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乡村振兴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特色

第1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它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定位导航。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高职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各种途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界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范建华、秦会朵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在继承原有优秀乡土文化基础上,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乡土的文化。李军明、向轼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成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从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求。沙垚、王昊从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出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文化、能重新钩连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从上述所列的内涵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述的都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对原有文化的重新构建。综上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乡土文化因子,顺应时展潮流,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把乡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优秀乡土文化,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拉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经过长期改造、传承和发展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以此拉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三是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乡规民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淳朴民风等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四是通过挖掘古代商人长期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的“注重诚信”、“敢于打拼”、“勤俭致富”等的优良品质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促进社会振兴。(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所积淀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的农耕文化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灵魂,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凝聚乡村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广大乡村地区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不复存在,淳朴、敦厚的民风逐渐衰落,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的逐渐流失。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对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面貌,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

(一)助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大力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可以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优势,积极参加到乡村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深入各乡镇党支部,并与之结对共建,还可邀请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他们作新时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专题报告,提高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帮助广大乡村群众树立正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其陈观陋习,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二)助推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给乡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但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加入,可以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的帮助。二是高职学生通过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并协同乡村文化人员共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建立电子图书馆,集合网上文化资源,这不但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基层文化机构可共享图书资源,而且还能引领村民健康学习,拓展网络文化资源。四是高职学生利用自身社会活动面广和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向社会各界宣讲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乡村文化机构捐赠、捐购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联系城市各类文化组织给乡村基层文化机构传经送宝,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三)助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村文化活动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乡村群众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高职学生既可以为乡村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协助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具有朝气活力高职学生的参与不但为这些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强活动效果。二是高职学生发挥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优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为村民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位,促进乡村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从“送文化下乡”到“种文化下乡”,发挥高职学生较高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组织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四)助推创建乡村特色文化,培树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资料和自身人才的优势,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协同乡村文化干部和当地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行家里手,从历史、地方、经济、人文、区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划乡村文化品牌,寻找可以打响乡村文化品牌的路径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疏理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人物,深入了解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相结合,打造响亮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还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与乡村的通力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第2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3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如何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乡村振兴中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拘泥典型,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精髓和灵魂。总结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经验,提炼出乡村振兴的共性规律,概括出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有利于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因地制宜推进振兴乡镇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推动不同发展水平的乡村循序渐进提挡升级

各个乡村的发展要立足自身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乡村振兴也要循序渐进。从乡村发展水平从低到高看,可以分为深度贫困型、贫困型、小康型、富裕型乡村,也可以按照发达程度分为不发达型、欠发达型、中等发达型、相对发达型、发达型乡村。推动乡村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逐渐发展成为富裕型、发达型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应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合理把握政策关注的乡村发展水平区间。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应是发展水平处于中下游的乡村,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只有把关注点放在发展程度处于中下游的乡村地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才是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从富裕程度来看,主要是推动贫困型和中下等收入的乡村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通过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逐步迈向中上等收入乃至富裕型地区。如此循序渐进,逐步提挡升级,应是我们长期的原则。同时,关注发展中的分化特征,注意有些乡村会向上向前发展,而有的乡村则因生存条件原因需要考虑移民搬迁,注意分类施策。

根据国家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乡村振兴着力点。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要贯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先补短板,再强弱项。进入乡村振兴的高级阶段,则要注意均衡发展。到2050年,经过长期振兴的乡村,优势充分发挥、活力充分释放,全面迈向发达阶段,展现出兴盛繁荣的壮丽景象。

推动多种乡村功能再认识和再利用

注意区分乡村可利用、可开发的功能差异。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出发,可以逐步形成多种生产功能、居住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功能。重新认识乡村的功能作用,有助于我们开发利用多种功能,走出多元化的乡村发展路子。

差异性乡村要重点加强多元化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生产不同,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类型,具有附加值高、从业人员年轻化、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可以焕发农业的生机。环境友好型工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在乡村发展,服务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业的发展,都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工作成为可能,乡村会成为服务外包、后台处理、居家办公的理想场所。从“逃离大都市”风潮可见,既需要都市工作机会也需要乡村工作环境,乡村与城市之间经济生产的功能分工将更加紧密。

差异性乡村要重点加强品质优越的居住功能。乡村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有可能成为城里人的居住地。比如法国人的乡村“二套房”十分盛行。当然,这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严格管控土地用途,避免资本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农民可以利用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发展休闲养老产业。

差异性乡村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稳定性功能。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也有助于形成宜人的生活环境。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秀美风光,加之人文景观,逐步支撑了旅游观光功能。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也逐步转变为旅游功能。

注意循序渐进发挥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以乡村旅游和居住为契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与城市产业的差别化竞争,逐步激活乡村的经济功能。乡村终极振兴是文化功能的振兴,是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重拾自信,形成乡村精神与文化秩序。多种功能的重新认识、重新设计、开发利用,将使各个乡村找到自己的功能定位,并展现出独特魅力。

促进各地空间格局调整优化

第4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一、水果强乡:

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完成2020年桐庐县蓝莓特色园项目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立项批复,确定2020年1550亩新面积发展;完成2017-2019年蓝莓特色园新发展蓝莓种植面积1486亩验收及种苗补助;二是推进基础配套建设。完成2017年-2019年桐庐县蓝莓特色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陇西蓝莓主题精品乐园破塘湾区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打造精品亮点。完成陇西破塘区块2栋占地5208平方米蓝莓连栋大棚建设及占地10亩火龙果基地建设;四是政策扶持。为振兴蜜梨产业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钟山蜜梨产业发展扶持实施意见(试行),分别开展《钟山乡蜜梨产业振兴大会暨韵达快递助力钟山蜜梨发展签约仪式》和《快递助力蜜梨销售发车仪式》活动,2020年圆通、韵达快递签订蜜梨销售合同7.5万箱。五是完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9月24日钟山乡以91分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特色水果农业强镇验收,并与10月18日认定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和授予浙江省农业特色强镇牌匾。

二、乡村振兴:

一是美丽乡村工作:完成2019-2020年魏丰市级精品村15项总投资970余万建设,开展2020-2020高峰市级精品村项目立项并完成进度建设45%;完成陇西村人居环境试点项目生活污水、破塘湾溪生态改造、民宿区道路提升、梯田区美丽田园建设,完成才子湖游步道、村容村貌、入村口标识招投标及开工建设。二是民宿产业发展:完成大市长丘田民宿集聚体、双溪口隐陌溪上等4家精品民宿和喜雁普通民宿建设,并且长丘田民宿集聚体例入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现场考察点及座谈会。三是化债增收工作:在10月份完成全乡11个村“3020”任务,并且钟山乡化债增收工作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2020年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95.1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6.56万元,截止9月份负债1195.66万元,从2016至今债务下降65.3%。四是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五带五十八村”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陇西、大市、歌舞、夏塘等四村围绕县级“产业风情带”进行规划并完成县级评审及批复。

三、水利工作:

一是管理工作:1.完成22座水库山塘的汛前、年度检查及日常养护巡查工作;2. 完成乡级防汛防旱领导小组调整及村级指挥机构调整,完成水库三个责任人调整及水库控运计划编制工作;3.完成汛前水利线上各类重要点位检查及防汛抗灾工作;4.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立钟山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安装计量设施。二是工程建设工作:1.完成全乡2019年7个水毁工程修复及推进2020年619洪涝灾害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2.完成天井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3.完成寺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4. 完成城下村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河道76.9米;5.完成石坞坑水库安全鉴定工作;6.完成林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7.完成歌舞溪歌舞段河道清淤5700方。

第5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一、发展水利开发与乡村旅游的优势

乡村旅游实则是低碳经济下,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重温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产业方式,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产业,是朝阳产业。说到生态资源,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由水资源还延伸出湿地、灌区、桥梁景观,以及水利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后,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义,其一,亲水是一种传统。探究人类文明史,人们是逐水而居,依水发展绵延生息。古往今来,名人骚客写下无数咏水诗篇,他们寄情山水,托水寓义,以山水抒发多种情怀,可以说水利资源旅游自古有之,现在推广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桥、一座大坝的兴建,无不讲述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执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个水利工程发展史,游客的实地观看,可以强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动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养,动植物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到了这里,身心得到舒缓,疲惫、焦虑、压力抛之脑后,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疗养胜地。其四,带动相关产业。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衍生出休闲、美食体验、冲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种行业,既可以完善产业链、调整水产业结构,又能增加乡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其五,抓好保护工作。开发水利资源,离不开保护这个词,要高举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帜,围绕水生态修复、水源区保护、水工程维护,抓好水资源管理和运营。在此过程中,结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态修复、资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涵养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助力水利旅游经济

数字传媒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及声光电等技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及图形等媒体信息,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变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术。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过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小程序,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一张图片、一个信息,可以吸引几十万的网民围观,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是广告宣传所急需的。该书指出,数字传媒技术能够为观光客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人们旅游获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该书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开发者,要重视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要与视频、动漫、投影、网络及计算机等数字传媒技术结合,通过现代设计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机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数字传媒技术与水利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融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水利资源与运营中,要利用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媒介,向人们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娱乐空间。将一栋栋极具水乡特色的民居场景,清澈的鱼塘边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嬉戏,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到水乡小镇赏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图像广而告之,让潜在的目标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美景,激发游客的内生动力。乡村水旅游的愉悦感、满足感、舒适感,身处其中的参与和互动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横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动。当然,数字传媒还能提供加强的模拟功能,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利用三维立体和平面设计等技术设计出水乡旖旎绚丽的世界,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蓝图。总之,可以借鉴数字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出版及信息传递、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及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成熟技术和独创手法,为水利资源旅游与开发助力。

三、数字传媒技术在水利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第6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为尽快熟悉村情镇情,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对接,做好发展规划同时配合好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做好村内各项工作开展。

为全力推动美丽村庄建设、围绕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参与指导编制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建设。

2021年7月28-29日古县渡镇龙潭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一起。1、对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2、对村电排水站排口进行加固维修工作,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对三个自然村存在的环境卫生情况、危房旧房、违规建房进行摸底部分照片如下:

2021年7月29日开始工作队分成2组:为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围绕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人员”的常态化摸底和定期跟踪走访情况如下(部分照片):

2021年7月30日上午9:00

鄱阳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

为让驻村工作队和换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政策业务,推进当前工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驻古县渡镇龙潭村第一书记郑军参会

2021年8月3日上午 古县渡镇龙潭村召开会议 古县渡镇党委委员胡志华传达古县渡镇党委政府会议工作安排第一书记郑军参加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疫苗接种工作2.疫情防控工作3.人居环境卫生工作4.农民建房 违规建房问题 5.农村宅基地6.乡村振兴工作对接帮扶工作队 形成帮扶计划 7.安全生产。

2021年8月4日 工作队对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比较有特色的、产业扶持突出的兄弟单位,开展项目考察,围绕“利益链条数量不少、利益联结质量不降、脱贫群众平均收入不减”的要求,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指导用好村级集体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7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X届x中全会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一名在村任职的选调生,要把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X届x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既抓住关键,在“干什么”上明确重点,更要讲求方法,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抓手,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抓好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一要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建设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种子库,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积极向群众推广,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同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应用好无人机、“生物兵器”等工具,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要保护和发展基本农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防范化解土壤污染问题;同时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耕地生产效率。

三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向农户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带动农户发展。

抓好“农民”知识化,不断做好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一要引进人才不断“加血”,针对大部分农村“失血”十分严重的问题,实施本地在外人才引进工作,依托本村项目、乡愁、生态等资源,激发人才回乡创业就业的动力,并以村集体土地、扶贫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方式助力人才发展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民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本地乡贤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动员乡贤返乡创业,推动产业、资金、技术“三回归”,促进信息、文化、人气“三回流”。

第8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第9篇:乡村振兴特色范文

在新媒体和社会巨变的双向推动下,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高校的影视动画教学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展需要,着眼新媒体发展方向,提高教育实效性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影视动画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专业,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影视动画的传播环境,对影视动画的角色表达和动画分解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影视动画需紧跟时代脉搏,并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给影视动画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对具体教育模式的分析。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授课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来看,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影视动画教育以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双创人才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具体的课程教学可尝试将乡村发展的现实案例应用于影视动画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作品制作的机会。专业授课中还应结合新媒体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尝试参与新媒体传播的相关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各大院校可与影视动画行业相关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技术层面的实践机会,可与地方政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乡村,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理论学习的发展和升华。

乡村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重要的实践基地,而新媒体技术和双创思维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指导方向。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为学生打开专业实践的新窗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全国人民凝聚力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之一,展现农村新风貌题材的影视动画无疑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在此背景下,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应承担起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乡村面貌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责任,在新媒体视域下探讨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展现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和艺术元素,乡村文化是展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支撑,将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开辟了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用户数量成倍增长的今天,多维度、多渠道的信息共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取向,因此,只有更多出类拔萃、文化内涵深厚的农村题材影视动画呈现在大众面前,才能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温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在保障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挖掘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有效结合专业理论、场景布局构建全新的影视动画教学系统。高校也应重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表达方式及表演形式,典型案例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创作的皮影剧《猴子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