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

第1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劳动技术课程;劳动体验学习;生涯教育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8]李亦桃,周谊.浅谈美国的生计教育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9):14-20.

第2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 小学 德育管理 “四力”

德育工作在小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人士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认真分析看现状

不畏浮云遮望眼。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1.德育内容拔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变坏的机会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想未雨绸缪,早点教育孩子,很多东西提前渗透到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都要安排到德育教学中,至少要10个课时以上。这些德育内容说不重要那是假的,说重要则显得有点远了,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毕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让他们提早接受大人们处理的知识,未免高估了他们的大脑,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混淆,模糊了德育主干知识的构建。同时,这么多内容要进校园还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德育工作,大量社会阴暗面会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前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2.德育目的扭曲化。德育的目的简单讲就是培养学生有个好的习惯,为此,学校制订出了一系列规定,对广大学生及教职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管理走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法治轨道上来。但是校园制度的形成和执行前提应当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管理者的需要。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学校的红领巾监督员就好像苍蝇一样,每天总是盯着我们不放,一点也都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太讨厌了!”也有很多老师大吐苦水:“我对这些学生真是没办法管了,如果我在教室里,他们就会安静一些,乖一些,可我前脚一走,后脚还没迈出,教室里就闹翻天了!”像这样的“盯”“管”,无视儿童在制度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只是将儿童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往往导致他们消极反抗:他们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班集体不被扣分,自己不因为违反了校园的规章制度而遭到班主任的训斥。

3.德育效果递减化。活动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于是人们总是千方百计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加,其意图是要用有意义的活动占据学生的生活空间,可是很少会去深思这样的方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笔者曾就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中学生活动设计方面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很普遍:“如今的孩子劳动观念和能力太差了,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今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抗挫折能力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今的孩子法制观念淡漠,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要加强法制教育”、“如今的孩子文明礼仪太差,2008年要开奥运会了,要大力加强礼仪教育”……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赶上了一拨又一拨的教育。在如此众多教育的加强中,德育迷失了自己,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差。

二、群策群力促提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长、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才能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1.教育部门要“给力”。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力量,对小学的教学组织工作有直接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也都是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学校必须实施的,而且年终还要对专项内容进行考核,学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挤出仅有的时间安排这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知道廉政文化、知识、国防教育等内容对小学生来讲还不到时候,虽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为了执行上级的精神也“一竿子撑到底”,学校德育工作的行政干预力太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内容进校园的“准入”上要严把关口,不要让过多的、超前、拔高的德育内容过早地介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要授予学校在德育工作的主动权,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设置德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第3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当前,在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上,校长首先要有研究的意识。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在区域性教育中的位置和学校的发展历史,尤其是现在面对的问题、困难、积淀下来的优势等,都是校长首先必须研究的。任何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建立在学校自身基础之上。发现自己学校的问题,就是发现了学校发展的空间;能否意识到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问题。

当校长将视野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时,当校长能在外界背景下关注自己内部的发展问题时,就会发现: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每所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挑战性,每个校长都面对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正是这一“丰富的独特”,对校长整体的思维方式、观念体系、管理能力、生命情态等提出了挑战,并具有了提升校长成长水平的可能。

一、 管理中追求“管”中见“活”

在管理主体上实行“教师的事学校管、学校的事教师管”的原则,激活主体能动性;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权力管理制度管理自主管理”的转化;在管理力量上灵活地集结了社会、家庭、学校三股力量。如聘请专家为学校顾问,开设家长学校,举行家长咨询活动协助管理教育学生。在管理对象上既重教师又重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既重教师的“材”能充分“燃烧”,更重教师的观念更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方式更新新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实行“给机会、予肯定、求发展”式的宽松管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在六年学习中,至少得做一次小干部;给学生竞争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小学生至少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如取消半期考试,评“三好生”够标准就上。

二、 教学中倡导“高效”求“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科研、教学、学习”三结合,从实验、教改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活教学”的境界。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教师能动、科学地处理教材,提倡组合教材,体现教学活动的依托性与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追求多样性的知情统一,注重激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启迪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形式上既重课内教学,又重课外辅导;在教学评价上既重教学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智力的发展,又重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中,我们以“生活、创造”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责任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学会做人。在学习方式上,改变他主与被动,构建主动参与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自我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多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转贴于

三、 成长中显现“质量”突“活”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方法;劳动、科技等活动中不仅让学生获得兴趣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美的教育过程中不仅是让他们学有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培养他们欣赏、鉴赏的能力。让小学生当小记者、小摄影家、小接待员,参与管理图书室、电教室、校园卫生等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角色意识与自主精神;在社会活动中让他们去野外训练、农村劳动、工厂参观、营地学习,不仅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习做人与做事。

在校园环境的影响下,课堂教学的探索下,多样活动的体验下,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情感受到熏陶。

经历了“活”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显现:德育重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强烈的成才意识;智育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要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体育在于培养锻炼身体的热情,掌握一项终生受益的锻炼项目;美育要求学生在琴、棋、书、画、舞蹈等活动中学习鉴赏、追求、表现美,并有一项专长;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并会劳动。这些目标的实现,正是在校长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的一种承载,这种承载需要思考、需要底气、需要理想。

这里的思考,不是为了应付别人的要求而作,而是为学校的发展、自己的工作而准备的。思考,就是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想与目标设计。校长要在研究学校的基础上,在整合学校成员个人愿景的前提下,以发展的视野、改革的思路,对学校发展作建设性的构想。

第4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 社区资源 体验教育 实践

一、背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当今家庭教育大多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孩子大多业余时间在校外补习班度过,学习压力大,而生活技能的缺少,户外活动时间的不得保证使大多数孩子厌学、懒惰、孤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节假日的调整,孩子们一年中生活在家庭、社区的时间已达到160天。如何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了学校、社区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二、设计创意

1.成立社区小队锻炼人

我们在社区成立了服务、宣传、环保三个小队,充分调动了队长的领导才能,通过定期开展丰富的活动,让队员树立我是社区的一分子的主人翁意识,努力为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2.开展主题活动磨练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我们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实践活动。用摘星卡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以一系列的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将劳动最光荣的活动深入地开展出去。

3.活动宗旨

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做人,学会助人。

三、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首先,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招募社区小分队队长的号召,由大队总辅导员带领的评审团评选出了三位同学,分别担任服务、宣传、环保三个小分队队长。三个队长招兵买马,在校园里张贴了自己做的宣传海报,在广播中向全校学生发出招队员的邀请以及录用要求。队长们对应聘的队员进行现场面试,确定三个小队的队员名单。

其次,我们开展了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挂牌仪式,把大学新村一社区作为首批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最后,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大学新村一社区开展了“社区活动摘星卡”的发放仪式。活动宣布了本学期将要开展的活动内容及要求,接着学生代表的发言,最后由大队辅导员和大学新村一社区的工作人员共同为队员们发放了活动摘星卡。同学们每参加一次社区主题活动都会得到一颗星星,学期结束时评选出摘星之王。

2.实施阶段

(1)社区小分队在行动

①社区中的小喇叭――宣传小队

宣传小队以3~4人为一组轮流为社区出黑板报、布置橱窗,并做好详细记录。队员们利用双休日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包括口头宣传、标语宣传、张贴倡议书等),宣传内容还包括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用语、市民道德建设规范等,通过这样的宣传,对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优化和居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②社区中的小雷锋――服务小队

服务小队通过向社区了解社区内的贫困户以及孤寡老人,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社区内的孤老和离退休干部,为老人提供体力劳动服务或与老人谈心聊天,消除老人的寂寞感,同时还为他们带去喜闻乐见的节目。服务小队还开展了“环保工人你们辛苦了”慰问社区内环卫工人的活动,让环卫工人感受到他们同样是被受尊敬的。

③社区中的小绿叶――环保小队

环保小队对社区内绿地实行分片分区包干责任的办法,要求队员每月至少两次对责任区内绿地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捡拾与清扫。队员们不怕脏,不怕累,体验社会劳动的乐趣,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环保小队还利用空余时间为社区的环境美化服务,如清理黑色广告行动、回收废电池行动等。环保小队还开展了“变废为宝”改装废品比赛,制作了环保卡片并分发给社区居民。

社区小分队的活动始终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在辅导员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越搞越有特色,越来越有意义。

(2)社区主题活动入人心

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利用社区提供的一方天地建立了“劳动最光荣活动中心”。如今同学们每周都要到社区“劳动最光荣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每个星期都坚持开展丰富多采的“趣味型”、“知识型”和“艰苦型”相结合的劳动竞赛。每次活动我们都及时做好活动通知,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社区宣传栏布置好活动要求。

开展包书皮、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钉纽扣、做沙包等生活自理技能比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们对于低年级学生开展了包书皮、系鞋带、叠被子比赛,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了洗衣服、钉纽扣、做沙包比赛。进行剥豆、拣菜、削水果皮、包水饺等家务劳动比赛。低年级开展了剥豆、拣菜比赛,中高年级开展了削苹果和包水饺的比赛。此项活动同样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每次活动过后,我们都会让同学们谈谈活动感受,指导学生自制“我在社区中成长”的社区活动档案,记载学生每次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地点、体验、感受等。

四、效果与反思

1.来自孩子们的心声

“今天过得真有意义,我学会了包水饺,以后可以和妈妈一起包了。”

“这次的钉纽扣比赛虽然我没有得奖,但我回家还会练习的,争取成为一个钉纽扣高手。”

“作为服务小队的队长,我感觉到责任重大,正是有了这样的压力,我的交往能力提高了,领导水平提高了。”

这样的发自肺腑的心声还有很多很多,从中我们坚信了一点,我们的社区活动搞对了,我们的形式更好了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我们活动的内容贴切孩子们的生活,是他们急需想要提高的。

2.来自家长们的反响

“现在每当孩子知道周末社区有活动,就高兴得不得了,每次活动都会参加,积极性很高。”

“自从学了削苹果后,孩子在家一有空就练习削苹果,也不看电视了,这样的活动很好。”

“学校和社区联合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双休日就有事可做了,生活更加充实了。”

像这样的话,说也说不完,家长们对活动的肯定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深入开展这样的活动的信心。

3.来自辅导员老师的反思

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这样的活动还是深入人心、富有成效的,活动的报道多次在媒体上发表。在摸索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

为了让活动留下深刻的脚印,我们还设想制作一个专题网站,这样活动的通知、过程、报道等都能在网站上展现出来,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第5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一、校园环境生活化,营造德育新氛围

校园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培养过渡的场所,具有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校园环境、文化,也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浓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学校以走廊、教室、楼梯、花园、操场、橱窗、专用教室等为载体,建设校园德育文化,营造浓郁的德育生活化环境,让学生时时刻刻都置身于充满愉悦的德育氛围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校园环境中提升自我。校园墙体上,有激励性的标语,有校训、校风;橱窗里,德育栏目内容定期更换;走廊上、楼梯处,张贴的人生格言、名人名言定期更换;教室里,班级宣传栏有固定的德育内容;校园“光荣榜”上,每天都表扬品德优秀的学生;教学楼前,经常有各种德育宣传图片展览;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等。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

二、品德课堂生活化,建构德育新体验

品德课堂是小学德育的一个主阵地。虽然各科教学都有德育的任务,但不可否认,小学的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一条主渠道。这门课程本身就要求德育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从学情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德育。所以,德育课堂必须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德育课程当作知识课程,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做法。其实,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德育课堂,学生学得不会有兴趣,也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的效果无从谈起。我们在生活化品德课堂的建构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1.确立一个生活化目标,让学生去追求

品德课中,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袋”(科尔伯格语)。其实,小学生对生活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启蒙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定出切实有效、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课时目标,让他们去追求。

2.再现一个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去体验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知识的。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资源,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亲自参与讲一讲、议一议、演一演、辩一辩等活动,扩大经验,深化自身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最能体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且有故事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学生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玩具、书籍、衣物、照片等。课始,学生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讲述温馨回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激荡着浓浓的亲情。接着,让学生以“感恩亲情”为主题,谈谈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回报父母的疼爱,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生活情感场”。也许学生的语言很简单,也不流利,也许他的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不完美,但是他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已经悄然拨动他的心弦。

3.创设一个生活化对话情境,让学生说真话

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用成人所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念搪塞一番。教师应创设一个利于学生说真话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实现师生、生生、生与教材真诚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认识与教材的观点、认识在不断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世界。

如我在教学《孝亲敬长》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首先播放一个小朋友过十岁生日的热闹场面,然后展开对话:“同学们都过过生日,你们还记得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吗?”顿时,教室里小手如林,气氛活跃,我接着问:“你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热闹的教室安静了下来,向爸妈祝贺过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依然寂然无声,不少学生脸上已有一缕愧意和不安。我接着动情地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包含着爸妈的心血,每一天的成长背后都有他们期望的目光,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生日好吗?”学生们都点点头。最后,我让学生谈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长辈呢?”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在这个对话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4.开拓一片生活化空间,让学生去实践

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统一。杜威说: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生活化品德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可在教室外进行教学,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课余举办行为规范评比、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将课内德育引入大社会。

在拓展生活化德育空间,指导学生道德践行时应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注重反馈评价。要通过不断强化,让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成一种习惯。例如,《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中布置学生课后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在一月内每天对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和家长评价,每月底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鼓励其在今后保持下去。

其次,注重活动实效性。因为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自的教育主题,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各项活动,如学校传统节日、社会实践活动等,将教学时间、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活动中,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实践参与,丰富体验与收获,提高活动的实效。

三、班队活动生活化,搭建德育新平台

在学校开展生活化德育活动,实施的主体主要有班级、少先队和学校,其实德育的内容广泛,同一项德育内容,班级、少先队或者学校都是可以开展的,从德育内容实施而言,没有细致的责任区分。这里仅从班队、学校两个方面谈谈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1.找准班队德育与生活的契合点

班队生活化德育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可以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里体验、感悟、思考,在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德。德育内容很多,涉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志磨砺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法制安全教育,等等。班主任、辅导员要对每个德育点精心设计、安排,寻找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向实践延伸,将德育与生活密切联系。如礼仪教育,仅仅口头说教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实践,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仪表礼仪、说话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开展持久的观察、评比、分析、总结活动,在生活中实践、体验,直至养成习惯。

2.实现生活中德育的“超链接”

生活化德育过程,即是借助一定的德育活动,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作为学校,在全面、系统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要关注德育的生活化实施问题,要关注生活,引导师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生活实践体验的主体,从实践―感知―内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即在生活中德育,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第6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融通;超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69-05

新课程还在前进中,当我们前行时,会时不时回望来路,检视脚步。既看看曾经走过的地方,是不是还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可以流连,又看看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哪些是坚实的足迹,哪些是趔趄的屐痕?

语文,是一个极为引人关注的学科。这不仅因为它是其他诸学科通用的符号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性和延展性的作用,还因为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习,在数千年的语文教育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为了我们的遗产。遗产,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负担。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构自己的学科主张和课堂范式,必然绕不开祖宗留给我们的语文教育传统。在语文教学论大厦林立的今天,传统这片曾经的“废墟”是不是就让课程改革的“推土机”铲去所有的砖瓦木石,将其夷为平地,还是爬梳剔抉,作一番甄别,用扬弃的态度清理“废墟”?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对待传统的正确做法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关键词:传承、融通、超越。

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有许多主张和做法是符合人类语言学习规律的,其中不少耦合现代教育理念,这在语文教育传统中占的比重颇大,可以直接传承。

1.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语文教育行进到何时,到何种地步,“学思交融”,是一条永恒的教学原则。只学不思,止于接受,所学无法内化,更遑论有所创新;只思不学,止于空想,所思无法推进,更遑论有所建树。因此,2009年1月4日,时任国家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2.文道并举

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文以载道”,这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提供了历史的借鉴。语文不仅是言语交际、沟通思想的工具,其文字背后更是潜藏着极为丰富的内蕴。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用语文的特有方式使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可以说,“文”与“道”,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半身不遂”的教学。

3.坚持实践

语言习得是“口耳之学”,古代“习”字意为小鸟不断振羽学飞,含实践、训练之义;古代教育中的“做功课”、“对对子”、“背诵”、“仿描”、“练字”、“札记”等,都是语言实践的“童子功”。因此,“坚持实践”,是语文改革必须始终沿袭的教学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不能用“多讲”来增加教学容量,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孩子自主发现、探究的机会;不能用“多做”来挤占教学时间,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开拓想象、创造的空间;不能用“多问”来检测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孩子阅读、思考、练笔,真真切切地炼就语文“真功夫”。

4.强调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处处留心皆学问”,古人的教学经验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日常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的“做饭”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对“蒸饭”、“煮饭”、“炒饭”也能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无法做出可口的饭来,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语言之“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素养完全是空中楼阁。

5.道德文章

古人把做人看得比做学问更重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既体现了科学,也体现了谦逊;“吾养吾浩然之气”,读经典不是为了饱学,而是为了修身,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接受得多了(这里的“诗书”应理解为诗经和尚书,用以借代一切经典),人的气度、气质、气色就不同了,就有光彩了。可见,传统语文教育中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张扬着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精神价值,这也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动力。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之时,要始终保持一种追求人文的自觉和担当,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要着力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要重视弘扬当代主流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

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精华绝不止以上说的这几点,这里举其数端,即可看到一些祖宗的东西并未锈蚀、腐朽,而是充满着生机、活力和价值。

当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些是需要融入新质的,对传统加以改造,使传统中部分主张和做法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工艺整合融通,是“和合思想”在对待语文教育传统问题上的体现。

1.传统语文教育的“现代味”

“因材施教”,在孔子那里是指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施以不同价值目标的教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即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克服性格弱点,促进每个人智能优势和品格的发展。的确,由于人的遗传、成长环境以及心理发展在向度与水平上均有很大差异,在教育愿景和教育方法上是不能“一刀切”或一视同仁的,正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种植方法千差万别一样。但中国古代(尤其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的教学中实施起来就有些困难。我国现行的基本是大班额授课,每班少则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这样的模式和现状,要求我们赋予“因材施教”以新的理解,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仅仅指个性)确定不同的教育期待和教育方案,不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只是希冀所有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给一切人以一切教育”,给所有孩子以发展机会,尽可能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

现实中,人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往往高悬在观念的层面,没有将教育原则和方法落实到实践中;有些是在方法上采用了,但并没有以因材施教为依据对教育行为或事实进行评价。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公开课上只给一群“天才少年”尽情发言、充分展示;平时教学中只以中等认知水平为参考来安排进度;期终测试中用统一的试卷检测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等等,都是不符合现代“因材施教”所昭示的公平民主原则的。

可以说,“因材施教”的思想源远流长,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众多教育人的心里。但现实中的教育仍然是将其作为教育原则的多,而将其作为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就很少,将其作为教育思想的就更少,将其作为教育评价的就鲜见了。然而,教育面临的是“因材施教”的客观需要(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所以,教育只能是也必须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与教育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如何根据现状来正确活用它,发展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延展、去修正、去完善。

2.现代教学工艺的“传统范”

语文,归根到底,是引领学生在言语生命活动中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家园”,应该是以祖国传统文化为底色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扎实实地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但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而获得的,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所以,在现代教学流程中,除了汲取语文教育传统中许多经典主张与做法外(如前“传承”中所列举的),还要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时刻浸润于一个无痕的传统文化场中。比如,在看到花朵凋谢时,就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成荫时,就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看到月影婆娑时,就玩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忧愁时,就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时,就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勉时,就高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如此潜移默化的濡染使学生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也随之得以生成。

说到现代教学工艺,就必须提到一个新概念――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我们熟知的多媒体,以及现在已崛起的电子白板。多媒体、电子白板进入语文教学课堂,这是时展的必然。它为语文教学改革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模拟场景来打破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细微,化静态为动感;多种功能集于一身,传统的黑板和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这在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强课堂密度、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语文教学中,如果完全拒绝这种现代文化的进入,那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在运用现代媒体工具时,尽可能体现浓郁的传统气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用水墨意蕴的手法来表现,识字教学中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发展的过程,带低年级孩子进行《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诗词教学中用多媒体补充相关的古代书法、绘画、曲谱的欣赏,在规定教材中融入猜字谜、对对子、歇后语等传统文学样式的品读……总之,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品文化,又悟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一切传统中均有糟粕,语文教育传统也不例外。今天的语文教学如果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凡传统者皆全盘接受,显然是不顾后果的“自掘坟墓”。泼脏水时不能把精华一起泼掉,但也不能因为溺爱传统中的精华就连脏水一道留存。该泼的脏水一定要泼掉,即便有些是“曾经的好东西”,到了今天,它们已然腐烂,就没有留存的必要了。

超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批判。

1.批判传统语文教育的目的论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读书就是为了追求金榜题名,改变自己的生活状貌,提升政治、经济地位。读书做官、经世济民是求学的最高愿景。“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沿着这样一种纯粹实用主义的传统源头,中国的教育走上了“应试”之路: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围绕考试来建构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它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其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的甄别、选拔功能,使学生除了会解题,而无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解决问题、正确推理、联系实际、人际交往、吃苦耐劳等终身受益的各种能力。从这样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的也只能是徒有其表、毫无抗击力的低能儿。

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也不可避免地浸没于这强大的应试逆流之中。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被迫放弃了整体把握,放弃了品读感悟,放弃了沉潜涵泳,取而代之的是条分缕析,是被割裂的知识点的罗列,是无法穷尽的机械的记忆和训练。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在这了无生机的乏味中慢慢僵硬了,原本以促进学生言语生命舒展为己任的语文也渐渐远离了它的本质意义,异化为学生和教师的一种痛苦而无奈的负担。

语文,必须立刻停止如此前行的脚步,站定、回首、反思。语文是一种文化,传达的是思想感情,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因此,语文教育的目标应是借助语言文字,在正确理解、深刻体悟和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感受母语的丰富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自身言语发展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去促动学生言语生命的尽情绽放和自由生长。这才是语文应该遵循的方向,才是语文真正意义上应该回归的路。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国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八股的流毒。八股与应试,是语文的死敌。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学生受益。要走出国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告别八股的模式。叶老的精辟论断以及活生生的语文现状警示我们,如果还以传统的功利目的论的视角来观照语文,来理解和演绎语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只能走向自我消亡的不归路。

2.批判朱熹式教学的“字字而议、句句而论”

南宋理学家朱熹倡导“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字字而议,句句而论”的学习方式,对当时的学术界造成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传统中的讲究“考据”正是来源于此。对这个教学观点,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古人所说的“考据”,指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戴震称之为“制数”,后来段玉裁改为“考核”,姚鼐则称之为“考证”,都是一个意思。这种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文献记载的思想和做法是完全必要的;迁移到语文教育中,如果将之放大变形,发展到一味“钻牛角尖”、“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地步,那显然就不可取了。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的古典诗词,还有不少名家名篇的节选,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地寻查作品的出处,阅读作者的原文,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对准确解读文本是大有裨益的,一味地照本宣科可能会导致误人子弟的后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考据”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前的必做功课。那么,教师精心查找出来的第一手材料,该如何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融呢?哪些需要告知学生,哪些只需教师了解,告知的部分以什么方式呈现,在哪个环节中出场,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些都是每个教师要好好考量的问题。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堂环境,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千万不能处处去“考据”,也不能视“考据”为本,视“考据”为上,更不能见“考据”就大张其用,以至严重削弱了对原文本的阅读分量。

比如,有的老师拿到新版第九册语文教科书后,发现《墨梅》一诗的文字,与过去的版本有所不同:“朵朵花开”改成了“个个花开”;“颜色好”改成“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改成“流”。于是搜索王冕《墨梅图》的真迹,明白了教材是以此为据改动的。翻阅古诗词辞典及古汉语词典后,了解了“个”和“流”的意思和用法,但这些在实际教学中不必“挖”得纤毫毕现,更不必和小学生去做考据功夫。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行了,否则,远远超出他们认知水平的强行灌输,带来的是本末倒置、荒废有效时间的负面效应。

3.摒弃传统语文教育的消极评价方式,尤其要坚决反对体罚

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常把圣人之言奉为应该坚守的信条,以今天的教育理念来反观,就会发现其中潜隐着一些消极思想。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上等之人,不教成人;中等之人,教育成人;下等之人,教不成人”,这是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给教育带来的无形戕害,由此造成的不平等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残留在部分人的心灵深处。再者,传统教育认可的体罚方式――从戒尺责打到面壁思过,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漫漫岁月后,仍能于当下的学校教育中,找到其“不朽”的痕迹和形态的“变种”。

究其根底,那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主宰一切,学生仅仅是被迫承接的受动者,无需思考,无须评判,更不能反诘。这一过程中,学生已被异化为器物,他们的情感、思想、心理、个性都被忽略甚至压制。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全身心地以听代思、以记代想,其它的任何念头都要被棍棒鞭打出局。但在今天,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教师再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了,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的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师首先看到的应该是“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成为了充满生命意蕴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焕发出巨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周国平语),消极评价、语罚体罚,不仅离学生的人性培育十万八千里,也极大地破坏了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模仿和人性观照。

收稿日期:2013-02-22

作者简介:徐芳,南通市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001)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

Chinese Teaching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Tradition

XU Fang

(Nanto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Nantong 2260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