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

第1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强农惠农的支持力度。系统总结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实践经验,管好用好差别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差别利率等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进一步完善落实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创新信贷模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继续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继续做好林权发展与林业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涉农金融创新工作的监测评估机制,巩固创新成果,确保创新工作务求实效。

三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督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化原则下增加涉农贷款。鼓励涉农企业发放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产品,拓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农村电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公路、沼气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四是坚持不懈抓好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相关工作。加强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团组织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发挥政策合力,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作协调机制。把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纳入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政策体系。根据大学生“村官”创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优化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题。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情况的监测统计与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二、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发〔〕170号),积极改进和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机制,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握信贷投向、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识别,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二是加强低碳金融研究,积极探索开发低碳金融创新产品,促进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围绕建设“两型社会”进程,前瞻性加强对国内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交易工具、发展碳交易市场等低碳金融业务的专题研究。

三、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一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文化产业、服务外包、旅游业、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的政策要求,以完善创新担保方式为突破口,探索适合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扎实推动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与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行业自律协会以及企业的沟通协作,积极推动信用增级、融资担保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增加信贷资金的有效切入点。

二是进一步做好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金融支持工作。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辖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

一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发〔〕103号)等相关政策措施。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推动无形资产质押、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发掘,提供专业金融顾问服务,提高优质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资。

二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金融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为中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因地制宜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长效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商业性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强金融机构与各级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沟通和信息共享,加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增强贷款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助学贷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支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增加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和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承担康复扶贫贷款发放工作,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督促落实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执行优惠利率等民族特殊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调查研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少数民族的信贷支持。

五、推动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持续跟踪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观偏差,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金融机构纠正。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客观困难,要认真分析梳理,及时向中心支行反映。结合房地产市场变化,积极探索政策评估机制,客观分析政策效应,研究提出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具体建议。

二是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保障性住房季度专项调查统计制度(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剖析典型项目案例,总结典型经验,分析制约信贷服务的客观困难,及时向中心支行反映。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公共租赁住房贷款业务,密切关注项目和贷款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六、统筹协调,做好对区域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

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金融整体发展情况以及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研究建立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经济金融指标体系,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总结评估。认真分析加快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密切结合地方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研究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意见,督促金融机构落实《关于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意见》有关措施要求,促进区域加快发展。

第2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没有。天宫一号即将飞天,我们年轻的副总设计师倒在了工作的岗位上。两名90后新兵为救跳河轻生的妇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无数刚毕业的大学生,告别城市的红灯绿酒,来到了荒凉的西部,当村官,做支教……正义永远是人民的呼声,诚信永远是人民的宝贵食粮。中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树立是非观、辨善恶、识美丑,做一个诚信、正直、敢当的人。初中政治课更要培养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共建和谐社会。

一、诚信,是做人之本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思想品德课教师却不能简单地认为:教书,就是教书本上的知识。新课改指出:教师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不是教科书的传授者。思想品德教学从道德、法律、国情三个模块编写,构建了大量鲜活的案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这远远不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更容易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马加爵事件,一个从农村出来,经受了苦难和挫折教育即将有美好前途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同室舍友?这些案例,总能引起学生激烈地争论,探索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康,人格健全的当代中学生。

诚信,与之对立的是虚伪。中学生面对着学习的压力,家庭亲情的缺失,有的会迷茫,无所适从,开始抽烟、酗酒,寻求一时的解脱,沉迷网络、游戏,结交社会上的浪荡青年,花天酒地,甚至沾染。面对种种现象和青少年出现的问题,教育应该首先反思:我们做得够不够、好不好。数据显示:中国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有4000多万,他们只能从冰冷的电话里享受亲情,从取款机里得到父慈母爱,回家后,他们厌烦爷爷、奶奶的唠叨,而让他们充满诱惑的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沉沦,从出走的那一天开始,虚伪,是进入社会学的第一课。当家庭这个教育的摇篮坍塌时,我们更应该教会学生诚信,它是做人之本。

二、诚信,生活的典范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位母亲,承诺孩子等她上街回来后,杀了猪给他炖猪蹄吃。母亲回来后,看见孩子的父亲正准备杀掉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妻子吃惊地问道:不逢年不过节,为什么要杀猪呀?孩子父亲回答说:在小孩子面前不能说谎的,说了就要做。虽然,在今天人的眼里,杀猪教育孩子诚信,实不可取,但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孩子面前,要用实际行动做表率,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初中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学中就应该用道德感化人,用法律约束人,用国情激励人。身为教师,一言一行,莫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犹如古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自然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典范的生活空间,娱乐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意志。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的人。

三、诚信,创新的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让学生在校园里有创新活动,那么,他进入社会以后,就有可能只会做着抄袭或模仿的工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的动因。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创造;没有激情的课堂,就不会有创新。新颖的情境设问,典型的社会热点话题,幽默风趣的教学艺术,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课堂教学,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激发着学生求知的欲望。

第3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针上虽然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不少课程却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尤为如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下,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与专业技能课程相比较,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甚至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必要性。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上高职就是为了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学不学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政治课,所讲的道理大家都熟悉,上不上课无所谓,学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白白浪费时间。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陈旧,不能与高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差别不大,未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缺乏吸引力。更何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内容还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交叉与重叠,课程缺乏时代感、超前性。另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大班上课等客观因素,不仅增加了教师的上课难度,也进一步削弱了课程本身的吸引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述挑战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恢复应有的功能,对课程本身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作为一位在高职院校从事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的特点,改革和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改革不仅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有学术意义的课题。

1.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专题性地进行教学,甚至有必要重新编写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编撰的材,它比较符合普通高等院校的体系和教学,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针对性不强。高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传统的社会精英,而是培植新型的专门技术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1)将人生观、世界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大多数高职生的人生目标都比较现实,没有太多的理想化,踏踏实实为其所长。对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对其进行立志教育,从而帮助学生作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去实现人生理想。(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学生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因此职业道德是企业特别重视的人才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对此,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凝聚职工的重要思想武器,要求职工融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把企业文化纳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非常必要的。  2.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特别是大课教学,一个教室超过上百名学生,师生互动极少。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微乎其微。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其重要手段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1)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组织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讲授“基层民主建设”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到附近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并由小组写调查报告分别对村民自治、大学生村官等问题进行探讨。(2)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课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可以将当下的各种新闻热点、社会热点,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嘴讲,动手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比如在讲解“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高中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则介绍大学生活学习特点,并比较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使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有更全面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观看《考霸张非》的视频,并让学生就视频进行讨论:“为什么一个能连续两次考入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却会多门挂科,两次被退学?”从中使学生认识到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换角色的重要性,从而为顺利地进行大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如2011年11月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也是非常典型的事例,完全可以作为讲解道德诚信内容时课堂讨论的案例。(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三节课连上,中途虽有休息,但如果一直由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如学生一直听教师讲授,其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25分钟。因而,教师必须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一般第一节课由教师进行20分钟的课程导入和案例讲解,以生动又带有思考性的案例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之后,由学生带着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25分钟;第二节课由学生进行主题发言和自由辩论,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并适时点评;第三节课由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展开讲解25分钟,最后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当堂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

三、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评体系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七开或四六开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注重以考试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忽视了学生课内外实践的表现。实质上,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必须对传统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注重多样化和及时化的考评。

1.丰富评价内容。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纳入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及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

2.多主体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很多课程都是在企业、实训基地等进行,因此来自企业和社会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的评价也很重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考试成绩不仅要由担任该课的老师来评价,还要由企业和社会其他群体来评价,这样才能全面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职业教育跟社会贴的更近。

第4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一、概述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从哈丁“公地地悲剧”(1968)、Dawes等人的“囚徒理论”(1973,1975)和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1965)等理论模型出发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入手,通过考察了托拜尔和瑞士等拥有社群土地的村庄、日本有大量公共土地的村庄自主治理的成功案例以及土耳其和加利福利亚等地失败案例,提炼出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资源管理的方法,阐述了运用非国家(集权式)或非市场(私有化)的解决方案解决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形成自主组织理论,开发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务的创新制度理论,为面临“公地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为避免公共事务退化、保护公共事务、可持续利用公共事务从而增进人类的集体福利提供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

二、一个例子:公共池塘的低效

阅读本书的案例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有些村落对公共资源的管理高效而低成本,有些却低效甚至陷入瘫痪?甚至于在同一村落对某项公共资源的治理很成功,而同一群人对另一项公共资源的治理却低效呢?

在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的一个村庄,村东头一个大池塘面积约五亩,每年产鱼四百斤左右。如果技术适当,像这种最普通的增氧受限、不能冲水的池塘每亩也能产鱼350斤左右,该村这么大的池塘应该能捕鱼1500斤,可现在才400斤!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而产鱼为何如此少?除了缺乏一定的技术,主要原因是“集体困境”-常年偷偷捕鱼的人不在少数。村民就算知道了有人偷鱼也不会去向队长报告,因为“得罪人”的成本很高,而且偷盗者侵犯的是集体利益,分摊到自己头上的利益损失很小。可是一旦一些偷盗者偷鱼成功,其他村民也会针锋相对地去偷,因为他们会觉得如果他们不那样做的话,他们就会吃亏 ,结果所有的农民都会这么想,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总是会有“其他偷盗者‘偷盗’得更多”的想法,于是行为更加变本加厉。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偷鱼―不举报―偷的更多―鱼更少―更没人管……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理性的农民之间并没有有效合作已达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和农民也没有效配合和分工,以致基本没有摆脱“公地悲剧”。

在农村,池塘是典型的公共之物,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尽管名义上池塘属于全体村民,但由于“心理上的遥远感”,“公物”变成“他物”,没有人愿意去举报偷鱼人,更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提高池塘的产量。安徽乃至全国这样的村庄都很多,因为治理困境浪费了宝贵的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公共资源才能使农民的福利最大化?

三、我的思考:农村公共资源的治理之道

奥斯特罗姆经过广泛调查调查发现现实并不总是陷入困境,还是存在着一些治理之道。根据我国特殊国情以及奥斯特罗姆的理论经验,我也认真思考了农村治理困境的解决办法。

(一)提高乡村政府的管理。在农村,由于没有市场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管理,一般经验是只能依靠政府,而农民对政府是敬畏的,期望也最高。哈丁在提出著名的“公地悲剧”一案后又说,“在一个杂乱的世界上,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民就必须对外在于他们个人心灵的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Hardin,1978)。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是政府是万能的,他信息准确、监督力强、制裁可靠、行政费用为零等,其通过自身的力量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可是现实生活中政府远远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农村,本身官员素质就不高,一般就高中文化,缺乏专业技能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有时候还要兼顾自家利益。

所以我认为提高乡村政府的管理能力依然是提高农村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施行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全国还有很多的农村没有大学生去落脚,很多有用的资源在无知中被浪费。

(二)引进市场机制。因为私有化也只适合一些可以分割利用的资源,例如月形村的森林都是一小片的划分为私人所有。像池塘、道路、水库这些公共资源只有当做一个整体才有意义,也就没有办法通过“缩小局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一类公共资源可以引进市场机制,通过拍卖的方式将池塘的所有权拍卖给某个“出价最高”的局人。这里的出价包括该局人的相关技能,拥有池塘后分给其他局人的利益。

第5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00)

摘要:通过对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从树立农村创业教育新理念,构建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评价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高校农村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50-0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B141JY0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齐晓东(1970-),女,河北平山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甄晨光(1980-),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刘春秀(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有知识、懂技术、能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因此,加强高校农村创业教育,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到农村创业实现就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缓解就业难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创业教育观念的陈规性 尽管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招生工作全校动员,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的情况相比,创业教育并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高校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之一,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农村创业教育更是较少涉及。

1.2 农村创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 有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还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还有些高校只局限在创业实际操作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比如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设计活动”等,尽管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难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大多数高校都不重视对农村服务意识的培养,直接服务农村的专业寥寥无几,针对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教育几乎没有。

1.3 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随着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不断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相当于建立创业教育学院或创业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设施配备良好、功能齐全等硬件环境,各高校在师资配备上比较薄弱,目前多数学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或从事大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辅导员等。这些老师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己没有创业经历和经验,更加缺少创办过农业企业的企业家、创业者的课堂参与,农村创业教育教学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课程传授,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咨询和后续支持服务时,很难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高质量的农村创业指导服务。

1.4 缺乏科学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目前,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良莠不齐,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学校缺乏完善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基本上是结合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评价考核,但是农村创业教育的质量受到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学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教育若要按质按量地落到实处,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2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这就要求加快高校农村创业教育改革步伐,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服务。

2.1 树立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的新理念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深刻认识实施创业教育尤其是农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村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把农村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农村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核心指标考核体系之中,要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农村创业教育理论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调动全校力量共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吃苦精神教育,为农村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

2.2 构建专业化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农村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农村创业,热衷于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构建专业化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完成该目标的重要抓手。农村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理论课和创业实践课。农村创业理论课在讲授农村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践操作等方面知识的同时,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纳入农村创业理论课中,同时将“三农”知识融入所有创业理论课程,使学生能接受到更全面系统的专业化农村创业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业实践课可通过邀请一些从事农业创业研究的专家和有农业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针对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开通大学生创业教育网,开设农村创业教育专栏,加强农村创业教育资源建设,宣传国家和省鼓励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政策措施,分享各地、各高校开展农村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传播创业理念、创业知识,搭建创新、创意、创业平台,激发大学生农村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创业实践中;通过创办大学生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富民协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形式,广泛搭建渐进式农村创业实习实训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农村创业实训舞台和机会,增强其创业的能力与信心;通过举办“农业项目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农产品营销大赛”等各级各类农村创新创业竞赛的形式进行农村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农村大学生创业技能。

高校应当依据农村创业教育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规划农村创业教育的分段实施,以保证学生从跨入校门到毕业走上创业之路,从在校学习到创业实习实训,都能接受到相应的农村创业教育与指导,真正做到把农村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关注全程化开展农村创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各阶段的农村创业教育内容相互贯通、有机衔接。

2.3 加强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必须是综合性的,不仅要掌握农村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足够“三农”知识,了解农村创业政策、农村创业形势、农村创业程序,具备开展学生工作的相关经验等。目前高校的农村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并不理想,高校加强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其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具体说来,一方面,重视对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在职培训,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其满足创业咨询岗位工作要求,具备信息采集和整理技巧、熟悉政策法规、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实施培训服务、方案执行服务和后续服务等专业的咨询服务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注重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实践锻炼,要注重农村创业成功或失败个案的积累,组织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开展农村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对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辅导实践,对学生农村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创业师资农业实践基地,通过参观、座谈、挂职等方式了解农业企业的人才招聘流程、选拔标准、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等情况,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切实提升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外聘相关专家和有经验者参与到农村创业教育团队当中,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传授经验,进而提升整个农村创业教育的水平。

2.4 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体系与社会评价体系相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以此来增强学校各部门强化农村创业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农村创业教育效果,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农村创业就业。

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高校为培养农村创业人才,对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培养过程中评价,在评价中完善和提高的动态理论体系,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同时,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还必须对农村创业的技术成果、技术指标、市场前景进行评价,对创业团队的整体结构、创新能力等评价,大学生创业为获取风险投资者的资金投入还须接受风险投资者的评价,因此,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也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只有做好农村创业教育评价工作,做到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农村创业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于农村的新型创业者。

农村创业教育校内评价是指学校的考核督导部门对相关院系、相关部门农村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同时加强对从事农村创业教育人员的科学管理,对他们的履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进修学习、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对评价不合格的人员,严格执行“优胜劣汰”,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校外评价包括学校聘请咨询专家、投资家、企业家、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对学校的农村创业教育质量、效果、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进行考核与评价。农村创业教育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评价考核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对于高校农村创业教育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保障了评价考核的质量,同时也为农村创业教育工作的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关朋,孙云龙.新农村视域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7.

[2]徐秀芳.建构主义视野下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3.

[3]田建伟.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的路径选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4]竺正海,肖红霞.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5]李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教育[J].农业经济,2008,8.

[6]刘景宏.关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5.

[7]桑大伟,谢富纪.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4.

第6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自主创业 效果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总量一年比一年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3年的699万,预计2014年将达到727万。如何解决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党和政府历年都高度重视,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帮助部分高校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最近,笔者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内容涉及创业指导、创业政策了解程度、创业效果、创业环境和服务措施等方面。通过调查与分析,使我们对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可以为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效果及意义分析

1.毕业生创业有效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创业的活力将形成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为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自2001年以来,焦作市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达3800多,带动了22800多人就业。为此,市委市政府为了鼓励毕业生创业,已连续6年举办了毕业生创业之星表彰会,对优秀的予以重奖,如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吴晓君,从一名村官到一名养猪状元,吸纳员工50多名;又如自主创业典型崔小花从摆地摊卖小花伞、办小超市起步,到承包360亩土地,再到建成集科技示范、水果种植、苗木培育、特色养殖、农业观光、度假休闲、生态餐饮于一体的绿色园区,其固定资产已过一个亿,带动了500多人就业。

2.毕业生创业有效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在人才市场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形成严重错位。而创业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实现专业对口,而且还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直接推动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情况分析看,67%的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都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来实现的,使许多新知识、新技术能够迅速地应用到现实创业中。从行业分布看,网络服务和软件开发占16.5%,种植养殖占7%,各类培训业占11.3%,开办网店的占7.8%,科技创新占2.1%,酒店餐饮服务占20.9%,食品加工占8.8%,商业占18.5%,其他占7.1%。

3.各级政府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近年来,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优惠的创业政策,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如2013年焦作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三大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是货币出资“零缴付”。明确规定:放宽出资方式限制,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货币资产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100%等。二是经营场地“零成本”。明确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动漫设计、电子商务、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等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经营项目,以及机动车运输、个体演出经纪等采用流动经营方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可登记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三是服务创业“零收费”。明确规定: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各类企业的,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高达20%以上。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虽已形成一定气候,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创业成功率已达4%左右,但平均创业成功率只有2%~3%,与我国人口大国相比和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相比还不太适应,特别是在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经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有创业理论优势,但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

高校毕业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敢试敢创的优势,但许多毕业生创业者缺乏相关企业工作和创业的实践经历,往往仅凭自身的理论优势和技术优势,缺乏开办公司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导致有的创业者经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仍业绩平平。

2.有创业梦想,但政策宣传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毕业生创业的有关政策。但由于宣传不够,使有的毕业生对创业优惠政策所知甚少,更谈不上享受了。调查显示,不了解当地政府有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占45%;了解有创业扶持政策但不知道怎么办理相关手续的占35%;嫌办手续麻烦的占20%。

3.有创业教育计划,但创业指导的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日常教学体系中,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作为必修课。但在教学中对创业教育并不够重视,对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准确的定位,往往讲理论的多,联系实际的少,满堂灌的多,锻炼动手能力的少,导致毕业生对创业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

4.有合适的项目,但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

大学毕业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有78%的毕业生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撑。有的虽选定了合适的项目和发展方向,但对白手起家的毕业生来说,资金来源除靠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小额贷款来解决外,其余的则要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借款。而依靠“借”来的资金进行创业,风险较大。

5.有创业的愿望,但创业意识不够强

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80后、90后已成为主流,并且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毕业后,第一位的是考入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是到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有56%的毕业生认为,对自己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思想观念。同时,有75%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出国留学、进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型企业或到大城市打工,相对而言选择创业的只有8%左右。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1.强化创业素质,从低处起步

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校期间打牢综合素质根基是关键,要选择先就业再创业。从创业的经验看,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先就业或打工,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相关经验,又积攒了一定的资金,必将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精心筹备创业的准备,主要包括心理、资源、技术、能力、启动资金和适合的项目等的准备;要精心选择项目方向,通常情况下,初次创业资金和经验都有限,要选择投资不大、人手配备少的项目,如从小超市、小商店等小本经营做起较适宜。

2.完善优惠政策,健全创业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出台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将毕业生创业纳入就业创业整体规划中,如焦作市人民政府2013年出台了31条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让广大毕业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和服务。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创业服务机制,为毕业生创业健全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相结合的创业服务机制和“一站式”办事流程,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要把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摆到重要的位置,强化各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创业教育;二是开展“创业一对一”培训模式,既要丰富创业者所必备的经营方面的经验,又要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办理有关手续,如何规避市场风险等知识;三是提升毕业生创业能力,要多组织召开毕业生创业实训项目推介会、创业实训现场交流会、创业大赛等活动,聘请创业之星、企业家、成功人士等作为实战培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4.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毕业生创业需要勇气,创业成功需要认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已渐成气候,但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政府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毕业生创业成功案例等方式,大力传播创业观念,培育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帮助社会、毕业生及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影响和带动更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工商局.关于支持我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意见.豫工商文[2009]29号.

[2]谢长虹,陶钧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调查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0(1).

[3]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4]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5]张芝和,付兆锋.大学生创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才,2010(21).

第7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关键词:农村;家政;素质;教育家政

素质教育最近几年被社会所重视,认为家政素质教育是改善国民家庭生活,提高家庭技能,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受整体受教育水平制约,家政教育属于缺失状态。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家庭生活的幸福,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农村家政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农村开展家政教育(指家政素质教育,区别于家政职业教育,下同)。

一、在农村开展家政教育的必要性

1.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绿色植被面积大,工厂企业、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少,生态环境较之城市要好。但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的环境明显在恶化。农药化肥使用大量增加,白色垃圾泛滥,土地重金属、农药普遍超标。造成农村环境恶化固然有工业生产的因素,但是与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家政素质有关。比如农民选择农药,只考虑杀虫效果,不考虑环保;田地有杂草都使用除草剂,不再人工锄草;采用烧毁的方法处理垃圾,认为焚烧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做法。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表现之一是水的污染。曾有专家到全国141个村庄进行调查,有46.1%的村庄水受到污染。主要原因依次为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和城市排污。其中农药化肥与生活垃圾引起的污染共占46.15%,超过了工业发展的比例。而这种污染源完全可以通过家政教育,改变农村居民往水源地乱扔垃圾、排污的行为习惯,从而得到改善。2.保障农村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既包括蔬菜、水果、粮食等农村生产食品的安全,也包含农村消费的(外来)食品的安全。农产食品的安全在农村生态环境相关内容中已提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不仅生产时大量使用农药,稻谷、玉米等粮食在储存时,为了保证储存效果,甚至有农户直接在粮食上面喷洒少量农药,进一步加重了污染的程度。用化肥袋子装粮食、用空油漆桶装饮用水、用塑料袋打包热的食物,这些不健康的行为在农村更是司空见惯。同时农村所消费的食物也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接受过食品安全的教育,不懂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在农村地区进行家政教育,可以让居民减少、避免食物的污染,选择健康的食品,拒绝消费违法销售的食品。3.提高农村儿童素质。提高儿童素质主要有两个问题:优生与优育。第一,优生问题严峻。孕前准备、孕期检查等优生的行为在农村地区逐渐被接受,但优生的知识普及面不广,普及效果不理想。据卫生部2012年的数据,中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2000-2011年围产儿神经管缺陷、肢体短缩等先天性缺陷发生率,农村地区远高于城市地区。针对农村地区缺乏优生指导的实际情况,我国曾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免费补充叶酸、免费筛查听力障碍等项目。但项目实施的受众面不广,且项目开展时间有限,不能长期化、常规化,所以收效不大。关键问题还是要从提高父母的素质着手,在农村年轻夫妇中普及优生知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率。第二,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农村家庭教育,最突出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大多是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爷爷奶奶只能照顾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基本没有能力顾及,甚至儿童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最近几年,农村儿童意外伤亡、女童被事件频发,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易成问题儿童,长大后成为问题少年,对于孩子自身、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指导、心理疏导、人生引导,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相关教育非常必要。4.建设农村幸福家庭。农村家庭问题首先是家庭稳定性的问题。在农村家庭,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主要是通过邻里、亲友的劝解对当事人进行建议。这些建议存在很多经验的合理之处,但是大部分缺乏客观的立场与科学的态度。其次,男权文化也是农村家庭问题之一。在农村,父权文化根深蒂固,殴打、虐待妇女的现象时有发生,女性如何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教育男性尊重女性,需要家政教育的参与。第三,农村婚姻风俗中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改变。如彩礼现象,彩礼的风俗已经影响到一般农村家庭的基本生活,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家政教育是树立文明的婚恋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进行农村家政教育的内容

农村家政教育内容应符合农村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真正达到家政教育的目的。1.主要内容(1)环保知识。垃圾处理知识:指导农村居民进行基本的垃圾分类,如塑料、废纸、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分开处理,牲畜粪便、稻草再利用。农药化肥的使用:包含农药化肥的选择、使用时间、频率、施肥注意事项等。保护水资源:污水的处理与排泄、水源河流的保护等。同时普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环保意识。(2)食品安全。农产品的安全:控制土壤、水体、农药等对农产品的污染,减少食物储存、包装的再次污染。农村消费食品的安全:指导农村居民选购食品,辨别伪劣产品,杜绝三无产品。同时进行食物烹调、食物中毒、食品营养方面的指导。(3)婚姻家庭。指导农村居民建立正确婚恋观,科学处理家庭关系。宣传优生、孕产妇保健知识。帮助农村妇女维护权益。强调家庭责任、伦理关系、赡养义务,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4)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现代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如何与父母沟通与情感联络,隔代抚养的利弊,儿童安全注意事项等。(5)农事指导。农事指导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收入,与农民的幸福感直接相关。主要从农作物的选择、经济作物的开发销售、农用机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家庭编织、家庭清洁、美化,服装的洗涤与保管,家庭科学购物(含网上购物)等也应纳入农村家政教育的内容体系当中。2.具体安排(1)内容应分层次。鉴于我国农村家政教育薄弱的实际情况,家政教育应该从初级层面的内容开始,如家庭的饮食安全、服装的洗涤、农用器械、电器的使用等实践技能方面的内容。中级阶段开始指导居民处理家庭关系、家庭营养、优生优育指导,这些相对抽象但也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最后进行家庭休闲、环境美化、创业、农产品开发等指导,这些教育内容能够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高层次的家政教育内容。(2)内容因地制宜。农村家政教育内容选择应因地制宜。如南方与北方饮食习惯不一样,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时,内容侧重点就不同。同样是农事指导,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也有区域性的区别。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同一而论。家政教育的教材(或讲义)应以省为单位编写,这样才能切合各地实际情况。(3)内容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家政教育的内容应该解决新问题,关注新现象。比如农村地区使用手机普遍,网络发达,可以开展手机、微信、邮箱的使用,网上购物、缴费等指导。

三、在农村进行家政教育的实施方式

1.整合现有师资,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利用大学生村官、驻村帮扶干部、农村退休教师等人力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开辟农村家政教育的途径。在农村进行家政教育是建设和谐农村的新举措,在没有形成农村家政教育体系之前,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广泛实行村官制度,偏远农村有驻村帮扶的政策。可以将这些下乡人员集中培训家政教育知识,列入家政教育的首批师资对象。培训农村家政工作者的师资可以从相关部门抽调(比如讲环保就从环保局请,讲孕前保健就从妇幼保健所),也可以从湖南女子学院、吉林农大等有家政学本科专业的学校聘请,把基层的农村工作者培训成懂得家政知识的“全才”。村官培训好之后,再回村里培训村干部、党员、积极分子,让他们进一步指导全村的居民,达到全面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同时,很多农村地区以前每个村都有1名以上的民办教师(后多转公办),大多都已退休。这部分老师不仅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更有着对农村教育的热爱,如果开展家政教育,可以把这部分老师的力量发挥出来,会大大增强家政教育的师资力量。2.利用多种途径,合力发展家政教育在农村开展家政教育应选择农民喜欢且易于接受的形式。(1)开展讲座。讲座是主要形式之一,因为可以集中地讲解家政知识。为了避免讲座的枯燥,在讲座之前可以观看视频,讲座之后安排知识竞赛,并发放农村生活用品(如牙膏、洗衣粉之类)作为奖品。(2)电视网络通信。录制家政教育纪录片、宣传片,当地县电视台播放。也可以编辑家政小知识通过短信的形式发到农村居民的手机。根据不同时节发送不同的内容。(3)文艺活动。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在文艺节目中渗透家庭和谐文化、计划生育、食品安全等的知识,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增强趣味性。(4)利用三下乡、群众路线活动等载体。每年暑假高校的三下乡的活动是开展家政教育的良好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群众路线活动、国庆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都是开展家政教育的有效途径。3.采取可行教育方法,灵活有效因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在进行家政教育时应注意方法。(1)少讲理论多讲实践。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家政教育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如果讲很多理论知识,农民可能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一般应多讲实践技能操作的内容,如现代农用机械的使用,最好是现场操作、指导。(2)立足本地特点。师资尽量利用本地资源,指导时尽量使用本地方言,可以增强教育效果。进行家政教育时选择本地近时间段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如在春节期间,在外务工人员大多会回家过年,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指导的活动,就能让孩子的父母参与。(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根据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如同样是讲构建和谐的家庭,男性与女性应该分开上课。男性侧重于讲男女平等思想,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则应该讲婆媳矛盾的处理、婆家与娘家关系的处理,自身权益的维护等。(4)运用身边典型。挖掘农村中在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家庭环境、家庭创收等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人物,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宣传,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增强家政教育的效果。同时收集农村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讨论身边人的案例,增强教育内容的熟知感,更具有教育的感染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开展家政教育确实在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篇幅关系,不在此文中阐述),但鉴于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教育、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开展家政素质教育已非常急迫,它将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后代素质的提高、家庭生活的幸福等起到积极、巨大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农村开展家政素质教育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选择。

作者:郑艳君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1、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乡镇依托综治中心,村居依托村部、城市小区依托服务中心普遍建立健全调解阵地;在县工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争取年底在交警大队、分金亭医院、县医院等成立专业调解工作室,2014年上半年在经济开发区设立司法所,鼓励与支持有威望、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老党员、老干部、热心调解事业的年轻同志设立个人调解室,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

2、健全网格化排查机制。与县法院、检察院及基层法庭签署庭所共建和检司共建协议,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多元调解全覆盖,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制度完善,运作正常,网格化排查预警覆盖率达100%,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排查率,调处率90%。

3、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集中检查等方式着力提高专职调解员的职业技能;推广“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做法推进调解社会化建设;聘请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等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特定人群担任调解员。

4、创新举措,推进特色调解全覆盖。在村居公共服务场所张贴“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便民公示牌,把人员照片、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公示上墙。实行人民调解员等级和调委会星级评比活动,大力提高基层调解组织的基础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水平。争取出台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

(二)加快规范化建设,实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1、健全完善工作载体。年底完成600平米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提档升级,2014年重点计划投资100万元完善阳光就业培训基地,公益劳动基地建设,社区矫正安置过渡基地。

2、构建动态管控模式。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完善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服从管理、违反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及社区服务,严格按照每月不低于8小时的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突出对未成年犯个案矫正,制定个案化矫正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教育。

3、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风险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效能,充分运用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平台,对全县社区服刑人员适时监督管理和定位管控;全县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实行风险评定,实施“宽管、普管、严管”,对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前三个月一律实行严管,并实施手机定位监管,社区服刑人员新入矫手机定位率达100%,社区服刑人员手机总定位率达60%。

(三)加强多元化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1、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一是2014年重点打造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律师或人民调解员为主体,提供公证、法律援助等“一条龙式”的系列服务,并与相关法律服务机构具体承办“无缝对接”,逐步带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二是引导律师事务所合理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浙江商会、青阳工业园区等律师工作室建设,推动工作长期化、规范化;三是“点面结合”统一农村律师工作室工作流程、硬件建设等,建成5个以上有代表性的“示范法律顾问工作室”,逐步实现23个乡镇的全覆盖。四是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拓展“12348”服务功能,设立法律服务QQ群在线交流,提升普法网公共法律服务效能,依托省厅司法行政专网,全面建设网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办理网络法律服务事项,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有机整体。

2、保障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建设。健全县、乡、村法律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3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在全县律师事务所和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就近就地为城乡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凡是城乡居民无论法律咨询,还是申请法律援助,只需30分钟,就可到达所在的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得到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

3、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律师和乡镇结对帮扶,建立联系点制度;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村法律服务志愿者小分队,探索建立法律服务人员积分制度,并出台配套考评细则,规范服务行为。

(四)提升常态化建设,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

1、优化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县、乡、村、组四级普法教育组织机构的职能,构建“法制宣传员”、“学法中心户”、“法律明白人”网络,有计划地培养专业普法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有效的利用各级社会资源扩张法制宣传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

第9篇:大学生村官典型案例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为本; 抗逆力; 预防策略; 社工项目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5-0084-07

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高发。而由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对8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报告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1]。因此,帮助面对挫折或逆境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或抗逆力,是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微观路径。本文基于对传统抗逆力干预思路过于个体化与心理化的反思,通过实施以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分析其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以对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提供循证研究,并进而观察中国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模式、资源与发展方向。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与抗逆力:文献回顾与服务设计

所谓抗逆力(resilience)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或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正向选择及应对,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2]。随着社会的变迁及风险社会的来临,个体所遇到的危机事件与不确定性越来越多,需要增加社会公众对于风险与挫折的应对能力,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及行为的发生。从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探讨到近年被国内学者引入国内实践,抗逆力理论已经成为了针对特殊对象与弱势群体进行实践干预的重要理论范式。

抗逆力理论受到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可以用抗逆力理论来解释传统挫折侵犯范式的理论不足,即为什么有些人受挫后出现攻击行为而有些人则并没有出现?如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加梅齐(Garmezy)对伦敦6个贫民区域的数个家庭进行了跟踪性研究,发现虽然这些家庭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诸如、犯罪、精神病亲属、家庭暴力、恶劣的生活空间等不利因素,然而父母对孩子表现出了弹性的管教与反应态度,比如关注子女在校学习成绩、注重维持良好的家庭气氛、给孩子灌输对生活与人生的积极价值观等,使得这些子女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或犯罪行为[3]。林光缇(R.Linquanti)也指出,如果具备抗逆力,即使身陷明显的压力和困境中也不会发生诸如物质滥用、精神不健康、犯罪等问题[4]。其他的研究也证实,青少年个体抗逆力的强弱与青少年是否犯罪密切相关[5]。

基于抗逆力理论提供的新视角,不断有学者将抗逆力概念引入到青少年犯罪实践工作中,试图通过提升抗逆力来预防青少年犯罪风险。如加拿大学者迈克・安戈尔(Michael Ungar) 运用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叙事疗法及建构主义视角,来帮助高危青少年挖掘和唤醒自身潜在的抗逆力,以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心理失调的发生,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6]。布洛克(Block)也通过青少年朋辈、家庭及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对其行为进行干预,明显地减少了问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7]。我国内地学者田国秀、范燕宁等也做了一些尝试,从提升或恢复抗逆力的多个视角,对问题青少年、未成年劳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青年群体进行了实务干预工作,使这些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挫折坚忍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良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变[8,9]。由于这些抗逆力研究的不断深化及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展,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的理论研究重心也在发生调整,从过去强调控制、惩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强化抗逆力的模式,转变为关注高危青少年的个人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模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实践努力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心理学的色彩还非常明显。从目前所采用的大多数干预方法来看,着重对青少年人格与认知的重塑,重“辅导与治疗”而轻“服务与支持”,主要用心理治疗的方式,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手法的系统介入,容易陷入“方法为本”或“问题为本”的狭隘视角[10]。其次,干预设计微观化而脱离地方宏观社区实践,偏离社会工作原初的专业使命[11]而导致所谓的外在社区环境支持流于形式。而对抗逆力的提升除了要从心理学上进行认知人格干预外,还更加需要关注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最后,对青少年抗逆力的服务模式仍然是一种单一的服务方式而缺乏整合性的服务方案,仍然过于关注个体而缺乏个体与系统的持续互动。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试图以抗逆力理论为视角,将既有的抗逆力模型加以本土化,并以一个农村社区为本的(rural community oriented)、整合性的服务框架来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加以干预,使之更加具有操作性及可复制可推广性,其框架与模型见图1。

图1整合性、农村社区为本的抗逆力提升模型

根据抗逆力理论,当个体在面临外界的风险和压力事件时,抗逆力会与外界危险因素相互对抗,当抗逆力能够抵御外界风险因素时个体就能维持原有的系统平衡,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而当抗逆力不足以抗衡外界风险因素时就会出现个体生活紊乱的状态,甚至有可能走向越轨与犯罪行为。因而要预防青少年犯罪风险,就有必要提高青少年的抗逆力。从上述服务框架设计来看,抗逆力主要从内部保护因子与外在保护因子两个层面得以体现。内部保护因子包括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同理心、责任感、挫折耐受力、社交能力、冲动控制力等特质。外部保护因子分为三个层面,即家庭、学校与农村社区。家庭在抗逆力中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气氛、亲子关系、沟通方式等;学校在抗逆力中的影响包括学校文化、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管教方式等;社区在抗逆力中的影响包括农村社区环境、农村社会风气与民俗、农村社区支持、朋辈群体等因素。

二、抗逆力视角下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干预项目过程分析

(一)服务项目的背景

出于服务基层农村社会及拓展实习空间的目的,笔者利用高校资源与FJ省XM市A镇农村社区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与营造活动。A镇属于一个典型的大型农村留守社区,大部分劳动力进城务工,留下了众多仍然在家接受教育、或辍学在家又未到工作年龄、或各种原因无法随迁入城的留守青少年。该镇户籍人口中14~25周岁的青少年有337人,而所谓的单亲、辍学、隔代生活、归正、闲散等“问题青少年”却有近90名,特别是该村近年已连续发生了几起牵涉到留守青少年的案件,因此留守青少年问题成为A镇特别重视的议题。镇政府干部及众多村民对此都有较为强烈的担忧,认为虽然现在很多村民进城务工赚钱,在经济收入上的确有了提高,但在家庭照顾与子女教育上却力不从心,赚的钱是建立在失去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留守青少年的教育上,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根本无法管教,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很容易收到不良影响,变成问题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于高校合作试图改善村庄目前面临的留守青少年状况有极大的热情。在与A镇的接触、调查与评估后,笔者与指导的学生及农村社区工作者以上述抗逆力模型为框架,设计了一系列的农村社区工作服务项目,以减少A镇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风险。

(二)项目服务总体过程

因此,这个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项目属于A镇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的一项青少年社会服务子项目。项目名称为“逆风飞扬”。项目首先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上述模型制订了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量表,对该镇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失学失管、有过偏差行为的留守青少年对象共50多名进行了测试,筛选出抗逆力比较弱的14名留守青少年,再根据自愿加入的原则,最终选择出8名留守青少年参加这个提升项目,他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

1.基于内在保护因子的个案工作介入。在留守青少年个体层面主要采用了个案管理、成长困扰辅导、抗压小组等方法,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同理心、责任感、挫折耐受力、社交能力、冲动控制力等特质。项目社工首先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通过探访、谈心、帮助做农活、辅导作业、上网培训等分别与这些留守青少年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让留守青少年及其家庭对社工产生信任感并表示愿意配合项目的要求。在对项目留守青少年的个人与环境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后加以评估,为这些留守青少年制订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社工针对留守青少年的资源与生态系统进行了走访与了解,为整合这些资源与系统做好准备工作。针对这些留守青少年个体普遍存在的与父母关系淡漠、祖辈缺乏权威、受挫感强、易冲动、不愿与人交住等状态,社工通过“心声话你知”、“我的优点你来说”等小组活动等方式为他们开展了成长困扰辅导。社工还特别组织他们进行抗压小组的活动训练,以增加他们的抗压能力。在抗压小组活动中,社工努力通过为留守青少年组员营造一个真诚、有尊严和温情的小组气氛,积极引导他们归纳自己的优势,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优缺点、个性、人际沟通和生活目标等内容;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留守青少年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实现自我接纳、增强自我尊重与自信,学会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同时欣赏自己的长处。同时,还希望这几位留守青少年在这样一个互助团体中培养归属感和接纳感,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倾听、体察和关心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基于家庭支持系统的修复与再造。留守青少年家庭层面是项目的工作重点,社工通过开展家庭治疗对家庭结构进行调整,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关系加以调整,加强留守青少年与在外父母之间的联系。对于大多数留守青少年来说,家庭主要的问题是父母关系松懈、缺乏沟通、隔代教育方式不当、祖辈权威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社工一方面通过留守青少年开展“写给远方父母的一封信”、“每周免费电话日”、“给爸妈留视频”等活动,要求留守青少年主动与城市父母联系,将心理想法传达给父母;另一方面社工通过电话与留守青少年的父母取得联系,将告知他们的状况并要求其父母增加联系的时间,尽量多找机会回家看看。通过这些形式社工帮助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青少年之间重新建立起新的沟通形式,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与家庭环境,以提升家庭保护因子。对于有残缺、变故或较大经济压力的留守家庭,留守青少年由于缺乏家庭支持关爱易导致感情冷漠、孤僻、攻击性强的性格,因而社工主要通过村庄资源链接、福利支持及危机干预等方法帮助青少年减轻压力感与挫折感,提升保护因子,如为符合条件的留守家庭申请低保、村干部定时探访、农忙季节农活支持等。针对祖辈权威缺失管教无力的问题,社工组织留守青少年进行角色扮演,要求留守青少年从爷爷奶奶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爷爷奶奶的不容易。此外,要给留守青少年的祖辈进行教育技巧讲座,传授隔代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3.基于“生―师”支持关系的学校社工干预。针对6位仍然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但辍学的留守青少年,学校层面的主要社工方法是教师工作坊、建立留守档案、学业辅导等多种形式。失学导致失管,对农村留守青少年来说,学校对其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现在“读书无用论”倾向的抬头、学业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约束、农村学校管理松散等原因,许多留守青少年不愿读书而辍学在家,这是留守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项目社工认为让辍学留守青少年“重返校园”是提高其抗逆力的关键。而农村学校干预首先要调整学校教师对留守青少年的关注度,把以往由“师”为中心的工作关系改变为以“生-师”为导向的支持关系。因此采取了A镇初中教师工作坊的干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教师的认知来建立教师与留守青少年的良好互动关系。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功利性与应试性的理念,由于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太理想且比较难管理,因此有些老师对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有意识地忽视甚至排斥。因而社工在A村教师工作坊中通过案例介绍、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的形式让老师对原来的一些做法加以反思。教师们参加完教师工作坊后普遍认识到自己原来在学生的成长中除了学习以外能够起到如此大的影响,认为不仅应该关心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在此之后A镇初中教师为这些留守青少年建立了日常表现档案,从情绪、身体状况、生活、学习情况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既能够及时发现留守青少年出现的风险,也方便外出务工父母细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老师还在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小组、技能小组过程中,要求留守青少年积极参加,并要求成绩好的同学与他们结成一帮一的支持关系,强化他们的学习生活,增加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4.基于农村社区为本的社会保护双向服务。A镇社区层面的保护是项目的核心内容,项目试图将农村留守青少年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来加强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保护因子,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村庄资源参与留守青少年保护事务反过来促进村庄社区环境的改变、农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农村社区自身能力的提升。后一层面看起来与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并无直接关联,但却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作用于农村留守青少年。因此,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工作内容,一是A镇服务于留守青少年,二是留守青少年反向服务于A镇,这种思路充分体现了一种社工整合的目标及以“社区为本”的原则。(1)是A镇正向帮助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如A镇法制宣传、A镇福利计划、社区支持等工作,主要通过这些方式来搭建提升留守青少年抗逆力的社区互动、互助支援平台。首先A镇政府根据这些留守青少年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福利支持,如办理低保、农忙支持、费用减免等。其次社工在A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访了A镇内的相关组织和机构,让他们了解了留守青少年帮扶的意义及现状,并希望他们参与到帮扶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组织成立了由A镇热心人士、教师、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知青帮”社区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与这8位留守青少年结成对子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活动。社工在这个过程别注意培养村民的公共事务意识与参与意识,提高A村凝聚力。之后又在A镇的一位大学生村官提供的一个办公室内成立了留守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一些有益于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普、文娱活动,将留守青少年从不良娱乐文化、过度网络生活中摆脱出来。(2)A镇留守青少年反向服务于A镇,通过这种方式让A镇村民更加关注他们,同时也让村民看到他们、他们的家庭以及A镇自身的变化。项目举办了“雨后彩虹”留守青少年才艺晚会,向A镇村民宣传及展示留守青少年的积极面貌,让更多的A镇村民关心留守青少年事务。社工与大学生村官制订了留守青少年村庄服务计划,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让这些留守青少年充分参与。如针对A镇环境美化的活动“清洁村庄你我他”,受到村民的高度评价。

(三)多维层面的项目效果评估与反思

1.留守青少年个体层面抗逆力的评估。在项目后期,我们用同样的量表对这8名留守青少年进行了抗逆力的后测。结果发现,这些留守青少年的抗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自我效能感、责任感、自控能力、对未来的信心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的几名辍学留守青少年全部回到了校园,学业成绩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还有的顺利考上了县城高中。同时这些留守青少年与外出务工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提高,祖辈对其教育状况也有较大的改善。

2.A镇社区层面等外在抗逆力的评估。

在对家庭、学校及A镇村民的走访后,也发现他们对这些留守青少年的看法有了积极的转变,也愿意继续关注并帮助这些留守青少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A镇的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A镇志愿者组织由原来的虚设变得更加具有活力。A镇邻里冲突现象少了,文化活动多了;网吧青少年少了,治安状况好了。A镇社区凝聚力提升了,对村委会的评价也高了,几个村委会还因此得到了许多荣誉与奖励。

3.项目整体评估与反思。通过这个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的社会服务项目,我们认为农村留守青少年在面对危机时的抗逆力是越轨犯罪行为的安全网与防火墙,设好这张网与这道墙,能更好地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风险及社会再适应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风险社会及转型社会的环境下,只有让农村留守青少年提升面对风险时的抗挫折能力,只有从家庭、学校及农村社区层面加强留守青少年外在保护因子,才能真正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问题。这个项目的特点体现在,它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会工作单一的实务模式,实现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有机地整合,避免了目标单一、方法单一、成效不好的问题,充分地利用了社区的各种资源帮助农村留守青少年,对预防A镇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同时认识到,提升农村留守青年抗逆力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也面临着每个农村留守青少年各不相同的具体问题,然而相关理论并不完善,实践也不充分。虽然在项目组中8名留守青少年的抗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项目干预对象的范围较小,只是局限在一个社区中,同时服务对象的数目也过少,在其代表性上与效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日后进行相应实践方法的系统总结与服务对象的持续跟踪。

三、中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模式的思考与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空心化”的进程还将继续,留守青少年的问题依然长期存在,而在缺乏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现状下,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势头居高不下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此文以一个农村社区的留守青少年为干预对象,以社会工作抗逆力理论设计服务方案,并进行过程分析与效用评估,为社会工作干预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提供了循证范例。从这个项目范例可以得出,社会工作通过功能重建、心理干预、网络建设、资源整合等专业方法进行农村留守青少年干预具有实际价值。据此,为了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可以进行政策创新,利用当前正着力推动的社工人才建设活动,并结合暨有农村组织网络,积极发展社区为本、专业化、本地化的农村社工干预模式。

在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设计中应注意以“农村社区为本”。即无论是从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还是从生态环境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在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中,应以农村社区而非以案主个体或其家庭为核心,因为社区在其中起着环境、整合、链接及反馈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从而预防犯罪风险,就必须结合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融入农村社区、营造农村社区、改变农村社区进而改变留守青少年。一方面,只有把农村社区建设好了,所谓的整合社区力量、挖掘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参与等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农村留守青少年状况改善了反过来也会促进农村社区风貌的改变,实现农村社区提升的目标,这种思路在现实中也比较能得到所在社区的配合与支持,不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导致很多农村社工项目无法顺利落实的情况,而这一现象在现在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非常常见。因此,农村社区为本的留守青少年工作方法反对传统的“方法为本”或“问题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12],认为抗逆力建设过程是一个强调多向互动的过程,致力于系统化的多向循环改变,一方面通过外在保护因子的提升激活留守青少年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内在保护因子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认知,促进外在环境对留守青少年的支持与保护;此外,通过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变化来改变外在环境,提升与实现农村社区发展。

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方面需要倡导整合性的服务模式。在农村社会工作实际服务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社区的实况,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生活与情感状况视作一整体性、有机性的生态系统,超越传统整体与个体、宏观或微观、激变或保守的二元社会工作范式,从社区、人与互动的整体观去设计农村留守青少年服务与支持的策略。如抗逆力中的整合模式反对简单的分割内在保护与外在保护因子的作用,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问题归结为心理或家庭等单方面的问题,主张内在保护因子与外在保护因子存在互相影响的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着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的强弱。并立足整个农村社区的大环境,将抗逆力的提升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系统[13],从“人”、“环境”与“互动”的三角关系去设计农村留守青少年预防、治疗、服务及支持的策略。同时根据农村留守青少年不同的需求,整合多元化的资源及多层次的介入策略,通过不同的服务焦点及模式,以跨系统的合作方式去协助农村留守青少年提升抗逆力。

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需避免“问题化”的倾向。问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把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化。在一些传统服务话语中,“留守青少年”已经被贴上了“问题青少年”的标签,被刻板化、问题化了。只要提起留守青少年,就想起了他们“悲惨”的生活境遇、“不幸”的现实处境和“难堪”的成长记录;只要留守青少年稍微有一些个性、冲动与叛逆行为,就容易把他们看作是问题青少年。因此农村社会工作者应注意避免这种价值判断,把握农村青少年的成长特点与社会状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综合评判。二是把社会工作服务内容问题化。比如人们往往容易认为抗逆力干预就是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具体困难问题,但社会工作视野下的抗逆力干预更加强调优势视角,认为压力与风险事件在带来问题的同时也伴随着改变的机遇,伴随着激发生命的潜能[14]。农村留守青少年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对于抗逆力的提升就是要挖掘这种优势,帮助农村留守青少年在一个立体、动态及建构的环境中开发潜能,弹性应对,发展自我。

基于中国农村实际状况,发展“本地化”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社工干预模式。这种“本地化”的模式并不是重新组建新的组织与成员,因为既不现实也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而是整合既有的村委会、村民小组、群团组织、学校甚至宗族等正式与非正式组织,从理论、方法、组织、服务上进行干预。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农村社会工作的机遇,发展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培养专业农村社工、构建农村志愿者队伍,形成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干预网络。如理论上研究符合农村青少年特点的社工干预理论;方法上利用传统农村群众工作的优势,形成独特的留守青少年干预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方法;服务上提供更加乡土性、个性化的心理介入与福利支持。此外,农村留守青少年干预中,“本地化”的社会工作模式还应特别注重当地农村的组织架构、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地理状况、社会民俗及至社区文化等“地方性知识”,把握农村留守青少年独特的身心状况、成长生态环境等,形成有地方特点与实际的农村社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我国8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2):5968.

[2]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7177.

[3]Garmezy N.Stress Resistant Children: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M]//J.Stevenson,ed.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Oxford:Pergamon Press,1985:35.

[4]Linquanti R.Using Communitywide Collaboration to Foster Resiliency in Kids:A Conceptual Framework [EB/OL] .[19921015].http://eric.ed.gov/?id=ED353666.

[5]Tugade MM,Fredrickson B L.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320333.

[6]Michael,Ungar.Nurturing Hidden Resilience in Troubled Youth [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4:126.

[7]Block J,Kreman A M.IQ and Egoresiliency: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 (2):349361.

[8]田国秀.从抗逆力视角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59.

[9]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012.

[10]王君健.社会工作介入“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基于河南省ZMD市的循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1(3):6875.

[11]Specht,Harry,Mark E Courtney.Unfaithful Angels: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4:3.

[12]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J].开放时代,2011(10):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