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政村团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对推进新时期下共青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村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__x团委对我镇的村级团支部书记队伍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村团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分析
__x下辖1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团支部书记和两名团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都是由进入村班子的人员所担任。从大部分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情况来看,基本能够完成镇团委布置的相关工作,但是也有少数团支部负责人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表现出不适应,存在着一些问题。
1、团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创新意识不强。据统计,全镇14名村团支部书记中,28岁以下的仅3人,占21.4%;28?35岁的有5人,占35.7%;35?40岁的有4人,占28.6%;40岁以上的有2人,占14.3%。面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变化,一些年龄偏大的村团支部书记在思想观念上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创新思维、开放意识和对团工作的激情。
2、团支部书记文化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据统计,全镇14名村团支部书记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有1人,占7.1%;高中文化(含中专)的有8人,占57.1%;大专学历的有5人,占35.8%,但是其中只有2人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的。文化水平的偏低,造成部分村团支部书记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3、团支部书记条线过多,作用发挥不大。由于村团支部书记是由进入村班子的人员所担任,因此都身兼数职,如兼任民兵连长、统计等等,最多的一人身兼民兵、民政、慈善等九职。多条线的工作使他们真正花在团工作上的时间很少,普遍对团工作缺乏热情,被动应付。
二、村团支部书记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人才外流,缺少年轻干部。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价值取向的变化,农村的年轻人才纷纷走向城市,几乎很少有人愿意扎根农村这块土壤。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致使年轻有才干的农村干部人选偏少。
2、缺乏系统培训,素质提高不快。虽然近几年上级部门比较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但是对村干部的培训重心还是放在村主要负责人身上,对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较少。在培训内容上,比较注重业务知识培训,缺乏政治理论、能力素质的培训,实用化倾向的培训使得村团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
3、村班子职数少,条线分工较多。我镇14个行政村中,村干部职数最多的村为7人,最少的只有4人,而就是这些人,要分担包括农业、土管、卫生……等近33项工作,因此每人必须多头兼职。而团支部这项工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相对属于不被重视的“弱势工作”,因此使得部分兼职的村团支部书记被动应付。
针对村团支部书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镇团委认为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级团工作,既能化解存在的诸多矛盾,又有利于推进村级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高校;价值观;需求;层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当代大学学生的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一、对象与抽样
通过调查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从三类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第一类对象新生和老生,以大二为分界点,大一新生经历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区,思想状态不稳定,对于就业观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基本熟悉,思想相对稳定。对11个学院417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朝鲜族、其他民族为抽样对象),延边大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所以对朝鲜族学生以及其他民族学生调查抽样。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为出发点,分为朝鲜族、其他民族两个抽样对象。对11个学院926名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文理、科为例)。学习理科与文科学生,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文科思维的特点是:相对文学素养较高,对知识点记忆深刻。
二、分析与综合
从以上调查抽样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就业观的各异,得出低年级学生在就业观偏向于社会需求,也就是需要爱情、友情、人际交往,刚刚走出家门,走进学校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起点,向往探索爱情的甜蜜、友情的关怀、拓宽人脉交际圈。其次是生理需求,对衣、食、住、行有了新的要求,其中自主利用时间是影响生理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能够自主掌控时间的主体力量,除了上课,其他课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以及求知欲极强,促使低年级同学对社会交往的需要。[1]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延边大学朝鲜族民族为例与汉族就业观进行抽样调查。朝鲜族同学向往人际交往,向往人与人的沟通,朝鲜族热情好客,与人为善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决定了对待交往的态度。汉族学生在对就业观的安全需要与社会需要上表现出的态度基本相近,许多学生认为今后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工作稳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具有对其有吸引力。
三、调查与比较
调查问卷中对职业方向、职业规划、职业理想、职业影响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方向中选择商贸类型较多,经济社会的时代影响显而易见,不仅仅是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刚入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看待职业方向的眼光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商贸类是近几年就业类型中热门选择。职业规划中学生们在潜意识里与毕业相互影响,调查结果中普遍学生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概念模糊,规划期较长。[2]在职业理想中学生普遍对隐性职业的关注度较低,对热门公职单位期望值较高。职业影响中,较多学生受学校影响较大,所以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业就业培训具有明显效果。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层次需求(以延边大学为例)主要分为基本五个方向:①考研是很多学生选择的继续深造的学习方向。针对考研就的人数比例业女生超过男生。②报考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方向,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相对来说这种就业意向在调查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就业观中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们往往是需要具有社会认同感的社会地位。③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韩资企业中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并且可以学习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先进技术。④出国留学也是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出国继续学习深造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⑤很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之路艰难,学生惧怕甚至是抵触自主创业,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国家政策与规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向学生宣传。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原因
以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看。①自我认知能力差,过度关注择业就业条件、就业价值,没有达到就业市场需求与自身就业能力给予形成平衡。大学生忽视在工作中应有的基础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基础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进而择业就业。②依赖性强,上学期间经济由父母为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很多大学生没有离开过父母,依赖性强,自主意识差;③缺乏对社会认知,当代大学生仅仅满足最低的生理需要层次,功利主义思想突出,职业脱离实际意义,享乐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感觉到就业形势严峻,缺乏长期就业规划,就业目的不明确;④择业就业观念的淡薄,其中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管能动性等都是影响择业就业观的主要原因。家庭因素为学生们提供了最为基础的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来源。[3]
五、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调查中显示67%的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设计,只有9%在学校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设计。[4]一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进行各管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根据就业发展的动态招生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和职业选择有所裨益。相应出台了“大学生到中西部支教”、“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等一系列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今年毕业生数超700百万创历史新高。国家鼓励学生们到基层去工作,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有相应的就业创业帮扶基金。各省市各大高校相继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各高校有专属心理辅导站中根据心理学进行科学的就业测试,形成心理就业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打破传统就业价值观观,树立准确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凤清.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2]饶莹心,顾胜贤.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2,(3).
[3]苏礼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偏差及其纠正[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方案
长期以来,医生被看成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即使近些年来医学生就业较难,但高考填报志愿时,医学类专业还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太强,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目前医学生就业现状
1.1 就业层次下降幅度大
相当一部分医学毕业生渴望进入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都相应提高了对应聘者的要求。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层次开始大幅下降,尤其是传统医学的毕业生更为明显[1]。
1.2 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
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博、硕士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如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总的看来,医学类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2]。
1.3 基层难以招到优秀人才
每次招聘会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市大医院态度傲慢,但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情,但门可罗雀。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医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选择的偏差。在我国,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医疗机构也亟待充实医卫人才,尤其是边远山区。大量的学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然而这些用人单位往往竞争激烈、人员相对饱和,于是产生了就业矛盾。当前,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一些县级医院都出现了不切实际的竭力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现象,人为地造成人才浪费[3]。医学毕业生就业前准备不足。在业务能力上专业知识不扎实,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在择业技能上职业成熟度不高,缺乏自我认识能力、求职技巧和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面临决策往往犹豫不决;在就业心理上准备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面对不同择业机会必须做出合适选择时的矛盾和公平竞争与利用社会关系的矛盾等等[4]。
3.医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3.1 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应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就业市场发展及时调整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倡导实践性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和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2 积极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
近几年基层医院是接受毕业生的主力,因此,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主动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村官计划”的平台引导学生,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3.3 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及早。从新生进校第一天开始,根据就业的相关内容,贯穿于大学5年的全过程,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进行。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抓手。一方面及早提醒学生考取应有的各种证书,另一方面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来锻炼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硬件”和“软件”,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医学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鼓励一部分毕业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勇于在各种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指导学生如求职材料的书写,面试、签约的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
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问题。它的解决不能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而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涛.当前医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1):96-97.
[2]洪蓉.加强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4(1):48-50.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人-境符合
从上世纪末的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需求也从“数量需求”转为“质量需求”,在政府、舆论、高校等多层面的积极引导下,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务实,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根深蒂固,未就业先择业。也正因如此,目前出现了大量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而基层所需人才急缺的社会现象。自2005年《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以来,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社会热点。文章以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为理论依据对毕业生与基层之间的人-境符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内涵
著名心理学家罗圭斯特与戴维斯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1909年,《选择职业》)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就业适应观点并逐渐发展为强调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以下简称“适应论”)。
1.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
适应论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认为相对于职业来说,就业后的适应问题更值得注意,重视个人为了维持此一致性所做的努力和工作环境的激励保障机制即增强性,认为增强机制是组织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对于能否适应环境、能否在基层获得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或提升生活品质持有不确定态度,这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决定从事基层工作。从人境适配的角度看,这正是一个如何调整个人需求、改善基层就业条件从而实现“留住人”的问题。
2.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
适应论认为: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形势而调整。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既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工作环境;又需要基层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提高个人满意度创造条件,从而产生双方良性互动,实现人境符合。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分析
为调查了解关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新情况,我们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内容为基层就业认知、预期及政策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决策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同时他们对基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升迁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要求趋同。
1.基层就业促进政策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主导因素
在关于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压力较小大城市工作难找”5.55%、“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34.62%、“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40.84%、“积累基层经验为考公务员做铺垫”55.46%、“部分地区福利较好”37.48%、“自己的爱好”23.03%、“为自己家乡做贡献”31.60%。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政策有较高的了解度,并能根据政策的导向性顺势而为,多数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是为了考研、考公务员争取条件,未作长期工作打算。其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求稳”和功利倾向,如选择“D”55.46%居最多,选择“E”和“B”分别为37.48%和34.62%,而选择“C”虽有40.84%,但“G”只有31.60%。
2.基层条件欠缺是毕业生未选择基层就业的首要因素
在关于放弃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64.20%、“心理难以适应,感觉没面子”26.39%、“不感兴趣,薪资待遇低”45.21%、“离家远,家人反对”49.24%、“缺乏经验,不了解基层环境”42.86%、“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41.51%。可以看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时,有49.24%的毕业生认为在面临是否去基层就业选择时家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工资待遇、政策保障力度及对基层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担忧都是毕业生同时考虑的因素。
三、构建人-境符合机制,推进毕业生基层就业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稳定人员流动,需要毕业生个人和基层各自发挥能动性,形成合力,从而实现人境符合一致,推动基层就业工程顺利实施。
1.调整就业预期,理性进行人境适配
调查数据显示,有45.21%和33.28%的毕业生分别将“东沿海大中城市”和“中西部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区域,这与基层就业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解决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基层人才需求的矛盾,必须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根据自已的知识诸备、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目标来选择基层就业项目,这是将来能否适应基层就业环境的重要前提。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这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正式融入社会的开始。毕业生要提前了解具体行业或岗位要求,如选择“村官”项目,需了解国家发展规划、农村经济政策并掌握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等。
2.改善基层条件,提供增强机制
工作适应论指出,只有组织可提供的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令个人产生精神满足的时候,使个人继续留任并持久工作的增强机制才会产生。对毕业生就业而言,能否形成增强机制是其面临到基层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4.20%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 45.21%的认为“薪资待遇低”。基层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从住房、医疗、户口、编制、职称等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这是基层留住人才的现实基础。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的满意度越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就越大,人才急需问题就会趋于解决。
3.人境符合,推动基层就业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境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初出校园,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需要转变心态、熟悉工作环境和学习掌握具体工作技能,在此过程中,基层要为毕业生提供及时的思想指导、工作帮助和生活服务,帮助其打消顾虑,逐渐培养对基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毕业生个人要积极适应基层环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找准自身定位,努力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就业双方共同努力产生合力,才能实现毕业生-基层人境符合,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宪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同果.论大学生基层就业“五导”服务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6)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6-02
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都给藏族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到毕业生的人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行为的根源在于就业心理,因此,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其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民族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的必要工作;同时,对于促进藏族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而从学生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极少。心理学认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就业心理可以预测人的就业行为,所以,我们尝试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揭示学生就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根据其结果探讨针对藏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策。
一、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自治区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文件):“从2003年开始,新招收的大专(含)以上毕业生,除选派生、师范生、定向生和系统(单位)委托培养或少数特殊专业外,都要进入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再指令性分配”。[2]根据该文件精神,自治区从2006年之后专科生、2007年之后非定向本科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1.留恋计划分配、工作求稳。实行双向选择政策,使得大学生就业率告别了100%的概率,这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自治区同学对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就业过程心存恐惧,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希望回到过去的“计划分配”时代。在态度上,更多看到新就业制度对个人就业和发展不利的一面,甚至有同学认为政府不包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家里没有关系就没有办法就业。
求稳是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而愿意到企业去的学生只有10%。原因是政府机关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单位待遇稳定,工作流动性小、不容易失业。因此,出现了大四一年都在考公务员,自治区机关不可以考市机关,市机关不可以考县机关,县机关不可以考村官的特殊现象。
2.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调查现实,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首先,这样的就业理想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反映出学生的职业价值倾向。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为28l万,GDP为29l亿元,年GDP在全国省区位列末尾。[3]虽然2009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13%,但还是排在全国省区的第25位。相对于家庭收入的增长,大学教育的投入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期望能尽快地得到回报。
学生的就业理想与自治区的就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尽管多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和人均值偏小。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6%、27.6%、54.8%,[4]虽然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第二、三产业绝对值不大,规模性企业较少,是典型的输血型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1.就业心理被动。第一,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特点的制约。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变成就业责任的主体,需要学生有主动争取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一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要树立就业意识,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发展,通过职业指导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未来择业的必由之路。自治区学生入学后,面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压力很大,[5]特别是到自治区外高校就读的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和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大学阶段都处于追学习、求毕业的紧张过程,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准备。面对就业的来临,显示出被动、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第二,面对就业的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政策,在高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免费的,高考是自治区内竞争,相对来说他们的个人学习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自己独立思考、决策的机会不多,在择业时,面对选择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
2.就业手段局限。藏族大学生大多个性质朴、随和、多较内向,不善言语,[6]进入大学后这样的特征会直接影和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潜能、创造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和学习方法不恰当等问题。另外,语言障碍使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存在困难,甚至无法接受大学全汉语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面对就业学生容易出现专业知识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特征,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业行为表现出从众、畏惧等不良现象。这样的心理表现在就业手段的选择上,主动求职行为很少,扎堆考试较多。前期的访谈中发现,关于实现就业的方法学生的选择也非常传统,大部分同学认为选修第二专业非常重要,后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选择(66%)。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选修第二专业对学生自身就业几率和待遇的正面影响正在快速下降,而藏族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存在局限性的,这也反映出学生的选择和现实存在差距。
(三)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趋势
1.逐渐接受现实、与全国趋势一致。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7][8]这说明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区域内表现出和全国大学生选择本质的一致性,都倾向于大城市、大机关和高工资又舒适的工作。但是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大多会选择到地区基层岗位(通过“三支一扶”等)而不是到内地大城市。
2.短期内就业焦虑仍将增加。通过自治区政府的促进就业政策引导,2006年至2008年,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2009年就业率为84%。[9]但政府提供的岗位涵盖了大部分就业学生,比如2007年有85%的毕业生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岗位就业。[10]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的岗位将逐渐饱满,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比如2007年8003人,2008年11118人,2009年达到了13047人。[11]但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决定其农牧、电信、金融、旅游、餐饮等行业提供岗位较多,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行业不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除此之外,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分流人员逐渐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藏求职的区外毕业生逐年增多,使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9]所以学生就业焦虑仍将增加。
二、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需要针对上述各方面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从高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两方面入手,学校应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主导注重藏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一)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藏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其独特特征,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按照他们的就业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培养三种素质:第一是社会适应、求职的机能,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人文社会知识。除了开设相关公选课程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多读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的择业心理健康
藏族大学毕业生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学生倾向于回地区工作的特点,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自治区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另外,还应该开展就业知识技能培训,除了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知识外,要加强藏族大学生普通话培训、汉藏两种语言的自荐材料准备以及面试技巧训练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测评帮助藏族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新环境提供帮助。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追踪,做到专业和社会需要的良好对接
大学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原因有高才低就、专业不对口、酬劳不对等等,给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通过追踪自治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其人才流动的原因,学校通过教育调整,可以更好地为自治区发展培养人才。研究表明自治区第一产业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歧高,另外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适应现象较为严重,[12]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因此高校应该按照自治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实现人和岗位的匹配,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发展资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毕业生、高校和政府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五版.
[2]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人事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藏政发[2003]19号.
[3]2008版中国事实与数字.中国网,2008.
[4]宋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意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李亚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年,第12期.
[6]曹志翔,师学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科技,2009期,第10期.
[7]刘艳,张玉玲.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中国教育在线,2006年5月.
[9]08年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措施.搜狐教育,2008年1月.
[10]王生彦.就业制度改革后藏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关键词:医学生 就业 就业观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67
1 引言
据国家卫计委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医学类毕业生达到122万,庞大的毕业生规模使得当前就业环境下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就业观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活动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求职者在就业问题上的总体态度和指导思想,在就业活动中起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医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研究样本,从职业发展观、职业报偿观、职业地位观和择业代价观四个方面探讨医学生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并从提出相应的就业工作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就业质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医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研究样本,从就业观念角度作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探讨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并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要调查和学生访谈方式,以获取数据材料。调查问卷在扬州大学医学院2013届毕业生范围内共发放450份,其中本科生400份,研究生50份,收回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91.56%。有效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作为本研究的数据,为本研究提供分析依据。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调查问卷的局限性,本研究还选取50名学生作为就业调查访谈对象,其中本科生40名,研究生10名,访谈结果作为研究分析的补充依据。
3 就业观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念是以就业心理动机为核心和基础,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代价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观念体系。大学生作为理性人,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更多的是理性地考虑职业和求职代价方面的问题。为合理、有效地设计调查问卷,本研究中将就业观念划分为职业发展观、职业报偿观、职业地位观和择业代价观这四个方面。下面将从这四方面就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3.1 就业观念分析
3.1.1 职业发展观
职业发展观是求职者对于自己在工作中发挥才能与提高素质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认识,本质在于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与职业能够提供给自己实现自身发展的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在大学生求职活动中,职业发展观主要表现在发挥专长、体现价值、符合兴趣、专业对口、实践机会、服务社会这些方面。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这六个方面受医学专业毕业生重视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发挥专长(53.2%)、符合兴趣(48.3%)、专业对口(42.1%)、体现价值(30.6%)、实践机会(30.1%)、服务社会(27.8%)。
以上数据表明医学专业学生在求职活动中比较重视自我才能的发挥和专业技能的施展,同时,他们倾向于获得一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医学专业学生注重个性,渴望第一份工作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有机会施展才华。
3.1.2 职业报偿观
求职者对于自己通过工作获得的相应回报即为职业报偿。这种报偿不仅包括物质和物质的等价物――金钱的报酬,也包括精神报偿。职业报偿观是求职者对金钱收入、社会保障和福利、工作环境、升职空间和机会、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重视程度。
在上述六个方面,最受医学专业毕业生重视的影响因素是金钱收入(88.2%),依次递减顺序为:工作稳定性(82.7%)、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74.6%)、社会保障和福利(71.9%)、升职空间和机会(60.8%)、工作环境(52.5%)。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医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重视金钱收入和工作稳定性这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以进入医院成为医生为主,考虑到医生这一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也成为颇受关注的一个择业因素。另外,与上一组数据相比,这一组择业影响因素的受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可见职业报偿观在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职业报偿已成为学生择业、就业的一大重要权衡因素。
3.1.3 职业地位观
求职者对于工作的职业价值和等级层次的认识即为职业地位观。职业地位观是求职者对单位性质、单位所在区、单位所在地行政级别、单位知名度(实力)和职业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
在职业地位观的五个影响因素中,单位所在地的行政级别受到毕业生最大程度的重视,所占比例达到56.2%。其他四个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单位所在地区占54.8%,单位性质占54.2%,单位知名度占45.3%,职业社会地位占44.1%。
以上数据表明:医学专业毕业生在求职中会把工作所在地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即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渴望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同时,单位性质也是毕业生择业时比较关注的一个因素,这一因素与职业报偿观中的职业稳定性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把公立医院享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
3.1.4 择业代价观
求职者对于自己获得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竞争力和必须付出的时间、精力、资金、社会资源等代价的认识即为择业代价观。择业代价观是求职者对求职过程中的成本代价、努力意愿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中,择业代价观被细分为求职途径、求职单位数、放弃可入职单位次数和家庭冲突次数这四个子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四个子因素中求职途径是医学毕业生考虑最多的因素,占到70.3%。家庭冲突次数的受重视程度占59.7%,排在第二位。放弃可入职单位次数和求职单位数的受重视程度排在第三、四位,分别占40.2%和36.5%。
调查结果表明,求职途径是毕业生在择业代价问题上考虑得最多的一个方面。通过学生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中,参加招聘会仍是大多数学生择业的主要渠道,招聘会和各类招聘信息是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另有一部分学生把依靠亲朋好友的关系作为其就业的主要途径,这部分学生就业态度相对消极,依赖性较强。家庭冲突也是受到毕业生重视的一个择业代价因素,学生访谈发现毕业生较多的是考虑父母与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的分歧,也有部分研究生考虑自己与男(女)朋友或配偶之间的冲突。
3.2 就业观对就业的影响
从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分析中可以看出,职业报偿是学生求职过程中考虑得最多的一个方面,较大程度地左右着学生的择业活动。为进一步分析就业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本研究在问卷中设置了对“最影响自己就业机会的因素”和“最影响自己就业质量的因素”的调查。以下就调查结果从就业观与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作分析。
3.2.1 就业观与就业机会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后发现,在就业观的诸要素中,职业地位观和择业代价观对医学专业毕业生是否就业的影响最大。具体来看,单位所在地行政级别、单位所在地区、单位知名度、职业社会地位和求职途径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对单位所在地行政级别、单位所在地区、单位知名度、职业社会地位考虑得越多,就业机会越小;另一方面,越重视就业途径,就业的机会则越大。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医学专业学制长、学习任务繁重、培养费用较高,经过多年的辛苦学习后,医学生往往寄希望于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能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保证。相比之下,乡镇医院因位置偏僻、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等原因成为医学生求职中最后的“无奈之选”,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缺乏服务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成为阻碍医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坚持毕业后回家工作的就业思路,自己为自己设置就业障碍,这就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面,降低了就业灵活性和自主性。
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毕业生过多地依赖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来实现自己的就业。他们认为要进大医院就必须要找关系,这种消极的求职态度往往导致这部分学生逃避困难、就业主动性差、错失招聘信息,或者在应聘中缺少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勇气,从而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3.2.2 就业观与就业质量
本研究从月收入和职业满意度两个方面考量就业质量。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影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职业发展观和职业报偿观。具体来看,对发挥专长和金钱收入两个因素的重视显著影响入职后的月收入水平;对升职空间和机会、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重视则对职业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
与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目前能接受月收入低于2500元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对月收入的接受范围是2500-4000元。至于职业性质,医学专业毕业生青睐公务员、事业编制医生,他们认为编制即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可见,当前医学专业毕业生对工资收入水平有着较高的期待,并且重机关事业单位的陈旧就业观念仍制约着医学生的就业。
诚然,高收入、高保障和高福利的工作确实能大大提高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然而,满意与否是建立在已就业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对收入的过高期待而忽视工作的其他有利因素以及对无编制的狭隘偏见往往导致毕业生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失去就业机会又何谈就业质量。
4 就业工作对策
综上分析,当前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存在着现实性、功利性和盲目性的弊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很多毕业生把二级医院作为短期过渡的跳板,借二级医院作为自己解决生存问题、积累工作机会的平台,从而为跳往三级医院这一更高平台做准备。这是符合“先就业再择业”的社会现状的,因而具有现实性。医学专业毕业生求职中过分追求高薪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的观念则体现了功利性。一味追求大城市的繁华而不愿去西部或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业既会进一步加重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又不利于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医生缺乏为社会做贡献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既不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也违背了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把求职简单地理解为投简历和参加笔试(面试),缺乏对自身兴趣、特点的全面分析,往往人云亦云,极为被动,这正是盲目性的表现。因此,为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医学院校就业工作水平,本研究提出以下四点工作对策。
4.1 端正动机,转变观念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值,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自入学开始,学校、学院须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医学是一门神圣的科学,医学学习与社会使命、个人责任紧密相连,只要踏实工作都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4.2 认清形势,拓宽渠道
随着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完善,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医学毕业生应主动到那些目前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地区施展才华。在就业渠道上,除传统的医疗单位、药企、卫生监督部门外,学校应鼓励学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参加“三支一扶”等基层计划,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职业化培训、教育、入伍士官、医药器械销售、保险、创业等新途径。
4.3 夯实基础,增强实力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学校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医学专业学生要打牢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以保证毕业后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大学的氛围和环境,努力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就业力,以便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
4.4 思想重视,完善体系
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校和学院应对医学生的就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组织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新生入学起,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学生的培养环节,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积极就业。此外,学院可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利用QQ群、微博等网络渠道为学生开拓获取求职信息的通道。
参考文献:
[1]马英.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19(11).
[2]黄朝新.浅析医学生择业心理矛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3]严婕.医学类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三农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在处于不断调整当中,去除过剩产能,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产品的科技水平和附加值。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农业和信息化的高度结合极大盘活了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以及优秀人才,这也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两者需要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1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内涵
1.1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节,比如技术推广、农村市场、农村消费等等。其中农业信息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农业生产信息化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信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程度,传统农业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在现代农业中,信息化是基础,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在科学技术的介入下从传统的手工劳作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解放农村劳动力,农业信息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自动化。
1.3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信息化
传统农业中,农产品的流通和推广主要依靠就近的场镇,市场和消费力相对单一,多以本地市场为主。而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信息化让农产品的流通规模不仅覆盖本地区,对较远地区甚至国外都会产生辐射能力,这是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优势,流通渠道的拓展为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基于此,全国各地区出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是在整合了各种信息前提下才建立起来的,通过信息化网络方便全国采购商前来洽谈。
1.4农业管理信息化
传统农业也是存在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其属于低水平的信息管理,深度和广度只能满足一小部人的需求。而现代化的农业信息管理,并不是点对点的,而是面对面高级形式,无论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询与管理。目前,大多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项目都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水文情况、生产状况等信息的观测,让整个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可控化,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1]。
1.5农业服务的信息化
传统农业时期,由于农业辐射范围有限,农业服务较为单一,而随着农业辐射范围的扩大,与之相匹配的服务体系迎来重大变革,信息化对于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需要农业服务实现体系化和信息化,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今天,这种需求更加强劲。
2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为主的,通过规模化经营,与之匹配专业化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的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其中农业产业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化
专业化需要从两个维度加以理解,其一,专业化是指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专业,在现代农业,专业化预示着效率和品牌效益,就农业生产而言,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以及物流等方面,都需要一系列的专业化维护,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开展,最终影响流通效率。其二,专业化意味着农产品的种植需求地域性,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中国国土面积大,各个地区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征,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才能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2.2社会化
现代农业中,农产品作为商品投放在市场进行流通,消费者根据需求采购适合自己的农产品,当本地区无法获得特色农产品时,消费者往往会通过网络渠道寻找到优势地区企业进行采购,所以围绕农产品流通的网络是非常庞大的,农产品的买卖也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较强的社会化特征。
2.3集约化
如同工业生产一样,农业生产也开始走向集约化的道路,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农业产品中,形成高效率的知识转化,从而打造一系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3我国当前农业信息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3.1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无法满足信息产业需求
农业问题一直我国工作重中之重,涉农问题覆盖面广,是其他领域无法预料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地形地貌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各有不同,信息化产业化推进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村大多是老人,让老年人与信息化相结合有一定难度。
3.2专业农业技术人才缺乏
虽然我国进行了对大学生的扩招,但是从应届生就业意向工作范围来看,留在城市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很少一部分毕业生会以村官的身份来到农村工作[2]。另外,对于主修农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在毕业后也不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枯燥、薪资低以及晋升空间小是主因,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农业人才培养以及农业科学技术市场转化这块,极为薄弱。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进行农业技术沟通的渠道。
3.3农业法制化进程滞后
农业生产或者流通都需要一个法制环境来保障实施,信息化要求加强农业信息的管理,在法律框架下,能够为农民提供以下农业技术服务。当然,此外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政府主导作用并未全部发挥。缺乏有效法律的监督。
3.4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动性为各个行业带来最广泛的资源,但是在某些偏远地区,由于地势的原因,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非常低下,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对于信息爆炸的城区而言,这样的农村地区就像一座信息孤岛。
3.5乡村企业管理水平低
大力发展农业企业,组织农民进入乡村企业参加生产劳动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出,农民对于进入企业工作的态度是迟疑的,这是思想观念保守造成的,其次就是本地企业的规模较小,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少农民已经失去了对乡村企业的信心。另外不少乡村企业在处理与员工关系的时候,忽略了利益相关的原则,员工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3.6农村个人或者企业融资难
在农村地区,如果个人或者企业想要发展,融资或者贷款是主要渠道,但是从目前的融资现状来看,农村个人或者企业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面临不小的难度,这是因为不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在评估项目收益回报时,会对企业或者个人的还贷时间进行进一步压缩,而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贷款周期往往为一年,所以现行的农业发展金融政策有不匹配因素。
4我国深化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4.1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发展瓶颈
要致富先修路,在以往,交通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但是随着我国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投入,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被打破。农产品信息流通得到加强。但是随着消费升级,交通制约成为次要矛盾,信息化落后的弊病就日益凸显出来,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让不少企业开始正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所以不少传统企业开始转型,对于农业企业也是如此,信息化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无论是宽带还是3G,4G的山区覆盖,政府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应以点带面的形式铺开,做到信息传播无死角。
4.2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开发和引进
人才作为重要的资源,在深化信息产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个误区,就是盲目追求资金的投入,对于资金转化以及人才的留存却重视不够,加上农业研究的环境和设备的落后,让农业技术人才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才的流失率[3]。当然,在高校教育阶段,农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也需要优化和完善,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在实践上加大投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知识转化率。在就业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对这类学生提供政策倾斜,让更多优秀毕业生能够加入到农业发展当中。
4.3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相关信息产业化法律法规
在对农业信息以及农业其他产业信息共享的同时,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与传播都应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进行信息产业化融合时,一些好大喜功、破坏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等现象会比较突出,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引导,依法办事,对于一些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理,不能因为是当地知名乡镇企业就不予追求。
4.4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信息和产业化的主体在于农民,农民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而这需要不断通过培训来达成。中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发展水平,地理气候环境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农民的培训就需要针对性。政府出面,协调农业研究院以及农业高校等机构会当地农民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4.5完善农村信息产业化融资渠道
产业化就需要培育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通过开发本地区农业优势,进行产业集群,然后通过信息网络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销产品和服务,那么一系列市场化的运作就需要资金的支持。在政府层面,应该积极协调各大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政策优惠,特别是在购买信息设备以及农用智能机械设备时予以优惠支持。
4.6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村就业
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业以及农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有利于国家地区稳定。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在信息化以及产业方面作出成绩,能够为其他乡镇企业起到示范作用。龙头企业在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是具有优势的,在这同时解决了产业化所需的人力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5(7):77-82.
[2]于连军.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1):19-21.
【关键词】公共文化;农村;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6-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安阳市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扩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类型。文章选择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为实例展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对于安阳市全面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好参考意义。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审视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组织和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文化政策、基础设施、资金保障、专业人才、考评体系5个系统组成。其中文化政策奠定了公共文化繁荣的基本价值观念、提供了思想保证;基础设施是指各种文化学习场所、娱乐活动中心,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资金保障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的拨款、社会捐助、企业赞助、专项基金等,良好的资金运转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投入的经济基础;专业人才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的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也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运营的关键;考评体系,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高低,通过及时的民意反馈,对文化投入成效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以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服务于农民。
二、安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宝莲寺镇地处安阳市文峰区南部,南部与汤阴县接壤,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西郭村、郭村集村、杨家井村、廿里铺村、马束庄村、小营村等24个行政村,人口总量45433人,其中农业人口42198人,耕地面积46604亩。
通过实地走访,对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截止到信息统计时间,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收回率达到96%。本次问卷的发放力求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角度对村民的文化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具体如下。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绩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宝莲寺镇文化站主体工程于2008年3月动工,2009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建设总投资32万元,其中中央、省拨付24万元,自筹8万元。文化站为500平方米,房屋十余间,现有藏书6000余册,书柜10个,乒乓球案1台,羽毛球拍2付,篮球2个。此外,又修建了灯光篮球场、门球场、单双杆等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器材。灯光球场为300平方米,有可容纳600余人的看台,标准化的篮球场和门球场各一个,30余件健身器材。
文化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为了响应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宝莲寺镇2008年3开始进行文化站主体工程建设,建设总投资32万元,其中中央、省拨付24万元,自筹8万元。
文化活动开展不断丰富。宝莲寺镇文化站投入使用以来,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素质为目的。镇文化中心开展多形式,多项目的体育运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比赛。围绕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组织村文艺团体,镇干部及大学生村官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10场次,举办消夏晚会2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不足
设施利用效率不高。调查发现就目前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而言,普遍存在缺乏效能的问题,许多文化活动站、书屋室闲置,农民群众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并未普遍开展。调查结果得出,在休闲时间打牌、打麻将的受访村民占到了27%,是被选项中比例最高的,其次是跳舞、扭秧歌、看戏、下棋,大部分村民选择的是小范围的自发性娱乐活动。而像一些先进的文化设施如电影、网络接触机会很少。公共的健身器械、电影放映室、报刊室的使用率很低,分别仅占到3%、6%、7%,可见农民主动选择公共性的文化休闲活动比较少。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宝莲寺镇综合文化站虽然设置了专门机构,配置工作人员7人,其中分管领导1人,站长1人,其他工作人员5人。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宣传文化站一个,(配有主管宣传、文化领导各一名)专职文化工作人员三名,并且由财政全额拨款。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全镇村民的文化宣传工作的需要,并且缺乏专业的文化带头人物,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满意度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最终要靠农民群众来评价,民意直接表达了对农村文化服务的态度,也将为政府后续工作指明方向。调查得出,近一半的村民认为目前村里开展的文化活动内容一般,还有26%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活动很枯燥。只有23%的村民认为“满意”,另有44%的村民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剩余的村民则对目前村里的文化服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
(三)安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SWOT分析
文章利用态势分析(SWOT)的方法,总结安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为最终制定适合安阳市农村实际情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三、新时期安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综合村民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服务理念。当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快、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落后文化就会去占领。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安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不能只重经济而轻文化,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加强资金投入,保障文化设施建设。安阳市政府应该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列入财政支出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优先安排重点的文化项目建设,保障农村重大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实施。建议政府每年按比例从财政收入中划拔出一部分资金,满足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发展要求。设施购置数量上应尽量按照农村人口的实际数量,按比例、有规划的分布,对于闲置不受欢迎的文化项目要及时更换,增添群众兴趣浓厚的活动项目。
(二)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
扩大政策弹性,完善文化立法体系。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安阳市农村的环境资源、风土人情、经济状况,有针对性的编制建设规划。对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可以进行税收上的政策倾斜,鼓励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政策。安阳市政府可以在配合国家相关法律的同时,出台一些地方规范性文件,以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三)转变服务方式,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多元参与机制
引入市场体系,发挥民间组织力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即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由私营企业来生产和经营。发挥社会力量,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文化服务企业,不仅可以提高文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产业模式的创新,还可以带动民营文化服务的发展。引导介于政府和企业市场体系之外的第三部门参与,例如安阳现有的各大专院校、文化机构。鼓励村民参与,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农民群众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自办文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依靠当地的各种文化资源建立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平台,鼓励农民自发组建文化室、活动中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最终要靠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评价。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行政考核之中也势必形成一种督促力量,反过来由顾客来评价服务质量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现状分析;对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G725.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7-4214-05
Cultivating New Vocational Peasants in Hubei Province
DU Wei1,2
(1. Rural information and Propaganda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2.Training School of CPC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22, China)
Abstract: New vocational peasants are different from “hereditary” farm laborers in traditional sense. “New” and “vocational” refers to the identity of subject, their concept, 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 an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 Cultivating of new vocational peasants is a nut that the government need to crack in developing “three rurals”. A questionnaire and a special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peasants in Hubei province.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 was used to study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 made on cultivating vocational peasa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ive advices including policies should be worked out to support new vocational peasants, training syste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ccreditation process should be well governed, social resources should be pooled to fund the training of peasants, and special projects should be creat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mpt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peasan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vocational peasant; vocational training;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Hubei province
农民是“三农”工作的能动主体,也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讲诚信、有责任的现代职业农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流向城镇,转向非农产业,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农户兼业化趋势加剧,“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问题日益突出,未来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更是“三农”发展新阶段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类型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研究,国内学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世袭身份”的“农民”概念,其在主体身份、观念意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职业分类等方面具有“新型性”和“职业性”。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1]。根据我国目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即指以农业为职业,并且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资金投入能力和一定专业技能,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力,譬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2]。②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劳动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③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个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譬如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 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2]。
2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调研
2.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2012和2013年中央、湖北省省委1号文件强调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就业创业”。为落实中央和湖北省省委的要求,加快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政府研究室、省农业厅组成课题组,于2013年5月开始,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访谈、典型座谈等形式,先后在监利、仙桃、枣阳、宜城、夷陵、巴东、浠水、蕲春等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设计调查问卷,在全省范围向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大学生农业创业人员、回乡创业青年及农民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发放“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表”20 000份。基于问卷调查,课题组重点选取了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农民工、复转军人农村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经营创业人员、种养殖大户、知识青年农民等六类对象开展专题座谈。调研组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走访了8个县市、24个乡镇,选取42个职业农民代表参与专题座谈,并对收回的12 000份问卷进行了认真分析,试图寻找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2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研究
2.2.1 总体规模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初具规模并呈现日益壮大趋势。据调查,宜城市农村劳动力24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大约为4.89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0.4%。其中,生产经营型5 800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大户等)、专业技能型39 844人(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工人等)、社会服务型3 250人(农产品经纪人、统防统治植保员等)、经营管理型50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
2.2.2 来源结构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在来源上呈现出行业背景多元且“能人”居多的特点,据调查,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有长期务农人员、在职村干部、综合改革后农技站分流人员、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回乡创业大学毕业生、工商企业主等,职业农民大多有一技之长,有“资源”或“名气”,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结构呈现多样化,一批家庭农场主、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种养殖大户、农技服务人员等凭借自身努力与实践,自发地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以合作社骨干成员和种养殖大户为主体的长期务农职业农民占49.3%,在职村干部占20.6%,打工返乡人员占15.3%,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人员占4.7%,复转军人占3.5%,综合改革后农业部门所分流的人员占6.6%。
2.2.3 文化结构 从抽样调查职业农民文化程度看,目前职业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占74.2%,大专以上学历占11.6%,中专学历占7.5%,以高中以上学历为主体,属于当地学历较高、素质较好、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的群体,枣阳市调查的职业农民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调查总人数的16.7%。在夷陵、巴东、浠水等地被访的农业企业38名管理人员中,6人具有本科学历。
2.2.4 性别年龄 从调查走访情况看,目前农村务农劳动力大多为55岁以上的老人。职业农民群体中,男性占89.1%,41~60岁的占67.3%,16~30岁的只占5.9%,20~30岁的青年均外出务工,长期在家务农的主要是村组干部(占20.6%)和打工返乡人员(占15.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的农民不愿意子女将来务农,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劳作辛苦、周期长、比较效益低,而且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城乡在基础条件、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2.2.5 功能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已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调研显示其具体表现有3种:一是接受和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农业科技的新成果;二是有效带动周边农户产生规模效益,如宜城市郭家台生态甲鱼专业合作社因效益可观,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2012年养殖面积发展到1 km2,甲鱼产量达180 t,产值超2 000万元;三是适应规模化生产,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降低成本,组织土地流转,实行标准化作业,开展疫病统防统治,运用电子商务。
2.2.6 生产经营结构 种植养殖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种植业个人独立经营占82.0%,畜禽养殖个人独立经营占76.2%,水产养殖个人独立经营占44.1%。粮棉油种植面积1.0~3.3 hm2的农户占79.1%;生产经营果茶1.0~3.3 hm2的占72.2%;种植蔬菜1~3.3 hm2的占59.9%,其中设施大棚占54.8%。通过合作社经营的,种植业占14.4%,畜牧养殖占16.9%,水产养殖占45.3%,其中股份合作经营在3.6%~10.5%。可见,农业生产经营仍以个体为主,因而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规模普遍较小。
2.2.7 收入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相对稳定并对家庭收入贡献明显。从职业农民2012年农业收入情况调查看,农户年收入稳定在1万~5万元的占46.9%。职业农民经营效益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占45.9%,超过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10%以上的占21.1%。职业农民为家庭收入贡献1万~5万元的占53.8%,贡献5万~10万元的占20.1%,贡献10万~30万元的占11.2%。
2.3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调研
2.3.1 愿意参加教育培训,愿意接受学历教育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农业教育培训的占97.6%,其中愿意参加专项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的分别占41.2%、29.4%、27.3%。愿意接受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占63.2%,愿意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占36.7%。在专业的选择中,种植类专业占46.6%,畜牧类专业占19.7%,水产类专业占10.8%,经营管理类专业占13.8%,市场营销类专业占9.1%。在教育培训方式上,选择送教下乡学历教育的占62.6%,选择脱产学习的占15.8%。
2.3.2 渴望得到政府支持,希望提供培训服务 通过巴东、夷陵、监利等县市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了解,他们对规模经营后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最直接的需要是政策扶持、技术培训、资金补助和信息服务四个方面,相当一部分职业农民认为,规模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对后续发展提出了诸如现代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更多的学历教育培训要求,以使自己生产出市场所需、具备竞争力的农产品,真正实现可持续增收致富。
3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湖北省农业厅已于2012年8月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县市试点”工作。根据调研情况及试点实践,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对农民职业化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
从课题组与当地政府和社会人士座谈情况看,长期从事农业耕作的农民群体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缺乏充分尊重农民职业的社会文化。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农民群体的培育普遍存在畏难思想,心思主要放在争取国家项目上,在农民职业化培训和综合培育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大众对新型职业农民也缺乏科学的认识、理解和应有的支持,没有充分尊重农民职业的社会氛围,这也是新生代农民不愿回到农村创业的原因。
3.2 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资源条件分布不均
目前参与农民培训的部门繁多,农业、教育、劳动、扶贫、人事、科技、妇联等多个部门各自为政,政府统筹协调不够,各部门职责不明,没有形成合力;缺乏从省到市、县级在组织上的纵向管理与考核;省、市、县级农民培训机构繁多,如农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学校等均可参与,但资源条件不一,缺乏有效衔接,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统一协调管理。
3.3 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金融支持
国家尚无专门的项目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金融支持上,职业农民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调查显示,78.7%的种养大户认为国家应在贷款和补贴上进行支持,而当前商业银行不愿放贷,政府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出台的贴息贷款政策程序复杂、硬条件多、惠及面小,各类规模经营户融资贷款难普遍存在。
3.4 教育培训师资不足,培训模式有待创新
各地并没有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师资力量和培训方案。由于有针对性的培训师资得不到保障,教师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兼职教师的频繁更换,致使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培训模式上,仍以传统的课堂纯理论式培训为主,而根据培育对象的产业类型、知识结构、培训需求、居住区域、时间条件等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尚未建立,导致培训资源浪费,培训效率大打折扣。
3.5 法制保障缺位,监管评价机制亟待建立
由于职业农民点多面广,且主要依靠自主创业,加之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种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频繁,若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保障,规模扩大之后稍有不慎将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与后果,农民自身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然而,政府部门对农民职业教育管理目前尚未纳入法制化轨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相关的监管、评价机制均不完善,这些都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一步推进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参考与借鉴
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已先行一步,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可为研究和探索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4.1 依法保障农民职业教育发展
发达国家在农民职业教育方面均有立法:加拿大通过《农艺教育法》、《失业人员及农业补助法》两款法律保障和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美国政府在其颁行的《就业机会法》别强调向农村农民提供资助的法律要求,并为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的教育和训练;英国先后颁布5个与农业职业教育有关的白皮书和政策法规,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保证;日本为使农业教育更加正规化、现代化、制度化,在其《青年振兴法》中规定由政府资助青年农民培训;韩国政府为了应对高学历、高素质青年农民离开农村,专门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基本法》等法律法规,确立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制度和专业农户培养制度,为其提供法律保障[3]。
4.2 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公益性发展实施路径
目前,许多国家普遍建立了从农技推广、继续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等多个层次相互衔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少国家建立并形成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学员一般不交或仅交纳很低的费用,有的国家还向农民学员支付一定的报酬;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辟了农民职业教育公益性实施路径:美国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实施免费政策,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资助;法国政府对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给予培训期间的工资补贴;英国对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每周发放25英镑的补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保障法》中规定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必须用工资预算的1.5%培训其员工。
4.3 建立农民职业化发展的资格及准入制度
许多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了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使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4];德国在《农业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受训者必须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取得农业师傅证书才能获得农场经营权;爱尔兰政府制定了农场经营合格证书培训计划和相关奖励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区、县、小区三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丹麦政府规定必须是通过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三个阶段的学习并获得绿色证书者才能具备购买30 hm2以上的农用地的资格,并能享受政府给予地价的10%利息补助和欧洲共同市场有关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助;法国政策则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4]。
4.4 开展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安徽省将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锁定为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界定生产规模标准,率先进行职业化培育,并对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开展职业农民认定;浙江省嘉兴市采取“政府买单,市县联动,量身定做,联合培养”机制,开设了职业农民大学学历教育班;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成功探索了“送教下乡”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武汉市农校在中职教育基础上,与省市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企业签定订单,确定培育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新型职业农民;江苏太仓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参照工业企业劳动用工标准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劳动合同制度和由个人缴费、单位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职业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新型职业农民的后顾之忧;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对发展柑橘、茶叶、蔬菜3.3 hm2以上或粮油作物2.0 hm2以上的家庭农场按2 985元/hm2一次性补贴,并对获得市、省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10万和20万元。
5 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综观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本次调研的情况,对加快培育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提出如下建议。
5.1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
建议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系列政策:①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比例和公共服务标准,对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优秀人才给予更高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农业保险保障;②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并给予政策优惠;③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担保基金,并简化审批程序,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融资困难;④加强生产扶持,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基础上,将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按照产业规模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产业补贴;⑤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提高职业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鼓励成片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5]。
5.2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创建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育的管理机制和评价监督体系;整合地方培训机构在师资、技术及培训设施方面的优势资源;引进专业团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师资水平等进行系统设计;多方筹集资金,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免费中高等农业专业学历教育、系统培训、岗位培训和新知识新技能继续教育培训;定期选拔优秀职业农民进入大中专院校研修学习,并给予学费补助等。
5.3 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专业机构主办”的原则,由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保证认定管理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具体认定工作委托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机构实施。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档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定期考核评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1]。
5.4 聚集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育的社会资源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师资、技术、管理等共享平台,整合农业、科技、教育、金融等行业资源,率先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设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发挥培育基地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历史背景、重要地位与作用,引导全社会重视农业尊重农民,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提升农业的吸引力,吸引有志青年投身农业,成为新一代职业农民。
5.5 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设专项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教育、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实施,认定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对象主体,就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力,设立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农业系统培训、教育培训条件等建设专项。
6 小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具有显著公益性的长期任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必须尽快制定并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规划、实施目标、实施办法和考核标准;尽快建立由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并逐年增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财政预算,加快推动湖北省农民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飞,郑顺安.“四化同步”新形势下培育职业农民的四点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76-80.
[2] 殷 瑛.论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239-242.
[3] 李 惠,张梦蝶.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2(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