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16年。荀子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适应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当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而产生的。
从时代背景看,早在西周后期,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危机;春秋时期,奴隶制加速崩溃,在奴隶社会内部,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并日益成熟;春秋战国之交和战国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并逐渐具备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秦始皇最终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中国。荀子就是生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有着要求实现封建大一统的强烈愿望,他的学术活动,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服务的。
从战国时期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水平的。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影响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关于“可以知,物之理”的认识论,就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成就所作的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概括。
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客观环境来看,战国时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荀子说当时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年代,正说明那个时候在政治领域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十分复杂、激烈的。这种独特的思想环境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的建立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二、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批判和继承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的地主阶级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阶级的斗争经验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对当时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果,特别是他对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从理论上进行批判总结的结果。
荀子的自然天道观受了道家天道观的影响,道家天道观否定了儒家的唯心主义“天命”观,提出了自然无为的“道”的学说。荀子在此影响下,把天看作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的天;同时荀子又把道家作为神秘实体的“道”改造成为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因而建立了他自己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但是,荀子批评老子“有见于多出,无见于信”(《天论》);对于庄子,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宋尹文学派对荀子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他对他们的批评也不少。但是荀子又吸收了宋尹学派关于“气”的学说,从而使自己的自然天道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气本原论的基础之上。对于宋尹学派的“虚壹而静”的“心术”论,荀子剥掉了其神秘的成分,把它吸收到自己的认识论中来,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认识论的内容。
对于墨子,荀子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他对墨子的批评集中在其“非乐”、“节用”,否认礼乐的文饰,抹煞等级的差别等观点上。但是,墨子关于“尚贤”的主张,对荀子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墨子及其后学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积极成果,荀子更是予以吸收和继承,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中。
对于法家,荀子也是有批评的。他主要批评了慎到和申不害,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而不知知”(《解蔽》)。这是批评慎到片面的法治主义和申不害片面的权势主义。当然,荀子本人并不否认法治和权势的重要,不过他同时也强调礼治和尚贤使能的重要。
荀子自称是属于儒家的,但他对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却批评得特别尖锐。他说子思、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非十二子》)。荀子还批判了孟子关于人性善的说法,并提出了人性恶的理论。荀子把孔子这个儒家创始人誉为“大儒”,似乎还颇有孔子继承者自居的胸怀。然而从实质上看,荀子对孔子的思想也是采取的批判态度。荀子否定了孔子唯心主义“天命”观,否定了孔子关于“圣人”“先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一面(不过他同时也继承和发挥了孔子关于“学而知之”的论点),改造了孔子的唯心主义“正名”论。在荀子的思想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方面,他不但没有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有意地从地主阶级立场出发,在批判和继承其他学派思想基础上,对儒家思想进行加工改造,使之适应地主阶级的需要。
荀子从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以地主阶级利益为标准,去各家之“蔽”,取各家之“见”,既有批判也有吸收与继承;同时对当时提出来的一些哲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综合百家之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
三、荀子观点述要
1.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包括: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气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等基本内容。
2关于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人相分”,他否定了神秘主义的“天人合一”论。
3.唯物主义反映论。荀子肯定认识是具有认识能力的主体对可以被认识的客观对象的反映,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正确把握了两者的关系。此外,荀子还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主张克服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在知行关系上,荀子重行,把行看作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4.先天性恶论。荀子所说的人性,指人的原始的自然本性,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理,人的本能和与礼义,辞让、忠信相反,是社会冲突暴乱的根源,故人性为恶。道德是对人的自然本性加工改造的结果。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人性理论。
5.辩证法思想。荀子肯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皆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荀子宇宙观基本倾向于朴素辩证法的宇宙观。其辩证法思想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矛盾对立普遍存在,看到了矛盾着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提出了矛盾诸方面的对立斗争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猜测到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关系;提出了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
参考文献:
[1]杜国庠.荀子对诸子的批判.杜国庠文集,1962.
[2]郭志坤.荀子论“变”.东岳论丛,1987,(2).
[3]郭志坤.荀子与百家之学.齐鲁学刊,1987,(3).
[4]邵汉明.荀子天人观论析.管子学刊,1992,(3).
[5]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6]夏甄陶.荀子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想.人民日报,1961.6. 22.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其载体是人的生命,其目的是无限地接近人类生命过程的真理。医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命过程,并且医生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消除他们的疾苦。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但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因此医学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
1医学的属性
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十分显著,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都必须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坚持可检验性、可证实性、可重复性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的自然科学精神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尊重临床客观事实、尊重医学规律、遵循实证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强调临床发现的客观性、精确性和效用性;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同时,医学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人文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地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远是医学的永恒目标,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还包含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健康等于身体、智慧与心灵的和谐统一。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为患者的疾病痊愈提供物质保证,躯体的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没有躯体的健康,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无从谈起。医学仅仅解决患者躯体病痛是远远不够的,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人是躯体和心理的统一体,疾病过程同时体现在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在躯体受到侵害的同时,心理也遭受到恶性刺激,而心理状态的好坏又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心理疾患和躯体疾患的关系可能有主次地位的互换,但不可能是有无状态的取舍。患者心理问题处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对患者躯体问题的处理结果。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方法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医学科学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精神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
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后,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成就在医学领域高度渗透,使医学获得了长足进步,从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持续了大约400年,从生物学角度真正科学地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应该承认生物医学模式在人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在人类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生物医学模式主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看问题,往往忽略人的社会属性,追求的是疾病与治疗的线性因果关系。生物医学模式是将疾病从人体中分离出来,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实体来研究的。对于疾病机械性的认识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机械化”,对疾病的诊疗亦进入了流水线式的作业程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往往把患者的躯体从生命的整体中剥离出来,医生眼睛里只有病原体、症状、病灶……活生生的、整体的患者渐渐地从医生的视野中淡出;医生更多地是关心这个病是否可治、能治,关注检验报告上的客观数据,而不是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生命的价值体现。
2新医学模式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疾病谱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探究到社会层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同样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它认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取决于医疗技术、生态环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也起着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的属性的认识,包括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统一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诊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全面接触患者,要在情感上和实践上体现出对患者整体人的理解。不仅要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完全掌握,而且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非医学问题,如心理问题和社会处境等,并作出充分反应,综合分析,从而提高医疗效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新医学模式下青年医生的培养对策
在5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过程中,《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印象深刻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很难理解,医学是一门很客观实在的学科,而这句话让人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不象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每一个理论都有实在的物或者是实验结果证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以后,才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而工作时间越长,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越深。例如,一个患者从住院治疗开始,作为主管医生就得要开始询问患者病史、做体格检查、开各种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然后综合这些结果做出临床诊断,拟定治疗方案,进行对因及对症治疗。这些医疗行为的目的主要是运用目前已知的检查治疗手段来尽可能的发现患者的病因、恢复患者的躯体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生物部分”。在治疗的过程中,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作为医生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对治疗的意愿、信心、态度,患者的文化修养,患者的性格等个人人格特点,同时患者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等都会介入到治疗过程中。这些工作可以被称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社会医学部分”,尤其在肿瘤临床工作中,这些因素尤其突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都已不能治愈,而只能是通过药物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因为癌症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仍是“不治之症”,因此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都有一个从难以接受到逐渐接受的过程,治疗过程中假如治疗效果不好,怎样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接受病情、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是内科治疗的重要部分。这时候单纯依靠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都已无能为力,只能在诊治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互信的基础上,依靠医生对患者心理的掌握、性格的了解,采取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谈话,才能让患者从容地接受病情及治疗效果,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治疗,才能尽量避免患者产生消极悲观甚至轻生的念头,从而有利于下一步治疗计划的实施。无视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点,粗暴的谈话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对治疗产生不良后果。#p#分页标题#e#
记录患者的病史及书写反映诊治过程情况的病程记录是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文书工作,医疗文书既是患者的治疗日讠志,同时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时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病史记录包括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等,现病史、过去史主要是着重于患者自身生理特点寻找疾病的线索;个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要求记录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所从事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家庭状况、家庭成员患病情况等,这些无非都是希望从心理、社会方面能够提供患者发病的原因,诊治疾病的线索。病程记录不仅要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诊治过程,而且也要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重大心理变化,与家属及其工作单位的重要谈话内容等。这些工作无一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渗入到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是人性化医疗的要求,同时也对防范医疗纠纷、规避医疗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可以把自然科学看作身体,而医学的人文科学特点给这个身体赋予了会思维的头脑。自然科学性质是医学的自然属性,人文科学性质是医学的社会属性,两者的结合赋予了医学鲜活的生命。动物和人都会生病,但只有人才会对疾病赋予某种意义。野生动物患病只有依靠身体的自然恢复力,而人患病,不管能否治疗,都需要情感关怀。医学的人文科学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医学人文精神。热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目的,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的健康则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道主义的切实体现。医学的使命是消除人类的疾病及其痛苦。医务人员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的两个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
自古以来,东西方医学均赋予了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洁、德高望重之医家,无不具有丰富的医学人文修养[2]。“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给医学下的定义,医学不但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还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患者、真诚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充满人道主义,做到“仁心仁术”兼备。
可见,“医乃仁术”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的写照,要求医者必须具备医学人文精神。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具体明了地阐述了“仁爱”信念:“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戒用医术对任何人等以毒害与妄为……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无论何时登堂入室,吾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应当是一名医生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也是医生职业道德的核心。
[关键词] 生态医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1-03
Study on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YU Xiuping,LIU Dianen,LIU Wenxiu,WANG Xiaoqin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has exposed its defect gradual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Especially it can't reflect the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uman health.Therefore,we are likely to need a mew 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This paper analys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system theory,ecological ethics and so on,then find there ha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edical model.
[Key words]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Theoretical basis; Study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提出,当前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今后的主要疾病则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这一理念也得到了WHO的认同[1]。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在部分地区流行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不仅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同时也对该医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后SARS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作些思考[2]。
虽然不少学者已经看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着缺陷,并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提出了有别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甚至有人提出了“大生态模式”、“四元医学模式”、“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等,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医学模式,应该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与已有的科学概念相融洽。“生态医学模式”就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一个概念,它的产生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随着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也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直接的理论来源[3]。生态自然观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上认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因为科学史证明了,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不断改造、支配自然界, 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人类的烙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20世纪,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使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又有了新的发展,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及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的医学认为,人类本身应与自然环境和体内环境和谐一致、共生共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这也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2 系统论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线性思维方式,它虽然考虑到了致病因素和治病方法不仅仅只有生物方面,还包括社会、心理方面,但是并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生态环境等因素。显然,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医学模式便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医学模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生态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把健康和疾病放在全方位的背景下考察, 认为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取决于这个复杂系统中各层次、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4]。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
3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到来而形成的一种全世界的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伦理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但是在社会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无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引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如疯牛病、SARS等,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人们必须吸取教训,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学会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共生、和谐。
生态伦理思想自古有之,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便符合当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五行说”、“自然诊治”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都对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生态医学模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把人摆在了自然界的正确位置上,认为人类应与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使人的寿命达到理想水平。
4 学者对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科学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对它的认同。但是随着人类的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该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正确引领、指导医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如何消除其缺陷、建立新的医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将生态纳入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陶功定教授在17年前就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其专著《大生态医学模式论-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学论证》首创大生态医学模式理论。他认为医学正面临新的革命,最佳的医学研究方法就是确立一个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现有有利技术手段的宏观的医学理论形态。应该建立最佳的“医学模式”,即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卢焯明、陈诗慧等提出了“基因、生物、心理、自然、社会模式”。梁兆科认为:“目前倍受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缺陷,能全面和深刻反映现代医学实践和认识的模式应为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认为这一医学模式既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反映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也能全面概括当代实践领域,并能给健康下一个较完美的定义。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很多学者认识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在当前医学模式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
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5 传统的生态医学思想
传统的中国医学文化中有着丰厚的社会人文与医学相统一的辨证思想,也体现着生态观。
《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在医学实践整体运动中贯穿平衡论思想,它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6]。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从两个生态环境失调论疾病形成的原因。《黄帝内经》还有着顺应环境四时、“形与气相任则寿”、“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心身健康观,“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观等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医学观[7]。
同样,中医学中的生态医学思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施治和治未病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8]。如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人与天地相参”,就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在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不能仅着眼于人体本身,应看到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施治,它认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相同;而不同疾病如果证候相同,也可运用同一治疗方法。
6 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医学模式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各个社会层面的矛盾不断加剧,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显示出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方向,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改革方向、总体模式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特别是思考医学模式变革这样重大问题,更应该自觉地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9]。
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求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而生态医学模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生态医学模式持有和谐平衡观,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相互适应。要求在对医学中关于人的健康、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构建时,必须给包括病原体在内的自然界的其他成员以相应的存在空间;对于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平衡的因素应通过相互磨合与调整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不适应问题的干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除或回避。生态医学模式还主张协调发展。某些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冲击,破坏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医学中表现为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高新技术的过度应用、医患关系的僵硬、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这些都有望在生态医学模式中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从而使现代医学回到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来。同时,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提供外部条件;现代医学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同等的医疗资源,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都有保障,也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人们真正做到从生态学、社会学的角度防治疾病提供了可能性,既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导方向,也是建立生态医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82-184.
[2]刘典恩,杨瑞贞.生态医学模式:后SARS时代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2003,24(11):27.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4]谭得俅.以系统论为指导,全方位贯彻现代医学模式[J].医学与社会,1999,12(4):29.
[5]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
[6]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待续)[J].山西中医,2005,21(2):44.
[7]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
[8]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J].发明与创新,2007,1(3):29-3O.
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本文就我们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讨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研究生教育应首先应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做到博学而精深。同时,应注重科研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总之,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应更加注重创新性、科研素质、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思考;科研与人文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国家建设和卫生事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日趋迫切。这类人才既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具有很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能进行国际交流和研究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讨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着重从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论述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1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博学而精深
研究生教育相比本科生教育而言,本质上是更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一般来说,一名医学是在完成了4-5年本科医学院校的系统培训,并在考试合格后才能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考者均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这类人群往往具有具有较扎实而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操作技能。但是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研究生因为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或医学专业知识不全面而不能很好地胜任研究相关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应着重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同时,我们认为本阶段的培训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本科阶段内容,重点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深入的学习。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每名研究生就可大大补充和拓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如我们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先要必修病理学的全部理论课程,再进行必要的外科病理诊断培训,使其掌握常见疾病和病变的病理诊断。通过加强专业课程的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同时,随着学科的迅速发展,病理学也已经进入了分子病理学时代,对于很多疾病的认识不仅仅是从形态学的角度,更应从基因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诊断和分类。所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就成为分子病理学必备手段,因此,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研究生还必需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如分子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等。所以医学研究生必须首先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才能够做到专业,也就是所说的博学而精深。
2注重科研素质的培养,做到扎实而创新
医学研究生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较强的科研素质。所谓科研素质包括丰富的学科知识、缜密的科研思维和全面的实验技术等多方面。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科学知识,才能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知识并发现本领域的热点问题,所以若无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得,除了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经验积累,还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文献检索,早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利器。因此,文献检索能力业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生最基本的科研素质之一。同时,目前普遍认为,医学研究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一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的环节。医学研究生必需具有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和科学思维能力,我们每个课题小组每周固定一次在实验室成员间进行学习交流,研究生自行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高水平的最新研究论著,通过检索大量文献以幻灯汇报的形式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而且可以学习文献中的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等,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模式以及科研能力。同时,我们科室每周组织一次学术活动,各个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生轮流汇报近期实验进展、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科室学术活动,研究生之间不但充分的进行了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也有助于早日培养其科研素质。
3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做到德才而兼备
传统观念往往仅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调其本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再者由于卫生行业的特殊性,更多的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临床还是科研工作,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医学知识之外,更要具有崇高的医者品格和强烈的人文关怀。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部分学生功利心较强,忽视长期的能力培养,片面追求SCI论文,甚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篡改数据,弄虚作假,违背了基本的科研道德,漠视科研的宗旨和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注重对医学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在首先在思想上杜绝弄虚作假的念头,同时加强对原始实验数据、记录的检查,在实际工作中防止违背科研道德的事情发生。而对于临床型的医学研究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则需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感召学生。所谓医者仁心,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榜样。还比如经常邀请本单位到艰苦地区支援工作的医生和老师给学生做报告,通过学习他们身上的大无畏奉献精神以及人性上的闪光点,以人格的力量来感召和教育学生,培养其人文素质。只有具备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能真正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发挥作用。所以,注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他们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在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上做合格人才。
4医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在国际协作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国家大量需要能够真正“走出去”体现我国医疗水平的医学人才,因此教育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国内众多高校均认为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尽可能创造便利条件派遣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短期或长期的交流访问、合作研究。纵观我科研究生导师95%具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和合作研究成果。通过这种培训,首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能力提高,特别是教师的英文听、说能力。很多教师在回国后都能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实行双语教学等教学手段,以实际行动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国外留学交流也便于导师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开阔了研究生导师的国际视野,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其次,教育国际化是另一重要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必须找准定位,与国际接轨。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适当引用原版教材,营造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氛围。通过开展联合培养等模式,选派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院校学习进修。在文章撰写等方面要求学生阅读国际学科研究前沿的最新英文资料,鼓励研究生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等。这些手段都有效地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
5结束语
医学模式护患关系发展历程医学模式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医学模式会随着医学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变化而调整。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特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护患关系是医学行为所产生的关系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处理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医学模式的不管变化也在引领着护患关系不断的演变。历史上医学模式主要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和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时期的护患关系
大约在1万年前的亘古洪荒时代的原始社会,那时候的人类尚未开化,对人体结构和疾病的认识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认为是神灵和妖魔鬼怪在主宰的世间一切,这就诞生了所谓的神灵医学模式。当时整个社会都在盛行这种对疾病的观点,造成了部落、部族和氏族的所有成员对待疾病的态度都是认为生病的人都是被神所遗弃的,不能违背神的旨意。即使出现了病情好转,也会被认为是神的怜悯。在这个医学模式的时代,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医护身份,他们都会被认为是执行神的旨意的使者,他们有权力干预部族成员的生与死,医护的早期形象,也就是神的形象,神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医者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就完全被神与人的关系所代替了,医护患之间是一种松散、无序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医者是处在国家权力的顶端同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时期的护患关系
约公元前5世纪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开始逐渐形成,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了解,积累了一些疾病的治疗经验,使人们认识到疾病并非是神鬼怪所为,而是可以治愈的和有规律可循的。当时某些人对神鬼怪与疾病的联系心生质疑,希腊希波克拉底著名的“四体液说”,他主动抛开当时流行的所谓神学理论,提出疾病是人类身体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的,断然不是神鬼怪所为。我国古代名医扁鹊的归纳的“病有六不治”中的“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也坚决否定了与所谓神学与巫医,成为日后的经典论断。在那个时代,医护并无分工,“医”既要看病抓药又要护理病人,可以视为容“医”与“护”与一身。不过在这个时期,医生的地位是备受尊敬的,在社会等级划分中处于尊贵级别,这种情形就决定了劳动群众就要求医问药,就要卑躬屈膝。治疗的决定权被医者牢牢攥在手中,医者享有决定性的地位,而求医者只能被动接受、听从医者的吩咐,这跟当时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和伦理制有一定的联系和相对性。但医者要是与封建统治者和贵族相比较,医者只能“叩头请命”“君饮药臣先尝之”,治愈疾病,可得到丰厚的赏赐、宠遇,但一有差错,便人头落地,他们之间的医护患关系属于主仆关系。
三、机械论和生物医学模式时期的护患关系
在文艺复兴开始的十五世纪的西方,很多学者将人体的生命运动看作是机械的活动过程。英国唯物主义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明确提出了整个世界和人类都是物质的,均是由大小不一的各种物质组合而成,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笛卡儿也延续这种学说,甚至还为此专门撰写了了《运动是机器》一书。法国一名叫拉马特利的医生,也提出类似的观点,他在《人是机器》这本书提到,人是一步自动运行的机器,心脏是动力,四肢是杠杆,食物是燃料,疾病的出现代表人体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维修。
这个时期人体“维修工具”和“修补设备”也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进,定量实验法在医学研究领域的使用要归功于意大利科学家圣托里奥,他所设计的诸多医疗设备如温度计、脉搏计、早期临床护理仪器等在今后的医学行为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著名的《论医学测量》便出自于他之手。“操作与作”“修补与被修补”的观念在这些医疗设备出现后更显的尤为突出,更加减少了医生、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忽视了对病人的关心、尊重以及在心理社会方面对患者的应有的安慰和指导。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期的护患关系
1977年,Engel GL教授提出了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代替现有的医学模式,他认为:不论是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都要将人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将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考虑,而不能单独将其单独分开,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期必会代替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个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生要继续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公平对待每位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最终将医学本身的目的发扬为: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
在这个期间,才真正实现了医护身份、工作职责明确。1956年,美国医生萨斯和霍伦德正式提出了“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将护患关系也区分出3种基本模式:①主动―被动型;②指导―合作型;③共同参与型。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病情的发展程度,会由一种模式过渡到另外一种模式。
护患关系继医患关系之后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才会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和护理工作的开展,保证顺利完成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采集资料的真实性。其实和谐的护患关系也可以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技术手段,不但可以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痊愈,而且对于护士自身身心健康也大为有利。由古观今,我们需要理清医学模式的演变和护患关系变革中各种问题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对护患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5.
\[2\]吕薇,孙梓萌.护理伦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7-128.
\[3\]冯兆棣,冯同强,崔伯生等.医患关系的文化背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1(9):669-671.
\[4\]徐天民,程之范,李传俊等.中西方医学伦理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8.18.
\[5\]李霁,张怀承.医学模式的演进与患医关系的变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8-12.
\[6\]金中杰.论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学教育课程的设置\[J\].卫生职业教育,2009,12(5):6-9.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17
基础医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它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揭示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从机体和外在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础医学研究对整个医学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2]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科技人才是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標,因此,构建特色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而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或缺。
1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1)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缺乏。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是西方高等教育与我国传统教育交互影响、融合的产物。[3]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样包含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侧重点依然偏向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仅涵盖自然辩证法、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且所占必修学分的百分比比例也是区区之众。此类课程设置的缺乏在宏观上也凸显出其地位的尴尬。(2)研究生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意识不足。基础医学研究生对学习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匮乏。基础医学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直接入学系(教研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而现阶段,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日益增大,重心多是放在对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自身内在品格、道德情操、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对道德感、责任感、职业操守、交流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学习也较为被动。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此同时,对此类课程单一性、乏味性的固有印象也给研究生人文教育增加了一定困难。
(3)导师对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关注度弱化。导师负责制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之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其具体体现在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等专业方面,同时也涵盖了研究生道德素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4]然而,目前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多半负责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但在人文素养的学习和培养的意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究其原因,可能由于高校之内甚或高校之间导师在教学和学术上的无形压力使其不能兼顾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忽略了研究生除课题和专业知识之外的获得。
2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人文素质是研究生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为了使基础医学培养有更深层次地进步,需要通过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对现代医学模式加以辅助。基础医学研究是一项以解决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问题为目的的事业,它作为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是我们窥探生命构成的最根本的手段,其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此,人文素质在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基础医学道阻且艰,只有具有顽强毅力、勇于为科研事业献身的人,才能真正探究生命科学的意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注重专业基础与人文素养并重,对研究生进行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立。近年来,国内学术造假现象比较严重。学术科研环境浮躁,作为科研事业的中坚分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学术不当行为的发生与否。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效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能够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在当前研究生培养中,不仅要求研究生专注学习专业知识和钻研课题,同样也要求研究生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切实做到自律自强,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尚。
(3)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沟通、协作技巧。基础医学研究生性格大多内向,彼此互动稀疏,且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对外界讯息的获取,致使多数学生眼界狭窄,所见有限。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其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思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沟通、理解与团队协作技能,推动科研事业的进步。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外界的灌输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
3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
(1)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做好研究生心理引导和教育工作。在做基础研究时,常常有设置“placebogroup”阐述心理状态对当前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地,健康向上的心理条件对实验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且百利而无一害的。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尤为大,毕业时,科研论文要求高,导师科研项目多,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任务。并且科研成果的好坏与奖学金、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都造成基础医学研究生心理状态的“亚健康”。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研究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课题和科研工作,有效处理科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会更加有利于科研实验的开展,使科研协作走向成功。
(2)加强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和获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具有系统性、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并也因此愈加凸显科研协作的重要性。科研协作使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有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5]研究生仅凭一己之力,对科研的完成度有绝对的局限。因此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对获得高效的科研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领域;计算机;应用探讨
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操作简单化与相对平民的价格,计算机逐渐步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的普及度得到空前的提高。计算机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医学领域,计算机不仅被用于管理,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它的应用基本上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基础医学、治疗与监护、临床的监护和诊断、医院的管理和教育等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本人根据实践经验和医学领域的实际发展状况浅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在医学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一)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一个学科要想成熟或者成为独立的科学分支,必须经过定性的理论分析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阶段,医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也是一如此,因此计算机最早涉入的是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医学发展至今,基本上所有的医学领域的研究无论基础还是专业的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参与,而在有需要关量化分析的科研方面,计算机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在进行计算机和医学领域的某些学科结合研究时,会延伸出一些边缘性的学科,
(二)在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诊断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辅助检查,现行的诊断手段大多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的辅助诊断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医生将病人的表象或者症状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计算机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记录进行检验;化验结果出来之后再由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诊断结果预测。当前,这种预测诊断的方式主要运用于临床,但这种新型的诊断方法的发展已逐渐受到国际和国内医务人员的重视。除了辅助诊断之外,计算机的辅助功能还能被应用于对生物信息的识别和处理方面。计算机可以利用其高清的分辨敏感性来检测生物细胞的电位变化,然后生成相应的相位变化图,因为这些图像由电脑生成,所以更加的真实具体,对医生进行相关疾病或病情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
(三)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2003年SARS的入侵,让从医人员疲于应付,找不出准确的病源、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给每个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敲响了警钟,即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大大滞后于入侵物种的变异速度。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具有超强检索功能的工具,能够为医务人员的学习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它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检索出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大人力才能查到的资料,使国内外的医学信息能够更为方便的互相传达和交流,实现全球医学知识的共享,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能够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同时加快了我国医学事业的科研进程。
(四)在医学辅助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在现象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对医学的现实场景进行模拟化演示,这样即减少了教师边实际操作边给学生做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常常遇到的的种种困难,又使教学者不必因罗列大量的专业术语进行枯燥解说、学生不愿学老师唱独角戏而苦恼。这样的教学方式形象容易理解,容易深入人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学者能够轻松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交融地方的运用
首先,在诊脉技术方面的应用。因中医诊脉因人而异,而计算机能够将传感器收集的脉搏信号数据采用波型速加的方式加以处理、分析并判断出脉象与波型信号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波型对疾病予以诊断治疗,已使得中医诊脉技术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技术弥补了中医诊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了诊脉了准确性,同时也是对中医的诊脉技术的推广,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次,计算机在处理医学图像方面的应用。现代医学离不开医学影像信息的支持,而医学影像的采集必须由计算机完成。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所需要的医学影像是多种多样的,如病理切片图像、X射线透视图像、CT和MRI扫描影像、核医学影像、超声影像、红外线热成像图像及窥镜图像等。功能各异的医学影像可分为结构影像技术和功能影像技术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获取人体各器官解剖结构图像,借助此类结构透视图像,不经解剖检查,医务人员就可诊断出人体器官的器质性病变。CT及MRI便属于此类结构影像的代表。然而在人体器官发生早期病变,但器官外形结构仍表现为正常时,器官的某些生理功能,如新陈代谢等却已开始发生异常变化。此时采用结掏解刮性检查便无法及时诊断出病变的器官,而需借助基于SPECT及PET的功能影像技术。功能影像能够检测到人体器官的生化活动状况,并将其以功熊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三,计算视在肿瘤放疗方面的应用。计算机在肿瘤放疗方面的应用包括其在辅助放疗计划方面的应用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领域的应用两层意义。通常听说的放射治疗计划,是指根据检查手段确定出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后,选择合适的照射源、射野面积、源皮距等参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由瑞典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首先提出的,它把放射线从不同的方向定向对准直照射病灶,在病灶中心形成大剂量聚集效果,使病变组织坏死的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达到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而在当代,以人工脏器替换病变或损伤的器官已不再是神话。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无论在医学研究,抑或是临床诊断治疗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应用计算机在管理、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解决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田风调.计算机技术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百科全书[M].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1 亚健康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所谓亚健康,又称次健康或第三状态,即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造成过度劳累、精神极度紧张、心理压抑、营养失衡、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异常或生理功能低下等,机体虽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但已有潜在的器质性改变,使人进入了病前状态(发病临界状态),也就是说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此时主诉症状多,但客观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即有躯体、心理、社会的各种不适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烦燥、焦虑、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胸闷、气短、盗汗、减退、食欲不振、腰酸、腿痛、人际关系淡化、经常性疲乏无力,有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
2 亚健康的诱因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确切病因不清,诊断标准尚不统一[2],笔者总结促使亚健康形成的诱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心理、营养、生活方式、行为运动、气象等因素影响。而飞行工作是多相,涉及飞行人员的身体状态、动机情绪状态、知识状态、信息处理与认识状态,容易造成身心疲劳。由于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间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必然要发生两转归。隐匿性和潜伏性不被个人所重视,双向性和可逆性,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3]。如果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保健,消除那些不利健康的因素,亚健康则恢复健康,反之,致病因素不消除,亚健康状态持续存在,任其发展,一旦突破躯体免疫系统极限,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 定期保健疗养 促进亚健康恢复
3.1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航空卫生知识,使疗养员掌握医学科普保健养生知识,增强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对发生某些疾病的警觉性。重视亚健康的危害,主动发现和防治亚健康状态,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3.2 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不注意营养的合理性,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胆囊炎等,这在空勤人员中发病率很高。疗养膳食,营养结构合理,既保证机体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又可避免因过高的摄入各种营养成分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疗养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到忌烟慎酒,不暴饮暴食,并保证良好的睡眠,做到身心放松而不是放纵。
3.4 定期疗养,及时消除应激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完全脱离了飞行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带工作、学习、任务、家属的疗养,使疗养员的身心真正放松,消除疲劳,有利于防治和消除亚健康。
3.5 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伴有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失眠的疗养人员加强心理疏导,实现自我调控,可明显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所以,心理治疗,心理调适针对因心理因素导致亚健康的飞行人员更有效。
3.6 体能训练。每日由专业的体疗教员组织进行综合性体能锻炼,不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和疲劳心理,有效治疗肥胖、高血糖、高血脂、血压偏高,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和消除亚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飞行心理和生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3.7 加强医学观察,促进从亚健康转变为健康。对于主诉不适状况多且与现行手段的航医鉴定不符的疗养员,严格按照《航空卫生条例》和《飞行员体检鉴定标准》进行慎重复查,没有问题也要耐心询问、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其身体变化情况,可按亚健康防治方法予以指导性治疗,使其更好地完成疗养任务。
3.8 对症治疗。对有相应症状的疗养员,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理疗、针灸、按摩、中西医相结合等特色疗法。
总之,保健疗养是以综合的保健治疗作用达到调节精神,改善功能,恢复平衡,祛病健身的目的。所以,定期有科学指导的保健疗养,是消除亚健康,促进健康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学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在临床的应用为医学伦理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为促进ART在临床不孕症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于2001年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其中《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文中简称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单独公布,着重强调了医学伦理学在不孕症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我科从2013年开始尝试在培养生殖医学研究生时,增加生殖医学伦理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下简单阐述我们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会,以期为促进生殖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一、教学方法
(1)科室教学小组根据《原则》指导精神制定教学内容。(2)授课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讲授生殖医学伦理学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基础理论知识。(3)列举临床涉及伦理问题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遵守伦理原则,实现最大化保护患者利益。
二、问卷调查方法
采取不记名方式对我科2013-2015级14名生殖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问卷内容由科室教学小组依据教学目的设计,包括选择题15题,简答题1题。内容主要涉及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及对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我们的教学心得
1.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是目前医学教育的共识。但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临床三级学科,生殖医学伦理学属于更专业的范畴。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尽管研究生们大多知道医学伦理学,但是在没有接受生殖医学专业培训时,基本是不了解什么是生殖医学伦理学的。而通过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学生们对学习生殖医学伦理学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回答“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您认为在生殖医学教学中有必要增加生殖医学伦理学课程吗”这一问题时,14份问卷均选择了十分有必要。并认为通过我们定期的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注意同患者做好充分沟通工作”(92.86%),“增加自己的责任感”(71.43%),“保护患者的隐私”(71.43%),“有助于学习专业技术知识”(50%)。
“提高人群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生殖医学的特殊性在于临床医师及临床胚胎学家是直接对人类胚胎进行操作,并且这些胚胎将会移植入母体子宫,经历发育、生长、分娩,最终成长为一个正常人。我们的每一个不经意的细微操作,都有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给患者家庭带来终身的伤痛。生殖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重视医学伦理学素质的培养。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为不孕症患者服务,促进我国生殖健康的发展。因此,生殖医学高层次的人才在进入临床工作前,接受系统生殖医学伦理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临床教学的一大困难在于,为了更好的将宝贵的临床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授课老师主要以临床医师为主,而临床医师的主要工作重心在临床医疗,相比专业的授课老师,在讲课技巧、授课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尤其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内容涉及较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困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此次教学中,我们通过列举临床涉及伦理问题的典型病例,首先由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调查结果显示,92.86%学生对目前采用的授课形式满意;71.4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水平较高;92.86%学生认为生殖医学伦理学课程对其有帮助,其中50%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提示我们此次教学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即使是空洞的伦理法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建议
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还请学生回答“您对目前的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还有哪些建议?”。学生们在肯定我们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这些建议归类、总结后发现,学生们对教学临床实用性的述求比较强烈。医学生以后主要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因此学生们非常希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多列举临床真实病例,增加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帮助他们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处置。另外,对我们的教学方式,64.29%的人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增加大家的印象。
总之,生殖医学教学的重要性已逐渐引起大家重视。现在已有学者呼吁,为促进生殖医学的健康发展,应设置专门的生殖医学课程,以更好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生殖医学专业人才。伦理学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有意义。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病人的健康,治疗疾病,医学本身含有一种固有的伦理——为病人谋利益,而且许多伦理问题的产生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ART在治疗不孕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代孕、供精、捐卵、胚胎冷冻保存等新的伦理问题。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随着生殖医学本身的不断发展,也将迎来更大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临床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祝辉,周作民,沙家豪等.生殖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62-164
[2]李质馨,王柳行,任旷等.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27-129
[3]陈慧芬,腾晓明,蒋超瑛.浅论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功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7):45-46
[4]佟晓露,古丽娜·马木别克.医学伦理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47-48
作者简介:周雯慧,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专业。通讯作者李媛,女,山东济南人,博士,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专业,Email:cyliy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