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区域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发展规划

第1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第2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第3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规划;发展策略;江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88-03

2013年,是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年。近二三年,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家商业银行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要点

(一)历程回顾

中国的区域发展,早先集中在发展沿海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北上广深地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就稍显落后。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开始显现密集出台的趋势。仅2009年一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2010年,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上不再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西部和黄三角,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向纵深推进,国家级县域规划出台在即。通过近阶段国务院层面上进行的区域试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最近上报的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可以看到,区域试点正在向纵深推进,区域规划越来越具针对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二)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 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 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全面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一直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努力。商业银行应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整体的组织推进和制度安排,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提升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面对更透明的市场和更多样的需求,商业银行顺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扩大客户群体、拓展服务与生存空间,突出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这既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宝权.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12,(6):23-26.

[2] 梁洪波,刘远亮.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3] 倪志凌.“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J].上海金融,2011,(9):48-53.

第4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镇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镇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镇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在城镇规划中,研究城镇的区域带动作用、注重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而且都是单个行政单元(通常是以一个镇为单位)独自进行。注重本辖区的发展,但对区域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区域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镇的性质和规模。即是建“场”还是建“镇”,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外流动的企图。

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区域协调的多重发展机会。

但是,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3.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3.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各行政单元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来确定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和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 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序竟争,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促进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规划者的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规划者的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协调“条块”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要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镇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镇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和城镇与城市(镇)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由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和手段不尽相同,因此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走产城一体化之路。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要有大局观念,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就区域而论区域。

3.5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3.6要特别重视城镇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规划实施得到保障。

4.结语

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一、城市新城区发展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

优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自然资源有无际的平原、清澈的河流以及各类地理地貌,奇珍异石构成特殊而美丽的观影现象,如同瑰宝的土地资源加之人文资源的融合,那便更显得独一无二了。稀稀落落的房屋屹立在稻田中,麦穗随风飘荡,田地了种满了人类所需的水果蔬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如城市中的新城区在此发展,相信不会像市中心那般喧闹嘈杂,施工方不顾质量要求和审美的感受,只图利益和效率,在这样的心态下建立起来的城市,虽然规模很大,科技很发达,但是人们在享用的同时,却不得不遭受到自然的灾害,如酸雨、泥石流、暴雨等出乎人意料的自然风险,由于起初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因而土地的随意破坏也就比较的随处可见了。如今,当可持续发展的口号提出,绿色生态,生态系统的建设便在人们的意识当中越显重要了。趁着生态化的城市发展,自然要为城市的地理优势,风景优势创造出宜人居住的生态屋,因此新城区的发展优势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建设绿色生态区域发展的模式

想必探索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趋势,那就必然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对于生态城市而言,新城区的建设必定是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和标杆。它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生态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形式。生态环境会使得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是改变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发展思路,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更为重要和必然的趋势。生态环境发展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保护自然的发展,也不仅仅只是指天蓝水清的自然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它能够使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相统一,进一步的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因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绿色生态区,不仅可以作为实验区更重要的是体验到此中的生态平衡的效果,与之对比较为喧闹浮华的社会,这样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鼓足干劲创造出生态小区,建设发展更加绿色的生态系统,是每一个作为城市化发展建设人的不可磨灭的发展计划。

(三)构建城市化现代新形象

城市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以飞速发展的形式迅猛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其中,资源利用不合理,已经使我国大部分资源正在源源不断的衰竭,可开垦的土地面积正在扩大化,当商业利润暴收时,可耕作的农地正在慢慢减少,这使得土地利用率持续降低,生产达不到发展的水平。此外,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问题,废弃的污水随意排放,加工的浓烟在天空滚滚而飘等环境极度受到污染等现象。沙尘暴已经袭击了我国多个城市,不仅如此,城市垃圾、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烟油污染等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将引起严重的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建城市化新形象已刻不容缓,现代城市化新区的建设正好是一个生态发展的契机,而已重新改造对于一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从而引领另一个城市绿色发展的。

二、新城区发展的建设与规划

(一)树立生态观念,改善生态环境

人作为自然界的唯一高级动物,是可以把生态自然占为己用的,是可以随意对自然任意处置的,然而,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我们应该要摒弃这种老观念老传统,不应把自然环境当做是我们谋取利益的工具,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环境与发展的见解。要想发展经济,那必须得让环保与发展想结合相依存,生态的发展是个一体化的构成,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需要相互发展,相互尊重,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社会发展和谐有序,经济发展迅猛自然,自然生存有机统一,这样自然环境生态化就会表现得环境优美,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相处。因而,我们必须时刻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始终。

(二)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城市新进程

要想建设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那就必须逐步完善城市所需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很多种,尤其比较重要的便是城市道路的建设。道路的建设是通向城市的必经之路,也是看一个城市发展怎么样的一个先前基础,要在道路中增设绿化带,这样能形成较为良好的感官视觉效果,继而能提高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其次,重点建设城市化绿色建设,绿色在生态系统中显得特别重要,它是一个评判是否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环境形象,能使居民感受到一股别有一番风味的自然气息。最后,应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标准绿色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丰富其居民的文化内涵,陶冶居民情操。

(三)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公众力

政府是指引群众如何生存发展的指向标,是建设新城区的发展规划的领头羊,他们的决定关乎城市发展的大计,设计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因而政府作为职能部门有责任让其分工合作,制定其规划,分布其实施,落实其政策,得到统一的认识和发展计划。同时,政府也应该大力宣传政府的各项基本事项,努力集宣传环保于一身,利用工作渠道和手段来进行宣传,并得到群众的热切反映,才是政府公众的影响力。

(四)建立生态城市系统整合城市全貌

我们需要着眼于世界整体,发展与建设生态环境。因而,城市的生态环境不能仅仅只限于单个城市,而是需要从一个大视角的范围出发,根据这一说法,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处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是,在发展生态环境的状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方式,制定出属于不同地方的生态发展特色。如同东西部而言,东部经济发展远远超过西部,但是他们的生态发展状态,却远远不如西部,很多只求工业化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在西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环境条件较好,不惜牺牲自然资源来谋求环境发展,也是不合理的发展道路。因而,无论是东部发展还是西部发展,我们都需要一个整体的概念,一个取长补短的需求,并与国际生态发展相联系,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实现一个一体化的生态城市系统体制。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也随之迅猛发展,我们让需要着眼于世界和未来,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利用新城区的发展建设与规划为基础,建造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模式,来营造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应放远视野,看到未来需要走哪一条道路,选择属于自己正确的合适的发展模式,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5页。

[2] 任银睦《现代化、城市化与近代城市现代化》《东方论坛》1999年第2期。

第6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山地丘陵地区;城市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在,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非常普遍且很棘手的问题,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困扰着几乎所有的规划设计者。第一步我们就需要对“可持续”一词的含义进行思考,了解在不同的情形和条件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什么区别。人们最熟悉的对“可持续”的描述就是在对待自然与人文环境时用一种理智的方式来对待,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处于平衡、健康的状态,并且还可以让我们的后代子孙也拥有同样健康、平衡而完整的生活生态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建设时,不可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计划,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城市建设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对环境要持以一种合作友好的姿态。在工作态度上要保持理性,我们就一定要对大自然足够地尊敬,大自然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我们不但能够从大自然几乎完美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并且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进行应用。大自然伟大,其实并不是说我们无法或者不能接触与触摸它,相反,我们说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只是要求我们绝对不可以去做那些对大自然的和谐与自然规律有伤害的事情。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对待环境时要禁止所有不合理的行为。现在,人类有许许多多的行为都应该立刻停止。我们常常会做出很多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行为,实际上,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自然环境,使我们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差。

我们一谈可持续发展,往往就需要面临两个对立矛盾的问题,即发展和保护。在进行城市空间的创造时,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矛盾,例如怎样保障城市经济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要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质量,而且要把这些作为识别地域空间的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发展的一些项目时,一定要对城市的发展问题进行严格的思考,把城市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尊重地域自然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益的方法,以及保护环境质量的最恰当的方法。例如,在某些新城规划项目中,我们经常发现,这些将被或者正被发展为新城的地区,通常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山地自然人文景观场地。在现有的地形地貌上,本是稻田或者蔬菜地,还有一些是植有青山翠树的小山村,通常在新城和旧城中还有河流贯穿流淌。这样的自然景观与格局特别好,含有很多自然人文要素,而场地周边环绕的山地地形特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所以,我们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就需要对这些重要的具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景观特别重视,特别尊重,当然也应该为之付出更大的精力,接下来在今后的新城规划设计中把这些人文景观都应用进去。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的模式

在这里,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据此来探索新城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留一系列的自然原生的景观要素

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要把城市与自然的基本元素都结合起来,在塑造城市空间的过程中把这些虽然很细小可是却很有内涵的人文元素保留下来。应该把城市的现态的一些内容保留下来,不过可以调整一下城市功能。那么在新城建成之后,居民就可以在这些空间中休闲、娱乐或者休息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经过,也会对自己过去的文化环境有一些熟悉的回忆。这些就应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规划与设计中,它必然会和开发与建设以前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元素与城市的元素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比例不同、尺度不同、方位不同、定位不同、功能不同等等,这些都可以使新城规划综合各种理由来进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规划一系列开放的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缓冲空间,也就是对一些城市要实行自然开放,这样就可以把繁华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区别开来。用自然元素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创造一个逻辑清晰的城市系统。一方面这两个系统之间应该有一个强烈的明显缓冲区来进行区别,另一方面还要让这两个主题相异的城市设计要素与系统能够进行交流与联系。虽然项目不一样,组织和结构城市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在自然景观区域内和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区域内,也应该具备一些具体的功能以及实现有机化生存,使之与那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项目相同。在具体的设计项目里,城市各个部分的功能一般也应该具备同样的城市地位,可是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还要根据他们空间特征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要素设计以及空间层次。我们在组织城市结构时,只要很好地利用好自然元素的不同位置以及处理方法,就可以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城市层次空间,其中包含着道路交通系统、公共空间系统、私人系统以及城市的其他各种重要的系统建设。若是可以在建设中充分地联系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的自然要素、人文景观要素等,并且在设计时以此为重要的依据,来建设层次不同、空间不同的城市建筑,确定其密度、容积率以及建筑物的高度等等。根据我们上面说的原理来进行城市建设,那么建设的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地方的特征,而且这一建设的本身就具备了符合健康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三)吸收独特的地区文化,塑造一个谐调的多样性城市层次空间

在设计城市建设方案时,我们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材料与区域特征进行详细的考察,并且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地尊重这些材料与色彩等。我们需要仔细体味当地的民居、旧城以及老街等地方汲取细节内容,并以此来设计母题,把这些内容恰当地运用到新城的设计规划中。而这些元素会大大增加新城建设的文化特征,并使新城具有了可识别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若是可以对那些与地方人文精神的内容多做一些思考,并且给予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元素足够的尊重,若是可以对当地的居民以及当地的人文生存环境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给予关注,那么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就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自然人文景观要素,使其在新兴城市的周边得以保留,从而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就能为城市建设和市民们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基础,并为城市的生物多样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与此同时,我们采取的措施又可以反过来支持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这样,我们就可以为我们现在以及我们的后代子孙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顾红男,李俊.从分形学角度看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0,(01).

[2]李夙,余柏椿.山地城镇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湖北沿渡河镇为例[J].城市建筑,2008,(02).

[3]武思标.我国沿江丘陵城市山地开发利用模式探析——以《宜昌市伍家岗分区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09,(10).

[4]卢峰,雷蕾.山地城市滨江地带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为例[J].室内设计,2009,(03).

第7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呼包银榆经济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市,宁夏银川市,陕西榆林市等18个县市,规划区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主体功能区。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

作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规划》是国家继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出台《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之后,对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更准确、政策更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国家级战略规划,为全市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聚集发展要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是《规划》推动经济区发展的主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为发挥好《规划》对呼和浩特发展的引领作用,论文主要从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呼和浩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构想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将经济区划分为两大城市群,其中呼和浩特被定位为呼包鄂榆城市群中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明确了呼和浩特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一要充分发挥首府城市功能;二要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人口集聚等综合指标实力;三要为推动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贡献力量。

《规划》对呼和浩特城市的定位完全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和浩特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和“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2013年,呼和浩特经济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10.4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0.1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04.8亿元,增长15.6%。

为全面地评估呼和浩特城市发展水平,我们选取了经济区另一个中心城市银川,以及重要的工业城市包头,与呼市在城市综合指标上进行比较。

呼银包三城市2012年城乡社会事业指标对比表

呼和浩特 银川 包头

财政总收入(亿元) 316.3 187.3 326.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32646 21901 3348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1361 8068 11421

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1243.3 901.5 1035.0

高等院校(所) 23 14 5

年末总人口(万人) 294.9 204.6 273.3

城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 207 135 221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 37 15 15

卫生机构(个) 1831 903 1624

通过分析,在城市规模、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方面,呼和浩特已排在前列。这是我们作为中心城市的基础,也是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我们也注意到,呼市在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上与包头差距明显,表明呼和浩特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这是建设中心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形成呼和浩特建设中心城市的基本思路为,在《规划》的指导下,把正在实施的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结合起来,着力实现两大目标。

第一,继续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呼和浩特要自觉顺应我国经济增速由过去两位数高速增长转入一位数中高速增长的形势,着力推动呼市经济转型发展,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第二,增强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到2020年,呼和浩特城区面积将达到299.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340万人。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呼市应继续实施“东优、南拓、西联、中兴”战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四个100平方公里功能区:城南的工业新区、城东白塔机场迁建后的城市新区、城北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区、新机场周边的空港产业区,全面提升呼市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规划》对呼和浩特产业发展的定位

《规划》在经济区产业定位方面提出了建设六大产业带,构建四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培育5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

在六大产业带规划中,有五大产业带将呼和浩特纳入了规划。一是在黄河两岸能源化工产业带中,重点发展石油产业和天然气产业,建设火电基地;二是在阴山北麓和贺兰山东麓能源产业带中,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三是在沿阴山贺兰山金属矿产和冶金产业带中,建设氧化铝生产基地;四是在黄河两岸大中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中,将呼和浩特确定为经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两个中心之一;五是在河套、土默川平原和榆林农牧业产业带中,土默川平原重点发展粮食及油料等经济作物。

在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中,明确呼和浩特打造电源基地,支持呼和浩特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把武川县打造成蒙西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推进呼和浩特奶业加工等基地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呼和浩特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行业发展;依托呼和浩特重点产业园区,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将呼和浩特打造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在呼和浩特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基地;支持呼和浩特打造高水准的中央商务区,积极探索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

呼和浩特产业结构分析

乳业、电力、现代物流、金融等已成为呼和浩特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

乳业在全国已形成明显优势,伊利、蒙牛两大企业双双进入世界乳业20强,2013年实现产值154.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电力在全市工业中占较大比重,全市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70万千瓦,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火力发电能源基地之一,2013年电力工业总产值实现264.1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石油化工产业实力雄厚,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产能达到500万吨,2013年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5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4%。高端装备制造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培育了金岗重工、众环集团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风电、机床功能部件制造企业,2013年实现产值12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创维电视、TCL王牌各300万台液晶电视模组一体化项目投产,2013年实现产值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

物流业发展迅速,作为国家确定的17 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呼和浩特的专业化物流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02.5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9.4%。金融中心地位地位不断巩固,全市201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438亿元和4273.1亿元,占自治区的比重为29.19%和16.61%,实现增加值211.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2.37%。

新材料、生物技术、云计算、会展等已成为呼和浩特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潜力巨大

呼和浩特集中了全自治区70%教育资源和40%科技资源。依托这一优势,全市培育了一批成长性较强高新技术产业。

呼和浩特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改变了以铝土资源为基础的氧化铝生产模式,开创了以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循环经济模式。光伏产业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基本形成,现有天津中环、神舟硅业等一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为多晶硅5000吨,单晶硅1万吨,太阳能及电池组件30万千瓦。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已有碳纤维和芳纶类纤维(F-12)产业在呼和浩特布局;生物技术产业方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的生制药兽用疫苗工程实验室,自治区级的航天生物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研究中心,在干细胞研究、空间育种与微生物发酵结合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家或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同时,现代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云计算产业规模效应初显,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等三大项目落户呼和浩特,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安装服务器超过400万台。会展经济产业乘数效应不断加强,培育了“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等特色品牌,2013年参会客商超过6万人次,现场交易额实现184亿元;总部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全国型总部、省级总部和区域型总部的多层次格局。

呼和浩特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为全面了解呼和浩特产业发展在经济区所处的位置,我们调取了包头、银川、鄂尔多斯等三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指标与呼和浩特进行比较。

分析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呼和浩特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呼市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增速指标上都排在第一位。特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看,呼和浩特领先优势明显,分别是银川的2倍、鄂尔多斯的3倍。

第二,呼和浩特工业发展水平较差,工业增加值仅比银川高,但与包头、鄂尔多斯差距悬殊,分别只相当于他们的37.7%和32.3%;在工业投资上,呼和浩特排名最后,仅为排名第三银川的一半不到,包头的六分之一,鄂尔多斯的七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也最低,仅为10%,其余城市均为14%以上;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呼市数量最少,只相当于排名第一位包头的一半不到。

那么,呼和浩特工业具体落后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呼包银鄂2012年规上工业产值表找到答案。

呼银包鄂四城市2012年规上工业产值表(分行业)

指标名称 呼和浩特 银川 包头 鄂尔多斯

总计 1302.8 1647.6 3235.7 3967.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7.7 211.7 188.7 2436.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451.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2 226.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4.5

农副食品加工业 87.9 32.9 43.5 51.1

食品制造业 189.5 74.2 45.4 4.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53.9 10.4 18.8 19.3

烟草制品业 48.7

纺织业 20.1 91.7 8.127.5

纺织服装、服饰业 27.3 2.0 7.789.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31.8 362.5 10.2 156.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64.0 33.6 138.6 258.6

医药制造业 68.5 29.4 0.8 11.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8.1 37.2 82.3 41.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6.6 21.9 872.5 43.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1.6 129.7 346.3 46.4

金属制品业 7.6 18.9 60.4 0.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4.1 27.0 100.8 5.7

专用设备制造业 5.7 7.4 59.6 8.1

汽车制造业 0.2 3.6 258.1 1.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9.5 32.6 95.2 8.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4.6 12.2

其他制造业 7.2 187.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73.4 446.9 227.7 247.2

注:阴影部分为同类行业产值最高值

分析上表,呼和浩特201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四个城市中最低。其中,包头支柱产业主要是金属冶炼业、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以上几项产值合计24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1%。银川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加工、电力、煤炭采选、纺织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几项产值合计12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鄂尔多斯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两项产值达28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2.8%。

与上述3个城市工业重心在重工业上不同,呼市工业主体是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主要是乳品制造)、医药制造和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等方面在四个城市中领先,重工业方面只有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力工业具有相对优势,以上几项合计产值10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8.1%。但在煤炭、油气开采、冶金等决定重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差距明显。以煤炭开采为例,呼市仅有37.7亿元的产值,与鄂尔多斯2436.1亿元的高额产值差距极为悬殊。

可见,呼和浩特工业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能源产业为主的重工业上。资源禀赋是发展能源产业的先决条件。包头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7%、世界的40%,铝土、铁矿等资源也极为丰富。鄂尔多斯煤炭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占三分之一。呼市资源匮乏,发展投资大、产值高的能源产业基础薄弱,现有的优势领域并不足以平衡其在整体工业经济方面的巨大劣势。

总的来看,呼市第三产业在几大城市中发展水平较高、实力也较强。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小、发展接续性不足,对经济整体的支撑力有限。

《规划》关于呼和浩特产业定位的合理性与不足

结合对全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分析,我们对《规划》关于全市产业定位的合理性与不足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规划》支持全市构建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导呼市走规模化、集聚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为解决经济区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产业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少等诸多影响产业集聚的问题,《规划》提出经济区要按照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服务企业紧密联系的原则形成一批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具体在呼和浩特方面,《规划》支持呼市着重打造火电、风电基地、氧化铝生产基地、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等几大产业集群,推动建设城市综合体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可见,坚持走产业集聚的发展之路是《规划》推动呼和浩特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无疑切中了制约全市目前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症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呼市下一步应把这一思路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第二,《规划》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地区发展实际出发明确了呼市产业的发展重点。《规划》支持呼和浩特重点发展的产业与全市已形成的支柱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说明《规划》对呼市产业的定位是在深入分析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呼和浩特要充分利用《规划》的具体产业支持政策,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第三,《规划》对经济区和呼和浩特非资源类产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注意到,《规划》主要把重心主要放在了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上,而对经济区怎样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非资源产业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从呼和浩特的角度讲,在资源禀赋条件既定的前提下,全市在注重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但《规划》并没有对呼市正在大力培育的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给予应有的重视,这表明《规划》对非资源产业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

第四,《规划》对呼市怎样建立全面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服务业是推动呼和浩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708.9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3.1%,占全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7.80%。《规划》鼓励呼市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中央商务区等产业,却没有对全市发展势头良好的云计算、总部经济等适合首府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兴生产业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和措施。

加快推动呼和浩特产业集聚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正确评价《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呼市产业发展的实际,形成的呼市产业发展思路是,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一方面下大力气补齐工业“短板”,增强工业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撑带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首府城市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层次提高、增强呼和浩特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活力。

第一,大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呼和浩特要按照《规划》要求,根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向六大产业带集聚(经济区),着力打造呼和浩特沙尔沁工业新区、金桥开发区、托克托-清水河工业园区、盛乐园区等4大工业集中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呼和浩特要在构建绿色能源和非资源类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乳业、石化、光伏等产业集群,切实增强在经济区中的产业竞争力。要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依托自身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推动服务业做强做优。呼和浩特要结合《规划》,立足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增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度,配套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服务业集聚区;着重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云计算、总部经济、商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努力把呼和浩特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草原文化创意中心、总部基地、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和国家云计算产业基地。

结论

第8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到20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5%和6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190万人次左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95万人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

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为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250万人次左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130万人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

青海

到2012年,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牧区教师周转房问题,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力争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探索建立具有青海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欠发达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陕西

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具体目标是: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实现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综合实力保持全国优势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显著提高;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9年。

到2020年,全区教育发展总体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有中国特色、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教育公平得到保障。

提高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技术设施、技术装备和学校基础条件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全区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社会更有成效,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大贡献。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适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云南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大省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年提高到13.5年。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全省各族人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和群体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普通本、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各类人才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5%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立足云南、服务地方、辐射西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特色鲜明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云南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

重庆

到2020年,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率先进入全国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到2012年,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毛入学率达到35%。继续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

第9篇: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要符合时代要求,跟上时展步伐,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成绩喜人,成就巨大,但是客观的讲,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者我们不应该逃避困难,反而应该迎难而上,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笔者通过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而后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不足之处还望见谅,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可以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

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

及时总结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正视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十分必要。笔者总结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划的随意性,缺少前瞻性;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待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过分的追求规划和建设速度。

1.规划的随意性,缺少前瞻性

要想做好城市建设工作,规划要走在前头。城市合理规划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城市规划却常常因为各种因素而被改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如果不及时调整对于城市建设十分不利。同时还存在城市规划缺少前瞻性,不能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势必会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交通问题,现在在很多城市已经显现出来,就是当时的规划没有前瞻性而导致的后果。

2.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待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标签,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必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有的城市规划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城市规划与建设,反而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发展。所以城市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3.过分的追求规划和建设速度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然是好事,但是一些城市化建设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过分的注重建设速度而忽视了建设质量,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不能为了早出政绩而忽视了客观规律,要以城市发展为大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对策及趋势

城市规划建设要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展需求,笔者认为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合理规划,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城市规划与建设要做好人文关怀,注重生态建设;保证城市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规划速度,建议强化城市法制化进程。

1.合理规划,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所以城市规划要合理,要经过反复推敲后才能开始建设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的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同时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要追求人性化规划理念和和谐发展理念。

2.城市规划与建设要做好人文关怀,注重生态建设

要做好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城市规划不能忽视人文关怀,要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然环境减少了,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界遭到了破坏,于是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并注重环境的保护,他们提出,不能牺牲下代人的利益来维持今天的奢侈。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要注重借鉴并加以吸收,在城市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大环保力度,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3.保证城市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规划速度,建议强化城市法制化进程

保证城市建设质量是一种严肃性的要求,不能一味的寻求速度和忽视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包括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都要注重法律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规划的严肃性,这与城市规划的性质分不开,法制建设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1989年国家出台《城市规划法》,该项法律的实施真正将我国城市规划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目前地方性法规仍然需要完善。因此,要避免规划失效,使城市朝着人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进程,完善执法措施,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三、结束语

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时期,正在经历着质的飞跃与发展,所以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必然要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切实做好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十分必要,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晋平 单位:吉林省和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考文献:

[1]倪刚.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33.

[2]刘艳芳.浅谈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及其发展[J].商,2015(,24):26.

[3]穆林.浅谈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安全防范问题[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