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读繁星春水有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虽然这小诗只有三十来个字,但却深深地体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不是吗?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享受别人的爱护;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当我们摔倒了流血,最痛的不是我们,是妈妈的心;当我们不听话,妈妈动手打我们,最痛的同样是妈妈,正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当妈妈帮我们补衣服刺到手指,妈妈仍然会觉得开心,因为如果她的痛能够换来我们的快乐,就算是痛不欲生,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值得的。这使我想起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冰心写的这200多首诗歌里,充分表现了除了冰心对母亲随时随地的感情与回忆。在冰心看来,母爱是无比博大无边的,伟大无穷的。就像这首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射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卓这是用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己比作鸟儿,把母亲比作鸟巢。是啊,这种比喻真是太恰当了!
我读着渎着看见这样一首诗:“阳光穿进石缝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 借我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因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磐石,裂成两半了。”这首诗虽人语句婉转,但在字里行间中写出了对于困难要努力克服,要对未来抱着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打开,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看完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做数学练习题时,我遇到了多道难题,怎麽想也做不出来,于是我就急了,把所有的书和本子都扔到了地上,当时我真是气急败坏,以致马自己是笨蛋。真时妈妈州了进来,看看趴在床上了哭得我,又看了看地上的书和本。走到平我面前对我说:“孩子你怎麽这麽没有耐心呢?甘什麽事都要耐心、认真,怎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呢?你要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这地上的书和本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妈妈就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我坐起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地上的书和本都捡了起来,耐心、认真的又作了一遍,这一回我真的把所有的题都攻破了。看来妈妈说的真太有哲理性了!
读完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我得到许多启示。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繁星;春水》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非浅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记叙着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我爱世间所有的一切,更爱读书。
读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在寒假里,学校组织我们上网读书,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触颇深。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军官家庭。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读者》,《樱花赞》,《归来之后》……
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在诗人的 《往事》中可知。这首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见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写下的。母亲在冰心一生中是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带着一种青少年特有的痴狂,遂封堵起了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为些家底一个上学的读书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生活环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母亲啊!着零碎的篇儿,你能看看么?”这些字,在以前,以隐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和悦的颜色,循循渐透,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确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诗一种深重的流露,那么对童年的歌颂则是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纯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岁前写的。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民的柔弱或顽强都有一揽天余。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从不称自己是诗人”,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时,有不拘谨的向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十一”长假,我读了一本书——《繁星·春水》。这是出自大作家冰心之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生活深深的感悟。这感悟是什么呢?是回忆?是叹息?还是……
此书的第二段深深打动了我: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
这仅仅只有四句话,为何能打动我呢?我想,即使我不说,大家也一定知道。是啊,时光一逝而去,谁能没有童年呢?
人们常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人一生,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不正是童年吗?往往,最值得回忆的,也只有童年。
冰心说童年,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这个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梦中的真,童年是最具想象力的时候,最具创造力的时候。可能,那只是脑海中的一瞬间,或许,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一个火箭诞生了……
真中的梦,童年,一段最真实的时光不过了,似梦般美好,又似梦般,不知何时就会结束。仿佛只是一眨眼间,一个无知的小孩子就变成了一位很有内涵的青年……
童年,是一个艺术品,要会品味。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一道不同的佳肴,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也有辣的!
从现在起,让我们学会品味童年吧!
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生活中,幸运娃娃无处不在——多彩缤纷的小学,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是幸运的;交到一位知心的好朋友,是幸运的;读到一本好书,更是幸运的。翻开《繁星·春水》,我就成了一个幸运儿。
《繁星·春水》里充盈着许多精美,而富有哲理的小诗,每一首都宛若夜空中的繁星,宛若荷叶上的露珠,晶莹纯净,清新隽永,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美感,令人迷醉其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而书中最触动我心灵深处的是冰心对母亲倾注的那永恒的爱。在《繁星》里有这样一段,令我热泪盈眶: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多么情真意切呀!冰心奶奶的原名是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是根据“莹”字的含义而取的。冰心奶奶从小体弱多病,害怕生人,都是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久而久之,神圣的母爱深深的植入冰心的心灵中,成为了她一生歌颂的永恒主题!
的确,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当妈妈给我盛好一碗饭时,当妈妈做我爱吃的菜时,当妈妈给我盖被子时,我知道——这是妈妈的爱,它时刻萦绕在我耳边,成为我生活的旋律。
《繁星·春水》不止有爱的篇章,还有蕴含生活哲理的乐章:
我不会弹琴,我只静默地听着;我不会绘画,我只沉寂地看着;我不会表现万全的爱,我只虔诚地祷告着。
是的,接受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就是最好的办法!
当我们漫步山林,看着美丽的夕阳,看着那一抹抹霞光;当我们走进大山,看着奔腾的瀑布,看着那一股股山泉。这时,你用心去欣赏,去感受,那夕阳倾泻的山林和飞流而下的瀑布带给你美的享受。
《繁星·春水》如一杯茶,似浓又似淡。它浓浓的,芳香无比,像一朵傲雪的腊梅;它淡淡的,沁人心脾,如一枝出谷的幽兰。
读它,就像品味一杯醇香、甘美的茶。
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 《 读繁星春水》有感
生活,是一片幸福的海洋,很多美丽的事物都诞生于此。赏雪,望着满天纷飞,手指领略四季的风采,温暖了心坎;游湖,小舟泛于水中,岸边杨柳轻滑水面,风吹动,天女来了个散水。顿时,与自然融为一体;工作,时而嬉笑,时而严肃,多么坦然,多么自在,即使疲劳到极点,一杯冰水就冲淡了所有,不知的,真怀疑是个纯真的孩子呢!
这样的美丽,可真不容错过,但错过的人却不计其数,明了后万分感叹,潜意识里反倒认为命运如此,又能怎样?!殊不知上帝在创造王武时,用的是同样的泥,同样的水,同样的法术,无一丁点儿做作。
英明的上帝啊,饶恕这些无知的罪人孩子,让您慈善的水流经全身,洗净罪恶吧!因为他们还没看透人生,又岂能感悟人生。怪就怪他们“拖,拖,拖”的性格遮掩了很多的美丽。
这不正如冰心奶奶在著作《 繁星春水 》中所说:
“什么时候来赏雪呢?”
“来日罢,”
“来日”过去了。
“什么时候来游湖呢?”
“来年罢,”
“来年”过去了。
“什么时候来工作呢?”
来生么?”
我微笑而又惊惊了!”
关键词:名著阅读 因势利导 激发兴趣
前段时间,我们初一年级进行社会实践,结束了白天紧张的训练,学生都回到了营房休息。时间已过了十点,营房内还有电筒光在闪烁,为探明原因笔者急忙赶往营房,想一探究竟。推开营房的门,看到的是男同学分成几组围在一起,正忘我地玩着三国杀。看到笔者后,学生才意犹未尽地上床休息。事后笔者在班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男同学玩三国杀游戏,女同学中也有类似的行为。
三国杀是由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款热门的游戏,该游戏以古代三国时期为背景,以身份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在中国特别是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一款三国杀游戏,可以使学生忘记了白天训练的疲劳,这是因为他们对该游戏产生了兴趣,这让笔者想到了名著的教学。
对于名著阅读,我们老师不可谓不重视,学校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一次阅读考级,可是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阅读名著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名著就是深奥、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他们更愿意看一些卡通漫画或玩一下网络游戏。面对这种现状,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重要作用
经典名著,因其具有永恒的主题、经典的人物形象、较高的艺术价值而经久不衰。阅读名著可以启迪智慧、提升修养,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力、写作水平都大有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要求,并推荐了阅读书目。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苏州市中考已明确把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占分5分。不仅每年公布3篇必考名著,而且对阅读文学名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动力。兴之所至,才会情之所达,也才能有所意会。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名著中去。在经典名著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了解经典名著,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名著,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热爱。
(一)上好名著导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名著导读课好比一把钥匙,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名著宝藏的大门。教师可以在“导”上狠下功夫抓一条线,例如抓一个人物、关注几个章节来处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触动学生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例如《水浒传》的教学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有感染力的歌曲《好汉歌》引入,以精彩片段的精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带动整部小说的阅读。学生在感受到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后,顺势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鲁提辖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2.他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探究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情节进行阅读、思考,再把结果表述出来。
(二)以“影视阅读”为引子,激发阅读兴趣
电视是学生走进名著的“第二课堂”,中学生喜欢看电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收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而熟悉基本情节,进而让学生将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定位为反面形象。《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两重人物。曹操是英雄?是奸雄?这是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的话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和易中天《品三国》,激发学生对曹操产生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产生阅读的愿望。
(三)课文迁移,拓展阅读兴趣
在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今天,教师可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兴趣,让学生“得法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被誉为“千古良相”典范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学习了课文《出师表》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蜀相》、武侯祠楹联、《诫子书》等。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教师有意识地将课外信息引入课内,又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选择、推荐合适的名著
学生的阅读有其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参差不一,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大纲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学生才会对名著开始有了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特征推荐学生阅读相应的名著。初一学生充满童真和稚趣,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本,也可以选择语言相对比较活泼的著作,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都有了提高,就可以让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让学生收获名著阅读的乐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对学习动机有反馈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教师可以开展各种种类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收获名著阅读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也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实现名著的“悦读”。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可开展如下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知识竞赛。涉及人物、事件及按情节猜人物等内容。
2.《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歇后语、成语、谋略,我们可以开展“三国知多少”大赛。
3.《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性格各异,栩栩如生,你喜欢哪个?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4.“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一定有所感悟,我们可以开展一次作文赛――读《三国演义》有感。
活动开展后,学生间掀起了阅读的热潮,同学间互相交流、询问老师、上网查询。种类丰富的读书活动,既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诗;写作指导;表达;创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25-03
【作者简介】魏荣葆,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0)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并且提出“在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呢?作为记录写作灵感的新诗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笔者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多年实践。
一、活用教材,模仿创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诗歌写作。从必修教材的“写作实践”来看,教材着眼于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以把握诗歌的基本特征为起点,在每个必修模块都安排了现代诗歌写作建议,在教学中简单易行。具体编排如下:
从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选读》编排来看,诗歌写作能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突出了人文专题对学生创意表达的引导。具体编排如下:
从《写作》选修教材编排来看,12个写作专题的“写作实践”建议,在“用形象说话”这一专题中有仿写咏物诗的任务。
不难发现,现代诗歌的写作与诗歌阅读鉴赏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编者力图促使学生读写结合,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尤其是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以读促写,因势利导,从模仿到创新,有效进行诗歌写作指导。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以读促写实质上也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高中生模仿性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敢于尝试和批判。如果根据不同类型的诗歌设定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模仿中有章可循,就会使他们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用教材,就是利用教材,根据写作建议,灵活多样地进行新诗写作尝试。笔者常用的方式有:古诗今译,英文汉译,散文改诗,诗作仿写。比如,在学完课文《长亭送别》后,我根据文后要求,指导学生将散曲改为现代诗,学生的改写充分体现出在阅读鉴赏后的创意表达。如《长亭送别・一煞》(杜灵):“青山压断马蹄音,疏林筛损玉骢影。烟淡淡,霭轻轻,望断秋水难追至京。残阳如血,看见了小桥流水人家景;古道无人,想到了花好月圆人美情。枯草索索,荒村野店,不尽;秋风漠漠,马嘶铃鸣,不平。车儿投东欲西追,怎奈他玉肌消减握不住缰绳紧。缓行,缓行。多行一步,即成千里。”《长亭送别・端正好》(裴成杰):“湛蓝到悲伤的天空,洁白如幽怨的云朵,纵横一万里,联结不了你我的情愫。满地已谢,黄澄澄的,道不出秋日的思念;西风烈,吹不起过往的记忆。北方的雁儿,南面哪有你的故乡?冬去春来的那一天,你还会回来吗?那白晓时未尽的醉意,门外雪霜覆盖的枯林,怎抹得尽离人的泪!”
二、构建课程,多重激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考虑到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为了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笔者为爱好新诗写作的学生开设了“新诗鉴赏与写作”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1.新诗艺术鉴赏。这部分主要编选一些代表性诗歌,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了解新诗的源流、类别、新诗的审美特征、新诗的艺术表达、新诗的模式等基本内容。如在新诗的艺术表达中,主要向学生介绍诗歌比喻、诗歌通感、比拟想象、夸张想象、错觉想象、跳跃想象,等等。又如,在新诗的模式中,呈现给学生象征模式、呼告模式、闪电模式、升华模式、象形模式、并列模式、纵贯模式、串珠模式,等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新诗的鉴赏有了新的眼光。
2.新诗写作阶梯。《现代诗歌选读》的编排体系,就是新诗写作的模仿体系,根据教材的人文专题,我重新整合,拟出写作的能力阶梯。设计如下:
3.名家心灵之约。所谓心灵之约,就是推荐名家新诗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阅读,走近诗人。我列出20本中外现当代诗歌选集:《徐志摩诗选》《戴望舒诗歌》《艾青诗选》《卞之琳诗歌》《林徽因诗歌》《仓央嘉措诗集》《现代诗100首》(蔡天新编)《顾城的诗》《舒婷的诗》《北岛的诗》《食指的诗》《海子的诗》《余光中诗选》《台湾诗人十二家》《黑夜里的素歌》(翟永明著)《我与光一起生活》(李天靖编)《汪国真诗集》《聂鲁达诗选》《纪伯伦散文诗选》《泰戈尔散文诗选》。
同时,我还及时介绍当代的诗歌名家。比如,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被誉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因为“诗人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他的诗“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
此外,适当介绍当代的诗歌理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鲜活的阅读背景。比如,美国学者帕洛夫2010年推出《非原创的天才:新世纪以其他形式创作的诗歌》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以其他形式”创作的诗歌所独具的创造性、智慧和复杂性。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如何表达自己”这一命题, 改变了“原创”一词的固有内涵,成为21世纪新的诗歌策略。推介诗歌理论对提高学生的创作素养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发现生活,唤醒灵感
写作最怕做无米之炊。学生的生活面似乎很狭窄,但是美的发现却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发现美,就要将新诗教学生活化,即在新诗写作指导中,形成“生活发现序列”,让写作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新诗,让新诗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为了发现诗意,练就发现诗意的眼睛。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提倡“六化发现法”,即个人生活集体化,家庭生活社会化,学校生活个性化,社会生活具体化,自然生活人文化,文化生活地方化。
如,家庭生活社会化发现。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造成学生抒写的对象主体单一,无非就是同学、老师、父母。且不少学生所写亲情故事虚假、低幼,真情变成煽情,以致文章内容单一,思想浅薄,情感虚华。其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爸妈都是社会人,亲戚朋友展开来就是一张社会网,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时代、生活的折射。学生如果多留心、多了解,多思考,由小家庭辐射到大社会,小中见大,诗意也就丰富了。
为了不让发现生活成为负担,我借鉴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飞鸟集》,提倡“微表达”,抓住瞬间的灵感,记录生活短章。一般注意把握细微情感,寻找微雕意象,模仿微型技巧。这样,学生的发现就有了诗意,例如:
《银杏》――你是洒满阳光的伞,叶中藏着生命的温度。
《影子》――寂寞的感叹号,黑暗中踽踽独行。
《蔷薇》――千万朵盛开。我站立一旁,观看一场与我无关的故事。
《流星雨》――燃烧着划过,一柄利剑刺穿了黑暗。
《回忆》――只是供人消遣的玩具。它不会听你的话,不能任你摆布。
《宋词》――跨越千年的哀愁,埋葬在枯黄的纸堆里,等待一场相见。
别林斯基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可见,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学生根据各自的喜怒哀乐,把握一些细微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情感冲动。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情感具象化,寻找能够寄托情感的物象,特别突出“微雕”意象,精致而奇妙,言简而意永。在语言表达上,不必讲究起承转合和音韵,只要有意味便是新诗。发现生活,激发美感,引感,产生诗意,这就是“诗意地栖居”。
四、善用评价,激励创意
现在的考试作文多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导致写作教学窄化为应试训练,中学新诗写作成为教学空白,新诗写作评价尤其缺乏。
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个性化的创意表达尤其要突出多元评价。新诗写作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诗人,而是激励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活动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新诗阅读兴趣和创意表达。
举办诗歌朗诵会,先自选诗歌朗诵,再指定诗歌朗诵,评价学生对诗歌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共鸣的程度;鼓励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以评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我们特别请来南京艺术学院的董蓓教授,面对面指导学生朗诵。
编印学生诗歌鉴赏文章专辑。这一活动,考查学生发现诗歌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的能力,对诗歌独到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能力,运用适当的鉴赏方法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我们开展专题学习,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选研究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