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行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家庭产业是涉及数字电视制造商、计算机制造商、网络软硬件提供商、通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商和其他消费类电子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产业,是未来广播电视业、电信业、计算机业和消费类电子业这几大产业的结合,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前景如此看好,广东如何行动?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厅、科学技术厅、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讯管理局等6个主管厅局于2006年联合制定和组织了“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提出了发展数字家庭的“岭南模式”,即“以有线电视为主通道,以电视机为家庭中心,以互动服务为导向,实现3C融合在家庭”。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广东省借助数字电视平移的契机,按照“统一技术体系、全省互通互联、分级设置前端、共享频道资源、合理分配收益”的原则,推进数字家庭各项试点工作,推动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目前,行动计划正在以广东占优势的数字家庭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为支撑,依托国家级产业联盟和标准工作委员会,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打造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形成千亿规模的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新兴产业群,形成全国示范效应。
技术攻关,专利覆盖
在数字家庭产业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数字媒体智能处理、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理论与传输方法、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及兼容性理论与技术等。
“行动计划”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向全国数字家庭及可视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视媒体计算理论与交互式媒体关键技术、可视媒体资源分布式存储与管理技术、移动可视媒体信息处理与自适应传输方法;提出了数字家庭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及兼容性理论与技术,主要在数字家庭组网技术、无线网络中的高效资源管理方法、多无线电多跳无线网络的拓扑控制与路由联合优化几个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按照“操作系统―中间件―终端产品―示范应用―产业化”的整体技术路线,研究了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嵌入式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数字家庭互动应用基础软件,在基础软件和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各种数字家庭终端产品,并开发出了多种互动应用服务;实施专利覆盖战略,积极鼓励和协助关联企业、单位或个人申请数字家庭相关技术、产品、应用和创新专利,形成数字家庭专利池。
截至目前,依托于数字家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数字家庭中心已累计上报并被受理33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9项已正式授权)和3项PCT国际专利,组织产学研创新联盟企业申请专利达1000多项,初步搭建了数字家庭专利池及其管理体系。对专利池中的基础专利实施“零代价转让”,促进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联合香港科大、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业界著名企业,组建了开放、合作、共赢的产学研用产业联盟。
“集群”效应促产业升级
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已于上半年在广州大学城揭牌、开工。这是行动计划按照产业集群建设与产业链培育相结合、以产业链培育为主的发展思路,在抓紧推进数字家庭产业创新的同时,积极建设应用示范工程的一个范例。
由于观念和管理等问题,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师资,没有主管,没有教研。所以,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发挥家庭教育在三大教育形态中的作用,必然成为教研部门的题中之意。延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触角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教研;必要性
一、家庭教育缺失及其成因
作为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其作用形态,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倡导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渗透主流文化而实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是对社会教育作用形式的写照,也是对社会教育积极作用的肯定。学校教育,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教育制度以来,其组织形态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教育效率比较高的、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拥有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的现代学校体制。学校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不仅有学科课程体系,还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职业教师,并在发展中走向专业化、法制化轨道,是比较成型的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中国传统对家庭教育成效的一种形象描述,同时也是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肯定。在我国,家庭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家族的宗族传统和民间习俗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泛化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虽然带有家族的深刻烙印,却是以自由、自觉为特点的,也就是说它既无教育标准,也没有必须实施的强制规定。
很显然,三种教育形态都是促进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到人力资源的转化,都是在不同时期对人进行不同影响的重要活动。而家庭教育,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它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初步阶段。
然而,同样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较,却有天壤之别。仅以师资队伍为例:学校教育有专业师资队伍,而且这支队伍是经过专业的严格训练,并且获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而家庭教育的师资却是大有问题的,是父母?还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好像是,好像又不是。说是,是因为他们都对子女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不是,是因为他们谁也没有受过培养孩子的专门训练,是否有资格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难怪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福建省家长学校教材编撰者陈仁德发出这样的感慨:“养猪养鸭有人培训,养育孩子却没人培训。”这种状态对人类自身生产来讲,的确是一个很沉重的大问题!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父母个人的孩子,家庭教育是各个家庭自己的事情。我们很少站在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度去认识孩子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不只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责任。因此,整个社会,上至政府,下到民众,对家庭教育的现状漠不关心,对家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既不了解也不重视。第二是培训缺位。很多家庭中,由于从来无人组织育儿培训,所以虽然做了父母,却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处在没有教师的滑稽而尴尬的状态。没有教师,何谈教育?第三是没有教育资源。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整个社会对家庭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家长们不仅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客观上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教育孩子,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处在仅仅以自身成长的经验和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印象为依据的阶段,处在应付了事的无政府状态。第四是管理主体不明,管理缺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对家庭教育开始给予了真正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状况。作为家庭,似乎是妇联管理的责任;作为教育,似乎又是教育的责任;作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保护,似乎又是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职责。这种多头管理其实便是无人管理。如此,家庭教育会是怎样的状况便可想而知了。
二、历史上家庭教育的政府作为
英国的哲学家兼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家庭学校》中断言,“家庭教育左右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在我国,早在1904年,清政府就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只是连政权都摇摇欲坠的政府,无力去改变本来就各自为政、鱼龙混杂的家庭教育罢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却是中国近代一个比较成型的家庭教育法典,也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政府层面开始重视的起点。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家庭教育》,1917年他个人筹款公开出版,分给广东省的家家户户,这是用具体行动来表达对家庭教育重视的近代中国官员。建国后,中国政府在1991年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之后,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颁布拉开了政府重视家庭教育的序幕:1992年全国妇联、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1997年全国妇联、国家教委颁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1998年又颁布《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2002年国家颁布《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2007年颁布《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计划》,201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指导意见》。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在制度层面上表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与紧迫,对家庭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前述观念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家庭教育师资的问题、课程资源的问题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无法落地,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还处在十分落后的阶段,和对家庭教育已经立法的欧洲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相比,与已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的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相比,可谓是真正地处在“初级阶段”。
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家庭教育的可为空间
正因为这样,它给做教研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留下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为此,以下四大领域要给予关注。
第一领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每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两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是为学校教育打基础,让孩子们更快适应学校教育生活是家长的责任,家庭教育是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反过来学校教育不仅要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生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要帮助家长掌握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帮助家长清楚自己在家庭中要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目标一致,对接顺畅,孩子的成长才能健康。在这个领域中,至少有几大问题需要研究: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学校教育能为家庭教育提供怎样的帮助?学校与家庭之间常态联系的平台在哪里?
第二领域是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在培养孩子的角度上,家长和教师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孩子,而家长只面对自己的孩子,而对同一个孩子而言,他们就是“同事”;就对孩子的影响而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孩子在学校的老师,因此,他们是不同环境中的老师,具有相同的身份;为了让孩子在家、校的表现统一,教师和家长又是协作的“伙伴”关系。正因为这样的关系,在这个领域,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如何让孩子理解和接受父母和老师是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生活的引导上信任老师,在学业的规划上尊重家长?在这些方面,老师和家长要保持一种怎样的联系和沟通?
第三领域是教育内容、行为养成在两个教育中的统一。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家庭的教育内容有质的区别,前者侧重知识和技能,追求能力的发展,讲求科学性、系统性;后者则强调生活规则,关注社会适应性,比较讲究怎样做人。在行为养成上,学校教育则侧重于强调团队行为、集体荣誉感,强调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家庭教育则强调亲情关系,强调礼貌、孝顺、恭敬、谦和、善良、节俭等等。因此,怎样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互补,在行为养成上顺畅对接,如何使得孩子们在学校和在家庭的表现一致,是要深入研究的。
第四领域是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问题。几乎每一个年轻人,天生地都能为人父或为人母。但是,不是每一个年轻人,不受训练就天生地会培养和教育孩子。换一句话是,有孕育生命的本事,不一定有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能力。所以,对家长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家庭教育的专业培训,就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这个领域是家庭教育最薄弱最有问题的领域。首要问题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谁来具体负责落实?这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实践探索的问题;其次是我们要给家长一个怎样的教育?教什么?谁来教?其三是用什么来保证家长必须接受教育?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农民工家长;子女;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G40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3.03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章淼榕: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上海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大规模化和常住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结果,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增加了591.96万人,增长率为193.6%;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1\]。其次是家庭化。到2011学年,上海市共有50.17万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中36.89万余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总数的73.53%;另有13.2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158所政府购买服务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占总数的26.45%\[2\]。由此引发了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入思考,而家庭教育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人口流动中家庭取代个体成员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发轫,还因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基础条件\[3\]。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方面的调查研究而言,关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行动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探索政府、教育机构、群众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如何为青年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有效帮助和指导的方法、途径、方案及机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青年农民工聚集的上海近郊青浦区开展的,根据子女性别对等、年级平均分布的原则向其辖区内10个街镇随机抽取了800户家有小学生且父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每个街镇平均抽取80户)为样本,进行《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问卷调查,从总体上了解家庭的基本特征及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特点,共回收有效问卷760份,有效回收率95%。在此基础上面向随迁子女占到生源98%的当地学校二、三、四三个年级部分来沪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研究。
本研究采取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问卷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胡菲菲的硕士论文《东西部两城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共4个维度:成才观(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教子观(对教育的作用、家长角色、教育方法的看法),儿童观(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亲子观(对自己同子女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看法,集中反映了教育动机),采取5级评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入户访谈选择11户具有代表性家庭,在访谈中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惑及需要的帮助,同时实地观察家庭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关系。访谈提纲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自编,分为6个维度:居住环境、基本情况、子女学习、未来期望、亲子关系以及奖惩子女等具体教育问题,共82个条目。行动研究以入户访谈的发现为主题进行设计,拟定干预计划并予以实施,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最后进行综合评估。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青年农民工社会经济状况堪忧,但心态显乐观
从来沪情况看,81.1%的家长来沪时间超过5年,73%的随迁子女来沪时间超过3年。其中,57.4%是父母和孩子组织的核心家庭,38.3%为三代同堂,单亲等特殊类型占4.3%。家庭平均拥有子女量为1.79个,独生子女家庭占36.9%。89.5%的父母是中学及以下学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10.5%;69.4%做兼职或者合同工,甚至处于无业状态。83.6%的家庭住房或租,或临时搭建,或老板提供。41.3%的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62.2%认为来城市之后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有81.2%预估五年之后经济状况会比现在“好一些”或“好很多”。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青年农民工家庭的五大社会经济特征: 第一,常住化和家庭化;第二,多子女;第三,低学历和就业不稳;第四,整体生存状况堪忧;第五,心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有望更开明
从成才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对成才途径的看法”比较片面和传统,依然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因而对子女学历有着高期望和高要求,希望他们读到研究生程度的占22.4%,读到本科的占66.9%。当然农民工家长也重视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约81%表示赞同(包括“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下同)孩子担任班干部以及多了解社会新闻。
从教子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容易将家长与老师的角色相混淆,将管好孩子的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对于“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抓好学习”这一观点,92.7%的农民工家长持赞同意见。在对其他教育任务的看法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分别占70.8%、13.5%,而“个性”仅占6.9%。然而,青年农民工十分认同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78.6%的人赞同“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成就有直接关系”,97.1%的人认为“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时间管教孩子”。在教育方式上,农民工家长中虽有45.2%的人赞同或不反对“严厉管教”,但他们也显得较为开明,有89.8%的人赞同“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
从儿童观来看,64.3%的农民工家长赞同或不反对“不能允许孩子做超越身份和年龄的任何事情”,72.5%的人赞成或不反对“小孩子不懂事,逼他(她)学习是我的责任”,印证了家庭管教比较严格,子女的主观探索行为极有可能受到压抑。尽管如此,他们也表现出教育的开放性:84.5%的人赞同“管教孩子,要考虑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和情绪”,93%的人赞同“允许孩子给家长提意见”。
从亲子观来看,88.5%的农民工家长赞同“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家长再苦再累也值得”;92.2%的人赞同“孩子有出息比自己事业成功更高兴”。显然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也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爱,容易给子女造成精神压力。在与子女沟通相处方面,90%以上的农民工家长认同“民主、平等、尊重”等现代亲子关系准则,74.7%的人对子女评价正面。但是81.7%的人赞同或不反对“爱孩子应爱在心里,不应表露在脸上”。然而这种爱的方式不一定能够被子女正确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青年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高期望低水平”的基本特点,存在“重学业轻人格”,“强管控弱教导”,“多付出少表达”等误区。青年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存压力较大,这些导致他们特别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另一方面他们无力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苛求,以及责罚等不当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子女内心的沉重、压抑和无奈。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本身就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家庭如果起不到子女精神压力缓冲器的作用,反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子女自卑、退缩、攻击性强等诸多心理行为问题。所幸的是,农民工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识比较强烈,并对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接纳的态度,这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与社会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为了揭示影响农民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本研究采取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因变量。自变量选取了两类:一类是家长因素,包括家长角色、文化程度、家长年龄、职业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另一类是子女因素,包括子女年级、子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子女学业水平。共选取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来沪人员教育观念有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以P≤0.05标准)的因素有5个,按影响力排序分别为:家长学历、子女的学习成绩,子女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家长年龄。这五个变量一共可以解释青浦区来沪人员家庭教育观念的19.8%,具有一定的综合解释力。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学历较高,收入较高,比较年轻,子女为独生子女,并且学习成绩较优秀,那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就较为科学先进,反之亦然。
然而,农民工家长中89.5%是中学及以下学历,41.3%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独生子女仅占36.9%,学习成绩优秀者占45.5%,因而他们的家庭观念很难达到科学先进的水平。可见,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必须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从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加强其社会融合等多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间接、稳步地提升其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行动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为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4\]。行动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科研很重要的一点区别是:行动研究从研究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入手,最终寻求问题的解决,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因此发现问题是行动研究的起点\[5\]。本课题选取98%的生源为农民工子女的青浦区毓华学校小学二、三、四年级的110位农民工家长为行动研究对象。按照子女年级和性别均等的原则,随机选取了11户家庭进行入户访谈,以期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访谈中,了解了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存生活环境较差。农民工居住地社区环境不理想,存在脏、乱、差现象。住房一般狭小拥挤,物品杂乱堆放。子女普遍缺乏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有一户整日充斥着刺耳的大理石切割声),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外,其他书籍、期刊、报纸等寥寥无几。
第二,担忧子女营养不良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显得面黄肌瘦,生长发育不达标,吃不洁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对子女的营养问题颇为忧心,但又无计可施。
第三,关注的焦点是学习成绩。父母虽然认可子女在生活中的乖巧、懂事(比如承担部分家务),但认为“没用”,“因为学习不上进”;他们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经常谈及“希望孩子学习更努力一些”。
第四,因对子女学习指导无力而深感困扰。父母对子女的学历要求可以用“越高越好”来概括,而且严格要求子女“做完功课才能玩”。但是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间较长,缺乏指导能力,对子女的学习监管普遍反映“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英语辅导方面,有着强烈的求助意愿。
第五,亲子互动仅局限于监督学习。父母与子女较多的互动在于监督学习或者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缺乏交谈、出游等更为积极丰富的互动形式,特别是身体接触比较少,有的家长反映很爱孩子,但是拥抱他们觉得别扭。
第六,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不予支持。子女一般兴趣爱好广泛(比如绘画、唱歌、跳舞、打篮球),而且希望能够课余参加培训。但是父母普遍认为“学这些没用,还会影响功课”,只有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稍稍消遣一下。
第七,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父母所谓的教育以说教和打骂为主,很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奖励子女一般只善于运用物质层面的,比如“吃东西”、“买衣服”,缺乏更高明的方法。
第八,教育缺乏一致性。父母二人往往一方(多为母亲)为主导者,另一方(多为父亲)为赚钱养家者,参与不多。夫妻双方就家庭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少,缺乏一致性。
由于农民工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容易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子女在情绪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重和压抑。由于家庭缺乏民主氛围,子女往往担心惹父母生气,不敢在父母面前自由发言。亲子间沟通不畅,子女往往陷入爱父母,依赖父母,感恩父母,但不被父母理解的矛盾纠结之中。其次,子女产生负面情绪之后,一般采用压抑和发脾气两种处理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情绪自我调控技巧。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当以及正确引导缺失有关。最后,子女的上学动机不外乎这样几个——“长大了可以做老板,不用工作”;“老师说,没有知识就是废人”;“找个好工作可以报答父母”,等等。显然,这些动机多来自于外部,子女的内部自我激励不足。
综合以上发现,我们围绕青年农民工家长最为关心的子女营养问题和学习问题,存在最大误区的科学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健康亲子关系的基本要素,以及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情绪调节和兴趣培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行动计划。
(二)制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系统干预方案并予以实施
我们将“提升亲子关系”视为系统干预方案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首先设计以沟通与默契为主题的亲子参与式活动,引导青年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体验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直接的情感表达。这种考虑基于三点:一是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二是农民工家庭普遍缺乏亲子情感互动;三是亲子关系最容易激发父母的情绪感受,从而持更开放的态度参与后续干预活动。其次我们整合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儿童医院、上海教科院各相关单位的专家资源,组织了四次互动式专业讲座,主题包括“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在“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讲座中,引用大量丰富的实例提出了组织家庭平衡膳食的四把尺子:食物多样化原则,食物均衡性原则,适量原则,个体化原则;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讲座中,将高深的理论寓意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澄清内部动机的决定性作用,帮助父母走出依赖外部奖惩的误区;在“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讲座中,引导父母超越对学习成绩的单一重视,阐明学习习惯、个性发展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强调“夫妻和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讲座中,要求家长正视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培育、表达正面情绪,并掌握积极行为训练方法。最后我们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安排了“讲故事”、“创意绘画”和“音乐体验”三种类型的亲子参与式活动,使得家庭在全新的互动中体验亲子情感交融,并使得农民工家长理解“兴趣是激发孩子内部动力和快乐情绪的源泉”这一道理。整个行动方案的实施以毓华学校为主体进行组织发动(包括家校通短信平系)。
(三)对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干预行动进行反思评估
我们采用了反馈问卷和随机抽取12户家庭开展团体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了干预行动的效果评估。从反馈问卷来看,家长从讲师的专业素养,活动的形式,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共四个方面对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好评率(其中选择“优秀”和“良好”的作为“好评”)分别为98.9%、96.4%、94.9%、99.4%。
从团体访谈的现场记录来看,干预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具体帮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家长开始认识到“成绩不是判断孩子的重要标准”,“孩子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家长自己存在很多问题,要经常静下心来反思”,“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平等,要有耐心”。第二,教育知识得到扩充,知道了“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第三,教育方法得到提升,对“爱要说出来”,“天天抱一下”,“多夸奖、多安慰、多鼓励”,“孩子情绪不好,先冷静下来,再沟通教育”等方法有认同。参加团体访谈的子女普遍反映家长在参加干预活动后有所改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更恰当——“不太凶了,最多骂几句,打很少了”;二是对兴趣爱好的支持——“肯让我打篮球了”,“妈妈说我可以去外面学画画了”;三是亲子关系更紧密——“更关心我了”,“烧得菜更好吃,花样更多”,“聊天时间比原来多了”。
通过此次行动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专业的、有的放矢的行动干预,对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扩充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短期效果。同时也证明了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模式:第一步,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和真实需求;第二步,以其需求为导向,厘清问题,建立目标,根据目标维度设计并执行一套科学的行动方案,并且在过程中随着服务对象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第三步,对照干预目标,进行干预效果的综合评估,进而对原来的行动方案进行修正和提升。
此外,我们也反思了两个问题:对农民工家长而言,一般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工作繁忙且休息时间没有规律,因而如何采用他们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开展讲座、培训,并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对农民工子女而言,传统教育体系,特别是应试教育占据的时间更长,份量更重,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安排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援助,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充分避免负面“标签”效应,保护子女的自尊心?我们认为讲座中更适宜采用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干预则可以建立小规模的父母自助团体,这样更容易统一时间。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家长会、班会,将服务项目融入到学校特色工作中。在干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握去标签效应原则,做到平等对待和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妇联等部门牵头,以学校为基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或系统,将短期效果向长期效果延伸。理想状态是:家长在课堂上受到触动后回家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得到子女的好评后,其科学的教育行为得到强化,逐渐形成一些好习惯。但实际上,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容易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干扰,比如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家长自己的工作压力增大或者工作收入减少等。要保持干预的长期效果,需要持续的跟进服务。青年农民工家庭居住地的流动性较大,居住环境不佳,因而社区的影响较弱。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由妇联等部门牵头,对家长和子女开展分层次、多维度和可持续的帮助。比如在新生入学之际组织来沪家长参加“亲子共同成长讲座”或亲子参与式活动,统一的培训结束后成立多个农民工家长互助组织(以20人左右为单位,人数较少便于统一时间,不致造成成员的大量流失),将有着同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定期请专家指点。同时,在青年农民工家庭聚集居住区周边招募志愿者(退休教师、大学生等),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然后由这些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上门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在此过程中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家长参加专家讲座的时候,也不妨组织那些培训过的志愿者面向子女开展一些情感支持性的团体活动,既支持了家长(很多家庭无人代看孩子),也帮助了孩子,一举两得。毕竟只有保持亲子双方同步发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在具体干预过程中注重“以需求为导向”,“以对象为本”,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出发,渗透式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我们发现,相较于那些说教式的条框式的家庭教育原则的方法和宣传,通过讨论“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家长所关心的,与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关的具体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宣传普及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更为有效。说到底,来沪人员需要的是“联系实际情况,贴近生活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智力开发”。其实讲什么主题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吸引家长来。等他们参与了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意识,再慢慢地通过讲课互动,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比如阐述“夫妻教育分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父母自我消极情绪调节”等重要主题,分析讨论“孩子做作业磨蹭”,“‘孩子迷恋网络’,‘孩子性格逆反’”等具体个案。
第三,整合多方资源,夯实社会支持系统,为青年农民工家庭争取优质、微利甚至无偿的社会教育资源,弥补他们在不利处境下的资源缺失,形成“亲子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小学阶段正是子女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来沪人员家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子女提供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机会。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或者公益项目可以用微利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大众媒体等手段寻求相关单位或组织的帮助。另外一些本市儿童的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也可以向农民工家庭免费开放。关键还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民工家庭对这些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在此过程中,提倡和鼓励亲子一起参与一起活动。通过提供更多亲子良好互动的优质、微利甚至无偿载体,逐渐培育“亲子共同成长”的积极家庭氛围。
总之,只有政府、学校、社会三种资源进一步凝聚与整合,才能真正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鼓励家长勇敢面对陌生环境和生活困难,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多与儿童交流,多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人口发展特征及趋势\[EB/OL\].(20110923)\[20120109\],2011.
\[2\] 俞 菀,黄安琪.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逐步“同城化”\[EB/OL\].(20111111)\[20120110\]http:∥sh.省略/201111/11/c_13124181
9.htm,2011.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16.
南京市委、市政府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学前教育工作,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长,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南京市设立财政性专项奖补资金(市级财政2014、2015两年的学前专项经费达10亿元),重点实施学前教育“增量”“创优”“惠民”三项工程,实行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教育制度。南京各区以实施“三项工程”为抓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形成了良好态势。
一、实施“增量工程”,解决“上得了”的问题
“十二五”初期,南京市幼儿园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存在供给缺口较大、优质资源相对不足、普惠度不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确保全市适龄幼儿“有园上”,五年来,11个区把加快实施“幼儿园增量工程”作为重中之重,严格做到落实目标任务不缩水,建设标准不打折,建设进度不拖延,全市新改扩建达省优标准的幼儿园298所,新增学位7.4万个。其中,建邺、栖霞、雨花、溧水、六合5个区新增学位均比市定目标超出1500个以上,江宁区新增学位9380个,居全市榜首。不仅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9.2%,还明显缩小了幼儿园服务半径,有力化解了“入园难”问题。
二、实施“提优工程”,解决“上得好”的问题
五年来,坚持“三个着力”,持续提升学前教育发展质量。一是着力整体,加快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各区以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区域改革发展。继2013年玄武、建邺和鼓楼3区率先成功摘牌之后,其他各区均于2015年底前获省政府正式认定,南京率先成为全市域建成示范区的设区市。二是着力创建,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规模。各区以创建省、市优质园为载体,加快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市省市优质园达573所、占比达86.7%,其中省优质园为464所、占比从2011年58.4%提高到71.6%,比全省同期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玄武、秦淮两区省优质园比例均已超八成。三是着力补短,促进园际协调发展。通过设立市级专项财政经费,对集体和单位办园实行经费补助,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实施“农村办园点标准化建设工程”,江宁、溧水、高淳、六合、浦口5区150多个农村办园点全面提档升级。扎实推进“无证办园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幼儿分流、加大供给等措施,1.5万名幼儿从无证园转入各类合格幼儿园,无证办园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幼儿入园问题有效解决。
三、实施“普惠工程”,解决“上得起”的问题
“十二五”初期,南京市公办幼儿园比例为54%,比苏州、无锡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幼儿园收费价格高于或等于苏州、无锡同类园的收费标准。为切实降低幼儿家庭教育成本,增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全市推行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一年基本免费。从2011年试行“幼儿助学券”,到2014年平稳“转轨”为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政策,大班幼儿一年可减免保育教育费6000元。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一方面,通过加强幼儿园用地规划保护、实行财政奖补资金向公办园倾斜等措施,引导各区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全市公办学位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办惠民园发展,市教育、财政和物价部门出台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规范认定127所民办惠民园,新增普惠性民办学位3.67万个。截至2015年底,全市0~3岁婴幼儿接受育儿园或亲子园服务率达90%以上;3~6岁幼儿在公办和民办惠民园就读幼儿比例从2011年的54%提高到78%。
总体上看,“十二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南京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著成绩,不仅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报》先后两次以头版头条形式宣传报道了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教育部简报介绍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南京的学前教育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对照“中国幼教名城”的建设目标、对照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一些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学位增长的新压力。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加上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扩张增速,人口刚性增长和复杂流动,全市适龄幼儿入园在“十三五”期间形成新“波峰”。
二是质量提升的新要求。南京是中国近现代幼教改革发展的发源地和先行地。学前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幼儿园在办学质量、内涵品质、办园特色上有更大的提升。而支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如保教质量、师资水平、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师收入总体水平相对偏低、非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是影响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的短板。
三是教育公平的新期待。《江苏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要求:“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试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要求到2018年,全省农村地区全面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正不断增大、教育公平的期待十分迫切,需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进幼儿园的公益普惠度和优质均衡度。
南京将以实施“二期五年行动计划”为突破,全面推进“十三五”全市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6年5月,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这是“十三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下一步,围绕贯彻落实“二期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按照“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质均衡”的要求,通过继续实施“三项工程”,持续优化幼儿园资源建设。一是深入实施“幼儿园增量工程”,重点扩大江北新区、城市新建小区、城镇及城乡接合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力争全市新增幼儿学位达5万个,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至少配建幼儿园(点)总规模不少于12个班,幼儿园全面实现标准班额办园。二是深入实施“幼儿园提优工程”,重点加大对城乡薄弱园、新建园和民办园创建支持力度,全市在省、市优质园就读幼儿比例达90%以上,区域内农村和城镇省优幼儿园比例差距不超过10%。三是深入实施“普惠性幼儿园促进计划”,重点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重点优化集体、单位办园以及民办惠民园的发展机制,到2020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主城区不低于70%、其他区不低于80%,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惠民园就读幼儿比例主城区不低于85%、其他区不低于90%。
二、坚持条件与内涵并重,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提高质量,是“二期五年行动计划”的核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改善办园条件。实施“幼儿园安全促进计划”,落实幼儿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标准,全面消除幼儿园危房。推进幼儿园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所有幼儿园全面达到市定标准。二是优化幼儿园管理。健全幼儿园年检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全面全程管理。落实幼儿园法人登记制度,凡符合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条件的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部门应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手续。三是促进幼儿园内涵建设。实施新一轮“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计划”,充分发挥幼儿园品牌课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加快提高各级各类、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水平。加强教科研工作,探索建立兼职教研员和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加快与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建立幼儿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
三、坚持规范与激励并重,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
围绕“数量充足、资格达标、收入合理、水平领先”的总体目标,全面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建设标准。所有幼儿园均按标准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并符合岗位任职要求,不断提高公办园在编教师比例。鼓励新增编制主要用于配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鼓励核增5%调节编制用于委派优秀公办教师帮扶部门园、集体园、民办惠民园等。二是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实施新一轮幼儿园教师全员性、分层次培训。探索学前教育师范生定向培养和男幼师专项培养制度。鼓励幼儿园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在评优评先中所占比例达15%左右。选派优秀管理者和骨干教师进高校深造或赴境外研修培训。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设立民办幼儿园教师招聘基本标准,探索实行公办幼儿园教师统一招聘办法和编外人员员额管理办法。均衡配置幼儿园保教人员,积极探索教师区管园用和合理流动机制,逐步缩小园际间骨干教师比例差距。四是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u定、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加快建立幼儿园教职工收入保障机制,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逐步建立民办惠民园教师收入增长激励机制。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
2012年度全市妇联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分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两项。
(一)常规工作。重点考核各县区围绕建设和谐的主题,大力实施“一法两纲”,抓发展促进和谐,抓维权巩固和谐,抓创建推动和谐,抓基础服务和谐,团结带领全市妇女为加快崛起、构建和谐等方面的工作成绩。
认真抓好“巾帼示范村”创建。围绕五项具体标准,争取将“巾帼示范村”建成妇女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新农村示范村和妇女工作示范点。
深入推进“两牵手、一扶持”工作,大力实施小额信贷,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提供科技、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积极开展“百岗联百村”结队帮扶活动,为促进城乡妇女的互惠共赢搭建人才、技术、信息、资金互动平台。
巩固、发展、壮大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能人、女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发展一批以妇女为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带动、服务作用。
继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切实加强对妇女创业带头人的培训,着力培养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新型女农民。
深入实施“百万妇女创业行动”。继续协调和联合有关部门,为女性创业提供项目、资金、技术等扶持。积极推动“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进社区、进乡镇、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强女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女企业家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为城乡妇女劳动力就业提供一体化服务,促进更多的妇女实现就业创业,做大做强家政服务品牌。
大力实施“维权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妇女利益协调机制、妇女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妇女群众矛盾调处机制、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抓住《实施办法》颁布实施的契机,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办法》的热潮,不断提高妇女学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平安家庭百点万户行动计划”,以家庭的“小平安”促进全市的“大平安”。
扎实推进“两纲”目标的落实。积极协调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重难点问题,巩固中期评估成果,加强“两纲”数据库建设,深化示范工作,加强妇儿工委组织建设。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和宣传,推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发挥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做好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促进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的不断提高。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引导妇女。灵活多样地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活动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积极探索妇女思想动态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妇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着力做好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消极因素的工作。
加强社会化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一法两纲”,宣传妇女先进典型和妇女工作的新成就。推动完善妇联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联络员、新闻宣传工作评比表彰等制度。
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以和谐家庭统领各类家庭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同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
实施“双合格”家庭育人工程。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继续发挥春蕾计划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的扶贫助学作用。
拓宽妇联组织的覆盖面。按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的要求,巩固和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积极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推进妇联执委工作制度和妇女代表联系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妇联阵地和实体建设,改善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
加强妇联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妇女工作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多出、快出对党和政府决策有参考价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努力使妇女工作越做越有成效。
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妇联干部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创新工作。贯彻落实省妇联十届六次执委会精神的创新思路、得力措施和工作成效。
围绕构建和谐的主题,在“百万妇女创业行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性地组织开展的有影响、有特色、见成效的工作;或在当地影响较大,得到党委、政府肯定的经验做法。
贯彻落实省妇联2012年工作部署,推动常规工作的深化发展效果显著或得到省妇联、市妇联推广的经验做法。
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重难点问题方面具有独特性、首创性、突破性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工作。
围绕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妇联工作新机制,改进妇联机关作风,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成效的经验做法。
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在拓宽妇女组织覆盖面、增强基层妇女组织活力、配齐配强基层妇女干部方面有新举措、新进展。
二、考核办法
各县区妇联在总结全年工作时,要分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两方面分别总结,进行汇报交流。综合考评继续采取百分制量化评分的办法确定考核档次。其中常规工作占60分,创新工作占40分。参加考评人员为市妇联正副主席、各县区妇联主席、市直妇工委主任和市妇联各部室主要负责人。
2011年初,我们受省教育厅基教处的委托,对我省幼儿园办园成本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测算,为编制《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提供决策参考。随后我们意识到,对办园成本的精确测算是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也能为各类幼儿园的良性发展提供参照。据此,我们申报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课题的形式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完成了对全省幼儿园办园成本的抽样调查,本文专门分析城市幼儿园的办园成本。
我们的调研一般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协助,选定有代表性的各级各类幼儿园(政府教育部门办、机关企事业单位办、民办,城区及乡镇)不少于10所,包括填写调查表和现场座谈会两个环节。在现场座谈会前一周,向幼儿园发放调查表(含详细的填表说明及现场座谈提纲)。在座谈会现场,收取调研表,就数据进行必要的问询,并对办园成本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的调查样本为省会合肥市某区,以期反映省内较发达城市办园成本的概况。
二、政策背景
自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颁布以来,安徽省及各市县都相继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有较大的变化。幼儿园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办园支出,因此首先对有关幼儿园经费的政策做一简单梳理。
(一)收费政策
根据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文件,公办幼儿园(含机关企事业办园)保教费上限标准为:省一类幼儿园每生每学期2000元;市一类幼儿园每生每学期1800元。普通公办幼儿园每生每学期最低收费标准100元,最高收费标准1400元。民办幼儿园(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保教费标准,由幼儿园根据办园成本合理制定后报所属物价部门审核备案并公示。[1]
(二)奖补政策
根据合肥市的相关规定,“市和县(区)财政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并随财力增加逐年加大额度”[2],2010-2012年市级专项资金分别为500万、2000万、5000万。市级奖补资金明确建设类、补贴类、资助类三类范围,对按公办园管理和收费的国有企事业办园每生每学年市、区财政分别给予1000元、400元的生均补贴。[3]
对于民办园,全面启动了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管理工作。2011年市级奖补资金给予普惠园创园补贴(每园20-30万)和生均补贴(每生每学年市级1000元、区级400元)。
正式启动了学前教育资助工作,每学期资助特殊困难家庭儿童一次,资助标准为市财政按照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资助,同时区财政配套800元。[4]
(三)政策要点
从经费来源来看,所有公办园(含机关企事业办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教育部门主办的公办园经费不足部分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机关企事业主办的公办园目前可享受政府生均奖补资金(市区两级每生每年1400元)以及由本单位投入弥补不足部分。民办园自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核备案并公示,但申请为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同时可享受政府生均奖补资金。
三、成本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我们选取了7所有代表性幼儿园的2011年数据进行分析,它们分别代表了政府办园、机关企事业办园及民办园。
(一)关于收支平衡
从数据来看,收不抵支的幼儿园有3所,其他3所幼儿园略有盈余,其中1所民办幼儿园盈余巨大。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将当年大型设备添置及维修的费用经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修正数据,从幼儿园提供的收支表来看,民办2当年也是收不抵支。并且,可以明显的看出,民办2的教师年均工资是很低的。
从现有的数据分析,可用“惨淡经营”甚至“入不敷出”来形容办园者的艰辛与坚守。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幼儿园发展中确实存在的困难,以现有的机制和收费标准难以满足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入不敷出”的幼儿园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所以,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其差额部分必然是由政府或其单位弥补的。民办园的差额可能是由于新办园前期的投入过大,实现“顺差”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可能由于当年有较大的设备添置或维修,或者生源因某种原因骤减等。
(二)关于收费与拨款
从办园经费来源来看,包括财政拨款和收费两部分,前者只有政府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镇办6、公办7)才能享受。财政拨款主要是用于编制内教师的工资福利。从收费来看,公办园完全实行政府定价,收费基本未超过收费上限(每生每年4000元),其中国企5、镇办6收费较低。民办园根据成本确定收费标准,2所幼儿园均超过公办园收费上限,民办2达到每生每年8700元。
(三)关于人员支出
在办园成本支出中,一般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设备添置及维修支出以及租赁支出等。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设备添置及维修外,多数幼儿园人员经费支出(教职员工工资福利等)占最大比例,一般在7成以上。从教师年均工资来看,多数达到或接近年均3万元,但民办2低于2万元(月待遇1500元),镇办6甚至月工资待遇不足1千元。一般而言,人员经费支出涵盖了工资福利社保等所有费用,月待遇不足1500元是非常低的工资水准。
(四)关于生均成本
本调查中最重要的数据是生均成本(参见表1),因为这是讨论经费分担机制的前提。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幼儿园的生均成本有显著差距,基本都在年生均成本4000元以上,多数在6000元以上。
鉴于一直以来幼儿园办园经费投入机制不顺,办园经费远没有达到充裕的程度。在经费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多数幼儿园的公用经费支出、设备添置及维修都一再压缩,特别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远未达到理想的境地,与专业的教师身份极不相称。因此,我们特别提出了“普惠模型”的概念。所谓“普惠模型”是指基于本园实际情况,保证幼儿园良性但不奢华运作所构建的一个模拟收支情况,这个模型特别应考虑保证教师待遇不低、收费不高、政府合理补贴。我们通过统计,编制了一个基于10个班规模的公办幼儿园办园模式,区分城市、县城、乡镇三种不同层次的“普惠模型”。在收费标准,人员配备及经费、设备经费、公用经费支出等方面严格参照现有国家和本省文件,同时在总支出的基础上预留了10%的发展资金。根据表3,三种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年生均成本分别为8000、6500、5200元。民办园可同等参照这个模型。
四、经费分担构想
(一)生均成本比较
根据国内学者刘焱等人的描述,浙江省安吉县2009年省一级、二级、三级幼儿园生均成本分别为5970元、5130元、3500元。其中生均财政性投入分别占75.5%、58.4%和43.1%。[5]王彬对广州市幼儿园2001年的调查,省一级、市一类一级、市一类二级年生均成本分别为7214、5181、5241元。[6]由于地域及年代的不同,两者不好横向比较,但可供参照。我们的调查结果与浙江省安吉县较为接近,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可与发达省份平均水平相比较。但我们构建的“普惠模型”的标准则明显高于安吉县的标准,这是因为我们希望改变幼儿园经费捉襟见肘的现状,但“普惠模型”决不是奢华运作的标准,只是一个满足基本的良性运作的标准。
(二)分担主体
简单地说,现阶段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国家不能负担完全成本,需由家长分担,即入园需交纳保教费用。公办园成本负担的主体基本上就是政府(单位)和家长,政府(单位)多出一点,家长就少出一点,反之亦然,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民办园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那就是完全由家长负担,这是毫无疑问的。除非存在非盈利性质或慈善性质的幼儿园,但目前这种性质的幼儿园基本不存在。所以经费分担实质上只存在于公办园,民办园无所谓经费分担的问题,除非政府对民办园有政策或资金上的补贴。
(三)分担比例
1.现有分担比例。
根据表4,除镇办6,公办7外,家长对成本的分担比例都在7成以上。如果举办者不能对成本进行补贴,这个比例应该都超过100%。之所以并不是全部由家长分担,一方面可能是某些企业园实际承担了少量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是民办园在办园初期投入巨大,暂时还不能收回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全部成本肯定还是由家长承担的。
根据普惠模型的测算,三种层次幼儿园家长分担的比例都在一半以内,这种比例是否合适,正是下文要讨论的。
2.分担依据。
就政府与家长的分担比例而言,基本的原则是以政府分担为主,因为学前教育具有公益和普惠的性质。
根据国际比较和我国实际情况,一般认为家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比例不超过生均成本的35%。[7]我们按35%上限推算调研所涉公办园及普惠模型,家庭每年所应承担的学前教育费用和年均收费见表5。根据这个测算,家庭每年承担每生的保教费用不超过3000元。还有一种依据就是家庭校内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上限一般在10%左右[8],2011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458.91元,按三口之家计算,因此学前教育支出不应超过6738元。而根据表5的测算,远未达到这个数额。
当然,这个分担仅仅是就公办园而言的,民办园或没有财政投入的单位办园则不存在分担的问题,应由家长全额负担成本。根据普惠模型的测算,每年家庭的负担至少要在5000元以上,这接近或超过了6738元的家庭可承受上限。
(四)合理分担构想
1.成本分担比例与本地居民收入。
根据“普惠模型”的成本测算,按公办园35%的家庭分担比例上限,这个支出在合肥市家庭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民办园或无财政投入的单位办园完全由家庭承担成本,则接近或超出了家庭可承受的范围。
从合肥市城区现有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来看(每年2800-4000元),高于35%的家庭分担比例,所以政府应负担更多的办园成本,家庭年分担学前教育费用不应超过3000元。
2.以政府分担为主的思路。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扩大公办园和在公办园就读幼儿的比例,比例越大,家长合理分担的比例就越大。但不管怎样,现阶段在民办园就读的幼儿比例仍然不低,这部分家长的负担相对沉重。所以,近期的目标可暂不考虑家庭分担成本35%的比例上限(参考3000元),仅将家长分担的学前教育费用控制在家庭支出的合理范围内(参考6738元),确定民办园的收费上限。民办园办园成本缺额部分可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即合肥市针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奖补政策。
政府应该尽力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我们设想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应达到6成以上;在中长期规划期限内,应达到8成以上。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政府“保基本”的目标,学前教育也就具备了普惠性。政府提供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还需考虑合理布局,即根据就近入园的原则,保证普惠性幼儿园能辐射到城市,“应保尽保”。最终的目标是使家庭分担成本控制在35%以内。
3.区别对待的家庭分担机制。
我们的分析还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一些家长而言,即便很低的收费也可能不堪重负;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即便是最高的收费也能承担得起。所以政府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经费,使最需要的人受益,这是解决经费分担问题要优先考虑的。
政府财政投入的主要经费应用于保基本,即那些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应得到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少数困难家庭应得到政府更多的资助或免费的补偿教育。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高收入家庭的特殊的学前教育需求,也应通过市场的方式,允许一定数量的高收费幼儿园的存在。
这样就至少可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即普惠性幼儿园及非普惠性幼儿园,前者包括公办园及经政府认定并提供资助的民办园,还包括未接受政府资助但本身收费低廉的民办园,但这些民办园应是合法规范的;后者即是指自行确定收费标准,市场化运作的高端民办园。我们觉得未来还会出现一种由慈善组织或公益基金举办的非营利性幼儿园,这种幼儿园提供免费或接近免费的学前教育服务,主要接受困难家庭或处境不利家庭的幼儿。政府应在政策上允许,全社会也应该营造这样的氛围,鼓励慈善资金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这样会使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进一步的扩大。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基本上代表了省内较发达城市幼儿园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幼儿园的生均成本有差距,年生均成本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多数在6000元以上。我们还构建了一个良性但不奢华运作的“普惠模型”,生均成本分别在5000-8000元之间。政府应分担大部分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可参考国际通行的分担比例并结合本地家庭收入水平。我们认为还应该对不同收入家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区别对待,政府应提供“保基本”的学前教育,高收入家庭可自主选择高收费的学前教育,还应鼓励社会开办完全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合肥市物价局.关于规范合肥市区幼儿园收费管理的通知(合价费〔2009〕29号).2009.2.4
[2]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合政〔2011〕77号).2011.7.8
[3]合肥市财政局,教育局.合肥市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市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财教〔2012〕835号),2012(8)
[4]方东玲.做好国家学前教育改革试点 建立完善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在201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2.7
[5]刘焱.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路径选择——以浙江省安吉县为参照标准.教育学报.2010(5)
[6]王彬.广州市幼儿教育成本与收费标准的实证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4
近年来,在打造“美好九龙坡”的城市发展愿景指引下,九龙坡教育人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以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体奋斗目标,确立了“让德育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灵”这一德育理念,着力调绘“爱心、书香、理性”的九龙教育三原色,使之构成九龙坡德育的三棱镜—
爱心立德 全员树人
—用爱心绽放智慧光彩,以全员耕耘德育热土
书香立德 逐梦树人
—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以梦想催发德育心芽
理性立德 创新树人
—用理性求索教育本真,以创新凸显德育特色
爱心立德 全员树人
从宏观角度来看,德育就是爱的教育,德育离不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只有充满爱心的教育,才能有教无类;只有充满爱心的德育,才能润物无声。
(一)用爱心绽放智慧光彩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九龙坡教育人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真正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
1. 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
中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学习和落实《守则》《规范》,培养学生在文明礼仪、纪律、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法制教育,选聘公检法机关优秀干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组织法律和教育专家开展法制知识巡回报告,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增强其法律意识。
2. 将心育工作化为爱的营养餐
九龙坡规范和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区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使教师基本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每所学校均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主要包括标准化心理辅导室软硬件建设,学生“六商心育”活动课程建设,教师“心育六能”系列培训,家长“心育六力”系列培训与宣传,学科“因能施教”个性化品质课堂建设,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六个方面。
3. 关爱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
根据西部大开发需要,九个建制镇的并入,使得九龙坡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随迁农民工子女剧增。为此,九龙坡把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民生工程为突破口,西彭镇三小、华岩小学等学校努力打造“建好寄宿制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让所有孩子的学校生活都充满阳光;以西彭园区实验小学、驿都实验学校、铜罐驿镇小学、含谷镇小学等农村学校为平台,积极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开展科技、体育和艺术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特殊儿童群体的业余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以全员耕耘德育热土
德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九龙坡把全员育德作为每个教职员工的基本职责,以全员育德来耕耘德育这片广阔的热土。
1. 全员育德育全员
九龙坡很早就建立了区、校两级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二是持续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关注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以及特殊家庭子女的思想动态,从教育、教学和生活上加大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和关心;三是成立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创新教育、审美教育和安全教育七个专题教育报告团,到各校巡回开展专题讲座。
2. 全员育德需全员
九龙坡在德育方法和途径上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学生、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家访和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的支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各种积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搭建学校、社区(村委会)互动育人平台;积极邀请“五老”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致富能人等先进典型参与到学校育人工作中来,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书香立德 逐梦树人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学校教育就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当下,也要提供给孩子有利于提高未来生活质量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层面、精神层面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发展作好准备。九龙坡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使其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以梦想为内驱力实现终身育人。
(一)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喜爱书籍、爱好阅读,应该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所以,九龙坡启动“修远行动”,倡导师生阅读,让书香弥漫校园。
1.“教师阅读计划”强素质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家之所以是教育家,在于他能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教育的本义”“我们越是被现实迷惑和遮蔽,越是需要教育理想、教育精神的记忆和激励,越是需要确立清晰和冷冽的朴素真理,以洞穿教育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屏障”。因此,九龙坡深入开展“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乐趣、一种共识、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让阅读成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成就教育人生的重要途径。
“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聘请朱永新、李镇西等21位专家学者组建专家指导组,推荐阅读书目130种,为学校师生配送图书共计17万册,组建微图书室200多个,举办“九龙教育大讲堂”6场次。各学校围绕“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开展了读书沙龙、撰写读书心得、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征文竞赛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将活动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
2.“学生全科阅读计划”读遍天下书
各校明确制定“修远行动”之“学生全科阅读计划”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围绕学科主体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学科阅读体系,实施“全科阅读”和德育的“全面渗透”。
“修远行动”实施至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正悄然改变着师生的精神面貌;阅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让学校书香馥郁,充满文化气息。
(二)以梦想催发德育心芽
九龙坡组织各学校开展梦想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七彩画笔绘童心、我的中国梦等梦想主题绘画比赛,“离校不离教”活动之“三梦想”系列活动(读出梦想—与家长同读一本好书,读出童年的梦想;写出梦想—将阅读的所思所感写下来,描述自己远大的梦想;画出梦想—把心中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和对人生的期待付诸画笔,画出一个高远的梦想),“唱出梦想”歌唱比赛,“玩出梦想”科技创新活动……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一粒粒梦想的种子,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种子也必将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理性立德 创新树人
从微观角度来看,常规管理对于德育来说尤为重要,常规细节的落实,总是会面临重复、机械和枯燥的难题,这就需要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调动自身的工作热情,以创新性的活动让孩子接受“无痕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用理性求索教育本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让他们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思辨意识,这不仅是培养“负责的公民”的需要,也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1. 优化德育制度设计
制定《九龙坡区中小学德体卫艺工作考评办法(试行)》,由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德育过程、德育成效5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以及4项加分项目构成,总分值100+20分。通过考核评价,不断提高学校德体卫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考评情况作为德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评选的主要依据,同时直接纳入中小学校层次目标发展性督导评价的范畴。
2. 强化德育阵地建设
加大德育阵地建设,改善活动条件,投入1.35亿元,在重庆市率先为各中小学配备电子白板;为师生增配励志类图书27万册;新建4个乡村中小学科技活动室,4个乡村学校少年宫,新建了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馆,九龙坡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各学校结合实际,围绕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新建“六大功能室”,自办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3. 深化德育队伍培养
充分发挥德育干部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德育干部培训。适时分批次组织德育干部到外地观摩学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区级层面的讲授培训;调动参加区级层面以上培训教师的积极性,开展校内传帮带。此外,发挥“梦想与团队”五个项目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稳步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做、德育天天讲、德育人人管”的良好氛围。
4. 重视德育科研引领
内涵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而教育科研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先导。九龙坡加强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书香校园建设六大项目实验,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二)以创新凸显德育特色
1. 做实“四育工程”
根据重庆市教委文件精神和本区域实情,九龙坡创新德育工作的四大途径,做实“四育工程”。在课程育德方面,健全和完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课堂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德元素,开发校本教材,举办课程育德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总结经验、打造品质课堂;在环境育德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环境文化的育人作用,整体规划和布置校园自然景观,注重办公室、教室、走廊等内部环境的布局与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在活动育德方面,建立了活动平台、比赛平台、奖励平台和发展平台来推进活动育德,成立了青少年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心,各学校成立合唱队、雕塑队、手工制作队等艺术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网络育德方面,建立了九龙坡区教育信息中心,开通了九龙教育政务网、九龙教育教研网和九龙教育德育网,建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的城域网,各学校在自己的德育网站创建班级德育博客,开通家校通(校讯通)、微博、QQ等,通过虚拟、现实双管齐下,提高网络育德实效。
2. 做靓校园文化
九龙坡坚持“精心确立特色、用心打造特色、匠心物化特色”的原则,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引领,课程文化建设为核心,管理文化建设为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从理念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网络文化六个维度系统构建,将特色学校建设与全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催生出一颗颗璀璨的特色教育之星。比如,谢家湾小学的“六年影响一生”、高新第一实验小学“美的教育”、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阳光教育”、杨家坪中学的“绿杨教育”、田家炳中学的“幸福教育”、鹅公岩小学的“让天赋成就精彩”、九龙小学的“九龙楹联”特色、杨家坪小学的书法教育特色、和平小学的百草园种植活动特色、西彭三中的家校网络教育特色、驿都实验学校的川剧艺术特色、西彭一小的踢跳体育特色、园区实验小学的乡村少年宫特色以及走马小学的民间说唱艺术特色等,铁路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1年12月,九龙坡还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近八百人参加论坛。在主论坛的基础上,还开辟了三个分论坛,分三条线路,推出了九所学校作为论坛参观现场,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彰显了九龙坡特色学校的实力。
3. 做优实践大课堂
近年来,我校在“阳光教育”的引领下,坚持“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怀柔区中小学生品德养成三年行动计划》、《怀柔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怀柔区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绽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努力创设阳光育人环境,构建阳光高效课堂,开展阳光实践活动,塑造阳光新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一、建设阳光团队 促进教师成长
学生是否具有阳光般健康的人格,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健全人格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没有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辐射,学生不可能在学校中得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健康发展观的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向和谐与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建设一个良好的阳光教师群体,关键在于学校的引领,构建阳光教师团队是培养阳光少年的必要条件。
我校重视阳光教师团队的建设,积极引导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周的教科研活动、“献出你我爱心,共建书香校园”活动,使教师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和先进的业务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了头脑,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试验中,大大提高了自身素质。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强化教师的阳光心态和高尚人格品质,通过师生寄语、国旗下讲话等活动,给教师以激励、期望和鞭策,引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水平和理论水平。
在建设阳光教师队伍上,我们尤其注重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风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师德学习和讨论会,让教师结合身边的模范比照自己的工作,明确努力的方向,填补以往的缺漏。我们每学年都要进行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公开评选的标准和程序,通过教师自愿申报、教研组或年级组推荐等形式,由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进行评分裁定,评选出优秀教师代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境界。此外,我们还建立了教师多元评价制度,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教师的教学常规,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评选学生满意教师,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要求教师规划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发展自己的专长特色,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育阳光少年 美化学子心灵
阳光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在德智互动中去唤醒学生心灵,激活生命力量,进而充分发展学生的优点,努力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增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成为具有阳光品行的新一代。
我校依据“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育人先育德,求知先修身“的德育工作目标,践行”以礼育人“,用阳光德育塑造阳光新人,狠抓礼仪养成教育,制定了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桥小校园礼仪读本》、《课堂文明用语》等材料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知礼仪、懂礼仪、学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还先后开展了坐立行走的强化训练、课前准备训练、路队训练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我校以“礼仪做事,文明做人”为活动宗旨,积极开展学生自我管理、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让学生知晓新时期少先队员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家庭,深入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为身边的人服务,学会关爱亲人;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书写爱的承诺书,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长辈,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老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校重视家校共育,促进学生阳光向上,召开以《成长成才,塑造阳光少年》为主题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阳光教育,表彰优秀学生,部署学期阳光教育重点工作。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为家长进行讲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家长开放日”做为整合社会教育力量的一种有效机制,有利于增加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适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共同育好阳光新人。
三、构建阳光课堂 享受学习乐趣
阳光课堂是指“快乐、智慧、多元”的课堂,它倡导学生思维自由,课堂气氛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氛围和谐;师生、生生之间高效活动,学生学得主动,课堂生动,有活力;教学方式多元,学习方式多元,学生个性发展多元。我校积极构建“低负高效、多元发展、充满活力、整体提升”的阳光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使每位学生在阳光课堂中懂得倾听与尊重,合作与竞争,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打造阳光教师队伍,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举办了“金桥杯”阳光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活动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教师们踊跃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为了切实落实减负提质,为学生创造幸福童年,我们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为构建阳光、高效课堂奠基,举办了《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评价指标的研究》等课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研讨过程中关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我校重视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着力改变部分学生的厌学现状,打造有趣、本色、生态的魅力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体验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学习中身心愉悦,快乐幸福。为此,我校积极举办各种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办了语文百词游戏、数学计算、英语趣味竞赛等多项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阳光个性。
四、落实阳光体艺 培养才艺新星
体艺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展示学生的才华和特长,给学生以艺术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启迪。
[关键词]和美;校本课程;润泽;和美人生
培养“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的阳光少年,形成“和在自然、美在卓越”的和美文化,是我们深圳市滨河小学办学的主要目标。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是我校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有特色学校文化的基础,更是“和美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开设和关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和谐更全面地发展,为学生和美人生奠基。
我校在和美校本课程体系完善、推进和美校园文化建设上,主要从如下几个着力点去润泽学生的和美人生:
一、环境文化课程浸润熏陶
在学校环境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我校遵循“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体现和美”的原则,千方百计建设隐性文化、打造德育教育课程,充分运用景点文化、墙壁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开发育人资源,使校园里的每一个景点、每个地方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我校走廊文化具有针对性和序列性:一楼走廊针对低年段学生张贴了《弟子规》《新三字经》《和美儿歌》等内容;二、三楼走廊针对中年段学生张贴了小学生珏背古诗词;四楼走廊针对高年段学生张贴了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五楼走廊则张贴了科技类宣传画。此外,还有分布于校园中其他地方的法制长廊、和美文化长廊、学生书画作品展示厅等,内容丰富,同时做到适时更新,使学校处处体现和美文化、德育书香文化特色。我校在建设长廊主题文化的同时,利用通道、圆柱、楼梯设立“阅”、“勤”、“静”、“惜”、“仁、义、礼、智、信”等标示字牌来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文明有礼的阳光少年。学校同时还利用操场、围墙、过道等适当位置设立展示学生文化活动风采的橱窗、温馨安全提示、学生特长展示等宣传栏,让学校处处体现教育,让学生在浓厚和美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理念文化课程感召引领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校园精神则是校园文化的升华。我校通过立校训、定校规、谱校歌、树校风等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塑造学校形象。在学校校门口,一块大圆石上刻着学校办学理念:以人育人,以生命激活生命;在学校的教学大楼正面,悬挂着学校的校训——“明理、励志、厚德”六个鎏金大字:在一进校门的右手边一块大石头上,则篆刻着学校的三风——校风:和谐、尚美;教风:和悦、立美;学风:和乐、共美:在教学楼的侧面,悬挂着学校办学目标:和在自然、美在卓越。为了更好地让师生和家长领会学校的文化,学校还专门将学校的环境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发展文化编撰成校本教材《和美文化》,发给师生、家长,共同分享学习。这些和美理念文化的呈现,构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办学气象,营造了和谐的教育生态,激励学生朝和美的目标不断迈进,不断追求卓越,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深层挖掘,学生的情感能源得到充分释放。
三、校本活动课程多元滋养
学校为丰富校本活动课程,把德育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联系,以“和美阳光少年”行动计划为主线,积极开展“追星争章”、“红五月”才艺展、“坐拥书城、亲子阅读”等主题活动,培养和美阳光少年。
我校的校本德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为增强活动实效,我们开展了“和美阳光少年行动计划”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锤炼,如“体验军人生活”、“模仿重走路”、春季秋季磨砺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在活动课程方面,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我们成立了情智文学、开心英语、快乐数学、活力跳绳、藏书票、悠扬民乐等24个社团,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另外,我校每年还举办“红五月”才艺展、科技信息节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我校举办过版画全国现场会,学生版画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大奖。同时,我们对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对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12年在深圳市德育绩效评估中我们荣获“深圳市德育示范校”称号。
四、社区教育课程全面锤炼
学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里,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和文化,这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学生的体验教育、实践探索提供服务,我校创新家校舍作模式,成立了“家教会”(即家庭与教师联合会),“家教会”制度健全。家校和谐相处,家长跟着学校的政策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我们通过“家教会”不断拓宽社区教育资源,将隐性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各美其美”的显性能量,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效益,在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的同时,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学校管理模式也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学校采取精心谋划、宣传鼓动、情感感召、培训指引、自我教育等措施引导“家教会”,让更多的家长投身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来,进一步拓宽教育途径,使社区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有效补充。近年以“家教会”名义主办的全校性学生主题活动就有10多项。如驻港部队旗手升旗仪式、香港童子军野营体验、逃生技能训练等。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在交往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实践证明,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丰富多彩的社区、社会教育资源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行为的规范、全面的发展。
五、书香文化课程提升气质
近年来,我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颇有成效,特别是学校以紧邻深圳书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的“坐拥书城、亲子阅读”系列活动更是独具特色。学校动员各个家庭每周至少在周末带孩子去一次书城,采取家庭共读一本书的方式,指导孩子阅读至少一本书籍,围绕书籍中的内容展开若干次的交流学习。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对话、日记、小报、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读书引领家长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一起写作,一起成长:让孩子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有指导地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同时实现家长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家长通过这些活动拓展了家庭教育知识,掌握了家庭教育艺术。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和知心朋友。通过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一起建设精神家园,引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并让孩子感受到终身学习对于自我发展的意义。学校每年开展“阅读之星”和“优秀阅读家庭”评比,收集保存了家长学生共读的上百幅摄影作品。收集了3000多篇读书笔记,书香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呈现。2010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2011年学校成为广东省首批分级阅读示范基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书香文化课程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儒雅气质得到提升。
六、多元校本课程各美其美
我校严格执行《深圳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通过上下午两段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我们的课程设置既落实上级的科目要求,保证各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课程进课堂,又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开设了有自己传统优势、旨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了如儿童版画、跳绳、笛子、校园音乐、电脑绘画、中国书法、国学书法、经典阅读等校本教材,并配备相应的教师用书。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对我校特色课程提升开发而成的。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继承与创新并举”的方式,坚持“以教师专长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发展为动力”,以“和谐发展、各美其美”为理念,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进行开发。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我校始终秉持“为每个孩子的一生奠基、让每个孩子的梦想花开”这一宗旨,我校二十四个社团的开设,六种校本教材的开发,主要是围绕“三个学会两个美”来构建课程体系。我们提出的三个学会指:“学会下一种棋、学会一门乐器、学会一项运动技能”,两个美指:“字体美、绘画美”。我校开设三棋、竖笛、校园音乐、绳操、中国书法、国学书法、校本书法、版画、电脑绘画等课程,都是为孩子们打亮底色、润泽生命的奠基课程,目的让孩子们的未来人生有健康的体魄、有音乐的情趣、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人生如棋的智慧、有中华情怀的底蕴。三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绳操”、“三棋”、“版画”已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带动了教师教学观念(评价观、课程观、人才观、教学观等)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另外,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实现“和美教育”的“和谐发展、各关其美”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好地润泽了学生的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