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师德师风考评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第1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本阶段,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求教职工结合自查剖析材料制定教师个人整改措施,使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收到实效。

一、存在问题

根据分析,我校师德师风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有个别教师上课有接手机现象。

2、教育学生时有时有过激的言语。

3、 敬业精神不够,教学上没有积极地想尽办法,把工作业绩达到最大化。

4、有轻微的违纪现象。

5、个别教师上课有迟到现象。

二、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顿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坚持下去,学校和教职工坚持月月集中学习和自学,让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在头脑中长期储存。

2、认真制定整改措施。

3、完善师德师风各项制度

1 2⑴师德师风建设分工负责制

⑵师德师风学习制度

⑶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和管理制度

⑷师德师风监督制度

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⑹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制度

⑺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

⑻预防和杜绝教师犯罪制度

⑼教职工宣誓制度

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制度

⑾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4、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

5、坚持师德师风监督制度,通过领导、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相互监督,随时了解原有的师德师风问题是否得到了纠正,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7、按市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第2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关键词】师德师风 民办院校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6-02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常抓不懈的主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改革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民办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使命感缺乏,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在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缺乏深刻认识,只是把教师职业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把自己在民办学校工作看作是“打工者”,过于急功近利,对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付本职工作,得过且过;对学生漠不关心,缺少敬业精神,缺乏教师职业道德,不潜心教学和科研,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没有认真履行教师应尽的职责。

2. 教师修为有所欠缺,缺乏师表作用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是要教人怎样做人的人,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做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然而,现在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注意师表形象,个别教师甚至沾染社会一些不良习气,上课随心所欲,信口雌黄,观点偏激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言论的导向性,重言传轻身教。这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行为放纵,为师不尊,难以起到表率作用,这样的教师严重损害了“师道尊严”的教师群体形象,污染了高职院校的育人环境。

3. 教师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教师作为先进文化与思想的传播者,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应时刻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现在部分高校教师对社会政治关心不够,政治敏感性较差。有些教师甚至表现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落实,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不能正确牢固树立,不能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政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升。

4. 教师教学水平不齐,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民办院校教师总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平衡的现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不认真备课,知识陈旧,观念和思维落后,没有新思想和新观点,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灵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从而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二、民办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解决途径

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力求民办高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强化教师的思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

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保证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使学习充满鲜明的时代气息。高职院校要从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入手,推动政治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努力在教师中形成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教师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国家当前形势、政策、方针,理解其深刻实质及精神内涵,并用其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

2.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师德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应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等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师德典型的优秀事迹,扩大其影响,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大力倡导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使青年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到精湛的师能、高尚的师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育人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教师队伍。

3. 严格师德考核,强化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考评制度。高职院校党政部门要统一领导,各部门组织相互协调,院系负责实施,上下齐抓共管,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考核考评制度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应该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教师考核评定指标体系应以教学为核心、科研为基础、师德为方向的原则来构建,要使教学、科研与师德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次,制定考评的原则,将师德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将综合考评的成绩与岗位津贴、职务晋升、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进修培训等相结合,使考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

4. 构建坚实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教学工作量大、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住房紧张、收入较低、职称低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等,影响着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影响着教师的敬业精神。因此,对于教师,高职院校不仅要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困难,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还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科研条件,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搞科研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环境,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使教师能安心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为国家多培养人才。

5.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塑造教师自身形象

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除了高校要提供合理有效的考核考评制度以及健全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所以,教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与时俱进,吸收新知识和新成果。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教师应当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将为人之本,治学之道传授给学生,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小结

民办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永恒的建设主题。唯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我国教育事业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 洪汀,刘锦,王金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第3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被赋予教师名誉的一刻,他们的职业道德已不再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关于社会意义和社会发展,因为他们关系千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

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需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在教师行业表现出来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出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都属于师德范畴。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也逐步升温,教师的思想观念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师德问题不断凸显,令人担忧。

通过对小学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小学师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差,对教师职业产生了倦怠感。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不断受到社会物质发展的影响,功利主义和权力主义上升,干净的师德人文环境慢慢被染污;②学校对师德建设不够重视,师德奖罚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定时、定期组织教师对师德理论进行更新学习,对教师自身品德素养和专业素质的监管力度不够;③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智力而不是品德,不能协调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同时,教师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表率作用意识较差,仍然存在教师为上的主观思想。不少教师更是故步自封,不主动提升专业知识和教育观念,缺乏创新意识。

一、净化师德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在市场经济大潮快涨的影响下,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呈现出新姿态,尤其是对知识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后,教师的主体性得以张扬,教师群体开始不断谋求更高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虽然这种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教师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积极工作,使教师的敬业精神得以弘扬。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功利缺乏理性的把握,在相关制约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很容易打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导致其在职业生涯中出现很多不良的现象,如校内授课形式化、校外补课赚钱多、过度追求职位上升、以我为尊体罚辱骂学生等,导致教师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家长对教师行为持蔑视态度、社会对教师劳动成果不认可,教师“蜡烛、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渐渐被玷污,教师地位不断下降。

笔者认为,应从社会这个宏观环境开始净化师德人文环境、营造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才是建设优良师德的重要一步。首先,要加强对优良师德的宣传力度,对具有高尚师德、树立榜样的教师给予奖励,如“最美教师”张丽莉,让教师知晓社会时刻关注自己,期待自己更优秀的表现;其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切实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最后,大众媒体对师德师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各类媒体应该以正确的舆论为指导,对为社会有贡献的教师进行宣传、表扬,对违反师德要求的教师进行批评、谴责,将师德放在阳光底下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以上措施,为师德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完善学校体制建设,建立公平奖惩机制

为了更好地建设优良师德师风,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但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这些政策、法规在小学阶段甚至整个教育过程都没有得到落实。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师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领导力度不足;多数学校的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学校对师德建设的管理权力并不明确,校长、校党支部、工会、教导处、总务处,都对师德建设具有一定权限,共同管理教师,正是如此,造成了“谁都能管,但都管不好”的状况。而且学校实施师德考评制度,将小学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资级别挂钩,导致小学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和业务水平,忽视了提升师德修养的主动性。

师德考评制度是一种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被评价者的角度看,一些教师为了在师德考评中获得较高分数,甚至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使本不完善的制度产生反作用。为此,完善师德考评制度要从多方面抓起。学校领导要强化执行力,管理层要实事求是地选取师德考核内容,科学、合理、民主、公开地进行师德考评,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亦能在考评制度中得到关于自己工作成果的肯定和奖励,转化为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这样的考评制度才能对教师起到激励和警醒作用。

三、与时俱进提升自我,亮化师德高尚形象

以上两种策略都是从外部环境重塑师德建设,教师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才是师德建设重要的一环,亦是师德建设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当今社会要求个人做到全面发展,教师是教育人成才、成功的人,应时刻跟随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现代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优秀的师德,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做学生知识的传递者、学生生活的引路者。

第4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一、先进理念引领

学校遵循育人规律,顺应形势要求,明确提出了“办适合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育人目标,而要践行这一理念,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以德施教、爱心育人、爱与责任”是支撑和保障。对此,学校大力倡导“以良知、爱心和责任教书育人”“爱而后教,以爱育爱”的育人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以“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核心内容的爱心育人“七个一”工程,整理推介“学生喜爱的教师”评选暨和谐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特征要素,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差异,保护个性,严慈相济,以爱育爱;用智慧和真情教育影响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路,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搭桥;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各美其美,成为最好的自己。先进的理念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教师的智慧之门,涌现出了诸如“以爱育爱,青春永在”的52岁泰山区最美女教师、“泰山区十佳文明市民标兵”“泰安市十佳师德标兵”、连续两届获得学校“学生喜爱的教师”称号的宋晓露老师等一批践行师德规范、创生教学智慧的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了一个“教书育人、爱心育人、智慧育人”的浓厚氛围。

二、教育活动锻造

近年来,学校紧扣“修师德、正师风、铸师魂、树师表”的师德教育主题,持续开展了“师德建设推进年”“师德建设提升年”“师德建设深化年”及每年9月份的“师德建设教育月”等系列主题活动。一是“学”,即通过配发书籍、印发材料、网站微信平台上传等渠道引导督促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关于做“四有”好老师讲话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级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规定及师德楷模先进事迹等;二是“听”,即聆听每年教师节学校举办的师德标兵事迹报告会;三是“研”,即通过师德系列教育和结合正反面师德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诸如“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好教师”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四是“讲”,即每年教师节期间,组织举办学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报告会和以“我的学生我的爱”“学典范,做表率,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五是“查”,即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六是“改”,即针对查摆出的问题现象,制定整改措施,公开承诺签名,跟进整改完善。

通过上述举措,积极引导和促进教师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价值和责任、体会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幸福,切实增强了广大教师依法从教、以身立教、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内源生发。

三、制度评价规范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坚持疏堵结合,在积极实施理念引领、教育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制度规范和评价导向作用。

1.重视建章立制

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关于严格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规定》《实验中学教师岗位职责》《实验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实验中学教师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实验中学教师教育信条》《实验中学教师誓词》等系列规章制度和信条承诺,筑起制度规矩的“防火墙”,让全体教师知底线、明纪律、懂规矩,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循。

2.严格制度执行

完善的制度规定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执行和落实。这方面,学校采取“领导干部以身示范”(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带头执行)和“问题导向”(即及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工作策略,落实“四个管理”的工作要求(即落实全程不间断管理、细节无漏洞管理、岗位无缺失管理和督查无短板管理),营造了严明纪律要求、严格制度落实、违者严肃追究的环境氛围。加强防范管理,实行师德师风、遵规守纪预警约谈制度,定期面向学生、家长、社区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教师师德师风问卷调查”活动,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师德监督,因而对于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把握、及早发现、即时反馈、限期整改、监管到位,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消灭问题于萌芽。严格的制度落实和管理监督,切实规范督促广大教师遵纪守规、令行禁止、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形成了“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依制度办事,按规则行事”的意识和习惯,基本杜绝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乱订教辅、有偿家教等问题,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3.强化考核评价

学校重视考核评价对师德建设杠杆导向作用的发挥。适应形势要求,结合上级有关规定,学校修订完善了《泰山实验中学教职工考核评价方案》,将师德师风表现列为对教师考评的首要指标,加大权重,占到了考评总分的20%;配套出台了《泰山实验中学师德考核办法》,建立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结合”的师德评议方式,明确标准要求,严格评价程序,不走形式,不搞平均,公开透明;区分A、B、C三个师德评价等级相应赋分,考核结果计入教师师德档案,并反馈给教师本人;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各级和学校层面“师德标兵”的推评表彰人选,要从师德师风考评为“优秀”的教师中产生。严格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师德师风考评不合格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岗位。通过加大师德失范的风险成本,筑牢广大教师防微杜渐的思想防线和遵纪守规的师德底线。

四、先进典型感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学习先进,培树典型。一方面,学校用定期编印下发事迹材料、集体观看视频等形式学习全国和省、市师德楷模、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开展与先进模范教师比境界、比追求、比作风、比奉献、比爱心,促进自身境界追求和师德水平新提升的“五比一促”活动,并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学习感悟和心得,召开座谈会汇报交流,因势利导,积极引领,推动教师思想境界和师德素养的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挖掘培树身边“挨得近、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学”的先进典型,对于评选出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师节期间隆重召开表彰会暨事迹报告会,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教育、感染和激励作用。同时,通过制作先进典型宣传光荣榜,借助学校网站、微信平台、电子屏图文介绍优秀教师事迹感言等形式,宣传高尚师德,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充分营造一个“学习模范、崇尚师德、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五、学校文化熏陶

第5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对学生不能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耐心关怀;还存在着对学生讽刺的语言。

2、个别班级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

3、个别教师存在着布置的作业量过重现象。

4、学校住宿紧张,生活不方便,缺少开水炉。

5、不能终身学习。不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积极的进取心。

6、个别教师不能做到关爱学生,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

7、个别教师不能组织至上,集体观念差,工作上避重就轻,不服从组织调配。

二、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敬业精神不够所致。个别教师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看成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仅视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缺少热情和创造性。其次,不重视学习。我们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积极的进取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再次,自我约束不力,不与先进看齐,只想私人利益,不重视个人素质的学习提高。

三、整改措施:

对于这些情况,我校师德师风集中整顿领导小组认真进行了总结,并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开展了更深一步的自我反思活动,提出了学校师德师风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上级领导满意的口号和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1、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制度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约束力,增强凝聚力的主要机制。为此学校将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要求和我县师德师风集中整顿活动的具体要求,科学制订和逐步完善师德师风各项规章制度。要发扬民主,使师德建设制度化,常抓不懈。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

学校要经常性地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与宣传。学校要建立师德建设专栏,举办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论坛,举行争创师德标兵的活动。严格学生、家长、社会评教制度。学校领导经常了解情况,及时梳理总结,面对面和教师交流。使先进典型深入人心,力争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理念新,教学技艺高的一流教师群体。

3、要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监督机制。

(1)、学校的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要把师德师风建设考核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教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学校将严格按照我县师德师风考评标准,成立由校委会、工会、教代会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师德师风考核领导小组,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和评议,作为教职工聘任、评先、晋职的考核依据。

(2)、对学校内已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凡是欠合理或不完善的都要及时修订或完善;同时,要联系实际,讨论并制定一些新的规范管理的制度及办法。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健全奖惩机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使广大教职工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6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23-02

教师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育之魂。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素质,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加强师德建设这个关键因素。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德高望重的操行,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爱岗敬业,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大学文化、教育精神和教师形象,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师德师风教育效果欠缺。师德建设涉及社会、自身、制度政策、监督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师德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宣传号召上,还有教师教育信息层层衰减的问题。我们很多高校在政策导向上存在很大问题,通常对教师的考核比较片面,重视教学科研业务成绩、轻视思想道德水平;这在不同程度地上影响了教师参加师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本文针对常州大学教师做了一些前期调查,发现认为“制度完善,定期学习教育,效果好”的教师不足10%,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定期参加师德培训教育活动,甚至有部分教师几乎从未参加过教师培训活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可行的定期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制度,已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难有成效。“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是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和强调的,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目标要求的。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赞同“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教师仅有69.6%,有不少教师认为“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约占39.1%);大部分学生课后缺少与老师的联系。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部分人不够重视育人工作,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淡薄。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有些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不合群、贪图享受、缺乏奉献精神的教师,只注重个人利益,工作不积极,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不喜欢,学生不认可等。调查显示,有约15%的教师由于家庭或工作压力等问题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情绪。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刚性有力的师德教育制度能将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素质,减少教师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淡薄的现象,进而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2.缺乏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内容和制度。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如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制度,但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操作时未能真正严格执行。同时,现行的师德评价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考评办法不科学完善,对师德、教学、科研三个主要方面的考核评价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忽略师德。学校在设计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时,偏向重视教学工作量、教研成果和科研业绩这些硬指标,轻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很少甚至没有爱岗敬业、勤于奉献、育人等等软指标;在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需要对教师个人业绩评定竞争的过程时,常常注重参考硬指标,轻视和忽略软指标,也会导致教师不注意道德修养,或者重业务,轻育人。学校在师德制度建设方面未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现行的评价考核制度难以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做出准确评价,运行不灵,对提高师德建设的效果软弱。师德评价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制也是制约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德建设机制不能是孤立的,是需要校内多个主体协同工作的,如果这些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缺乏分工合作,责任界限模糊,甚至还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会影响师德评价工作效果。虽然有些部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似乎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内在统一性,形成不了合力。而且由于信息不畅,多主体之间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个教师在两个不同部门的考核评选中得到截然不同的评选结果。例如,我校就曾经发生过一个在本科生教育中存在错误的老师,却在对研究生的科研培养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表彰。这些现象表明,师德评价工作机制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否则将会大大降低师德评价的公正性和效率。

3.不能有效实行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目前各高校对师德建设的监管主要是由职能部门来执行的,主要通过奖惩制度来实施对于教师师德行为的强化,例如我校举办的“优秀师德标兵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等。总体来说,现行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对师德师风建设也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新形势下,这种机制显然是有明显欠缺的。例如,监督制度欠缺;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监督主体工作缺少积极性;奖惩制度空泛软弱,缺乏刚性执行力。奖惩激励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孔子就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号令不从”这样的号召,反映了必须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的道德意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研究提出要在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监督激励体系,从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二、加强师德师风的内涵建设

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的灵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永恒主题,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构建和谐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两年来,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仍有待改进,未能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完全相适应,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效果的满意度不高。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发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只满足于宣传发动和被动推进上,也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表面实施和部署安排上,要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建设的观念、形式、方法、手段等,使师德建设更加切合现实情况,真正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构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开展积极有效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高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积极建立长效师德培训、宣传机制,整合力量,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于职守、勤于奉献的良好氛围,重视正面导向作用,构建师德师风规范宣传教育体系,以此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并影响和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坚持开展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开展优秀评选活动,定期进行师德师风全员培训活动,增加制度刚性。宣传先进典型,重视提高榜样示范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巾帼标兵、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优秀事迹和模范行为评选表彰活动,并利用材料学院宣传栏、文化广角、网站等媒介充分宣传,将其作为师德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2.健全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激励体系。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激励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是师德建设关键的一环。只有建立合理科学评价和监督机制,将师德师风评价作为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才能有效提高教师师德建设。①科学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还要关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发展,在爱岗敬业的精神里融入更多的开拓创新、竞争协作的时代精神理念。②注意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应将评价条件具体化或量化,使之可以操作。不同岗位的教师,对其的评价指标也应有区别,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师德师风评价的方法选择也要作具体规定,要避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以真实反映师德师风的状况。③师德师风评价内在要统一,真正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注入动力。④强化监督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激励机制,要以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为依据制定监督激励机制,评价指标要客观、公正,使之能有效调控师德行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此外,还要发扬民主,充分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监督,建立各级教学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校内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监督结果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有效,要把评价监督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用、绩效评优和考核奖惩挂钩。

教师是人类精神物质文明的传承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李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钱奕忠,李学斌,李显扬.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培养方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第7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高校大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网络和高科技,对于知识的传授要求更高,希望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创新知识的活动,希望知识的形成是师生视界融合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的产物。这就要求今天的高校教师需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具有容纳异己的胸怀和与学生真诚合作的态度。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的建设,最终实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进步。其中,教风是引导和形成校园文化的基础。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更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是实现教书育人的执行者。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应从教风抓起。

师德师风建设实证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切合实际的把握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师德师风的现状,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人才培养,课题组面向笔者所在的学院在校师生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调查共发出问卷1700份,分将学生评价和教工自评两个类型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其中,面向学生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67份,有效问卷共1535份;面向教师及教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86份,有效率分别为97.96%和8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苏州科技学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在广泛深入调研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围绕以下12个方面进行了分项调研和问卷调查:⑴拥护党的基本路线;⑵热爱本职工作,工作严谨,认真负责;⑶有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⑷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⑸谦虚谨慎,维护其他同事尊严;⑹社会公德意识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良学风;⑻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⑼衣着整齐得体,语言规范健康;⑽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⑾遵守教育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⑿教学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同时,高校教师既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素质是师德师风的基础,也体现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总体情况判断和存在问题研究的需要,在上述分项调查的同时,结合对教师素质和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面上调研,有分别进行了“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和“当前师德师风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进行了专项、分对象调研。

根据分项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现状分项评价基本一致。总体认为,教师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得到师生的认可。针对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分歧,尤其在教学水平方面,教师更满足教学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其他能力对自己魅力的提升;学生要求老师不仅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希望在创新、科研等其他方面受到老师的传教和影响。师生选择有差异,说明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愈发多元化和严格,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看重其道德品质和教学水平,对教师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均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针对当前师德师风中最不满意的问题的专项调查,如图2所示,其中学生评价认为最突出的是“上课敷衍”,其他依次为“散漫随意”“态度粗暴”“品行不端”;而教工自评则认为“品行不端”很严峻,其他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而在“散漫随意”方面与学生分歧较大。从上面的评价分歧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学”的诉求更加能够体现对教师在“教”的实现中的全面性。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仅仅重视个人修养和教师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制度的建设,[3]完善和构建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政策,建立可行、全面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一方面,建立评选和表彰师德先进师德模范等制度,大力宣传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再一方面,在待遇、职称晋升、科研经费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可以强烈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和荣誉感,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发展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师德监督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5]应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落实保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师德师风奖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增强教师法制意识,依法治教,从严执教,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育工作者职称、奖金、晋级、考评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思想道德不过关的,无论业务水平如何优秀,都取消其参评资格,实现利益分配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第8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存在问题;培育途径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1]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既要培养学生成才,也要培养学生成人,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培育尤其重要。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这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已经内化到教师的个体心理结构中,它有利于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操守和心理素质,因为其具有自觉性和内在性。师德能很好地调节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有学者认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责任感四个方面。教师义务在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了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师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意识,是深存于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制能力,是一种自觉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因而表现为教师对社会高度负责,对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即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领导等人际关系当中,能做到对人公平一致。教师责任感是教师对社会及群体对其个人职业角色的期望的认同与承担。有责任感的教师意味着首先要有清醒的任务意识,能在不同情境下选择适当策略,发挥自身作用,能够有能力对学生的需要采取行动,特别是能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高职院校的教师的职责亦为“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其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对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德存在问题

(一)敬业精神缺乏

高职学院的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既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理应珍惜这项光荣又伟大的事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缺少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个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随之发生了动摇,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因而,在行业上不思进取,在工作中懒懒散散,人到心不上。有些教师上课自由散漫,随意旷课、调课,治学不严,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是放在“捞外快”或其他方面。甚至学院布置的正常教学任务和工作都不能完成,严重影响学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为人师表欠缺

教师的为人师表是中华民族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师的崇高境界。但有的教师却做得比较欠缺,如有的老师上课仪表不整、谈吐举止不文明;有的老师上课吸烟、接听手机;甚至还有的老师把个人偏见、不满情绪甚至是更偏激、错误的观点带到课堂上,以至于在讲台上发牢骚,把不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

(三)育人意识淡薄

没有爱的教育谈不上教育,同理,没有爱的师生关系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3]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育人意识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部分教师只注重“教书”,却忘记了“育人”才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对学生玩手机、睡觉等违纪行为不闻不问,不制止、不教育。部分青年教师十分重视个人业务上的发展,确切地说是在科研工作投入的精力很大,对教学特别是对育人工作热情不高。表现在教学中敷衍了事、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和思想道德培养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能及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还有部分教师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是育人,对待学生没有投入真正的感情。

三、高职院校师德培育路径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则是教育之魂。高职学院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确立高职院校师德培育的科学路径。

(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

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要倡导教师的人文精神和敬业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核心。即使是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再强的老师,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因为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基础。一个没有基本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是不太可能做到教书育人的。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指一种工作态度,教师敬业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映和要求,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同时,敬业精神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果没有敬业精神作为最基本的师德支撑,即便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再高,也不会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往往具备很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一身正气,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要能真正培养出思想品德良好、职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做到这些,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职业,更应作为一生的事业来追求。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引导和影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1.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政策导向、价值导向。(1)设计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有全面性、层次性和科学性;(2)采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在对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时,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3)制订考评教师师德的详细实施方案。学院要全面实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师德表现以及工作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由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和家长评价以及各相关组织评价的师德考评机制组成,考核结果可在在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职称资格认定、职务评聘、选拔提升、工资奖金发放等多方面进行结合运用。此外,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建设,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建设环境和氛围的形成,如在评先评优方面,可以按照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制,由此推动和形成教职员工比风尚、赛师德的良好风气。

2.在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鼓励教师能够自觉提升其师德水平、提高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满意度,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师德建设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激励方法,满足老师多方面的需要。一方面,物质鼓励是最基本的。因为对任何从业人员来说,物质鼓励首先是有工具意义的,教师这个职业也不例外。虽然教师职业是最崇高的职业,但对于教师而言,物质也是赖以维持生存、养家糊口的工具。一味地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而无视教师的物质需求是不科学、不理性、不正确的;[4]另一方面,精神鼓励是最重要的。教师不仅有物质需要,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教师的精神需要更加突出。教师的精神需要得到了满足,也就得到了持久的、源源不绝的动力。所以,高职学院的管理应该注入必要的情感因素。

3.学院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师德建设过程是一个更强调教师自律的过程,依靠慎独的修养方法让教师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在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师德水平还无法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有外在的监督来帮助教师提升师德水平。高职学院要有监督意识、要创造监督条件和宽严相济的监督环境。监督严格是应该的,但有效的监督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切实顾及被监督者也就是教师的感受,顾全到教师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学院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面,要广泛听取广大师生群众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各类意见,实现良性互动循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引入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学院要强调精细化管理、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才能取得持续性的效果。

(三)加强队伍培养,注重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与本科院校不同,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是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制度,提高专业教师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进入“双师型”的培养体系,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打造“名师工程”为抓手[5],定期开展教师业务能力比武,让教师之间的教学活动交流正常化,坚持以老带新的培养方法,不断提升新进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教师整体队伍师德水平的提高。同时,在高职院校师德培养中,要注重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这样教师在学校才能找到归属感,才能以校为家,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监督考核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使师德师风建设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总之,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学校形象,是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正因如此,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长期性、紧迫性和挑战性。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必须统一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才能取得成效,也只有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才能彰显每一个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学院的综合竞争能力。

作者:何国清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

[2]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师德师风考评制度范文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学习“最美教师”活动精神,弘扬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出两名学生的义举,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树立教师的崇高形象,我园决定开展学习“最美教师”主题教育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最美教师”为主题,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大力弘扬师德师风,树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观念,促进教师自身健康发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扎实有效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创我园教育工作新局面,推进教育质量再提升,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二、目标任务

学习“最美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对象为我园全体教师。活动坚持从我园实际出发,建立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师德建设各项工作,促进我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争创和谐领导班子,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强化理论学习和工作创新。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修养,坚持做到师德优秀、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工作创新、

以人为本,创建

温馨的人文环境,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孩子发展个性、陶冶身心、发展特长、锻炼品格提供优越的环境,使我园成为教师、学生生活和发展的乐园。

2、要坚持“面向全员,重在教育,着眼提升”的原则,以深入学习张丽感人事迹为主线,着力解决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教师出成绩,社会更满意的

效果。

三、活动安排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l、召开动员大会。要针对我园全体教师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学习《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

2.

广泛宣传动员。要采取“辟橱窗、出专栏、办简报、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抓学习,强素质。要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加强教育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治教和以德立教水平。

2、组织学习、讨论,互动交流,增强全体教师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每位教师要有学习笔记,要撰写l—2篇心得体会。

3、深入学习《方案》及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迹。严格考核工作,要强化考核,以考促学。

第三阶段:反思评议阶段

1、反思自查。在认真学习基础上,结合我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表现,对照《方案》的要求,教师要进行反思自查,查找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在教职工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写出自查报告。

2、民主评议。以“五比五看”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主评议。

(l)

比爱岗敬业,看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教学的实绩。(2)

比关爱学生,看理解学生的态度和关心学生的行动。(3)比教书育人,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实际水平和业绩成果。(4)

比为人师表,看文明守纪,无私奉献。(5)

比终身学习,看自学和教学研究的行为和实效。要把“五比五看”落实到民主评议的全过程。

3、师德承诺。要在反思评议基础上,实行师德承诺制度,教师向学校签订承诺书。

4、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在整改的基础上,学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师德考评奖励制度等。

四、活动要求

1、切实提高对主题教育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提高,行动上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