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乡镇经济发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经济发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经济发展总结

第1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今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组织大家观摩了邹平的长山、九户和我县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工业园区、民营企业。我们安排这么多参观点,目的就是使大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别人的优势和经验,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而找准自己的位次,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加加快发展的压力和信心。相信,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大家会更进一步认清形势,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统一认识,起到鼓劲、推动的作用。希望大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今天听到的、看到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按照“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主抓“五大”建设和“六区一带”开发,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的总体思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民营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实交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在上半年的全市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位居全市第四位。和邹平、博兴、滨城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发育慢有直接原因。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去年以来,各乡镇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部分园区初具规模,效益逐渐显现。今天参观的×××城西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按照东西两区互促、互补、均衡发展的总体格局,坚持市场化运作、高标准规划,从规划建设到现在,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区内实现“八通一平”(道路、供水、排水、电力、供暖、供气、通讯、有线电视和场地整平),现已落户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个,在建*个;工业项目××个,投产*个,在建××个,签订协议的*个。车镇大杨工业园,充分利用津汕高速吕家出口和大济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自2005年以来,已落户伊德圆畜牧有限公司、德宝皮革有限公司、亚泰油棉、众磊户外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易音特电子有限公司等*家企业,已签定协议项目*个,达成意向的项目*个。园区内规划有项目区、生活区、绿化区,油面设计宽度*米,总长度××××米,总投资××*万元。园区道路于7月*日峻工通车。目前,园区内水、电、路、讯达到了四通一平。正在建设中的马山子镇工业园区,聘请×××规划设计院进行了科学规划。在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万元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园区基础工程总量的××。镇新区内派出所办公楼、自强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岔尖边防派出所、敬老院、卫生院等单位楼房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北京客商委托无棣金建工贸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设的市场开发项目、埕盐欧式沿街房产项目、山子盐场科技楼建设项目等均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并即将付诸实施。与自己相比,我们在园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各乡镇对园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下一步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基础。

横向比较,我们必须看到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是我县民营经济的总量和工业园建设进度存在较大差距。自己与自己比,我县的民营经济虽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总量还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县乡镇的民营经济总量更少。从民营经济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实交税金来看,我县全县上半年的实交税金完成××××*万元,而乡镇的合计税收仅为××××万元,这也是在全市的民营经济双基考核中,我县的总位次靠前,乡镇名次普遍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县的民营经济与邹平相比,无论从总量,还是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以及施工速度上,更是慢了一拍甚至几拍,2006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完成实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比我县高出××亿元和××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出我县××亿元和××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亿元,是我县的××倍。我县的民营经济园区,同×××的工业园区相比,无论从园区的起点、标准上,还是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园区发挥的聚集效应和产生的效益更是无法比拟,今年上半年长山镇的民营经济实交税金完成××××万元,工业园区的税金占到××%以上,相当于我县××个乡镇的实交税金之和。长山镇的固定资产投入和增加值也分别占到我县的*/*以上。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增强追赶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我县的园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园区聚集效应不够明显。在我县现有的工业集中区中,镇、村组织开发的小规模的园区仍占一定比例,存在工业园区布局零乱、资源分散的现象。二是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由于受土地、资金制约,不少工业集中区缺乏配套设施,再加上管理人才不足,带来对进区企业的服务相对滞后。三是项目建设成效不够理想。不少落户企业属低层次加工型,规模偏小,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大,加上软、硬环境建设不够配套,导致一些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了多年,仍未形成规模。另外,一些项目的建设进度较慢。四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今天我们看了几个建设较好的园区,还有一大部分乡镇的园区建设尚未破题,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五是化解制约瓶颈不够有力。当前,确实存在不少制约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瓶颈,但在困难面前,一些领导干部埋怨多、办法少,消极应付多、积极应对少,缺乏攻坚克难的魄力和能力。如何能有效地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对于下一步我县园区建设能否持续推进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超级秘书网:

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提高对园区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抓“五大”(大电业、大盐业、大化工、大枣业、大交通)建设,猛促“五区一带”(县城新区、四大工业园区和“北带”)开发,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这是工作主线,是带有战略性的部署。我们抓招商引资、抓投资环境、抓工业园区,就是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三个重要篇章,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我县经济主体资本原始积累和政府财力两个不足的问题,扩张经济总量,并以此带动企业家资源、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引进。投资环境,是借力发展的必备条件,环境建设的好坏,事关招商引资的成败。工业园区建设,则是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无棣之所以经济欠发达,主要差距在工业,我们借力加快发展,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平台,从我们参观的邹平以及其它发达地区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是一条成功经验。我县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也要体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因此,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把这项工作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不放,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实现乡镇跨越发展的基础。

三、抓住关键,扎实苦干,努力推动全县园区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第2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在我国城郊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缺乏乡镇特色。在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乡镇特色并没有得到有效突出,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经济发展程度受到了限制。(2)受体制束缚的严重影响。乡镇缺乏健全的经济发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机构层级较多,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各级政府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建设上,乡镇政府所能调配的资源非常有限,乡镇经济自身财力不足、活力不强、资源不够现象较为严重。(3)乡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乡镇第一产业的发展需要二三产业的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乡镇经济有着重大影响,而乡镇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较小,阻碍了第一产业的发展。(4)企业种类较为单一,多以矿产资源生产或农业加工产业为主,而且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农民居多,其素质还有待提高,引进高端企业的难度有所增大。(5)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式都较为陈旧,以家族化管理形式居多,很难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6)缺乏活跃的民营经济作支持。(7)环境恶化严重,企业、政府在城镇工业生产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8)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枢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促进城郊乡镇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2.1大力发展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

乡镇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与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为确保城郊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发挥优势原则。在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在结合乡镇经济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使乡镇建设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观念优势、信息优势、政策优势等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乡镇建设的经济优势。(2)服务为本原则。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要立足于城市市场的产品需求,为城市市场提供质优价康产品服务。(3)市场导向原则。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市场,对其进行关注,根据市场的调研预测对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作进一步规划。(4)坚持特色原则。城郊乡镇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工业链,以特色求市场、求发展。(5)对外开放原则。城郊乡镇要以开放的思想观念进行工业建设,对城市、周边农村开放,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方针。(6)坚持创新原则。城郊乡镇在工业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以先进科学的观念、体制、技术、组织、政策指导工作,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以新思维、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发展城郊乡镇经济。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为发展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城郊乡镇工业建设的定位,使城郊乡镇的工业建设服务于城市、农村发展。(2)明确城郊乡镇工业建设的方向,关注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发展方向,对工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改革。(3)城郊乡镇工业建设要立足于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建设,加强城郊乡镇企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培养企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采用现代化营销手段,支持中小企业、扶持主导企业建设。

2.2充分利用城镇资源,突出城镇特色

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培育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城镇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交通状况、资源分配等综合因素,充分利用城镇资源,突出城镇特色,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亮点,创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作为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域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建立大规模农业园区。在城郊乡镇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方针,借鉴周边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打造品牌产业、特色产业。

2.3扩大乡镇的招商引资力度,壮大民营经济建设

乡镇应该进一步加强乡镇的招商引资力度,将推进招商引资作为城郊乡镇经济发展动力源泉,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招商团队,在产业招商上求创新、求突破,扩大招商范围,实现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环。乡镇要注重突出自身的乡镇特色,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文化特色、人文特色等乡镇特色,以此来增强外商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投资动力,打造品牌产业、特色产业。乡镇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为外商企业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乡镇还应该壮大民营经济,大力拓展民间投资,鼓励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

2.4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乡镇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才的贡献,乡镇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人才培养工作予以重视,通过以下诸多形式激励人们自主学习:对学习科技、求知识、崇尚文明的农民予以嘉奖、鼓励,对技术人才给予补贴,对人才培养工作贡献较大的人才服务站给予奖励等。

3.总结

第3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型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 发展探索随着农村供需结构的逐渐失调,农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新型金融结构体制的出台,显得尤为及时。农村新型金融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小额信贷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四部分,能够做到全方面的保障农民生活中的金融需求。农村新型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方面。

一、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特点

1、新型金融机构的构成

村镇银行是指经银监局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负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提供;小额贷款组织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捐赠资金,主要负责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项目;小额信贷公司是由企业法人或社会组织建立,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经县民政局批准之后,由村民成立的一个非盈利性的资金互助组织,以政府扶贫资金为主导,村民自愿交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农村的经济的生产使用资金。

2、新型金融机构的特点

(1)集中农村资本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乡镇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同时也保留了农村资本,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村金融经济结构。旧的金融经济机构,为尽快适应新型金融结构的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调整经营策略,激活了原有农村金融市场的经济结构。

(3)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在原有的金融体系中,部分金融机构由于监管的缺失,没有取得合法的身份,新型金融机构实施之后,不仅使得没有合法身份的金融机构有了强有力的依托,有了合法的身份,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偏离办行理念

在村镇银行的运行过程中,投资人难免会把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村镇银行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乡镇经济发展的办行理念,在农村经济的风险高、效益低、严重缺乏保险的情况下,投资人会因为躲避风险的需要偏离服务“三农”的宗旨,甚至撤销对村镇银行的投资。

2、资金筹集难度太大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的闲置资本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资金的吸纳。另一方面,由于新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刚刚起步,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农民对村镇银行的信任度不够高,村镇银行对农民的吸引度不够,多数农民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是为了以后可以获得贷款。

3、信贷风险太高

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会导致在村镇银行经营过程中,出现拖贷不还的事件发生,在乡镇特定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一种欠贷风气,给村镇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

4、运行成本太高

由于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国情,农民及乡镇的资金数目有限,大部分的资金需要通过政府、投资人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投入,运行成本过大。

5、缺乏必要的支持

由于新型金融机构主要设立在贫困的乡镇地区,并且尚未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联网系统,在业务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另外,还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多数业务人员不愿到村镇银行参与工作,没有必要的技术、政策、人才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策略

1、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遵循客观实际,逐步推进。

2、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保障新型金融机构能够顺利的实施。

3、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及各部门支持指导新型金融机构业务,加强信贷风险监管,确保新型金融机构在一个健康的、风险可控的环境中运行。

4、扩大资本投入量,拓宽投资渠道,构建资本运作平台,鼓励、支持更多的企业、信贷公司的资金投入。

5、规范经营管理,统筹资金,保障新型金融机构资金基础,完善管理制度,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

6、创新信贷业务,增加信贷品种,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乡镇企业、农民,在保证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发掘潜在客户。

7、加大对农民的信贷意识宣传,努力建立一个健康的信贷环境。

8、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支持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新型金融机构建设中,确保新型金融机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新型金融机构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推动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支持、共同努力,坚决贯彻以支持“三农”、服务农村的宗旨,在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发展策略,保证新型金融机构在乡镇中顺利的实施,全面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升峰.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刍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02

第4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特大镇新型城镇化江苏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透露,对于10万人口以上特大镇或将升级为市。当前,国家正在抓紧修订设市设镇标准,优化设市设镇模式。对于特大镇的界定,目前能掌握的材料只是设定了10万人口规模的门槛。2015年,江苏省10万人口以上的乡镇为95个,其中仅苏州就占据27席,显然,对于以乡镇经济发达著称的江苏省来说,单纯以人口规模来界定特大镇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江苏省特大镇的界定应该是镇区人口10万以上,经济总量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在产业集聚辐射、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已经发挥着城市副中心作用的乡镇。

江苏乡镇经济的繁荣,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为665%,高出全国104个百分点。当前,江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举措,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江苏特大镇发展,发挥特大镇在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一、江苏特大镇发展的历史成因

毋庸置疑,特大镇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市场行为驱动,如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苏南乡镇经济的基础,但当乡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则渐渐占据主导作用。江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围绕特大镇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城镇融合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特大镇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镇扩权”改革

2010年,江苏启动强镇扩权改革,在全省20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个改革试点镇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均在所属省辖市位居前列,每个省辖市至少有一个乡镇入选。强镇扩权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两年左右努力,推动一批有条件的经济发达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与现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T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试点镇按照副县(处)级管理,镇以下不设派出机构;二是扩大管理权限。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增强发展活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的目标要求,加强对试点镇规划的指导,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强镇扩权”改革,从产业、形态、功能、体制等方面,对特大镇按照小城市的规模和标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特色产业集群

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很多都是源于乡镇企业的集中,进而发展为围绕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分工,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可以说,江苏的产业集群与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从2011年到2014年,江苏省先后认定了4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功能提升”的发展目标,围绕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集群集聚、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可持续发展、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行动、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集群自律性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的扶持作用,对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扶助相关活动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优先支持列入省“十三五”重点扶持建设项目。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聚合土地、人才、资金、创新等各类要素资源,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城乡一体化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了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 六个一体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方向;把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把提升城乡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内容;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苏州市率先开展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创造了“三集中”、“三置换”、“三大合作”等做法和经验。特大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特大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重点镇规划引导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提出,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省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批工商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增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重心下移的思路,培育重点中心镇,促使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对重点镇的规划指导方面,江苏省提出重点镇的控规、强规、总规等规划体系实现镇域全覆盖,并对重点镇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用以推进镇村规划。结合“重点中心镇培育计划”实施,启动10个左右“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对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成为特大镇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目标,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二、特大镇的发展经验与成效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特色产业集群、城镇体系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江苏特大镇的发展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特色产业构筑了特大镇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是特大镇持续发展的核心。很多特大镇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集聚,发挥了对周边乡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县级城市副中心的作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苏南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大乡镇,如以丝绸闻名的盛泽镇,以提琴闻名的黄桥镇,以不锈钢闻名的戴南镇,江苏特大镇也因此可以概括为工业主导型、商贸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农业主导型、综合型等五种特大镇类型。

(二)科学规划拓展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

由于受发展阶段性制约,很多乡镇在发展初期,对于城镇的空间布局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随着特大镇产业规模扩大、人口规模增加,以及城镇功能的提升,特大镇的城镇空间布局与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的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城镇化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乡镇的合并,为特大镇实现产业、城镇、居住、文化等功能重新进行布局优化、为乡镇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

(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乡在人口服务管理、土地管理、住房保障、资金保障、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针对特大镇“小马拉大车”问题而推行的“强镇扩权”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提高镇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与城镇发展体系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特大镇发展的内生活力,成为特大镇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特大镇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

江苏特大镇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特大镇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仍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

(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很多特大镇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么结构单一,容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要么多头分散,产业门类过多,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主导特色产业。产业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产业科技创新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负责人缺乏创新意识等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进而形成新产业。特大镇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亟需提升自身吸引优质资源的能力。

(二)城镇功能亟需完善

很多特大镇作为县级城市副中心,已经发挥着小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亟需按照小城市标准和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目前来看,特大镇财力与事权仍不匹配,镇级可用财力不足,难以满足按照小城市标准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有些特大镇尤其是工业主导型的城镇,由于在发展初期缺少科学的规划指导,城镇功能分区比较混乱,按照新的理念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三)城镇品味有待提升

很多特大镇在城镇建设方面没有实现与乡镇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在建筑风貌上“千镇一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些乡镇如黄桥镇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元素的体现,已经着手在核心街区、建筑立面、道路节点色彩、街边小品等设计上,体现黄桥的乐器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体制机制仍需创新

一方面,财权与事权仍不匹配。在财政支持方面,市级财政已根据自身实际财力,向特大镇进行了倾斜,但与特大镇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落差。目前,很多特大镇尚未建立财政一级金库和土地储备中心。另一方面,人员与事权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现有人员编制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特别是综合执法局和便民服务中心,承接的权限领域宽、范围广、种类多、专业性强,专业人员明显偏少,个别特大镇存在把下放权限又交回上级部门的现象。

四、新型城镇化引领特大镇转型升级的建议

特大镇的转型升级,目标就是在产业、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向小城市看齐。基于特大镇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特大镇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功能层级,集聚要素资源,为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而促进优势产业集聚,这将是特大镇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对招商引Y设立环保、科技等门槛,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吸引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集聚。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类要素资源的支撑。从高端生产要素来看,要吸引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的集聚,需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时,按照中小城市的水平,培育与高端人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从一般生产要素来看,要为吸引人口集聚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优美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要素集聚拉长产业链。通过要素的集聚推动大企业的衍生、裂变,中小企业的配套集聚,推动相关生产和生活业发展,进而增强就业支撑,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第5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同志们:

根据县委、政府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紧紧张张地进行了1天半的农村经济工作观摩。大家在观摩中顶风冒雪,亲眼目睹了各乡镇去年重点工作的新发展情况。应该说,这次观摩活动,是对2005年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我们既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色、新亮点、新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刚才,各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观摩情况,作了简要的工作汇报;县四大家有关领导也分别谈了这次观摩情况的感受体会,并对下步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观摩情况及大家的发言,我也谈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正确估价去年工作

从这次观摩可以看到,自去年4月份全县农村经济工作观摩以来,各乡镇都能够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创特色、办实事,各项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化了项目支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乡镇都能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加压力,明争暗赛,全力推进。从这次观摩看,各乡镇都新上了一批骨干项目,基础好的乡镇有新发展,基础差的乡镇也有新突破。特别是上港、城郊、城关、溧河铺、新甸铺镇上的项目多,个头大,如城郊乡的华星公司扩建、嘉元公司投产、溧河铺的华裕公司扩建、上港的亚星公司、新甸铺的爱顺公司等规模较大,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同时,在入驻工业区项目上,上港、新甸铺、前高庙、樊集、王集、城关、沙堰7个乡镇完成了工业园区项目入驻任务,特别是前高庙、樊集、王集实现了零的突破。溧河铺镇创新了园区管理新模式,在镇工贸园区成立了园区办、设立了党总支、工会和警务室,管理比较规范,创优了发展环境,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特色农业取得新进展,产业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各乡镇都能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围绕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业龙头组织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以蔬菜、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建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园区、专业村、特色小区。尤其是城郊乡以嘉元脱水食品公司和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搞好了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五星镇在扩大甘蓝等大宗蔬菜种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现有日光温室的利用率。新甸铺、溧河铺、前高庙、上庄等乡镇在畜牧业发展上通过龙头带动和联户养殖,探索了规模饲养的新路子。城郊、新甸铺、樊集、歪子等乡镇积极创新造林机制,为我县通过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初验打下了基础。王庄、沙堰花生生产与加工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花生产品加工集散中心。

3、基础建设得到了新加强,集镇面貌明显改观。去年以来,各乡镇都在集镇建设上做文章,实施绿、洁、畅、亮、美工程,建管品位有了新的提高。相对来说,新甸铺、歪子集镇建设力度大、品位高、环境美,基础设施较为配套;王庄、沙堰、王集、上港等乡镇拓宽投资渠道,实施集镇改造开发,品位不断提升;施庵镇利用地处油田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市场开发建设。在县城建设上,城关、城郊两乡镇积极配合,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为改变县城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各乡镇公路、农田水利等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全县完成乡村通油路210公里,不少乡镇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部分村实现了自然村通油路。文明新村建设也有了新起色,新甸铺镇白湾村、上港乡果园村的文明新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这次观摩,大家明显感到,农村道路得到了改善,沿线树木成林,乡村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4、注重了机制创新,改进了工作方式,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升。各乡镇都能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实行龙头带动、市场拉动、能人引领、区块突破。这些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在各乡镇形成了经济发展活力。溧河铺等乡镇的联户饲养、王集等乡镇的集镇开发建设,以及部分乡镇在招商引资上采取的新举措,在工作方式进行的新探索,都值得学习借鉴。

回顾去年以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肯定和发扬。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和农区工业化之路,以工业带动农业、促进三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就必须靠大项目拉动,靠做强工业来推进经济大发展。不管从农业自身发展看,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必须做大做强工业。从去年我县财政收入看,全年乡镇总收入1859万元,城关、城郊就达970万元,靠的是工业;去年财政增长在10%以上的城关、城郊、上港、歪子、新甸铺、溧河铺6个乡镇,究其原因还是工业项目多,对经济的支撑力较强,所以说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工业不行,必须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把开放带动作为主战略。我县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自我积累十分有限、发展层次偏低,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自身发展,很难摆脱小、低、散、弱的被动局面。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实行大开放,通过借助外力尤其是外地大企业、大财团、大客商的力量,才能有资本上大项目,有高新技术上好项目。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培育区域主导特色。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各乡镇也一直在这样干。我们xx这些年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才形成了棉纺织、蔬菜、畜牧三个主导产业。

上述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乡镇之间工作进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有的乡镇整体工作平衡发展,速度较快;有的乡镇单项突破,效果明显,但有的乡镇经济增长点不突出,能反映当地工作水平的闪光点较少,有的亮点标准还不高,反映的闪光点不亮,缺乏特色。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工作思路不明晰,不能正确把握县委、政府决策重点,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实际和特点,工作着力点不准,重点不突出,工作无特色,效果不明显。二是工作措施不得力,思想不解放,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硬,讲客观多,讲困难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少,工作主动性、创新性不强。三是创先争优意识不强,等靠观望思想严重,习惯于按步就班,随大流,工作标准一般、措施一般、效果一般。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反思,加以整改,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版权所有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力组织实施,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发展方针,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着力在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集镇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不动摇,实施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是突出支柱产业,着力调优农业品种、结构和模式。要围绕菜、牧、棉三大支柱产业,瞄准“全国棉纺织工业基地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全国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基地县”三个“国字号”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强力培育,精心组织,不断提升农业整体水平。蔬菜生产重点巩固好精细菜、春瓜秋菜以及甘兰、洋葱、土豆三大基地,扩大主导品种规模,推进区域化种植;畜牧生产着力发展联户饲养和小区养殖,积极发挥养牛担保协会作用,拉动畜牧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同时,积极建设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唐白河沿岸的花生生产基地。

二是拉长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棉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工农良性互动,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棉纺织工业要积极引导棉纺企业向中下游产品延伸,突破浆纱、染整瓶颈制约,加快织造规模化发展,不断拉长链条,打响xx棉纺织品牌;食品加工业要重点培育壮大粮油、蔬菜、畜禽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机械、包装、淀粉等配套工业,进一步培强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推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把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加工龙头、农民经纪人队伍、销售龙头的作用,实现与农户的对接,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同时,要加强培训,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都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靠工业化来拉动和实现,而加快工业化,必须靠招商引资,靠项目支撑,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持争取项目、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相结合,努力形成并保持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工作劲头和局面,不断增强大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今年对乡镇的考核以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三税增长为主要指标,年底算帐,以奖以补,激发乡镇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版权所有

(二)实施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建设新农村,还必须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我们工作的又一重点,扎实推进。

一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以“三下乡”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入户等为载体,积极搞好移风易俗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县农村公路至少要开工建设300公里,各乡镇要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尽快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同时,每个乡镇都要积极探索,创新载体,严格标准,至少集中建成1—2个文明新村样板村,做到干净、卫生、洁净生活(包含路灯架设、绿化、改厕、使用自来水、太阳能等)。三是坚持集镇建设、管理并重。各乡镇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搞好集镇改造建设,完善集镇功能,发展集镇经济,力争各星级集镇在原有基础上上档升级。

(三)统筹推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进一步树立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搞好公共服务。要不断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密切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工作,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和社会矛盾的快速反应和调处机制。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保障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前不久,我县一月内连续发生二起安全事故,根本原因是思想上麻痹大意,工作上有漏洞,落实上有死角。在下步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进一步加强各类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力度,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留死角,坚决防止事故发生,努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打造平安xx,实现和谐发展。

三、转变职能,改进方法,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一是巩固乡镇改革成果,实现乡镇职能转变。各乡镇要通过机构改革,实现职能转变,找准政府定位,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第6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仪征市;乡镇企业;问题;建议

江苏省仪征市共有9个镇及两园一区(即化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和经济开发区),本文中的乡镇企业统计范围仅包括8个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包含两园一区的企业。

一、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仪征市各镇积极呼应三大园区建设,主动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工业集中区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承载功能,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和载体招商,培育发展镇域特色产业。目前,仪征市8个乡镇己初步形成“一镇一业”的工业格局,有效地促进了乡镇加速集聚发展。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加,运行状态良好

全市各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克服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做大做强工业企业,乡镇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从2012年经济总量来看,8个镇的全部工业产值662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16个,完成总产值278.1亿元,同比增长17.9%;销售产值273.9亿元,同比增长18.1%;产销率达到98.5%。从经济效益来看,乡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43.3%;利税总额31.4亿元,同比增长39.6%;应付职工薪酬18.5亿元,同比增长10.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4.19万人,同比下降4.6%。

(二)定位明确,特色产业形成规模

从镇域工业经济来看,乡镇企业的产业特色基本形成规模。真州镇以化纤无纺企业为主;新集镇初步形成船舶及配套件制造和纺织工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新城镇主要以机械制造、包装制品等为主要特色;马集镇主要立足于以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机械特色产业发展;刘集镇、陈集和大仪镇以玩具制造类等轻工业企业居多;月塘镇大力发展已初具规模的汽车零部件、数控机械、化纤无纺、医疗器械新型产业。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仪征乡镇企业发展以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在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以纺织、玩具制造等为代表的轻工业企业有110家,实现产值96.9亿元,占34.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重工业企业106家,实现产值181.2亿元,占65.2%。

(四)乡镇重点企业发展前景看好

根据经信委提供的数据,2012年该市重点企业有30家,属于乡镇的有10家,分别是真州镇5家,新集镇2家,新城镇、刘集镇和大仪镇各1家。虽然2012年1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入库税收比上年下降,但部分企业发展潜力较大,其中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积极抢抓国内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机遇,2012年实现开票销售3.1亿元,同比上涨32.9%,上缴入库税收1379.7万元,同比上涨275%;百家丽(中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开票销售2.4亿元,同比上涨37.1%,入库税收1394.4万元,同比上涨32.1%。

二、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仪征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明显,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占比不足

从总体上看,仪征市乡镇工业企业体量不够大,大企业少、小企业多,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受外部环境严峻、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挤压,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2012年,8个镇规模工业开票销售73.16亿元,同比下降17.6%,占市辖规模工业开票销售的比重仅为37.7%。开票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家,而销售在2000万元以下企业却达到119家,比重高达55.1%。8个镇规模工业产值总量不到市辖规模工业的一半,为46.6%,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仲元实业和金陵船舶。

(二)高新产业企业少,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仪征市乡镇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经济总体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二元特征,即传统产业多、高新产业少,低加工度产业比重大、高加工度产业比重小。同时,工业经济整体对有关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资金、设备等投入不足,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2012年8个镇高新技术产值为仅为56.32亿元,占乡镇规模企业总产值的20.3%。

(三)镇域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规模工业个数来看,8个镇中企业个数最多是城关镇和真州镇,达45个,其次是大仪镇和刘集镇,企业个数都超过30个,而最少的是月塘镇,仅有10个。

从产值完成情况看,企业个数最多的是真州镇,2012年产值也最高,突破70亿元;其次是马集镇,虽然个数不足20个,然而产值却突破40亿元;刘集和大仪两个镇企业个数较多,但产值却在30亿元左右;企业个数最少的月塘镇,产值仅有8.9亿元,发展较为缓慢;新集镇由于船舶产业发展低迷,导致产值大幅下降。

8个镇的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市辖工业平均水平的有5个镇,其中增幅在40%以上的有2个镇,分别是马集镇42.8%,新城镇40.2%。3个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陈集镇增长19.1%,月塘镇增长8.8%,新集镇下降40.6%。

从开票销售方面来看,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真州镇、新集镇和刘集镇,开票分别为22.76亿元、19.56亿元和11.78亿元,除大仪镇达到5.06亿元外,其他镇均不超过5亿元。

从具体企业来看,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31家企业中,真州镇12家、新集镇8家、刘集镇4家,其他镇1至2家。

从入库税收来看,位于前三位的仍然是真州、新集和刘集,分别为7630万元、6436万元、4258万元。

(四)部分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受国家保护耕地力度加大、农民集中区建设等因素影响,目前乡镇工业用地等紧张状况十分突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汽车园拆迁征地等原因,新城镇土地十分紧张,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用地限制,规模无法扩大,已准备搬迁,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如江苏荣能集团仪征新城混凝土有限公司,一旦搬出,将对该镇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都离不开乡镇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加快乡镇工业经济的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依托技术进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项目,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使其尽快做大做强。二是要继续坚持产业集聚发展的正确方向,鼓励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功能强的企业集群。三是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工业发展较慢的乡镇,要充分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本地不能承接的项目,可引进到工业园区,税收按有关政策划归到引资乡镇分享。

(二)做大做好培强工作

进一步做好乡镇规模企业的梯队建设。首先是在目前规模在300~500万元的企业中筛选出有亮点、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跨入规模企业行列。其次是选择规模在2000万元左右的发展后劲足、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着力培植,促其做强,再上台阶,使其尽快达到5000万元规模。三是打造亿元企业集群。对所有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倾全力支持,进一步做大规模,力争通过1-2年的扶持,使其达到亿元规模,从而形成一批亿元企业集群。

(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第7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了确保全县国民经济计划的全面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客观、公正、有效地实施经济目标考核,依据上级经济目标考核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经济目标管理工作由县经济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统一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目标办),目标办设在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县经济目标的提出、分解、检查和总结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相关经济目标任务的提出、分解和初步考评,并参与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工作。

第三条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的单位,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经济部门和相关部门。承担经济工作任务的其它部门,如需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由目标办提交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

第四条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的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并及时向目标办报送报表和资料。

第五条经济目标考核指标体系遵循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设立。乡镇实行统一指标体系,部门根据职能设置不同业务指标。指标体系和目标任务由县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需要具体设置,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分解下达并跟踪考核。

二、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

第六条经济目标任务以经济目标责任书为依据。

第七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实行月自查、季度分析、半年检查、年终总评和抽查的办法进行。月自查由各目标承担单位组织进行,自查结果以报表和文字形式于次月5日前报目标办、统计局和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末加报季度资料;7月5日前加报半年资料;次年元月5日前报全年资料。

第八条考核指标的完成数,属统计指标的,由县统计局确认,非统计指标的,由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并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送目标办。

第九条年终考核得分,以单项指标记分累加,通过权数换算确定总分。单项目标得分=完成数/目标任务数×权数×10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新增财源建设为重要指标,其中新增财源建设指标作为经济目标考核的加分指标,以税收增长比率为依据,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加0.5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等指标加分以不超过该指标满分的10%为限;其它指标超额完成均按满分计算,不再加分。

对经济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或因特殊情况影响任务完成的,可采取定性修正值的办法,加减考核评分值。具体办法由目标办提出,县政府常务会审定。

第十条新增财源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由县财政局进行单项考核,将考核结果报目标办,纳入经济目标考核一并计分。

第十一条按照经济发展现状,把全县22个乡镇分为3类,各类根据经济目标考核综合得分取前二名。

三、奖惩办法

第十二条凡经济目标考评总得分达到100以上者,即为完成经济目标。各单位的考评结果,计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总分。

第十三条县人民政府对乡镇经济目标考核实行单项奖励。对3类完成经济目标前二名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

第十四条县人民政府对依法纳税先进工商企业实行单项奖励。工商企业上缴税金(以税务机关票据为准)不低于上年水平且达到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及以上者,一次性奖励企业法人代表0.5万元、1万元、1.5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各格次奖只奖一次,跨越格次就高奖励,不能兼得)。

第十五条经济目标考核结果及奖励意见由县目标办提出,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奖金由县财政局拨付,目标办负责核发。

第十六条凡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经济目标“一票否决”,县政府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济目标得分一律以零分计算,视为未完成目标任务:

1、故意拖延、推诿,不按时上报资料者;

2、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者;

3、有其它严重违规行为者。

四、附则

第十八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的经济目标管理工作,由各单位参照本办法自行考核。

第8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镇财市管”是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硬化预算、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缓解市乡镇财政困难、保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作为“镇财市管”战线上的普通一兵,我深感自已身上的责任重大,时刻提醒自己要履职尽责,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迅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的水平,树立财政服务的品牌形象,绝不辜负忘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重托。

“不竭的动力源自心中的信仰”。“镇财市管”是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业务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自己更加的胜任所承担的乡镇票据审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在“镇财市管”工作中的作用。我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业务知识和有关财政财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讨财政杂志和书籍,有目的的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并将学习、探索的成果,运用于财务管理,加强审核监督,使我市的“镇财市管”工作得以顺利的、全面的开展,促进了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截止——,我市纳入“镇财市管”的乡镇已达——个,建账——套,通过我的严格把关,共拒付不合法开支——笔,金额——万元。

“业精于勤荒于嬉”。我深知在“镇财市管”工作中,领导将票据审核这副担子放在我的身上是对我的信任,责任重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成败。全市“镇财市管”工作开展之初,我既是负责人,又是办事员。面对推进“镇财市管”工作要求高,时间紧的现实,我没有丝毫犹豫,一头扎入全面实施的准备工作中。每天从早到晚奔波于各乡镇和各单位之间,指导各乡镇财务人员做好移交工作。从——开始到——,经常是这个乡镇的具体问题还没处理好,那个乡镇又有问题了,每天要接几十个手机电话,答复各乡镇的咨询。在此过程中,我充分发扬了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我和全体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市的“镇财市管”工作终于在——年——月——日在全我市全面实施。

“为乡镇的科学发展服好务是我们财政部门始终不渝的宗旨”。我深深的意识到我在“镇财市管”工作中所发挥的财政部门的窗口作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票据审核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制定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指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办法,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制约人,严格规范工作行为。通过采取加强管理,定岗定员,工作量化,挂牌上岗,层层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办法,严明工作纪律和作风,不接受吃请,不索、拿、卡、要,不谋私利,使执政为公、廉洁自律在单位内部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我还认真总结了近几年在“镇财市管”工作中的经验,积极探索了通过科学开展乡镇票据审核工作,推动各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坚持将服务寓于监管之中,充分发挥票据审核监管的优势,坚决抵制乡镇财政收入的流失,要求各乡镇每月上报“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缴预算款”明细表,建立资金流出登记、跟踪,实现了帐务系统和资金系统的实时对帐,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受审核算单位通过划转资金及随意开户逃避监管的行为,从根本上堵住了财政资金的流失,确保了政府可用财力的调控到位,从根本上树立了财政部门的品牌服务形象。

辛勤的汗水终于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所在的部门先后被市政府评为——年度财税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市级“文明示范窗口”……(成绩请自行添加),我个人也连续——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次受到市政府嘉奖,……(同上),

第9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xx市水务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xx市水务局承担了帮扶xx市xx满族乡的任务。同时,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就水务系统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在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中多做贡献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帮扶组织。帮扶工作,特别是帮扶少数民族地区,事关兴国安邦大局,事关“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xx”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我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把帮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xx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了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过硬的一名副局长和一名副处长为帮扶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同心乡的帮扶工作。制订了定期反馈、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的“三定”工作制度。同时将帮扶项目作为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内容,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明确帮扶工作主攻方向。欲驱之病。先明其症。为了使帮扶工作真正帮在点上,扶在正处,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从了解乡情、村情、民情入手,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里,搜集第一手材料,着力解决百姓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的问题,寻找从根本上制约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进而明确工作的主攻方向。一年来,由局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多次深入到定点帮扶的同心乡实地踏察,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前提下,最终敲定了建设砂石路、启动自来水工程、扶持种植毛葱的节水灌溉项目等一系列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有益于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实实在在的项目。

三、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帮扶工作各项任务。今年,我们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主要帮助xx乡建了两大工程。一是畅通工程。拨付34万元扶贫工程款,为育民村的3个自然屯修建了6米宽、5000米长的砂石路,改善了路况,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多年来出门难影响致富的根本问题。路通了,民心顺了,致富的劲头也更高了、今年几个村便出现了大量调养奶牛、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良好势头。二是节水灌溉工程。投资lO万元,打水井6眼,并全部配套、发展大葱节水灌溉500亩。该项目在今年的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民得到了实惠,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