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物链存在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物链存在的意义

第1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碳循环 二氧化碳 食物链 大气 海洋 陆地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132-01

地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有生物从中演化而出,同时,也有生物在消亡。灭亡的生物经过了微生物的作用,被分解为有机物,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进入到了环境之中。而这就是碳元素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循环方式。在地球上,一切的生命形式都会根据其周围的空气、水、土壤和火这四个基本要素做出微妙的调整;即根据这些要素的组成,相互间的影响和相互间的转化进行一定的调整;事实上,这些调整也恰恰说明了在我们所追溯的几亿年的历史中,生物链从未间断过,相应的碳循环自然也不会中断。在了解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作用形式时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生物圈,什么是生态系统。

自然界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成为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连接起来,一种生物成为另一种生物之食;另一种生物又成为第三种生物之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被称为食物链。例如,在湖泊中,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鱼死后的尸体又被微生物分解成为无机物,重新供浮游生物利用,这就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个实例,也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一种食物链。又如,草原上的青草—野兔—狼—尸体—无机物—青草,这是草原的食物链。食物链自然是不会只存在于草原中的,更不会是如此简单的链条。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是彼此联系的,因为,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是一种直线关系,一种消费者往往不只吃一种食物,而同一种食物又可能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用,它们可以相互交错,形成一种食物网。通过候鸟的迁徙,还能形成洲食物网链。碳循环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海、陆、空三个大的方面。

1 海洋中的碳循环

海洋中的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碳库,具有吸收和贮存大气CO2的能力,影响着大气CO2的收支平衡,研究碳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对于预测未来大气中CO2含量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来说,德国莱布尼茨海洋学研究所发表公报说,最新研究发现,海星等棘皮动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在形成外骨骼的过程中直接从海水中吸收碳。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分为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和海百合纲等5类,其身影遍布各大洋。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棘皮动物会吸收海水中的碳,以无机盐的形式(例如碳酸钙)形成外骨骼。它们死亡后,体内大部分含碳物质会留在海底,从而减少了从海洋进入大气层的碳。通过这种途径,棘皮动物大约每年吸收1亿吨的碳。

根据检测海洋之中的碳含量远远地大于大气之中的,只要海洋之中很小的变化就会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储存在海洋中的碳只要释放2%,就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由此可见海洋的威力。在地球上的水域被称之为水圈,它绝大部分都属于海洋。在地球上97%的水都在海里面。其中太平洋所占的海水面积可达所有海水的一半以上(51.6%),大西洋占23.6%,印度洋占21.2%,其他的所有海洋加起来只占3.6%。我们的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6km,太平洋平均要比大西洋和印度洋深大约300m。这颗行星60%的表面都是深度在1.6km以上的海洋。莫利普·鲍尔指出,我们这颗行星不该叫做地球,而该叫做水球。由此可见整个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多么的丰富,根据这一条件我们便可以推断出,在整个水圈之中,必定是要存在着很多的生物种类的。根据一项估计,海洋里可能生活着多达3000万种动物,大多数尚未被发现。那么在如此广袤的海洋中,碳循环是如何作用的呢?很简单,只要有丰富的有机质物质来抚育食物链,碳循环就可以发生。就拿湖泊中的碳循环来说,进入湖泊的碳,部分被出湖河流带至其他区域,部分被储存在湖底,部分通过水-气界面与大气进行交换,对大气碳的含量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属于间接影响。在水中的碳有一部分会以有机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有机物在水体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将这种能量的传递推向各种水体都是可以适用的。再比如说海洋中: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却是另一个世界。一头刚刚沉到海底的死鲸,便会有多达390种海洋生物前来吞噬它的尸体。而这些吞噬者又会以另一种方式被其它的水中生物吞噬,直到最后转化为无生命的有机物质,成为在海洋中占有一定地位的珊瑚礁等物种的补品。

2 陆地与天空中的碳循环

第2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群落;规模效应

作为产业集群的组成个体细胞――企业,也具备了生物的许多特征,如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物种间的链条关系等。因此利用生态学的某些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现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群落特征的理论来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探究。

一、生态群落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生态群落的形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进程的必然。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也仅有少数个体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存活进而繁殖后代。这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征,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断地“繁殖”、“裂变”,衍生发展,从而呈现出群体蔓延从生的势头,以势不可挡的蔓延状态在一定地域占据主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环境,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最新状态,由于历史、文化或环境的变迁,一些地区原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来也许就不再是优势,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能获得比较优势。“适者生存”的理念也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变革。在调整变革、变化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也必然经历种种地阵痛,在经历颠覆之后而生存下来的企业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土壤,并根植于某一区域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的增加,就不断有新的企业的加盟。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在其周围形成了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相互合作的产业或企业,和核心产业共同发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存活下来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核心企业就的结构而言,一般认为是由一个(可以是、或企业)充当的“”,称为核心企业,把其他“卫星”企业称为。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集群内的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生存下来。核心企业在这新成立的群体中处于盟主的地位。产业集群主要就是围绕着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作为群体主导产业,群体的“开敞先锋”,牵引着集群中的信息、通讯、资讯。集群企业模仿能力较强,好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

二、生态群落的“食物链”对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的启示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键是能量传输的键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为的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那么我们说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为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键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和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生态群落的“最适密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启示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 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就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mos)”。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

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潘慧明,李必强.基于行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3、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演化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3).

4、文风.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第3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

人类社会活动在发展着,自然界本身在演化着。社会生活和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规律,当前面临枯竭的不可更新资源、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等等全球性问题说明,人类所直接面对的生态环境系统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因此,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直接关系到全人类千秋万代的事业。

1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战略选择

国家环保总局原局长解振华发表讲话时曾说,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层矛盾,就要实现发展方式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这是21世纪的战略选择。

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现象,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冯飞先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单位GDP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把环保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通过环保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循环经济在财务评价上应该也是可行的。

2 何谓循环经济

我们知道,仿生学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类得以用全景式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造物界的神奇一次次为人类的进步发明提供灵感。21世纪的今天,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又成为人们解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神奇钥匙,这把钥匙就是人们所说的循环经济。

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循环平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物的高低级生物间,非生物与生物间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食物链。每一种非生物与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能量与物质在这个食物链中逐级传递,由低级到高级,又由高级到低级循环往复流动,使之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生物链,从而维持自然界各物质间的自然生态平衡,保证了自然持续不断的发展。

人们受自然生态循环平衡系统的组成及运动原理的启发,对多工业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工业系统之间也与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的各种物质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存在相互关联作用。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自然生态循环平衡系统原理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没有了废物的概念,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了循环往复的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3 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使在一定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形成了互动的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上游产生的废物在下游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既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又实现了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废物的充分利用带来一定的效益,使污染治理变成了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在政府行政强制下的被动行为。

生态工业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而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果能在生态工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及产业构成,通过有目的的规划,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间的链接和组合,建立起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体系,无疑对该区域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工业的发展摒弃了传统工业发展中把经济与环保分离,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弊端。生态工业把不同阶段产生的废物利用在不同阶段的生产过程中,使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即被消除掉,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循环发展,真正使发展经济与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了两者的双赢。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生态工业园区是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寻求企业间的关联度,进行产业链接,通过模拟自然生态循环平衡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建立起我国的生态工业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工业建设实质上是根据一定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的官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工业建设的技术指导,制定生态工业规划编制,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区验收等方面的技术指南和指标体系,使生态工业建设在规范、有序、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楚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4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从企业层次废物排放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工业组织模式。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它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经济过程中协调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第4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笔者与吉林省德惠市佳峰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就粮食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大米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大米加工企业未来的发展势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说起粮食安全问题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转基因食品。目前,在我国转基因大米占据转基因食品的比例很大。这位负责人对转基因大米技术的研制推广持谨慎态度,因为它有很多弊端。转基因大米和普通大米相比较外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它会破坏食物链,而且彻底杜绝其破坏污染食物链是很难的。在生态环境方面,这些大米所带有的基因很可能在自然环境中被转移到其他野生物种上,因此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我国跟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一样,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些新的转基因作物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我国需要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但他认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全可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除了把没有完全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会威胁粮食安全以外,有毒食品是粮食安全的又一大祸患。在食用后会引起人身体乏力、恶心、头疼等症状的毒大米事件曝光后,国人一片震惊。认为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除了遵纪守法以外,企业就像人在社会中要遵守社会道德一样要遵守行业道德,正如总理在2012年“两会”上说的那样:企业家身上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尤其关乎国计民生,在生产中应自觉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粮食加工企业连最起码的法规规定的食品安全生产底线都守不住,企业的存在不但没有了社会价值,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反倒对社会起到了危害作用,那么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二、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一些地区产品单一,精深加工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滞后,国内外不接轨;加工企业繁多,但有实力的甚少,粮食加工的科技含量很低,呈现小而散且不精的局面,不像国外的大米加工企业等粮食加工企业那样,虽然少但个个都有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三、对粮食加工行业总结与指导办法

1重视产品品牌效应笔者认为应让有实力的大企业兼并自身实力弱小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生产难以维继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起死回生,又能使本来就有一定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进一步壮大。随时关注国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最新生产动态,不断更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同时通过对大米及其他粮食作物的先进加工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用与时俱进的粮食深加工技术武装企业。放眼世界,将粮食加工标准逐渐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只有目标立下了,企业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很重视所生产产品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世界500强企业正是靠品牌赢得世界的尊敬,一家名企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它有一个品牌做支撑。食品行业的品牌效应更是如此,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吃饭穿衣。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的是食品,如果在这食品领域创立起了品牌,那么势必会比其他行业的品牌吸引人们更多的目光。

2粮食加工企业需要与种粮农户紧密联系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多种粮食,种好粮食,这样保证了企业有稳定充足的粮食供应,生产加工无后顾之忧,为企业赢利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企业赢利后需让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种粮农户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从而提高了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由此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会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出的食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带动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3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理念是硬实力;在互联网上的企业品牌宣传、企业道德是软实力,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哪一个方面欠缺了都不行,只有这“两只手”同时抓起来,企业才会不断做大做强。

四、结语

第5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一、因“芳名”而显情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一旦对自己的“作业博客”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创作、去探索、去感受,我们必须重视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妨在学生的“作业博客”的名字上做文章。我们知道,在QQ、博客中,学生都喜欢给自己起个有个性的名字,他们再进入空间,以一种全新的身份书写自己的体会。我们也可以借鉴网络上的这种做法,让学生给自己的“作业博客”也起个好名,诸如狗尾巴草、爱因斯坦、daydayup、$$$@$$$、致敬欧姆、魔力秀空间等,打开这些学生的“作业博客”,难道不是一种新的享受吗?当学生面对自己真实的“作业博客”,兴趣一定会油然而生。

二、因互动而显活力

在“作业博客”中,教师把一个本节课的有疑问的问题留给学生,引起大家的思考,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作业博客”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采用层层递进的解疑方式,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个疑问,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研究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不但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对科学教学的调控能力。这样既解决了难题,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学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我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疑问提在“作业博客”上,一个名叫“牛顿乐园”的学生问:在做凸透镜成像时,同样的物距和焦距,总得出不同的像距,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蜡烛很粗,它前后每个部分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导致对应成像的位置也不同,造成光屏在一定的范围内都能承接到比较清晰的像。有个名叫“支点人生”的还设计了新方案:选用较细的蜡烛进行实验,发现像距误差有所减小,但依然明显,又有学生经过寻找比较发现手电筒上的LED的发光面比较薄,接面发光体,于是,我建议同学们采用LED完成实验,并发动10位视力不同的学生实验,集中并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如下:

1.用LED代替蜡烛使像距的误差明显减小。

2.利用LED代替蜡烛对提高患近视眼同学实验的准确性优于正常视力的同学。

我在他们的“作业博客”中都留言,还肯定了他们的做法。不难看出,“作业博客”的优势能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还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因质疑而有发现

“不会质疑就没有新发现”。有了质疑,才有了牛顿第一定律;有了质疑,才有了电磁波的发现;有了质疑,才有了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让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但是观察我们目前的学生状态,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大多不愿意直接问老师,并不是他们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作业博客”中学会提问,敢于质疑。

有个名叫“致敬欧姆”的学生写道:“今天早晨起床,外边很热,都受不了了,我打开空调,一会儿我发现在玻璃的外表面上有小水珠出现,我感到纳闷:记得老师说过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不是老师讲错了?”我在他的“作业博客”后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所学的内容,同时,我又把他的疑问带到课堂中让大家来更正,这样,不仅没有打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质疑空间。

四、因评价而显关怀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不能以分去取人,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挖掘他们的潜力,从学生身上去寻找发光点,切实帮助他们成长。”我们要利用“作业博客”,做好他评和自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内容交叉使用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如,一个学生写道:“科学中的食物链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原来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食物链就会被打破,我们的生态系统也就被破坏了。但是,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残忍破坏者,看看我们沿海地区近几年由于过度的捕鱼,近海的鱼几乎没有,我在网上也注意到我国的渔民经常越界捕鱼,以至于渔民被韩国、菲律宾等国家抓住。实际大家很明白,就是由于过度的捕鱼,导致我们的沿海无鱼,以至于我们所在的食物链被破坏。试想,如果这样下去,遭殃的还是人类。请救救我们的鱼儿。”我在他的“作业博客”中写道:你注意发现生活的实际问题,难能可贵,希望你广为宣传,让人们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严重性。

当然,有了全新的“作业博客”,我们不应该忘记给学生提供一个“晒”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博客”挂在班级的墙壁上,供全体学生驻足观看。

1.晒晒自己的“博客”。给学生一面墙壁,然后悬挂“作业博客”,让学生翻看博客,互相分享,互相交流。或交流体会,或交流课堂中的问题,或关注教师的评价。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创建“作业博客”的一个初衷。

2.给学生延伸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作为课堂交流的延伸,课外交互学习的自由度更大,时间更充分,范围也更广。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课后题:查资料,列举古今中外由于雷击而造成人身伤害和其他损失的几条原则,写成短文,和同学交流。同学们纷纷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在“作业博客”上纷纷贴上自己的小短文,同学们争相观看,并交流自己写时的心情,觉得很有成就感。又如,在学习电压后,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出了“自制水果电池”并记录了实验的过程。第二天,我请这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没想到,学生还说出了水果电压的高低取决于插入的深度、距离、水果的种类等,看来,学生的确有了自己的新体会。

第6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民俗学;环境民俗学

人类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中期,人类周围的环境质量开始普遍下降,并朝着持续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条件、幸福与利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整体性趋势扩展。

环境危机的全球性与严重性,使得人类开始对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节制地改造自然的近代化发展道路等进行反思。从而,展开了人文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新学科领域,如生态人类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分支。近20至30年来,关于人文、社科、历史等的生态学视角研究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民俗学也不例外,在各个学科都展开了有关环境、生态视角研究之际,民俗学也开始了学科领域的反思与探索,学界的中坚力量更是力倡环境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本文以日本环境民俗学的发展为契机,思考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能性趋势。

一、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1

民俗学研究领域里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包涵人类自身在内的环境或自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只有客体存在的环境或自然。对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就是“以自然这个整体概念被重新统合后所描绘的人民的新的生活面貌”进行研究,从而“对迄今为止的民俗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民俗学本身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菅丰)

日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日本学者菅丰教授总结为三个潮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关于“生态民俗学”的民俗志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主要以野本宽一为代表,野本从其研究的“日本大井川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区的民居屋顶的使用材料情况,发现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是各自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来选择适合于自身屋顶材料的植物来铺盖屋顶的”出发,并指出应把民俗现象放回到“自然和人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上,然后进行重新认识,这其实就是从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民俗文化。他进而还指明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以民俗学为研究主体,“把人重新置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自然环境中对民俗事项进行重新把握。”(野本宽一)

菅丰肯定野本在揭示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详尽信息,生动地描述在河川流域中生活的人们及其地域性,尝试作为整体性的民俗志的实践的同时,也对其研究上的谬误进行了批评。他指出,野本把现在的民俗和古代或者基层文化之类的东西轻易地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方法没能够从民俗学的恶习中摆脱出来;野本将民俗事象轻易地当作与环境相预定调和的东西来理解,但他并没有进行探讨和验证。(菅丰)

第二个时期是关于“民俗自然志”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以筱原彻为代表,对“民俗自然志”进行方法性探讨:有关自然的物质文化、技术志的研究;把有关自然的生产作为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活动进行探讨的研究;作为风险分散战略的多资源适应的自然生产论研究;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对应中寻求生产复合意义的自然生产论研究(菅丰)。从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上,可以看出,皆是从生态的、经济的侧面,作为“量”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从而致使有关生产的质的问题一直被忽略。

关于“质”的方面,主要是松井健“次要的生产”研究,探求生产活动的“质”问题:1)从生产到消费是直接相连的;2)与自然保持紧密关系的;3)在单纯的技术水准中要求具有高难度的技法;4)不能还原为简单的经济性的意义;5)受到空间性、时间性的限制;6)通过身体性,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之本来的位相关系(菅丰)。菅丰肯定了松井健关于“次要的生产”概念与分析,并指明“内在的乐趣”是开始或继续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

第三个时期是关于“环境民俗学”的研究。野本宽一在其《提倡生态民俗学》中已有提及,并认为生态民俗学是环境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和趋势。然而,将环境民俗学发展开来的却是鸟越皓之先生。他以对滋贺县琵琶湖的研究作为基础,提出坚持抽出生活者内在理念之立场的“生活环境主义”2概念,此概念是为解决居住者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以生活者内在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意义。以这样的视角及主义,在民俗学中形成的研究即是“环境民俗学”(菅丰)。

鸟越认为,环境民俗学就是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具有如此意义的“自然环境”(被加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巧妙机关进行研究的领域(鸟越皓之),并指出了环境民俗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共生”;以环境为媒介的“人类相互的关系”。鸟越从加于人类之手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的关系入手的研究方法,为环境民俗学成立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日本关于自然的民俗研究,可谓是“以传承的民俗为基础,对现代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实践性尝试”(菅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对自然的民俗研究,恢复了日本民俗学对现实社会作贡献的实践性研究方向,从而也确立了有关自然的民俗研究所应有的地位。

二、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概况

关于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从环境民俗学的提出到发展至今仍较鲜见。至今为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有乌丙安和江帆两位学者对“生态民俗学”进行了论述。

(一)乌丙安的“生态民俗学”构想

1994年,乌丙安以文化人类学关于旧大陆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类型的研究为契机,点明了文化人类学在对中国北方麦黍、南方稻米的农耕文化分野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形成两大农耕文化分野的生态环境解析”,指出“从生态民俗文化的视角考察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而以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为桥梁,认为“联系食物链的有关民俗文化,叫做生态民俗。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生态民俗的提法。

1999年,乌丙安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中,明确地将民俗划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经济民俗:包括自然生态民俗、物质生产习俗、交易和运输民俗、消费生活民俗;(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与亲族民俗、乡里社会民俗、都市社会民俗、个人社会仪礼、婚姻的民俗传承;(3)信仰民俗:包括传统的迷信与俗信、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4)游艺民俗:包括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及民间竞技4。这是国内学者在对民俗事象的把握中,首次将“自然生态民俗”作为一个细目明确地提出来。

2002年,在意识到生态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之后,乌丙安有了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的构想。他认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在繁荣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各民族人与大自然、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和它们的民俗原形态,都和生态学的许多重要课题有着深层次的相关性,同时,这些关于生态的民俗对于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悠久传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5于是,他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的学科设想,并从生态民俗学的视野、植物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自然周期生态民俗、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五个方面,论述了确立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江帆的“生态民俗学”构建

在认识到“生态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之时,江帆的《生态民俗学》一书将“构建生态民俗学学科”这一构想变为现实。江帆通过生态学视野中的民俗文化,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民俗学的提出,围绕民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阐述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与特点,并就民俗生成的生态型本原、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等内容进行了生态学视角的解读,系统阐发了生态民俗视角的多元视角及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价值观等。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生态民俗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理念的整体性、研究的实用性等主要特点。

《生态民俗学》从两部分阐明了民俗学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功用,即运用民俗学已有的知识系统对有关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描述与诠释;对民俗学者研究方向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引导。在对第一个功用进行阐述时,作者以“功能生态位的视角”指出,民间信仰与禁忌中包含有民众对地方物种持续存在与永续利用的观念,这些观念内化为历代民众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并以习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保持和维护了生态平衡,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和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以生态视角来理解民间信仰与禁忌的作用,阐明了民俗之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功能,并积极寻找其现实意义,这为我们对民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对第二个问题进行论述时,作者指出民俗价值观的指向,从来都密切关联着人类的生存需求,因而对于民俗价值观的探寻,唯有回到人与自然关系上来探讨。

作者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论证,既希望通过民俗学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构建对民俗事项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的学科视角,也希望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让民俗学走出停留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上的研究困境。

三、日本环境民俗学研究带来的思考

从以上关于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中不难看出,日本的环境民俗学正逐步朝着学科理论、实践的建设方向不断前进着,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也愈加丰硕。由此可推测,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研究,将是未来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国内关于环境民俗学的探讨与研究仍然较少,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上。其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并不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事项。

然而可喜的是,国内学界对长期忽视的民俗事项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开始有了普遍的关注与回应,并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教授指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规约和引导,除了普同性知识外,各民族各地区的地方性民俗知识,一直在潜移默化中规约和引导着不同人们群体的社会行为。因而推动民俗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提升民俗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进行国际前沿学术交流就成为一个热门6。此次大会就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等7个专题展开了讨论,并对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前沿理论和具体个案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虽然这只是一个“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学术探讨,但我们可以从中嗅出国内民俗学界对环境民俗学的关注与探讨势必将“流行”开来。然而,从日本环境民俗学已有的研究来看,笔者认为,我们在用生态学视角、环境学视角等对民俗事项展开研究时,不能忽视人作为自然的主体这一关键要素,可借鉴日本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摒弃其中的历史还原论、预定调和论等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国内自身的具体情况,思考在国家建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性与当地民俗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摒弃传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等陈腐观念,虑及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点,关注我国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人文关系。从而使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在解决社会发展、环境危机等问题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可依据的理论知识,使环境民俗学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道路上走出的“实践性”一步。

注释:

1.本文所参引之日本主要文献: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

的三大潮流》,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鸟越皓之

《试论环境民俗学》,皆为课堂使用资料,即将在中国发表

2.生活环境主义,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

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宋金文,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

活者视角”》《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Ⅱ卷第2期

3.乌丙安,《生态民俗链和北方民间信仰》,《民俗研

究》,1994年第1期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5月第24卷第3期

第7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1999年,比利时的家禽和蛋类中发现了高含量的二(口恶)英,有的鸡体内二(口恶)英含量高于正常限值的1000倍,危害极大。因此事的影响,不仅国家的内阁成员相继辞职,还造成直接损失3.55亿欧元,间接损失超过10亿欧元。

2007年8月16日,法国西部省份的两个奶制品厂在对作为加工原料的鲜奶进行例行化验时,相继发现部分鲜奶的二(口恶)英含量严重超标,相关产品也从市场上被撤回。

2008年12月,爱尔兰政府表示,由于可能受到二(口恶)英污染,2008年9月1日后爱尔兰出产的所有猪肉制品都必须召回。爱尔兰卫生和农业部门发现,在生猪和猪饲料取样中含有二(口恶)英成分,其含量达到欧盟二(口恶)英含量安全上限的80~200倍。而且,遭到二(口恶)英污染的猪肉可能已被出口至25个国家,其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经紧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暂停直接或间接进口爱尔兰猪肉产品和饲料,防止污染肉品再进入中国境内。

二(口恶)英――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物质再次掀起全世界范围的轩然大波。

详解何为二(口恶)英

二(口恶)英是一种单环有机化合物,但它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而是二口恶英类物质的一个简称,包括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口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一般认为二(口恶)英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工业活动造成的;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在环境中已存在数千年。二(口恶)英无色无味,非常稳定,有较高的熔点,极难溶于水,但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故可蓄积于动植物体内的脂肪组织中,并且能够通过食物链富集。二(口恶)英属于剧毒物质,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号称“世纪之毒”。二(口恶)英的毒性因其原子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其产生的毒性也差异显著。二(口恶)英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英,所以对它的研究也最多。

环境中二(口恶)英的来源

二(口恶)英主要的来源是对垃圾的焚烧――大气环境中90%的二(口恶)英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当燃烧的环境或是燃烧的物质含有氯时,便会有可能产生二(口恶)英。这其中的氯可以是有机氯化物,也可以是以离子方式存在的无机氯化物,日常生活所用的聚氯乙烯(PVC)塑料等就含有氯;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等等,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不能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口恶)英;医务垃圾燃烧时产生的二(口恶)英量也非常大。

当然,燃烧并不是唯一条件,二(口恶)英也可以在非燃烧的环境中产生,例如以氯气进行漂白、杀虫剂生产、化工冶金制造工业、污泥自然蒸发、堆肥处理、动植物的自然腐化消解等过程均会产生二(口恶)英。

对人类与环境都危害重重

环境荷尔蒙,又称环境激素或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那些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化学物质,它们具有与内分泌激素类似的结构,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对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二(口恶)英是目前已经认识的环境荷尔蒙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它最“响当当”的影响就是具有不可逆的“三致”毒性,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二(口恶)英进入人体的途径有经消化道吸收(主要是食入含二(口恶)英的食品,这是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经呼吸道吸收(垃圾焚烧及汽车尾气等含二(口恶)英的废气被吸入肺中进入人体)、由皮肤吸收(皮肤接触到受二(口恶)英污染的水源、泥土等吸收进入人体)。据估计,有90%的人群是通过饮食(以动物类食品为主)而意外摄入含二(口恶)英的食品,因此,鱼、家禽及蛋、乳、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食品。而且经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二口恶英可在动物性食品中达到较高的浓度。另外,食品中的二(口恶)英也可能来源于食品加工、包装、储存等过程以及意外事故,如日本的米糠油事件,西班牙和我国台湾的食用油中毒事件等。对于本文开头提到的爱尔兰猪肉事件,爱尔兰食品安全局经过调查发现,此次大批生猪含有二(口恶)英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生猪饲料因加工过程中受工业用油污染”。位于爱尔兰东南部的一家小型动物饲料制造厂被认为是污染源头,该饲料厂生产的面包屑由于机器漏油而被污染,而这种毒面包屑又被加工成了饲料。于是,二(口恶)英经过机油-面包屑-猪-人体这一途径进入人体,在身体内部积蓄。我们成为了最终的“”富集地。

此外二(口恶)英对雌雄动物生殖方面的影响都显而易见:它能引起雌性动物卵巢功能障碍,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作用,使雌性动物不孕、胎仔减少及流产等;而对雄性动物,则可以使其精细胞减少、成熟退化、雄性动物雌性化等。发育中的胎儿对二(口恶)英最为敏感。新生儿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比如二(口恶)英引起发育初期胎儿的死亡、器官结构的破坏以及对器官的永久性伤害、发育迟缓及生殖缺陷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口恶)英可增加人群患癌症的危险度。根据病例报告和动物实验的最新报告结果,一个人一生持续摄入微量的四氯二苯并二(口恶)英(二(口恶)英中的一种),大约相当于每千克体重10~12克,其致癌概率就可高达1/100。因此,199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四氯二苯并二(口恶)英确定为I类人类致癌物。

二(口恶)英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体现在质上,也体现在量上。

一般的污染物质都有一个作用阈值,也就是说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会产生明显的有害作用。但对于二(口恶)英,至今还没有研究出确切的作用阈值,换句话说,只要有“超微量”的剂量,就可能产生危害,尤其对于婴幼儿的损害更是无法挽回。据报道,人体脂肪组织每单位只需含1/10000的二(口恶)英,已可使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及肝肾受损。而且这种影响还是逐渐积累的,二(口恶)英的脂溶性特点可使其累积于人体脂肪组织之中,一旦摄入就很难分解或排出,甚至有可能影响子孙后代。

二(口恶)英如此臭名昭著,因此它也被用作毒药进行暗杀。最著名的莫过于乌克兰2004年年度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中毒事件,他的体内被验出含有大量二(口恶)英,接近致命的水平,这也是首宗人体摄取大量二(口恶)英中毒的个案,震惊世界。

二(口恶)英的危害不仅对个体十分严峻,对环境更是难以估量。因为二(口恶)英挥发性很低,在

环境中的半衰期较长,且对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有较强的抵抗作用,自然条件对二(口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所以环境中的二(口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可长期存在于环境中。一般来说,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比较低,城市、工业区或离污染源较近区域的大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二(口恶)英,要比农村高出许多。毫无疑问,处于高危区的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也就大一些,不过一般人群通过呼吸途径吸收的二(口恶)英量是很少的,而有调查显示,垃圾焚烧从业人员血中的(口恶)英含量是正常人群水平的40倍左右。

即使二(口恶)英在大气中含量相对较低,但也并不令人放心。二(口恶)英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后可以吸附在颗粒物上,再沉降到水体和土壤中,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人处于食物链顶端,所以这种危害也将是很大的。应该说,食物才是人体内二(口恶)英最主要来源。

各国积极研究防治方法

二(口恶)英毒性极大,而且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将长期对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活产生危害。因此。恶英污染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还是借助自然的力量――利用大自然中繁殖快速的细菌,让它们以二口恶英为食,通过自身的吞噬来代谢分解。很多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积极地尝试这一方案。

台湾中山大学与高雄正修科技大学合作,在被二(口恶)英污染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出数百种细菌,并筛选出以二(口恶)英为食源的菌种。只要将这些微生物移入受二(口恶)英污染的土壤中,细菌将以二(口恶)英为食,大量繁殖,最终彻底分解掉污染区的二(口恶)英。不必费时费力地移除污染土壤,并将省下高达100亿~200亿新台币的整治经费。

日本京都大学的微生物学专家利用了基因技术,将两种不同品种的鞘脂单胞菌属的基因混合,培育出了能够吞噬二(口恶)英的超级细菌,并在极短时间内将其在体内分解。

相比于西方及日本等国家的大力监控与高投资防治,我国对二(口恶)英的研究与监测还比较落后,直到1996年,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才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水生生物二(口恶)英类物质检测与研究实验室。对于环境中二(口恶)英的监测则到了1998年,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根据对国外同类研究的跟踪调研,提出应在环保系统开展二(口恶)英类污染控制研究和能力加强建设。1998年1月4日我国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列出的47类危险废物中至少有13类与二(口恶)英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其实,我国环境中也存在二(口恶)英,虽然浓度比较低,但是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有限的数据来看,我国在人体血液、母乳和湖泊底泥中都检出了二(口恶)英。尤其是在历史上我国曾有过大规模的消灭吸血虫运动,而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成分是五氯酚钠,在其生产与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二(口恶)英副产品生成,并渗透进入大气、土壤及水中。而且这一消灭吸血虫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假设每年的喷洒量约为6000吨,这将是一笔相当大的污染累积量。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理量都在不断增加,其中一个处理方法就是集中焚烧。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抽样调查显示,所抽取的垃圾焚烧厂烟气二(口恶)英超标率为57.1%,有的落后垃圾焚烧设施二(口恶)英超标达99倍以上。虽然我国现阶段垃圾焚烧率非常低,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垃圾焚烧处理在我国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这将会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污染源。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其中规定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的二。恶英排放限值,也宣告控制二(口恶)英污染正式进入了法制化的程序。

另外,由于形成二(口恶)英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塑料,国内已逐步限制此类制品的生产,并研制新的可以降解的代用品;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二(口恶)英排放量,我国也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第8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新晨

第9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2

随着园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护手段,由于污染较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传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园林工程项目在进行植物管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手段较多,较为有效的为生物防治技术。简单来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消灭,从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天敌防治、菌类防治及激素防治,这3种类别能够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情况,对其他物种影响小,污染低,具有良好性价比。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2.1 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通过病虫害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属于常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通过虫治疗虫。对园林植物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然后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植物体系完整情况下,添加园林内植物病虫害天敌,有效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是说,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病虫害天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增加园林内植物类别,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加速病虫害天敌繁殖,适当增加病虫害天敌在园林植物内数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植物园林内所不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完善食物链结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病虫害天敌引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2.2 利用菌类进行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然后按照造成植物病虫害原因及园林植物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植物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3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主要应用3种方法进行防治,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3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特征,针对性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在菌类防治手段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2.3 利用激素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采取病虫害天敌与菌类防治,还可以借助植物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现阶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N,例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激素防治,还可以通过有益动物将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植物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结论

就植物病虫害而言,虽然具有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态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较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植物病虫害主要具有3种防治技术,分别为引入天敌、菌类防治与激素防治,植物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