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对现代科技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现代科技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1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要准确

合作学习不应只是流于形式,要重视过程与实效。我们常看到课堂上老师一提合作学习,学生们便快速回转身进行结组。然后是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像赶大集一样,说者滔滔不绝,听者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这个同学说完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也不加以评议,接着另一个人说自己的看法。什么想法也没有的同学或听,或摇头晃脑获与其他组同学开玩笑,或老老实实一座,中间或许还会冒出一句不文明的语言。这种松散的合作学习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1 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的目的是要实行优势互补,使小组内形成合力攻坚的局面,充分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如何分组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学习一些基本的问题可把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一组,使他们共同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吃不饱”或“有压力”的情况发生;而对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就应该优差生搭配,使优秀的学生带动稍差的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

1.2 努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礼貌,这样才不会在别人发言时随便抢话,打断别人;学会自信与不歧视他人,这样小组所有成员才会协同作战,共同发展;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够明辨别人的观点的对与错,以便自己吸纳或改进;学会提问,学会沟通,真诚谦虚的沟通合作才会愉快。学生只有这样和谐互动,才可能博采众长,,共同发展与提高。

1.3 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人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小组活动时,要有组长做好组织工作。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小组长要轮流当,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要计算操场的面积,就要有两人负责测量,一人记录,一人做好监督工作。然后大家共同进行计算。再互相检查,共同帮助还不会计算面积的同学。这样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没有一个是等现成答案的,在政治课学习中通过合作既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有加强了记忆。组内所有成员就会通过合作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1.4 交流的结果应是小组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们经常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讨论的热热闹闹,但当汇报时,学生说出的却仍然是“我认为、我想、我觉得”这类词语,说明他们说的还是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要取长补短,大家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补充别人的不足,汇报时所说的应是全组成员共同的想法,当意见没有达成一致的时候,就要阐明你组不同的看法,寻求别组的帮助。但一定要把个人汇报改为小组汇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的问别的小组或者老师。使小组合作学习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以展示。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足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方法,要想让这种学习方法效果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深更透,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障。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老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老师却不深入到小组内参加学习,也没有掌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了,学生有没有困难,而是一会看看表表,有时间的话就继续学生的随意讨论,没有时间的话,哪怕学生没有学完,哪怕学生正讨论得激烈,教师也全然不顾,一声令下,讨论就要嘎然而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被老师控制的以毫无自主,也根本答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给足时间做好调控。也要及时的给与解决疑难。

3 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第2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一、维护人的“目的性”原则

维护人的“目的性”原则就是要求人在发展现代生物科技的过程中始终将现代生物科技放在服从人的需要的位置,而不是相反,对于人的态度要做到像康德所说的那样,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要求是具有统领作用,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这样一个目的,它的成为可能是不需要任何其他目的作为条件的。这就是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要从属于人,而不能超越于人,更不能颠覆人性,违反人的基本伦理道德准则。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要时刻为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负责,而这种生存不仅包括物质方面,同时也包括意识方面的,是要人感到得到现代生物科技的帮助而获得更好,而不是感到受到现代生物科技的压迫甚至是奴役。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事现代生物科技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应该懂得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可贵,都应该明白人是一个可尊敬的对象,这就表示我们不能随便对待他,我们都应该小心谨慎负责加以对待,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有充分的估量并尽心负责,而不能随意对待,这也是统一科研人员的伦理道德认识的基础所在。

二、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原则

现代生物科技的一个普遍性特点就是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就是潜在的危险,而且同人的关系比传统科技更为密切,作用也更为直接,同时人们难以像对待传统科技那样更为准确的进行把握,一旦爆发不确定的危险,对于这些危险的后续处理也显得没有足够的把握。所以,对于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在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充分的估量,要有前瞻性意识,防患于未然,同时使得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研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前瞻性意识,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在道德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要符合人类整体的利益要求,要做到如同《科学家》(1949年9月国际学者联合会第五次大会通过)中所规定的那样:“科学家应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的精神;要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与目的,弄清有关道义问题;要使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全人类的利益”。在责任追究方面,由于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背景构成的是一种错综复杂、多变的情况,而其中可能潜伏着深层次的危机,这种情况出现不得半点散失,而应该尽量的做到万无一失,对于责任追究的保护措施应该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模式,这就是以未来行为为导向的前瞻性责任模式,前瞻性责任模式反映了人类对科技发展后果在责任上的长远性与人类整体性上的要求。对于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前瞻性责任模式的落实,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同时展开,一方面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科研人员的自律,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的公共力量进行约束,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力量就是伦理道德的约束。

三、贯彻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崇高理念,要求各主体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现代生物科技的平等原则着重于国家之间、种群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根本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生物科技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在各国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因此在客观上也出现“侵犯”现象,比如对基因资源的掠夺,科技落后国家拥有良好的基因资源却无力开发,科技先进国家就能够通过其拥有的科技优势替它们开发但却以专利的方式据为己有,科技先进国家甚至将现代生物科技作为继经济手段后一种新的制约他国的手段,这些对于人类的共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人类基因检测表明的种群之间的基因差异,也可能出现新的歧视而导致新的不平等出现。同现代生物科技有关的器官移植技术导致出现的器官买卖现象也侵犯了人的权利,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在人与人之间造成不平等。这些在可能出现的不平等现象是现代生物科技在发展应该予以特别注意的问题,并力求避免的问题。为了平等理念得以贯彻,在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应将平等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并时刻予以遵守。实践中,有必要打破现代生物科技的垄断行为,国际间应该加强磋商、协调和合作,力求淡化现代生物科技的经济利益色彩,使得现代生物科技在全人类得到普及,或者得到有利于人类整体的使用,旨在共同推进现代生物科技朝着有利于人类整体的方向发展。在种群和个体方面,各国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进程中确立、巩固并提高人们的平等观念,在实践中用平等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对象包括自己的同胞,也包括其他国家、种群的任何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四、恪守正义的原则

第3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 w. 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 H. 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 Hall 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第4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中医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要解决中医理念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强化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也是现阶段中医发展的重要方面。完善现代化中医研究理论,重视中医整体与功能性发展,结合西安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中医发展战略,实现中医发展振兴。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 发展战略; 西安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09-01

科技发展水平不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无法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社会将面临着倒退的危险。现代中医发展较为缓慢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够很好的吸收科学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中医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2003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条例》已经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中医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是政府以及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1 中医现代化发展说明

经过对中医历史的研究发展中医在过去的历史中曾经占据世界医学中的重要位置。中医的发展是在不断吸收同时代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只有不断的吸收丰富科学技术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标准化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身的缺点进行完善,这也是现代化中医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2 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

2.1 科学技术现代化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众多行业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中医在诊疗、医药管理、疗效评价等方面也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中医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着明确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方面。中医对天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整体发展观,并且能够根据人的实际情况采取辩证看法对待个体。因此针对现代医学科技领域中医理论处于先进位置,但是就中医技术而言不如西医发展的成熟。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更好的服务中医治疗。因此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解决好先进中医理论与中医技术之间的矛盾。中医理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1]。因此就目前情况来讲,没有相对成熟的科学技术能够满足中医发展,这就造成了中医理论以及技术都很难突破现有环境。造成了外界面临的中医落后的局面[2]。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是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完善中医技术现代化就要在中医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将先进的中医技术融入到中医诊疗体系中,推动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

2.2 中医基础理论建设发展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中医在原有治疗方法基础上引进现代化治疗设备,但主要还是以中医临床诊断的方式为主,先进的诊断设备虽然引进到中医诊疗体系中,但是还是没有实现中医现代化[3]。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医临床与器械引进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也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缺乏对设备使用的研究。

2.3 国家要重点支持中医现代化发展:

国家应该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对中医现代化发展进行重点投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主要针对中医技术现代化发展,只有突破中医理论领域发展才能够提升中医地位。国家要加大对中医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中医现代基础理论研究要高于现代医学理论研究。

2.4 中医现代化研究要与中医临床装备相适应:

我国针对中医现代化研究条件要明显落后现代化医学研究,尤其是中医临床引进的设备研究。基于这种情况,对中医现代化研究不能够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中医诊疗体系发展中,这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经费投入,但是这种投入要明显少于现代医学领域研究。因此,我国在中西医发展并重的政策指导下,要逐步的扭转这种局面,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

2.5 中医现代化发展要重视对脑部情况的研究:

人类脑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国际性科学研究计划。作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集合了所有先进科学技术。脑科学主要是对脑部结构的研究,明确脑部发育情况,这都是对脑补实体观察与研究的结果。脑部学科的发展主要是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结果[4]。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脑科学的认识正在逐步的提升。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脑是人的元神所在,人的行为听从于脑。中医的症候诊断中也强调对人的心理研究。因此,中医现代化研究要以[6]独特的方式为脑科学进行创新式研究。

目前在中医研究中主要是对中医理论与药物的研究,理论、方法和中药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同时对中医方法的研究还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对中医现代化研究发展采用的方法还不足。因此,中医理论研究不但要从思维方法上进行创新还要采用基本的研究特征。中医现代化研究要由动态平衡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实现天地人三者的统一,强化人体健康研究。中医对人体疾病细节部分还不能够进行严格考察,中医建立在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基础之上更加具有优势。

3 结束语

中医诊治人体主要是从功能状态方面入手,分析发病原因。因此进行中医现代化研究要明确人体功能状态变化特征,在临床实验中采用高科技研究手段对人体进行功能检测。中医诊断是主治医生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主管感觉结合的结果,这种情况造成对病人实际情况缺乏相应的科学诊断,无法进行标准研究。采用先进医疗设备你能够反映出身体机能代谢变化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可靠地数据作为参考。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医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闪增郁,张智, 彭锦, 等. 对中医现代化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6,28.

[2] 王琦.论中医现代化概念、任务与目标[J]. 中国医药学报,2013,5,26.

第5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 教学模式 实用人才

我从事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的教学已经多年,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教材、教法与学法进行改革,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培养出实用人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教材改革是培养实用人才的前提条件

(一)现有教材的不足

教材是教育之本,直接影响实用人才的培养。现在的教材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片面追求高和深。着重于基础理论与公式的推导,偏难偏深,台阶过高并且距生产实际较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

2.未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沟通,不能反映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例如我市许多矿井采用了计算机PC控制,而现有的教材内容没有计算机控制。类似很多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学的知识在现实生产中用不着,现实生产中用着的知识学生没有学。

(二)教材的改革途径

由此可见,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教育科研机构,及时引进最新科技成果。这样可以避免教材与科技进步的不同步现象。

2.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要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适应,与现代化的生产相适应。由原来的理论研究性变为理论应用型,由学术研讨性变为技术推广型。在基础理论方面,以能分析机电设备的构造原理型与相应的控制电路为“度”;在实践方面,侧重于理论应用与技术推广,以具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岗位与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为“度”,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技能人才,显示出职业教育的优势。

二、教法及学法是培养实用人才的基本保证

机电专业课,既具有基础理论,又具有综合应用。因此它不同于其它科目。课堂教学演示困难,以讲授为主,直观性较差,由于学生不常接触工厂车间,感性知识少,文化基础差,听课非常被动,听课时精力稍不集中就造成“脱节”。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能及时消化,课后还得用很多时间自己看书。这种教法及学法事倍功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采用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法及学法。

(一)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实行电化教学。许多教学内容如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过程,各种控制电器、保护电器,等等,单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学生不宜接受,也不感兴趣。只能机械性学一些原理,记一些数据,学不出“味道”来。如果教师把这些内容与电器的动作过程进行技术加工,制成“软件”,并且边讲边播放,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看有兴趣,学有动力。这样面授和“电教”结合进行,一定会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现实生产,对教材内容削枝强干、去粗取精,认真备课。课堂上压缩讲授时间,重点精讲,难点突出,例题只作提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学消化。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别,进行个别辅导,因人施教,分层次教学,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口味”。学生由过去的以听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引导、调整、控制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指导学生预习,布置预习内容,预测预习难点,指导预习方法,并且引导学生看课外参考书,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少,但是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的却寥寥无几。有的学生甚至毕业几年都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这说明以往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到理论,虽然也有实习,但实习与理论是“两张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到头来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纸上谈兵。要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即课堂―生产实践―课堂。

第一个过程就是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到生产一线,广泛搜集现实材料,并在课堂讲课时与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使二者融为一体。第二个过程,就是教学在以课堂为主的同时,向外延伸。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到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验证、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并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个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讨,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上述的三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生产环节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就会得心应手,而且很感兴趣。下面举例说明。

我市许多老矿井,大巷较窄,实行单轨运输,很容易发生电机车碰头或追尾事故,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天津津东矿用信号厂生产的DZB型单轨区间闭塞信号机能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但是这种信号机只适用于双车场,不适用于多车场,许多矿安装后不能使用。学生通过实地考查和课堂上的理论分析,对原有的线路进行合理的改动,实现了多车场单轨运输,这样大大地广大了它的使用范围,既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问题,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例子在实际生产中举不胜举,给机电专业课的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使学生学到了不少实际本领。

综上所述,只有进行教材、教法与学法的改革,构建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与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6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捷途径。在国外,学者认为大学图书馆是“学习中心”“大学的心脏”;在国内,教师、实验室、图书馆历来被称为高校办学的“大支柱”。南此可见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提ffI了新的课题,因而需要有一支实现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功能的高素质队伍。因此,提高馆员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

1.1职业精神

大学图书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绝大多数馆员都热爱图书馆,具有高尚的品质、崇高的境界和优良的作风;能够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工作需要;具有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职业道德。但是,由于受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多数馆员认为大学图书馆是教辅单位,工作出不了多少成果,因此工作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转变观念认识不足。

1.2职业素养

1.2.1教育背景未达到从业要求

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学历分4个层次:第一,有少量图书情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馆员;第二,一部分冈为解决教授、博士家属调入的非图书情报专业的本专科以上学历馆员;第三,一部分馆员通过电大、夜大等继续教育提高了学历;第四,一部分非编的无学历馆员。多数馆员所学业与实际丁作不对口,专业知识不扎实,实际丁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2.2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捷,大学图书馆员现有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对现代科技知识应用方面的技术,更是得力不从心。

l.2.3经验不足

由于大学图书馆员队伍学历参差不齐,新馆员工作时间不长,业务不精,服务管理经验不足,业务培训不及时,这些都将影响大学冈书馆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3科研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存进行现代化更新,需要有一支有助于实现大学图书馆功能的高素质队伍。大学图书馆有大量的科研课题可以研究,有大量的学术和管理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多数馆员不能独立从事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缺乏科学研究能力,这是罔书馆员素质不高的重要表现。

二、大学图书馆员应备的素质

2.1职业精神

大学图书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要具有优良的作风,要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图书馆员只有热爱图书馆事业,才能有高度清醒的责任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图书馆员应想渎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主动地为读者服务。

2.2职业操守

一个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学图书馆员应具有敬业爱岗、踏实工作、渎者至上、服务第一的职业道德,要勇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业知识,探索新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树立和培养职业责任感,努力提高职业技能,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务。

2.3知识构成

大学图书馆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技能素质,要有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有较扎实的文献信息鲁业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熟悉图书馆的工作环节,同时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

2.3.1现代科技知识

图书馆员要有较高的义化科学知识,要坚持在职在岗进修,不断充实和更新现代科技知识。大学冈书馆要立足于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积极运川新技术、新方法拓展高质量、深层次的服务方式,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图书馆员还应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川能力,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传递信息,切实为教学、科研服务。

2.3.2专业知识

图书馆员要通过业务培训、自修掌握并应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々业技能,要具有扎实的图书馆々业知识功底,并能独立开展丁作和解决实际丁作巾的业务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工作能力,包括组织指挥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等。

2.3.3多学科知识

大学图书馆馆员要具有多学科知识,既要掌握图书馆学的有大学科,还要掌握更为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最新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读者的多种需求。

2.4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先天获得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知能力、意志品质、性格品质、情绪和情感品质。心理素质是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挥和表现。大学图书馆员需要有强烈的进收心、顽强的意志力、广泛的兴趣和适官的气质与性格?图书馆日常工作是一种重复性很强的一作,馆员很容易形成习惯的惰性心理,使用书馆工作失去活力。现代社会改革力度大,竞争激烈,网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捌节自身的生理现象、思想用扰和心理不平衡情绪.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2.5身体素质

这里所说的身体素质并非指体育运动特有的身体素质,而是图书馆工作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大学图书馆现代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馆员既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同答问题,还要不断完成采编、上架、整理、借还、咨询、信息加丁、网络管理、质量检查和人财物管理。图书馆员身体素质与体质、年龄、情绪、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都有密切联系,大学冈书馆员要善于支配时间,注意锻炼身体和适当休息,以保证充沛的精力,这样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三、大学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

3.1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全方位教育。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再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义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3.2国外大学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层次的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3个:

第一,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l994一l995年对全美3236所大学的冈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于2000年1月提了5项标准和22项具体评价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具有信息素养的罔书馆员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与范嗣;具有信息素养的冈书馆员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存取所需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能批评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把选择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与价值系统;具有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能独自或作为集体巾的一员有效地利用信息完成具体的任务;具有信息素养的冈书馆员了解信息使川涉及的经济、法律和丰t会问题.遵循伦理道德、守法地存取和利信息。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美国大学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已进入新阶段,是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和图书馆馆员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评价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依据,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第二,英同的同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在l998年提出的的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能力模式。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在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两兰罔书馆员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同外素养教育研究存在多方面、多级刖的开发,人力、物力投入相当大,多样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应川比较复杂。国外的标准可以作为参照,适当地引入到我国图书馆员素质教育中来。

3.3我国大学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现状

我国图书馆界已意识到制定适合巾同同情的大学图书馆员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对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研究。清华大学罔书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正存承担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的科研项日“北京地高校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研究目标是2005年夏季推出通用层次的北京地1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方式评价和学生成果评价两方面,分为4个层次:满意度评价、通川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反馈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全国普遍实施开来。根据国内外的涮研情况和多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本义提…传统的层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模式。

3.3.1传统的层次教育

层次教育是指新生入馆教育、系统的课堂教学、专项讲座与业课题调研,它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而设计的,它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

3.3.2网络在线教育模式构建

3.3.2.1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网络信息素质教育以提高数字资源的搜集检索、筛选及评价的能力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源的类型和特点、信息检索技巧以及检索结果的筛选。可以参照国外罔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先例.将各种检索技巧制作成WindowsMediaPtaver,QuickTime等各种形式的短片,用Flash演示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同时提供有炎信息素质教育的PDF手册。

3.3.2.2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教育的手段和策略

第7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150-02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向纵深发展,体制内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不时产生,由于其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

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是时代的反映,它新鲜、多元,反响强烈,往往凝聚着时代精神、多重价值观念甚至各种情感。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必然渗透主流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所谓引导就是疏通、化解凝聚的东西,诸如情感、利益、观念等等。每当热点问题出现,也就是问题触及了人们感情上、观念上、利益上或者文化上最为认同、最为敏感和最为困惑的方面。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保持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人员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员工思想稳定,各种矛盾相对突出。务,就是要引导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与谬误,特别是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更渴望听到党的声音,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方面以理性思维为基调进行舆论引导,避免热点过热,舆论失控;另一方面,对理应引起足够重视而尚未引起重视的热点问题则应注意适当“加温”,进行舆论引导,以免失去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1 搞好热点引导工作的思路

1.1 加强学习,掌握政策

首先是加强思想理论和世界观的学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和现实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具体利益,对这些问题,既要敢于触及,又要善于处理,不搞非此即彼,不人为制造和扩大矛盾,不轻易“戴帽子”,使广大员工能够更充分理解企业的思路和政策,更全面地理解各种复杂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共同事业不断发展的规律性。

1.2 加强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钻研和学习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搞政治的,属“文科”,与自然科学不搭界,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许多难点和热点问题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传播和职工生活领域,使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也更加复杂,也导致了“开放”的程度及思考的内容脱离了国家和企业的实际。特别是一些年青人,对西方科技发展随之带来的糟粕不加以区别一同吸收,并把它视为科技先进的标志加以保留,在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上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偏差,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及时掌握这些现代科技知识,不会上网,不懂网络语言,又谈何“引导”呢?

1.3 及时掌握和宣传国家政策、企业方针

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员工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容易转化成抵触和对立情绪,加大各项工作的难度。其实,这往往是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不清楚、掌握不全面所致。

1.4 与调研对象“亲密接触”

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动态”的工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靠翻阅资料、上网查询、电话访谈是写不出好的调研文章,得不出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的,尤其是一些热点、现实问题,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往往埋在心底,如果不和群众成为知心朋友,很难得到真东西,必须下定决心走出去,踏踏实实地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摒弃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放下架子,眼睛向下, 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谦虚坦诚地与被调查对象交朋友,多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要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要高高在上,使群众产生距离感,甚至引起反感,也不能先入为主、想当然,未调查研究先带着成见,未了解情况先发表意见,避免使自己处于尴尬被动的境地。

1.5 开动脑筋,深入思考

调研的目的,不仅是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更主要的是根据调研结果正确决策,解决问题,因此在调研材料的处理上,要多动脑子,深入思考。热点问题往往十分复杂,甚至还带有假象,我们既要强调和忠实于素材的真实性,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避免被表面的东西所蒙蔽,从而得出与事实大相径庭甚至相反的结论。调研的关键在于成果的转化和利用,要力求调研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使调研工作取得最佳的结果。

2 联系实际,创新方法

2.1 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实际,求真务实

对于热点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更不能空对空,如果不能联系实际,这样的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效果。要区分层次、因人施教,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承认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要按照这种差异区别对待。社会越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便越复杂,差异也越大。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阶层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实事求是,因人施教。

2.2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例如,企业在困难时期,员工生活困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有些员工夫妻双方甚至两代人都在同一公司工作,往往上有老人要治病赡养,下有孩子要求学抚养,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对于这些困难职工,一要“疏”,二要“扶”。所谓“疏”,就是教育职工要对市场竞争保持科学心态,暂时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不自暴自弃,加强效率与效益观念,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肯定还有自救机会。所谓“扶”,就是不能光说不练,要为困难职工解决现实问题,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扶一把,帮助他们走上正轨,解决现实困难,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2.3 不断创新,形式多变

第8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英文摘要】In the view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technology is not value- neutral.  For this reason, we ought to make an ethical reflection on value —laden technology.  Through think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practice, we find that modern technology is an uncertain activity with some intrinsic risk. The more important,  there are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 of social value and ethics in the process of both design and innovation, which are two key mechanisms of technology. So that, we argue that technology activity is a uniform technology-ethics practice.  In order that human being and environment benefit from technology,  we ought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ocial ethics system.

【关键词】价值负载/伦理反思/技术—伦理实践/良性互动机制

value load/ethical reflection/technology-ethics practice/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正文】

技术哲学家C.米切姆(Carl Mitcham)认为〔1〕, 技术由以下四类要素互动整合而成:①作为对象(人工物)的技术,包括装置、工具、机器、人工制品等要素;②作为知识的技术,包括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要素;③作为活动的技术,包括制作、发明、设计、制造、操作、维护、使用等要素;④作为意志的技术,包括意愿、倾向、动机、欲望、意向和选择等要素。其中,各类要素的划分不是静态的区分,它们在互动整合过程中,已因相互渗透而成为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异质性(heterogeneous)要素。

技术构成要素的异质性表明,技术是负载价值的,而对技术的价值负载的深入认识直接关涉到两种基本的技术观。一方面,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者认为, 技术所负载的独特价值主宰着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变迁;  另一方面,  社会建构论(

socialconstructivism)者将技术看作社会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所建构的产物。显然,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技术的价值负载是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整合中形成的。

技术的价值负载,使我们必须对技术本身作出伦理上的反省:技术依据的认知基础是主体际的建构事实,技术在本质上是与风险相伴的不确定性活动;同时,作为技术的核心机制,在设计和创新中,伦理和价值因素往往受到忽视。为了使技术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道德伦理制约应该成为现代技术不可或缺的内在维度;换言之,技术活动应视为统一的技术—伦理实践,技术变迁应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1 技术的价值负载

海德格尔认为,在有关技术的哲学思考中,曾流行一时的观念是雅斯贝尔斯对技术所作的工具性和人类学诠释〔2 〕:①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手段;②技术是人的行动。这种观念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其置于什么条件之下。”〔3〕

由于这种观念把技术与技术的运用后果割裂开来,从这种技术工具论或价值中立论的立场出发,需要规范的只是利用技术手段所要实现的目的和实际达到的后果;换言之,对于技术这种人类行为,一般的伦理准则即可对之加以规范,无需特殊的伦理考量。

然而,有关技术的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与技术的运用和后果并非绝对分立,技术本身是负载价值的。有关技术非价值中立的讨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律的力量,即技术按自身的逻辑演进,“技术命令”支配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技术是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的价值独立性,甚至将现代技术视为一种自主地控制事物和人的抽象力量。埃吕尔指出:“技术的特点在于它拒绝温情的道德判断。技术绝不接受在道德和非道德运用之间的区分。相反,它旨在创造一种完全独立的技术道德。”〔4〕

对此,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认为,科学是对自然实体逐步逼真的描述,技术作为科学的应用,沿着与科学进步相类似的逻辑体现了效率和技术合理性的不断提升,因而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效率,反映了一种类似于生命进化的客观自然趋势。由此,技术进步应该是人性进化的标准,而一切由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包括各种形式的异化),将为新的科技进步所弥补,科技发展最终将促成道德伦理体系的新陈代谢。

悲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则认为,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有一种非人道的价值取向。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最大危险是人们仅用工具理性去展示事物和人,使世界未被技术方式展示的其他内在价值和意义受到遮蔽;如果现代技术仍作为世界的唯一展示方式存在下去,道德对技术的控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悲观论者对技术进行了浪漫主义和意识形态式的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技术的本质,认清技术对人和事物的绝对控制,以寻找对现代技术的超越。与乐观论者相反,悲观论者对现代技术具有的独特价值取向持根本否定态度。

与技术决定论相对应,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发展根植于特定社会情境,技术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决定。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强调人在支配和控制技术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责任。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技术的相关行为主体(相关社会群体)是有具体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具体人群。不同行为主体的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一方面,可能使某项具体的技术成为相关社会群体价值妥协和利益制衡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某项技术成为处于优势的相关社会群体所追求的东西。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各项技术的相关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使技术决策成为一种分立性的行为;因其往往不顾及整体和长远后果,加剧了由主体认知局限性和其它复杂性因素造成的技术后果的多向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

从价值揭示的角度来讲,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较技术决定论更具启发意义,而这种技术观又源自科学观的建构论转向。依据早期的“标准科学观”(standard view of science),科学理论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摹写式描述,现代技术的科学基础绝对客观且与主体无涉,所谓技术的内在逻辑和独特价值等技术决定论的话语由此取得合法性。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汉森、奎因、库恩、费耶阿本德等科学哲学家的研究,将相对性引入了对科学的理解。60年代末,爱丁堡学派等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举起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大旗, 开始用各种社会因素诠释科学认知〔5〕, 声称科学理论所揭示的实在是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所建构的实在。尽管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纲领遭遇到了各种诘难并有其自身的困难, 但情境( context )、 偶然( contingency )和建构(construction )等概念,

已经成为后经验主义者反思科学认知(cognition)时的共同信念。 这意味着一种新的建构论科学观的产生:①科学理论是偿试性建构活动的产物;②科学理论是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际共识。沿此进路,比克(W.E.Bijker)、平奇(T.J.Pinch)、 拉图尔(B.Latour)、柯林斯(H.Collins )等人提出了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6〕,进一步将技术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立场本身,而在于它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这是一种去蔽,即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使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观点受到质疑。

虽然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对于技术所负载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但它们分别从两方面揭示了技术的价值负载:①技术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不仅表现为技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遵循,还表现在技术活动对可操作性、有效性、效率等特定价值取向的追求,而这些独特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具有动态的重构作用;②技术是包括科技文化传统在内的整体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技术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方向,不仅取决于客观规律,还动态地体现了现实的社会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如果对这两个互补的方面加以综合,我们将看到,所谓技术的价值负载,实质上是内在于技术的独特的价值取向与内化于技术中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权力利益格局互动整合的结果。

2 对技术的伦理反思

由于技术负载价值,而且它所负载的价值是社会因素与科技因素渗透融合的产物,技术不再只是一种抽象的工具、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一种神秘的自主性力量,我们应该透过技术的价值负载,进一步分析技术的运行过程及其核心机制的伦理意蕴。

现代技术的认知基础的主体际建构性和技术活动的价值负载及其复杂性表明,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伴随着风险的不确定性的活动。在现代技术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其说是把握了知识的应用者,不如说是处在人类知识限度的边缘的抉择者。因此,技术决不仅仅意味着由所谓科学真理决定的正确无误的应用,科技的发展已经使风险成为内在于现代技术中的构成要素。面对技术难以消除的固有的不确定性,科技工作者需要综合考量科技和社会文化因素,方能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其中,伦理因素的考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能够接受何种风险?”“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怎样决定?”“用什么标准?”“谁来确定这个标准?”等问题都是技术实践中必须解答的伦理难题。

站在一个相对中性的立场,我们认为,技术的核心机制是“设计”和“创新”。纵观现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如果说近现代科学把世界带进了实验室,现代技术则反过来把实验室引进到世界之中,最后,世界成为总体的实验室,科学之“眼”和技术之“手”将世界建构为一个人工世界。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设计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创造性活动之一。设计行为贯穿于一切技术活动的始终,但由于设计是一种目的性的、有时间和资源限制的活动,完美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设计活动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所谓模型方法。模型方法的主旨是通过简化抽取相关的影响因子,以有效地实现设计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简化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保证制造的便利,而非遵循事实的规律,并且简化模型在很多情况下就实现技术指标而言是卓然有效的。但很显然,基于模型方法与简化因子基础之上的技术指标,是技术的不确定性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时,在模型式设计中,社会价值伦理因素往往被视为无关宏旨的因子而略去。而更加意味深长的是,诸如世界是一座精确的时钟之类的机械隐喻,和人脑犹如电脑之类的信息隐喻,已经以一种时代观念的形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思维方式之中。

创新是经济化和社会化的技术体系的主要发展动力。创新是一种广义的设计,涉及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新的组织管理形式等诸方面。我们注意到,不论是传统的技术创新线性模型,还是流行的链环模型,所关注的主要是研究开发体制、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组织形式等产业和经济因素,而社会伦理价值和社会文化倾向或受到忽视,或仅被看作是一种不甚重要的外部因素。

我们还注意到,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很长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是技术中性论和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因此,技术设计和创新主体或者只关注技术的正面效应,或者仅将技术视为工具,只是等到技术的负面后果成为严峻事实的时候,才考虑对其加以伦理制约。许多具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的技术活动则往往只顾及其利益和目标,绝少顾及其伦理意含。当技术的恶性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对其加以伦理制约时,结果常常近乎徒劳——旧的“坏”技术难以克服,新的“坏”技术层出不穷,伦理价值体系似乎始终在被动退让——好一幅技术发展的虚无主义图景。本世纪以来,核危机、全球问题等恶性现象,以及“先制造,后销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之类的现实对策,都反映了这种思路的局限性。

著名思想家弗洛姆(E. Froom)曾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两个坏的指导原则提出质疑。这两个原则是〔7〕, ①“凡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事情都应该做”;②“追求最大的效率与产出”。显然,第一个原则迫使人们在伦理价值上作无原则的退让,第二个原则可能使人沦为总体的社会效率机器的丧失个性的部件。为了使技术服务于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这一最高的善,从根本上摆脱这两个坏的原则,必须从技术的设计和创新阶段开始,将伦理因素作为一种直接的重要影响因子加以考量,进而使道德伦理制约成为技术的内在维度之一。本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环境工程、工业生态化、并行工程、学科际多因素技术评估等新的技术实践都反映了技术伦理制约内在化的趋势。

3 走向技术与社会伦理体系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技术价值负载及其过程的反思,我们看到,技术过程与伦理价值选择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故可以将它们视为技术的相关行为主体的统一的技术—伦理实践。显然,技术—伦理实践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使技术造福人类及其环境,而达至此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是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技术发展所可能遭遇的社会冲突。为此,必须促成技术与社会伦理体系两种因素的良性互动,将技术活动拓展为一种开放性的技术—伦理实践。

在技术发展历程中,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显见的社会因素外,许多隐含的社会伦理价值因素,例如,群体利益分配、文化选择、价值取向、权力格局和伦理冲突等,一直在发挥着重要影响。但是与显见的社会因素相比较,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决策者以及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模糊,尚未达成明确的共识。这样一来,造成了多重危害: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较少直接主动考量伦理价值因素;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伦理价值因素时,公众不能对其价值取向作出评判;某项技术中的价值选择的受益者乐于维持共识不明的现状……事实上,人们对技术的不了解,与其说是对技术因素的无知,不如说是技术所隐含的价值因素未得到公开明确揭示的结果。因此,为了促成技术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互动,首先必须公开地揭示和追问技术过程中所隐含的伦理价值因素。

其次,在技术—伦理这一异质性实践中,技术的相关社会群体不仅应充分考虑技术过程中的伦理价值因素,使技术内在地接受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制约,而且还应该在深刻地领悟其中的伦理精神的基础上,主动地和创造性地构建开放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这种体系,既秉承原有的普遍性的伦理精神,又使伦理体系及其精神实质随技术—伦理实践领域的拓展而拓展,是一种可随技术变迁而调适和变更的开放的框架。

其三,技术主体在技术—伦理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质上体现了技术主体责任。技术是人的实践形式,而人是我们所在的世界上唯一为其行为承担责任的生物,所以,在技术—伦理实践中,核心的伦理精神不只是信念或良心,责任是更为重要的伦理精神。而用责任意识去衡量相关人员的行为,较以至善的信念作标准更为明确具体〔8〕。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责任的特殊性:科技人员的责任是与难以逆料的巨大科技力量相伴随的重大责任。对此,西方责任伦理学大师忧纳斯(Hans Jonas,1903—1993)认为应该强调“责任与谦逊”。他指出,由于科技行为对人和大自然的长远和整体影响很难为人全面了解和预见,存在一种“责任的绝对命令”(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9〕,这种“责任的绝对命令”又呼唤一种新的谦逊。 所谓新的谦逊,与以往人们因为力量弱小而需保持的谦逊不同。其原因在于,科技力量是如此之巨大,以至人类行为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主体的预见和评判能力。鉴于此,技术实践的主体需要确立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意识。

其四,由于现代科技具有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为了有效地履行责任,技术的相关主体必须诉诸文化际和学科际的努力。这种努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使技术从构想和设计阶段开始就尽可能地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子。舒马赫(E. F. Schumacher)主张的“中间技术”运动和一些国家的技术评估活动,都是这种努力的现实体现。

鉴于以上基本认识,我们认为,为了克服技术的加速变迁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巨大惯性之间的矛盾,将技术活动拓展为开放性的技术—伦理实践,必须建立一种互动协调机制——新技术的伦理“软着陆”的机制。我们看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往往使技术与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互动陷入一种两难困境:一方面,新技术,尤其是一些革命性的,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影响的技术的出现,常常会带来伦理上的巨大恐慌;另一方面,如果绝对禁止这些新技术,我们又可能丧失许多为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新机遇,甚至与新的发展趋势失之交臂。显然,除了某些极端违背人性的技术及其运用应受到禁止之外,对于大多数具有伦理震撼性的新技术, 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和捣毁机器的卢德主义 (Ludditism)都是不可取的, 而较为明智的方法是引入一种伦理“软着陆”的机制。

所谓新技术的伦理“软着陆”机制,就是新技术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缓冲机制。这个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公众对新技术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讨论,使支持方、反对方和持审慎态度者的立场及其前提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新技术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其二,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伦理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

在现实的技术活动中,新技术的伦理“软着陆”机制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各国相继成立了生命伦理审查委员会,在一些新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还提出了暂停研究的原则。这些实践虽不能彻底解决新技术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 但的确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 例如,1974年美国科学家曾建议,暂停重组DNA研究, 直到国际会议订出适当的安全措施为止。尽管重组DNA研究旋即得到了恢复, 但这次暂停引起了科技共同体和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进而对其利弊得失作了全面的权衡,并制定了研究准则,而这对重组DNA研究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10〕。无疑,这是技术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良性互动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对我们实现新技术(如克隆技术)的伦理“软着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9〕Carl Mitc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M]. Chicago: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2〕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9—10.

〔3〕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2.

〔4〕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120.

〔5〕刘jùn@①jùn@①.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59—290.

〔6〕W Bijke, J Law (eds.).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C]. Cambridge,MA: MIT Press, 1992.

〔7〕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2.

第9篇:对现代科技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平面外宣出版物;传统文化;文化时代性;创新;创意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22-02

随着传媒的立体化趋势,外宣出版物也呈多样化发展,对平面外宣出版物的要求更高了。创意设计中的“创意”推崇创新,倡导个人创造力,通过对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的艺术再现,影响着受众对于外宣出版物推广内容在审美层面的看法以及关注和参与的兴趣。

陕西外宣出版物是陕西省向域外推介本省文化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区位优势的宣传品,这也确定了出版物读者定位以及出版物传播的目的。外宣出版物其实就是一个营销产品,具有推介、推广、营销的功效,这也是平面媒介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依附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的优势,如何加强外宣出版物的创意设计,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文化元素是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的“根”与“脉”

创意设计既是人类一种打破常规的生产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经过历史、时间过滤,传承、积淀下的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这也就决定了文化有相对的地域性与封闭性,形成了区域间文化的差异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当今传媒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区域间文化的快速传播,越是全球化的时代,越容易造成文化的一体化,文化产品独特的“个性”魅力愈显重要,只有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才能因它的差异性、独特性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从笔者参与陕西省委外宣办举办的几届“陕西优秀外宣出版物” 作品的评选来看,推介并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一直是陕西外宣出版物的重头戏。传统文化资源不只是外宣出版物内容的根基,也是创意设计与众不同的外宣出版物灵感的来源。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浑厚、博大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资源丰富。正如主席所说:“陕西是中华文化、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依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在外宣出版物艺术创意中抓住传统文化元素独特的文化个性的“根”与“脉”――从轩辕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可以获得中华民族古老的、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从延安、宝塔山可以获得“星火燎原”、“黄河在咆哮”的红色革命元素,史前文明、夏商周青铜文明等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文化素材以及文字、色彩、图案 、吉祥物、剪纸、器具、建筑、人物、故事等典型的文化元素在这里聚集。通过对区域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把传统文化精华元素浸透在现代创意设计之中,凸显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与价值,使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从形式中得到再现和升华[1]。

二、与时代共舞的时代性文化元素是外宣出版物创意的突破口

“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个过程……传统真正落脚点恰在“未来”而不是过去……因此,“继承发扬”传统就绝不仅仅是复制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对他们的整体进行根本的改造与重建[2]。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接力,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创造中形成,也在不断地创造中创新、突破和再生。在不同的时期传统文化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做出和时代特征相呼应的调整,使其富于时代感和时代性。一个先进的、不断传承的文化必然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符合时展的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创意设计必须面对现代社会变革的事实,在突出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元素时,也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着力运用具有文化传承、时代特征、现代气息的优秀文化元素。富有时代感的创意元素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对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得越细致,创意设计的知识层面越广泛,创意元素越丰富,罗丹说过:“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脱离了对生活的观察,脱离了发展着的社会,闭门造车,创意的灵感是难以抓住的,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也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时展的脉络。

陕西不但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开放省份,“一带一路”战略,是陕西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陕西是当代中国的工业重地和科技先锋,教育、航天科技等领域科技人才优势凸显――也成为陕西推介、推广、营销的新内容――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先进文化元素交结,陕西外宣出版物要在这一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寻求创新设计的突破,中国书籍设计大师级人物吕敬人把这个文化“语境”阐释为“现代与传统、时尚和传承的衔接”[3]。在这一“语境”中设计者要善于运用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与符合时代性的现代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出有陕特性的文化理念元素和设计风格画面,来展示陕西文化资源优势、科技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提高陕西在地域竞争中的实力。

三、形成有文化传承的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表达理念

“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由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4],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根据所要推介的内容和陕西文化的大背景有机的融合,同时也以一种宽容的胸怀,接纳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介入,吸收他们的优点为我所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后者是基础,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是孤立的。只有有了美的形式,真实健康的内容才有所附依,只有有了真实健康的社会历史内容,美的形式才不致悬空流于形式。

随着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增强和发展,出版物设计的品味和格调也要相应提高,对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外受众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设计要符合有针对性读者群体的综合性的阅读习惯。设计者要积极调动敏锐的感悟力,在作品内容和受众读者审美情趣中寻求富有创意性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语素,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感文化情调以及富有情感传统的色彩和抽象的文化视觉符号,还有主次分明、精心安排的有冲击力、吸引力的画面,使封面、内文版面补充、配合、强化外宣出版物的内容,以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有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表达理念。这个“理念”,从历史文化中熏陶,从现实社会发展的意识、潮流以及信息中吸取,从特定的读者群中定位,多种元素集合而碰撞出艺术的灵感火花。这一“理念”贯穿在出版物的整体设计之中,影响到外宣出版物logo设计、封面及版面构图,图片插图的使用,文字符号设计,反映出版物内容情感的主色调定位以及用纸、印刷等环节,从而形成一种有“理念”支撑的设计风格。从而诱发和引导潜在的读者――消费者对所推广内容的了解、兴趣与进一步的关注和参与。

四、培养外宣出版物设计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意思维是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的根本所在。创意思维是要突破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隐秘。创意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创意思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大胆地猜想,就是给想象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创意思维力求取向的新颖性,更加重视视觉意义上的艺术性与独特性,强调创新与突破,灵活与流畅。当我们的思维冲破陈规的藩篱而另辟蹊径时,异想天开的大胆设想便会成为创意设计创新的切入点。

当今,“创新”成为在各种场合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举国上下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希望以创新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创新基因同样也深深根植于在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之中,成为外宣出版物策划、设计的“创意”、“创新”的火种。

五、抓住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视觉化的基本特点

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紧密配合出版物的编辑策划,使出版物达到形与神完美的结合,坚持美学观体现创意设计的美学趣味和现代意识,外宣出版物创意视觉化过程中版面要求简洁、明了、易读、直观,切忌过分复杂,过分凌乱,堆砌过多信息量,力求删繁就简,不要过于追求细节(专著除外),选用素材典型,比如图片使用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独特、具有代表性的、地标性的优秀图片,形成在版面信息传递过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达到主次分明、空灵毓秀的版面效果,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了解到最重要的信息。多语种版本的外宣出版物还要基本保证不同种语言的出版物版式的一致性,这也是前期创意设计要考虑到的。

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还要坚守历史观,使外宣出版物设计有内容、设计元素来源真实可靠、客观性强,设计版面有深度、可读性高。体现出知识性、权威性、欣赏性的特点,易取得读者认同,赢得读者的信赖,为外宣出版物所推介内容信息的有效传递增加正能量。

外宣出版物的创意设计要坚持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凸显文化差异性和时代性特征元素,迸发创新特色,获取创意设计灵感,提炼出富有开拓性的设计理念,达到外宣品设计创意视觉化的基本特点,形成独特的外宣出版物的设计风格,就会为不断涌现的陕西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加力,为树立陕西良好的形象添彩,助推陕西领跑全国,敞开心扉迈向世界,达到外宣出版物推介、推广、营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蓓.设计创意中的文化传统理念探析[J].西北美术,2008(1).

[2] 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J].读书,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