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乡村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的基本特征

第1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者行为特征;空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9-0034-05

1 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底,我国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轿车保有量的77.7%,这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时尚旅游方式和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旅游学界针对这一旅游形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自驾车旅游现状、问题和策略探讨,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以及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战略的讨论等;(2)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分析,着重从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子、旅游方式、旅游消费等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3)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预测,从自驾车旅游需求构成、特点、出行链的形成和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分析人手,探讨出行者的经济特征、闲暇时间对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并构建交通需求模型;(4)自驾车旅游网络和营地建设,针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旅游网络系统缺乏的现实,探讨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等构建的自驾车旅游网络体系。同时有学者从营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基本对策的研究;(5)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经营研究,主要从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自驾车旅游者的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讨论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此外,赵鹏、李享、刘磊从经营的角度,对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这两大类自驾车旅游的经营实体进行了优势比较,并对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驾车旅游市场剖析、产品开发经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探讨,虽然有学者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开展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价值观及决策行为等方面,仍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且对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效应尚未开展探讨,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2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调研表明,自驾车旅游者一般多为中上收入阶层,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受过较高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拥有自己特有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和旅游地选择意愿,形成一定的行为特征。下面通过抽样调查对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等进行讨论。

2.1 自驾车旅游者的调查及其基本特征

笔者对南昌市周边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三大部分: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旅游偏好、出游意愿选择。共发放问卷210份,采用现场回收的方法,共收到有效问卷171份,占问卷发放量的81.43%,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样本显示:自驾车旅游者以男性为主,即男性占79.6%,女性占20.4%;在年龄上,以30岁至50岁年龄段为主,占到总样本数的74.7%,中青化现象突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3.8%,高学历化趋势显著;从个人月收入情况看,中上收入的人数比为74.3%;从职业类型看,比例在10%以上的有文体和传媒、科研、教师、公务员、民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等人员,白领化和高管化现象明显,是一个以城市人群为消费主体的旅游活动。

2.2 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

自驾车旅游者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旅游消费群体,在文化和群体认同方面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他们以共同的取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状态作为结合点,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旅游形态的旅游流。与大众旅游相比,他们在消费上表现出自主性、独特性和炫耀性等特征,打破了大众旅游的集体主义的一元化供给局面,使他们有自由获取自己需要的旅游方式和游览、体验的内容。这是现代旅游形式的开放性和旅游多元化需求趋势下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也正是自驾车旅游市场产生的本质所在。

自驾车旅游者这种凸显的消费特性,形成了他们充满活力的旅游需求愿望。通过自驾车旅游偏好的抽样调查,他们在旅游项目和组织形式选择的偏好方面表现出独有的个性,选择的旅游项目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探险、野外露营、拉力赛等;旅游组织形式为:自主组织、旅行社组织、汽车俱乐部组织等,抽样调查结果见图1和表2。

对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1)自驾车旅游者仍以观光游览为基本消费形态,选择比例为40.4%,但游览的景区(点)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旅游组织形式以自主组织形式为主,占43.5%,也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主要原因是旅行社能提供门票折扣和订房服务,汽车俱乐部能提供结交车友的机会,有较强的归属感。(2)选择度假和娱乐的比例也比较高,分别达到14%和23%。在旅游组织形式上以自主组织为主,比例都在60%以上。(3)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项旅游,如野外露营、探险、拉力赛等项目在我国自驾车高端旅游市场中开始兴起,并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由于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能设计好旅游路线,安排好活动过程中的食宿和路上的医疗、车辆的救援、供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所以专项驾车旅游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组织形式的占绝大多数,特别是汽车俱乐部,比例在47.6%以上,这与近几年来汽车俱乐部在高端旅游市场的风靡有紧密关系。

第2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城乡一体化可以理解为一个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达到协同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城乡协同作用日益加强的空间经济过程。城乡一体化目的是为了消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使两者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城市与农村从一体到分离,再从分离到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被当代许多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而证明的普遍规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1980年代末期,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于城乡一体化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再次,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最后,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二、村镇与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一)村镇、村镇空间、村镇空间结构含义

本文所研究的村镇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由农业人口构成的位于乡村腹地且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域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及其所辖的周围空间。从世界范围看,村镇这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区域一般可分为原始型村镇、古代型村镇、近代型村镇和现代型村镇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大多数村镇目前正处于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

村镇空间主要指在村镇范围内,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水体、标志物等共同界定、合围而成的空间。村镇空间是村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

村镇空间结构即村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及其关系。根据上述定义,曾菊新在《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一书中定义的农村空间结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村镇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离散型。这种空间结构的中心是在一定规模的服务设施所在地,周围则是纯农业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住宅分散在便利生活和生产的临水近路的农田附近。

条状型。这种空间结构的特点是乡村居民各家各户沿公路和沿江、河、湖岸居住,排成一线,农田呈细长条向两侧延伸。

集聚型。具有服务功能的中心集镇与乡村聚落较集中地分布,周围则是大片的农业用地。

(二)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从绝对意义上说,国内外专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较少,一般都是以乡村空间演变为主题进行研究。

1、国外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普朗特与罗吉斯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普朗特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未中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许多社区(村落或亲族群)之间出现互惠的交换活动,由于生产率水平极其低下,因此村民之间交换的范围有限,并没有形成定期的集市。

第二,没有乡村市集的中心化阶段。乡村中节点类型有从事农业的村落和集镇两种,集镇是满足乡村居民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供给地,但由于农民的收入太低,乡村需求密度低,交易费用高,市场交换没有形成固定的位置,可以在村庄,也可能在集镇,这一阶段大多发生于不够发达的乡土社会。

第三,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这是交易中心固定化以后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高一级的交易中心(城镇)的固定和发展,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乡村已走出了乡土社会,具有相当的商品农业和城镇化的特色。

罗吉斯在《乡村社会变迁》一书中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农村聚落发展将典型的农村到典型的城市排列成一个连续谱,划分出了一条完整的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轨迹。

(2)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加拿大学者麦吉(T・C・McGee)通过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走的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也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显示出特殊的发展形式。具体表现为,中国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未发生人口大量迁入大城市的现象,而是通过发展乡镇工业促使城市地带高速增长,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界限日渐模糊,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结构。麦吉以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城镇,都是印尼语)概念做理论框架,概括了这种空间经济转变模式。

2、国内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在我国,学者曾菊新在《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研究》(1995)一文中指出了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空间过程上,小城镇大发展是城市化的新形式;空间行为上,经济因素对乡村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影响很大;空间关系上,区域城乡关系发生了改变;空间结构上,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走向联合和适度规模;空间差异上,乡村非农产业的差距趋于扩大。十余年来,乡村空间的发展验证了该趋势预测的正确性。

学者张小林的专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1999)系统研究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村镇空间系统从封建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向就是乡村性逐渐减弱,城市性逐步增强;

第二,乡村社会经济变迁伴随着空间结构的变动,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表现为城乡空间之间的矛盾运动;

第三,在城乡空间关系演变大趋势下,不同地域的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各有其独特性。

(2)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演变特征方面,王跃在《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2005)中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苏州城郊村镇布局进行参数分析,概括出苏州城郊村镇分布具有明显的水乡特征。

(3)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方面,赵立德在《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浅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传统空间演进过程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村镇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民俗文化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冯文勇(2002)通过实地考察晋中平原农村聚落扩展,指出聚落扩展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3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融入方法;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引言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环境认识的的加强,如今社会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的自然化规划,以此展现出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与此同时,人们居住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乡村环境,与人们的发展以及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今的社会,关于怎样做好乡村景观规划,且把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完善,确保当代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本文内容里我们把风景园林规划以及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

1乡村景观的概念、特点及研究价值

1.1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

通常来说,地理学角度是乡村景观的立足点,它的景观也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这样的乡村景观把人类的居住状态作为关键,有着相对明显的自然属性及丰厚的人工气息,较低的人类干扰程度。乡村景观中拥有独特的田园生活与文化,是当代农业乡村生产性的乡村居住景观。

1.2乡村景观的基本特点

生产性、审美性、地域性和生态性是乡村景观的基本特征。

1.3乡村景观的价值研究

在最近的几年里,越来越关注乡村景观,给乡村景观的探析也更加多。目前乡村景观在现实发展的过程里,通常具有它的特色与审美的意义等等。然而在当代乡村发展的过程里,它的关键的意义表现为地域认知与文化历史价值。乡村在对个别的区域人们社会文化情况与生产的情况反映的这个基本点上,针对地域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通常有着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意义,从而对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关键的现实价值。同时乡村景观也有着一定的人为与自然因素,它独有的社会组织文化与风俗特性等等全都不相同。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融人的必要性

在如今的这个社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协同、统一建设,与此同时,人文活动对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里,把乡村景观融入也有必要性,关键有下面的几个表现。

2.1将乡村带入城市的一种表现

乡村景观融入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是把乡村带入城市生活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形式。慢慢把乡村环境变为城市公园,并且把当代的城市环境进行规划设计,这大大缓解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时的环境压力。

2.2乡村景观艺术的一种再现

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里,利用当代社会艺术上的个别手段,把现代化乡村景观绽开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从而联系西方目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最可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这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田园山水风光的再现。

2.3乡村耕作景观的一种再现

在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整个过程里,利用融入乡村生活,与此同时也把乡村耕作景观进行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间文化与乡村文化这有着正面的意义。与此同时,使人们的视觉有着比较强的表现性。

2.4对变化风景的一种展现

拿中国现如今历史园林来说,人类关于自然景观的平衡性有一定程度上的追崇影响。就怎样确保在现代化自然景观设计中是非静态的,一直都是现如今风景园林艺术设计者非常重视的热点当中的一点。不一样的自然状态乡村景观呈现出不一样的季节动态,这样的实际情况的呈现对自然界的萧瑟与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景观设计者需要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寻找乡村景观设计的感觉,从而把园林景观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2.5对地域性设计元素的体现

通常情况来说,作为当代景观园林的景物,各异的景观园林规划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地域特征。然而乡村景观在设计的整个过程里,在土地上设计具有人文活动及自然景象的文化韵味,且把地域特征中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相结合并展现的淋漓尽致,促进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

总的来说,乡村景观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呈现了地理文化的自然状态,让城市中的人们可以深入的认识地域文化与乡村文化等等具有的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对我国景观园林艺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所以,在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里,将乡村景观进行融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且具有实际意义。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融人的基本原则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在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里,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的融入。然而针对它的实质性来说,当代的乡村景观在融入的整个过程里,必须坚持基本原则。

3.1始终坚持保护和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好乡村景观资源,尽全力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损害。真正实现对自然景观资源与历史景观乡村全方位的保护;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保护和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3.2始终坚持开放性的基本原则

现如今在乡村景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整个过程里,必须依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尽最大可能把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到最好。

3.3始终坚持协调性的基本原则

当代园林景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乡村与历史文化的风俗习惯,保护好区域特色,在规划设计尽量避免对农田的损害。始终坚持协调性的基本原则。

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人方法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工作至关重要,要把握风景园林所有景观的空间设计,将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4.1对农业体验加以保存

乡村景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完善,也是对乡村地区历史文化与经济状况等等的融合,将文化价值记录档案。但是如今的园林景观在规划的全程中,要使得乡村景观中的场所能够展现出文脉以及历史,展现出现代化景观场所的别具一格。

4.2对乡村场所的文脉和历史加以延续

将乡村的古老的文化进行完善,传播且发展乡村场所的历史与文脉,且把乡村景观中古老的乡村文化集聚,将地域历史展开全面的探析,建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且城市与乡村经济的能够协调、统一的发展。这是乡村景观在融入现代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时,对乡村场所的文脉和历史加以延续。

4.3对田园风光加以借景

借观景平台与田园风光的特殊性等等,从而使乡村景色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是乡村景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常使用的手段。这使之拥有自然的生态环境氛围,达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乡村景观融合时更加的完善、和谐。

5结束语

在当代社会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有了一定的提高。按照环境保护的方向,将生态环境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与升级,且将历史文化与乡村文化展开全面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完善中国现代化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前进的步伐,将城市与乡村氛围的更加协调,使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玲,《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待续》,北京林业大学,2010.

第4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考虑到调查的针对性,在市区发放问卷时先作了口头咨询。为保证调查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笔者在呼和浩特市的居民生活区、公园、学校附近、如意广场和新华广场等不同场所、不同地点、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的人群,陆续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6%。

一、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居民基本特征

1.调查显示,从性别比例构成看,其中男性253人,占54.05%;女性215人,占45.95%。男性稍微多于女性,性别比例比较均衡。

2.在年龄结构中,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分别占17.3%,26.8%,25.5%,13.7%。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则较少,分别是7.8%和8.9%。 调查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3.文化程度方面,初中或以下占1.1%;高中占8.6%;大专23.2%;本科50.7%;研究生16.4%。调查说明,在乡村旅游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明显多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

4.职业构成方面,学生占15.6%;教师19.5%;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占23.6%;商业服务人员16.7%;个体和自由职业者占17.3%;工人5.5%;离退休者占1.8%。失业和无业者为0%。调查说明,呼和浩特市乡村旅的客源市场基本上是以公职人员、教师、自由职业者和学生为主体。

(二)旅游需求特征

1.认知途径

调查显示,居民了解乡村旅游的途径,38%的人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的,其它了解途径依次是电视21.77%、网络15.68%、报刊杂志8.95%、宣传册8.12%,最后是旅行社7.93%。这也说明在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营销宣传中,游客口碑的宣传作用很太重要,从另一个方面也揭示了乡村旅游开发必须重视游客经历对潜在市场的作用。

2.出游形式

在出游形式上,与家人一起出游的占38.5%,与亲朋好友出游的46.8%,独自游的7.3%,单位组织的占4.9%,跟团的2.5%。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市居民在乡村旅游出游的形式中注重亲情,更愿意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出游。

3.出游时间

在出游的时间上,62.2%的人愿意在周末双休日出游,28.3%的人选择在节日期间出游,9.5%的人选择在自己额外的假期出游;出游停留的时间上,选择1日游、2 日游(住1宿)、3日游(住2宿)的分别占 66.2%、30.2%、3.6%;在季节上,选择秋天出游的较多,有41.2%;春夏居中为20.9%、36.7%,冬天最少,为1.2%。表明呼和浩特市居民喜欢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去乡村旅游,但不愿意停留时间太长;出游季节的选择上受当地气候特征影响明显,呼和浩特市地区春寒料峭,风沙较大,冬天寒冷,夏、秋才是最美的季节。

4.出游方式

调查显示,呼和浩特市居民出游以自驾车为主,占81%;自行车占8% ,公交车占6%,摩托车占3%,出租车1%。

5.乘车出游距离

在乘车出游距离上,38.5%的游客倾向于1-2小时,36.3%的游客倾向于1小时之内,17.1%的游客倾向于2-3小时, 8.1%的游客倾向于3-4小时。调查说明,呼和浩特市居民乡村旅游出游距离基本以中短距离为主,居民乡村旅游的理想距离围绕1-2小时车距双向递减,集中度明显。其中又以40公里左右的距离出游意愿最强烈。这个距离是当天能够轻松往返的距离,而且已经走出了城市郊区, 因而最受欢迎。

6.旅游动机

呼和浩特市居民出游的动机,观赏田园风光、游山玩水的占 58.1%,休闲放松的有27.3%,体验乡村生活、了解民风民俗文化的为7%,康体健身活动的是4.6%,怀旧、探亲访友的是3%。

调查显示,呼和浩特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远离城市,放松身心。

7.影响出游的因素

居民的出游,往往是综合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既有居民出游的动机偏好等推力,也有外在的拉力,如景区的吸引力等。调查显示,呼和浩特市居民的出游受外在拉力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40.6%的居民认为道路的可达性是重要的,景区吸引力占37.2%,景区环境卫生是8.1%,景区饮食质量是7.2%,景区服务水平是6.9%。可见,呼和浩特市居民对通往景区道路的可达性很看重。可达性无非是道路的远近和好坏问题,过远的景区自然会影响人们对景区的选择,同样,无路可通或道路崎岖也是居民出游受阻的重要因素。

8.景点光顾率

旅游者对某一景点的光顾,可以反映出该景点的综合吸引力。为此,笔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区位选择了呼和浩特市十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选项,来调查呼和浩特市居民对某些景点的光顾率。本题是多项选择题。调查显示,呼和浩特市居民光顾率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周边景点,但因景点距离远近、知名度大小及可入性的难易等不同,不同景点的光顾率有很大不同。光顾率最高的是半亩地莜面大王,占95%,其他依次为乌素图森林公园占88%,哈素海度假村为75%、哈得门森林公园是68%、小井沟生态园占65%,南山生态园占45%,敕勒川人家为30%、一遛弯旅游区是25%,五道沟农家乐是18%、老牛湾为16%。

半亩地农家乐在呼和浩特市通往武川的呼武公路的5公里处,有山有水,环境优美,以武川特产莜面餐饮为主要品牌,呼和浩特市居民来往方便,所以光顾率高。五道沟农家乐在武川,离城约30公里,它的来客主要是参观完哈德门森林公园顺便来游览就餐的,呼和浩特市居民专程前来光顾的人数较少。

老牛湾在清水河南端,距离市区130公里左右,开发的时间短,知名度不大,虽然景区有独特之处,市民的光顾率却最低。哈素海在呼和浩特市西,距市区70公里左右,处在呼包二市之间,呼包高速和110国道可直达景区,而且开发较早,知名度也较大,虽然在近年来开发建设缓慢,但光顾这里的游客仍然很多。这些现象说明,受客源随距离增大而衰减规律的影响,呼和浩特市周边的景区景点光顾率较高,随空间距离的增大,光顾率出现衰减趋势。但旅游地等级层次与知名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与距离衰减规律共同作用,影响旅游者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三)体验和期望

1.旅游满意度

乡村旅游者的满意程度会影响旅游者的重游率,也会影响对该旅游地的口碑宣传。乡村旅游者旅游体验大于旅游期望就会产生满意,反之,就会产生不满意,当二者相等时,就会认为乡村旅游地一般。本调查问卷为有针对性地调查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满意度,设置了“旅游产品”、“服务”、“饮食”、“住宿”“娱乐设施”与“总体感受”六个项目,每个项目有“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调查结果如下表:

统计结果,游客对餐饮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是46.6%,其次是娱乐设施、旅游产品、住宿和服务,满意率分别是36.2%和34.8%,33.1%与31.8%。居民中“不满意”的住宿占19.3%,服务占18.7%,旅游产品占17.4%,娱乐设施占14.7%,餐饮占13.6%。在“总体感觉”上,满意的占35.7%,一般的占40.2%,不满意的占24.1%。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游客对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感觉是一般的,这说明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远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局面,需要在整体上加以改善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者有满意的乡村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

2.居民对景点类型的期望

呼和浩特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景点开发类型的期望,调查显现,认为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应开发生态旅游的占35.5%,休闲度假区的占32.8%,农业观光的占20.5%,文化古迹旅游景点的有11.9%,其他的占4.7%。可见,大部分呼和浩特市居民期望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区。

二、调查结果的总结

总结这次调查结果,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有以下特征:呼和浩特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可程度较高,市场潜力巨大;职业较稳定、学历中等偏上的中青年是最主要的游客;出游动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出游信息主要来自朋友和同事的口碑宣传;出游形式以家庭和亲朋好友结伴出游为主;自驾车出游是首选;出游时间上多集中在夏季秋季,以一日游为主,行车距离在一小时左右;影响出游的最大因素是通往景区道路的可达性;居民光顾率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周边景点,而且,光顾率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出现衰减趋势。呼和浩特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虽然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并非是绝对的,景区的综合吸引力对居民乡村旅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人们期望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应该大力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区。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远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局面,需要在整体上加以改善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者有满意的乡村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

三、调查结果的启示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获得以下启示:

1.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在于乡村性。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幽静清新的环境是对城市居民最有吸引力的因素,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确保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点,才能保持对城市游客持久的吸引力。

2.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这样才能对城市居民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开发中,要在保持乡村氛围的同时,必须改变乡村环境中脏乱差的面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中,也需要尽可能满足城市游客对方便舒适的和卫生的要求。

4.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是呼和浩特市的居民,这就决定了乡村地区发展旅游必须以呼和浩特市为依托,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一般情况下,以距离城市40至80公里的乡村地区较为理想。距离城市更远的乡村,除非具有对城市居民有特别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否则,不适宜发展乡村旅游。

5.乡村旅游也包含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只有当地居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和经营活动中,旅游经营成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游客才能体验到真实的乡村生活。因此,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必须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作为重要的和优先考虑的方面。

6.通往景区景点道路的可达性,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所以,城市到乡村旅游区的便捷的交通条件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要求。

7.从游客需求变化来看,随着旅游产业进一步深度发展以及游客旅游次数增多,游客注重的游览内容逐渐从景区观光体验向全过程体验转变,游客在整个游览过程中除了关注景区是否有特色和吸引力之外,对交通、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卫生、安全等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求的是全过程体验,在整个游览行程中任何环节出了问题,游客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这里就有旅游要素空间布局优化的问题,如何打造与景区等级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如何优化组合各类旅游要素,如何发挥所有旅游要素的综合效率和效益,这都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的现实问题。

第5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villages phenomen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illag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s and related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villages in the status quo, to explore the common problem of villages in the public space, a number of reform strategies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public space (space finishing space perme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context) expect to provide some useful discuss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ace.

Key words: villages; public spac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综述城中村现象

1.1 城中村的定义

城中村是急剧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包括(土地、房屋等要素)、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但为城建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建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是乡村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市建成区或发展用地范围内处于城乡转型中的农民社区,内涵是“城市社会中的农民村”。

1.2 城中村形成原因

我国大量“城中村”的形成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致使城市用地迅速扩张,位于城市边缘的村庄逐渐被包在城市之中,而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及生活环境并没有融入城市,而是仍保留着农村的生活方式及习俗,久而久之,导致城市和村庄的空间分异越来越严重。

1.2.1 表面原因

“城中村” 现象的出现,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城市迅速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城市建成区用地的急速扩张,将众多城郊村庄包围在城市之中,在地理位置上已经在城市建成区范围之内,而是实际上村庄很少参与到城市的产业链之中,村民的生活仍主要在村庄内部,并没有和城市发生太多的联系,从而产生了“城中村”。

1.2.2 内在根本原因

在其它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这种“城中村” 现象几乎从未出现过。“城中村”的产生与中国特色的国情紧密关联,其内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几十年来,且至今仍在实行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的二元管理体制。

1.3 城中村的基本特征

城中村的基本特征是城中村问题的高度概括,对城中村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城中村问题研究的前提,各项有关城中村的研究都是从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入手的,不少研究者都从景观、社会、经济等多角度对城中村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阐述。

景观特征:建筑形体的异化,“一线天”、“握手楼”丛生,过道狭窄,房间终年阴暗。缺乏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和天际轮廓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既缺少公共绿化面积,也缺少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

社会特征:城中村特征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强烈对比,亦城亦乡,亦农非农,人口职业构成复杂,多样物质生活的丰裕与价值观念、管理体制等的落后形成强烈反差,外来人口多,居民文化素质不高,经营经商不规范等,,社会治安难度大等各种原因使得城中村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恶性案件屡有发生,难以控制。

经济特征:城中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村集体经济分红,出租屋收入以及小规模的商业、餐饮业等等,非正式经济是城中村赖以兴盛的体制外经济。

2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2.1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为大多数人服务;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和“橱窗”。

2.2 城中村公共空间

而城中村公共空间具有城市公共空间中所说的开放空间体,但又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城中村由于建筑密度极高,楼间距很小,街巷空间狭窄,在城中村中,街道空间是市民最大的线性公共开敞空间,城中村的道路往往承载着交通、购物、娱乐休闲、邻里交流、聊天等功能。

2.3 城中村公共空间的主要组织模式

城中村的楼房主要是在原有房屋基础上非法加建或改建而成,但在整体上保持一定的高度。这些楼房围合出了一种过密的建筑空间,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但在这种压抑的空间中,我们还能依稀分辨出原有的传统村落肌理,即一种“街巷空间+开敞空间“的空间组织模式。

2.4 城中村中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由两侧的村民住宅所围合的,与传统村落不同,或者说异于传统街巷空间的变异在于城中村的街巷非常狭窄,并且还有由两侧建筑二层飘出部分所形成的上部围合面,与两侧和地面围合成了一种“筒状”的空间。

2.5 城中村中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的存在,为城中村的街巷空间注入了活力,是村落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城中村被挤迫成为超高密度的空间形态,但是村中的公共空间仍然被保留着,而且神圣不可侵犯。

从整体的土地功能使用,到传统的空间肌理,再到特定的空间元素,逐层剖析城中村的空间结构。显然,城中村在从传统村落向城市区域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形态上与原有村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但并未抛弃村落原有的有机空间肌理。而这种有机空间中最重要的元素――开敞空间则被村民自发地保留着,显示出在内外强烈的封闭作用下,城中村内村民寻求开放空间的力量。

3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现状分类及存在问题

城中村公共空间现状较为凌乱,形式各样,空间大小不一,有以祠堂等公共建筑为中心的广场空间,是村民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有以大树为中心的树下空间,面积一般不大,是村民日常交流的场所,或打牌、或下棋、或聊天;还有更小的空间就是在巷门口处摆上一张桌子,就是村民休憩聊天打牌的场所。

3.1数值严重缺少:超高的建设密度,造成城中村内公共空间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数量上缺失,正常的社区活动长期得不到空间场地支持,阻碍了健康的社区建设,总体形势非常严峻。

3.2环境质量低下:现有空间环境质量低下,脏、乱、差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除了用地紧张、政策滞后、经济等缘由外,缺少必要的管理与经营,也是造成现有环境质量低下的原因。

3.3空间形式单调:现代城市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极少出现,而多数公共空间是以沿街屋檐下或街道交叉口的放大空间等形式出现的。

3.4活动支持匮乏:空间限制与配套设施不完善,再加上城中村内人口构成特点,造成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形式单一,除了聊天、打麻将、打台球、下棋以外,基本没有其他活动类型。

4 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改造策略

4.1 空间整理

空间整理,是指对城中村内部空间结构的重新梳理和逐步优化。关键是以公共空间为核心,通过“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的组合模式进行城中村的结构整理。“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的组合模式对于村落具有重要意义。在空间组织上,要强调以宗祠等公共建筑为核心的公共空间的地位,挖掘公共空间的场所文脉,围绕公共空间,对城中村内部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同时,在一些主要的人流汇集处开辟新的公共开敞空间,从而在保持“街巷空间+公共空间”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发展,从而使密实封闭的空间肌理向有机开放方向发展。

4.2 空间渗透

城中村与周边城市区域之间往往形成明确的边界,空间特征是突变而非连续的。空间渗透的思路,就是为了逐渐缓解空间特征突变,促使城中村封闭的空间格局走向开放,是城中村与城市地区之间在公共空间、生活方式方面发生相互的渗透。空间渗透应配合公共空间的改造,在边缘地带设置更多的开放与半开放的空间,与城市空间体系相结合。特别是城中村的道理入口空间往往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应重点处理。同时,对沿街店面进行整治,改善商业环境,营造宜人的购物环境,以此引发更多的行人活动。再者,空间渗透使外部边界逐渐模糊,使城中村公共空间不在与城市公共空间割裂,使城中村在与城市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既融于城市,又具有独特个性风貌的城市单元。

4.3 文脉延续

城中村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往往都会形成被本村村民所普遍接受的文化及习俗,即所谓的文脉,文脉最能激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它延续着本村农民的生存轨迹,维系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城中村改造时应延续原有文脉,创造场所精神。

5结语

在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时主要是通过梳理现状公共空间,空间渗透,文脉延续将周边城市气息渗透到城中村内部,增强公共空间文脉的认同感,从而为市民提供一个较舒适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黎云,陈洋,李郇.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城市问题.2007,09

【2】 李伟,林怡琳. 深圳城中村改造中的外部公共空间塑造.山西建筑.2007.10

【3】 黎斌,魏立华.城中村村民与外来低收入租客的社会空间分析研究――以深圳市新西村老屋村为例.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4】 刘磊.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以石家庄市桥西区西三教村为例.西南大学.2008,05

【5】 韩荡.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及案例研究.规划师.2004,05

【6】 任国岩.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法国鲁贝市旧城改造实例介绍.规划师.2004,12

【7】 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第一版.2002.

【8】 Rob Krier.城市空间(Ubarn Space).纽约:Rizzoli出版社,1991

【9】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0】 [英]妮古拉•加莫里,雷切尔•坦南特.张倩[译].城市开放空间设.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6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0引言

国内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讨论;②社区参与的方式、层次及类型;③关于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④社区参与的影晌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2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提出

胡晶晶等(2006)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特征,即:①委托人与人都具有理能力;②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③二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对称;④二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二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基于车溪景区公司和社区居民的委托关系具有这种基本特征,胡晶晶等人提出了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为研究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种模式下,景区公司将有课的“吃”委托给当地农家餐馆,“住”委托给当地农家旅馆,“行”委托给当地车队、赶马者和抬轿者,“购”委托给当地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利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景区公司与社区居民各自的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利益“双赢”,优化资源配置,达成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5]。

3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曾艳(2007)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应包含: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并构建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即“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法制规范”,并且构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微观运行体系,提出了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和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6]。郑群明等(2004)提出了“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等5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刘岩等(2002)提出厦门黄膺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参与式开发模式。黄昆(200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麦金西的7S要素提出了“6S战略性环境管理”,具体指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基础和核心。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全面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五个要素中去,以实现景区环境管理外部性与内部性的全面整合,从完全意义上走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何彪和马勇(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双向沟通(Bilateral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双赢(Bilateralprofit)机制(简称BCB方案)BCB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目的地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它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追求和关注焦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目标,寻找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苗红(2003)提出民族地区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发展咨询中心、以多种形式代替资金入股、保证社区成员的优先就业权等途径加强社区参与。陈金华等(2005)研究武夷山生态旅游社区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保护区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培训社区居民、加强旅游信息传播等方式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4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罗敏(2006)从解决旅游开发中的主客矛盾角度提出Given模式,即(Government)政府+(Interests)利益+(Village)社区+(Education)教育+(Native)本土化。简化为:G+I+V+E+N=GIVEN模式。该模式提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当地社区特别是村委会建立沟通和互信的社区参与机制,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教育,并倡导企业经营本土化[7]。黄郁成和顾晓和(2004)从农村旅游社区开发的角度,以浙江松兰山开发模式为例,阐述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乡村参与的开发模式。以及江西流坑的旅游开发行为完全由旅游被开发地区以外的力量主导,流坑对于旅游开发的主观意愿较低,只是被动接受外界赋予的各种开发行为,并承担旅游开发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的“输入型”模式。李玉轩和王建中(2001)以平遥古城为案例,认为古城的保护和建设问题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和强大援助。在文化方面,以平遥古城牵动南北大院,构成以古城为主,大院延承式的模式,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和行为规范准则。

5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

王琼英(2006)构建了社区参与的模型,其中社区居民与乡村旅游本身是模型的核心,模型中乡村旅游以一个事物的性质出现,其身份是一个特定行业,涵盖了整个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有形、无形、静态、动态的要素总和。政府和企业是模型的保障因子或动力因子,旅游市场起着外部推动作用[8]。邹统纤等(2007)在分析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社区主导的开发(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CBD)模型,该模型的3个内涵是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以社区为主导,提升社区旅游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任啸(2006)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不但是“过程”,也是“目的”,社区参与趋向于实质性参与也就是真参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确定了“公平”优先的分配目标,在分配机制中,打破了股份制产权设置的惯例,将社区利益最大化。此模式考虑到对居民不能再从自由从事旅游经营的利益补偿。佟敏和黄清(2004)建议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模式。具体由保证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旅游发展具体方式的合作机制、对旅游引发问题的协商制度构成的居民参与决策系统以及通过形成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经济行为直接获益来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此外还要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和环境只是培训机制。王瑞红等(2004)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应包括参与决策、参与经济活动、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参与培训。王敏娴(2004)提出建立引导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模式与对策研究得还比较少,虽然不乏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实地考证,但还没有将其升华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高度。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结构,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跟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2]雷海燕,赵振斌.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社区参与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

[3]余向洋.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6.5.

[4]邹统纤,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78~86.

[5]胡晶晶,沈国辉等.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2).

[6]曾艳.国内外杜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第7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山西省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要素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地,乡村生态旅游也成为活跃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我国仍处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的引导、管理和控制,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某些过分注重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乡村社区,对旅游资源没有合理有效的规划利用,同时,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重视不够,污染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原乡村旅游地清澈干净的自然环境,给当地的资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1.相关理论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的循环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2 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乡村生态旅游就是“以乡村资源、乡村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处于乡村的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旅游活动;是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主题,融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于一体,培育农村科技文化,带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乡村社区产业建设、经济发展的方式;是适合我国国情、可促进新时期旅游产业与农业经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活动。

2.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要素分析

近年来,我省推出了10余个最佳观光农业示范点。虽然我省乡村生态旅游潜力大、发展快,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科学规划重视不够,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我省的乡村生态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不少旅游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循环经济视角下山西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政策建议

3.1 政府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资金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虽不是投资主体,但政府的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发展初期,市场风险大,没有政府启动性资金投入作示范,很难引导社会投资。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帮助山区把旅游路网建立完善起来,打通旅游景区景点的断头路,加宽道路,解决交通堵塞现象。应当优先解决景区景点的通讯问题,争取尽快使所有旅游景点覆盖移动通讯网络。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兴建不同档次的住宿设施。

3.2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并尽快出台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消除开发和经营管理者的盲目性,做到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各方面都能按章办事。政府也应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可在政府的引导下聘请经验丰富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研究专家培养适合当地特点的旅游人才队伍。

3.3统一规划开发,加强宣传力度

一是要进行全面考察,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旅游区与历史人文旅游区统筹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为原则,进行规划论证;二是要要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发展乡村生态生态旅游的同时,做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要加强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与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相互协调,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山区旅游新形象。山区旅游宣传要做到整合宣传,整体推销。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起来,同时也要发挥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的主导作用,当地社区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中也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有力政策、财政贷款支持、科学的指导、人员培训、合理规划等手段来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最终做到乡村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l):15-18.

[2]谢花林,李蕾,等.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002(12):69-71.

[3]吕军.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N].暨南学报.2005(6):67-69.

第8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最近一直在读“华中乡土派”的作品,在阅读中不断深化着自己对中国农村的把握力度,尤其是文中显现的质感经验回荡在田野与文本之间。这其中的很多作品多是追求一种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观察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节,作者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是把它作为了一个勾连社会现象的工具,真正理论的来源是生活中鲜活的经验。在与著者的交流与回应中,感知他们的中国农村研究是站在中国主体的立场发现农村社会中的真问题,以此来回答“乡村社会走向”这样的一个大问题。

经验丰富、厚重是很多作品的特色,对于其中独特的观点与真正的问题意识难以全面的展示,这里希望通过对农民行动单位的解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的诸多努力与期望。“华中乡土派”在长期的农村田野经验基础上,于2005年提出了“农民行动单位与村治模式”的论题。其后学派中的《什么农村,什么问题》、《中国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绵延之维》、《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宋村的调解》等著述,都以“行动单位”作为理解不同区域农村的切入点,并尝试探索、推进“农民行动单位”这个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中层理论,以回答农村研究中难以回避的两个问题,一是个案村庄研究的代表性,亦是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问题;二是中国农村研究的宗旨,如何立足于农村经验建构出中国本土理论的问题。但中国地区如此之大,人文地理有别,如何才能得到对中国社会的概括性认识呢?

在农村研究初期,进行过这方面的努力,受功能主义的影响,在完成《江村经济》后,他想到以类型比较法来解决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通过“类型比较法”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在《重读〈江村经济〉序言》一文中,进一步分析道:“江村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或‘模式’。”〔1〕26此后,海外汉学研究进行了一些努力,如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提出了市场体系理论,以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来理解村庄,进而把握整个中国社会〔2〕,但这种研究范式并无法让人对中国农村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于国内学界来说,虽然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但对于区域差异问题,也就是弗里德曼提出来的所谓代表性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出现了“关中模式”、“华北模式”和“华南模式”等区域研究模式,但这些区域研究实际上还是个案式的研究,以区域中的个案来归纳、阐释地方性知识,“对抗”既有的观点,区域研究的理论建构略显不足。

在对20多个省市农村的10多年的调查基础上,华中乡土派的研究者提出“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的概念,这实际上不仅是为了反驳某种观点,而是希望通过建构一种中层概念或理论来理解区域差异问题,通过这种理论范式切入乡村社会内部,发现农村社会的基础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并把全国农村依据农民有差异的行动逻辑划分区域,理解各区域中政策实践与农民行动之间的张力。“农民的认同单位”是一个认同群体,农民对这个群体具有归属感,并看做他们自己的群体。这个单位是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同时又逐步被赋予文化含义,并与之相一致规范的共同体,农民依据内部的规范行动,这个单位构成农民超于家庭之外的另外一个强有力的行动单位〔3〕。这个概念及其理论框架实际受的影响较深,尤其是他从对中西社会的比较出发,对中国农民的行动逻辑的经典分析成为理论的生发点,理解这一概念需要从的“差序格局”谈起。

中国人的行动逻辑与西方社会相比具有两个层面的特点,其一是伦理本位和“差序格局”,是一种特殊主义而非普遍主义;其二是中国人的行动,特别关注公私差异,这也是一种特殊主义的行动逻辑。农民的行动一般以家为界限,凡是自家的事情也就是私人事情,农民会做得很好,而公家的事情,则与己无关〔4〕48。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公私又不是很明显,因为有时“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农民行动的公私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认为,中国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5〕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这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描述,是先生在分析传统中国基层(尤其是乡村)社会结构时创设的一个概念。“在差序格局里,公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个圈层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5〕30

一直以来,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概念都是中国乡村研究绕不过去的坎,无可否认的是,“差序格局”的含义切合了“乡土本色”的中国社会,至少对于“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中国农村社会而言,“差序格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乡土中国内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以及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其暗含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三层特征:一是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身份平等、区分明显的团体格局。二是“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但是这个中心与各圈层之间的关联是靠“人伦”、“道德”连接。三是“差序格局”具有明显的乡土气息,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6〕。“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差别分析相当精锐,同时对“乡土本色”的中国社会解释力也足够强大,成为后来研究者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主导性工具。

“行动单位”是理解乡村社会结构的内部视角,亦是对“差序格局”的一种拓展性理解。例如,在传统村庄除了家庭这个基本的认同单位外,宗族及以宗族为基础的村庄在维护传统社会秩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成为另外一个超出家庭的基本的私的单位,“差序格局”中的宗族成为圈层结构中非均质的部分,在实践中被凸显出来,并成为村庄事务运作的主体。在实践中,通过宗族维护功能性组织的运转,一方面以硬规范来对搭便车的人进行惩罚,让搭便车的人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将组织力量内化到村民心中,让村民认为这个组织是“我们的”组织,以软规范来达到整合村庄的目标。于是,宗族或村庄成为另外一个与家庭相似的“私”的单位,构成了以家庭和宗族为基础的双层认同单位。

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宗族逐渐解体,村规民约失去原有的效力,乡村社会均质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区域之间的变迁基础和速度的差异,导致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非均衡的状况,“差序格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别。“差序格局”本身仅是对静态的传统社会结构的描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家族逐渐解体,核心家庭增多,农民流动性增强,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人际之间的维系纽带发生改变,中国渐渐失去了“乡土”社会的特征,以往以家庭为基础扩展的差序强度减弱,很难再用人际关系意义上的“差序格局”理解乡土社会,也很难理解乡村治理的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对政策的反应差异,当下的乡村无论是从外部看还是从内部理解,都已经失去了“差序格局”体现的整体性中国的特征。当家庭不断核心化时,在家庭与宗族之间仍然存在一些碎片化的认同单位,这些认同单位成为宗族、家族解体后的另外一个超出家庭的主导行动单位。这些认同单位之所以形成,一是因为外来因素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农村传统的人伦和血缘关系发生了变化,村庄舆论的约束作用降低,甚至出现了原子化的村庄。源于冲击程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农民行动逻辑有所不同。二是现代性的启蒙话语与法律精神在解构了传统秩序后,并没有在小农社会基础上构建起新的公共秩序,但是在公共品供给中农民仍需要自觉合作,农民在碎片化的文化基础上就形成了不同的认同单位,从而造成了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进一步论证了农村非均衡的特质。同时也表明,差序格局的各层面并非均衡分布,有些凸显层面因遭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与冲击较小,仍能够存留下来并成为主导的认同与行动单位。

由于中国乡村社会的非均衡性导致的地方性共识的差异,我们共遇到宗族型、小亲族、户族、联合家庭、原子化等五种主导类型的村庄,同时还有村民组、行政村等两种以地缘为基础的认同单位。这些认同单位的形成深受不同区域农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小传统影响,这些小传统亦是对“自己人/外人”、“公/私”范围的划分,所谓“私”就是“自己人”的,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所谓的“公”就是“外人”的,意味着可以去占有。在具体的社区内,有着一个主导的私的单位凸显,成为这个社区的认同与行动单位。在现代社会,私的边界越来越小,私的单位也呈现出各种差异,由地方性共识维系的先赋性关系及其中的应有之义和义务互助,正变得弱小,行动者个人具有选择性的交往性关系日渐强大,农民的行动单位就因每个行动者而异,这样就构造出新的双层认同与行动体系。在核心家庭之外仍存在基本的行动单位,以之来达成农民合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问题,拓展农民受益的空间,合作收益空间的扩展也为地方性合作规范形成的合作单位的延续提供了动力。

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血缘与地缘仍然是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仍然带有“差序格局”意义上的圈层结构,但是伴随着社会转型,现代化与理性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差序格局”中的公、私范围发生了变化,核心家庭增多,私的范围日益缩减,而且私的程度也增强,同时不同区域的公、私观念也不同,这对政策的实践带来了极大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诸如具有现代意义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政策在不同区域农村的“遭遇”差异较大,在一些村庄能较好落实,但是多数村庄则基本没有付诸实践,这些差异显然不能仅诉诸于传统的文化知识,更需要以制度及宏观环境与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及其村庄结构的互动为基础,通过行动单位的界定来认识不同地区的村庄结构,不同的村庄结构其应对外部力量的能力以及内在反映机制的差异。同时,不同的村庄结构也即意味着不同的村治模式,这样通过行动单位的内部视角勾连起村庄治理这一外部视角,进而理解村庄对政策的不同回应。

第9篇:乡村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PPP模式 农村水利设施 融资研究

PPP模式是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其中包括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融资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PPP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农村水利设施的融资问题,提升政府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效率,充分的发挥出政府的基本职能,从而实现风险转移、规避风险的目标。

一、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来源只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央,而农民付出劳动力,地方政府负责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方式比较单一,政府的资金投入比较不稳定,并且没有系统的对投资渠道进行规划,地方政府的虽然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但是依然不足以支持农村水利设施更加完善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但是,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角度来看,依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整体支出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占据的份额比较小,经常会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不仅会影响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工程效益,造成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利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却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能力还比较弱,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

(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村集体资金、农民个人资金、社会投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公益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时候,单凭市场是无法满足项目投资的需求,还需要政府的支持。虽然财政资金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中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持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借助乡村集体组织的帮助,确保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正常运行。

但是,毕竟乡村集体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保证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会给他们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最终还是会造成无法承担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情况,所以,还需要银行和社会的支持。银行虽然能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但是也需要为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如果无法保证经济性和安全性,银行也不会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上的支持[2]。

二、PPP模式的基本概述

PPP模式是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其中包括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共享投资收益、分担投资风险、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基于PPP模式融资活动的主体是项目本身,通过该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政府的扶持来偿还贷款。使用PPP模式进行融资,能够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归来,不仅能够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还能够尽可能的降低融资风险,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对项目的规划与控制。另外,在开展PPP模式的时候,国家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去促进项目的建设,在保证民间资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升他们对项目的参与性,从而帮助政府解决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3]。

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使用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PPP模式能够减轻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

使用PPP模式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在公共物品上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国家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能够有效的缓解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帮助政府度过难关。既能够节省政府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支出,还能够促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

(二)PPP模式能够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垄断经营降低了公共事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公共事业的发展,还会损害到公众的利益。将PPP模式使用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当中,满足农村居民对水利设施的需求,在提高项目运营效率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4],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开展农村水利设施融资的过程中,使用PPP模式还是非常必要的,就能够适应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还能够缓解我国政府财政上的压力,尽可能的补我国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翔.基于PPP模式的农村水利设施融资研究――以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2.

[2]甘琳.PPP模式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