作即可,并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它可以防止雷电将导线击毁,但是雷电会将绝缘层破坏到,所以如果遭受到雷击,那么就需要对烧伤的防弧金具进行及时的更换。
③合成绝缘子的安装。合成绝缘子如果安装在架空地线中,那么就可以对线路的冲击耐压水平进行提高,保证闪络现象只会发生在雷电感应过电压比较高的情况下,合成绝缘子的有着较大的放电爬距,那么工频续流就不能够建弧,从而熄灭。但是合成绝缘子有着比较高的价格,如果发生了多次闪络,就会损伤到合成绝缘子。
④避雷器的安装。避雷器可以对感应过电压幅值进行有效的限制,在雷击闪络后可以对放电能量进行吸收,对工频续流起弧产生阻止的作用,从而对导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因为氧化锌避雷器的价格并不低廉,那么就需要仔细的研究,比如各组之间应该安装的距离等等,要保证最少的安装,但是却能够对全线起到保护的作用。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到电力的地方越来越广,电力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就需要产生足够的重视。电网要想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做的就是防雷;根据实践研究证明,供电网中很容易出现事故的就是配电线路,因此就需要重视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依照我国在煤矿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故的原因调查显示出,在煤矿生产中的环节会有关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机电方面的问题占据第四位,运输事故占到总事故的 20%-30%,机电运输设备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安全生产。本文就对机电运输中所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加以总结,吸取这次的教训,对此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煤矿机电运输中的安全事故原因
1、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特殊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各不相同,对部分的工作技能方面掌握也不够熟悉,而且对技术性的安全操作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还有对安全的意识较为薄弱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违规违章的操作现象,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出现顶岗现象,由于新进的代岗工作人员顶替工作的时间比较短,对工作中的操作熟悉度比较差,对于顶岗前的安全培训知识比较缺乏,导致违章的指挥及盲目的操作双重的不安全因素。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通过特定的安全培训,对自身的岗位不能进行随意的调换。在工作实践中,部分领导并不会对水平进行考虑,也不会讲究用人方面的方式方法,不够重视特殊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的顶替环节,对科学性的知识很是缺乏,这样在违章的操作中就会出现种种的事故,在生产中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的技术操作水平高低不一,没有集体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一直按照传统的安全生产操作模式开展工作,对新事物、新方法和新的工艺流程接受慢,甚至有抵制的情绪,习惯性操作一直延续,认为自己这样干了一辈子,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自以为是,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特别是机车司机、皮带司机老龄化严重,文化基础差,又面临着退休,致使学习安全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差,素质低,给运输安全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隐患,从而导致在安全意识、安全思想上认识粗浅,习惯性违章不断,导致事故频发。
2、工作岗位人员调动现象
特殊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会出现经常性的调换,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特殊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取得操作的合格证才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对工作也不可以随便的改动。但是,对于矿山的某些技术性的工种,会出现通过走后门的安排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如果出现对业务水平不够了解的或是对相关技术不够熟悉的人员进入岗位,就会出现违规违章的现象。在对临时性的工作进行调整时,由于待岗人员顶岗时间短,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到安全培训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1]。
3、设备老化产生问题
老化及简陋的机电设施,会使技术的性能降低,对生产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同时也会出现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对安全的基础工作也不能松懈,对防爆失爆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不然也会对煤矿生产中带来安全隐患。
4、质量标准化问题
不注重质量标准化工作,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 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不能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更不能为设备提供可靠地运行条件;二是对职工的安全技术业务、理论知识培训不够,从而使职工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安全意识及技术业务水平得不到显著提高。
二、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对策
1、对矿井的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实施
煤矿安全的基础使矿井的质量加以标准化,并没有较好的基础,对于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也是无从谈起。通过在生产中实践证明矿井质量的标准化的投入工作,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益,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的生产。企业中的领导对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进行高度的重视,对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加以支持,亲自到现场指导检查,对区队也要有严格的要求,由重视结果转化为重视过程,有静态的达标转化为动态的达标,进而使全生产过程进行达标[2]。
2、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验维修工作进行加强
在煤矿企业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对主排水、主通风、供电系统的保护、防雷接地的装置等方面加以检验;根据规定对安全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的校准,坚决不使用不合格和不按照规定的产品。有专门的人员在每年对系统进行测定,检查检验的工作要按照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来承担,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此进行,保证检验的质量。
3、对运输设施进行提升完善
在煤矿企业中,对运输系统的各类安全保护措施进行完善和提升,在传动时要有防护栏。按照矿井的提升装置,在运行时禁止甩掉保险装置。各种保险装置都需要灵敏的动作、可靠的性能,也要对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有可靠保证,闭锁的关系也要正确[3],制动能力要满足安全控制的要求。
4、对设备的管理进行加强,提升安全的装备水平
按照矿井设备的工作地点、生产的地点及类型,对矿井中所需的设备种类、型号、规格及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要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要有产品的合格证及煤矿专用的安全标志,还要对此进行严格的保养维护。要正确的使用及维护相关的设备,并要处于较好的运转状态,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设备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建立一个专项的台账管理,并对大型设备技术性能的档案进行妥善的保管;(2) 建立起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制定一个相关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的制度,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执行;(3)要结合执行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操作的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大型的设备要有运行的记录;(4)对检验检修的工作进行加强,检测检验的工作要有具备资质的生产安全检测的检验机构相承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执行。相关的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检测检验机构的中介行为,保证检测检验的质量。
5、对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方面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力度。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班队长的作用; 同时增加了管理人员,强化现场管理,增加并调整了各队班队长,加强四点班、零点班查岗力度,查违章、查隐患、查手指口述执行,多管齐下,确保安全管理无盲区。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三、轨道运输安全的技术措施
1、上风道轨道运输要严格执行“四保险”等制度。绞车操作技术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绞车司机操作规程。绞车“四压两戗”的支柱一定要使用直径大于 18cm 的新松木打实、打牢,不可用有腐朽、缺口的木头做压戗柱。绞车要使用地锚固定。
2、绞车司机开车前要全面检查以下内容:绞车各部件是否牢固达到完好标准、检查压戗柱是否齐全牢固可靠、检查开停按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车上所装的材料与设备是否捆好、检查声光信号是否齐全、检查钢丝绳锈蚀是否严重、检查断丝是否超限、检查制动闸是否可靠、检查传动声音有无异常,等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带病运转。
3、开车前,要先发出信号,详细检查车上所装的材料或设备是否超高、超宽或超长,检查材料和设备是否捆牢,链环插销及尾绳是否挂好,要使用标准的插销和链环,否则不得打信号开车。开车时,绞车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绞车绳的受力状况及其在滚筒上的缠绕情况,手不可离手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根据信号及时、准确地开车,出现异常要及时停车。
4、平巷运输时一次可挂两辆车,而运送大型物件或超长物料时一次只准挂一辆车。跟车人员距矿车的距离要大于 5m。斜巷运输时不得跟车。
5、倾斜巷道一定要设置“一坡三挡”装置,声光信号要灵敏可靠,行车时要有专人在巷道上、下入口警戒,临时停车时一定要设置临时挡车器。斜巷运输一次只准挂一辆车,不得超负荷提挂车。
6、处理车辆掉道时,要设专人指挥、观察。处理时,车身倾斜侧及下侧不可有人。斜巷处理掉道时,不可用绞车硬拉,不得松开制动闸,并要在车下方打上牢固可靠的临时老杠,作业人员不可站在车的下方和窄侧。
7、平巷人力推车时,要手扶手把,目视前方,注意后方,留心脚下和两帮,遇巷道交岔口、道岔、拐弯或前方有物、有人时,要减慢推车速度,并高喊发出信号,手持打掩木,确保能及时停车,不得放飞车。
结束语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整个煤矿安全生产及煤矿机运输的设备有着密切的联系,严重的话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在战术和战略上加以重视才可以尽量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束永保;李仲学.尾矿库溃坝灾害事故树分析[J].黄金.2010(06):124-125.
【关键词】配网 安全 风险 防范
影响配网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配网设备、外力破坏、施工风险等,必须对配网运行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确保配网的安全运行。
1 配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配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10 kV 配电网为例,其覆盖整个城区,并利用变压系统,将电能转换至低压配电网,然后将电能传送给每一个用电用户[1]。配电网是电力企业与用地用户连接的桥梁,也是电力企业为用电用户提供电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环节,如果配网出现安全风险,或者配网系统故障,就会对用户的供电造成影响,为用户的生活、生产带来不便,当配网安全风险比较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配网的安全性是衡量电力企业为用户持续供电的一个关键指标,是促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2 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
对配网系统而言,是一个相对复杂、相对系统的综合系统,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配网系统自身因素和外界人为因素两种情况。由图1 可以看出,配网安全运行故障有64% 是外力破坏造成的,有31. 3% 是系统自身因素引起的,还有4. 7%是用户因素造成的。下面对配网运行安全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 。
2.1 配网硬件安全风险
配网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受电流电阻发热效应、电磁化效应的影响,会对配网系统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配网基础设备、配网线路造成损害。另外,配网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高温、雨水、风雪、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配网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很容易出现脱离、烧灼、断股等现象,对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2]。同时配网系统的各种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老化、漏油、生锈等现象,这也会对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2.2 外力破坏带来的安全风险
对于外力破坏,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可以分为内部人员操作失误和外部人员风险两种情况。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从而引起操作风险,最终造成安全风险。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必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保养,而在检修保养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带电工作和不带电工作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职、马虎大意等问题,引起一些操作事故,从而造成安全风险。如在进行现场维修时,工作人员没有将现场清理干净,导致一些残留物引起触电问题; 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网设备维修时,没有对配网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原因等进行详细了解,盲目进行故障维修,从而引起安全风险。除了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人为因素以外,外界人为因素也是引起配网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有的人偷盗配网输电线路、电缆等,对配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对于马路边缘的杆塔,被司机撞坏,对配网输电造成一定影响[3]。
2.3 配网巡视的安全风险
由于配网系统对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电力企业需要经常对配网线路进行检查、巡视,从而保证配网线路的正常运行,以此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但在配网巡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风险。如高空坠物对配网线路造成影响,配网线路所处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从而引起风险,另外,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网巡视时,雷电、坠落物等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__安全造成威胁,这也增加了配网巡视中的风险。
3 配网运行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配网硬件安全防范
硬件设施是保证配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只有保证配网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整个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对配网硬件设施进行检查,科学评价其安全运行程度。如在对变压器进行安全评价时,需要对变压器的线路安全情况、散热设备使用时间、变压器老化程度等进行全面分析,科学确定变压器的安全系数,以此保证配网系统的运行安全。另外,在对配网硬件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硬件设施存在故障,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
3.2 加强外力破坏管理
1) 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会对配网运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会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细化各个岗位工作流程,以此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其次,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证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4]。2)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对于外界人为破坏引起的安全事故,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强安全宣传力度,让广大居民了解配网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要配合其他部门,加大对偷盗输电线路、基础设备的打击力度,保证配网系统的运行安全。
3.3 加强配网巡视安全管理
检查、巡视是保证配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配网巡视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在进行配网巡视时,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巡视目标,避免因盲目巡视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在巡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积极使用先进的设备,用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巡视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巡视安全性。另外,还应该对巡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巡视人员的安全意识。
3.4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对电网事故的应对能力,对于增强电力系统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做好电力调度事故的预防工作。实践中,电力调度人员应当及时了解电网负荷、气候条件、现场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状态等信息,据此对系统故障和危险点进行分析和预判,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2)做好事故的初期分析。对此,一方面,相关调度人员应当及时全面地对系统故障信息进行收集,掌握故障发生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相关保护装置的动作、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各级调度的管辖范围,做好事故处理过程中的配合协调工作。(3)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当电网故障发生后,相关调度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避免故障不良影响的蔓延。这就要求相关调度人员从确保系统稳定和连续供电的角度出发,科学及时地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4)推动电力调度自动化。借助先进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及设备,电力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方便调度人员的日常管理。
4 结语
配网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必须加强配网运行的安全管理,认真分析当前配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配网安全性,保证供电的持续、可靠。
参考文献:
[1] 岑国权. 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2014( 18) : 141 - 142.
【关键词】输电线路 运行安全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输电线路变得更多更复杂,起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变得更高。而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状况又对整个电网安全、电力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用电质量等多个方面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并实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及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一)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比如:由山火引起的高温、冬季或者高纬度地区的暴雪,低温天气、以及部分沿海等地区的暴雨、在我国北部地区较常见的冰雹等,都属于突发性的自然气候,冻害和高温会直接损坏输电线路的导线,干扰输电线路设备的正常工作,有时会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现象;较严重的冰雹则会将线路或者设备砸坏;雷雨天气增大了输电线路遭雷击的风险,对输电线路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严重时会造成大规模停电甚至是火灾[1]。
长期的高温暴晒、连绵不断的阴雨、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风等则属于长期性气候因素,在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的地区,会出现持续数月的高温天气、在江淮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容易遭受长期连绵不断的阴雨、在北方的一些高纬度地区有时会遭受长时间的大风,长期的暴晒在高温天气下,输电线路导线和设备会出现爆裂或者被烧坏;持续的雨天会加大输电线路电缆绝缘效果被破坏的风险,并增加了输电线路维护的难度。
(二)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输电线路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也会影响到其安全运行的状况,最主要的两个影响环境因素是线路周边树木的生长状况、鸟类的栖息状况。输电线路周边树木的生长高度与生长位置都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比如:一些树木生长高度过高,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是极为不利的;一些树木由于规划不合理,或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及时的修剪,肆意生长,树枝和输电线路导线交叉缠绕,增大了输电线路的安全隐患,以及输电线路日常维护的难度[2]。
鸟类栖息状况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鸟类活动、鸟类粪便上。在筑巢时,鸟类有可能将输电线路设备的一些元件或者小零件叼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者老化加速,使用寿命变短;也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巢筑在输电线路导线上或者变压器等设备内部;有时鸟巢会处在导线上形成一个小型的闭合电路,在输电线路受到因素的干扰后,这个小小的闭合回路造成了部分输电线路的短路;有时鸟类将粪便排在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上,由于清理不及时,这些粪便越积越多,其绝缘性能下降,安全风险增加,有时会出现闪络事故。
(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受外部人为因素的影响
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人为因素分为三种:输电线路周边事故、输电线路遭受盗窃、输电线路周围不经意的人类活动。
输电线路周边事故又分为周边施工引起的事故、输电线路经受的交通事故。有时一些建筑工程会在靠近输电线路的地方施工,但是由于施工单位自身施工计划的局限性,以及对输电线路保护意识的淡薄,没有将输电线路的保护或者是避免输电线路受损纳入到建筑施工的注意事项中,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也就很少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行为会不会对附近的输电线路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这就容易出现由于建筑施工中的误操作,或者施工以外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还有一些地区因为道路设计或者输电线路设计的局限性,道路设计的过窄、杆塔离道路过近,甚至直接立在道路上,这就加大了杆塔自身遭受交通车辆撞击的可能性,特别是一些大型货车,有时可能将杆塔直接撞到。
输电线路遭受偷窃又分为两种:偷电和偷输电线路的材料。有一部分贪图小利的人,以为自己离输电线路方便,为了少交电费,选择偷电,不仅容易导致输电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还会威胁到自己用电的安全;有时为了提高供电效率,电力公司会选择提高输电线路导线和设备等材料的质量,输电线路材料在遭到破坏后,其输电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安全更得不到保障。输电线路周围不经意的人类活动也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由于普通民众本身对输电线路安全保护这类知识不够了解,安全意识缺乏,有时进行的一些行为无意间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害。
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提高输电线路材料质量
要提高输电线路导线、设备、以及零部件等的质量,对输电线路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阶段性试验,根据输电线路所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容易遭受的强烈天气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具有针对性和高度适应性的线路材料。
(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比如在恶劣自然环境多发地区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并与该地区的气象局积极展开合作,及时监测和了解该地区天气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线路保护措施[3];在多雷雨的地区,一定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架设避雷器和接电线路,避免线路遭受雷击;在多大风的地区,输电线路在设计初期,就要将避风和防风措施考虑在内,将输电线路架设的位置避过风道和风口,并适当调整输电线路杆塔的高度,增强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可以采用安装驱鸟装置、设置安全防护网。
(三)加大线路维护与巡视力度
设立严格的线路安全检查机制与维护机制,要求输电线路检修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避免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并加大线路安全巡视的力度,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区,防止不法分子盗窃线路材料、破坏线路安全等现象的发生,维护线路安全。
结语:对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重视这些因素对线路运行安全造成的危害,及时采取合理高效的防治措施,维护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保证输电线路工作的稳定与安全、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收益的提高、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杰.试论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5):211.
[2]方宏,杨帆,文宗.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
施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31):137-138.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整个电力系统当中的基础和根本,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电力供应的质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和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都有所提升,输电线路越来越复杂。虽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电网企业的输配电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鉴于输电线路自身特点,仍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因素分析
(一)输电线路本身的建设质量
输电线路的分布范围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变,且极易受到狂风、暴雨、冰雹、雷电等自然灾害袭击,故本就应在输电线路建设时就对线路的建设质量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输电线路有架空输电线路与电缆线路之分,前者架设在地面上空,主要有杆塔、导地线、接地装置和线路金具、绝缘子及拉线等组成部分。这些构成部件本身的质量也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以铁塔为例,其常年都暴露在外界环境之中,随时会遭受到风、雨、雪、雷电的侵蚀,对其结构造成一定损坏,进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缩短铁塔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选购铁塔时要选择塔杆表面镀锌层均匀,且符合相关标准的铁塔,这是因为塔杆表面的锌层会在铁塔受到外界自然因素影响时产生一层Zno薄膜,保护铁塔的金属结构,防止其出现腐蚀、生锈问题。
(二)人为因素
这里所说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输电线路周边居民在线路下方焚烧农作物或垃圾,产生的高温浓烟和火苗会引发线路跳闸;二是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趋势下偷盗线路电缆;三是线路周边有工程项目施工,施工中高度较高的车辆或塔吊等在通过输电线路下方时极易与线路发生触碰,拉断线路,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在一些山区,输电线路导线还很容易在开山炸石等作业开展过程中被炸断。这些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自然因素
1 强风
遭受强风侵袭时,线路的回路会由于风偏的影响而出现跳闸现象。根据2013年针对东北地区国家电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这一年发生在东北地区国家电网110kV~500kV输电线路的跳闸现象就有200次,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引起风偏放电的强风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飓线风。当高空中冷空气遇到低空中的热空气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空气对流,进而形成风带。此类型风常发于夏季的6~8月份,瞬间风速可超过 30m/s,并伴有雷雨和冰雹,最终会形成一道水线,若水线同闪络方向一致时就会引发放电现象。
其二,龙卷风。龙卷风的瞬间风速在与地面相距距离约有50m时可超出 50m/s,一旦超出线路的设计标准,就会给输电线路的铁塔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引发铁塔倒塌,造成线路故障。
其三,大风。分布紧凑的线路杆塔在遭受大风侵袭时会导致线路出现摆动情况,使输电线路的垂直位移超过水平位移,引发线路断裂。
2 雷电
输电线路主要会受到三种情况的雷击影响,一是直接击中输电线路,对输电线路危害最大的直击雷;二是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杆塔,进而导致输电线线路出现感应过电压;三是雷电直接击中避雷针,然后避雷针反击到输电线路上,致使输电线路瘫痪。
3 冰冻
当输电线路表面覆冰时会使输电线路出现大范围的冰闪、舞动,进而引发线路断线、倒塔等电力故障。在2014年,仅重庆、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就在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下造成211条输电线路被覆冰,进而引发断线和倒塔现象。从冰闪机理角度来分析,绝缘子的闪络在轻覆冰情况下依旧是由冰污结合形成的,同绝缘子表面的积污和冰的电导率等因素关联紧密,冰闪常发于融冰期。
4 鸟害
鸟害主要会引发输电线路出现跳闸事故,主要原因是在鸟类把能够导电的粪便排在输电线路横担上后,这些粪便会在短暂接触空气间隙时引发闪络现象。此种情况常发于线路电压Q220V的输电线路上,因为这个级别的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间距离很短,鸟粪的存在帮助其构成了一个长通道,使空间电场发生改变,在带电导体和鸟粪构成的通道末端的间隙中产生放电现象。
二、针对以上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紧抓输电线路本身的建设质量
在购置输电线路有关构件和设备时严格以相关规范、标准和线路设计要求为依据,到国家指定单位购买或向质量、信誉都有保证的正规厂家购买,并索要有关产品的合格证与技术资料。
(二)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
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输电线路检修和维护工作的管理,并保证检修、维护人员兼具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要在进行一定安全教育培训的前提下明确各自分工,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遵照有关规范进行操作,并详细记录下检修时间与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检修。维护计划,杜绝错检、漏检和安全事故发生。
此外,还要在社会上开展有关线路、电缆保护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线路的巡视力度,不给不法分子留有偷盗电缆的机会。
(三)当输电线路邻近区域有工程项目施工时做好相应的施工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周边有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可指派专门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与项目施工企业一同就在施工操作影响下可能发生的线路故障进行预测,共同商议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当遇到违章建筑时还要做好协调工作,实在无法协调的就上报有关部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四)雷击防护
首先,根据往年雷电流强度和闪电密度分布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再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结构和地貌、地形等因素来分析雷击危害与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参考历年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电网的雷区分布图。
其次,分析110V~220V的输电线路,总结出易受雷击的地段及其原因。通过改造接地电阻来预防杆塔遭受雷电袭击,若改造接地电阻过程中出现困难,可通过加装杆塔拉线或安装耦合地线于导线下方的办法解决。
最后,可通过减小线路保护角或把侧向避雷针、可控避雷针加设在杆塔塔头附近来防治雷电绕击杆塔。
(五)冰冻防护
对于轻覆冰现象可通过清理线路污物和增加爬电距离来避免,具体来说可以在雨雪冰冻天气发生之前进行污物清理;在塔头间隙尺寸允许范围内适当增加绝缘子的片数和绝缘子串的长度。
对于重度覆冰情况,此时的绝缘子闪络受冰柱形状和冰凌桥接的程度影响,闪络放电的电弧会直接沿着冰柱和冰凌桥接面发展,而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与线路所处区域海拔高度间成正比关系,且会受低温冰冻天气持续时间影响。因此,可按不同伞径间插绝缘子,或是将绝缘子串布置成V型或倒V型等方式来提高绝缘子的冰闪电压。需要注意的是当采用双绝缘子串时为避免冰凌直接桥接,可通过增大串间距的方式来避免。
对于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问题,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特征在偏心覆冰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进而在风力作用下出现不稳定驰振。覆冰导线发生舞动现象的概率会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覆冰的迎风面冰层厚,背风面的冰层薄,厚度分布极其不均匀时,及时覆冰厚度并不大,也会在风速、风向和偏心覆冰以及线路自身等因素影响下产生导线舞动问题。
(六)鸟害的防治
把驱鸟装置安装在杆塔之上,或是通过在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上方安装防鸟刺、加设挡板等来避免鸟类停留在输电线路上。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转以及供电的质量,鉴于输电线路的特殊性,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要综合考虑能够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事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后再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1]贾延鸿.浅谈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188.
[2]杨铭,杨湘蒙.输电线路覆冰原因分析及优化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3,35(06):23-26.
[3]李晓令.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522-522.
关键词:冰期输水;安全运行;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Beijing-Shijiazhuang section in winter ice water process, extremely easy to meet, such as ice plug flow Ling ic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water security in winter. The glacial water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undertook detailed study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glacial water; safe operati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引言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组成部分,线路总长度约307.422 km。目前,担负着自河北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4座水库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任务。近几年,京石段工程已进行了三次通水,每次都经历了冬季冰期输水运行方式。冬季冰下输水,由于受较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容易遇到冰塞、冰凌等冰害,这严重影响了冬季输水安全。因此,本文对冬季输水过程中存在的冰塞、流凌等冰情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冰期输水的特点
京石段冰期输水一般由11月中下旬开始,2月中下旬结束,持续时间约90天。暖冬年、平冬年和冷冬年冰盖形成及融化过程不同,持续周期也不同。一般,冬季寒潮来临时,气温下降,渠道内出现岸冰、流冰、冰盖等冰情。已经进行的三次通水均形成了稳定冰盖,冰盖厚度约0.2m。通常,冰期由岸冰、流冰,冰盖及冰盖消融三个过程组成,即冰盖形成期、冰盖稳定期、融冰期。
当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形成岸冰和流冰,气温若继续降到-8℃以下,并且持续5~8小时以上,流冰就会形成冰盖。冰期输水若调度不当,很容易发生冰塞、冰坝等险情,对渠道和各类建筑物的安全也是整个通水过程中的重大考验。易发生冰塞的地段有弯道、断面形状改变处。当渠道流冰超过最大挟冰能力或流冰无出路时,流冰就要堆积,形成冰盖;如渠道流速大,遇到建筑物拦截,或渠道断面突然扩大流速减缓,就可能发生冰塞。当输水渠道结成冰盖后,与没有冰盖的输水渠道相比,过相同流量时,会造成上游水位壅高。
2冰期输水阶段划分
根据气象条件和冰盖形成及融化过程,冰期输水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冰期目标水位生成阶段、流冰阶段、冰盖形成阶段、冰盖下输水阶段、融冰阶段。不同阶段冰凌对输水建筑物的安全威胁程度不同,其中冰盖形成阶段和融冰阶段为输水关键阶段。
2.1冰期目标水位生成阶段
冰期目标水位生成阶段,即总干渠明渠段控制闸闸前水位逐步提升至冰期目标水位的阶段。时间为12月上旬至12中旬。
2.2流冰阶段
流冰阶段即,由于气温和水温相对较低,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冰花、冰屑或冰片甚至冰块,在此期间若继续向北京输水则为流冰输水。时间为12月中旬至12月下旬。
2.3冰盖形成阶段
冰盖形成阶段,即随着气温继续下降,总干渠由流冰逐渐形成稳定冰盖的阶段。大体时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
2.4冰盖下输水阶段
冰盖下输水阶段,即形成稳定冰盖后继续保持向北京输水。大体时间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
2.5融冰阶段
融冰阶段,即随着天气转暖冰盖逐渐融化,在此期间继续保持向北京供水。
3不同阶段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
3.1冰期目标水位生成阶段运行过程及控制
依据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设计、临时通水条件等有关要求, 自12月上旬开始,根据调度中心指令,利用5~7天的时间将总干渠明渠段水位抬升至冰期目标水位。
3.2流冰阶段运行过程与控制
3.2.1流冰阶段的水流状态
冬季输水时,在渠道封冻前后一段时间渠道不具备形成冰盖的气候条件,但由于气温和水温相对较低,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冰花、冰屑或冰片甚至冰块。
3.2.2流冰阶段形成冰塞的可能性
由于京石段输水工程沿线布置有众多的桥梁、河渠交叉建筑物、以及控制设施节制闸、检修闸等,在这些设施处,渠道断面急剧缩窄,在流冰输水情况下,当水内流冰达到一定密度时,极易在断面缩窄处、弯道处、倒虹吸进口下潜段形成冰塞,危及渠道输水安全。
3.2.3流冰阶段输水调度与控制
(1)水位控制。流冰输水期间节制闸控制闸前水位基本稳定在冰期输水目标水位运行。
(2)进出口流量控制。以入总干渠流量上限11m3/s,北京市受水流量上限9 m3/s控制。
(3)流冰量观测与控制。a)根据沿线工程情况,确定观测冰情断面,按照测报时间,内容及时测报。b)当日平均气温在1℃以下,日最低气温在-2℃以下时,渠道沿线加强巡查,特别注意输水明渠的弯道处、沿线建筑物进口检修闸、节制闸、控制闸以及其他输水轮廓边界断面变化较大的部位结冰情况及水体含冰情况监测,发现冰块或冰屑集中现象及时上报,并及时排除。
(4)防、捞、排冰措施。a)充分利用设在建筑物进口的拦冰索,及时排除拦冰索下游与建筑物进水口之间的冰块。b)所有拦污栅设备全部提起。
(5)随时做好紧急中断供水的应急措施。当水内流冰量大于1.5 m3/s,又不具备形成冰盖或输水工程局部部位存在形成冰塞的迹象又难以排除时,应终止供水,各闸站人员、工程巡视人员、运行服务单位应随时做好中断供水的应急措施。
3.3冰盖形成阶段的运行过程与控制
3.3.1冰盖形成方式的确定
冰盖形成分为静水形成冰盖和动水形成冰盖两种。为保证输水不间断,需在渠道正常输水条件下形成冰盖,故采用动水形成冰盖方式。在寒潮来到期间,将渠道的水流流速控制在结冰要求的条件范围内,保持渠道已形成冰盖的水面稳定,防止冰盖形成过程中水流顶托冰盖或脱空造成冰盖破裂。
3.3.2冰盖形成阶段输水调度与控制
(1)严格按照形成冰盖期间水流控制要求调度,尽快使水面形成冰盖,尽量减少封冻期间流冰输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