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医学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4-02
一、背景资料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学科成就及积极学校功能有关。已经有很多课题研究了学生积极学校功能的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是学生积极学校表现的预测因素之一。主观幸福感由三种预测因素组成,一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二是积极情感,三为消极情感或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的学业满意度有关。
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2]。社会支持代表着社会结构中其他人可以提供的资源,这些资源满足个人功能性需要,可以是情感性也可以是工具性的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物质的、材料性的和消息情报等。这些支持通常在避免个人受到压力情境的不利影响下出现。社会支持一个直接且积极的作用便是它可以产生使人产生积极体验、稳定感和自我价值感。
我国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较多,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有关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感差异的研究,但单独针对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医学生在医学院校课业多,需要记忆及实践多,学业压力较大,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学生目前生活的感受及生活满意度,并讨论医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何影响,从而对以后医学生在校学习及心理健康程度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材料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编制,量表一共10个项目,分为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支持利用度(3条)3个维度,3个维度得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量表重测总分一致性为r=0.92,各分条目一致性在0.89~0.94之间[3],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在国内应用广泛。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收拾对幸福的陈述。国内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33项[4]。在本项研究中结合大学生实际只取该量表的前18项,量表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3.背景资料问卷(自编),主要人口统计学资料。
4.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采用准确的指导语集体施测,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医学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医学生的幸福感总体不错,男生幸福感平均数大于常模(M=75分,SD=15),差异不显著,女生幸福感平均数大于常模(M=71分,SD=18)差异显著,说明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不低于其他大学生(见表1)。
2.医学生社会支持基本情况见表
社会支持方面,在社会支持的个维度上女生均分大于男生均分,但差异不显著,男女生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差异(见表2)。
3.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成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及客观支持(见表3)。
四、讨论
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较好,男女生幸福感分数均高于常模,女生差异显著,男生不显著,未能证实在不同专业中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低的结论。有的研究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艺术类和体育类大学生主管幸福感体验最高,其次是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工科学生和医科生的幸福感体验最低,而陈静、杨宏飞(2003)、李银萍等研究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感没有明显差异[5]。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来源不同有关。本次研究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这与以前的某些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报道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来源不同有关。
2.医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
在社会支持方面,医学生女生在各维度上均高于男生,但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刘广珠的研究结果相同。丁锦红和王净(2000)等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男生,同时女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两方面[6],而有的研究则表明男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关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性别差异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这有可能是由于取样及测评工具的不同而造成的。
3.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在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有研究说明了自尊、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它们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7]。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大学生自尊的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提供信息和情绪情感支持,使他们有倾诉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主要反映在情绪支持和社会结构中亲密人员的陪伴上,而这正是主观支持所包含的内容,主观支持是指主观体验到的来自朋友、老师、同学、家庭成员等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与本研究主观支持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一致,与李雯、郑日昌针对大学生的关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一致[8]。客观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另一主要内容,它在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正相关次于主观支持,但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可信赖的成员为大学生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帮助大学生的日常需要,那么物质的和信息的社会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参与,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将是虚无的[9]。可见,在社会支持中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到对他们进行主观支持,也要对客观支持方面做一些工作。社会支持的最后一方面是支持利用度,医学生对于来自于各种支持的利用情况也影响到医学生的幸福感。本研究中支持利用度这一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小于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维度。因而,在给予医学生社会支持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支持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与幸福感相关最高。医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男女生并无显著性差异。为学校怎样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iener E,Biswas-Diener R. New directions in subjective well- being research:The cutting edge[J].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2).
[2]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3]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G]//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2-4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7-79.
[5]郑祥专,孟万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7]张茜,邹德恒.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机构;负向互动;社会控制;立法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8-0035-05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20多年来,运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政策性金融法律的缺失、缺位及相关立法工作的严重滞后。加强政策性金融领域的专门立法,依法治理政策性金融机构,实现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管理的法治化,无疑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呼声,从业界到学术界一直持续不断。专家学者从经济学、金融学和法学的角度,对政策性金融立法的理论依据、结构框架和国际经验等分别进行了先期研究(白钦先、曲昭光,1993;王伟,1994;吴晓灵,2003;段京东,2005;白钦先、王伟,2005;贾康,2010;王吉献,2015)。但是,从社会学视阈进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分析还比较鲜见。为此,本文运用社会学原理尤其是法律社会学及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立法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控制的法律手段、法制体系及运作机制的构建等进行初步探究。
一、负向互动与越轨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制生成的社会基础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互动,社会互动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之中,各行动者处于特定角色位置从而承担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经过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两个环节,这一互动过程才结束。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构成了制约与影响达到各自本身目标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情境下,各行动者只有在规范提供的相互影响框架内进行社会互动,那么这种互动才能得以持续;而一旦打破了规范,就会表现出负向越轨,互动难以进行,甚至被迫中断。如图1所示。
政策性金融领域各主体基于资本供求相互联系,表现出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行动者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农村企业等强位弱势群体。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资本的供给方,有通过出借资金获得收益的权力;中小企业等强位弱势群体是需求方,有自由选择低成本获取资金的目的。在政策性金融资源尤为稀缺的条件下,供需双方博弈过程中不断互动,整个政策性金融市场呈现出卖方垄断的特征。供需双方可以选择合作的互动方式,相互配合,为达到共同目的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共同获利,还会增加正的外部性。政策性金融的倡导与虹吸的基础功能便体现于此。政策性金融机构用直接的资金投放可间接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跟随从事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放款,当资金配套时政策性金融机构再转移投资方向,开始新一轮的投资循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行动无疑释放出信号,表明了政府的扶持决心,这是隐性的国家担保,可以提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降低其投资风险。两者协同投资的结果便会降低被投资地区和领域对政策性资金的依赖。若博弈双方在互动中形成对立的竞争性关系,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运用各自权力相互排斥,会影响政策性金融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拥有的政府背景决定了其享有得天独厚的优惠待遇。一旦政策性金融机构偏离政策性目标,无视经营原则,主动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越位竞争于市场正向选择机制下的投资项目,盈利算其业绩,亏损由财政兜底,必然会产生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人为加以混淆的动机。在这种负向互动下,强位弱势群体的资本需求不仅不会得到满足,资本反而会逐渐流向单一盈利目标下的投资项目。由此可以看出,行动者之间的负向互动与政策性金融的宗旨背道而驰。按照机构设立的初衷,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功能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内在不足的工具。若其经营运作偏离了国家政策性目标,强位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的发展权就难以得到保障。
从更深层次来分析,负向互动也极易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出现越轨行为(Deviance)。这里的“越轨”特指负向越轨,即破坏社会规范或违反群体与社会期望的行为(谢弗,2006)。与个人越轨相较,组织、机构违反规范的行为即群体越轨对社会规范的破坏更大。社会学家默顿的“手段―目标”理论认为,社会以文化传统方式界定了规范目标,但是在社会结构的安排上缺少以制度设置方式规定的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当规范目标与规范手段之间失衡或不一致时,越轨行为或曰偏差行为、反常行为、失范行为就会产生。政策性金融机构因其性质及定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有着根本差异,业务范围理应依据明确的规范与之划清界限,充分发挥在各自业务领域中的比较优势,使金融资源的配置兼具效率与公平。在我国,有的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活动越位越轨即群体越轨问题相当突出,个别政策性银行凭借其特殊背景和特殊待遇,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地将“市场化”与“运作”割裂,将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同机构自身的根本性质、宗旨与职能割裂,不仅违法违规地同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不公平、不正当的市场竞争甚至“恶性竞争”,而且还将业务触角逐步延伸、扩张到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强调市场化运作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性”本义本性,但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政策性金融的宗旨和手段,更不能成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越轨经营并一以贯之的借口。市场化运作表层之下更亟须深层的制度设计,要解决的不单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而是“可为和不可为”的难题,要从根源上防止越轨行为的产生。从约束和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行为的角度出发,为尽量减少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负向互动,需要依赖一种稳定且持续的社会规范所提供的外部制约环境即法律制度。
二、法律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规范运作的有效社会控制手段
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是越轨行为,缺乏合理规则的竞争是不公平竞争,并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恶性竞争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社会秩序(王思斌,2010)。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旨在纠正社会成员(包括组织机构)的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也是社会控制的对象。在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E.A.Ross)看来,社会控制可以理解为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指导、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社会成员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发多维度、多方向性的社会行动,同时又会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互动。为使互动朝着良性发展,得以持续,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机统一。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便在于此,它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价值观与相应的行为模式,制约彼此行为,协调互动关系;明确规定各自利益竞争范围,调节其利益关系。
另一位美国社会学、法学家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法律是发达政治组织化社会里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即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使用这种社会的暴力而达到的社会控制。法律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控制手段,原因在于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以国家政权作后盾,由强有力的司法机构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这恰是其他社会控制工具不同时具备的。所以,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控制,不仅需要商业道德、组织纪律、社会舆论、群体意识,以及一般的机构条例、规章等来进行规范约束,而且迫切需要尽快上升到法律的最高层次上。法律的真正权威和效力不仅仅在于制裁,关键在于警示。
现代国家不仅越来越多地将社会生活纳入法律的制约范围,而且法律的社会控制这一特点在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的构建中也体现得尤为全面彻底和淋漓尽致,其法律制度中普遍包含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目的、法律性质、经营范围、资金来源、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内部管理和处理外部关系设定了严格的法律框架。如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第一条便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小企业发展所需长期资金,一般金融机构难以融通时,本公库予以资金融通;《日本开发银行法》同样在第一条中明确指出:日本开发银行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产业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补充并奖励一般金融机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明文规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特殊的公法法人地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以公法设立的法人团体。在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同商业性金融之间竞争方面,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法》第20条确立了不得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的原则,银行所从事的发放贷款、担保债务、购买公司债券、应政府要求取得资产要求权或进行投资等业务,只有在确认它们能产生利润以保证能够有投资回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规定了复兴信贷银行必须保持补充性与中立性两大原则,既要弥补商业性金融在诸多领域中的缺陷,又不得挟政策支持及政府优惠同商业银行不公平竞争。《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法》明确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拨付援助机制:该银行可以从政府借入资金……可以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借入短期资金,用于满足现金流量需要或财务省规定的其他要求。针对监管机制,《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第12章则规定了:该银行由联邦政府指定财政部门进行监督,监督当局有权采取一切措施,以确保该银行的业务运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承担则严格规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人和职员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如日本《住宅金融公库法》第32条规定:公库的负责人在违反本法、融通法、保险法及基于上述法律的政令命令的,主管大臣有权将其解职。
我国政策性银行在20多年的机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权力寻租、定位不准、不良贷款规模偏大、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分散,甚至出现了超越政策性业务范围同商业性金融机构主动的、不公平竞争的越轨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运行和决策仅依据成立之初的内部章程,缺少专门的法律,使机构运作无序,监管也无法可依。“法者,治之端也”。法律作为稳定、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能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越轨行为予以惩罚,并对规范行为做出正向引导。所以,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国际惯例与国内立法缺失的历史教训,呼吁我国加快政策性金融立法步伐,高度重视并采用法律这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政策性金融改革。
三、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制体系是实现法治化的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法律的指引、评价、预测、强制与教育功能为市场有效运转构建了一个有序的制度平台,同时提供了系统、完善的保障。立法的目的不在于对越轨行为的事后惩戒,而应注重事前的引导与警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当前,一些市场亟须的基础性法律制度,如政策性金融立法等法律制度安排仍然缺位,我国政策性金融现行的制度规则(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内部章程)也已滞后于发展实践,专门针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与运行的法律尚属空白,法律的系统性、体系性还不强。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是保障和实现机构法治的基础,要实行政策性金融机构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政策性金融法制。法治也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政策性金融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政策性金融法治。从实现我国金融领域法治化角度来看,必须不加歧视性地将政策性金融上升到与商业性金融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重点做好政策性金融等领域的法规层级的完善和提升工作,构建政策性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国家建设与非市场治理机制
影响竞争行为、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是竞争的规则。根据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的利益学说,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情境互动中,这三种利益不可避免会产生竞争甚至冲突,运用法律进行社会控制的关键在于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即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决定、承认哪些利益,在什么范围内对其进行保障,如何保障。法律的社会控制最终目的便是以最小的成本消耗获得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政策性金融法律制度的设计上,要反映出社会公众认可的价值观念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合理。这就要求政策性金融立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干预或国家治理的主体作用,通过非市场治理机制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治理能力。为了避免社会风险,在宏观上对社会运行进行控制,既是人们的期望,也常常表现为政府的管理行为。尽管社会控制并不限于国家权力,但实际上,国家是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者的代名词。
(二)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制度基础和立法宗旨
从认识层面承认政策性金融是纠正政府失灵、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合理性的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与商业性金融一并缺一不可。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宗旨,就是充当政府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职能的工具,专门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各种形式的强位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担保及保险等方式的金融服务,补充并引导商业性金融,促进这些特殊目标群体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政策性金融的性质,则体现的是一种非营利公共性和社会合理性的属性。经济转型时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更应牢牢把握政策性或曰公共性的宗旨目标,所有经营运作手段都要围绕这个中心目标。从功能观点来看,政策性金融不单是政府财政的简单外延,而是具有信用性、有偿性和一定盈利性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资本流动、资金有偿借贷等过程,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与“三农”、中小企业、国计民生领域等资金需求方建立平等的借贷关系。
在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础上,明确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宗旨。立法宗旨是立法者创设法律所预期实现的目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既不能偏离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的宗旨和性质,也要体现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行为和保障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即权益和责任有机统一。尤其是必须坚持和体现国家政策导向与战略意图,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履行扶持强位弱势群体的职能,弥补市场失灵。立法还要处理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已形成的各种利益团体的利益关系,避免成为立法进程中的阻碍。
(三)界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人治理结构
法律地位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单位、组织等一定的人格,限定其在法律关系中可以独立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范围。政策性金融机构只有明确了法律地位,才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各项活动,越过法律权限必然会受到相应惩罚。从建立目的和改革路径来看,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特殊公法法人,应采用公司制,按照职责明确、制衡有效、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由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履行职能的不同,其中董事会成员可由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银监会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行使政策性金融各领域发展改革中对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的权力,直接对国务院负责。这种管理体制下易于处理好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同各主管部门的利益关系以及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效率。
(四)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和考核制度
政策性金融制度体系是包括政策性银行、保险、担保、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等在内相互补充的机构体系和业务体系。立法中要协调好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经济关系,即明确界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防止其业务因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发生偏离,避免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交叉重叠。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考核,要以实现国家政策程度为基础和前提,考核体系指标要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财务稳健度和国家政策实现度两方面设计,减少其片面追求盈利的动机和行为。要严格区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对于政策性亏损的部分,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经营性亏损部分必须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五)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问责追责机制
责任追究是法律对越轨行为的惩治,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与震慑力。可借鉴日本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实践,单独增设罚则一章,具体规定政策性金融活动中各责任主体所要承担的行政或刑事处罚等法律后果,理顺各自权责关系。在立法规范和依法监管的基础上,真正形成从终端到源头的问责追责倒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特殊金融机构,因此要对政府决策失误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执行失误严加判别,建立公平的追责机制也应是依法治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曲昭光.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2]白钦先,王伟.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2).
[3]段京东.中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贾康.中国政策性金融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5]王伟.市场经济呼唤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N].河南日报,1994-09-19.
[6]王吉献.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问题研究――基于经济学、金融学和法学的综合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7]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吴晓灵.政策性银行应独立立法[N].国际金融报,2003-04-23.
[9][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赵旭东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0][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by Law for Policy-bas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ang Wei Wang Manxue
(School of Economic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关键词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社会学意义
资料与方法
30例2型糠尿病患者均为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院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CSII组与MSII组,其中CSII组30例,男18例,女12例;MSII组男17例,女13例。所有病人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CSII组采用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IP-101型胰岛素泵,使用诺和灵R(100U/ml),选择脐周组织为注入点,根据患者入院前是否使用胰岛素和其剂量及入院时测得的体重计算,取全日诺和灵R剂量的50%为基础量输入,进餐前再按需要输入负荷量(其余的50%)。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基础量胰岛素或餐前胰岛素用量。MSII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皮下注射,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
达标标准:两组病人均采用拜耳公司生产的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指尖外周血4~8次/天(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3:00),空腹血糖稳定于5.0~8.0mmol/L,餐后血糖稳定于7.0~10.0mmol/L。
统计方法:两组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能有效控制血糖。
CSII组达血糖良好控制所需时间较MSII组明显缩短(P<0.01),且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P<0.01)。
CSII组无低血糖发生,MSII组发生低血糖10人次,胰岛素泵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
CSII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控制高血糖是减少和减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方法。糖尿病并发症控制试验(DCCT)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均表明,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或联合口服降糖药很难使血糖控制达标,需联合胰岛素注射或完全胰岛素替代治疗才能使血糖严格控制,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组资料比较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泵治疗控制血糖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泵通过输注基础量胰岛素来维持肝糖元输出,以满足外周组织的基础糖利用;餐前大剂量可能及时补充因进食导致胰岛功能代偿不足所需要的外源性胰岛素,从而防止餐后的高血糖[2]。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全天胰岛素总量的50%经基础量输入使餐前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降低了全天的高胰岛素血症及餐后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泵又采用速效胰岛素,只有一个部位输注,吸收更为准确和稳定,几乎无胰岛素皮下沉积,避免了运动后加速胰岛素吸收的危险;还可通过分段设定适当夜间基础量,避免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及Somogyi效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灵活的输注方式。更重要的是血糖长期稳定有效控制,从而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病人负担。而且,胰岛素泵的人性化设计,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用相对方便。
总之,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益处是显而益见的。我们可以预见,若长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不仅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能得以更好控制,同时可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和时间,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节省大量社会资源,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高职学生
一、校园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的沉淀,受到本校的认同和传承,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载体,所以,每个高职院校必须要结合本院的专业和发展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高度概括,使其形象化,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学校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进行挖掘和报道,让学生觉得理论与现实距离并不遥远。
二、课堂与辅导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化
(1)课堂教育一定是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它对于高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中,一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做出改变,学校可以尝试通过微信、微博、qq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口语化传播,加强学生对该理论的认知程度,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正反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特别是发生学生身边的案例,让理论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2)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势展现出来,在日常的接触学生、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进去。辅导员是学生最信任的一个教师团体,因为他们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时间很长,学生更容易听取辅导员的建议。辅导员必须要结合学院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班会活动,开展相应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开导,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关键。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自身通过需要或者环境等做出选择,这是一个主体的认知过程也是某种思想形成的规律,“内化”的心理过程是没有任何人和其他方式取代的,教育者的最终价值体现就是,学生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实现理论的内化和行为的实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和个别差异的判断,往往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不爱听,认为过于空洞化和教条化,在新时期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贴近现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细化教育过程实施,确保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1)找到突破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符合高职学生内在需求。新时期的理论教育必须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在理论教育的载体选择上,学校可以利用一些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其他纪念日等为突破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融入到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细化教育对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必须要将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成长环境、社会因素作为理论教育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具体需求,针对性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确保高职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3)创新教育方式,发挥“典型人物”的正能量作用。学院可以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进行口语化总结,并和高职学生中的正面典型案例一起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也可以让一些在学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通过在网络上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做外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
四、创新服务方式,全程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日常管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日常管理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可以帮助大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的思想导向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学院对学生有一系列的评价体系,但是体系的合理化、科学化一定要有理论指导,通过在日常表现中优秀的学生示范典型,树立起一大批榜样和模范。(2)学风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风问题更多的是思想领域,学生如果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思想决定行为,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所以要加强学风建设,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理论的引导作用,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3)生活团队管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生活社区、团队参与的高质量管理是确保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也是良好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化导向可以帮助学校管理的良好形成,在生活社区的建设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融入育人因素,打造良好向上的学校氛围,形成既舒适又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学校生活社区。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感;当代大学生;辅导员作用探究;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民经过系统的培养和培训应当具有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运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并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观念。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而言,拥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对个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可以提升个人的作为公民的素质,而且,对于国家民族而言,也更具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使公民能够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观念。
2、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定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作为国家民族的栋梁,大学生应当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任务。所以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身作则起好引领作用,使全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二、我国关于辅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笔者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了我国一些著名高校如:上海交大、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定量和不定量分析、专题分析等方式,发现如下状况:
其一:亮点频出,令人欣喜。总体而言,对于辅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同方面,我国不少知名大学的总体情况比较良好。师生们对此的认识的都比较到位,绝大部分学生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老师对于辅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都抓得很好。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辅导员在其成长当中作用挺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辅导员的作用并不看好,甚至认为他们几乎没有能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起到什么作用。有些学生还反映,辅导员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做得不到位,态度急躁。
其二、认知缺失,不足令人堪忧。亮点的存在固然可喜,不足的存在却也令人忧虑,必须予以探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工作不至于在大学管理工作中处于滞后的地位。
不足主要表现为:由于当今社会主义经济思潮的负面影响及西方各形各色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使我们的辅导工作方式单一,导致不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高度的认同感。同时,在辅导教师的课堂中,教学思路显得不够活跃,师生互动情况不太良好,学生对于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够积极,学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考核和相关的投入都还有待商榷。
三、西方关于辅导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做法和借鉴实施
西方不少国家中一些知名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等等,均能搞好学生的思想辅导工作,采用五个纬度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健康、人生价值观,从深度和高度上进行引领,教师的辅导工作做得非常落实。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就业规划等进行指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社会认同程序。一些国家还专门就此建立了专题档案,规范要求学生在求职、就业等多方面均能合乎其在专题档案中所预计的目标。
这种职业追踪挡案体制,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实施于我们的辅导教学中,并给合我国国情制定完善体系,促使大学生群体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够保持其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并予以落实。
四、面临的挑战和科学的对策研究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各方面合格和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而一些学校在此方面的辅导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辅导工作,方式单一,又急于求成,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很难适应我国人才挑选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用多种方式激励辅导员发挥其专业指导者的引领热情
一些大学在考核机制,人才评聘诸方面不够落实,导致耐心辅导、成绩卓越的辅导员和工作状况不够良好的辅导员在绩效考核上无法区分而伤害了其工作的热情。
第二、提高教师辅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为此,学校应当使用粗线条方式进行掌控,教师采用精细化的手法进行辅导和管理,力求帮助学生处理好大学学习中成为人才、选择朋友、选择职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健康乐观生活等一系列的人生问题,真正成为祖国的优秀人才。
其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的一系列完整的体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中必须建立一系列实用性的体制,才能帮助辅导员积极开展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就业方向、职业道德感等方面的辅导工作。并建立具体的亮点和问题档案以提高师生对此的思想认知和综合素质。无论举手投足还是实践工作,都可以力争落到实处,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反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特色的职业规划和定位,使其为将来适应社会主义职业发展和奉献社会主义事业而打下思想基础。
其四、身正为范,增强辅导员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在辅导教师的选用上克服一些学校的随意性,选择一些学识过人、经验丰富、耐心细致、擅长心理工作的教师通过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带着严谨的辅导工作态度,去感动、关爱、说服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在点滴的行为中,处处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一到大四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职业思想规划,帮助学生成长,并且快乐地走向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岗位。
其五、“知”“行”结合以生动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完全脱离职业利益的理论导向,必定枯燥乏味缺少说服力。以社会实践生活作为教育来导向,如西方社会的义工跟踪制度,可以借鉴来让学生体验奉献的快乐,使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自然地延伸到社会课堂中去。用鲜活的方式评价和培养学生,并予以评估,最终使其自觉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心价值观。
结束语
如果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么大学生就是民族的栋梁,辅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工作,意义非凡。诚愿此文对你对我都有帮助。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动性教学
一、能动性教学的内涵
能动性是从哲学领域发展而来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进步,对能动性的理解不断深入。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对人的能动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德谟克利特、黑格尔及我国古代学者荀子等,都对能动性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总体来看,能动性是与动物本能相对应的,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主观、自觉的思想与行为的总和。能动性教学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学主题的能动性,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主动的自我教育,由此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开放、实践等优势,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逐步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并明确学习动机,能动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具实践意义,而能动性的课堂上整合了不同的资源,对于促进学生个性、能力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定位不准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多地被定位在理论层面,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种错误的定位导致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不到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认知,也难以使学生真正产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单调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深入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思维固化,教学方法落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与时代、社会联系密切的内容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方式僵化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也难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与接受,更难以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三)学生实践力度不足
虽然大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正确性,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方面,高中学生迫于应试压力,学习时间紧张有限,更谈不上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实践认知不够深入,认为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不高,也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动性教学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能动性教学思想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及高中学生实际,以科学的能动性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转变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个性与德育素质发展,使学生能够将价值观念与实际生活、社会发展、国家兴荣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树立高尚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能有越萄е校应充分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并突破传统的课堂,通过敬老院献爱心、社会调查、访谈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社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贡献的动力,在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意义的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的潜力。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思想政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结合课本教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应该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进行多层次的教学,尤其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要牢牢把握教材的内容、要点,还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微视频等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情境探究学习、合作讨论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能动性,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不同形式的讲解、问答,创造开放、灵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既体现了能动性教学的要求,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贯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存在着定位不准、方法单一、实践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与实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社会及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论及信息技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性、趣味性,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深入实践,为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广阔平台,为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价值观体系提供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红发.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012年11月,党的十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党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出具体界定,“三个倡导”从不同层面上对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当代大学生掌握着最新的科学知识,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与否,同时是否能把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技术性很强的前沿问题,这需要高校的工作者们能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北区四所高校中开展,这四所高校分别为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技师学院。本次问卷共发放400份,每个高校100份,最终回收试卷379份,有效问卷360份。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一部分是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问卷的设计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认为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加以解决。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国际形势政策新闻比较关注者占47.2%,经常关注者占18%,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事务比较关心,有一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依然有13%的学生表示对于国际国家形势政策新闻根本不关注,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调查的问题上,60%的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以及基本内容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依然有20%的同学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中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并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理解并加以践行。在调查大学生是否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方面,74.3%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持认可态度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统一全民族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明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新理论、新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同时认可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方面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比较明确积极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过相应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行为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小事做起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有80.6%的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并能从中受益。
(三)在如何接受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有必要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并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能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0.6%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程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同学们不喜欢枯燥的传统授课模式,认为思政课程应该更多的反应学生心声,贴近学生,创新宣传和教育的手段,20.3%的学生认可通过专题讲座和培训的方式,56.4%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进行网络互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语言风格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活泼、语言大众化的风格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枯燥的授课模式被认为是影响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校中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改善课程之间的衔接度,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强化认同的引导体系,让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认同的基础工程——理性认知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认同和践行统一于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外在的实践活动,首先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实践意义等基础知识,做到在理论层面起码的认知。高校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讲解工作,让学生系统学习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着力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和意义,着力在课外学术沙龙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辨别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学生做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才可能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加以遵守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发挥它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认同的重点工作——情感共鸣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理性认知以后应该进一步在思想方面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引导他们从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大学生对其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情感共鸣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其重点工作,它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接受起来往往比较抽象,难以在情感方面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大学生往往对于社会焦点问题和涉及到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比较关注和感兴趣,因此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溶于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和一些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和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成长成才问题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认同的终点目标——沉淀固化
大学生在理性认知并引起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会反复通过灌输——自学——研讨循环过程对其进一步深化沉淀并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映衬下逐渐固化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大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实质上是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随着自身知识、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大部分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解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差距并据此重新做出调整,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个人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所在。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大学生应该进一步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加以践行,这也是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点目标。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行为和实践更为重要,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就是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并在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的行为中加以遵守和贯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比方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学雷锋活动、社会救助公益活动等等,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再通过自身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只有经过沉淀固化这一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才能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本人的价值并外化为日常的实践行为,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最终发挥它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42-02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箴言,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自觉行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理论体系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讲,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于以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灵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产业升级,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导致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1.政治信仰迷茫: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2.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淡薄。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心态。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3.强烈的自我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当少数人面对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
4.盲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部分大学生以“混文凭”、“轻实践”盲目跟风,不以事实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5.缺乏严肃认真的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物质化”趋势和“游戏化”味道。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严重,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1.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是基础和前提。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又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要坚持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2.当代大学生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要从响应“三个倡导”做起,为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增砖添瓦,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使社会更加和谐,凝心聚力,不断提供正能量。但更重要的,还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比如说爱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知道如何爱国。爱国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天涯论坛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要具体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大学生只有品学兼优,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二“敏于创新,勤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其三“全面发展,保持个性”。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但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更不是泯灭个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4.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坚持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积极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净化心灵、熏陶思想、提高觉悟。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青年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实在的立足点和可靠的抓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关系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既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精华,又体现了当今社会建设中存在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
一、对农村小学教育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和建设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农村小学的主体作用,强化农村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思想来引导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对于学习方式的把握和改善,不断地促进和提高当今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将我们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常识不断应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社会实践和学习方式充分地紧密结合到一起来,不断发展农村小学建设和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加深现在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不断地传递下去,力争做到让社会中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能充分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让社会中存在更多有道德的人,这将对于农村小学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保障,同时也将为社会文明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我们国家在社会教育建设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不断推进社会教育的进程,发展农村小学教育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在不断完善农村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忘解决因此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以此来加速我们国家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发展,这将是推进我们国家未来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手段。
二、对农村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分析
在对农村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加强融入性原则的遵守。融入性原则也可称为“培育性原则”,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活动应该像育苗、育秧、种花一样给予光照、水分、施肥,让其自身渐渐地、缓缓地发育生长,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长。这里强调的是“融入”、是“渗透”,不是生硬灌输,其方法是“培”、是“育”、是“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课程中固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融入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去,即贯穿到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对字、词、句、段、篇进行理解与运用的同时,渐渐地、缓缓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幼苗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进行实践过程中可以加以多种形式的采取,譬如以诗歌或者歌舞剧的形式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向学生进行传递,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实践的效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强调在农村小学培育和践行中积极建设小学教育发展的作用,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的改善,加速农村小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前提下的促进。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所以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农村小学教育全过程中来,以此来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前进,同时在社会建设中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这不仅是发展教育系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更是努力完善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对贯彻落实方针的改进。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的保证,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又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学校、社区、家庭、少年宫、游艺场所、小伙伴、课外书、网络等等。再具体来说,学校里的教师之间、家庭中的家长之间等各方面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甚至还相互矛盾或冲突,这也是我们需要正视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与社区、家庭、其他有关单位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齐抓共管。首先,学校内部全体教职员工(一线任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都应该协调一致地重视并投身于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来;其次,要重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实践基地的作用不可忽视。总之,只要我们从整体观念出发,协同推进,就能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赢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