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篮球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教学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应试的国家,受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也主要是为了期末的考试。教师教学是希望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最后能顺利的通过考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了对篮球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外,大都比较看重期末的最终成绩。现在的高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以及毕业后的保送研究生等相关事宜关系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味的追求高分,会针对考试内容做相应的准备和学习。忽略了体育最本质的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基本功能。篮球课是由不同的篮球教师来担任,具体的期末考试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是由各个教师自己来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教学和指导,没有穿插对于篮球文化、篮球基本理论知识、篮球运动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量化的指标,欠缺对于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的评价,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效果评定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及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1.2教学形式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篮球课的教学形式依然是班级授课制。各高校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总体目标,设定具体的教学班级。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经费以及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普通高校篮球课每个班级的人数也有所不同。教学条件优越的学校基本能达到教育部相关文件对班级人数的要求,教学条件不太好的一些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人数过多对教学组织及教学效果都会有较大的影响。高校篮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依然是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形式,基本上都是由准备部分、主要部分、结束部分三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整个篮球课学生都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大部分老师仍然是放羊式教学,上课集合点名,下课集合收器材。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都有。部分院校模仿国外俱乐部式的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国内外实际情况不同,教学效果依然不佳。篮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篮球教学是篮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过程。教师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同时,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每节课课前备课,课堂上认真教学,学生真正学到的有多少,这才是教学的重点。
1.3教学内容
教育部相关文件对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是,学生掌握一项到两项运动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运动的学习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对于篮球课的要求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学生具体要学习到哪些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在考试的时候也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的考试。课余时间在篮球场看到的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篮球技术不规范,对篮球战术的理解不到位,对篮球基本知识和篮球规则的概念不清晰。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出现的。学生按照学校安排的体育课,4年的时间足够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运动技术及战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学习了4年的篮球课程,并没有从爱打篮球升华到会打篮球,并没有从看篮球比赛看热闹升华到看篮球比赛看门道。
2教学方法的创新
2.1教学指导思想的创新
教学指导思想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教学指导思想更新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有明显的改善。创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就要敢于和善于打破传统和常规。体育有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吃苦精神等育人功能。当前高校的篮球课,教师在课堂上担心学生受伤,担心学生运动过度,对于运动量的要求很低,这样以来,篮球课不仅做不到体育的锻炼身体的作用,更不能做到体育的育人作用。在篮球课上,篮球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增加篮球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通过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来预防运动损伤,而不是担心运动损伤而停止运动。篮球课上学生的运动强度提高以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就会上升,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学生在篮球课上除了要学习篮球技术以外,还要学会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些篮球基本技术、基本知识等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健身锻炼意识的重视。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健身重要性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加篮球运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2.2教学形式创新
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体育课,接触篮球课,对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形式已经失去兴趣。教师只有创新篮球课的教学形式才能在课堂上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国内的部分高校的体育课吸取国外先进经验,采取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积极参与进来。传统的教学形式还体现在灌输式教学形式上。在篮球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把篮球的技术全盘灌输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没有很好的发挥。现在的大学生都是高智商人群,对于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的智慧,创新出不同于传统的篮球课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才是篮球课教学的根本。
2.3丰富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的篮球课所教授学生的篮球技能大同小异,都是篮球的传、运、投等基本技术。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技术的兴趣不高,对于一些基本的战术配合有较高的兴趣,对于除了篮球技术战术以外的篮球规则和篮球裁判法比较感兴趣。在掌握篮球技术战术以后,加上一定的篮球理论知识和裁判基础知识,学生就能理解篮球运动,能看懂比赛,甚至能自己组织篮球比赛。只有教学内容丰富了,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伴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以及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睐,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也开始变得逐渐热门。篮球运动是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常见运动项目,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具有很强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满足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并且能够充分贯彻好“终身体育”的思想。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技能、基本的技术以及基本的知识。在现阶段的高职篮球教学中,我国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并且严格贯彻“三个基本”的教育原则,不管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体育教学,都必须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篮球课的不重复选择性。为了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多更好地学习到各种体育练习技能,在课程的选项和设置方面,就需要要求学生不能重复地进行选择,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调查研究得知,在所有的在职体育教师中,专门从事篮球运动项目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他很多体育教师电大都是从专业体育项目中转过来的。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师与其他专业的教师在学历上没有很大的差异性,但相对乒乓球、网球、健美等专业的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教师的平均年龄较高。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后期教师引进过程中,篮球教师中青年教师相对较少,中年教师相对较多一些。
二、改进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方法的策略
1 明确篮球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对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而言,篮球教学的目标设置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篮球运动技能技巧的教学目标,一个是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最后是交往的能力目标。篮球动作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以及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抽象思维,充分了解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且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动作示范逐步形成自己的主观动作表象,并且经过学习练习最终能够完整地完成篮球的技术动作,并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不同的综合学习能力。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了解篮球运动中基本的技术和知识,学习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方法,并且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训练中。而交往的能力目标指的就是学生通过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之间彼此的沟通交往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 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是一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篮球教师要实事求是,多运用延伸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等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获取相关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操作中。利用讨论法也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善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到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在互帮互助中全面提高学生篮球训练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奖惩制度,对学生的篮球学习及时地给予科学合理地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中的篮球教学伴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生活的不断完善,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正确方法,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逐渐对篮球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将这种学习兴趣转变成自己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从而产生积极运用的心理,使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得以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海鹏,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3).
[2]陈寿根,谢斌,“素质本位”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实践模式为例[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1.高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高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传统教学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和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贯彻需求。在传统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规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三基”的实现,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虽然传统“三基”教学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且与“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三基”教学仍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学生只有在具备“三基”的基本要求,才能深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见,无论是传统的篮球教学,或是现行的素质教育,都需要充分实现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即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这一项目的相应技术和技能,通过对这一项目的技术、技能训练,实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体现出篮球教学的效果,即教学有效性。而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是对教学层次的又一个提升,终身体育思想是一项长远的教学目标,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和素质教学目标的升华与拓展。因此,篮球教学有效性体现在传统体育教学和素质体育教学方面,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具有实践性的促进作用。
2.篮球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2.1素质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
2.2科学性原则。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篮球运动技能的认知与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展开教学;
2.3循序渐进原则。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长期训练过程,教师要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等原则展开教学;
2.4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篮球训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3.1篮球体能训练的教学方式
在篮球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已成为制胜性的关键因素,运动员需要在体能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力量、速度、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体能训练的有效教学方式,否则无法适应篮球运动的高强度和速度要求。篮球运动是一项带动全身心运动的项目,因此在篮球力量素质教学中,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肌肉水平为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跑、跳、器械类运动等来增强学生的全身肌肉力量。在速度教学过程中,是使学生实现在复杂的动作中做出正确并快速的反应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类型的篮球比赛,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逐渐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的速度、节奏,以及与同伴间的配合默契能力,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提升篮球技术动作的熟练度。篮球比赛的时间限制需要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耐力素质,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长跑质量的要求来提升学生的耐力,无论在体能训练中采用什么方式,都不要你操之过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切忌施加超负荷、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反而对身体造成损害。实际上不管采用体能方式进行训练,要都结合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避免出现训练强度超过大学生的身体负荷量,起到反作用。
3.2篮球技巧、战术的教学方式
在篮球训练中,运动员常出现动作衔接不连贯,不能灵活地应变篮球技术,或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和运用战术,篮球教师需要采用措施改善以上常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对篮球技术的训练,例如训练传球、急速停止、准确投篮的技巧不出现交换位置或是补位的现象,使学生逐渐找准自己的技术应用时机,体验技战术发挥的作用。在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篮球意识教学,传授和引导学生自我把控球的力度、方向,预测和感受球的传达位置,从弧度、落脚点、防空范围的控制来提高篮球技能。在具备一定篮球意识的基础上强化专项训练,比如打篮板球、如何切入、如何有效地防守等技术。针对战术配合问题,运动员之间的战术配合是得到投篮机会的最佳途径,团队成员之间若不能协调配合,则会丢失很多投篮机会,因此教师在篮球战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之间的特长优势来分配团队角色。再根据不同战术相应地分析不同的制胜线路,激发运动员在不同形势下灵活地作出反应。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可通过战术配合和技术训练的强化方式得以实现,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战技能,可以有效地贯彻篮球教学理念,充分体现篮球教学的实际意义,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现状分析
虽然从整体层面上来讲我国高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现状比较乐观,但是这种教学现状与预期的效果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1]。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比如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教学模式的不够创新等。下面就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阐述:
(一)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受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发展比较缓慢。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盛行了有些年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是会选择比较基础的姿势、步伐、运球以及投篮等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选择示范然后再进行练习的套路,在示范练习的过程中强调技术的规范性以及系统性。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日益消极、被动[2]。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会被消失殆尽,篮球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更是为了对学生的体格进行培养。然而采用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是无法陶冶学生的情操的,因而当务之急是要摒弃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讲解与示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向化,虽然学生的基础技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但是教学的时间大部分花费在训练上进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来改变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缺陷。
二、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探讨
上文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现状,得知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阻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就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创新篮球教学的方法
篮球教学活动既要注重对学生动作技巧的示范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领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领悟法。领悟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任务,进而将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上[3]。只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比赛中才会灵活应用战术,进而提升学生对篮球技术应用的理解。
(二)创新篮球训练方法
高校篮球教学离不开一定时间的训练,但是盲目机械的训练不仅不会取得有效的训练成果甚至会让磨灭学生的激情,使得篮球训练仅仅是一项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游戏训练方法的出现是高校篮球训练的前进体现,游戏训练主要是将篮球训练与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
摘 要 持球突破是规则变更的产物,是篮球运动一次飞跃,球员可采用个人娴熟的传运技术,结合个人因素攻破对方防守,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攻击力,也大大提高了战术配备和得分率,增加了篮球运动的观赏价值。持球突破是一项进攻性很强的技术,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更是一个球队获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但如何在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持球突破方法,正确地把握持球突破时机,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篮球 持球突破 时机
一、教学过程中持球突破训练分析
(一)持球突破时机的把握
所谓时机把握,就是掌握突破时机。持球突破者利用投篮或向一侧做突破的假动作时,使防守者身体重心变化的一刹那,迅速起动突破。当然,必须有熟练的基本技术,所以在突破时能否把握最佳时机往往就构成了整个持球突破成败的关键,运动实践证明,只掌握持球突破的方法,而没有掌握时机的捕捉能力,根本不能使持球突破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持球突破时机的捕捉
由于我们所用的教材中对持球突破时机的掌握没有明确的阐述和着重的强调,因而在教学与实践中,对时机捕捉在训练中容易被忽视,使这项重要的进攻技术,没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提高,意识和能力没得到很好的统一,这从我们的许多教学训练和比赛就能看出。在持球突破的运用中,持球者很少能准确地捕捉到良好的时机实施突破,更多的是盲目地运球、变向、转身、死拼硬撞,最后多是尚未完成摆脱对手就勉强投篮或传球。盲目的突破只能导致突破失败,像距篮6-7米有直接投篮威胁的区域,任何多余的运球、传球,均是画蛇添足,势必贻误战机,失去良好机会。在以时间和空间争夺为中心的篮球竞赛中,能争取到0.1秒的领先优势,都有可能决定比赛的胜负,突破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于时机掌握的好坏,只有掌握时机才能提高速度。因此,在训练中把时机的捕捉作为突破过程的核心来进行培养,这样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创新,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持球突破时机的运用
所谓时机的运用,就是在突破时,寻找到防守者重心移动的一刹那,迅速起动突破对手,捕捉到一瞬即逝的时机,果断而迅速起动,便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时机的运用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假动作制造时机进行突破,二是强行寻找时机突破。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捕捉到良好时机。怎样才能捕捉到良好的时机呢?一是在接球前就应该了解对手位置、距离、步伐和身体重心情况,抓住其某一点不当,立刻利用持球突破攻击对手。随着防守技术的发展,对持球突破要求越来越高,在实践中仅利用快速起动,一般都很难突破对手。所以就必须用逼真的假动作调动防守者,寻找突破时机,使其产生错误判断,改变身体重心位置,这样突破效果就显而易见。因此,具有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及时准确地掌握突破时机,才能很好运用持球突破进攻技术。
二、持球突破技战术的训练
运用念动训练法,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意识的培养,通过多次默想练习,形成正确牢固的突破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实践练习法,进行大量的练习,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进行多角度的模拟练习,提高捕捉时机的能力。在实践中,练习脚步移动,用假动作、传球假动作、半转身假动作等练习,提高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在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持球突破技术掌握与运用的分析。我认为,持球突破不但要有良好的突破基本技术,另一方面,更应具备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这样才能摆脱对手,实现突破目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时间、有要求、有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练习,不能只强调不实践,或者一笔带过。在突破的四个环节中,注意身体姿势,快速超越对手。同时也应强调动作的连贯性,不能脱节,否则会影响动作的完成。临场比赛是平时训练的“镜子”,捕捉到突破良好时机在篮球运动技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在训练和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实践,力求创新。为了提高突破能力,必须在学生熟练掌握突破技术动作的同时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突破时机的能力,直到在实践中准确及时地掌握突破时机。时机是持球突破的关键,在持球突破中的核心地位显而易见,应把掌握时机作为突破技术的核心进行培养和训练。熟练的脚步动作和投、突、传技术有机结合,是持球突破技术的基础;时机掌握是持球突破取得理想效果的保证,也是科学训练的体现。只有在训练中,自始至终都把“时机”作为一种理念注入学生的思想之中,习惯成自然,意识和能力达到互相统一,灵活运用,那么时机的培养才有所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篮球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81-02
篮球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都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大,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篮球观,从小培养对篮球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为将来培养篮球人才打下基础。培养兴趣,寓趣于教。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提供实用而有效的一种技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小学生篮球兴趣和激发小学生热爱篮球运动,自觉投入到练习中,并具有持久性,树立终身篮球运动的意识。因此,作为篮球启蒙教师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篮球兴趣呢?
1 篮球兴趣的培养方法
1.1 培养篮球兴趣的基础是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同时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感受到篮球活动的意义引起好感,又或者受别人的感染和影响而产生了兴趣等。但是,多数小学生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熏陶”下,受篮球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教育和培养。那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篮球兴趣的激发呢?首先可以通过篮球明星和榜样效应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采用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比赛法、竞争法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巩固学生的兴趣。
1.2 培养篮球兴趣的重要因素是善学
初学阶段小学生会对篮球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内心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但仅仅是乐趣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树立从事篮球运动的终身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篮球运动的规律,使之能运用自如,逐步变成自觉行为。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篮球技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发展创造的能力。适度的给予活动空间,让学生多想多练,尝试体验,相互间的切磋而形成共识,使之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善学。
1.3 培养篮球兴趣的关键是好学
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篮球的情感。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对篮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更好地进行实践。要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真正产生爱好,则需要老师更深层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进一步的培养。好学,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好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然而老师的情感对学生更是具有影响力,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受到老师的谆谆教诲,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欣慰并受到鼓舞,逐步让学生喜欢上了篮球运动。
2 篮球兴趣的培养措施
2.1 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目的是培养篮球兴趣的思想基础
篮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组成部份。因此,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目的,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善于通过篮球课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明确从事篮球运动的意义,端正对篮球的学习态度。其次,确立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篮球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动员起来,从而逐渐对篮球运动产生感情和兴趣。
2.2 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是培养篮球兴趣的向导
语言指导小学生篮球教学中组成部份。教师用语尤为重要,美的语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和维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师如能运用生动形象、简易扼要、风趣多彩的语言艺术进行篮球知识、技术、技能的讲解,对感染小学生、激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能巧妙的运用讲解语言艺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篮球知识、动作技术的理解能力,而且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篮球练习中容易掌握动作要领。
2.3 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是培养篮球兴趣的重要手段
篮球技术动作种类繁多,而正确优美的示范犹如演员精湛的艺术表演,给人以深刻、形象和美的感受。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新鲜事物敏感,求知欲高而富于想象,爱活动,模仿能力强,掌握动作快,容易形成动力定型。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示范与言语相结合,有助于动员、鼓舞与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显然,示范的效果不仅体现在篮球技术动作的正确优美上,而且还体现在示范的时机、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共同的运用上。只有正确合理地运用示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正确优美的篮球技术动作的示范,能促进小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为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教法手段的多样化是培养篮球兴趣的关键
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必须符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一种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例如:在教授篮球传接球比较简易的技术时,按照以往单一的练习形式进行重复练习,很快会使小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可以进行三人或多人一起练习,单球或多球的练习,或者以做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练习传接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授新教材时,开始阶段可侧重于采用带趣味性的诱导教学法和重复练习法,以培养兴趣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初步掌握动作方法后,即可采用综合性的多变的练习方法。
3 篮球兴趣的培养手段
3.1 巧用教学法提高小学生篮球兴趣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巧妙运用教学法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篮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巧用教学法,多给学生以愉快的运动体验,创造良好的篮球氛围,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受益。启蒙篮球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对篮球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各种篮球基本技术,使篮球运动在小学的开展和兴趣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在实践中,小学生篮球教学的主要教学法有以下三种。
(1)游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篮球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广泛地获取篮球运动知识,又能体验篮球运动乐趣,提高篮球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小学生篮球兴趣。
(2)分层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避免了以前的目标统一,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容易,而基础差的学生觉得太难的现象。而且,由于同等水平的学生也可分组,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动力。
(3)快乐篮球教学法:快乐篮球教学法把篮球运动中内在的兴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以快乐的学习情趣贯穿教学过程,让学生热爱篮球,发展个性,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到苦而不疲,累中有趣,乐趣无穷,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达成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3.2 注重启发,调动学生求知心理;变换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求新心理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渴望通过练习中获得篮球的知识和技战术来充实的提高自己。因此,教师要抓住这种良好心理,不断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积极而主动。如“滑步动作”练习时,先提出滑步时应保持什么样的身体姿势,滑步过程中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稳定,让学生经过思考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正确讲解与示范,启发诱导学生分析,通过下肢半蹲上肢张开控制身体重心,脚步侧向地面滑动而保持身体平衡,加深对滑步动作的理解与体会,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从而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性强,活泼好动,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同样的内容,如果能运用灵活多样的组织练习方法就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熟习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的运球手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以增加难度,采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练习;或者每人一球抢、打、运球互相对抗练习。在各种脚步和身体素质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燥,兴奋性下降,影响练习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或比赛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如躲闪追逐、推小车比赛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3.3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同时也是搞好区别对待,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篮球基础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首先要客观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是情感或是指导上,均要一视同仁,对“优生”要悉心指导,精心培养,充分发掘他们的才能。如加强个别指导,或推荐到篮球队参加培训,尽量为学生提供施展篮球才华的空间;对待“差生”更是要满腔热情,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仔细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如个别辅导、纠正错误、打好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篮球习惯。其次要合理看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培优辅差,从而转化学生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巧妙运用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篮球水平,让人人都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
3.4 学用结合,满足学生实用心理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希望把感兴趣的和刚学到的东西马上去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用结合,实践中加强实用性教学。例如在各种运球手法练习时,要说明变向运球及运球突破等技术运用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白它是学习其他运球技术的基础,对基本功掌握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篮球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小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训练过程中人人都想争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提高和保持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中运用游戏或竞赛等方法,如“看谁投得准、比谁运得快”等,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在大家面前做示范和表演,同时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小学生篮球兴趣培养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提供实用而有效的一种技能。总而言之,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主要任务,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另外,在篮球教学中多利用好平时的考核,来组织对抗赛等一些比赛,也会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有一定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有钻研创新精神和不断提高篮球教学艺术的决心。
参考文献
[1] 黄晓灵,白智宏.体育教学心理学[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赵锋.浅析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体育科技,2000(4):60.
一、采用暗示的方法进行篮球教学
第一可以采用表情暗示的方法:教师的一个微笑都饱含着丰富的感彩,对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二可以采用目光暗示的方法:初中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教师的一个夸奖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满足。第三可以采用动作暗示的方法:教师的动作能直观、生动的展现出对学生的行为评价,恰到好处的运用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能使课堂富有情趣。第四可以采用语言暗示的方法:“你一定行”“你是最好的”“你的动作真标准”“你进步真快”。
三、准备活动可以采用玩球的方法进行篮球教学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做准备活动一般都采用做徒手操或者跑步的方法进行热身,其实准备活动不一定要拘泥于这种形式,比如初中篮球教学时可以采用玩球的方法。具体的“玩球”方法可以分为两人、多人的练习。两人“玩球”方法:双手胸前、头上传接球;双手传反弹球:单手肩上、体侧传球;两人玩两球或者玩多球练习。多人的“玩球”方法:多人排成一排进行传接球的游戏练习。练习方法可以有:经胯下向前或者向后的传接球练习或排头学生拿球跑到排尾从胯下传地滚球至排头等等。其练习效果有:增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友谊、合作意识和信任度;练习密度和强度不大,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活动开各个关节;改变原来体育课集体站原地做准备活动的惯例,这样能提高学生活动的兴趣。
二、采用纲要信号的方法进行篮球教学
初中生一般都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这期间的身心特点是活泼好动,从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特别体现在球类项目。篮球在初中体育阶段又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初中生在课余很多时间都花在篮球上,体育教师如果单纯把教科书的篮球技术动作要领、难点、重点生搬硬套的教授给学生,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一方面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教授篮球时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难把教科书上的技术要求迁移到自身的学习上。本人在篮球教学时把动作要领各难点重点进行了浓缩归纳,即采用纲要信号的方法进行篮球教学。如场上基本站立姿势信号:两脚开立比肩宽;一脚稍后一脚前;两膝微屈体前倾;随时准备来接应。双手持球信号:双手持球偏后方;手腕后仰五指张;持球位置在胸腹;眼观六路看场上。传球要求信号:快速;准确;及时;隐蔽。原地胸前双手传球信号:两脚前后开立站;双手持球于胸前;蹬地伸臂腕子翻;传对方到胸前平。原地运球信号:以肩为轴腕放松;两膝微屈体前倾;指腕按压向吸盘;身体护球找接应。原地胸前双手接球信号:两手半球状;面向来球方;主动伸臂迎;接球引胸旁等等。
四、教学时要抓住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把握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三步上篮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反复地提示学生“一大、二小、三高跳”。但学生往往很难高效地掌握完整动作,往往出现手脚配合不协调、跳不起来,前冲速度过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是碎步接跨步的练习,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一大步的意义不仅仅是超越对手,更是为接下来的一小步和高跳做准备。通过反复的跨大步接球练习或是标出步幅的上篮练习能明显改善动作质量。但该技术的要领应该是球的前放,形成人追球的态势,才能很自然地跨出一大步。因而可以采用限制运球次数 (半场上篮只能运球3~4次)的练习方法,迫使学生主动跨出一大步,并且这样的练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篮球教学要因人而宜
例如在探索篮球原地运球时,对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适当通过降低多种姿势原地运球(蹲、坐、站)要求,只要求他们原地起球以及简单地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和原地高、低姿看信号变化运球,使他们感觉到篮球原地运球很容易,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完成,并且能出色地完成,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当然,以上教学法的应用不可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方法。以上教学法也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它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传统教学方法,在当前乃至今后,仍然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关键词] 河南省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篮球普修课 教学现状
近年来教学改革迅猛发展,其中高校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又成为了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主题。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近年来我省高校体育院系进行了多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由于招生人数太少,以及改革时间尚短,导致一些合理有益的措施得不到落实。另外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怎样把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体育人才,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具竞争力,是我省高校体育院系应当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篮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全面了解本科生的学习现状、要求,探求教学规律,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开设有篮球普修课的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 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等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中文体育期刊目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文献,了解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经过2位专家的检验一致认为有效。共发放700份,收回640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为93.75%。
1.2.3数理统计法
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在计算机上,运用EXCEL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开设情况
2.1.1 学期安排及其合理性分析
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大多把篮球普修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教学,这符合把主干课程安排在前两个学年进行教学的原则。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较多,放在第一学年开设,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自我提高,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篮球是我省开展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选用的比例较高,在第一学年开设,教学难度不大。
2.1.2教学时数及其合理性分析
《球类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球类课程(篮、排、足球)教学时数为180学时,篮球为60学时,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新兴课程的出现,使原有的必修课程规模与学时数出现了相应减少的情况。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篮球普修课时大部分为64个学时,与《球类课程指导纲要》相符。认为普修课时数可以满足学习需要的仅占10%,基本可以满足的占了65%,而认为普修课时数不能满足学习需要的达到了25%。
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大多把篮球普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开设,符合把主干课放在前两学年进行教学的特点,但复杂多变的篮球技战术、相对繁重的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任务,使64个学时略显不足。
2.2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使用有着极大的关联。课程目标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而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又能有力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概述部分:篮球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我国篮球运动现状;篮球文化;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篮球运动发展历程。
基本技战术:了解技术的概念、分类标准及体系,掌握技术要领及运用条件,了解篮球战术的基本概念分类标准以及体系,初步掌握战术运用时机以及攻防对策,初步掌握联防和人盯人战术。
篮球比赛及临场指挥工作部分:了解临场指挥的意义以及临场指挥一般规律,掌握临场指挥的程序和步骤,基本熟悉临场指挥的措施和常用方法。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篮球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增加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多样性。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精减不必要的内容。教学内容体系应紧扣课程目标体系的核心,设置具有竞技、健身两重性的教学内容,对主要的实用的正规竞技技术要给与保留,这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删减不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同时大量补充适合中小学生的非正规类竞技运动与篮球游戏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内容。
2.3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关键词:篮球运动 课程教学 调查分析
篮球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学课堂以后,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中小学开设篮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篮球教学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篮球运动得到迅猛发展。但中学篮球课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教学情况与分析
1.篮球课开设情况与篮球课课时数调查与分析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是一般体育教师的首选内容,也是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又是在各学校易于操作的项目之一。在被调查的几所学校中,全部安排了篮球项目的教学内容,但是篮球教学时数的多少呈现多样化。从每学期6课时至20课时不一,有2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6~8节,占调查学校的25%,有5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10~15节,占调查学校的62.5%,有1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20节,占调查学校的12.5%。此外,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41%的学生选择篮球课的课时数非常充足,30.28%的学生选择充足,43.84%的学生选择少,24.47%的学生选择非常少。调查数据说明苏州中学基本能够落实学校篮球教学,各学校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多数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少,教学时数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
2.篮球课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当前,篮球运动在中学开展得非常普遍,篮球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篮球教材内容多,既有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又有裁判法、竞赛组织和篮球理论知识等,而现时中学篮球课时却很少,通过对教师上课内容的调查发现,选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教学内容的依次50人、41人和3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00%、82%和66%,选基本战术、组合技术和篮球裁判分别为20人、15人和12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0%、30%和24%,选择其他的为零。显然,多数学校篮球教学内容还是以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主,战术、组合技术和裁判教学偏少,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
3.篮球课教学组织形式调查与分析
我国学校体育课特别是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采用行政编班仍将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所调查的学校篮球教学的编班形式上,均是采用行政编班上课。通过调查教师的上课人数发现,选择30人以下的有4位教师,占被调查的8%,选择31~40人的有33位教师,占66%,选择41~50人的有8位教师,占16%,选择51~60人的有5位教师,占10%,选择60人以上的为0。说明少数班级上课人数在30人以下,大部分班级上课人数在31~40人左右,有一小部分班级人数在41~60人之间。专家认为体育、绘画这类技能型课程,为了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也更好地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编班人数应该设计在24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但是受教育资源不均的影响,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苏州部分学校上课人数有可能不会减少。
4.篮球课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调查发现:有40位教师认为目前中学篮球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80%。而学生的调查几乎和教师的一。由此可见,苏州中学篮球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很大的比例,课改中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对篮球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有较大的影响。
二、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与分析
课外篮球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是课堂篮球教学的巩固和延伸,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否,能够体现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篮球课外活动的良好开展,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通过走访学校领导得知:篮球技能的掌握仅靠每周两学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积极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提高篮球技能,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调查显示:有435名学生平时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6.58%,只有133名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42%,而且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中,每周参加1次的高达80.45%,每周参加2次的骤跌到15.79%,3次及以上的仅占�3.76%。�以上情况表明,苏州中学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的状况很不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执行不力,学生参与的面太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参与指导的力度不够,这些情况不利于篮球运动在苏州中学更好地开展。
三、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最鲜明的特点,搞好篮球训练工作是参加篮球竞赛的前提,而科学、系统的训练直接决定了篮球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同时,组建篮球队并进行训练,是中学篮球教师的基本任务,还可以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开展篮球竞赛不仅能使人们感官上得到享受,同时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积极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度凝聚的集体荣誉感都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篮球运动的平等竞争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优良的心理素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调查的8所中学发现:其中有2所学校不举行篮球赛,有4所学校每年举行1次篮球竞赛,有2所学校每年举行2次篮球竞赛,每年举行3次及以上学校为0。这说明苏州中学举行的校内篮球赛次数较少,不利于篮球运动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篮球的开展,需要从实际出发。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规章制度的保证。建议中学开展篮球运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极大的发挥篮球的教学作用。发挥出学校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和效果感受等方式,使广大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习惯;进一步增加篮球经费,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