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为广大的大学生村官提高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不但可以让他们把在学校几年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用,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农村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和人才保证,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领头羊,不仅仅是全国的希望,也是全国各级政府深化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可以优化农村干部的结构
就目前我国的农村形势而言,大部分基层干部不仅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且年龄偏大,他们在很多方面思想上还比较陈旧,选拔优秀大学生去农村的基层工作,正好可以弥补现在有农村干部的不足之处,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但可以优化农村的干部结构,还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的战斗力。
2.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长,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锻炼学习都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他们可以依靠自己活跃的思维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先进的思想深入农村,用科技致富这一手段改变农村的现有生活,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开展科学调研,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3.大学生村官可以让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大学生是现代农民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当代农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己的言行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高素质的文化熏陶,让农民逐步树立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的思想,从而建设农村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的新型小康社会。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村官很多理想与现实有所差距
每一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心里都有很多的理想,都有着自己的报复和远大目标,他们被分配到农村基层是去锻炼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村官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就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艰苦奋斗的准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的面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因为毕竟农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虽然这些大学生有着强大的闯劲,但是热情和信心与现实很多时候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完全依靠大学生的力量太单薄了,这也就是大学生村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的建设所能发挥的空间有限
很多大学生初到农村工作时,他们并没有被赋予实际权力,不能完全的参与到村委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即便有作用也不大,很多大学生的工作都是从农村生活的琐事做起,很多农村的基层干部也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大学生在农村干不长,早晚要离开农村的工作,不会长期在这里驻留。另外一方面,很多农村干部心胸狭窄,他们都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学识,和现有的农村干部比起来,早晚会显出它们的优越性,让现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存在危机感,担心自己被淘汰,所以很多现在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不支持,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3.大学生村官的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大学生村官在学校的几年生活积累了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刚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尤其是刚刚深入农村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工作环境还有工作内容都不熟悉,先关的工作经验也不足,面对农村这样的复杂工作环境,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他们一方面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还要学会改好人际沟通能力,拉近大学生和农民的思想水平差距。
三、大学生在新农建设中的未来工作方向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建设推动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在农村的这篇广阔天地上不断的磨炼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成为党的后备干部。如何才能让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吧村官工作做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建设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新兴对农村有利的建设项目,从林业,交通,水利,民政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大学生村官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考察调研,上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争取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对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至于这样,才可以圆满的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
2.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内容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官选举都是政府部门参与换届完成,在农村的村民中往往引起很多纠纷,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何以弥补选举工作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处理事事物能力,从而树立起基层工作的信心。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可以再具体的工作中得到运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项目,积极指导农村的具体工作,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信心,为农村的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3.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农村工作方法,应该树立学习意识,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情,在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生村官。只要国家、社会、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佳,卞颖桃,邵晶晶.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
[2] 李泽凤.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0(25)
还没毕业就去竞选村官;
在她竞选的背后,是一个强大家族的支撑;
选举是否存在贿赂;
在学业和工作之间,她将如何权衡;
……
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这位陕北女生,希望还原一个生活和工作中真实的白一彤,一个既有着村委主任的成熟又兼具大学生的稚气的女生,并以此分析大学没毕业就去当村官是否可行。
没想到,白一彤的一句“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作出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至于她能否坚持到底,带领高杰村村民闯出一条路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小的梦想是当作家,希望有一天能像托尔斯泰、雨果、高尔基那些大作家一样,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母亲,连书名都想好了――《我妈》。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她的为人处世给了白一彤莫大的影响。所以,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白一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文系,希望有一天能把母亲的一生留在白纸黑字里。
然而,白一彤的生活却在今年年初急转了个弯。2月底,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阳光很好,气温却依旧很低。比起南方,黄土高坡的春天总是来得比较晚,那漫山遍野的枣树还是光溜溜的不冒一颗芽。倚在村口墙皮剥落的窑洞口,1990年出生的白一彤比同龄人多了一份稳重。从1月14日正式走马上任担任村委主任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她就住在这窑洞里。
一个多月前,白一彤跟班主任说要请一个星期的假去参加高杰村村委主任的竞选。班主任听完后瞪大了眼睛:“我没听错吧?一个星期的假我批不了,你得跟系党委书记请去。”好朋友陪着她一起走进了系党委书记的办公室。
虽然安康学院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农学系有不少毕业生分布在安康市各个乡镇、村,但是系党委书记听完白一彤的请假事由,还是不由分说地加重了语气:“你还没毕业,要是竞选上了,学业咋办?”
“我能作出这样的选择,我自然会两者兼顾。”白一彤没有松口。
见她如此坚决,书记撂下了一句:“那你去吧,去了就别再回来了,我把你开除了。”
要强的白一彤最听不得的就是别人的威胁,心想:开除就开除呗。咬着嘴唇淡淡地说了一句:“那我走了。”把一脸怒气和惊讶的党委书记留在了身后。
然而,一走出办公室,白一彤还是忍不住问陪同的好友:“他会不会真的开除我啊?”好友安慰道:“学校开除一个学生不是那么随便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要说一点焦虑没有那是不可能的,白一彤还是很想拿到毕业文凭,然后专升本,读硕读博的。不过,在这个女孩的人生经历中,从来就没有“后退”这个字眼。从书记那里出来后,她又去跟班主任打了声招呼。班主任知道自己阻挡不了,随口问了句:“能选得上吗?”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白一彤对村委主任这个官职毫无概念,她不知道村委主任究竟是干吗的,甚至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农村,对于一个条件优越的城里女生来说,是陌生而又隔阂的。1990年,白一彤出生在高杰村,6个月大时随爷爷奶奶父母迁居清涧县城,上完中学后举家搬到西安,2007年考入安康学院中文系专科班。老家高杰村,这个满眼是黄土坡和枣树、家家住窑洞、一天只通两班班车到县城的偏远山村,在白一彤的记忆中只是三个零碎的画面。三岁时回老家随奶奶一起打枣,那画面是红彤彤的;9岁时亲戚去世回去参加葬礼,那画面是眼泪;2008年奶奶去世葬在老家,那画面是心痛。
把三段记忆拼凑到一起,对于高杰村,白一彤还是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除了那看得到的长在树上的枣子,还有这几十年来丝毫未变的窑洞。在白一彤眼里,高杰村是一幅静止的画,十年前和十年后一个样。
可是,这点单薄的记忆,能成为她竞选的资本吗?若不是父亲的那通电话,她应该还是坐在教室里上最喜欢的古代汉语课、选修的古筝课,偶尔也会逃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共课去图书馆,或是在课少的星期五从安康跑回西安,满大街地去淘毛公仔。
去年11月20日上午,白一彤正在学校上课,父亲突然来了电话,说老家高杰村选了4次村委主任,都因票数未过半没成功,她的户口还在村里,建议她回去竞选。
如今,在借住的这个破旧的窑洞里,床头摆着从学校带过来的星际宝贝、海绵宝宝、啄木鸟伍迪,屋子的一角安静地放着古筝和电子琴。房东舍不得电费,从家里搬过来的电子琴,白一彤硬是一次也没有弹过,上面积了薄薄的一层灰。
白一彤很坦率地承认,她竞选的最初动机部分是出于“好玩”。但更多的是为了了却爷爷、奶奶和爸爸的心愿。爷爷在村里很有威望,曾做过清涧县农业局副局长,一直记挂着村子的发展。父亲白延林年轻时当过兵,目前的身份还是高杰村镇的干部,供职于西安某杂志社,他做梦都希望村民们有一天能够摆脱贫困的命运。
挂了父亲的电话,白一彤动身回了一趟老家。进村后,这个在西安住着三百多平方米复式结构的大房子,在学校月生活费逾2 500元,看到喜欢的毛公仔眼睛不眨一下就买下的女孩,却惊呆了:村民喝水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背,整个冬天不能洗澡;红枣是村里的龙头产业,可是收购价低到每斤8毛钱还是推销不出去,白一彤亲眼看到不少农户用晒干的红枣烧炕,以省下买煤的费用;连续5年,村民家庭年均收入1 000元,“连吃盐、用电,都不够”;小孩子们用泥巴、树枝和瓶子当玩具,浑身脏兮兮的。
高杰村呈现给白一彤的这第四个画面,让这个家境优越的城里女孩深受刺激。这一次,她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改变老家的贫困,“让他们可以拥有跟我一样的生活”。回到西安后,她征求了父亲的意见,商定了一套高杰村发展方案,从父亲提供的80条建议中选出了10条,写进了竞选提纲,并在竞选资料上贴上爷爷奶奶的照片。
1月8日,在四次选举均因票数未过半以失败告终后,高杰村再次召开选举大会推选候选人。白一彤本人没有到场,但仍以94.5%的得票率成为候选人之一。
1月13日晚,白一彤匆匆赶回高杰村。1月14日,正式选举日。村民自发地放鞭炮、燃烟花,敲锣打鼓在村头欢迎她,树上挂着“白一彤加油”的条幅。高杰村461位选民参加了投票,是该村历年来参加选举人数最多的一次。
演讲前,白一彤用古筝演奏了一段《沧海一声笑》,然后发表题为《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的竞选演讲:“假如大家选择了我,我将以一名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带领村民,着力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她承诺在几年内带领父老乡亲做好10件大事,包括打深井解决群众喝水难问题,修建一条环山公路,发展红枣加工业、养殖业,建综合服务大楼,办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等。
白一彤最终以450张选票高票当选。她的竞争对手、另一候选人白治家仅得了两票,他后来这样向媒体表述:“白一彤的演讲赢得一片掌声。当时,我知道自己肯定败给这个小姑娘了,但还得撑着。”不过白治家没想到自己最后只得了2票,其中1票还是自己投的。
和白延林不一样的是,白一彤的二伯白延平,5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并不支持自己的侄女竞选村委主任,他认为学生就该好好学习。可是在竞选现场见到那么多白一彤的支持者,他还是非常震撼,拍了拍自己侄女的肩膀:“你下不来了!”
是的,她下不来了。得知自己的票数后,尽管白一彤还能对着无数的摄像机用手指摆出喜悦的“V”字,但是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村民们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她感觉自己压力很大。“要干实事,多说无益”,这是白一彤对自己当时沉默的注解。
憋着的一股子劲,一上任就爆发了出来。村里环境不好,垃圾遍地可见,她组织成立了环卫大队;村民生活单一,她成立了秧歌队;紧接着,养殖协会、劳务输出协会、农产品协会跟着成立。一番精心准备后,大年初三,高杰村农民趣味运动会拉开帷幕;大年初六,这个在家里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洗过的女孩领着400多人上山修路,站在一群陕北汉子中间,尽管磨出满手的水泡,她仍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连那些大老爷们暗叹不如。
可是,这一切的花销都是白一彤自掏腰包。竞选时承诺给每户发1 000斤煤,是父亲白延林到榆林18家煤矿争取来的捐助;举办运动会,饮料、奖品,都是靠父亲和二伯这两台“取款机”;修路的大铲车,是她偷偷用1.5万元的压岁钱和私房钱租来的。
白一彤已经上任一个多月了,可是村里的账目还没有移交。会计和出纳本应各司其职,可是村里的这个会计想一人身兼两职。白一彤不同意,此人干脆连日常会议也不出席。白一彤想要把账查个清楚,可是越查越觉得老账是个“无底洞”。村里唯一的财政收入是每年土地承包出去的2万元,可是支出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白一彤为此放下狠话:“我一定要查下去,谁造成的亏空谁补回去,实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
在带领环卫大队拆除一间多年来阻碍村里交通的铁皮房时,与高杰村镇政府一名雇工发生冲突,白一彤还挨了拳头。“从小到大还没被人这样打过”的白一彤把自己关在窑洞里哭了一场,因为这让她感觉很受辱。
同之前竞选村委主任一样,村委副主任和村委委员也因无人得票过半而失败,村委会至今也只有白一彤一个“光杆司令”,她目前的工作由村民议事会帮衬着,因此村里上上下下的大事琐事都由她一个人扛着。大到因为修路触及某些人的利益而上了《东方时空》,小到邻里之间的矛盾。白一彤在学校时就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在古代文学、历史间徜徉,在古筝和电子琴中陶醉,在民族服饰和花草之间流连,她最怕看到别人吵架。8个人的女生寝室里,她从不参与卧谈,那在她看来有些无聊,“她们不是聊电视剧聊明星,就是谈恋爱玩游戏,再不就是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所以,她身边的好朋友是清一色的男生,“女生比较小气,纷争也比较多,我这人比较直,不喜欢绕来绕去”,跟室友的关系并不融洽,又怎么处理村民间的纠纷呢?白一彤摸索出了一套方法,一般鸡毛蒜皮的事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自己不吭声,两边的人闹一阵也就完了;遇上特别固执的,尤其争吵的双方是老人时,她会耍起“小女生性子”,一口一个“老爷爷”、“老奶奶”地喊,还非赖着要两家人当众“握手言和”。
小事上,使点性子就好了,但更多的事情需要真刀真枪的管理。村民们一向没有什么纪律观念,更没有时间观念。2月21日预约第二天采访的时间,白一彤告诉笔者她当天11点要召集村民开会。尽管她在高音喇叭里喊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一直拖到下午1点,人才陆陆续续到齐。这样的情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令白一彤大伤脑筋。为此,她想到了大学里的军训,把全村按地域分成3个营,9个连,每个连再分几个班。这样层层负责,“上传下达”,有什么事情很快就吩咐下去了。
在白一彤看来,自己的角色转换得挺快。她已经可以和当地村民一样住半夜解手也要出门走几十米路的窑洞,忍受油腻的头发,但仍忍不住偷空隔两个星期去县城洗个澡。她的“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已经提上议程,其中一项就是要修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盖个澡堂。这一个多月来她还在进行各种论证,希望发展村里的红枣产业,建成红枣烤坊、枣酒加工厂。白一彤独有见地,想要依赖枣树良好的质地,发展木雕行业。另外,她还想把高杰村这个明朝时就很繁盛的古村建成一个旅游基地。这些愿望是美好的,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投入,难道又依靠自己的家族吗?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优化和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这使得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很多省市和地区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江苏省近年来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储备的创新性计划,公开招聘和培养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到农村担任村干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农村干部的内部核心力得到了增强,从而加快了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脚步。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重要性
(一)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村官需要组织和管理新农村的各种事业,同时也要解决和协调新农村的各种矛盾。因此,一名合格的村官必须具有新方法、新思路和新观念。但是,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当中,村官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法制意识较为薄弱、思想观念过于守旧。对此,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知识、素质和水平较高的群体,富有活力和冲劲。虽然对于事物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方面缺乏经验,但可以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思想观念进行弥补,能够与原有的农村干部进行良好的互补。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不过我国农村目前正缺乏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很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大量的涌向城市。而在城市中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毕业后也不愿意回归农村。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人才流动的不合理。对此,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促进高素质人才向农村的流动,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充分的应用到新农村发展建设当中。
(三)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在我国社会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各大高校纷纷扩招,使得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就业机制却没能跟上其发展脚步,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通过选拔和培养,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派遣到农村担任村干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拓宽大学社工的就业渠道,还有利于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都是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直接进入到农村工作的。因此,很多大学生一时无法接受大学生活和农村生活之间的落差。而且,由于大学生刚刚进入农村工作和生活,和村民缺乏相处和沟通,对现实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具备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感到十分费力。基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应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充分的了解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掌握常见事务的处理方法和经验,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比较低,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更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难以积累充足的资金,使他们在三年任职期满之后,还要重新面临着就业压力。而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规定当中,并没有关于这方面问题的内容。这就使得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之后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使得很多大学生宁可在城市中找工作,也不愿意报考大学生村官。虽然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公务员和考研方面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不是所有人会选择这条路。因此,大学生村官在任期满后,还要从头开始。
(三)选拔机制不完善
目前,作为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考试中,过于重视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而忽略了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是否适合进行农村工作。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和农村工作或农业生产没有联系。大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距离农村工作相去甚远,同时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大学生村官面对农村工作往往无从下手,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政策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上岗培训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化,树立大学生村官正确的价值观,愿意在农村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做好村情、乡情和国情的培训,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现实状况,有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进入农村进行驻村培训,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农村工作的开展方法进行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掌握群众工作、农村工作的能力,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拥有更加充足的依据。此外,还要培训具体的农村事务处理方法,在大学生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能够知道从何入手。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政策
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必然会追求与投入相对应的收益和回报。而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很低,无法满足大学生投资回报的心理。因此,国家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适当的工资待遇,同时基于一定的补助和福利待遇,让大学生村官能够自愿的留在工作岗位上安心工作。另外,还可以考虑给予大学生适当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这样能够体现出对高素质人才的尊重和回报,同时也能满足大学生精神上的追求,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政策
在进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任用时,应当尽可能的采取本地选拔、本地任职的方法,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或自己的家乡任职。尤其是让大学生村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由于对家乡的了解和村民的熟悉,使村民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大学生村官,这样能够产生更为理想的效果。而对于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情况的不了解和对村民的陌生,使其难以迅速与当地村民相处融洽,会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不变。另外,在的学生村官的选拔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尽量选取专业方向与农村或农业工作相关的大学生。这样能够让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或者拥有充足的农村工作知识,从而更好的开展农村工作。
四、结语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产生的新鲜产物,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十分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由于受过系统、专业的高等教育,普遍具备十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同时思想观念新颖、思维方式活跃,能够为农村工作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对此,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才能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相魁.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13(10):21-24.
[2] 艾依仙木・尼牙孜.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郑凯方.大学生村官机制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
学生营养餐 管理运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13-03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覆盖了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3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中央财政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60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全年总计支出约160亿元。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和高度赞誉。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覆盖面广、投入量大、政策性强的系统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运行管控模式,将这项“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新一轮国家开发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河池市小学教育阶段教学点和在校人数最多、条件最艰苦、学校分布最分散的一个大石山区县。本文以该县为例,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模式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
都安地处桂中腹地偏西、河池市南部,全县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水等7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布努瑶族人口聚居最多的自治县。该县实施“营养餐工程”总体情况良好,县、乡两级政府组织有效,部门分工合作细致有序,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清晰的运行体制,逐步形成了“企业配送食堂加工食品留样分餐就餐”的学生营养餐供应模式,受益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高。但由于地域广、学校多、农村情况复杂,再加上县级财政配套能力有限,仍然存在学校食堂建设跟不上、食品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学校跟进服务压力大、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到位等问题和困难。
(一)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小学600所,其中教学点357个,普通中学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现有在校生67696人,其中:小学生53300人(其中教学点7596人),普通中学14171人,特殊教育学校225人。2013年,全县享受营养餐人数67696人,上级每年营养餐补助4134万元。全县已建有学校食堂(伙房)188所,在建157所,将建48所,未建229所。全县目前聘请食堂工勤人员552人,尚缺301人,食堂员工全部持健康证上岗,员工工资收入一般为500元~1200元不等。全县现有泽龙、诚信、鼎凯及都安粮油公司等四家营养餐专业配送公司。县教育管理部门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中心,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供餐情况
1.供餐形式:一是提供牛奶、蛋糕或蛋等加餐或课间餐,主要是尚未建有食堂的学校采取此种供餐形式,食品均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学校负责发放,牛奶价格为2.03元/盒,蛋糕价格为0.97元/个,鸡蛋价格为0.97元/个。二是提供完整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绝大多数建有食堂的学校采取此种供餐形式。也有个别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工勤人员缺乏,同时采取以上两种供餐形式,如该县的板岭乡带河小学等。
2.供餐模式:一是食堂供餐的食材由公司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学校,学校自聘工人进行加工。食堂设施尚未健全或地处偏远的教学点,采用公司供餐和托餐式供餐两种方式。企业供餐,由配送中心将营养食品配送到学校,营养食品以蛋糕加牛奶为主。二是托餐式供餐,一种是食材由学校教师自行采购,自行加工,即老师托餐,另一种是家庭(农户)托餐,由学生家长自行购买。一般偏远、交通条件不便的教学点,自行采购居多。在县城周边有个别学校自行采购,执行托餐式供餐,譬如该县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其自行采购能保证食品新鲜和价格随行就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成本,弥补了双休日正常供餐给学校带来的压力。
3.供货模式:除学校自行采购之外,供货企业一般在每周周日、周三送货,供货数量一般由各学校提供清单,按清单配送,由供货方通过农用运输车直接配送到指定地点,用这种配送方式配送的食品基本上是冰冻食品。也有供货企业委托学校驻地的个体户,负责每天按时送货,以确保食品新鲜。如泽龙公司委托板岭街指定屠户和米粉加工厂,每天按需给板岭小学供货,保证了营养餐天天用上新鲜的猪肉和米粉。
二、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该县在学生营养餐管理和运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学校工勤人员及食堂工友普遍缺乏
一方面,学校没有工勤人员编制,未配备专门负责营养餐的工勤人员,营养餐的验收、保管、分发等各项工作任务都由授课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如由食堂供餐的学校,校方必须安排一名教师或工勤人员专职承担营养改善计划相关表格填写与汇总、食品验收、生鲜食材采购、为学生打饭、监督学生吃饭等工作。由企业配送课间加餐的学校,教师也需要承担食品验收、分发等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全县尚需要约300名学校食堂工友,聘有食堂工友的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工资收入低且工资发放不稳定,有时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及工资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等问题。部分学校食堂由于工友缺乏,致使供餐压力较大,如五峒小学每天只能供应午餐。
(二)食堂设施建设工作滞后,仓储设施简陋
目前,全县尚有305所学校未建食堂,占总数的50%。已经建成食堂的学校,其食堂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配套的饮水设施、加工设备、冷藏设备、防盗门窗和排水设施等不完备,特别是食品仓储保鲜设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有些学校虽有食堂,但没有餐厅,而且食堂配餐间的卫生标准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由于食堂设施不完善,只有通过企业供餐的形式给学生发放课间餐。而目前由食堂供餐的学校大多缺乏厨具、餐具及食堂维护费,若出现锅头损坏等情况,学校需自行解决。大多数未建学校食堂的学校让学生在操场或教室进行加餐,既不卫生,又不文明。有的建有食堂或简易伙房的学校,部分配餐室只有简单的几张课桌和书柜,设施简陋,没有必要的食品仓储保鲜设施,食品存放不规范,食堂脏、乱、差及潮湿,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营养餐品种比较单一,营养量标准摄入量不均
目前,由企业配送所提供的课间加餐营养餐只限于牛奶、鸡蛋、花生和火腿肠等,人均营养量为:热量298.2卡路里,蛋白质12.04g,脂肪10.14g,钙元素182.12mg,铁元素3.76mg,锌元素1.24mg,各项营养量均低于标准摄入量。由学校供餐的食物品种也比较单一,以包菜、白菜、瓜类、豆角居多,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厌食现象。食堂提供完整午餐,基本可以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小学生(7~11岁)午餐所需营养量,人均能量摄入约为866.8卡路里,蛋白质为26.9g,脂肪为39.8g,钙元素为143.7mg,铁元素为8.47mg,锌元素为4.90mg。其中钙元素低于标准摄入量,约为标准摄入量的45%。
(四)食品配送不及时、不新鲜
目前,该县营养餐配送企业一般在周日、周三为学校配送食品,包括肉类、菜类,无法保证食品新鲜,且存在食品原材料供应不按时的问题。由于配送路途远、路况差等原因,有的配送公司没有按照协议每天都配送新鲜的蔬菜、肉类等原材料,导致学生不能每天都吃上新鲜原材料加工的食品。同时,有的边远学校供货难,只能由学校自行到中心校或供应地点点货、收货,增加了学校的日常工作量。
(五)食品价格普遍偏高
不管是肉类还是菜类,其价格均比市场高。如从三只羊小学、板岭乡旱塘小学等提供的青瓜价格单上看,今年5月份,该县城区的青瓜批发价为每斤6角左右,而供到学校的价格为每斤2.3元。而学校自行采购极易出现价格、数量不透明,无法索取合格有效票据等问题,加之生鲜食品采购频繁,难以实现实时管理,也存在食品价格偏高现象。
(六)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教职工自行采购难以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营养改善计划的受益学校多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只能通过学校教师或工勤人员自行采购食品。二是食品种类多,监管工作难度大。食物是否新鲜、食品检查验收是否认真、储存是否得当,都与食品安全有直接关系。三是食品监管部门管控缺位,由于部门机构设置编制人员少,现有的监管力量不足,以事后监管为主,很难做到从源头抓起。四是大部分学校在山区地段,村小和教学点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交通不便,有关部门难以实现定期、不定期实地检查,出现监管盲区。五是大石山区的卫生环境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部分学校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学校没有自来水,靠井水、水池蓄水的现象比较普遍。
(七)供货企业内部管理粗放,企业实力参差不齐
目前,全县有四家供货公司,从调研的情况看,供货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多,个别企业实力不强。主要表现在:1.仓储设施不全。有的公司没有分类食品仓储,牛奶、蛋糕、蔬菜等随意堆放在简易货架上,且仓库脏、乱、差,非食品与食品同仓储。2.存在三无产品。有的公司未能提供所供货的牛奶的产品批次、出厂合格证等。3.菜类农药残留检测不严。有些公司没有对购进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就直接配送给学校,也没有产地的蔬菜检测报告,而是在进货后直接提供给学校。4.送货车没有冷冻设备,为一般的农用运输车。从产地运输公司冻库再运输到各乡镇学校再入冰箱最后加工上餐桌,由于物流环节多,且运输车辆没有冷冻设备,致使食品容易腐烂、有异味。5.企业实力不强,管理不规范。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对食品监管常识一知半解,未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个别公司的经营性质、规模和个体户差不多,实力不强,不具备相关硬件条件。6.企业间缺乏竞争机制。目前,该县企业配送执行分片包干制,每个企业负责若干个乡镇的食品配送,导致企业间缺乏竞争,被包干的乡镇学校不能到其他企业自行进货,容易存在垄断现象,这是导致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要保障“营养餐工程”有效有序管理运行,必须在坚持执行以供货企业配送食品、学校食堂加工配餐为主,学校自行采购、教师托餐、学生家长自行采购、家庭(农户)托餐为辅,以及企业配送完整课间加餐相结合的灵活多样方式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统筹、教育和食品监管等部门协同的同时,着力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逐步解决缺编缺人的问题
规模较大的学校增加1~2名工勤人员编制,通过安排“4050”人员或招聘有专科学历以上的人员,以公益性岗位的形式,逐步解决营养餐工作缺编缺人的问题,避免教师“既教书育人,又当生活保育员”的问题,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切实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的有关规定,配足食堂工作人员,尽快落实县财政公开购买社会劳动服务方式,由学校购买社会劳动服务,解决食堂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二)增加学校食堂建设投入及配套设备投入经费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食堂,加快食堂建设,完善食堂设备、设施。没有食堂或伙房建设规划的学校,以及存在饮水困难的教学点,全面纳入“薄改项目”计划。二是改造、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三是完善设施条件,学校食堂的卫生应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操作间和储藏室贴有一米以上的内墙砖,地面为水磨地面或地板砖,有防盗门、防盗窗,有防鼠、防潮、防虫措施,有消毒处理。
(三)严格执行企业准入制度
明确企业规模、供货网点设立运行、食品内部检测制度、食品新鲜保证制度,凡是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取消供货资格,坚决退出市场。配送企业必须在每个乡镇设立供货网点,并由网点与当地个体户、农户签订货物协议,确保食品新鲜,实现天天送货、日日新鲜。同时,通过设立乡镇网点,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根据当地食材合理设计食谱,实现本地化采购,带动农业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鼓励、培育更多的符合准入规定的企业参加竞标及食材配送,增强企业间的竞争,尽可能提供优质、高效的配送服务。
(四)严格自行采购食品准批制度,确保食品和资金安全
一是10人以下的教学点,执行家庭托餐,由学生家长自行解决。二是边远的教学点(指每天上午10点前供货不到、交通条件差的教学点),执行学校自行采购,采取“谁采购,谁负责”的办法。同时,执行工勤人员和轮值教师食品采购验收流程制度,保证食品的数量与质量。
(五)严格食品价格监督和安全管理
实行食品价格每日公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由主管部门根据价格监督部门的食品价格指数,不定期对供货企业、学校食品价格进行检查,确保价格随行就市。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营养改善计划成员单位对食品供应商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量做到食品安全源头管理。
(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遥观镇共有20个村3个社区。由于常州市范围内实行“一村一社区一村官”,从2007年村干部选聘截止到2010年7月,遥观镇共选聘了大学生村官12名:4名到村(2名任主任助理,2名任实习财务),3名进入社区,5名在镇里任办事员。
二、本次调查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采访了不同的人群,了解了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
1.常州大学组织部:大学生村官政策就是新时代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且普遍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地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是这一政策的本质意义。大学生村官视野广阔,善于接受新事物,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可以带动村民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地的风俗人情了解不足,而且很难做到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当地经济农业相结合,致使原本的专业荒废。
2.农村基层的老干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学生村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村领导的“传”“帮”“带”,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地树立威信,落实各项农村政策,根据时代的发展,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为引导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展:如在安全生产方面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实行试验田,带动其他经济部分发展,进行招商融资,等等。
3.大学生村官自身:对农村这片土地的热爱很重要,要对农村工作充满热情,把自己一些先进的理念带进农村,融入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农村任村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阶段,需要不断地进步,充实自己,例如可以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农村管理中。
4.村民: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希望,较之一些老干部,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上更为淳朴,没有腐败行为,能够切身体察村民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并帮助解决。
5.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了解有限,但是确实感觉到这是一项有意义且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大学生村官可以作为一种锻炼的途径,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较之老干部更能带动农村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1.促进农村干部队伍优化。优秀大学生进农村,任村官,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和倾斜,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带动农村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大学生村干部虽然在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所欠缺,但较之旧式的村干部整体科学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在带动农村思想解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进村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主动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和时长信息,强化村民的市场意识,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之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推进农村信息化。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电脑技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订远程教育计划,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辅导,并做好汇报和反馈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在获取资源、拓宽视野、便民利民上的基础性作用。
四、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村官从事“三农”工作的实际能力有一定欠缺。大学生村官缺少实用技术知识,面对村民需要帮助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诉求力不从心,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也不容乐观,与村民、村干部的交流沟通有所欠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
2.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村官创业配套政策还不完善,部分创业项目档次较低,自身的创业积极性不高,成功率偏低,现有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管理工作的客观需求,迫切需要通过继续学习和接受培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3.大学生村官在村务工作中的作用有限。实际上多数大学生村官都在从事一些琐碎的一般性事务工作,并没有能够真正参与到所在村镇比较重要的村务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即便参与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改进方法。
实践证明,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素质。积极地根据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准确把握和落实好相关农业政策,培养对农民和农村的感情,加强与农民和村干部的沟通,努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我受中央的委托,今天来看望大家、慰问大家,给大家带来美好的新春祝愿!同时也来了解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以帮助当村官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真正做到不仅下得去,而且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刚才,看了两位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听了6位大学生村官的发言,还有所有与会的大学生村官每个人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到村后最深刻的体会,很受感动,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感受。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做得对不对,还要不要做下去?关键不在我们,关键在你们。你们怎么看这项工作,你们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有没有价值、这条路走得对不对?农民群众对你们怎么看,欢迎不欢迎你们,希望不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来?这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这个问题不仅要从你们和农民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整个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来考虑。刚才大家的发言充分印证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印证了大学生选择当村官这条路是正确的。我们从你们身上得到了鼓舞、得到了启发,正如刚才有位同志所讲,这是一项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事业。这是我的第一点想法。
第二点想法,我觉得大家干得很出色。
一是真心为村民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拥护。
二是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带头创业,富裕农民,做出了出色成绩。刚才发言的6位大学生村官有4个带头创业,已经小有成就,这大大鼓舞了我们的信心。我在想,大学生村官将来会成为什么?不一定人人都当公务员,但大家一定会走出很多很有希望的路、很精彩的路。今天在座的各位,有的选择创业,有的选择成长为后备干部,有的选择在村里努力干下去改变家乡面貌,这都是非常精彩的人生道路。所以,我觉得你们生活得非常精彩、工作得非常精彩,你们走得正确、干得出色、思想充实、农民欢迎,人生之路一点不比那些在大城市里就业、那些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们逊色。你们的实践说明,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这条路走得对,这件事情做得对,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完全可以干一番精彩的事业,既为国家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作出贡献,也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历炼、增加经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舞台和机会。
第三点想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胡景涛总书记对选聘大学生当村官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已经先后作出5次批示。总书记的第一个批示就明确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设计,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练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经验,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一、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及作用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的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不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分为两大类,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党的政策安排与任务,做好本村产业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好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参与村务和村团组织建设;担任村委或党委成员职务的,则按照所担任的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
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城乡壁垒,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为基层干部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村活力,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普及新科技新技术。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也逐步成为基层培养党政干部的新途径。广大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锻炼成才的大舞台。
二、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意识冲突产生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为基层组织的健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观念的变革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其中,基于本土意识而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无明确身份的身份认同问题
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当地的村民,也不是真正的公务人员,这种非官非农的身份让其无法真正参与到农村事务的管理决策工作中。“我们算什么人?”大学生村官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同时,部分村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外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斥心理,如若大学生村官对当地人文风俗不了解或遭遇语言障碍,就很难真正融入到村民之中,开展工作就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村官满怀热情却遭遇本土冲突问题
除了出身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村官,其他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事务并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处事风格,他们习惯用学校里的处事方式去处理农村事务。而广大农民盼望有知识、有魄力的大学生带领他们致富,而不是倒过来“照顾”不能吃苦的“小皇帝”。大学生村官不了解当地农村特定的现实,不懂得“乡土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无法胜任当地的工作,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或经验不足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广泛性,致使各种专业人才拥入农村。而从农村角度看,大学生村官中农学、法学、医学等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非所用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发挥,一旦他们觉得在农村难有作为,扎根农村的意愿也将丧失殆尽。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留下来”的重要方法。
三、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的路径
面对种种问题,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机制,对实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选拔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土生、土长、土宜”的大学生村官,再到对村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多元化的流动,最终为我国农村培养“思维创新能提升上去,联系群众能深入中间,工作任务能执行下来”的大学生村官。
(一)招聘选拔本土化
在选择优秀大学生村官时,严格选聘程序,选聘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用“家乡话,故乡情”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快融入群众之中。选聘有真才实学、吃苦耐劳的大学生村官,尽量杜绝拿基层工作当跳板的现象,发挥大学生在基层的最大价值。选聘专业对口,优先选择适宜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林、畜牧、经济管理、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为农村干实事,干好事。
(二)管理村官本土化
一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调研评价、学习交流、考评考核制度,通过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综合表现,为其工作进行评议,对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提升;在核定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名额及各种评奖、表彰活动中,适当向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倾斜,从政治上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安排专项基金为大学生村官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从经济上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及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通过服务于家乡,从而受益于家乡,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扎根基层。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社工 基层就业 对策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连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地区就业。1999年,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和支教等工作。但大学生农村工作者(村官)、社区工作者(社工)这一职业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与质疑。本文以宁波市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社工为例,采用走访交谈、问卷统计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分析了其工作与成长现状,指出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宁波市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社工现状分析
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社工为优化农村与社区工作者队伍开辟了新渠道,对农村社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他们使农村、社区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大学毕业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文字功底好,在各级创优评级的材料整理制作、信息宣传公开和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基层锻炼,历练了人生,收获了有异于在城市、企业、机关等地的宝贵工作经验,产生了对人生新的思考和就业抉择。
1.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逐年扩大、质量不断上升
宁波市各县(市)区早在1999年起,就先后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到2005年12月,全市11个县(市)区共招考了535名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在2008年,宁波市已选聘大学生2885人,完成目标的93.9%;在岗2617人,其中在农村工作2056人,在社区工作56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9.3%,应届毕业生占35.8%。到2011年,全宁波市农村,大学生村官在社区的有683人,占社区服务工作人员4270人的16%。截至到2013年,宁波市共有2554个行政村,414各社区(2006),按照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宁波市早已实行了全覆盖,而且在社区中不仅有多名大学生社工还有大学生村官,个别行政村还有2名大学生村官。
从近年宁波市各区县公开招聘大学生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指标数来看,一是女性与男性招聘比例较为均衡,但报考人数女性多于男性;二是由原来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逐步过渡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由原来单一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变为面向部分211、985等全国重点院校、部分省内本科院校择优选聘和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两种方式,大学生村官或社工生源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党员比重要求明显上升,如江北区到2012年底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党员比例占70%左右;四是应届毕业生多于往届毕业大学生。
大学生到村或社区任职后,工作期间可享受到区别于其它基层就业形式的如下优惠:一是人事关系、档案等统一由人才服务中心免费,其党、团组织关系迁转至所在村和社区。工作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可向所在村或社区申请,由所在村按规定程序办理,报街道或乡镇审批;基层工作时间可连续计算工作年限。二是多个区支持大学生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经费经区有关部门批准由区财政承担。三是除工资外,对表现较好、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适当享受当地村、社区干部年终奖金。四是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时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适当加分,镇乡(街道)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正是优惠的政策促使人数连年攀升的高校毕业生们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青睐于加入大学生村官或社工的队伍中。
2.工作现状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和社工以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五大专业为主,一开始主要担任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事实上,这些大学生村官和社工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工作千头万绪,村建、宣传、计生、综治、维稳、拆迁安置、土地流转、村级网站维护、远程教育、人口、妇女儿童工作等全部都会不同程度的涉及。也发现不少顶着村官或社工之名,被街道等长期借用,这种村官不在村、社工不在社区的现象不少,更有个别村官存在经常请假、忙于私事的现象。调查还发现,社工较村官工作内容相对清楚,一般社工分管相对明确的几块,而村官则往往各方面都要参与。而不同的村和社区,由于经济发展情况、区域位置、村情社情的不同,工作量和工作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
3.工作待遇
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社工由于管理归口不一样,因此待遇也相对不一样。按照现有制度,同一区域的以大学生村官身份招聘上来的无论是安排到村做村官还是安排到社区做社工的日常工资标准是一样的,而以社工身份招聘的统一都在社区工作,他们也有区别于大学生村官的统一的工资标准。具体到个人,每个大学生村官或社工的实际待遇除执行统一标准外,又因工龄、学历、业绩、工作地点、工作经验、工作内容等因素而不同。
早在2007年1月,宁波市首次出台政策《关于规范宁波市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规范社工待遇。社工工资福利待遇有了规范、统一的标准,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及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构成。社工职务等级工资分三档十二级;基本工资包括职务等级工资、岗位工资两部分,同时根据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实绩确定其相应的职务等级工资待遇。而对于宁波的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如此明晰的工资标准,仅限于从原来的明确聘用期间的年总收入一般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到如今文件明确说聘用期间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比照当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并统一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和社工们的实际收入与政府部门呼声很高的政治待遇相比还是很低的,这种前途美好、现实残酷的境遇是很多基层就业大学生们的真实感受。
二、宁波市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社工面临的困境
1.身份尴尬,角色定位不明确
大学生村官由于不具有村民身份,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政府人员,这种“非官非民”模糊性身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当尴尬,一般安排担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等副职,若想干到正职,其选举程序则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悖,有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非本村户籍人员的被选举权利,大学生村官甚至因为没有在工作村里居住,而被排除在参选范围之外。同样,大学生社工社会认可度也较低,认为同传统的居委会人员无异。
2.流动性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奏效,待遇低、提拔难、扶持少等原因,大学生村官和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男性流动性较女性更大。在人员的稳定性方面,村官不如社区工作人员。如宁波余姚市最早考录的27名大学生村干部中,到2006年只有3名;鄞州区2001年考录的20名大学生村干部,到2006年都已不在岗位。
3.考评模糊,绩效考核制度不全
构建一套大学生村官或社工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考核模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村官们的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并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任用与升降等实施的基础与依据。现有的考评政策往往操作性不强,奖惩力度不够,无法调动大学生村官或社工的工作积极性。
4.期满何从,退出机制有待完善
根据宁波现有的村官有序流动的实施意见,对未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最多续聘一次,聘期不超过3年,两届期满仍未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不再续用。第二个聘用期满后愿意继续留村工作且当地需要的,可由所在村自行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不再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新陈代谢,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保持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虽然宁波市针对大学生村官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期满大学生村官的五条道路: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优惠政策、扶持自主创业、引导另行择业、支持学历深造等五条通道,然而这五条道路实行起来对于在农村或社区已经工作几年的大学生们非常困难。
三、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各地区应坚持每年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每年与大学生村官或社工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掌握每名村官与社工的个性特长、就业意向等情况,充实完善大学生村官信息库,为就业创业、分流安置提供基础信息。
1.落地生根,着力培养乡土人才
留村或社区任职是大学生村官或社工欢迎、基层满意、组织认可的一条多赢的流动途径。根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积极支持和推荐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满意与信任的大学生村官和社工参与村及社区的的换届选举,帮助他们迈过留村或社区任职的“政策门槛”,落地生根,通过法定程序使其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实现“白面书生”到“乡土人才”的转变,让想留的能留。
2011年宁波鄞州区农村换届选举中,坚持把大学生村官作为村“两委”成员的重要来源,把优秀大学生村官选进村“两委”班子。共有48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会”班子,其中3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委会主任,有32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了社区(居委会)班子,有效改善了宁波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提升。
2.重点培养,择优选拔后备干部
一是岗位交流。对于新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和社工要坚持多岗锻炼,必要时在统一区域范围内实施交流,根据个人专长,有计划地安排到双创工作、维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及城镇建设等岗位拓展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领导帮带。全面落实基层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和社工的一对一帮扶制度,传授农村和社区基层工作方法经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择优培养。将在基层任职满3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并在所在工作村或社区任“两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的大学生村官与社工列入乡镇、街道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换届选举的重点选拔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工作实绩突出、当地群众公认的,可以通过积分制考核、凭实绩选苗子等实招,经过必要程序将后备干部选任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村官与社工的健康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政策扶持,多方搭建创业平台
一是资金扶持。对有创业条件和意愿的大学生村官与社工们,政府应通过召开座谈会、对接会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村官与社工的创业需求,提供优良的金融支持环境,在利率优惠、创新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及缩短审贷周期等各个环节,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减轻大学生村官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二是政策扶持。及时举办创业培训,组织到创业基地参观学习,积极提供信息咨询、项目开发等服务,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对聘任期满不再续聘、创业项目尚在初级阶段的,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创业扶持政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业保障;对以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并提供社会保险缴纳、保险关系接转等人事劳动保障服务。三是技术扶持。对涉及种植、养殖、园艺、农村养老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的村官与社工,可选派技术人才提供创业项目规划和技术辅导,帮助解决技术问题。
4.落实政策,促进人才优质流出
一是考编优惠。积极鼓励基层工作者们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实施加分及定向招聘政策。二是定向招聘。在市、区招录事业单位人员及街道、乡镇招录事业岗位工作人员时,拿出一定计划比例的名额,分别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和社工。三是择优推荐。促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等单位加大招纳基层农村工作者的招聘力度,定期择优推荐考核为优秀的村官和社工们到优秀企事业单位工作,并主动配合招录工作,帮助顺利实现工作关系的衔接。四是鼓励学业深造。各地组织部门要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创造学习条件为希望继续学业深造者考取全日制研究生;同时鼓励在职攻读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学历教育经费应参照公务员学历教育经费规定由财政承担一定比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委托高校面向大学生村官和社工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以提高村官创新意识和承担农业推广或农村管理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