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高校房屋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房屋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房屋管理

第1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一)财务管理专业亟须清晰定位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较为接近,因此在专业定位上,既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又要与会计学和金融学有所区别。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财,着重资金的规划、筹措与运用分析;后者重点则是会计实务,着重企业经营的数据核算。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前者的重点是企业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面向金融市场。各地方高校在对本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应借鉴成功高校的经验,立足于自身,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省属地方高校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将会计学、金融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公司理财和企业金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适应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的,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力求培养出具备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投融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和税收筹划能力,能为各类组织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战略方向及工具应用指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做了大量人才需求调查后结合社会对财会类人才技能需要而开设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适应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积极建设优质课程,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着重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但由于许多地方高校财管专业建设不成熟,没有突出特色,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甚至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财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省属高校财管专业应在提升办学层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实践环节方面下工夫,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即创新我国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类型、地域性特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加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其中本科层次教育应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应按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应用型人才成长需要的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等较强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合理构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即以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为框架来设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可通过让理论知识较系统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财会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实用技能,必须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省属地方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加速财务管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财务管理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五)狠抓实验室和实训建设

省属地方高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教学、师生科研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良好保障。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通过3D实训平台进行财务经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财务沙盘实训,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真实企业职业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让学生真刀真枪演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近年来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正在大力开展,一些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可度,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大量研究和大胆尝试。因此,围绕三峡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2000年至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团队多次到企业进行毕业生的需求量、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的满意情况、需开设课程的建议等方面的调研,并积极地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论证、改革和实践。

(一)宏观上更新培养理念

明晰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依据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地域特点对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明晰定位非常重要。由于人才需求的实际,决定着专业选择、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理念,从地方经济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当地财会人员需求的现状,有侧重地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一是就业区域定位:2009年坐落在宜昌市的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求索”校训和“双服务”发展战略(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行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三峡区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域之一。随着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宜昌本地各行各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因此,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三峡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去向应立足宜昌,服务湖北,辐射三峡,面向全国。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在宜昌本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具体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收管理及资产评估等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就业层次定位: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有别于重视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学术型教育,又有别于注重实操,而缺乏理论根源的技术型教育。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既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又懂现代财务管理实操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三是就业岗位定位: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岗位群,包括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因此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岗位的需求。

(二)微观上适应学科发展

第2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服务 工作方式的改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54-01

1 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1.1 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的改进是进行高校教学科研的必然需求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图书馆主要就是作为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信息提供的场所,是一种学术性机构,而且高校的图书馆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职能教育等等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通常来讲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的知识信息的保存和整理是可以很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着信息资源的,可以为整个高校的教学而服务,能够有利于教学从教学课程延伸到课外,甚至可以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教育和知识的传播提供很大的便利,真正意义的做到了终身大学的作用。所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方式的改进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2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的改进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上的改进是非常迫切,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目前信息服务技术不断的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方式要突破就应该改变工作方式,不断的进行创新管理。不过,目前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受到管理人员以及服务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效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现代技术不相称的现象。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图书馆未来提出了严峻挑战。

2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中的应用

目前对于高校的图书馆来讲,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加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之中也是一种顺应社会环境的重大举措,在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下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主要就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第二点就是不断的进行工作方式的改进;第三点就是全员参与管理,最后就是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经验的总结。

2.1 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服务过程中,要积极的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重视读者的需求,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如果读者对管理服务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产生抱怨和反感的情绪,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等知识的传播目的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的每时每刻都要以满足读者要求为服务的宗旨。在具体的管理之中可以建立读者满意的测评制度,这样的工作方式主要就是将读者的测评结果和要求相比较,找出差距,找出问题加以改正,不断地接近和完成目标,在不断地提高标准,不断地额改进,以此类推的形式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尽最大化的发挥图书馆的价值。

2.2 工作方式法改进

在树立的读者第一这样的管理服务理念,高校的图书馆就可以积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当然工作方法也是要随着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更好的进行图书馆的管理,所以这两点都是全面质量管理下图书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贯彻读者第一的理念,然后就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为图书馆的管理适应信息技术这样的大环境而服务。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学术需求,改进工作方法可以更好的方便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读者,提高满意度,实现图书馆的真正的价值。主要的改进方法就是认真的对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读者的需求和要求是图书馆进行管理首先要掌握的第一首信息资料,是以后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的掌握了读者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额作用。所以,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是有做的不周到和不好的地方,是应该及时的改正的,比如所在高校的图书馆就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平时周一至周五很多的教师和学生是要上课和教学的,时间上市不方便的,这样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加长周六周日的开馆时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了。

2.3 全员参与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下要求高校的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上进行全体馆员参与管理的新的工作方式的改进,这样积极的调动全体官员的管理是可以很好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的,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图书馆的馆员一直都是图书馆进行管理和发展的根本,是图书馆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可以说最了解读者需求的就是馆员,他们的管理意见一定是最贴近现实的,图书馆的领导主要就是进行协调,所以领导是要尊重图书馆馆员的,这样才能促使馆员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提出更多的管理意见,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服务上的完善,在一个实施全面质量的图书馆,进行决策最好是由馆员这样的工作底层做出的,领导加以调整,这样的才可以更加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形式。增加了图书馆员的责任感,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做出最大的贡献。

2.4 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经验的总结

在全面质量管理下的图书馆管理最后就是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总结,进行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更是应当如此,这是进行工作方式改进非常重要的一部,如果馆员和领导只是拥有着基本的管理知识是不够的,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要有所涉及的,不然是不可以很好地和高校的学生教师进行知识方面的咨询的。特备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的查询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就更加的需要馆员和领导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读者的需求。可以说了解信息技术在多年之前是不影响着馆员的全面素质的,但是现代的信息技术要求每一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必须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了解的,这样才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的改进,更好的为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2):121-123.

第3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方 公办高校 债务

1.当前公办高校财务困境分析

高校债务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挫, 高校通过扩招及校园的软硬件建设,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有效的刺激了内需。随后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又对高校的办学条件做出来明确规定,这些检查验收与评估的指标体系,对高校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许多严格要求,促使地方高校不得不采取银行贷款的办法达到 规定的办学基本条件,以迎接评估验收。同时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随着大众化进程的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增高,各类高校在学费上没有明显上涨,导致生均教育经费逐年降低。从学校内部的管理来看,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内部控制薄弱,经济责任不明,财务风险意识不强。2011年初,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全面启动,通过这次审计摸清各级次、各年度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及变化情况,重点分析各级次、各年度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总体风险状况,并对债务规模比较大的行业、部门和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债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和反映债务举借、管理和债务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纠正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各省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加强了新增贷款的审查力度,同时规定各高校在做年度预算时必须从收入中拿出相当的资金保障贷款的偿还。

2.今后地方公办高校适度举债和债务管理建议

2.1规范高校债务的审批程序和部门。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政府应尽快出台规范高等学校银行贷款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按经费供给关系确定高校举债行为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最重要的是高校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债务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以前缺乏对高等学校银行贷款行为约束,没有明确归口部门和贷款审批程序,使得高等学校在贷款使用方向、贷款规模等方面缺乏政策指导与约束,出现了盲目贷款、盲目投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等现象,贷款表现为随意性。2011年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后,各省政府针对高校的新增贷款出台了相对严苛的审批方案,这一举措规范了高校贷款的审批渠道,同时也使高校的融资渠道变窄。

2.2加强贷款管理。高校要把债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举债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负债资金管理,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民主决策,发挥贷款效益。高校各级领导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承受能力的关系,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学校应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然后根据需要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根据项目进度合理控制资金的投放时间,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防止浪费。第二,做好债务预算,完善偿还机制。编制债务预算是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需要,是保证财务预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债务预算,可以落实偿债资金,以预算管理机制来约束举债和偿债行为,实现高校债务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第三,对已贷到的款项的使用全过程监控,使贷款按计划用到实处。

第4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高效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多元化以及复杂化,管理上的风险问题也就成为高校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成为高校内被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本文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分析,从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校 管理风险 审计

一、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

(一)教育经费问题

由于教育财政的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入,高校的经费问题也就从原来单纯靠政府的拨款转移到从多种途径进行筹集,打破了以往的经费筹措模式,但是也应当清醒的意识到,尽管财政在一年一年的增长,但是与学校扩招以及扩建的规模相比,很是很低,这就使得高效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教育经费上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高校虽然在近几年得到的教育经费明显比往年增多,但是与教学规模的扩大来说,还仍是很渺小。有很大的经费缺口需要高校进行经费自筹。这些自筹的经费主要包括科研经费收入、学费的收入以及社会上的捐款等等。但是由于这种学校进行自筹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地位、学校声誉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这就使得不同的学校在管理上以及资金的筹措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发展上也有很大的不平衡,因此而产生的自筹资金的风险也就会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高校盲目举债。由于高校独立法人资格的确立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的办学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上有了新的特征,比如说学校筹措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学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有了更多的自利。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较为独立化的实体自使得高校不得不面对以往不曾面对的风险。近些年来,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学校开始扩招,有的学校只注重数量以及规模,不顾实际,胡乱举债,有些地方高校有的贷款几亿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亿。由于有的学校对于学校贷款风险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这就使得学校的举债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二)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财务风险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发展,使得其科研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成为了高校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一直以来,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是由课题组的相应负责人对经费的支出进行相应的审批,而财务部门则只是对财务的收支状况进行相应的管理以及核算,这就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在信息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在经费的审批上也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对账目进行报销,对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内容以及标准也不能做到相应的监督。这就使得学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在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和偏差。因为高校的科研经费都是以科研经费的形式发放到个人或者是课题组的,资金到账之后相应的管理部门就会取走一部分的管理费用,剩余的将由课题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自由支配,在客观上,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权并不是单位的自有资金,但是在主观上,很多的课题负责人就会认为是自己的,资金的使用权利就应当在自己的手中,因而就会出现将科研经费占为己有的现状。

另一方面就是在制度上有严重的缺陷,高校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上,因为制度设计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而出现科研经费虚增、科研立项不真实以及个人利益的谋取等多种问题,主要就是进行虚假性的立项。

以上风险将会使得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上有很大的风险,主要是横向上的非规范现象,轻管理,重收入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还有就是会使得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熟视无睹。

二、高校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提升风险意识

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往往是单一化的,只会由高校的财务部门进行控制以及进行相应的具体操作,当前,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的财务活动有了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特征,这是新时代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要意识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并不是高校管理层自身的职责,其中每一个高校的职工都应当有一定的责任,高校要想化解这种风险,就应当从高校的内部管理入手进行相应的管理,要对风险管理意识进行创新,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意识,积极构建起全校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很自由这样才会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构建动态管理机制

高校在管理意识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内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杜绝凭经验办事情的情况出现。为了改变以往落后的风险管理模式,高校应当建立起动态管理机制,并对这种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因为作为一种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能有效的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对于高校规避财务管理上的风险是极为有益的。

(三)构建风险环节控制机制

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以及背部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所以说,高校的内部审计应当对传统的审计理念进行不断地创新,进而发挥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要从工程结算、管理以及立项等方面进行筛选,选出具有高危险的环节进行重点性的控制,这对于高校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上的风险问题也就成为高校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成为高校内被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上的风险意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进而促进高校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网络平台;3D模拟

一、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来衡量”。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具有现财理念、创新意识强、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2015年3月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表示,国家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教育,财务管理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点的学科。其发展变化速度较快,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和实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继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全面推荐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应用型、综合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坚持能力为重。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的课程,但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缺陷

(一)“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神奇的内驱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整节课都是教师讲与学生听,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完成,学生不假思索的将老师讲授的信息存储下来,从课堂到课堂,从教材到教材,即使现在运用了多媒体手段,还是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完全没有积极向和主动性,思维没有创造性,再加上老师主要是靠讲授书本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兴趣。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实践能力差

高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注重获得间接知识的教学方法,忽视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财务管理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来说,虽然存在着理论内容,但是其本质就是围绕企业的四大财务活动,即筹资、投资、营运和利润分配,脱离了实践,便是纸上谈兵。而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在教室里学习,实践的机会很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进行创造。

(三)未实现教育信息化

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更是点名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重要性。现在网络遍布学生的生活,智能手机的出现,各种应用软件比如微信、支付宝等的使用,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讲授仅仅是依靠教材与教师,而教材是一定时点的产物,并不会与时更新,仅靠老师的课上补充效率很低,而我们知道财务信息是非常讲求时效性的,因此最终造成财务管理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信息,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鉴于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企业实习网络模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引入不太充分,都是对ERP采用的比较充分。

三、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平台的出现,不仅仅对校内学生也对全部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结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新的信息,手机的出现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诱惑,课堂上玩手机娱乐的据统计是多数。既然手机是允许带入教室的,如果能充分发挥手机在学习上的效用,那肯定是极好的。现在中小学已经利用微信与家长进行沟通。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讲的非常丰富,但是纯靠老师的讲授可能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与厌倦,现在将智能手机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试行,财务管理课程也可以实施,现在弹幕的出现让许多人都参与进了电视剧,那么我们将弹幕引入课堂,但是实名制的引入,比如在讲理论知识时,有学生不理解,可以发弹幕到老师的电脑屏上,老师看见后可以在讲时侧重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互动性加强,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

财务管理软件现在已经发展到3D模式,全方位真实模拟企业的运作管理,并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通入到整个实践训练过程中,企业发展中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其他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经营决策,均由学生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与竞争形势的变化独立完成,最终通过平衡记分卡的综合评价标准来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从三个阶段进行实训,第一阶段是企业认知综合实训,注重对企业基本组织架构和运作流程的认识和了解,本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企业的完整印象与感性认识,了解企业运作机理、组织结构等基础内容,并重点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部门的基本职责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合作。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拭钦攵圆莆窆芾碇识,在真实体验中提升财务管理技能,将课堂学的财务管理知识通过仿真模拟更好的融入,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直接感官的认识。第三阶段是企业运营综合实训,企业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企业的整体运用,最终在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通过模拟企业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能力与财务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财务管理实战能力。

(二)建立校企结合,增加实践经验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所采用的案例都是建立在诸多假设的基础上,为了结合理论来讲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企业所面临的情况恰恰是这些假设不满足的情况,比如就像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最佳订货批量就是在诸多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实务中这些假设是不满足的,书上只是针对某一个假设不满足,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很多假设同时不满足时,往往造成学生的恐慌,这和理论不相符,所以如果能在学习时结合实际企业的例子,让学生针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会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中,这样也有利于未来到企业中能创造性的提出新的方法。

在引入财务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一方面有了3D的模拟实战经验,再进入公司真实实践时会有更多的优势,因此以此来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在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供潜在的就业机会。

四、结语

财务管理学既是一门管理学科目,又是财务类科目,管理离不开实务,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进行讲授将是最好的方式,同时网络和智能手机引入课程,采用财务管理软件或者构建财务管理实体模拟场所激发学生兴趣,但是也要注意进行监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同时做好指导,避免学生在错误的基础上引发更大的错误,因此信息化的加入是财务管理新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郑雄伟,卢侠巍.财务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国内,伴随着高校资金与生源扩展,高校也开始重视并认真思考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以及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在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研究方面,李永宁(2006)提出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应是一个简单的会计平衡,应该是科研成果;在高校办学自主权利增加的时机下扩大高校日常活动的范围,进行产业化经营,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增加高校自我创收能力和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扩宽财务管理的范围陈晓茱(2005)认为高校在财务管理上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应进行过多的扩展,而应当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关于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方面:李曙光(2004)、郭涛(2012)、尹继北(2006)、尹中晓(2006)分别利用数理经济理论分别建立评价财务管理绩效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理论模型、层次分析的改进模型。

综上,虽然有不少学者都通过建立高校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来分析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也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并未全面考虑到高校整体财务管理目标。2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设计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l)科学性与代表性原则。即在建立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客观实际,并注重选取指标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力争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明确的反映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2)整体优化原则。即在设计中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整体优化,防止以单一指标为标准,使信息披露更全面,才能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分析。(3)动态完善原则。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完善原则是指应根据教育管理的不断变化的新要求来更新和完善相应的指标及其权重。面对这些新的环境变化与新的形势要求就需要遵循动态完善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指标更具完善性。(4)导向性原则。即建立的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在引导高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规范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一定的参考与借鉴。(5)可比性原则。指在构建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重评价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双可比性。而横向可比性是指在同一时期不同指标相互可比;纵向可比性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6)相对性原则。即在选取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各高校之间的差异,尽量选取公允性较强的相对性指标。(7)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则是指在选取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时要确保每一指标解释的唯一性与数据的可靠来源,以实现各个评价指标取得真实的财务管理信息,得出可靠的财务评价结果。3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3.1预算管理目标

预算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实行预算管理评价分析是实现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促进高校各项产业事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评价体系是实现顶算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这不仅对做好预算管理评价分析,也对提高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需要耗费一定的经济资源。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高校不以追求营利为目的,但这并不代表高校不讲求效益。相反,高校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因此,高校应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明智地使用他们的每一分钱,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因此,考察高校预算管理目标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组织性、执行性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科学性可以检验高校预算安排是否是经过认真分析,是否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吸收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它是高效预算管理的前提。具体又可分为全面性、合理性、前瞻性。组织性主要考察的是学校组织活动,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与评价表,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这项考察主要通过考察校长亲自领导、各部门参与情况来分析。执行性主要考虑预算管理的执行率,考察实际投入与产出是否符合年初的预算安排,执行性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反映出高校实际的经费投入、产出情况,对我们评价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线索。

预箅收入执行率一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100%

预算支出执行率一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100%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一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100%3.2筹资管理目标

高校筹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根据本校的办学教育水平,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适当的运用筹资方式,实现筹措资金的行为。财政拨款是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高校资金来源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筹也是高校筹资的另一个方式。自筹经费主要指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校办产业活动、接受捐赠等活动筹集的经费。筹资管理目标主要考察筹资能力指标,筹资能力又可以细分为自筹经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和自筹经费年增长率两个指标。

自筹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学校总收入财政拨款)/学校收入

自筹经费年增率一(本年学校自筹经费收入一上年学校自筹经费收入)/上年学校自筹经费收入

本文指标主要选取了生均教育经费,通过此指标,反映出高校在教育经费上分配比重,从而分析出高校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达到的目标。3.3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这一政策的出台,必然影响到各大高校的资金结构与筹资方式,伴随带来高校财务风险。为有效管降低财务风险,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运营,必然要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与评价。为保证设计的指标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高校的财务风险状况,本文从偿债能力目标、或有负债、现金流量目标三个维度选取了敏感性很强的财务风险评价。

偿债能力具体表现为已获利息倍数和年末借款总额占总收入的比率,现金流量目标包括现金比率和现金负债比。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

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常用指标,是指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运用在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上,比率反映了高校的获利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一息税前利润/利息×100%

年末借款总额占总收入的比率是指高校每收入一块钱所要承担的银行借款或者说高校每当有一元的收入所需要的借款资金保障。公式中的分母没有采用总资产,因为在高校运行中,高校有国家作后盾没有破产风险,其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不会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该指标属于极小型变量指标,借债比率越低,则风险越小,高校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年末借款总额占总收入的比率一借人款累计数/总收入×100%

现金比率指标反映了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

现金比率一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100%,其中现金类资产,即库存现金,银行活朔存款,短期有价证券,其他货币资金之和。从管理的角度看,现金比率太高太低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为了保证流动负债的及时还款,现金比率必须大于1。3.4财务绩效管理目标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政策的转变,高校财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带来了高校资金结构的变动与财务管理变革。现有财务绩效管理难免会出现与高校总体发展目标不一致的状况。因此,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最后一个重要的部分,具体分为资产管理、发展能力和支出结构三方面。

资产管理包括资产负债率和仪器设备增加值。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原来单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解决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样,贷款已成为一种高校筹集资金的普遍方式。资产负债率是高校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基本指标。该指标一方面说明了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情况,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仪器设备增加值也是高校资产管理的另一项指标,该指标反映出高校仪器设备的增减情况从而可以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一些情况。发展能力主要表现在总资产增长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要从资产总量方面反映高校的发展能力。净资产增长率反映高校净资产的增位情况和发展潜力。支出结构包括事业支出和人均基本支出增长率。事业支出是指高校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人均基本支出反映高校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

资产负债率一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总资产增长率一(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

净资产增长率一(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第7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物业;核定方法

高校物业管理不同于社会上的物业项目,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广大的教职员工,兼有服务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的改革也初步成形,许多高校采取的都是内部按模拟法人的方式进行物业管理,即学校成立后勤服务公司,下设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部。为了充分调动物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环境,许多高校根据各项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物业管理的系列文件和规定,规范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及服务质量等,物业公司(或中心)通过管理和服务来获得效益。如何制定合理的物业管理费标准,实现物业公司(或物业部)与学校的双赢,是学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一、三种学校现行的物业管理费核定方法介绍与分析

方法1: 通过核定每平方米每年保洁需要的人工费、劳动补贴、劳保工具和卫生材料费、管理费乘以服务面积来确定物业管理费总额(不包含学生公寓)。学生公寓物业服务费按服务学生人数乘以生均标准来确定。

方法1在临时工工资变化不大,物价较为平稳的年代是非常科学的,但是近年来,受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持续上涨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每平方米每年保洁所需要的人工费、劳动补贴、劳保工具和卫生材料费、管理费标准需要重新核定,另外,以陕西省为例,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在2010年上调了2次,2011年上调了1次,2012年上调了1次,临时工工资每上调一次,物业服务费标准就得重新核定一次,核定工作难度很大。此外,学生公寓服务费是按服务学生人数和生均标准来确定的,也是以学生人数较为稳定,临时工工资标准变化不大的为假设前提的,当学生人数的变化大幅减少,清洁工的人数可以减少,但是门卫、公寓管理员的人数是无法减少的,再加之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这些变化都需要重新核定生均标准。综合以上因素,方法1因为操作难度大,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必将被新的方法所代替。

方法2:以服务面积来核定服务人员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负责室内清扫的人员按人均1:1000平方米计算,负责室外清扫的人员按人均1:6000平方米计算,绿化养护人员按人均1:7000平方米计算;门卫人数按核定人数计算。管理人员按临时工数合计1:10计算。临时工工资按当地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核定,管理人员月工资标准1000元核定。管理费按工资总额的3%计算,其他综合因素按工资总额的10%计算,维修费、材料费按核定数计算。

与方法1相比,方法2以面积确定人数,在校园服务面积固定的情况下,临时工人数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即使临时工工资最低标准上调,只需要在核定人数基础上追加相应的经费即可,不需要再重新核定标准。不足的方面就是当临时工工资持续上涨,且上涨幅度较大时,学校需要支付的管理费和其他综合因素费用增长过快,与实际支出严重不符,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方法3:总额包干的方法,即在往年支出的基础上确定今年的物业管理费总额,比如说500万。

相信采取方法3的高校一定也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包干经费,只是方法3过于简单,遇到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或物价上涨等情况,在调整预算时存在较大难度,很可能与实际支出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差。

二、物业管理费核定方法的具体应用及改进研究

笔者认为物业管理费核定应建立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由于高校规模不同,物业服务范围不同,物业服务人员结构不同,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找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标准。以某校为例,该校最初采用的是方法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方法2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测算的依据

1、确定服务面积。物业服务的面积具体包括学生公寓清扫面积、教学楼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室外清扫面积、绿化管护面积。

2、后勤公司物业岗位设置数。通过岗位设置数,统计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和其他人员各有多少人,其中正式工和临时工各有多少人。

3、后勤物业管理费近三年实际支出情况。为了新方案的顺利开展,测算方案的结果以不低于实际支出数为准。

4、按原协议应支付的经费总额。

(二)物业管理费核定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物业管理费测算分为三部分:临时工工资、正式工人员经费和运行保障经费(包括维修费、材料费、管理费等),三项经费相加即为应支付给物业公司(或物业部)的物业管理费总额。

1、临时工人数的确定和经费的确定

临时工具体可以分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清扫和绿化人员是和服务面积直接相关的,可以根据清扫和绿化面积以及岗位聘任数倒算,找出适合学校的标准,比如:公寓清扫面积为45,690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位66人,倒算标准约为1:700平方米,教室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为69,799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为62人,倒算出标准约为1:1100平方米,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以后再有新的面积增加,可直接根据标准核定临时工人数。门卫数可以根据楼宇的数量来核定。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其他人员人数基本是固定的,可按岗位数来核定。

临时工人数确定后,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所需支付费临时工工资。为什么说大致呢?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临时工的要求不同,所支付的工资标准也是不同的,部分临时工的工资标准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测算完以后,与实际支出数进行对照,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将临时工工资总额适度上浮以适应实际的需求。

2、正式工人数及人员经费的确定

正式工以后勤公司实际安排的为准。方法2中并没有单独提到正式工,但是在测算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正式工人员经费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按照高校目前的个人收入水平,后勤正式工的待遇要比一般临时工的高很多。如果简单的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来核定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为了足额发放正式工经费,这部分经费势必要从物业管理的其他经费中出,与其如此,不如将正式工的人员经费由学校全额承担,在保障正式工的利益的同时,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尽心尽力的做好物业服务工作。

3、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的确定

在此,笔者将除人员经费外,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经费统称为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在方法2中,这部分经费是分为了管理费、其他综合因素、维修费、材料费,每一项都有不同的核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每年的支出并不十分均衡,以材料费为例,某校物业管理材料费2010年支出32万元,2011年支出44万元,2012年预计支出25万元,以上数据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所以要核定出标准有很大的难度。笔者认为,对于运行保障经费可以采用方法3来,即对后勤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支出总额采用包干的方式来确定。一方面,学校测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经费拨款总额,经费的使用权在物业公司(或物业部),学校没有必要将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预算细分,另一方面,学校采取总额包干控制,有利于调动后勤自主理财的积极性,降低物业管理的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可以根据物价上涨指数对包干经费的总额按年度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樊勇.基于服务学术视野的高校物业管理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第8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反复尝试过以上两种方法,虽然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但总好像是在炒冷饭.首先,由于我们总担心这个要考,那个也要考,所以上课时面面俱到,使得课堂教学反而没了重点;其次是缺乏高度,由于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使得课堂教学没了重点,也就缺少了能够统领全局的支撑点,学生不能对于整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网络,到达复习所应该起到的“温故而知新”的效用;还有就是课堂效率低下,这样的复习课,其实只是对已学内容的回忆,对学生而言,这种毫无变式的回忆缺乏新意,只要复习的时间稍长,学生就会感到疲惫,缺乏参与的激情,课堂上老师教的累,学生学得更累,课堂效率低下.

还有,教师备课时往往只考虑,要考什么,要教什么,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他们要学什么,他们学习时有什么不同呢?如何才能走出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课炒冷饭的怪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前,组织方把针对将要听课的两个班级的学情调查表发给参会老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两位老师就《欧姆定律的复习》各开设了一节研究课.

第一节课的老师将全章内容分为 “导体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 五个知识点.上课老师对于每个知识点的安排都是,先复习知识,再讲例题,然后学生做练习,最后由学生讲题,老师适当点评.一个知识点讲完了又毫无过渡的进入了对第二个知识点的复习.

第二节上课的老师是位女教师,上课伊始,女教师就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公式I=U/R ,其后又围绕这个公式引导学生对“一个公式,两种电路(串联、并联),三个物理量(I、U、R),四个实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展开学习.

对于电流、电压的定义、符号、单位、测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可以说点到为止,惜墨如金.

对于探究实验的复习,上课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看书回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这个实验,老师提出了如果实验电路中没有小电灯会怎样的问题.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首先是楞了一会儿,紧接着是窃窃私语,然后开始了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讨论和争论.课堂气氛立刻热烈起来.

对于后三个实验,上课老师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方式,在展示了三个实验名称后,立刻抛出了“请同学通过看书回答,这三个实验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的问题.

学生们又带着这个问题,看书、思考、讨论、发言、相互补充.

……

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我还沉浸在刚才的课堂上,仿佛我也成了一名学生.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老师们虽说都很谦虚很委婉,但言谈之中对于这两节课的高下看法却是一致的.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也通过老师们 “看似蜻蜓点水,实则只言片语道出真谛”的评课中,我似乎懂得了物理复习课如何去上,如何不炒冷饭.

一、物理复习课应突出重点,形成知识网络

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来看,第一节课的上课老师采用了“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虽然说,这个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知识点的划分能直指中考,准确而凝练,能把中考指导书上的题目根据课堂需要重新整合,整张导学案严密而有序.

但这种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使得整节课显得有些呆板.学生缺乏活力,缺乏参与课堂的激情.用一位听课老师的私底下的话说:“学生怎么一大早就睡觉啦”.

这节课,学生从上上课到下课,是复习了几个知识点,做了一些练习,可是哪些知识点最重要呢?就这样从点到点的复习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吗?

第二个老师则不一样了,“一个公式,两种电路,三个物理量,四个实验”立刻就把整章内容以数字的形式,以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能较容易的印入学生的记忆.

二、物理复习课应该是“温故而知新”

都知道“温故而知新”,可是在复习课中我们真的做到了吗?过去复习中往往都是就知识点讲知识点,为练习而练习.就如同第一个老师一样,真可谓是“有一说一”.

但第二个老师却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方法.把“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三个实验放在一起对比评论.比如这三个实验中,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放在一起讨论,使学生从新课学习时知道的“在实验中应该移动滑动变阻器”,到现在“提高到知道了在每一个实验为什么要移动滑动变阻器,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在这儿,复习真的是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物理复习应整合资源,用好教材

复习物理有很多资料,如何处理这些资料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处理资料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教材的权威性应该高于一般的资料,复习时应该带着学生适时的去看教材,熟悉教材上的图片、实验、乃至重做习题.

听第一节课时,我从头至尾时,就没看到上课老师带领学生看书,就一张导学案,从上课到下课.

然而,第二个老师则不一样了.不仅在讲实验时看教材,而且在例题讲解中也用到了教材中的习题.

四、了解学生思维方式是复习课备课的重要环节

第9篇:高校房屋管理范文

关键词:无现金结算 高校 财务管理 岗位设置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84-02

从早期的网上银行到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无现金报账,以及很多高校正在推行的网上缴费平台,高校财务管理已经步入了无现金结算时代。无现金结算方式的运用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收付款业务堪称财务工作的第。

一、无现金结算方式与现金结算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无现金结算方式对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和业务授权与现金结算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区别

现金结算方式下,高校财务管理中收、付款业务主要以有形的现金方式结算,超过国家现金管理规定的业务以银行存款方式结算。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财务管理必须设置的核算岗位有出纳、审核、稽核、凭证装订,预算管理、收费管理、票据管理等其他管理岗位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设置。核算业务流程一般是审核出纳稽核凭证装订或者审核稽核出纳凭证装订。对银行收、付款业务,出纳岗位负责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录入除金额外的收、付款方单位名称、账号等信息后办理收、付款项。该结算方式下,当天已审核的收、付款业务能否及时办妥收、付款项,银行回单是否及时收到并附入记账凭证的职责一般设在出纳岗位,银行存款账目的核对工作量较小。每天库存现金是否账实相符,是出纳岗位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关注的重点。

无现金结算方式下,高校财务管理中收、付款业务均以无形的电子方式通过银行存款结算。由于采用电子形式传输数据信息,收、付款业务全部数据信息需要一次性录入,除制单人员外,其他任何岗位不能对已经录入的收、付款业务数据信息进行任何修改,只能进行诸如收、付款按钮的操作以及财务管理需要的信息数据的统计等。财务管理岗位必须设置的有审核、电子付款、稽核、银行回单处理、银行存款账目核对、凭证装订等。核算业务流程一般是审核电子付款银行回单处理稽核凭证装订或者审核稽核电子付款银行回单处理凭证装订。审核岗位需要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录入收款或付款单位的名称、账号、开户行、结算方式、金额等信息。当天已审核的收、付款业务是否能及时办理完毕,收、付款项是否成功、有否重复、银行回单是否及时收到并核对无误后附入记账凭证后,成为核算业务流程关注的重点。电子的无形化将岗位牵制和业务授权的重要性提到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地位。由于每笔收、付款业务都是以银行存款方式结算,银行存款账目的核对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的银行存款账目账单核对调节后余额是否相符,岗位分工是否合理、业务授权是否正确成为财务部门负责人关注的焦点。

(二)联系

无现金结算方式与现金结算方式都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会改变高校财务管理的核算、监督、服务职能和本质。足额筹集办学资金,加强管理,按预算支配资金依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责,不会因为结算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仍然执行国家会计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需要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稽核制度。在高校会计机构内部,也仍然必须执行如下相关规定:每一笔会计事项必须至少有两人以上经手;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等。

二、无现金结算方式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根据高校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无现金结算方式的运用,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有:

1.收入核算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要求收费项目清晰、明细,缴费渠道简单、方便;各类收入单据信息齐全。

2.审核制单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要求审核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就同时输入各种收、付款信息,如单位名称、银行账号、开户行、收、付款方式、金额等。

3.电子付款及银行回单处理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要求在支付每一笔款项时要核对付款信息,包括单位名称、银行账号、开户行、金额;电子密匙的口令、密码及付款等级需要严格区分;每一笔付款成功的银行回单都需要附入原记账凭证;未支付成功或退回的付款业务需要查找原因,重新办理纸质转账或电汇。每天填制的付款凭证一般情况下必须当天全部付款。

4.各类银行卡及银行账户信息维护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要求各类银行卡、收、付款银行账户信息更新及时,以确保收、付款项及时到账。

5.银行存款账目核对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将原来的现金业务全部变成了银行业务,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劳务酬金采取实名制付款后,原来的一笔现金业务可能会变成几笔、几十笔银行业务。银行存款账目核对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可能会产生五六百笔银行业务,有时甚至会接近上千笔。

6凭证装订及查询工作。无现金结算方式下,由于支付时间的先后,银行回单到达时间不一,每天的全部记账凭证达到单据和入账手续齐全,能够顺序排列装订,时间上会比现金结算方式延后。由于商业银行结算系统的完善程度不同,付款业务档案查询的工作量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