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经济发展是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劳动力几乎呈“无限”供给状态,工资仅仅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成本。劳动力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但是,随着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转移,工资开始逐步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供给曲线由水平开始向上倾斜的拐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刘易斯”模式的初始阶段:廉价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转移,为制造业和以加工为主的出口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这种劳动力转移本身也在不断提高整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近一两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民工的工资也明显上升。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已经面临“刘易斯”拐点,今后中国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将会放慢步伐,劳动力供给将不再是“无限”的,劳动成本将会不断上升,GDP的潜在增长率从而下降。
“刘易斯”拐点所定义的是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并不是定义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地区的转移。目前,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转移的速度或许已经放慢,但是,内地的农村劳动力仍然不断向内地城镇转移。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整体经济中,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放慢。
此外,“刘易斯”拐点并不意味着劳动力马上停止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只是表明这种转移的步伐可能放慢;这不意味着劳动力马上会出现短缺,只是表明劳动力供给将不再是无限的。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才刚刚达到50%,传统农业部门仍然能够在今后20年左右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
目前一些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以及沿海地区民工工资的明显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积极意义,而不是负面影响。
沿海地区民工工资的明显上升,一是反映了对过去劳动力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补偿;二是对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逼迫作用;三是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增长。
一些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以及民工工资的明显上升,可以看作是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在区域和行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其本身并不会对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关键是,各方面的改革和政策要跟上,进一步增进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为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利的技术创新环境,为内地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此,再说一个拐点问题。另有一位美国分析人士强调,由于中国过去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劳动年龄人口与其他年龄人口的比率将在2013年左右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人口红利拐点,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增长将会因此减缓。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一直呈增长趋势,更重要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与其他年龄人口的比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7上升到目前近1.4。经济学家将由于这一比率上升而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称之为人口红利。有经济学家估计,过去30年,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10%,其中1至1.5个百分点是人口红利。
中国劳动力的素质近年来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在2000-2007年期间维持在1%左右;全国人口中受过中等教育的比率已从1980年低于20%,上升到目前接近40%;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比率也从1980年低于1%,上升到目前的8%。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只要继续加快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可以抵消劳动年龄人口比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分布的变化,肯定会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对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相对优势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政策。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但是,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劳动力供给变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1.1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界定
“休闲农业”一词源自台湾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的概念,引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对其准确的概念定义以及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没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文章参考前人关于概念界定与内涵划分的研究成果,结合休闲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源利用类型、开展范围以及社会功能属性,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如下表述:即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与文化体验与休闲的新型农业业态.并认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质相同,而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农业相区别.
1.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内涵
休闲农业产生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背景之下,是依托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而开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地方通过实施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发展思路.所以文章在进行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对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即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表现在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维度的综合效果.
1.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支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其“稻米文化”中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观点,即农业除在传统生产中具有经济效应外,还具备生态、环境、社会等效益.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遵照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演化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即以农村环境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等多种形态的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除拥有一般的经济属性外,在促进农村环境改造、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特征.
1.4休闲农业综合效益作用机理
通过对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的界定、内涵和支撑理论的分析。
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演化为以农业资源、农事劳作、农业文化为卖点,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等形式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形式,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为传统农业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基于休闲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视角,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清晰的解读休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对于“三农”所产生的效益问题,在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解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
2.1编制方法
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编制方法,分别是系统法、目标法和归纳法.考虑到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指标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选用目标法和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经验分析构建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初级指标打分表,向华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从事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经济研究的专家征求意见,请他们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角度对各指标进行最高分为10,最低分为0的连续性分值评估,并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其次,计算收回的初级指标打分表中每个指标得分,剔除平均分值低于4分的指标,并汇总专家意见以调整现有初级指标;最后,对得分在4分以上但标准差大于均值一半的指标与专家再做沟通和复议,最终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为休闲农业社会效益,准则层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指标层为18个评价指标构成。
2.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阐述
将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定义为目标层,它由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准则层组成.以下就各准则层所代表的涵义以及对应的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2.3.1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农业在三产中的地位下降,但其产业经济效益仍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业,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贫富差距现状、社会就业等问题有深远影响.
2.3.2农村环境效益地方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其核心资源的维护与培育,而其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清晰的空气、安全的人居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和欢乐的农村文化等优秀的农村环境,所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是产业生存的条件.
关键词 清真食品;清真产业;产业化
本文探讨的对象是中国大陆的一个回族聚集区域,基于该区域回族族群的生活习惯、经商传统和地方经济特点,通过对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的产业化创新,期望能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笔者尝试从该产业化的主要内容,该地区发展此产业的禀赋,这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发展经济学相关思想的进展,进行简要分析。也期望通过本文来抛砖引玉,吸引相关人士对该产业的发展给予重视。
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及产业化
(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
清真食品指的是符合教规的食品,从伊斯兰教来说是“合法”食品[1]。从实质意义上讲,清真食品是宗教食品,即教徒可以食用的食品。但在中国回族的形成过程中的本地文化习惯融合来看[2],清真食品也呈现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同时,在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中,特别是非伊斯兰教信徒也喜欢并消费清真食品,甚至许多非信徒参与了清真食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目前的清真食品是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经过严密的程序取得标示证书并予以标注的商品才可以称之为清真食品。通过这些程序的标示商品一般来说在穆斯林世界可以通行的。除食品的一般商品特征外,穆斯林食品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个是要满足伊斯兰教规定,另一个是要具有明显的清真标志。
目前的清真食品定义由宗教界人士和社会学界专家依据伊斯兰教规定而作,并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条列》或其它法规形式予以确认和严格标示。这种做法保证了清真食品的严肃性和通用性。
而穆斯林用品则更多的依据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而约定,主要来源于宗教活动的一般要求和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回族生活习惯。
(二)经济意义上的清真食品
本文所探讨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一般是指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经历一定程序并为穆斯林接受并消费的食品和用品。这些食品和用品虽然并不完全要求整个产出链条的穆斯林操作,但产出链条的相当环节必须是穆斯林并按伊斯兰教规定来操作;这些食品和用品的消费主体是穆斯林,但并不限于穆斯林[3]。
(三)穆斯林用品
穆斯林用品是基于伊斯兰教规定和中国穆斯林在历史中形成的具有典型的族群特征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宗教活动、婚嫁丧娶活动、成员交往活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典型的族群特征,主要分布在回族衣着、洗浴用品、餐饮用具、装饰用品等以及一些族群公共活动用品等领域。穆斯林用品虽然不及清真食品那样须遵循严格的宗教规定,但也受宗教规定的影响。
(四)清真产业
鉴于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和消费群体以穆斯林为主,本文从经济的角度把其归为清真产业。
二、吴忠市清真产业化的禀赋
特定地区发展特定产业,一般来说,一定是该地区某项或某几项要素在该产业链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区位优势,依靠这种区位优势通过内部的不断分工、深化和对外部资源的吸引聚集而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
但我们对某一区域依据要素优势而做产业发展展望时,必须怀有相当地谨慎。一个产业能否成功发展,不单是取决于我们已知的具有优势地位的条件,也取决于许多我们未曾考虑到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偶然因素、未知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等。
形成产业需要两个关键要素,一个要素是特定资源的聚集,另外一个要素是市场规模的足够支撑。
(一)回族聚集优势
清真食品的生产链条中必须相当数量的穆斯林甚至是专业的宗教人士(阿訇等)的参与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和政府许可。笔者认为,形成清真用品和穆斯林用品的特定要素是穆斯林。
吴忠市总人口123万,其中回族58万人,占总人口的47.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宁夏新闻网-吴忠市情)[4],这种人口禀赋为吴忠市开展清真食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优势。实际上,全市已培育出各级各类清真加工企业和工商户2460多家,其中17家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宁夏新闻网-吴忠市实现清真商品经济跃进)[5]。
(二)地域和民族融合优势
宁夏吴忠市位于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区域。黄河流经这块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接壤的地域。历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线路,也是现代“欧亚大陆桥”的辐射区域。
宁夏吴忠市不仅是回族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交往中,也是中国回族最为开放的区域之一,是中国各民族间关系最为融洽的地区之一。
除当地来源于不同民族的居民之间关系较为融洽外,这里的商人常常深入藏区和内蒙古以及蒙古地区,从事皮毛贸易和木材贸易以及牲畜贸易等。
(三)传统的经商优势
吴忠市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西北“商业重镇”之一。依托黄河-历史上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物流通道之一――水上运输通道(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到山东出海,运输船可上逆兰州以西),和回族思想观念中经商意识较重又能吃苦耐劳的特点,吴忠市成为商人聚集、商铺林立的城镇。该区域虽然地处干旱办干旱地带,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商业意识较为浓重的特点为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改变提供了有力补充。区域内居民多亦农亦商,遍及各城镇的农贸市场以及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为物品流通提供了便利。活跃于各市场中的经纪人(地方俗称“牙子”,每逢集日,“牙子”是最活跃者,他们作为中间人承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任务,以双方较为公平地达成交易为目的,交易完成后由买卖双方或一方付给一定的佣金,佣金的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各自的赢利情况[6])。
宁夏大学的马宗保曾调查了宁夏西吉县单家集(原属吴忠市下辖,2005年改中卫市管辖,其地理状况和人文状态与吴忠市的乡镇极为接近)的非农产业状况,他调查的结果显示“是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成为村庄小康建设的重要动力。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单家集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370元,其中源于非农产业经营的收入近2000元,农业在人均纯收入中的份额只有300多元。”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单家集集市“从该村70岁以上老人的回忆中可知,从光绪时期到解放初期,该村的集市一直比较繁荣。那时候,村子里有许多货栈和商业摊点,还有十几家供外地客商住宿、歇脚的车马店,成为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乡村集贸中心,四川的商人来时挑着茶叶、山货,返回时带走甘草;宁夏北部和内蒙古等地的商队驮着盐碱、棉花来换取皮张和羊毛;静宁、秦安、平凉等地的商人用干鲜果、农具、百货换取粮食;当地人主要从事货物的零售、客栈、餐饮、经纪等方面的经营服务活动。”[6]
(四)产业市场
从市场规模上来讲,一方面,随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和用品的多样化需求的增长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体现在穆斯林消费量的提高和非穆斯林消费群体的扩大上;另一方面,随市场规模扩大和地理约束条件相对减弱(基于技术改善和物流设施改善,相对地地理约束减弱),更大范围的消费者甚至国际消费者有条件进入市场。
目前,全世界有穆斯林人口13亿,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穆斯林人口2032万,分布在全国各地。
当我们把这个产业的消费市场简单划分为本地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我们会发现,该产业消费的重点是本地市场,随着本地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该市场的消费量会相应地提高;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加工包装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开发的深入,全国的市场消费量也会逐步提高;特别是随中国与西亚、非洲、东南亚的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的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提供的适合该地区消费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具有明显的市场潜力,这块市场将是未来增长最有活力的市场。
三、特定族群的区域产业发展创新
中国现时的工业化道路依然呈现出以“重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特征[7]。实际上,中国大陆的基础设施改善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经济近十多年持续增长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了加工业中的“世界工厂”。
中国大陆工业化过程也伴随着各区域和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外界市场条件而选择不同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各城市和区域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个过程也交织着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的踪迹。
宁夏吴忠市坐落于中国西北的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该市现代工业规模较小,多数居民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笔者认为,该市完全依靠引入现代工业企业来发展经济并不具备突出条件,也无法通过政府主导来偏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依托自身资源探索发展一条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可能是该市的一种较好选择。
(一)产业化和工业化
在发展经济学上,产业化即工业化,指通过现代工业技术的应用,极大得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经济现象。笔者本文中的产业化就指这个意思。
(二)工业化的定义
一般认为,工业化就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工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对比于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笔者认为,这种通过可获得性指标描述了工业化的一般现象,却未必抓住了工业化的实质性内容。实际上,二战结束以来的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多走上了一条片面工业化的道路,即通过对农业或第一产业的政策约束来重点发展工业。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张培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对工业化做了精辟的定义,他认为,所谓工业化就是指“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最先发生于某一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8]
(三)农业工业化
张培刚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他重点阐述了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特别是农业对工业化的五个方面(食物、原料、劳动力、市场、资金等)贡献,把发展农业看作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舒尔茨教授在出版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是高效率的,却提供着较低的收益。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提供新的有利于生产的要素,“穷国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现代(非传统的)农业要素的可得到性和价格。”他看重对农民的投资,“本书研究的中心论点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即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9]
(四)清真产业的带动作用
吴忠市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清真饮食业清真乳品业、清真肉食品业、清真粮油加工业、清真副食品业和穆斯林用品等六类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2005年,全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从业企业达到2913家,实现销售额51.8亿元。
注释
①穆斯林:简单来讲,就是伊斯兰教信徒。
②张培刚:著名经济学家,1945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科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获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和“威尔士奖”,并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出版。该论文中文版由张培刚教授翻译并于1984年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③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改造传统农业》(Trans)英文版由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年出版。
参考文献
[1]张忠孝.清真食品_定义和范围界定问题的探析[J].回族研究,2006(1):165-168.
[2]杜倩萍.回族饮食观的形成和发展[J].民族研究,1999(2):64-72.
[3]丁自贵.对加快吴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的简单探讨[Z].2005年8月24日在《宁夏吴忠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研讨会》上的发言.
[4]吴忠新闻网.吴忠市简介[EB/OL].wz.省略/40/2005-5-25/ 70001@1379.htm
[5]吴忠新闻网.今我吴忠.人文地理[EB/OL].wz.省略/40/2005- 5-24/70001@81.htm;wz.省略/40/2005-5-24/70001@79.htm;wz.省略/40/2005-5-24/70001@78.htm;wz.省略/40/2005-5- 24/70001@80.htm;wz.省略/40/2005-5-24/70001@82.htm.
[6]马宗保.非农产业发展与回族村庄的小康建设[J].民族研究,2004(1):75-79.
[7]李佐军.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符合客观规律[J].经济,2004(9):62-62.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考察,一般把农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原始农业是指以采集和游牧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业主要有以下特征: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的。从总体上看,现代农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中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各国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单细胞蛋白、海洋农牧场、生物能源、农副产品综合和多层次开发、生物反应器等都将成为农业新的生长点,传统农业的领域和内涵在拓展,工农业将融入一体,其界限渐趋模糊。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现代农业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了相当幅度的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以及涉农工业部门,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如在实行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5%。法美农民人均产粮和产肉分别为我国的50倍和100倍。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的荷兰,农产品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而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的以色列,1991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高生产率和高效益以及工业化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趋近心理,使现代农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
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即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地、肥料、水资源、农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在应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现代农业的理念和定义
一是创新的理念。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是市场化的理念。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外部系统。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膜、饲料、生物激素等来自工业系统,而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到其他部门。不仅大部分农产品成为上市的商品,而且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也成为商品,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
三是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四是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客观上要求投入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技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整合,达到最佳比例,产出效益最大。
五是标准化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营、管理于一体,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已成为商品生产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农业标准化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对现代农业的定义作一个简单概括: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运作模式
在中国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由于各地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因而在现代农业的建设和运作上,各地有着不同的探索。下面简要归纳各地在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四种运行模式。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外向型创汇农业的模式,是指利用沿海地区的区域优势,采取相应政策吸收扶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生产和加工优质农产品出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中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3、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是指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运行模式。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山东,当时潍坊等地突破了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高效种植产业。继而在市场作用和政府扶助下,纷纷建立起农产品后加工及相关服务业,并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稳定的产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也因此由传统农业大省逐步成长为农业强省,成为各地观摩学习效仿的榜样。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就是在总结山东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借鉴二、三产业发展思路,尽可能还原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特质,将目前相对独立的涉农各要素充分组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多年来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个涵盖了产业化思路、目的、效果、特征为一体的,十分完整具体的理论定义: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地方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1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要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2区域化
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2.3专业化
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
2.4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2.5一体化
一体化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2.6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2.7社会化
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和运行。
2.8企业化
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3农业产业化推广的局限性
3.1山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尽管山东在农业产业化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成功的关键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并非进行传统粮作种植。如寿光的蔬菜、烟台苹果、葡萄产业等,并取得了先发优势。这在说明了产业化应该建立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同时也决定了其不可复制性。毕竟我国对农业的战略诉求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绝大部分农区也都是以传统粮棉油生产为主,同质化较重,特色并不明显。即便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也不能要求都去发展特色生产而放弃粮食种植。
3.2没有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性问题
制约粮作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使得农户难以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其劳动力价值的充分转化,从而使农业长期处于隐亏状态,这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所能改变的。农业的“不挣钱”制约了生产主体,即千百万农户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这里就包括资金、科技和劳动力的投入,反过来又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单产的提升,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而农业产业化,无论是采取什么模式,都主要是在小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上做文章,并没有着力改变土地分散经营和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3.3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其相对发达的外向型商品化特色农业起了主要作用。特色农业往往就是高效农业,其生产效益足以承载农户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转化,使山东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特色农业的高效是传统粮作农业无法企及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特色农业,在结构调整中“逼民致富”和在企业农户间“拉郎配”,只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3.4农户市场农业意识低下
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结合上,小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谈判能力弱,使得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造成了农产品的增产增质却不增收,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来主导。这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的制度设计。事实上是农户与企业本身的利益很难调合,农户不但存在谈判力弱的问题,践约能力也很低。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户或者高价别售,或者求售无门,而农户的分散使企业和农户间诉讼成本高昂,所谓的农业订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一纸空文。
关键词:农家乐;文化资源;农业经济;文化管理;文献综述
农家乐使农村文化产生经济效益,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始于日本的“家庭访问”,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凸显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主题,具有乡土味鲜明、平民性明显、原生美突出、参与性强、消费价格低五大优势,倍受游客青睐。发展“农家乐”不仅可以为城市中生活紧张的人群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环境,还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一、关于“农家乐”定义
关于农家乐的概念,因为陶正霞、龚海怒、何红、田喜洲等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以及中国农家乐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有很多的定义,从期刊检索情况来看,有下列概括性强的定义:
杨继瑞和黄善明[1]从四个方面定义了农家乐:从投资主体看,“农家乐经济”的投资主体以拥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为主,在不变更土地权属与使用方式的前提下,以自住房屋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投资,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等服务;从经营主体看,“农家乐经济”一般由投资农民亲自经营管理,家庭经营色彩浓厚,雇佣的服务员也多为亲戚或邻近村民;从经营性质看,“农家乐经济”经营一般都带有“副业”性质,农户除经营“农家乐经济”外,还有土地经营作为其生活的基本保证,这一点有别于专业性娱乐场所或者风景旅游地,即不存在“失地”问题;从经营周期看,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季节性,“农家乐经济”经营淡季、旺季区分比较明显,甚至完全是一种季节性经营。
何红[2]的观点是:农家乐就是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的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和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换言之,“农家乐”休闲旅游是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依托,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田喜洲[3]认为:农家乐的狭义概念是,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概念: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家乐概念不仅包括狭义的农家乐,还包括林家乐、渔家乐等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
综上所述,农家乐是以城郊或乡村的农户家庭为接待单位和地点,以城郊或乡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询或观光游览为旅游活动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它凸现了现代农业旅游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
二、关于农家乐能够兴起和迅速发展的原因
农家乐是在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和“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下产生的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农家乐也发展红火,许多地区凭借项目独特,既可游览观光,又可操作度假的优势,开发后都获得成功。显然,农家乐能成功发展起来,实际上是依赖于广深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厚积薄发的。农家乐发展动因可归纳如下:
(一)“农家乐”是我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和谐交融的产物[4]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一直是我国的国策,“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规划的项目。“农家乐”这种模式一方面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既继承了传统农业的自然乐趣与劳动技能,同时又发挥了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优势,将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农业耕作经营思想扩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又成功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不仅为农民利用农田、农舍和山水生态资源创造了机会,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农家乐”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
工业社会让人们远离自然,城市里邻里间的交流被高楼大厦、冰冷的铁窗所阻塞。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困扰着人们,生活压力沉重。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望亲近自然,舒缓神经。而乡村田园的自然清新以及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情结”流传久远,也为“农家乐”的产生、发展打上了深厚的历史烙印。
(三)“农家乐”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4]
“农家乐”旅游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传统农业以种养业为主,经济效益低,经营风险大。开展农家乐旅游,使农业从专注于土地本身单一经营发展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空间,可大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家乐”旅游不仅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四)农家乐旅游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5]
1.农家乐一般处于都市的近郊,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利用自己的小块时间放松心情,比起长途跋涉、旅途辛苦的旅游来说,它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流。
2.收费低廉,能满足工薪阶层及低收入家庭的旅游需要
由于是自家的基本生产资料和闲置劳动力,又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农家乐生产经营成本低,相应的收费也低。
3.自然风貌明显,环境幽雅
农家乐由于未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能保持原有的风貌,加上农家乐自身的建设,游玩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人在花中游,人在画中游的随意、幽雅的环境。
三、关于农家乐的特征
“农家乐”源于我国农耕文化[6],它具有原生、原创性文化的可贵品质,这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学者李饶新认为“农家乐”的特征主要有:
(一)涉“农”性
“农家乐”的魅力,就在于“农味”。所谓“农味”,就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情。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乡土文化,农家的春种秋收、田园牧歌、婚嫁习俗等等,都是“农家乐”乡村游所涵盖的内容。涉“农”是“农家乐”的根本特性,“农家乐”因涉“农”而存在,因涉“农”而精彩,因涉“农”而引人。
(二)纯朴性
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的勤劳简朴、热情好客、邻里守望、积善积德的纯朴民风,在广大农村得以延续。“城里人”进村,首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纯朴民风和生活气息。显然,拥有一段真感情,带来一份好心情,这就是“城里人”乐此不疲“农家乐”的不了情。
(三)互动性
“农家乐”重在参与,除了能让游客欣赏到民俗表演的过程外,还要让他们参与到一些当地的民俗表演中,共同感受快乐的气氛,在参与中比较地区见文化的差异。这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不难可让游客获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闲的乐趣,还课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达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四、关于农家乐发展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探析
由于“农家乐”旅游是主要由农家来经营的,烙上了很深的农耕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印记,因而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学者着眼于“农家乐”旅游的大方面总结出问题所在,有的学者从个案中细小处提取不足,虽然切入点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一些阻碍农家乐发展的共同的症结,现总结如下: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旅游生态环境退化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度健全了,发展才能做到规范、有序、健康。目前很多地方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规划中缺乏全局和长远的考虑,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产业政策上也缺乏倾斜和扶持,有些地方虽然也根据本地情况制定过一些标准,但都未能全面推广,这都是不利于“农家乐”长远发展的。例如: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农家乐”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长丰、广德等地也的确做出了一些特色,但在经验总结推广上却没有统一的设想,仍是各自为政[6]。由于中小城市“农家乐”旅游产品可替代性强,经营中存在季节性特点(旺季、淡季),容易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有些地区经营秩序不规范,经营管理不善和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经营管理水平不一,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各地政府介入程度不同,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其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小城市的“农家乐”旅游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另外,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造成服务程序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过关,非标准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家乐”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产品缺乏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
“农家乐”旅游的经营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目前,“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因其文化素质不高,加之小农思想影响,使得农民的思维特征偏于实用理性,其往往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却无视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缺乏全局和长远的考虑。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造成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7],品牌意识淡薄,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旅游产品内容单一,往往局限于做农家活、吃农家菜、观农家景,只能提供一般的住宿和餐饮服务,却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缺乏品位和个性化色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缺少健康的娱乐休闲项目和健身的参与性活动及文化的学习性活动。因此,地方特色突出不够、同构性发展现象非常严重,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需求,而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激烈,也会导致削价竞争现象严重,这类状况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游状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三)项目建设盲目,缺少统一的科学合理规划
中小城市“农家乐”旅游开发项目盲目,缺乏统一规划,从而导致开发景区商业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由于经营农户缺乏对地理位置、自身资源、本地政策、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的调研,尤其是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导致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有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片面追求规模大和现代化,不仅脱离了“农家乐”的内涵,而且破坏了环境协调,再加上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导致环境受到污染,这就降低了旅游吸引力[10]。从旅游规划来看,大多数中小城市地区缺乏对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那就更谈不上“农家乐”旅游的专项规划了,缺乏对当地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等方面进行合理论证[11]。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卫生安全保障
由于“农家乐”的经营主体绝大多数是农民,开发的地点多处于近郊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让游客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热情。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步道、观赏休憩、旅游厕所、消防、垃圾收集等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卫生条件欠缺。由于中小城市农村卫生基础条件本就欠缺,加之经营者受其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的限制,使得“农家乐”旅游卫生存在问题。如厕所简陋且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卫生保证;厨房缺乏基本消毒设施,生食熟食混装,烹饪过程粗简等。二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中小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与农民的淡薄经营意识,使得“农家乐”旅游缺乏安全保障。如过多的家用电器使得简装改造的家用房用电负荷增加,极易漏电走火,缺乏消防意识和必要的消防设施;对如何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也缺乏必要的措施[8]。随着游客大量的涌入,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条件越来越脏乱差,环境污染严重,甚至还有少数经营者认为,农村旅游越土越好,越是环境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家乐”的发展。
(五)经营管理人才欠缺,管理模式不统一
“农家乐”投资少、规模小、门槛低,使得“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农家乐”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这种情况导致“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不能把握全局和谋求长远的发展,各个区域的“农家乐”在管理上主要是农户凭主观意志在进行自我运作[9],难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各地政府介入程度不同,管理水平不一,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
五、关于“农家乐”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家乐”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些方面还不成熟。要使“农家乐”健康长久的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弥补其不足之处,突出特色,科学合理的管理。对“农家乐”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规范化——规范管理体制,实行经营集约化
规范管理体制、实行经营集约化,促进中小城市“农家乐”旅游不断成熟和完善。从政府方面来讲,一是制定“农家乐”旅游的经营许可、土地审批、价格税收、安全卫生等政策;二是重点加强对农家乐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保护、治安安全方面的行政管理和监督评价;三是应该对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政府拨款。从整体上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从“农家乐”旅游经营者方面来讲,一是要做到“四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二是做好安全管理、卫生管理、日常经营管理;三是突出抓好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以优质服务吸引广大游客,为中小城市“农家乐”旅游健康发展的营造良好氛围[16]。必须围绕“游”这一中心发展相关产业,让游客吃出特色,住出品位,买得放心,玩得开心,也就是要把“农家乐”旅游变为综合旅游。
(二)特色化——注重品牌形象建设和开发特色产品
发展“农家乐”旅游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突出“农”家特色的培育,注重“农家乐”旅游的动态开发。许多地方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如民间传统娱乐舞龙灯、风筝节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要把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培育转化为特色旅游景点。这有利于开发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提高当地“农家乐”旅游的不可替代性,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农家乐”旅游产品的设计突出生态性、自然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加强其自然乡土气息的营造和农村民情风俗文化环境的渲染,少点“洋气”,多点“农趣”[12]。用创意创造特色,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把旅游景点打造为精品[13]。充分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农家乐”旅游的品牌形象。注重对“农家乐”旅游的品牌建设,提高“农家乐”旅游在旅游客源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合理化——旅游项目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15]
在“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中,规划滞后带来的结果要么是资源破坏,要么是资源闲置,缺乏规划或低水平规划的开发容易形成盲目性,导致破坏性。那么,因地制宜地设置旅游项目,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突出特色、集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地域差异、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差异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所以要做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农村应加速“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农家乐”旅游基地。科学制定规划、合理进行开发,能够保证“农家乐”旅游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四)完善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载体而开发的旅游产品,交通建设、水电供应、卫生等设施和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加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水平是“农家乐”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从基本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卫生、舒适的住宿业;因地制宜、灵活轻便的交通业等[14]。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要增强“农家乐”旅游整体素质,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服务。努力使“农家乐”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提高“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为广大游客提供卫生、安全、高水平的旅游环境。
总结
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人类的消费重点将向产品和服务的体验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道: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农家乐”就是一种体验经济,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通过对“农家乐”的发展进行检索发现,大多文献都是对它的定义、特色和存在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的“农家乐”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成熟。它的存在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环境来释放压力,舒缓心情。而“农家乐”的出现正是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所以它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农家乐”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理念落后,没有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而且许多地方的开发项目都很相似,没有利用好自己的特色,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缺乏卫生安全保障。检索到的文献虽然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并没有对如何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如何科学的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关于“农家乐”发展研究的欠缺之处,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继瑞,黄善明.“农家乐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J].决策咨询通讯,2004,(2).
[2]何红.从休闲旅游到生态旅游-分析国内农家乐的发展趋势[J].当代电大,2003,(1).
[3]田喜洲.论“农家乐”旅游经济[J].农村经济,2002,(1):61-62.
[4]陈乃哲,刘聪,周欣.“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与拓展的路径选择[J].农家之,友,2008,(18):11-13.
[5]陶正霞,黄国庆.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J].广西农学报,2007,(4)
[6]李饶新.农家乐的本源与创新[J].上海农村经济,2008,(9).
[7]龚海怒.“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8-50.
[8]王红,张松林,陈粉丽,等.“农家乐”开发经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23):279.
[9]胡晓青.现阶段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6):100.
[10]皮玫瑰,邹新树.“农家乐”产业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J].2008,(4).
[11]李云霞.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7).
[12]江山.浅析“农家乐”及其景观规划.[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5).
[13]廖静娴.“农家乐”旅游研究综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14]蒙睿,周鸿.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15]俞芬,千怀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2):106-107.
[16]张雯,张广胜.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3).
[17]王百明.浅谈农家休闲游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农民的社会身份由人民公社社员变成了的独立的个体农户,从而开启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大规模的逻辑渐进性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改革实践。针对这一时代背景,基于当时的中国农民身份向社会化小农过渡的现实,中国农业推广学者选择了德国学者H?阿尔布列希的所谓“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简称为“阿氏模型”),启动了推动落后的中国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近40年,无论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阿氏模型在中国农业推广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却一直未变。然而,这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有学者就开始提出要创新农业推广体系[1-2]。在认识到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3-6]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一主多元”的农业推广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7-12]。王济民等人总结了多元推广体系的四大类型和14种模式[13],然而我国的多元推广体系并未完全形成或成熟[14],仍然处于“悬浮”状态[15]。农业推广学界对此也一直纠结在“一元、多元”,“ 主体、主导”,如何“协作、合作、协同”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创新“现代农业推广体系”[16]。为此,笔者追溯农业推广体系的理论源头――阿氏模型,发现阿氏模型并不是什么“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而是一个“推广服务系统单边简单组织化,而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的农业推广框架”。由于“推广服务组织未能实现多元协作的结构化,从而不能实现协作推广,更不能合作推广,也就谈不上实现协同推广”。无疑,创新和构建“一主多元”的现代农业推广体系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提出了新要求。
一、对阿氏模型的剖析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框架被许无惧[17]率先引入中国,后经张仲威、汤锦如、高启杰等凝练为图1所示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18-20]。该模型一直被农业推广学界视为农业推广工作的框架,奠定了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假设前提、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过程抽象为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其逻辑假设是推广服务系统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而目标团体系统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
国内众多学者依据阿氏模型,并在传承和发扬荷兰A?W?范登班 、德国H?阿尔布列希等人的教育学、行为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农业推广就是一种把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通过教育、沟通和干预等方法,传授、传递给农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最终实现增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而农业推广学则是研究推广沟通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行为自愿变革规律以及诱导农民行为自愿改变,提高推广效率的一门应用科学。侧重于农民教育及其行为转变。
遵循阿氏模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等推广组织被视为推广服务系统,且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传统小农、社会化小农等被视为目标团体系统,且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农业推广过程也仅仅是这两类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基于阿氏模型的农业推广学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客观产物,适合于传统农业转型期以小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活动。
毋庸置疑,阿氏模型对这个特定时期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形成与发展,对指导中国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原因
在现代农业条件下,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正由社会化小农逐渐转变为职业农民。伴随着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正由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不断走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大生产,越来越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渐形成。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由分散的个体转变为组织化的农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阿氏模型的推广服务系统是组织化的,目标团体系统却是没有组织化的松散的农户。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阿氏模型已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框架。因此,必须从方法论的高度来全面分析农业推广系统的主体、客体和推广方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21-24]相吻合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主体分析
1.正在形成协作关系的多元推广主体。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对农民的教育,将农民视为推广的对象,忽视了现代农业推广最终目的是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不可避免地轻视了农民的农业推广主体地位。?Υ耍?高启杰已经初步认识到只有从事推广工作的农民才是推广主体,而其他接受推广的农民则是受体[20]。其实,受体也是农业推广的主体之一。而简小鹰和于水等则明确提出农民是农业推广的主体[25-26]。从《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来看,推广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教育,而且包含研发和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用的主体也是推广的主体。
现代农业条件下的职业农民,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阿氏模型所描述的农业推广末端的推广对象,只能被动的等待接受农业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和教育,而是以农业推广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以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向上下游各类农业推广主体提出需求,亦或接受政府或非盈利组织的公益性推广服务,亦或购买通过市场配置的推广服务。其中,政府公益性推广服务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契约形式来实现。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属的推广机构等推广主体也将以满足这些组织化的新型?r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化的推广服务。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推广主体之间由被动与主动转变为主动与被动,由落后与先进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基于契约的协作关系。
从推广最终目的来看,正是这些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化。所以,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样是农业推广的主体,是实现推广目的之最终执行者。各类农业推广主体之间通过协作,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先进技术的传播和产业化,来实现推广的目的。由此,阿氏模型中的两类系统的关系其实反映了传统农业转型期分散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现代农业背景下,重构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必须反映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的协作关系。
总之,现代农业条件下必须明确农业推广的目的,构建起政府所属和大学科研院所所属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推广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推广机构形成的组织独立、功能交叉的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共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于此,有学者探讨了各类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27],但对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及其构建仍缺乏深入研究。
2.其他社会团体亦能成为农业推广主体。本文中其他社会团体主要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外的社会群体,包括分散的个体和组织化的群体。其他社会团体出于公益或者追求利润的目的,从事农业推广也非常符合“加强农技推广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活动[28]”的原则。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认为,技术本身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政策等社会因素构成了技术设计和技术应用的模式[29]。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最终就是要实现社会强有力的需求刺激农业技术向前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要最终服务农民,回馈社会[30]。从终极需求角度来看,包括其他社会团体在内的大众群体的市场需求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农产品价格与质量、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大众群体关注的因素都能成为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会引致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从供给角度来看,其他社会团体将以分散化的个体或者组织化的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农业推广当中。国外的NGO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例证。而国内亦有此类组织,比如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31]。此外,其他社会团体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其所汇聚的群众智慧和意见可以为解决现代农业推广技术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复杂问题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与价值判断。
(二)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分析
如上所述,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教育或者传播与采纳,忽视了农业推广客体的研究。高启杰曾经指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客体是指被推广的具体科学技术成果[20]。其实,农业推广的客体反映了农民的需求。现代农业条件下,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不仅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还包括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而且伴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以上推广客体存在递进的关系。
阿氏模型针对分散化的小农,侧重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教育式推广,并且暗含了:在此推广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扩散应用的过程彼此分离,参与的主体相互割裂,最终结果就是农业推广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32-33]。现代农业推广必须重视农业推广的客体,始终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树立全过程的农业推广理念,并且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这个全过程。虽然推广主体侧重有所不同,但是多元主体注重协同且不固定死板。农业研发和推广机构的新成果会主动寻找能够快速推广和应用的伙伴或者直接进行大规模应用,而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会主动提出需求、寻找机会、积极学习,甚至参与到研发当中,并且不断尝试管理创新和组织变革。以现代农业推广客体为基础,各推广主体在推广过程中将形成越来越多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和“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等各种形式的联盟,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种农业信息平台不断建立和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与壮大。
(三)现代农业推广的方式分析
在农业推广中,“推”是手段,“广”是目的,即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侧重于通过教育或信息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公益性农业推广,其“推”更多的指对农民的教育、说服乃至强制。这种手段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是不能实现“广”的。而现代农业的推广方式应实现高级化、现代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协同化,将更多的以市场化的、提供服务的形式来实现。其“推”更多的表现为:诱导、追寻、协作。现代农业是三产融合的多领域科技集成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3]。在其产业体系中,分工越来越专业,更多的农技服务组织将直接运用先进科技知识和装备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他们将直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而不单单是教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其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再进行运用。农业推广中的教育恐怕将局限在一些无法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和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农业工人的培训。
综上,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仅描述了农业推广活动中先进与落后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仅反映了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教育或者信息传播这一小部分内容。它没有对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多元主体进行展开,特别是已经组织化的农民,忽略了研究农业推广的客体,既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复杂性和方式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自我提高,更不能真实、全面地揭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客观规律。基于上述缺陷,必须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三、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思路
(一)重构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
农业推广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都承认农业推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它更是一个钱学森所定义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34]。而且农业推广学本身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需要众多学科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支持。因此,作为农业推广学重要的理论基础,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既要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系统的复杂性,又要能体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还要能为重新定义农业推广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重构框架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综合集成研究一直是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各种问题的重要研究思路。我国学者提出的WSR方法论恰恰是指导综合集成研究的重要方法论[35-36],而且便于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它对于指导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赵国杰和王海峰将WSR方法论进一步改进为ZKJ方法论(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37-38],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更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在ZKJ方法论中:主体(Z)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K)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客体;交互作用(J)是实践和认识活动,即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过程与结果);实践中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程序或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37-38]。
基于ZKJ方法论分析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可以得出该系统由农业推广的环境、主体(Z)、客体(K)和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构成。农业推广的环境,即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Z),即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类。目前政府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行政型推广组织来实现,大学科研院所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来进行,社会团体的推广主要通过各种社团推广组织来实现,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推广则通过各种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实现。农业推广的客体(K)即农民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即各类相关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各类客体的生成和普及应用的过程,以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重构的框架模型
基于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和基于ZKJ方法论的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体见图2。
在重构的模型中,主体系统中的各类主体保持自己组织上的独立性,在功能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分割;既可以独立发挥各自所侧重的功能,又可以兼有其他主体所侧重的功能;既可以独立运作,又可以和其他主体进行协作,实现各种协作组织上的创新,向着图3所示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演化。
客体系统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内容,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系统反映了多元农业推广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过程,侧重实现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创新。
反映各推广主体协作关系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的理论基础是亨利?埃茨科威茨提出的三螺旋创新模式[39]。该理论被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应用到众多创新领域中。在农业推广中,也不乏相关案例。涂俊和吴贵生就以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为例,用三螺旋模型论证了图4所示的农业推广体系制度创新[40]。
现代农业推广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往往与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和社会帮扶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吸引了其他各种社会团体(盈利的和公益的)参与其中。并且这些社会团体在农业推广中也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四螺旋的农业推广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团队做出巨大贡献的“绿岭模式”。该模式中的四螺旋主体分别为地方政府、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和河北邮储银行。在图5所示的此四螺旋的运作机制中,政府主体搭建平台,在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进行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进行监管,实行企业准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农业企业主体组织产业化生产,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a业化经营模式,并且成为大学的研发示范基地;大学主体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市场策划、技术研发、示范培训、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帮扶;社会组织主体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提供金融支持。并且企业与大学的专家以技术入股方式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而大学专家不仅提供了主打产品薄皮核桃从种苗到栽培管理的技术指导,而且还提供了市场信息、品牌策划、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等全过程的增值服务。最终帮助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拥有产前、产中和产后完整产业链的薄皮核桃龙头企业,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之路。“绿岭模式”是围绕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实现了的四螺旋协作农业推广,具有代表性。当然,在“太行山道路”中,也出现过其他案例。比如在政府的支持下,有的社会团体主动向大学购买农技推广服务,免费提供给农民和合作社,并且还帮助其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并不排斥三螺旋推广系统,它是三螺旋推广系统的拓展。各地可依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的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多元协作推广体系的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
(四)新旧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对比
图6在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下展示了适应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所表示的农业推广。可以发现,阿氏模型中的推广主体之间缺乏协作,功能割裂,客体单一,推广手段或者方式上仅侧重教育或者传播的手段。这说明适用于描述农业转型期的农业推广的阿氏模型已经不能反映全面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复杂巨系统。
而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揭示了研究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推广的基本思路,即农业发展环境―农业推广系统主客体的结构关系―农业推广系统中主客体的作用过程―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该模型最根本的前提假设是:农民是组织化的农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推广对象,而是农业推广主体之一。在此前提假设下,农业推广可以定义为:各类主体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各类主体在保持自己组织独立的前提下,部分具有其他主体的功能,按照“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螺旋创新模式进行协作,来构建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实现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侧重于研究对农民的教育,也不是侧重于研究农业技术的传播扩散,而是融合二者,研究各类主体如何协作来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机制和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也将从“农业推广的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农业推广的客体和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与结果”4个维度来展开,进而从这4个维度实现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
四、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农业经济;发展路径;优势
农业经济的发展包括很多方面,涉及的领域多种多样,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发展地区,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辅助,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齐齐哈尔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1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业经济的自身优势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松嫩平原,被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包围。海拔高度为200~500米,土地面积约为42289平方千米,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域广阔而平坦,土壤肥沃,多为黑土、暗棕壤、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质地轻、透性好、地势平的优点。同时拥有“一江九河”作为水源补给,河流纵横交错,总体水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1]。齐齐哈尔市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经历了几代的传统应用和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是继承历史的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源消耗、低污染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齐齐哈尔市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特征也深刻影响着如今的发展,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1效益最大化原则
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所以需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只有坚持最根本的效益最大化原则,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但是不能片面地理解效益这层表面定义,所谓效益最大化是指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协调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多方面而得出的效益,需要农业经营者从多角度理解效益,确保所得效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发挥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积极作用。
2.2操作性原则
操作性原则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强调的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活动的可操作性,即生产活动可行性。通过保证可行性,能够使农业经济达到经营目标,有效实现农业技术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这不仅符合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的标准和实际需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3协调发展原则
所谓协调发展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与绿色环保的协调,要求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协调经济快速增长与绿色低碳同步;二是指发展主体之间的协调,即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政府机构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协调。这样一来,直接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经济的顺利可持续发展[2]。
2.4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是农业经济发展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实现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要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提高效率的路径,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不能只追求效率的提高而使质量水平不断下降。效率原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强调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研发、技术成果的推广周期以及与效益的关系。
3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3.1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法制化的发展能够为推动农业经济提供保障。通过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能够进一步将农机装备分布作为农业推广的原则之一,保证农业特色化发展。同时条例规定能够明确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专业性。除此之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能够进一步确保农业技术发展与推广专项资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切实地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3.2政府放宽政策,提供政策支持
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不仅需要政府多元化的支持,还要求政府不局限于财政支持,政策的放宽与支持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其他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难以保证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或者是否实现超额回报,这需要一个周期性、阶段性的支持,政府需要建立针对农业技术提供者的激励机制,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3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
政府是农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只有政府机构的相关技术机构才能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这就要求政府做主导,负责资源调度,提供政策及财政方面的支持,涉农企业通过建立相关农业研发机构,为三者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相关农业教育机构,农业教育机构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途径。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个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激发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活力,才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不断为农业的发展指引方向[3]。
3.4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绿色农产品的开发
土地资源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加强对农业中土地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土地资源直接与农业经济挂钩,只有注重土地资源的保养,才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空间。农业机械化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同时过度依赖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农业化学产品等,加重了土地的负担、削弱了土地的肥沃程度,长此以往,只会竭泽而渔。因此需要将土地资源保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改革步骤,推动土壤保护相关项目的研究,推广实现秸秆还田,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4]。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开发也有利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绿色农产品的开发能够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践行绿色环保意识,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国家级原料基地种植面积达到93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0.7%,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600万吨原料,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306个,有11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参加“哈洽会”“海峡两岸农博会”“北京农博会”,进一步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水平和“绿色食品之都”的知名度[1]。因此,齐齐哈尔市应该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产品。
3.5加强“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
全面实现以齐齐哈尔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科研机构、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及相关农业协会为辅的“一主多元”发展模式,实现各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正确认识“一主多元”的含义,通过对其中各个关系的深刻认识,创造农业经济的更大效益。农业经济发展涉及的领域相对多元化,既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受到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发展“一主多元”既能够实现主体的引导作用,又能够实现多元主体的辅助及补充作用。不仅能够清晰地解释农业经济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发挥各个领域的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发展的效率和效益[5]。
4齐齐哈尔市农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4.1发展齐齐哈尔市观光农业
探索齐齐哈尔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思路得以实现。可以将观光农业融入齐齐哈尔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观光农业的发展能够将齐齐哈尔市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调整为多功能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向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方面拓展,开辟了农业经济发展新道路,充分并且科学地利用农业资源践行生态旅游、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观,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动力。目前现代旅游农业还处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划,对道路、灌溉设施、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大扶持[2]。除此之外,齐齐哈尔市发展观光农业既能够有效缓解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能够帮助齐齐哈尔市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还有利于齐齐哈尔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4.2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而是要求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变为现代农业,结合时代的特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改革传统模式中不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传统农业,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和金融等模式进行改造、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发展的落后状态,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3]。只有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结合,才能够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部分地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