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政税收政策 房地产 市场经济 影响 对策
一、前言
作为国家发展中最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税收是实现社会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动态性平衡,这就需要认识到财政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财政税收政策,进而有效改善人民生活状态以及住房条件等等,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来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因此,需要结合我国房地产发展实际情况来采用更加有效措施,完善房地产市场经济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财政税收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影响
(一)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实现房地产消费理性化以及科学化
从目前来看,我国房地产价格呈现出疯长倾向,政府需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工作政策来引导房地产更好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信贷资金实际回收工作力度,在不拖欠开放商资金前提下,市场商品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同时还需要做好税收管理工作,利用有效措施来降低房地产市场价格,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由于房价过高或者是居民实际收入过低等现象使得房地产市场经济交易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可以利用货币来实现市场交易,如果居民实际收入过低,那么实际购买力会受到影响,房地产需求量也不断降低,房地产市场交易数量也逐渐下降,这就需要刺激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经济更好发展。房地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房地产调控工作更多集中在需求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期从过于的乐观,逐渐的转化成为了谨慎,财政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化发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房地产市场经济调控作用,不断细化房地产市场税收工作政策,对于并不符合相关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并不给于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将其房地产在税收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力度,引导居民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以及节约消费利用,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来实现房地产经济有效调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升房地产发展质量,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健康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
(二)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完善相关税法政策
作为人类行为的重要规范,法律能够为相关政策以及相关制度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政策,如果缺乏法律支持,那么房地产市场经济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结合房地产市场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制度,为房地产税法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实际上,税收关系到国家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严格相关税法,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等等。传统房地产市场财政税收政策过程中,需要不断相关税收政策,完善违法措施以及惩戒措施,使得税收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应用于税收工作中,为财政税收政策提供法律保障,为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提供有效保障,促使房地产市场经济能够处于稳定、快速发展环境中。房地产价格与税收收益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房地产市场正是处于税收政策的开发阶段,房地产商品供给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方向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房地产的流转环节使得房地产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投机行为,这就使得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市场流通活动中,有效抑制投机取巧行为。因此,需要重视房地产财政税收政策的管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尽可能满足房地产市场发展需求,尽可能的减少土地闲置,为土地交易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三)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完善财政税收工作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规范房地长市场经济发展,相关政府工作部门需要改进物业税,结合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评估。在设置物业税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发展国情,区别物业税的税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划分高收入以及低收入人群,充分发挥物业税调节作用,结合人群经济收入能力来进行分区设置,尽可能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税收,或者是对于经济能力过低的收入者采取见面方式,这样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构建更加完善的房地产评估工作体系,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出了非常高要求。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完善房地产税收配套政策以及配套制度,构建房地产的产权登记工作制度,同时还需要明确城市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有效解决分块管理方式,实现房屋产权证与土地产权证合一制度,尽可能理清房地产市场管理关系,避免出现房地产的私下交易,构建更加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评估工作体系,相关税务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评税结构制度、专职评税制度以及房屋管理工作制度等,构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工作机制。
三、财政税收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实践对策
(一)保证房地产市场供应量充足
从目前发展来看,房地产行业给予方面存在着的问题,诸如,土地资源较为紧缺,房地产商存在着捂盘现象等等,由于居民需求的日渐增加使得房地产价格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房地产供应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增加住房的供给能够有效解决房地产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房地产发展弹性,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保证房地产市场供应量充足,尽可能缓解房地产住房价格上涨问题。为了能够提高房地产供需供给,利用税负转嫁行为来有效抑制二手房市场中存在的投机行为,利用增加房地产供应量供给来增加供给弹性,尽可能减轻居民收入负担。
(二)重视房地产市场征税环节
作为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投资型的购房者大多是利用房地产买卖来获取差价,进而获得高收益,这就需要利用房地产持有权来实现税收的保值以及增值。从目前政府发展来看,房地产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征收重税的现象,他们并不倾向于出卖房产,而是不断购入房产,这就使得二手房供给存在着不足,房屋流通效率并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中购房竞争愈加激烈使得自用型购房者却无法购买合适住房。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政府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不断加大房地产征税环节,诸如,利用物业税等来解决供需矛盾。仅仅实现征税却无法实现税负转嫁,购房者仍然需要承担一定税负,目的性更强,影响性更高,对于住宅面积较大并且长期闲置住房或者是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居民则是需要征收重税,进而使得投机者购房成本,促使投机者不得不卖出闲置的住房,增加二手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量,实现房地产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房地产价格稳定性。
(三)实现征税对象的区别性对待
由于房地产征税对象存在着差别使得其承担的税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普通的购房者居于不利地位。政府需要认识到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型购房、普通购房等之间的关系,投资型购房,政府可以征收更多的税收,这样能够有效抑制投资型购房者的购房热情。从目前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信息不对称现象,即使在购房过程中无法有效判定购房者购房目的,往往根据购房者时候的买房行为才能够进行判定。总之,政府需要结合房地产市场发展特点来构建房地产信息的登记制度,进而有效了解购房者住房信息,对于购买多套或者是购买大面积住房需要征收更多的税负,对于购房投机行为来进行严格惩治。
四、结束语
随着家庭生活质量以及居民文明程度日渐提升使得居民已经不能够满足舒适住宅,而是对外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以及发展预期来实现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宏观调控,进而促使其能够有效认识房地产市场发展。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房地产供需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就需要重视房地产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来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经济,重视房地产市场经济监督工作以及管控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稳定房地产发展市场。
参考文献:
[1]覃事娅,伊长亮.基于VAR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N].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28(6):34-40.
[2]童慧.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0, 17(7):55-57
鲌鱼俗称“大白刁”,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及武汉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鲌鱼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工作,在农业部、湖北省、武汉市各级主管部门及武汉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有国家级湖北武汉鲌鱼良种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鲌鱼研发平台;同时,黑尾鲌系列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该成果获2011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度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武汉市地方标准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杂交鲌“先锋1号”是采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获得的鲌鱼新品种,具有体型好、生长速度快、饲料蛋白质含量需求低(仅需32%)、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性情温、驯易活鱼上市等优点。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远超过翘嘴红及其他主要鲌鱼养殖品种,饲料成本比翘嘴红鲌降低50%。研究单位完成了杂交鲌“先锋1号”的生物学特性、遗传性状、形态学特征、胚胎及胚后发育等研究内容,并评估了其养殖经济性状、集成了高效健康标准化养殖技术。
杂交鲌“先锋1号”目前已在湖北的武汉市、洪湖市、公安县、天门市等地进行池塘示范养殖2000余公顷水面,养殖试验表明,其养殖成本低,抗病力强,易捕捞和运输,池塘主养每667平方米(1亩)利润可达6000元以上,得到了养殖户的高度赞许。
关键词:淡水养鱼 效益 提高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捕捞渔业资源锐减,国内外市场对淡水养殖的需求越来越大,淡水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渔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淡水鱼养殖出口获利丰厚。随着我国淡水鱼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淡水鱼养殖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为了使淡水鱼保持优势,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改进:
1.养殖科学技术
第一,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要在现有淡水鱼养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实行股份制或合作制,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技术推广和普及,发展更优化的淡水鱼养殖经济。比如网箱养殖的推广。由于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易捕捞、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在水田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塘, 均可推广网箱养鱼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为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必须要重视科技研究,拓展科研领域,加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比如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鱼苗培育和优化的应用。同时,要积极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产学研协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第三,加快科技的推广。要建立健全地方各级的科技推广网络,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步伐。
2.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主要产品还是局限在鲤,不能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养殖效益越来越差。而名特优新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既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要调整产品结构,推广名特品种。
一是实施特种水产工程。制定和完善淡水鱼养殖规划,推动名特品种养殖业较快发展。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鱼类的花色和品种,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会促进整体渔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因地制宜调整进行合理的布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实现养殖资源优化配置。在养殖中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广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
3.成本收益管理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在共同致富的目标下,扩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 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要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养殖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科学放养,科学投喂的工作,投喂要注重饲料的质量,节约开支。
其次,发展淡水养殖保险。淡水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徐富华.如何提高淡水养殖效益.渔业致富指南,2004(24).
一、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水产加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伸,只有发展了水产加工业,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带动整个水产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加快发展水产加工业,既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又是加快水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水产业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出口创汇的要求。更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尽管是渔业大国,但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很弱,其主要原因便在于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少、质量低。面临着国际化程度不高、质量保证体系滞后、出口市场单一等诸多不利因素。加之信息体系落后、进出口组织化程度较低,使水产加工业发展之路更加"山重水复"、坎坷不平。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10%左右,且95%以上为海水鱼,淡水鱼加工量不足5%,其他大多只能鲜销。因此,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抓住入世之机,从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大力加强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这不仅符合国际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们自身的发展要求。只要我们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渔业大国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水产加工业,就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那一
天。
二、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水产食品的深度加工发展仍然较慢,出口品种仍以速冻品、鱼类罐头、干品及鲜活品为主,加工增值不明显。因此,加强水产加工的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据专家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外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快低值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二是开发合成水产食品;三是开发水产保健食品;四是提高优质水产品深加工的品位和档次;五是开发美容食品及新型水产饮料食品和调味品,这也是当前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相对于我国来说,要根据行业特点,立足市场,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水产加工品,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质传统加工品,如利用银鱼、鲚鱼、沼虾等小型鱼、虾采用干、熏、糟等加工技术,生产盐制、干制、熏制、糟制水产品;系列冷冻保鲜品,如冻全鱼、冻鱼块、冻鱼片等;保健食品和模拟食品,如鱼糕、鱼丸、鱼卷、鱼饼、鱼香肠、仿虾仁、仿蟹肉、仿扇贝等鱼糜制品;罐头制品,如将传统的荷包鲫鱼、豆豉鲮鱼、熏鱼、爆鱼、茄汁鱼、凤尾鱼等按需要制成硬罐头或软罐头;还有水生植物加工品及综合利用制品等等。
围绕这个方向,可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第一,要联合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结合,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高精水产品的加工;第二,在大众化、现代化、方便化、快捷化方面做文章,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休闲食品及快餐水产食品;第三,重点研究解决淡水鱼加工综合利用及加工过程中的蛋白质冷冻性、鱼肉中泥土异味和脱腥、海水中上层鱼类深加工、贝类产品的净化加工等难题;第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如开发海洋药品、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等;第五,要重视发展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抓好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带动水产加工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开辟生产基地,以基地带农户,以基地联市场,走渔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借鉴国际经验,全面提升水产加工业运行质量与效益
1.建立完善水产品加工质量保证体系水产品加工向深度发展,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国外,美、日等国早已开始实施haccp质量保证体系,凡进入这些国家的水产加工品均须符合haccp质量要求。目前,我国已成立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认证中心,农业部渔业局已组织制定了《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今后,水产加工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将质量认证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养殖领域以及饲料和鱼药等生产领域。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会同水产、环保等部门及有关水产科研机构,逐步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全面临控,以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入世挑战。
2.加快健全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水产品的国际贸易迫切需要及时、可靠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作为保证。为此,我们要以中国的渔业贸易信息咨询机构为中心,强化信息咨询体系建设,以提供及时、可靠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既要抓好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又要注重信息的质量,争取的信息能引导渔农以销定产,并有利于出口企业捕捉国际商机,生产适销对路水产品,保证水产品货畅其流。这一方面需要研究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信息、出口政策及卫生质量法规、标准等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搜集国内特色水产品、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促使双方及时、快捷地进行交流。
3.创造性地开拓新兴水产加工品出口市场要努力开拓新兴水产加工品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要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条件下,致力于多元化市场的建设。尽管我国水产加工品出口已逐步走向市场多元化,但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近年来我国对上述五大市场出口的水产品占出口总量的90%左右。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极易产生市场依赖性,从而影响出口效益。因此,我们应在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同时,针对各地区市场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时尚的水产品,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以减少个别市场波动给水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
4.尽快建立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水产领域。进一步开放水产品市场,鼓励各类资本直接进入水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积极培育大中型现代化渔业企业,以承接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参与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渔业建设和水产产业化经营,特别是水产品的深加工。
5.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和渔技部门要把渔业标准化作为从传统单一渔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渔业转变的重要技术条件,围绕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精心制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要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严格按照国际规范对水产品生产加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目前应当以水产养殖和加工为重点,加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重点搞好haccp、iso9000等国际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国际环保认证,切实加强对渔业生产、加工、出口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国际标准。
6.提高水产业组织化程度我国近年来水产品出口综合单价持续下跌,且出口屡屡受阻,这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关,但也与行业竞争无序及行业自律欠缺是分不开的,它充分暴露了行业组织化管理落后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落后的行业管理将很难赢得未来的水产品国际竞争。在面临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所谓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的情况下,行业组织的协调和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应建立多种联合经营组织,采取松散型或紧密型的契约合同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组织群体。同时,应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调节进出口,维护行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应培植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将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
四、抓好引导调整,促进水产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1.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加水产加工业的投入一方面要给水产加工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其研究、试验等攻关项目要提供经费;在土地使用、城建规划、税费减免及外贸扶持等方面努力创造条件,扶持其发展。另一方面,在资金投入上要发挥导向作用,并且引导金融部门及社会资金广泛投入,争取多元化投资发展水产加工业。如解决出口水产加工品收购资金,对出口水产品各项税费征收标准进行清理,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对大宗水产加工品出口提供信用担保等。
2.要放开搞活水产加工企业,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经营效率为中心,进一步盘活水产加工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健康食品。国内、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日渐增大,尤其在大中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市是粮食生产大市,沿江7县(市、区)有低湖田面积近60万亩,其中适宜寄养小龙虾的近40万亩。若按推广30万亩,每亩增加纯收入800元计算,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全年即可增加纯收入2.4亿元。水产业是市大农业中增收份额较大的产业之一,而小龙虾又是水产业增收中时间最短、效益最好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和谐农村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速度,促进全市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发展目标
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为抢抓当前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年全市小龙虾养殖总产量已达到5113吨。提出如下发展目标:从年开始,用3年时间发展野生小龙虾稻田寄养面积3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5万吨。即:年建立示范点30个,示范面积6650亩,推广面积3万亩,产量3500吨;年养殖面积14万亩,产量2万吨;年养殖面积30万亩,产量5万吨。山区县(市)要因地制宜发展小龙虾养殖。
三、强化科技服务。要加大科技在小龙虾产业发展中的支持贡献力度。市水产局要成立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小龙虾养殖专家组。帮助养殖户掌握小龙虾的养殖、防病技术。要组织技术协作攻关,突破小龙虾人工繁育技术并形成较大生产批量。
四、夯实产业基础。建立小龙虾种苗繁殖基地是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基础工作。为适应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推动全市小龙虾养殖提供苗种支持与补充。
五、提供政策支持。各地要尽快出台奖励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扶持,各地政府要按每亩不低于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重点大户,要予以重点扶持。要鼓励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向具备条件的小龙虾养殖大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虾稻连作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淡水养殖;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S965.9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16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北依燕山,东临渤海,与北京市和河北省相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天津市平原辽阔,河流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流经本市的一级河道就有19条,二级河道79条,还有6条人工河道,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60座、水系干流闸坝13座。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天津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由来已久。尤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天津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经济增长点。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市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水产养殖业如何发展,还有多少发展空间,急需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
本研究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1-4]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的水产养殖用地评估依靠经验和人为主观方式进行,缺少科学定量分析的模式,着重对天津市淡水养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帮助水产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养殖资源的生产潜力,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全市资源,以保持我市水产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GIS技术在渔业领域的应用
GI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5-6]。GIS技术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集成管理大量多专题的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能力,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不仅可以成功地支持整个评价过程、实现指标的空间分布可视化,还可以获得评价目标的深层次的信息。
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尤其在农业土地、林牧业土地、城市土地等土地资源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日趋成熟。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内陆水域渔业管理和养殖场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期,GIS逐步运用到海洋渔业中。发展到今天,GIS在渔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及国际组织的重视。1999 年,第一届渔业 GIS 国际专题讨论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之后每3年举办1次,目前已举办了4届。综合目前国内外 GIS 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在海洋渔业领域,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渔海况数据采集与分析,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水产养殖选址,渔业资源评估与分析,标志放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情预报等[7]。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将GIS技术引入渔业领域,与国外相比发展较缓慢,但近几年我国在渔业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目前已建立实用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如渔业科技文献、科研成果管理、全国渔业区划、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使用养殖技术、渔业统计、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基建项目与财务管理、海洋捕捞许可证与船籍证管理、远洋信息、管理系统等,为渔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海洋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将数据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建立相关数据库,如南海海洋渔业GIS管理系统、渤海生物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环境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及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生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项目[8]。在大量的研究中也有开展渔业养殖区域规划方面的,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同世界渔业中心(FishCenter)合作开展了河南省渔业养殖区规划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建立天津市淡水养殖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筛选
适宜性评价过程需要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面、综合地分析研究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才能客观地对土地做出评估,增强区域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运用价值。影响水产养殖生产的因子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因素都一一进行评估。通常,只选那些与当地水产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评估因子[9]。各地条件不同,不可能采用统一的影响因子指标。为了获得科学、系统和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本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水产养殖评价体系构建中,既要注意客观构成要素的科学测定,也要充分考虑主观评价的感受,既要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如召开专家会,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又需要定量数据作为评价支撑,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料,尽量选择可以量化、直接的指标,如年鉴和问卷调查,即我们通过相对客观的手段获取指标值。
(2)主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在全面分析每一个质量因子的基础上,既需要选取对研究区水产养殖生产力长期起主导作用的质量因子作为适宜性评估影响大的因素,又需要体现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因子,对于那些对水产养殖适宜性有重要影响,但在评估区内基本一致的因素应视为背景因素。
(3)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不宜求全、求细,否则将会因指标群过于庞大而减弱可操作性,甚至导致无法应用。这就需要尽可能简化,只保留核心指标,将指标内部之间有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大的指标删减。尽可能采用现行的国家和天津市统计口径,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避免或减少调查项目与工作量。
2.2 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常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但两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观赋权法客观性较差,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赋权法可以减轻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确定的权重缺少稳定性,不能充分体现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有时与指标的实际重要程度相悖,解释性较差[10-12]。同时,学者认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时必须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征来进行,且在农业相关指标评价中,除了定量分析外,还存在有一些定性的判断[9,13-14]。
因此,本研究考虑到水产养殖评价的特殊性,选用了能够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对非定量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天津市淡水养殖发展影响因子指标的权重。
结果表明,在影响天津市淡水养殖发展的因素中,自然资源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权重高达63.39%,其次是市场前景,权重为23.19%,最后是发展基础条件13.42%。在自然资源方面,水资源对淡水养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权重超过了9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地表水接近程度的作用较小;在土壤资源方面,由于天津市土壤pH值和坡度较为相近,因此观测指标只选取了土壤质地类型。在市场前景方面,产品竞争力起主导性作用,权重为67.45%,其次是产品销售模式,而产品消费能力的作用较小;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注册商标数量、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和有无出口水产品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产品销售模式中,销售方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发展基础条件方面,从业人员水平和养殖技术水平共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权重为49.23%和42.73%;其中养殖总体投入产出比、渔业专业从业人员管理水面情况、乡镇渔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较为突出。
3 天津市淡水养殖适宜性分析评价
3.1 建立淡水养殖适宜性分析模型
本研究利用IDRISI作为适宜性分析软件,这一软件集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为众多相关应用研究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与开发工具[15]。水产养殖适宜性分析就是将影响水产养殖的各种因素数据栅格化,在IDRISI中利用各分析工具,依据专家赋予的权重,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最终得到客观计算结果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标数据准备过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表格、矢量等多种格式的指标数据转换为统一标准的栅格数据;二是在IDRISI软件中,利用各种分析功能对栅格数据进行叠加运算和分类。
3.2 淡水养殖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
天津市淡水养殖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全市淡水养殖可以规划区域为7.258 2万hm2。非常适宜养殖的区域仅为391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0.55%,分布在宝坻区;比较适宜区域为29 945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41.25%,分布在宁河县、武清区、滨海新区、宝坻区和蓟县;一般适宜区域最大,为41 969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57.82%,所有区县均有分布,以滨海新区、武清区、西青区的面积较大;不适宜区域最少,为277 hm2,仅占0.38%,分布在东丽区、北辰区和西青区3个近郊区。经综合分析,更加适合淡水养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宁河县、武清区和宝坻区。比较而言,本研究得出的可规划养殖区域高出2010年天津市实际养殖面积的近1倍,这一结果有利于未来的天津市淡水养殖规划布局。研究结果中条件较好的规划区域与天津市淡水养殖现状较为吻合,说明本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将更加强大。在水产养殖适宜性分析、实时监测、管理和预警等方面,GIS的研究与应用将显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吕雄杰,贾宝红,宋治文,等.中国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0(5):76-79.
[2] 栾青,马雅丽,李伟伟,等.GIS支持下的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5):563-539.
[3] 腊贵晓,刘国顺,曹杰,等.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喀斯特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2(4):63-68.
[4] 李翔,杨宝祝,郭天财,等.基于WebGIS和ES集成技术的农作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2):106-109.
[5] 吕雄杰,陆文龙,宋治文,等.GPS和GIS支持下的田间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试验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8-11.
[6] 赵俊英,刘晨璇.GIS软件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9):1012-1213,1016.
[7] 龚彩霞,陈新军,高峰,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6):902-909.
[8] 郑晶予. 地理信息系统在渔业中的应用[J]. 河北渔业,2011(11):44-45,50,61.
[9] 杨宁生,欧阳海鹰,杜宁. 利用GIS评估地区水产养殖发展潜力的研究[C]∥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北京,2007:92-101.
[10] 周鑫,刘志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2(3):252-256.
[11] 郑海霞,秦烟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2(2):5-6.
[12] 贾凤伶,李瑾,李树德,等.农业科研机构自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77-82.
[13] 钟甫宁,孙江明.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 现代农业,2007(1):21-27.
石磺出肉率很高,可食部分(外套膜和腹足)占体重的66%,石磺肌肉蛋白质的含量为褶牡蛎的2倍;谷氨酸含量高达6.51%,甘氨酸含量也高达4.77%,主要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鲍鱼肉的含量还要高;镁、铜、钙、铁、硅、铝、锰、钾、硼等矿物质的含量也较高,并含有维生素B1、B2等。瘤背石磺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食疗功效。石磺中含有海洋生物特有的多种活性物质及各种氨基酸,其中天然牛磺酸,被医学界认为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精氨酸是构成男性精细胞和合成人体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机体损伤后的修复,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消除疲劳,对阳萎、肾虚、神经衰弱等有治疗作用;还有预防皮肤衰老、美容养颜等特殊功效。石磺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锌和铁含量很高。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锌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性成熟及胎儿的发育;同时缺锌可以使味觉减退、食欲不振或异食癖,免疫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铁是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成分,没有铁的存在,血红蛋白就不能被制造出来。铁又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它,氧就无法输送。一旦体内铁的含量不足,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皮肤苍白干燥、毛发脱落。儿童如果缺铁,还会导致肝脾肿大,记忆力减退。
瘤背石磺
作为一种食用历史悠久、新近发展迅速的食用海鲜,石磺在水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虽然不大,甚至无法在水产统计资料中找到它的位置,但已在江苏盐城(俗称海癞子、土海参)、浙江温州(俗称涂龟)、福建宁德(俗称土鲍)等地形成广泛的市场。石磺的食用方法很多,以鲜食为最好。将鲜活的个体用开水烫一下,剥去外套膜的革质表皮,从腹部剖开、弃去内脏,用食盐水洗净粘液,清炖、 煮食、 炒炸等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可配以佐料切丝热炒,因味鲜以做汤菜为多;家常做法,配以鸡丝(或肉丝,或蛋皮丝)、粉丝、韭菜,出锅时淋少许麻油,洒少许白胡椒粉即可。因其出产的季节性强,人们吃到的多为干品浸泡后而制做的,其味亦鲜美,但比鲜品略逊一筹。福建宁德市福安的地方特色菜―绿笋土鲍汤,是一道具有甘鲜脆嫩、爽口清逸、食之不腻的夏秋时令名菜;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生津止渴等功效,深深博得大众食客的普遍赞誉。
石磺有滋补,壮阳,清凉,祛火,祛湿等功效,沿海的百姓常用石磺蒸煮后的汁泡脚,用来治疗脚气病,石磺汤汁中存在着一些活性物质而具有一定的抑制真菌的作用,目前也有科学家正在研究石磺中的活性物质用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鉴于石磺独特的营养成分优势,国内除了将石磺作为海味产品直接食用外,还研制了以石磺为主要成分的有机石磺系列产品,充分体现了其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
作者简历
孙变娜
女(1990-),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在读硕士。2011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水产养殖系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至今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就读硕士;目前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 河蟹;鳜鱼;套养;生态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93-01
河蟹(Eriocheir sinenisis),学名中华绒螯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螯科绒螯蟹属[1]。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河蟹的养殖也一直势头良好[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餐桌上常规、大众化的水产品,市场需求逐渐转向河蟹、鳜鱼等优质水产品,河蟹生产也由原来的“大养蟹”转为“养大蟹”。过去单纯追求的高密度投放、高产量、小规格商品蟹,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不再适应市场需求,且其市场价位低、效益差。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别名翘嘴鳜、桂鱼、季花鱼,隶属鲈形目科鳜属[3],常见种类有翘嘴鳜、斑鳜和大眼鳜。鳜鱼属温水性淡水鱼类,底栖生活,喜群集穴居,静水或微流水均适宜,水草繁茂的浅水带尤其适合于鳜鱼的摄食栖息。鳜鱼以活鱼虾为食,是凶猛的掠食性鱼类[4],其肉质鲜嫩、少细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是驰名中外的淡水名贵鱼,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市场对大规格商品蟹和名优鱼类的需求日益加剧,生态养殖大规格商品蟹、鳜鱼已成为当今名优水产产业的重中之重,其不仅市场价位高,而且销售渠道广。现从池塘条件、水质调控、投放苗种、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河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对养殖户来说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最便捷、最重要的手段。
1 河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1.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位于安庆市宜秀区石塘村内,面积2 hm2,坡比1∶(2~3),水深1.5~2.0 m,池底淤泥8~10 cm,排灌系统配套,防逃设施好,水源丰富,交通便捷。
1.2 放养前准备
1.2.1 清塘消毒。修坡护埂,建造防逃设施,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腐殖质,曝晒池底1个月后,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用量1 125~1 500 kg/hm2,7 d后注水。
1.2.2 种草移螺。以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金鱼藻为主,在池塘水体中至少形成3种以上的水草种群,使水草覆盖率在中后期达到60%~70%,如果水草不足,要及时补充;如果水草覆盖率超过70%,应及时割除,防止发生“闷塘”现象。分2次投放螺蛳,以免因一次性投螺量大导致水质偏瘦而滋生青苔。一般在清明前投放螺蛳2 250~3 000 kg/hm2, 6―7月再投放750~1 500 kg/hm2,在投放螺蛳时一定要全池均匀撒开。
1.2.3 培育饵料鱼。在清塘后,放养发育良好的2龄鲫鱼45~60组/hm2,雌雄比例1∶3,放养前必须用3%~5%的食盐水浸洗5 min,再放入水草分布密集的水域。待温度回升后让其自然繁苗,为鳜鱼种下塘提供适口饵料鱼。
1.3 苗种放养
1.3.1 蟹种放养。选择当地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投放的蟹种要求甲壳完整,肢体齐全,活力强,规格整齐,同一来源,无“小老蟹”。放养密度1.05万只/hm2,放养规格120~160只/kg,放养时间为2月,放养的蟹种要进行围养,以便于前期集中投喂,提高饵料利用率;同时避免其过早进入水草栽种区,影响水草生长。一般5月中旬可撤掉围隔。
1.3.2 鳜鱼种放养。池塘养蟹增效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套养鳜鱼,放养密度750尾/hm2,规格为4.5 cm的当年人工繁殖苗种,年底可养成商品鳜鱼。少量投放鳜鱼能有效清除部分野杂鱼类,减少与河蟹争食,降低饵料成本。
1.3.3 青虾苗、细鳞斜颌鲴和鲢鳙鱼放养。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可适当配养在食性上与河蟹、鳜鱼不产生矛盾的品种。投放青虾苗22.5 kg/hm2,规格2 000只/kg;细鳞斜颌鲴450尾/hm2,规格5 cm;鲢鳙鱼150尾/hm2,规格0.5 kg/尾左右,鲢、鳙鱼比例2∶1。
1.3.4 苗种消毒。苗种须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鱼种在放养前采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5 min,河蟹用6 mg/L高锰酸钾浸洗10~20 min,用药时间视水温和鱼的耐受力而定。
1.4 饲养管理
1.4.1 饵料投喂。投喂饵料要根据气候、水质、前1 d的摄食情况、病害发生情况等灵活掌握。河蟹按照“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和遵循“四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进行人工投喂管理,投喂的饵料以2 h以内吃完为宜。
早期(4―6月)饵料品种以动物性饵料野杂鱼为主,植物性饵料玉米、小麦、南瓜为辅;中期(7―8月)以玉米、小麦、南瓜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后期投喂野杂鱼辅以小麦、玉米促进河蟹育肥。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10%~30%,并根据存塘蟹摄食强度、饲料种类、季节、天气、水色等情况灵活掌握,以食完为度。因此,一定要勤观察,随时增减投饵量。鳜鱼饵料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重点安排在7―9月,每月各补充投喂1次饵料鱼,饵料鱼规格以其体长为鳜鱼体长的35%~55%,体高小于鳜鱼的口径为宜。投放饵料鱼数量,按鳜鱼与饵料鱼尾数比1∶(8~12)为宜。
1.4.2 水质调控。一是换水。春季水位0.6~0.8 m,每隔20 d左右换水1次;夏、秋季水位1.2~1.5 m,每隔7 d换水1次,每次换水30~40 cm。高温时每天都应加注新水1次,形成微流水,增加池水溶解氧,但应注意在河蟹蜕壳高峰期不能加水。二是调水。即调节池水的pH值,宜控制在7.5~8.5。方法是施用生石灰,每隔15~30 d施用1次,按1 m水深施放150~300 kg/hm2,使池水始终保持微碱性,促进河蟹蜕壳生长。三是改水。即泼洒光合细菌,每20~30 d施用1次,每次施用量为75 kg/hm2,但使用生物制剂时,不施用生石灰。
1.4.3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从源头抓起,严把饲料质量关,种苗消毒后下塘,合理施用生石灰泼洒水体,投放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拌饵投喂三黄散、水产用复合维生素VC、VE等预防措施,促进鱼蟹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安排专人了解河蟹吃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敌害侵袭、做好各项记录等工作。
2 效益分析
测产验收结果表明,平均产商品蟹981 kg/hm2,平均规格0.12~0.15 kg/只;平均产鳜鱼300 kg/hm2,规格0.4~0.6 kg/尾;平均产青虾105 kg/hm2、细鳞斜颌鲴112.5 kg/hm2、鲢鳙鱼225 kg/hm2。总产值220 510元,总投入119 745元,总利润100 765元,平均产值110 255元/hm2,利润50 382.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3 结语
在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将低质的野杂鱼转化为优质鳜鱼,不仅提高养殖效益,还控制了野杂鱼的过度繁殖与河蟹争溶氧、争空间,有利于河蟹生长。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吃河蟹剩余饵料,清扫残饵,防止败坏水质。细鳞斜颌鲴能够刮食池塘底部有机碎屑、附着的藻类和植物碎片,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可有效控制蟹塘青苔及蓝藻的发生。鲢鳙鱼滤食浮游生物、有机腐屑,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期间基本实现了零排放,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需要注意的是,河蟹与鳜鱼均要求水色较清爽,溶解氧含量高,在防病、治病上都需要谨慎使用药物,一般采用生石灰为好。
4 参考文献
[1] 曹克驹.名特水产动物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24,217-222.
[2] 林乐峰.河蟹养殖与经营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47-152.
当日上午,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长白山宾馆会见了前来参加对接洽谈会的华润集团香港五丰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刘志荣一行,双方就开展农产品贸易合作进行了愉快地会谈。省农委副主任柳涛、副巡视员郭俊英陪同会见。
任克军主任向刘志荣一行介绍了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希望通过此次洽谈活动,真正建立起吉林与香港的农产品合作伙伴关系,让更多的吉林农产品进入香港市场。刘志荣经理对任克军主任等领导的会见表示感谢。他介绍说,华润五丰公司是集食品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运输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集团,主营业务包括肉食、生鲜、综合食品、水产等产品的加工与分销,业务区域涵盖了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市场。五丰公司是香港最大的中国食品经销商,鲜肉和冻肉及中国特色食品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是“香港的菜篮子”。刘志荣表示,吉林省拥有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利用五丰公司的营销网络,把吉林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推广到香港市场和海外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到质优、安全的吉林农产品。
在下午的洽谈会上,省农委副主任柳涛、副巡视员郭俊英、省绿办主任杨林出席了会议。柳涛副主任在会上指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生态大省,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品种多,质量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深受全国和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欢迎。华润五丰公司拥有完备的销售网络,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此次洽谈会,省农委组织省内7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着他们的拳头产品,面对面地与香港的企业代表进行洽谈,寻找合作机会,争取让更多的吉林省名优特农产品打入香港市场,摆上市民的餐桌,从而提高知名度,拓展产品合作领域。省农委愿意为本省企业与香港企业的合作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