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鲁迅作品和简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全球化不断的前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之间不仅仅是经济方面交流愈加频繁,文学上的沟通交流在不断的发展。而要促使国家之间交流的顺畅就要借助于翻译手段,翻译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之下越来越重要。在下文中笔者就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去看现如今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这也是从中法两国的文学交流去看中国走向世界文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方面,在现如今的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翻译批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接受
一、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综述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这不仅仅是满足了新世纪的发展需求,也会在无形之中不断的推动我国文学的发展。而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中国文学的国外语言翻译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好的翻译可以将文学自身的思想表现出来,可以让外国人更加客观的了解我国文学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加大我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在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是拓展我国文学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翻译批评与译介接受之间的关系
(一)译介活动应当有清晰的批评意识
中法两国的文学交流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最早的时候是一些传教士将中国的纯文学作品带到法国,还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学热。而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从鲁迅先生的作品开始的。译介其本身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也不能是盲目的,在译介的过程中要有着清晰的目标,而翻译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一种目标性的作用。虽然在整个译介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没有目标性的译介形式,很多的翻译工作都是一种自觉性的活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文学作品的翻译还是有着自身明确的目标性。翻译批评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的自省,翻译批评可以很好的确立翻译的目标,也可以不断的提升翻译的质量水平,以此来确保中法两国文学交流的顺利进行。而从一些研究上来看,在中法两国文学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个时期文学作品译介的目的都是不同的,这就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两国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更好的掌握不同时期译介的不同目的与不同特点,就要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入手,这也就显示出了翻译批评与译介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翻译批评是译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译介过程中翻译者自身对于要翻译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其中思想的体会与内容的把握,这些都决定了作品翻译的质量。而翻译批评恰恰就是要关注到这些,将翻译出来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关键与核心的语句,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翻译的质量,促进两国文化的更深刻沟通。所以在译介活动中翻译批评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翻译批评不仅仅是要关注翻译文本的本身与翻译者和其翻译作品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要关注其翻译文本所处的特定语境,从中去很好的把控译介活动的整体方向。
(三)翻译批评的介入有助于译介活动的健康发展
其实从翻译批评与译介活动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很清晰的发现这两者处在一种互动关系之中,一般情况下译介活动越活跃翻译批评的空间就越大,而随着这种空间的不断增大译介活动也会越来越活跃,这就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如此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去看文学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接受,可以更加客观去分析译介活动,从而可以深入了解活动的实质所在,确保活动发展的正确走向推动译介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翻译批评角度下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的特点———以鲁迅作品为例
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而最早接触的中国现代小说就是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这部小说使得法国人真正的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小说,也开启了两国之间的文学译介交流。而从《阿Q正传》开始鲁迅的作品就不断的被译介与传播,在法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期间译介的作品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鲁迅文集》等等,这些作品在法国广泛传播,甚至在七十年代还在法国引发了鲁迅热潮。而在这些作品的译介过程中也有重复译介的现象,《阿Q正传》就有很多法文版本,当然其翻译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译介的过程中有着几个较为明显的发展特征。
(一)特殊语境下的特殊理解与接受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交流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翻译活动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的作品在法国掀起热潮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与法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法国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有着很高的热情,一些作家、学生、诗人等等都是激进分子,这种热浪很快就席卷了法国的文学界,在法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法式主义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鲁迅的作品无疑成为了一种革命的强心针,受到法国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与追捧。译介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的再创作,翻译者根据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结合着自身思想的表达进行翻译,而在那个时期之下众多的翻译者都将鲁迅的作品翻译成了一种革命思想研究文学,很多的作品已经脱离了纯文学的范畴之内,这就表明译介活动的一种主观性能。这些作品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与语境之下被进行特殊化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意义与思想的曲解,很多时候这种译介活动让作品本身失去了传播的意义,损害了作品本身的价值。
(二)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译介批评的形式与作用
在译介的过程中翻译简介与书评也是译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一般都与翻译的文学作品分开,是一种阅读的导向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吸引读者去阅读,以此来增加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这种简介导向在国外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字数不多有的就一两段主要是介绍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中心思想,但是这种内容对于外国人来说就相当的有吸引力,不断的推动文学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但是这种简介导向有的时候也有弊端,有的简介内容与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不相符,导致了一种作品价值观的误导,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体会到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价值。在法国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现代文学的大家身上,其中就有鲁迅、老舍、巴金,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在法国的传播范围很广,译介的作品数量也很多,所以在研究上也达到了较深程度,在法国对于他们作品的批评文章与研究书籍还是很多的。翻译批评虽然在中法文学翻译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不怎么活跃,但是还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法国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批评性质的文章可以很好的吸引普通读者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致去读这本书,这也就起到了一种宣传的作用。还有就是翻译批评可以更好的让法国文学界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学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于译介活动形成一种反思性的研究。
(三)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回归
到了新世纪中法两国的译介活动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在开始阶段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与国外的交流逐渐的频繁,这也使得法国人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中国,同时也打破了自身的革命幻想,这个时期鲁迅的译介作品进入到了一个沉寂的阶段,人们开始逐渐的忘却了鲁迅文学,因为在他们看来鲁迅文学已经失去了其革命意义。到了新时期塞巴斯蒂安•韦重新翻译了《彷徨》,在这部翻译文本中翻译者正视了书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脱离了强烈的革命意图,真正的从一个纯文学的角度进行翻译,认真的分析了书中的内涵与时代背景,让法国人民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了鲁迅文学,减少了法国人对于鲁迅小说的误解,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译介以一种全新的形象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四、对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的几点看法
在上述文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翻译批评活动不活跃,很多的地方都存在着不足,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具体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中国的现代文学在法国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得到法国主流批评界的关注,致使整体的批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二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其深度还是不够,思想没有达到某一特定的程度,这也是中法文学译介活动不活跃的主要原因。
(一)翻译批评角度受到限制
光是从翻译批评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批评主要还是集中在广义批评上,对于译介作品的批评集中在作品的整体语境,与作品产生的主要环境还有就是作品中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等。这些方面都十分的广泛,使得作品的批评不能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不能真正的关注到作品的具体语句与段落的内涵中,让作品译介批评显得十分的空泛。而这种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到法国的发展过程中是极为常见的,在法国文学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作品自身的社会意义与政治意识形态上,而很少去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法国就很难获得文学上的正面批评,也很难实现作品自身的文学价值。
(二)翻译批评的新形势
上述文中所说的是在之前中法文学译介发展的基础上做出一个简略的总结,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法文学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法国文学批评界对于中国文学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翻译批评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形势之中。法国文学界开始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其文本自身的价值,开始淡化其中的某些政治含义,真正的开始欣赏其中语句的魅力,中国文学自身的价值也在逐渐的提高。还有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开始重视文学价值的体现,对于之前的一些译介的作品也进行了重新的复译,拓宽了文学作品的发展空间。
(三)文学作品的译介与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同的国家之间作品的译介与接受一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就如鲁迅的作品在开始的时候由于政治原因,在译介上出现了很多的误区,让人误解了他的作品之后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时期。但是真正的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后他的作品又重新得到了关注,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思想,走出了被人误解的时期。不仅仅是鲁迅的作品还有很多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时期,虽然期间会有起伏但是随着中法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对于作品的误解也会逐渐的消除,其作品最终还是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国情的差异等等原因致使很多的文学作品在译介的过程中都有了一定的政治内涵,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意识形态的表达都是错误的,让人误解了作品本身的实质价值,也阻碍了译介活动的发展。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逐渐频繁,这种误解终有一天会消除,中国现代作品在法国也会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应有价值。
作者:张晓雨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
[参考文献]
[1]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王婉秋.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吉林大学,2014.
【关键词】鲁迅小说 动物隐喻 翻译策略
一、认知隐喻与翻译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认知语言学建立标志是认知语言学奠基人Lakoff and Johnson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的出版。从此隐喻的研究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不同于传统隐喻理论,该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 而且是重要的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从译者思维层面入手,为隐喻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译本对比分析
例1)主妇是前头的头发始终烫的蓬蓬松松像一个麻雀窝,牙齿是始终雪白的露着,但衣服确是中国装,……(《幸福的家庭》《彷徨》P94)
杨译:His wife’s hair is always curled up like a sparrow’s nest in front, her pearly white teeth are always peeping out, but she wears Chinese dress…
蓝译:The wife’s hair is perfectly permed and set, her perfect white teeth permanently arranged into a perfect smile. But she dresses in the Chinese style―
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广泛分布在中国和欧亚大陆。麻雀以谷物,昆虫为食,因此常栖息在居民点和田野附近。它们用草、树叶、枯枝、羽毛筑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为人们所熟悉。杨译本中运用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动物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杨译本不同,蓝诗玲认为直译可能会引起读者对原文中主妇的形象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蓝译本中删掉了麻雀的意象,把主妇的发型描述为烫过后的样子。
例2)伙计本来是势利鬼,眼睛生在额角上的,早就撅着狗嘴的了;(《肥皂》《彷徨》P126)
杨译: The assistant was one of these supercilious young fellows with eyes on the tops of his head, so he pulled a long dog’s face.
蓝译:The shop assistant was one of those snotty imps with eyes in the top of their heads―he’d been sneering at me all the white.(P 199)
狗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非常驯服,忠实于自己的主人。大多数与狗有关的成语都是带有轻蔑的意思,如“狗头军师,狗胆包天,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在汉语中,狗也可以叫做犬,如“愿效犬马之劳,犬子”,这些短语多指地位较低或者自我贬低的意思。相反,在西方,狗被视作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大多数与狗相关的谚语多为褒义词。比如,幸运儿在英语里叫做“a lucky dog”; 女孩会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说“love me, love my dog”; 今天运气很好,可以说成“Every dog has his day”。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英汉文化的差异,蓝译本运用了意译的方法省略了“狗”这个动物的意象,避免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例3)还是“杳如黄鹤”。你去簿子上补画一个“到”就是了。(《弟兄》《彷徨》P376)
杨译:No, still not a sign―“gone like the yellow stork.” Go and sign the register and that will that.
蓝译:Ha! Does he ever? Just mark yourself down as present in the logbook.
“杳如黄鹤”来源于唐代诗人崔浩的诗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它原意指的是仙人乘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在小说中指的是没有出现,消失的无影无踪。由于文化的差异,加上西方读者缺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因此蓝译本中佘略了“黄鹤”这个意象。而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因此保留了该意象的翻译。
三、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杨译本及蓝译本均能够根据不同的认知结果,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手法。但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杨译本运用直译及加注的翻译方法明显高于蓝诗玲,译本有效地传递了原著的微妙信息,成功地再现了原语的民族文化,使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了原文中那些趣味横生的隐喻之美。通过对文学作品不同译本间隐喻翻译的对比分析,深化了读者对鲁迅作品的整体认识,加快了鲁迅作品的传播和译本的接受。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鲁迅.杨宪益,戴乃迭译.彷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一、立足课堂,在文本追寻中积累拓展
(一)驻足补白处,让阅读夯实学生的理解和阅历
初中语文教学文本基本都是经典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以及阅读审美感的需要,给文章留有了很多的“言外之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和理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留白”进行挖掘。驻足文本的补白处,焕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虚实结合的境界融入课堂,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和文本互通心灵,让阅读夯实学生的理解和阅历。“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升华文本主题,还可以让文本生色不少。如《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省略号,用细致的描写补白丰满人物,从字里行间让学生展开想象,打开思维,理解闰土的凄苦,把握文本人物的性格,通过朗读、品味,慢慢地去琢磨,细细地去思考,深刻领会作者心灵,读懂鲁迅于“无字处的精彩”所在。这样抓住文章补白处进行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涵,形成了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更是迁移了读写能力。
(二)坚守疑难处,让阅读增进学生的情感和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教材中作者为了文章节奏变化,给文章一定的矛盾冲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矛盾冲突来设置一些“不和谐因素”,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抓住争议点,让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增进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学生对作者把自己化身为一只“鸟”(“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很是不解。在学生七嘴巴舌的讨论无效后,我适时补充了“鸟”在中国诗词中的形象意义。学生在了解了“杜鹃啼血,子规哀鸣”“青鸟探看”等故事后终于明白了作者对苦难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超越文本,在文外探寻中努力拓展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一向注重“知人论世”,任何作品主题的理解、把握都离不开作者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及其社会背景。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地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笔锋犀利的风格,就有必要让学生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学这一课前,我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特别是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鲁迅先生的忧国意识和对中国未来的希望。这样知人论世的教学,不仅拓展了相关的背景资料,扩大了学生视野,同时帮助和辅导学生介入了阅读情境,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三、升华文本,在心灵追忆中有效拓展
(一)对接文本,巧借补写让学生亲吻原作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似有意犹未尽之感。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续写结尾,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完了《孔乙己》,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对孔乙己寄与了深切的同情,但同时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了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深化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认识,我要求学生对“秋风过后孔乙己离开酒店”的情形补写。因为已经把握了人物的悲剧特点及其根源,所以学生下笔就比较容易。
(二)衔接文本,巧用话题让学生移情创作
一般来说,对林先生的研究或者说评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或3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内外交困的时候----外有日本的侵略,内有国共两党的内战。许多的知识分子因此扛起救亡救国的大旗,利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其中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林语堂先生却提倡“幽默”的小品文,当然受到鲁迅先生等激进派人士的批评,这可以看做是较早的对林先生的评价。这个时期的评价主要是一些负面的批判,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林先生出国才平息。从那时开始,关于对林先生的评价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1949-1979,1979-1990,1990-2000,2000-至今。1949-1979被称为平静期。虽然这一时期对林先生的评价仍以负面为主,但大陆几乎没有关于林先生作品的评价,反观港澳台以及国外,我们可以看到出版了大量林先生的作品,评价也很活跃,其中主要是关于其作品的评价。以1979为分界线,林先生逐渐的走进了大陆文人的视线,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是比较浅显的,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作品搜集上。1979年,陈金淦的《评“论语派”》(《徐州师范学报》1979年第3期)打破了沉静,首次公开的肯定了林先生具有积极的一面。后来也渐渐有其他的学者研究林先生“积极”的一面,比如林志浩和张梁,他们都在《新文学论丛》上发表文章肯定林先生的成就。这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油福建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长万平近先生所著的《林语堂生活之路》,这被视为是关于这一极端对林先生研究所做的总结。但这一时期共同的特点就是:步子不大,极少参杂个人感情,所有结论都来自于史料。从1987年开始,关于林先生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其作品在大陆被大量出版,研究不再拘泥于史料搜集,而是渐渐加入理论思想,研究角读也扩大到各种层面,微观细节得到重视。其中万平近先生于1988年发表在《福建学刊》上的《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对林先生做了贴切的描述:“林语堂的知识涵养中包容了乡土文化、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1]。陈平原也发表著作《在东西文化碰撞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林先生的审美观。这是比较宏观的角度,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则有施建伟发表在《文艺研究》(1989第6期)上的《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和在《社会科学》(1989年第11期)上的《论林语堂的幽默观》,这两篇文章都从林先生的幽默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来揭示其独特性,后来施又从横向的角度---把林先生和鲁迅先生二者对幽默观的看法进行对比,发表了《幽默:林语堂和鲁迅的比较》(《鲁迅研究动态》1989第10期)。1990-2000被认为是关于林先生研究的拓展期,大量的史料问世:施建伟的《林语堂在大陆》、《林语堂在海外》,林太乙(林先生二女儿)的《林语堂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等。与之前的史料相比,这一段阶段的传记内容更详实,许多内容都是首次被披露出来,视域更宽广,角度更深,研究更加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尤其是注重实用比较法使用,理论更加多样化,如加入了叙事话语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健的《精神的伊甸园失败者温婉的歌》、王兆胜的“林语堂三部曲”(《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谈林语堂》《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朱双一的《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论》、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等。进入到2000年,关于对林先生的研究延续了90年代的风格,如在思想方面,进一步发掘了其在哲学观、文学观、审美观、中西文化观、宗教观、翻译观、女性观等方面的独特性,也在深层次上挖掘了林先生对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阶段关于林先生研究的著作就比较多了,如邵娜的《林语堂女性观探源》、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冯羽的《林语堂对辜鸿铭的文化认知与借鉴》等。
林语堂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能避免的一位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虽然近年来对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相比较对其他同时期大师的研究,对林先生的研究仍然不够。例如,尽管我们对其翻译成就有所研究,但还停留在浅层次,多是对某些现象的描述,而对深层次的内在的挖掘还不够。至于作品方面,则多研究《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浮生六记英译》较多,关于《朱门》、《孔子的智慧》等书的研究还较少,这些书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贡献?如何定位其历史地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万平近 《福建学刊》 《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 1988
[2]万平近 《林语堂论》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施建伟 《文艺研究》《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1989第6期
[4]施建伟 《社会科学》 《论林语堂的幽默观》 1989年第11期
[5]施建伟 《福建论坛》,《林语堂研究综述》 1990年5月
[6]傅文奇 《福建论坛》,《近十年林语堂研究统计与分析》2006年5月
[7]杜运通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 2011年10月
[8]王兆胜 《东岳论丛》,《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1998第1期
2003年4月,当时在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相关工作的宋木文,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庥的来信。其中说到“受日本学者竹内实先生之托”,他正“负责中文版竹内实文集的出版工作”。因为竹内实“翻译过宋氏《中国的出版改革》一书在日本出版,而此时其十卷本文集已出到第四卷,但在第六卷即关于‘’”这一卷却遇到一些阻力。因此程庥在信中说:“现在有点事情需要帮助,竹内实先生希望向您请教”。随后又送来当时还题为《解析》的20万字清样稿。
受朋友之托,宋木文重点看了“解析”清样稿。此卷所收文章都是对“”进程中发生的人和事的观察,发表在那个年代的日本报刊上,中文编译者也是按发表时间编排的。宋木文的总体印象是,写作态度严肃而客观,“既没有像当时日本有些人士跟着‘’的调子推波助澜,也没有像有的人借‘’的混乱对中国党和政府进行攻击,而是对一些人物和事件以一个研究者和朋友的身份进行观察和分析,有些分析是深刻的,有洞察力的”。比如认为《评“三家村”》是举着鲁迅的旗子否定鲁迅:“《燕山夜话》的‘被禁’似乎标志着,依靠鲁迅的不断推动而使中国现代文学得以在世界文坛上名声显赫的‘杂文’这一文体,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已遭到了当政者的否定”,“那又怎能谈得上如其本真似地来尊崇鲁迅呢?”“似乎表明掌权者是继承了鲁迅所反对的那些东西”。
竹内实的一些分析,同“”时期党内外坚持正确意见者的观点相一致。这对一个外国研究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同时,他的一些分析也“未必能与当前中国学术界主流意见相一致,甚至有可能引起读者误解”。但是,作为探究何以发生“”这种特殊历史现象的一种观点,宋木文认为“在必要时加一点注解……毕竟没什么坏处”。比如分析“女皇梦”的社会历史根源时,竹内实就提到现代中国的权力关系具有如同古代那种皇帝型、宰相型与宦官型权力相互组合,特别是皇帝型权力至高无上的印记。尽管竹内实也说这只是一种比喻,未必适当,但通篇来看,宋木文认为这反映了竹内实“在思考中国现实与历史之间联系时的一种看法,意在说明当时中国权力过多地集中于一人。对这种为探讨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产生的看法,应当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这样的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然,也有些因为受当时信息渠道和掌握资料的限制,竹内实对一些人和事所作的推测或判断不尽准确。对这些情况,宋木文都顺手批注在清样稿上。随后程庥又据此补写了一份审稿意见,转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时参考。其中提出对本卷文稿将再做些校订,包括将原名《解析》改为《观察》。因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作者力求跟踪中国的动态,但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尚有待深化的实际状况”。又如在《内容简介》中补充下述文字:“这些文章中对尽管谈不上全面解析,但作者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及时观察与看法,有许多是比较深刻的……一位国外研究者当时能够有如此深刻的审视和推测确属难得可贵,但也应该承认,其中某些事实的记述毕竟不太准确,一些分析还值得商榷。”因此,除对个别不甚妥当或国内读者难以准确把握的判断,进行补充性的说明或解释外,文集也纠正了某些因道听途说而导致的舛误。
1、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其中《安塞腰鼓》入选八年级人教版下册3课、六年级冀教版29课、六年级苏教版14课及七年级沪教版17课。
2、代表作《安塞腰鼓》:叙写了安塞腰鼓的形式,历史,魅力和人们对腰鼓的喜爱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表现了中国民族风俗历史的悠久。文章的主旨: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人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导”重在激发兴趣、选定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自主、快乐地阅读。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激发兴趣更是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的关键。
1.营造读书氛围,感受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广播站、图书馆、宣传橱窗、教室图书角、有关名人读书格言的环境布置等,使整个校园处处洋溢浓浓的书香,使学生时时感受读书的重要性,影响他们去亲近书籍、崇尚读书、追求知识,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感悟人生。
2.课内外相结合,调动阅读的主动性
新教材是根据各个专题编排的,内容集中、主题鲜明,教师可采用课前收集资料―课内交流讨论―课后开展活动的模式。例如,学习“走近鲁迅”这组课文时,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鲁迅的故事、名言,阅读有关鲁迅的文章等。学习完本课后,教师可以开展“背诵鲁迅名言”,办一期纪念鲁迅的手抄报或黑板报等活动,使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知识学得积极、扎实,课外阅读开展得主动、有效。
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给学生自由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受到自身认识、辨别能力的影响,对选择适合的读物存在着盲目性。阅读时容易囫囵吞枣、不懂得消化吸收,甚至实行“拿来主义”全盘接受而缺乏辨别能力。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扶”重在养成习惯、教给方法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怎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1.坚持每学期制订行之有效的读书计划
计划要切合实际、要目的明确、要细致深入,最好是“定时、定量、定书”,一旦确定了就要严格执行。我校这种寄宿制学校对此计划可操作性更强,如周日、周五的接送时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选择读物,以轻松愉悦为目的;周二、周四的午练可统一安排经典著作,以集体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晚修时间,低年级可安排半个小时阅读图画类的书籍,高年级可安排半个小时阅读短篇小说、散文类作品;至于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看书。
2.坚持每学期班级组织一次读书专题活动
如“古诗文诵读”“曹文轩美文赏析”“走进鲁迅”“王者之战(大话三国)”等,读书专题的选定可配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也可根据教材的读书内容而定,使集体阅读与个人阅读相结合,使教师的指导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坚持每人一本读书笔记
笔记内容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如“好词佳句”“内容简介”“读后感悟”等环节;更应该丰富多彩、富于个性,鼓励学生设计一些新颖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在书上标注。但教师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外阅读的方法很多,只要指导有方,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名著,从中汲取知识营养,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放”重在开放方式、延伸时空
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教师就应该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给足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阅读方式也要开放一些,对阅读量的要求也需要宽容,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
数量有所增减、内容适当调整。我们可以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但切不可一味地服务于课内阅读,当成是一种对课内阅读资料的收集活动。否则,学生的阅读面会逐渐变得狭隘,培养起来的兴趣也会逐渐消失殆尽。
教师的组织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因为课外阅读是一项持久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校的时间相对于在家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家庭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最自由、最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能否利用好这一资源是学生顺利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沟通,努力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读书理念,营造亲子阅读氛围。让家长切实地体验到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快乐,分享他们读书的收获,
陈望道,生于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病逝。浙江金华义乌人。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中国学者、教育家。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
《太白》杂志简介
《太白》半月刊,陈望道主编,属于现代文艺杂志。1934年 9月20日创刊,1935年9月5日停刊,共出2卷24期,上海生活书店发行。杂志以“太白”为名,是陈望道与鲁迅决定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称呼,太白即拂晓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又称启明星,寓意编辑《太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战斗,以迎接胜利的曙光。
《太白》编辑委员会共12人,鲁迅表示他参加编务讨论,但不宜公开列名于编委,以免引起当局的注意,影响刊物的发行。《太白》创刊后,印出的编委名单是11人﹕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徐调孚、徐懋庸、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同时刊出了68名特约撰述人的名单,撰稿者阵容可谓广泛和强大。
《小品文和漫画》 正文纵览
《太白》出齐第一卷后,陈望道以“《太白》杂志第一卷纪念特辑”的名义编辑出版了纪念特辑《小品文和漫画》。该书由上海生活书店于1935年3月初版,32开本。1981年6月由上海书店根据初版出版了影印本,改为小32开本,封面配图是丰子恺漫画《米和豆》。《小品文和漫画》的58位撰稿作者均为文学艺术界的著名人士,提倡作者们创作更多健康、战斗的小品文和漫画。
1935年3月10日陈望道为《小品文和漫画》写了辑前致语:“现在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流行期,也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转变期。种种争论,大概都由转变激成,并非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单是为了流行。这个特辑,就是一个见证。我们从这特辑中间不但可以看见各位作者最近的见解,还可以看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动向。就是关于小品文和漫画的各个方面,这里也差不多都已经说到。假设通体地读,一定可以得到小品文和漫画的综合知识。”
《小品文和漫画》出版后的4月5日,《太白》第二卷第二期封二刊登了该书的广告:
订阅《太白》一年,赠送本书一册。宣传语是:《小品文和漫画》是五十余位名作家对小品文和漫画见解的结晶。
“认为鲁迅对上世纪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小品文和漫画》收录的文章中,最受后世关注的文章当数鲁迅先生的《漫画“漫画”》和《漫画而又漫画》。鲁迅认为:“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体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鲁迅同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漫画,中国进步漫画家是中国漫画作者的标尺。
虽然这些表明了鲁迅先生对漫画的积极关注和较高的论断力,以致后世认为鲁迅先生对中国漫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先驱者”。但是《中国漫画史》作者毕克官先生在采访一些30年代漫画家时,大胆地设下这么一个命题:“认为鲁迅对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大胆求证,毕克官先生“为了慎重起见,我是有意请左翼人士张谔先生(注:三四十年代漫画家)谈了看法”,最后才给问题“30年代漫画的大发展和鲁迅有什么关系?”下了个初步的判定——几十年来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似乎作为“旗手”的鲁迅是个完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很大作用。长期以来,曾听到一些认为或猜想鲁迅对30年代漫画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言谈。在特殊环境中,人们产生这种误解可以理解,但毕竟不是事实。
鲁迅发表过一些关于漫画的谈论,其见解有许多精辟之处(另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漫画界人士是否注意到,是否对当时漫画的大发展产生了实际影响,则是另一回事。
著名藏书家谢其章进一步把此观点进行了诠释:“漫画在没有理论的引导下,在3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达到今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只能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原因,而不能从某个大人物身上找到原因找推动力。同样的道理,‘小品文’在30年代也盛行一时,鲁迅对其发表过似乎比漫画更多的言论,那些言论只代了一个人的看法观点,而不能归结于成熟的理论思索 ,更不必勉强地捡一位‘先驱者’来。”
凌鹤:漫画与卡通影片
民国时期有关卡通的评论和相关文章不是很多。凌鹤的这篇《漫画与卡通影片》通读全文后可见当时文艺界对卡通影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关切之情。本文篇幅所限,摘录片段如下:
至于说到中国电影,为什么卡通短片不能和其他影片有着同样的相当程度的发展?其原因当然很多,主要的是电影公司大多没有这一部门的建设,而人才的缺乏,更是最大的原因。可是电影观众是需要卡通的,特别是小孩儿们,他们对于卡通极有兴趣,因此在教育的意义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当我们并不是模仿欧美卡通一味地以胡闹的娱乐为目的,而在内容方面力求反映现实的时候。
因此我们要求一部分青年漫画家,从现在起从事卡通影片的研究,和电影公司取得联络,虽然中国制片家都以为短片不卖钱不肯轻易尝试,可是假如有了好的卡通,使观众感觉极大的兴趣而热烈欢迎的时候,制片家是会在如意算盘上自动打消既成观念的。
“青年漫画家不独是要健全漫画作品,同时更要努力地建设中国的新卡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期待着他们光辉和伟大的成就。”
关键词:藏语文、教材、模块式、分析
自2010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全面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藏语文新教材也开始投入使用。这套教材是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五省区(、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相关部门共同讨论规定的《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的具体指导下编写。这套新教材从装贴、版式设计到单元编排、内容设置等各方面都与以往的藏语文教材有很大的变化,单元编排和选文内容作为教材的核心部分,高中藏语文新编教材首次采用了模块式的合编型教材编写模式,讨论和研究新编高中藏语文新教材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教材,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有助于总结分析藏语文教材编写的宝贵经验。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关于模块的术语概念界定
“模块”是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引入的新概念。对于我区,“模块”概念是在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颁布的《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中出现“模块”概念共计19次,视为“模块”概念在我区教育领域首次出现。该方案在“体现国家规定、体现地方特点、维护学生权益、注重基础构建、坚持科学调控”①的五大原则下,分A、B两套方案,其中A方案适用于修习藏语文课程的学生。另外,2010年五省区联合制订的《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针对藏语文学科的藏文版语文课程标准)②关于“课程设计思路”和“教材编写建议”内容中“模块”概念也出现10次。可见“模块”对于学习和实施新课改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制定的《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和2010年指定的《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出现“模块”概念的上述情况,不仅把模块的概念引入到我区课程改革的领域,同时也对藏语文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编高中藏语文充分体现了模块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新编藏语文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新编高中藏语文教材依《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教材编写建议,分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一)必修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必修共5册,即5个模块。必修教材的内容又分“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性学习”、“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4部分,前2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可自主安排。
1.“阅读鉴赏”部分,这是必修模块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不仅注意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致力于学生藏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在选文上以名家名篇为主,如龙树大师、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贡嘎坚参、人文主义先驱更顿群培大师、以及东嘎洛桑赤列、次旦夏茸、木格桑丹、多识、昔扎等著名藏学大师的优秀文章。另外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和提倡时代精神的作品,主要是藏族当代文学界具有权威性作家的优秀作品,如藏族新文学的开拓者端智加的现代诗歌和散文、扎西班典和次仁顿珠的现代小说、江瀑和居格桑的现代诗歌等。除此之外,还选进了国内外的名家名著,如国内的鲁迅、、杨朔、钱钟书、钱学森以及国外的莎士比亚、莫泊桑、契诃夫等的经典作品。根据《普通高中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要求,在具体编写上,加大了文学教育的份量,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呈现,所谓“单元型语文教材是把教学内容的各种元素按照某种标准加以集中,以单元形式来呈现的语文教材”③,新编藏语文教材从整体来讲,选用了模块式的编排形式,同时也使用了单元型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2001至2003年所编的藏语文教材就使用了单元型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而新编藏语文教材每个必修模块(每册)又分五个单元,共计25个单元,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如第一册1、2、4单元很明显按文体来编排,其中第1单元选用了三篇不同风格的散文、第2单元选用了三篇以动植物人性化的主题来烘托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三个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都具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第4单元以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和的《毕业赠言》为代表,主要以演讲的文体来编排,同时也是国内外名家名篇的译文单元。而3单元主要结合藏族文化有关人文内涵的近代作品来编排,具有很明显的道德和审美教育的特点。第5单元主要选用了三篇论说类的文章。其它必修模块也都类似于第一模块的选文特点,无需一一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必修5第4单元,首次选用了当代文学评论类的三篇文章,在以往的任何一套教材都没有选用这一类,对藏语文教材的选文来讲,意义非常重大。
2.“表达与交流”部分,在初中的基础上,安排了传统藏语语法知识、以及常用的传统诗学知识、另外也有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藏语语法知识在模块一和二主要选用了嘎庆白玛洛追的注释,该注释简单明了,层次清晰,易于接受,实用性强,非常适合学生的实际,模块三、四、五主要对语法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以专题的形式安排,如藏语名词的构成与分类、藏语时态的动词变化等等,都非常有益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实际,藏语语法知识本身略有难、繁、偏、旧的问题,但是新编教材中对藏语语法知识的编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口语交际训练主要以朗诵、演讲、辩论、采访、讨论等形式安排,尽管旧教材也有这些内容,但是新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这些内容不仅进行了知识更新,同时也设计了活动课开展的空间。这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不仅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具有很大的意义。
2.“探究性学习”部分,每个必修(每册)模块安排了两个专题,共10个专题,其中有藏语口语修辞、文学作品的个体理解、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文字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以及藏语中的泊来词汇分析等内容。该部分所选取的专题都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性质,并且基本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水平,同时也基本达到了新课改关于探究学习和促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但是各专题文体呈现新方式来看,大都属于论说和介绍形式,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思考。作为探究学习的内容,应该可以更活跃的形式来呈现,譬如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开和分析问题、最后试图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阐述和推理,在探究过程中又安排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方案以及相关信息资料。这样的呈现形式,可能更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并且针对每个专题提供或介绍相关研究书籍资料,促进学生主动搜索和查阅资料,并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知道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素养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探究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和所积累的经验才是探究学习的目的。
4.“文学知识与名著简介”部分,每个必修(每册)模块安排了两个专题,其中文学作品赏析1个专题和名著简介1个专题。5个模块共计10个专题。文学作品赏析专题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四大体裁的阅读赏析知识以及藏族传统的传记文学作品阅读赏析知识。名著简介专题主要介绍了藏族当代文学巨匠端智加及其作品和“藏族当代文学丛书”介绍、另外还有等内容,这些知识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语言素材,提高藏语文素养。
(二)选修教材模块式结构分析
选修共3册,即三个模块。分别为“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文学作品鉴赏”等3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6至8个小模块。实际上这三个模块充分体现了教材所能体现的藏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全部。
1.“语言文字应用”主要以藏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为重点,皆在巩固学生藏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该模块分6个小模块,即语法专题、辞藻与专题、因明学基础专题、演讲与辩论专题、写作与修改专题、新闻文体专题。从这些专题小模块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藏语文新编教材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做到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同时也做到了高中阶段藏语言文字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藏语言文字基础的实际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课程特点。
2.“文化论著研读”主要通过阅读藏族文化历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论著,来了解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得到启发。该模块分6个专题,即文化专题、文学专题、历史专题、艺术专题、工巧专题和医药专题。该模块各专题的分类主要是以主题为原则,从历史文化、文学、工艺等多方面来呈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知识,提高藏语文素养。
3.“文学作品鉴赏”主要以古今中外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为选文,分“叙事诗”、“自由诗”、“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古典小说”、“现代小说”、“戏剧文学”、“人物传记”等八个专题来完成课程目标,皆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即求知欲。充分考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开拓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思想,并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总之,新编高中藏语文教材首次以模块思想的指导下的进行合编型教材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对藏语文教材编写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新课改视野下教师教材观以及教学观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获2012年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
注解:
①自治区教育厅制定,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实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文件汇编[M],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带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p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