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管理科学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科学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科学的定义

第1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方法管理课程教学渗透

一、引言

管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可以穿插大量实践案例,更可以渗透管理科学中的方法,以实现管理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吸收和移植了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其方法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显著特点。因此,管理课程中能够并且也需要管理科学方法的关联教学,能够丰富管理课程内容,增强软学科的硬道理,对于工科类学生的管理课学习尤其重要,能够成为其学习软科学的方法及理论的启蒙教学工具,让其明白管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另方面,管理科学方法随时可能也需要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加入,随时可能在其内部形成新的独立单元,将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中进行渗透,能够使其方法理论结合更多的管理实务,使其在管理现实世界中得到更多的运用,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待提高加之我国管理科学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分离的情况导致了管理科学及其方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在管理科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中,往往将管理课程与方法课程分开设置,而方法教学中,又过于强调数学问题,如公式推导等,而对管理科学思想,如何从实际问题搜集资料数据建立模型的技术,量化方法与实际管理问题有何关系如何应用等问题分析讲解引导不够。这使得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管理科学的方法运用无从下手,将管理科学看成深奥的、难以掌握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管理科学及其方法难以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普及。

如果在管理课程的讲授中,面向实际问题,运用关联,归纳演绎等方法将管理科学方法串联或并联至相关管理理论知识中,既能让学习者更好、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管理知识,又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更好的促进了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目的,本文从管理科学的主要方法及其特征八手,探讨其在管理课程中如何进行渗透教学。

二、管理科学方法能够渗透至管理课程中的原因及优势

管理科学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经过各其他学科的发展,管理科学吸收了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移植性的特点.主要依靠不断吸收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这种移植性进一步决定了管理科学方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能够更好的结合管理实际问题得到进一步研究应用与丰富。因此,如何在管理课程教学中渗透管理科学方法。从而让学习者更加明白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使得管理科学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融入渗透至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管理活动自身性质原因。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下产生和进行的,受到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各项复杂管理问题必须通过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才能解决,而管理科学方法恰恰是吸收、移植和集合了各个学科的前沿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因此,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理所应当结合实际经验将管理问题与管理科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既传授了管理科学新方法,又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并弄清楚管理问题。第二,从事管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为在管理课程中穿插与渗透管理科学方法提供了可能性。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学者、专家都普遍系统学习研究过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授课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知识加以融合并结合管理问题进行讲解,因此为在管理课程讲授中穿插和关联管理科学方法提供了必要条件。

结合管理科学方法在管理课程中进行渗透教学,优势是很明显的:

第一,通过将管理科学方法与管理课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结合讲解与授课,能够让同学们对管理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并且学会对各种实际管理问题的操作思路和运作技巧。使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术”,而且是可以提高到科学高度的“学”。

第二,通过管理课程中管理实际问题能够概括抽象地关联传授和渗透管理科学的很多方法,如系统论、自组织论、信息论等方法,能够帮助同学们学会分析各种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框架,运用各种观点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

第三,无论是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在管理的研究中,都促进了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不断融合。这顺应了将以“科学主义”为特征的,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客观描述与分析的科学管理方法与以“人文主义”为特征,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描述与阐释的人文管理这两种模式深化与融合的趋势.

三、管理课程中如何进行渗透管理科学方法的教学

管理科学及方法相关课程在长期的教和学中存在诸如忽略管理特色,教、学、用脱节,教材不适,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了管理科学及方法作为独立课程设置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没有提问、学习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既让同学们学习了管理科学及方法,又让同学们了解其在管理中的运用及效用,并且让同学们有积极性有热情去进一步探索管理科学方法在实际管理世界中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途径与模式呢?在任何一门管理课程中,如管理学原理,基础,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分支课程中,都可以关联、穿插、渗透相关的管理科学方法进行结合实际管理问题的教学颇为一种更好的管理科学及方法的教学方法及模式。

第2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管理的实质;管理的职能;逻辑简单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05-03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关方法的科学,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的问世算起,为此,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如(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英)林德尔·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纳德等,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2)任凭经验简单积累,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3)随意使用“新潮”词汇;(4)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6)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7)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抛砖引玉,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1942)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认为,“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1997)认为,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1994)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1998)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1997)编著的教材认为,“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但是,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职能,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有的学者非常重视,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管理有三大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即预测、协调和指挥,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即“策划”,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显然是一种重复,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第3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除了对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外,也是机关单位服务水平提高的一条必然路径,特别是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所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是提高单位档案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是单位谋求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的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信息化发展而催生出的一个课题。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管理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日常要求,在创新并完善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同时,还要对档案收集、收藏和传播等不同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才能使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目标得以早日实现。

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是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日常的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的种类增多,年份较长,使得档案的整理工作难度较大,而且影响档案的科学分类和有效传输。正因为此,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简化档案管理工作复杂流程,从而有利于推进档案管理事业现代化发展。

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到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都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作用。档案管理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找寻民族文化根源,实现文化自觉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顺应科学发展观,使档案充分发挥其重要性必然途径。

2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但仍存在着某些机关单位档案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在对一些文献资料保存不够及时,对很多档案资料的留存和保护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这些都是造成档案资料的保存不当,档案建设和发展较为迟缓的重要原因。

2.2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在一些机关单位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制度上的保障,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不正规的现象较多。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全凭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决定,对需要归档的内容,归档的操作形式,归档之后的保存等都缺乏合理有效的定义与操作程序。这也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阻碍之一。

2.3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偏低

很多单位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主要表现处理很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工作不甚正规外,还表现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较低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要求。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在运用先进技术与更新知识等方面仍稍显不足。还有一些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此工作的重视性有所偏差,不重视档案知识和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更新。这些也对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4档案利用率较低

档案的价值在于能够用过去的记录为现代的生活提供帮助。但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档案只是保管而不加以利用的普遍现象。档案馆的相对封闭性使得档案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但是较低的利用率使得档案的价值不能够充分发挥。

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路径

3.1切实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想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了解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工作观念。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坚实基础。

3.2强调管理方式的改变与创新

一直以来,档案管理方式属于馆藏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档案保管方面,强调档案的安全保密性工作。在人事和管理上的变动时,才会进行“调档”。这种管理方式明显不适应办公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利于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发展。因此,必须创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建设利用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加强对档案的信息的利用,实现机关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3.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档案数量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与日俱增,档案管理工作量也随之提高。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代水平相结合,这些变革都对管理人员掌握技术的能力是很大的考验。这就要对管理人员的传统工作方法进行革新,培养对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其次,培养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这就要求其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具备先进的管理意识。两者的提高都要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所管理档案的类型对其进行培养,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认知。

第4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摘要:“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管理学知识;“元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的机制,以及对管理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元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予以“时间上在先”和“逻辑上在先”之辩证关系的探究不失为一种研究“元管理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逻辑上在先 管理学 元管理学 时间上在先 管理学属性

元管理学是一门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与反思的学科。其中对管理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最为关键。这是因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和研究的最基本条件。“管理学”若成为一门学科,首先就要确定研究对象。元管理学的研究目的还在于认识管理学的性质特点、关系结构、运动规律和社会功能,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

 

“逻辑上在先”是指在逻辑顺序上,抽象性的范畴、命题相对于具体性的范畴、命题而言的先在性。这种逻辑上的在先性,是构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时必须遵循的普世规则。“逻辑上在先”是指在逻辑上先于结论;“时间上在先”是指原因在时间上先于结果。在这里,显现的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从发生的时间上看: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存在于一切人类组织之中,而不论其组织的具体形式是家庭,还是企业,抑或政府,管理之于人类社会,自古使然。管理实践先于管理学;管理学先于元管理学。从逻辑顺序上来审视:元管理学先于管理学;管理学先于管理实践。对于这一点可以先从探讨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开始。

 

一、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学科中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并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说,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为此,在该学科得以确立与发展的进程中便会出现诸如:是否存在“普适性管理学”;“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等名词的界定;“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以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争论,从泰罗创立古典管理学到今天已经跨越了几个世纪。

有人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人则强调管理学的实践属性。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中,可以将其分为“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其中,“应然”研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步,对管理活动进行定义;第二步,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管理理论。“应然”便是“逻辑”的。为此,先需要对管理学知识本身进行“实然研究”,或者说,要对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关于管理活动的所有经验知识进行

一番全面、系统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全部管理学知识的“实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指出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实然研究”便是“历史的”即“时间”的。由此入手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予以探究恰是元管理学的着眼点之一。

 

若从实践出真知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坚持“实然”研究的取向,而非“应然”。接下来才是针对大量“实然”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应然”研究。进而,对于“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强调“实然”的取向,当我们对各类管理学认识的来源、产生机制、可靠性、目标和类型积淀了充分的“实然认识”后,再谈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有没有可能、如何可能,便更具有可行性。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进行“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的辩证关系”研究是同“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全一致的。历史的即时间的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的历史发展的顺序。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①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②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主的历史科学,也不能排斥逻辑方法;同样,即使以逻辑方法为主的理论科学,也不能排斥历史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加以界定。其内容既有管理实践如大量案例等;也有管理理论如对管理五大职能的系统阐释。管理学兼具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二者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至于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属性之争,则可从研究方法的不同来审视:一般来讲,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则多是自然科学的层面;定性分析则多是社会科学的层面。“实然”研究定量分析多些;“应然”研究定性分析多些。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管理实践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对管理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则在于: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结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接下来,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来确定定性分析的切入点。二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前提下,做到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当然也是研究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探讨“元管理学”与“管理学”之关系时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所研究的都是对象物所特有的运动(运行)规律,更确切地讲,是特定事物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运行规律。人们一般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概括为对三层面的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1.生产力方面。从生产力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生产力,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以适应组织目标及社会的需求,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生产关系方面。从生产关系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

第5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摘要】企业现代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工业在发展我国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应用现代工程技术,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的发展,为我国企业与世界企业接轨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我国企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工业工程 现代企业 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心出现的一门科学,实际上,19 世纪后期就已经提出了工业工程的整体概念,但是一直到 20世纪 20 年代这门科学才正式出现,随整个社会的发展,其也被应用在了更多领域,企业管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对企业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工业工程的概念

工业工程曾经在国外的某工业工程学会被定义为:设计、改进以及运用整个系统的一门科学,其通过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数学等技巧和专门知识的利用,再加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从而对相关系统中所获得的效果M行规划、预测和评估!通过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有动作出现,那么所有的不管是人类也好,还是非人类也好,都能够对工业工程的原理和原则进行应用!比如其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存在着连贯性,所以如果仔细分析各个动作,就能够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微的单元!同时还可以对可以连接的动作进行合并,将不必要的动作删除,这样就能够实现省时省工、动作经济以及工作简化的目标。

总之,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由信息、能源、设备、物料以及人等共同组成的集成系统,其能够对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方法和理论等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能够开展创新、改进、管理、设计以及规划等各种活动,最终能够实现提升效益、提升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2工业工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的桥梁

作为对管理科学和工程学起到衔接作用的一门新兴科学,工业工程目前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很多人认为,工业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管理。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工程主要是利用工程师的方法将与管理和工程有关的问题解决掉。比如一个精于管理的人和一个纯粹研究制造的人在工厂里常常会出现无法沟通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工业工程师与两者进行沟通。

3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1 IE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影响企业效益提高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是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也是我国经济素质和效益低下的重要根源。

要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等严重问题,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搞新工程项目建设,还是压缩淘汰落后富余的生产能力;无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技术改造,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主要靠市场去调节,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促使企业资源不断地流向有市场需求、耗能少、效益高的工程项目和产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作保证,才不会“丢三拉四”,才不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和新建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等严重浪费国家资源的局面。这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就是工业工程(IE)方法体系。

IE要求任何工程项目建设(包括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一般分为3个主要时期:投资前时期,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4个阶段;投资时期,包括谈判和签订合同(招投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安装、试运转等4个阶段;生产时期。这3个时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现在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这套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的问题,而是用不用、怎么用的问题,用好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就大有希望,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可靠性就大大增加。

3.2IE在科学实现下岗再就业上的作用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下岗再就业是关系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扭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各企业职工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国有企业领导最棘手的问题,棘手的症结是不知道如何和科学规范地搞这项工作,搞得不好就会影响企业职工的情绪,导致企业不稳定,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不是难搞、棘手,就不搞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事业,都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况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下去。真正要将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向纵深方向推进,就必须科学实行以岗定人,按产定员,建立新的再就业培训机制。

总之,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工业工程的定义具有越来越广泛的涉及面,而且其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的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理念,从而能够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孙媛媛.关于工业工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04)

[2]江志斌.论新时期工业工程学科发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01)

[3]周康,孙志卓.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创新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04)

[4]黄毅敏,齐二石.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4)

第6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收益管理;协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9-0012-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研究”(批准号:7077307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 资助项目“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批准号:T0502);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服务管理研究”(批准号:05es74)

[作者简介] 施 若,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高级工程师,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收益管理、银行管理;

(贵州 贵阳 550004)

顾宝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上海 200093)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使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经营由垄断转向竞争,市场由以企业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产品或服务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顾客需求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供求理论在解决有限资源约束下提高企业收益问题时,面临资源闲置或因潜在收益流失造成企业收益下降等困境。自1970年代末以来,深受市场激烈竞争和价格血战带来收益严重下滑困扰的航空业,通过对自身经营战略的反思,率先进行有效提高企业收益的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源于航空业的收益管理理论正是在传统的供求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运筹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和协同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以市场细分和预测为基础,以资源存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为优化机制,以协同环境为运营保障的收益管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收益管理理论在航空业的成功应用,不仅推动了该理论发展,而且其应用领域逐步向酒店、银行、汽车租赁、交通运输、电信、电力等服务性行业拓展。正如国际运筹联合会主席Bell先生预测管理科学未来50年发展时所指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收益管理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整个应用领域和管理科学的面貌。笔者通过国内外收益管理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系统地对收益管理理论的内涵、行业应用特征、发展演化及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力图为收益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关于什么是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专家和学者众说纷纭,并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主要观点体现如下:

Talluri和 Van Ryzin (2004)从经济学视角将收益管理定义为需求决策管理(DDM),认为收益管理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细分和预测,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向谁提品或服务,通过扩大顾客有效需求来提高企业收益。该定义是对供应链管理(SCM)的必要补充,同时充分认识到市场细分和预测对提高收益的重要性。

Weatherford和Bodily(1992)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视角提出收益管理就是易失性资产管理(Perishable-Asset Revenue Management)。该观点充分认识到服务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制造业产品的重要特性就是易失性,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收益同时间有密切关系,且价值随着时间而呈递减趋势。因此,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收益管理就是对不同时段的资源(如航空的飞机座位等)和价格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有效利用企业有限资源,并根据不同时段资源价值制定价格的途径来提高企业收益。该定义意识到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将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特征。

Jauncey等(1995)学者从企业经营目的视角提出收益管理就是在考虑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在需求淡季通过折扣等促销手段提高客房入住率,在需求旺季提高客房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客房收益最大化。美国酒店和汽车旅馆协会(AHMA)在Jauncey等的定义的基础上,考虑了顾客取消预订、顾客爽约和是否接受顾客预订情况等因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收益管理的内涵。Jauncey和AHMA对收益管理的定义强调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认识到市场预测在收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Donaghy(1995)、Liemberman(1993)等学者从技术视角对收益管理进行解释,他们认为收益管理是一种企业生产能力的管理工具,通过对信息系统、管理技术、概率统计和组织理论、经营实践和知识等理论和技术的优化组合,以增强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对顾客的服务能力。该定义强调了收益管理是提高企业收益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

Jones(1999)等学者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认为收益管理是为酒店业主实现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细分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识别,确定销售价值、价格设定、折扣生成、订房过滤准则以及对价格、客房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目标。该定义强调了收益管理在酒店盈利能力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市场、价格、存量等要素对收益的影响,强调了整体收益最大化的观点。

Kimes(1989)在综合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营销学理论,提出4R理论,即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Right time and place),以正确的价格(Right price)向正确的顾客(Right customer)提供正确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实现资源约束下企业收益最大化目标。4R理论反映了收益管理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企业目标等内涵,是目前对收益管理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诠释。

笔者以为,企业收益应由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个部分组成。传统收益管理对收益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受价格和有效存量要素影响的利润的这一显性收益上。但随着经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程度的加剧,顾客、员工、企业内外环境等要素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力加大,企业品牌和社会价值等带来的隐性收益在企业收益的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单一采用利润一个维度来诠释企业的收益已显不足,企业的收益应该诠释为由企业利润、顾客满意度和社会贡献度三个维度共同构建的价值。故笔者将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界定为:企业在有效协同影响收益的内外要素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通过有效地对市场细分和预测,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价格向正确的客户提供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由利润、顾客满意度和社会贡献度构成的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收益管理系统是一个受多个要素影响,由市场分析、优化机制(即资源存量控制和价格控制)、协同环境构成的复杂服务管理系统。

二、收益管理理论的行业应用特征

收益管理理论是一门由运筹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而成的边缘交叉学科。随着收益管理理论在航空领域的成功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现已在其他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各个行业的特点不尽相同,但适用于收益管理理论的行业一般具有共同的应用特征。Van Wes-tering (1994)和 Kimes(1998)等学者对航空、酒店餐饮等行业应用收益管理理论进行长期研究,将其共同的应用特征总结如下:

1.企业具备相对固定产能。以航空、酒店等行业为例。由于行业特征,都存在前期投资规模大(如购买新的飞机、修建新的酒店、开设新的营业网点等),最大生产或服务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改变其生产或服务能力来满足需求变化。企业只有在有限的产能条件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收益。

2.需求可预测性。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如飞机座位、酒店客房、银行服务窗口)和无形资源(如酒店入住时间、银行窗口排队时间等),其顾客可分为预约顾客和随机顾客,其销售可分为旺季和淡季。企业只有通过对计算机或人工预订系统收集的顾客、市场信息进行分析预测,管理者才能够了解不同顾客需求变化的规律和实现需求转移,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的资源存量配置和定价机制,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3.产品或服务具有易失性。与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不同,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易失性,即时效性。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时间递减,不能通过存储来满足顾客未来的需要,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销售不出去,企业将永久性地损失这些资源潜在的收益。企业只有通过折扣等管理手段降低资源的闲置率,以实现企业收益增长的目标。

4.市场可细分性。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以顾客为中心、竞争激烈和需求多元化的市场。不同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敏感度各不相同,采用单一价格策略将会造成顾客流失或潜在收入流失。比如,航空市场上存在两类顾客,一类是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时间和服务敏感的商务顾客,另一类是对价格敏感,而对时间和服务不敏感的休闲顾客。如果采用高价策略,休闲顾客可能选择低成本的航空公司或其他交通工具,造成航空公司座位资源闲置。反之,如果采用低价策略,商务顾客选择低价或因对服务质量不满而流失,造成航空公司潜在收益下降。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为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制定不同价格和分配不同资源,是解决企业资源闲置或潜在收益流失的重要途径。

5.具有随机波动性需求。如果顾客的需求确定且无波动,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和服务能力来满足顾客需求。然而,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顾客需求不确定,呈季节性或时段性波动。企业采用收益管理,在需求旺季时提高价格,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在需求淡季时通过折扣等策略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

6.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特点。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的经营属于前期投资较大的行业,短期内改变生产或服务能力比较困难,但增售一个单位资源的成本非常低。以波音737-300机型的航班为例。根据某航空公司1999年的机型成本数据,平均每个航班的成本如下:总成本大约6万元左右,其中固定成本大约5.5万元,而边际成本仅为0.033万元。固定成本是边际成本的1833倍,因而多载旅客能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利润,提高企业的总收益。

7.产品或服务具有可预售性。企业面对需求多元化的顾客采取收益管理,一方面通过提前预订,以一定折扣价格将资源预售给对价格敏感的顾客,降低资源闲置概率;另一方面设置限制条件防止对时间或服务敏感的顾客以低价购买资源,造成高价顾客的潜在收益流失。同时,对预订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购买资源的概率分布情况,在确保资源不闲置的基础上,尽量将资源留给愿出高价的商务顾客。

尽管以上特征体现了企业有限产能、产品和需求特性、市场和经营等特点,却忽略了企业的技术特征。笔者认为,由于收益管理的实施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计算和大量数据处理,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有效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应该还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

三、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

从收益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市场环境、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是促进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竞争性市场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封闭垄断的市场,垄断企业可以凭借对资源和价格的控制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缺乏对资源或价格管理的源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放松行业管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竞争促使市场由以企业为中心向顾客为中心转变、由产品功能向顾客需求转变,产品或服务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再难以通过垄断控制资源或价格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收益,而是要根据市场和顾客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通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和价格,获取潜在收益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总收益。也就是说,追求收益管理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开放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多学科理论交叉是保证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多学科理论的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具有同样道理。收益管理理论是解决航空等服务性企业资源和价格均衡,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它在传统的供求管理理论基础上,吸收和应用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协同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筹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资源存量机制、差异化价格机制等收益管理的优化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市场细分、预测以及顾客行为等市场分析理论基础;博弈论推动了收益管理联盟资源共享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组织学、和谐理论以及协同学是形成收益管理协同运营环境的理论保障。因此,收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学科理论支持的结果。新型学科的吸收和引进,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体系。

再次,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收益管理应用和发展的保障条件。收益管理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航空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飞机制造成本和企业入市门槛;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如座位编目计算机控制系统(SABRE)、计算机预订系统(CRSs)、全球分销系统(GDSs)、动态存量资源分配和优化系统(DINAMO)等,能自动、快速、准确地解决收益管理中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及复杂的资源、价格优化计算、市场预测和顾客分类等问题。网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拓宽了收益管理的市场分销渠道。因此,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收益管理及其应用领域的发展。

四、收益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化

收益管理起源于航空业,有效地解决了航空业面临的有限资源闲置或价格战所造成总体收益下滑的现实问题。随着收益管理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巨大成功,收益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迅速地在酒店、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收益管理的文献的研究分析,笔者将收益管理理论的发展归结为萌芽、优化和协同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20~30年代,航空业处于发展初期,飞机成本较高,市场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航空业主要经营运输邮件等货物运输和富有阶层的高端市场,市场主要由大型航空企业垄断。大型航空企业通过高额垄断价格策略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二战后到60年代,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运输业可以采用大型喷气式飞机,增强了航空公司的运输能力,同时其高速性和舒适性刺激了公众的旅行需求,另外大型飞机也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极大地推动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随着航空业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多元化,单一的高额票价政策造成了飞机座位闲置,由机座位资源的不可存储特点,使得航空公司的收益下滑。为了解决收益下滑问题,航空公司利于计算机技术加强顾客订票的管理,将一些收益管理的概念逐渐应用于航空领域,如计算机订票系统的使用;利用超订管理手段预防顾客违约(如取消订座、爽约等顾客行为)给企业带来收益损失;利用折扣价管理手段来提高飞机运载率。这些技术和管理手段逐渐形成了收益管理理论的雏形。英国学者Littlewood提出机票预订折扣费用准则理论和二阶分类模型以及Belobaba提出的预期边际座位值(EMSR)等理论,逐步揭开了收益管理理论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序幕,使得收益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政府放松了对航空业管制,许多低成本运营的中、小型航空企业纷纷涌入航空市场(如People-Express公司)。美国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引发美国航空史上著名的“92航空价格血战”,造成了美国航空业近20亿美元的损失。而此期间,美国航空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罗伯特・克兰德尔引入了收益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收益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经营实践中。通过利用收益管理系统以有效地管理座位资源和价格,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创造了6%的收益增长。收益管理理论在美国航空公司应用的成功,引起业界和学术界对收益管理的重视和研究。国际航空协会(IATA)、运筹协会国际联合会(IFORS)等国际机构、科学机构和高校、航空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构成了收益管理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组织与机构;运筹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收益管理的理论基础;收益管理研究从静态发展到动态、由单航程发展到OD网络研究、由单资源发展到多资源、由二阶分类发展到多阶分类;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收益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收益管理应用领域由航空领域逐步拓展到酒店、交通运输、电力、电信、银行等服务领域。此阶段,随着收益管理理论逐步完善和实践拓展,收益管理逐步形成自身体系,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利润为中心的收益优化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流。

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企业收益的要素更加复杂多变。企业信誉、社会价值等隐性收益在企业收益中的比重日趋增强。研究者发现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过分强调显性收益――利润最大化,忽视信誉、社会价值等企业隐性收益,将制约企业收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对企业收益的认识应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价值(利润、顾客满意、社会贡献)最大化,收益管理也由对资源、价格要素优化管理转变为对资源、价格、内部环境(员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以及外部要素(国家政策、顾客、竞争对手或伙伴)协同管理。随着和谐理论、协同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以及顾客行为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收益管理,为协同收益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促使收益管理由优化阶段步入了协同发展阶段。

五、结语

收益管理起源于航空业,是解决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学科分支。笔者在传统收益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协同收益管理的概念,并对收益管理基本内涵、行业应用特性、发展演化和必要条件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指出协同收益管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Talluri,K.G. and van Ryzin,G.J.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venue Management [M].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

[2]Weatherford,L.R. and Bodily,S.E. A taxonomy and research overview of perishable-asset revenue management:yield management,overbooking pricing [J]. Operation Research,1992,10(5):831-844.

[3]Kimes,S.E. Yield management:A tool for capacity-constrained service firms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989,8(4):348-363.

[4]Van Westering,J.,Cooper,C.L. and Lockwood,A. Yield management-the case for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J].Progress in Tourism,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4,6:139-147.

[5]Kimes,K.S.,Chase,R.B.,Choi,S.,Lee,P. and Ngonzi,E. Restaurant revenue management:applying yield management to the restaurant industry [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iminstration Quarterly,1998,35(1):22-29.

第7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1]168-182Janes F. 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 世纪80 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 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 一) 系统学派的探索。

20 世纪60 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 世纪70 年代初趋于衰落。”

( 二) 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 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 三) 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 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 四) 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 年12 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 )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 . 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二、管理丛林现象的客观性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笔者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如下总结:

( 一) 任务及环境的不同。

管理思想处于环境变革之中,同时又是环境变革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和组织劳动效率低下的产物。当时的经济背景是,社会需要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业产量,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更为基本的物质需要。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当时可使用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许多工人都是从别的国家来的移民或从农村来的农民。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泰罗从工厂的生产车间入手,以机械观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改进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是对一定时期的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发生转变的产物。即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主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转向使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种转变来自于管理实践的需求的推动。组织活动的社会化及各种关系的多元化,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复杂化,组织与其上下游战略联盟、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形成了一个关系网络;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要素的跨国流动、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组织边界的扩展。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仅仅依靠管理自身已经不能说明、解释和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hi138\Com]

( 二) 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问题研究具有不同的层面。保罗·格里斯利认为,管理学有一个核心元素(利用给定的资源达到目标),然而这个基本的核心含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人力资源、环境等)扩展。每个人对管理任务的理解的水平具有内在的转移局限性。对很多管理者来说,他们如何理解管理任务也是不尽相同的。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管理问题,是导致管理理论多元化的又一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面,以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管理科学是与车间或作业层的最佳努力有关的,因而是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此相反,20 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高级组织层的广泛的行政管理原则上,对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基本过程的说明。这是一种宏观的方法。在工业方面,管理科学实际上并不侧重于战略问题,而主要是研究战术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科学家并不从事解决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不良结构”

的问题。这类问题用精确的数理统计方法是不能解决的。他们侧重研究可以用定量分析解决的基层、中层的管理问题。

不同的视角产生于管理学者不同的经历。管理学中的各个先驱者,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的特殊背景,在管理的整体中引进了一个新的侧面。例如,泰罗由于他的工程教育和冶金方面的训练,对工场工作的成绩作了仔细的研究。而法约尔则由于他在采矿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而用经营与协调的观点来考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谢尔登和甘特则从个人及个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辟了管理责任新领域。由于这些管理学者侧重于管理的不同方面,多年来又各自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以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思想状况有些混乱。

( 三) 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

“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形成与管理学众多的管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有关,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出现的结果造就了管理学的学派林立。[11]94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上,20 世纪60 年代,伴随着传统古典管理理论的衰亡,一大批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人类文化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博弈论、统计学,甚至现代物理学,都在以越来越强的力量影响着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管理学渗透。有学者通过对管理思想史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与专业背景相差较大,而同一学派学者的专业背景则大体相同,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学者大多都是心理学家,而管理科学学派的学者大多有工科背景。行为科学家主要是从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科学衍变出来的,而与此相反,大多数的管理科学家则来自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与经济-技术有关的学科。所以,这两门学科具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

商学院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9 年,出现了两份对管理教育具有影响的有关工商教育的报告。一份出自福特基金会委托并资助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A·戈登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E·豪厄尔的研究,另一份出自卡内基公司资助斯沃索莫大学的弗兰克·G·皮尔逊进行的研究。两份报告都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工商教育的状况:工商管理学院甚至在定义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教这样的基本问题上都一片混乱。由于墨守成规,商学院没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管理人员。

他们建议改革未来的商学院的课程内容。自此,像数量和行为科学这类课程激增,因此聘请了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未经过工商训练也没有工商背景的人员到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方法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科背景上,还体现在研究范式上。描述性范式与规范性范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规范方法一直被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经济学家和运筹学家注重的是事情应当如何;他们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以便提出能使组织作出更合理决策的分析模型。”另一方面,大多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行为科学家对有关人的行为的经济-技术设想提出了疑问,而他们关心的是描述人和组织实际行为的方式。

( 四) 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管理学者中,追求管理理论的实用性和管理理论的唯知性的分歧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管理教育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学院派学者进入到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来,他们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程度,而实践派则大多倾向于用定性方法,关注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效用。所以,由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们的研究目的和他们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管理学者们很难走到一起。

为了解决管理理论丛林问题,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集了著名学者以及工商、教育和政府中在管理艺术方面取得成就的实践家参加的一个会议。会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美尼尔·A ·雷恩对这次会议的争论总结说:

学者们只能理解那些来自自己专业的人,而实践家们则无法理解学者,学者也是如此。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指出,“我们仍然处于管理理论丛林时代??也许(走出丛林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靠领导潮流的管理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职业实践与学院派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孔茨同时也责怪他的同行学者没有把理论研究更多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从管理的本质看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

判断一门学科的标准是其具有自己的假设、目的、工具、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管理有权利作为一门学科。但许多学者指出了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如保罗·格里斯利就认为管理学是一个混合的概念,管理学在其一般意义上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其他学科的材料,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超学科(Meta-Subject),它包括了对各种学科的思考、分析和实验,考察在管理行为中这些学科如何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做出贡献。彭新武指出:从实践上看,与其说科学管理理论是探索管理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努力在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工作涉及做事的方法和技术、技巧。管理既应被看成是一门科学,也应被看成是一门艺术。管理学这种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的。

就管理学的教学而言,这种整合的必要性也并非是绝对的。学生应该欢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而不应试图获得简明的知识体系。研究的课程是复杂而动态的,而这个知识体系又是不断演化的。

许多学科都能对管理学作出贡献。组织是复杂的系统,它们本身就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那种建议我们把所有这些都很好地包进一个包袱,然后用一条简化了的理论丝带将它们捆扎起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学习组织理论的学生和管理实际工作者应该承认和吸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贡献。任何要将这一研究领域禁锢于某种有限的观点的企图都将减少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的灵活性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 Janes F. Stoner 等。管理学教程[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4.

[3]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科豪,慕继丰。管理思想的演进及管理的发展[ J ] .商业研究,2003(2):59.

[5]斯蒂芬·P ·罗索斯。 管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6.

[6] 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的演变[M] .李柱流,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53.

[7]林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 J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 0 0 7 (2 )。

[8]高文武。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2(8):40.

[9]姜利军。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世纪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0(3):7.

[10]弗里蒙特·E ·卡斯特,詹姆斯·E ·罗森茨韦克。 组织与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计,1985.

[11] 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 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4.

第8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4]徐天亮,本科物流类专业设置体系与培养分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C

[5]高和鸿,郝建彤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C

第9篇:管理科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大数据;双螺旋模型

一、引言

自2013年被确定为“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伴随着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数据存储成本的迅速下降、数据采集更加密集和广泛,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大数据的价值。2008年9月,《自然》杂志推出了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刊,随后IDC(2011)描述了大数据的“3V”: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实时性(Velocity),之后又加入价值性(Value)来描述大数据特征,称之为“4V”[1]。麦肯锡(2011)将大数据定义为无法用常规软件收集、储存、处理、分析的庞大数据集。Forrester突破了以往单一对数据本身描述的局限,通过数据价值实现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数据存储、处理和访问的流程与业务目标的集成。国内学者涂子沛在其专著《大数据》(2012)、《数据之巅》(2014)中反复表达“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2]以及“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的观点,并描述了未来对于建设“SmartCity”的构想[3]。孟小峰(2013)指出大数据研究的火热,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相反大数据的研究还处于一个非常起步的阶段,还有诸如关键技术、利用方式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4]。大数据的发展和进步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是拉动大数据发展的“三驾马车”,这三项数据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掘大数据的价值潜力。由于大数据具备准确预测趋势的能力、从海量数据中萃取有应用价值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市场技术需求方向突出的把控等能力,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本身作为技术手段也需要进行创新。因此,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朱东华等(2013)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面向技术创新管理的双向决策模型,以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提取知识与观点的能力[5]。赵亮等(2015)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创新源数据可视化以及创新应用子项目的实施,实现对技术创新评估预测、风险把控能力的提升[6]。针对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有关文献的梳理,不难看出,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而“大数据”概念下作为技术支撑的数据技术同样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对数据技术的创新进行管理。对于大数据和技术创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作用关系,论文尝试以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研究工具,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从而厘清在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用关系中的动力因素,以达到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二、双螺旋结构理论

双螺旋结构模型起源于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生物学家为了研究人类的遗产规律,从人类遗传密码———“基因”的角度出发,提出并绘制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利用该模型,人类直观地认识到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路径,并对人类遗传信息复制上升的互融联动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物分子学领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两条主链和碱基对组成,两条主链相互盘旋形成类似于“麻花”状的螺旋结构,而碱基对位于螺旋内部,两两对应。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决定了生物体的不同性状,而在DNA双螺旋进行发展进化之时,碱基对的不同组合以及排列顺序就确定了未来生物的发展走向。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在管理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二元关系,为了清晰地描述这种关系,管理学中引入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了管理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质量管理学家戴明通过对计划———执行———检查的研究,提出这三个步骤不是原地循环往复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于渤(2008)将知识创新双螺旋作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指出创新的过程需要经历一套复杂的过程,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知识螺旋转化[7]。管理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提炼出螺旋式系统方法论,又称作螺旋式方法论。该方法论指导双螺旋结构模型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而其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精神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演变的过程,通过螺旋内部重大影响因素的互相作用,循环使用不同的方法,推进事物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事物发展的某种目标。

三、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及分析

1.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大数据提供了庞大的样本数据分析预测、精细的市场技术需求定位、详尽的技术创新需求对象画像刻画等服务,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而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是推动大数据自身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也将直接影响到大数据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利用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大数据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模型(BigData--Tech-nologyInnovation双螺旋结构模型;BT双螺旋结构模型)。依据BT双螺旋结构模型,本文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视为两条主链,即“大数据链”和“技术创新链”。这两条主链的相互作用是依靠碱基对进行链接的,为了推动“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的发展增长,碱基对的不同搭配,相互作用,促进BT双螺旋模型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是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技术核心,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指导,以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指导数据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BT双螺旋模型的发展。故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作为碱基,进行两两配对。图1BT2.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分析BT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作为两条主链进行分析。各类技术的创新需要在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同样的,大数据自身数据技术的创新又归属于技术创新范畴,需要相关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来给予指导和管理。BT双螺旋结构模型需要向纵深发展,就必须要经历双螺旋结构的破裂———复制———重组———再破裂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从而循环往复,推动BT双螺旋模型不断发展。碱基一: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需要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因此,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技术。凭借数据挖掘技术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可以为技术现状进行评估、技术创新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技术创新源进行汇总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碱基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并对所分析对象提供相应的预测。该技术是连接数据与结论的重要桥梁,通过分析技术可以顺利地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成为有价值的结论成果,碱基三:数据存储技术,存储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信息时代的数据不仅仅是结构化的数据,更多的则是非结构化或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大量的数据需要有存储空间,并且要做到随用随取,这样才能使得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碱基四: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需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大数据的三项核心数据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需要进行科学的发展,在数据技术的创新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协助。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作为BT双螺旋模型的两条主链担负着不断进步发展的使命,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为碱基对负责对两条主链的发展进行指导。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碱基对必须是A-T,G-C进行定位搭配互补,而在BT双螺旋模型中,通过借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对互补理论,从而进行多元轮回式的互补结合。BT双螺旋模型中的碱基对不再像DNA双螺旋模型那样必须定位对象式的配对,当进入破裂阶段,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进行分离,两主链破裂时连带自己链条上所携带的碱基一并分离。进入到复制阶段,各碱基进行复制,也即各项数据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推广应用。而后,进入重组阶段,碱基随机两两结合,重新配对,在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不断的随机结合,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映。从而在不同随机两两碱基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创新,发挥动力作用,就如同图2所示地推动BT双螺旋模型向纵深方向进行发展进步。

四、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