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卫生知识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事故,交通;综合预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91-02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儿童致残。仅2004年,我国就有4 423名中小学生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在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因顺位中交通事故居第2位,近40%的中小学生是在行走时遭遇车祸死亡的,另有48.73%的中小学生是因为骑乘自行车和摩托车时遭遇车祸死亡[1]。
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动,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漠,致使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尤以交通事故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了预防与控制交通伤害,笔者于2007年1月11-14日对上海市虹口区小学生的预防交通伤害知识、信念、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虹口辖区内的4所小学,对所有二~四年级的学生1 295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660名(50.9%),女生635名(49.1%)。年龄(9.35±1.05)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对交通法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交通安全的态度、前1周参与交通过程中的违章情况以及过去1 a中道路交通事故及伤害的发生情况等。问卷设计经专家严格把关。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实施现场调查。
1.2.2 道路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伤害的判断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员受伤或者车辆损坏的事件,可能导致伤害,也可能不导致伤害。交通伤害诊断标准:(1)受伤后到医院就诊;(2)虽没有去医院就诊,但自行用药;(3)虽没有用药,但活动受限。只要有上述3种情况之一即诊断为交通伤害。
1.3 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经逻辑核查后转入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4所学校分布在虹口区不同街道中,学校毗邻次要马路,与主要马路相距50~100 m。有39.3%的小学生选择步行上学,31.7%的学生乘自行车或电屏车、助动车,24.0%的学生乘车上学,5.0%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由家人接送的占79.23%,独自上学及与学生同行的占20.77%。有89.11%的同学上学途中所需的时间在30 min以内。
2.2 小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知识 小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平均答对率为67.86%,男生平均答对率66.11%,女生为6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0,P>0.05);二~四年级学生知识答对率分别为68.00%,66.57%,7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9,P>0.05)。见表1。
2.3 小学生对道路交通法及交通伤害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76.06%的学生表示愿意认真学习和遵守交通规则,并且发现同学有违章事件时会提醒,有89.50%的学生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后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正向态度率为80.80%。见表2。
2.4 小学生参与交通过程中的违章行为 调查显示,调查前1周内小学生步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参与交通时有过违章行为的比例为52.43%。其中不走斑马线的比例高达33.51%,其次是坐在小汽车副驾驶位不系安全带,比例达28.43%。其中随意横穿马路、在马路上打闹嬉戏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85,8.056,P值均<0.05)。学生违章情况随着年级增高,违章率逐渐下降,经过统计学检验,不走斑马线和坐在汽车副驾驶位时不系安全带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6,13.125,P值均<0.05)。见表3。
2.5 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情况 在调查前1 a中,被调查对象中有171人发生交通事故,占13.20%。其中男生交通事故发生率为15.30%,女生为11.02% ,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5.171,P<0.05)。二~四年级的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分别为17.25%,10.05%,11.64%,各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1,P<0.01)。经过两两比较,二年级与三、四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9,5.519,P值均<0.05)。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171人中,共有98人受伤,占发生交通事故的57.43%,其中男生受伤率为56.18%,女生为59.32%,男生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四年级的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分别为62.30%,53.66%,54.35%,经统计学检验,各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表明,目前虹口区小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水平较低,平均知晓率为67.86%,没有性别、年级差异。对交通安全态度不够端正,仅有76.06% 的小学生在遇到学生违规时会提醒他,有接近77%的同学愿意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有90%的小学生表示在学习交通法规后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调查前1周内小学生在以步行、乘小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有过违章行为的比例为52.43%,高于静安区中学生的报道[2]。在交通违章项目中,乘坐小汽车副驾驶位不系安全带比例高达28.43%,提示家长对学生的错误交通行为比较漠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发现,在过去1 a中曾经有13.20% 的小学生发生过交通事故,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高于段蕾蕾[3]报道的全国21省/市青少年交通伤害的发生率,也高于刘秀荣等[4]报道的北京市中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率。本次调查的是小学生,相对中学生而言,小学生心智发育没有中学生成熟,遇到紧急情况反应较慢,同时,小学生体格较小,在道路上目标小,不易被驾车者发现,故交通伤害发生率较高。
此次调查表明,虹口区小学生在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还缺乏基本的认知;对预防交通伤害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日常步行、乘车时违章率较高,家长对小学生的违章行为不能及时纠正。
4 参考文献
[1] 冯晓刚, 杨青, 陈依. 2001-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5):203-205.
[2] 郭亚文,刘洪雷,周祖华.上海市静安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16-317.
[3] 段蕾蕾.全国21省/市伤害现状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4,4(1):175-177.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学,本身就承载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责任,因此医学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新世纪培养的合格医护人员也绝不仅仅只是要求掌握牢固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的教育,从而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救死扶伤的内在品质。作为医学院校教师,如何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的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更好的提高和培养师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每个教师去探索与实践。生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将开课。作为生理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在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及早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来贯穿和渗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该研究者在多年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1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根本
“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1]。”素质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就一堂课而言,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为人师表,不迟到早退旷工。不难想象,一个经常不遵守教学纪律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其次,始终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在讲台上饱满的教学热情,可以体现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可以感染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可让学生感受到医学知识的科学与严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再次,注意维持课堂纪律,及时制止课堂上的不良现象。这样既有利于顺利的进行生理学教学,又可帮助学生树立遵守纪律的基本素质,还可以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道德品质。最后,一定要真诚、耐心、细致的对待和解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真诚、耐心与人沟通交流的医学人文素质。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医学知识的场所,更应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医学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绝不仅限于课堂,课后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不可因其身份而高高在上,要平等真诚的对待学生,真情实意的关爱学生。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面临的困难,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通过自身的修养、真诚关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这对培养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的根本。
2 充分发掘生理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适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1)讲授生理学发展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生理学是研究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在讲授生理学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研究背景的讲授。例如,在介绍第四章血液循环时,可介绍英国的Harvey医生如何通过锲而不舍的反复实验研究血液循环。在介绍第六章消化吸收时,可介绍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还可介绍林可胜等人对胃运动和分泌机制进行的系统研究,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在介绍第十一章内分泌时,可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等。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知识同时,给学生讲述这些真实的事例,介绍杰出的科学家为生理学发展,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将人文教育适当、适时地融入到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于无形中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同时还能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生理学相应知识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血液一章中将介绍血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正常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由于机体的代偿功能,可以很快恢复,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2]。针对社会上流传的献血有害健康的种种传言,给学生们介绍献血的条件、要求、标准及献血的意义。告诉学生无偿献血对正常人体是没有危害的,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在介绍血型及输血时,可给学生介绍临床工作中的“三查七对”及其重要性。在介绍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时,应当给学生强调在临床上给病人输液过程中,控制补液速度补液量,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的重要性。通过介绍相关知识,一方面可让学生对今后将从事的职业有一定认识,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应树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和“以人为本”。
3 充分利用生理学实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必然离不开实验动物。哲学家们注意到“对动物的残酷行为会使人变得残暴,而对动物的关爱也会使人变得崇高而更富人性”[3]。因此,在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问题上,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学生传递“敬畏生命”、“善待和科学使用实验动物”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贯穿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例如用家兔来进行实验时,一开始就要告知正确的捕捉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的揪住双耳,增加兔子的疼痛和不适。在计算麻醉剂量时,一定要核算清楚,避免因麻醉过量而导致动物死亡,或因麻醉不足而加重动物的疼痛。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则应尽量做到细心、谨慎,避免因操作不慎而导致动物死亡。试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在生理学实验课程中注意不断渗透人文关怀精神,可以使学生获得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深刻体会将来所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业。
(2)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临床工作的协作性和整体性都很强要完成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及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团队精神显得十分重要[4]。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大多是唯我独尊,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是不利的。以往还曾有过个别同学实验课不愿动手,不愿参与到实验中的不良现象。因此在生理学实验的过程中,应想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的团队意识和参与意识。首先在实验之前将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实验组并指定该组负责人,并告知一个组就是一个团队,该组的实验成功与否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然后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具体说明该如何正确分工,如何操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去获得最后实验的成功。最后还可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实验做得好,实验结论分析正确。这样可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实验的环节中,并且人人都有事做,最后一起去分享试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如此可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培养参与意识。
(3)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针对个别同学学习态度散漫,做事马虎、不认真,甚至出现修改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不良的现象。在每一次实验前都要求必须要先预习,了解实验内容、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开始之前,务必一步步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同学认真谨慎进行进行每一步操作,如使用药物前一定要看清标签,尽量把失误降到最低。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读取各项数值时,一定要先看清单位和数量级,数值一定要读准。总而言之,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力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用,在实际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为管理核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生教育管理,才能提升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
一、以人为本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转变以往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往往希望学生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各种需求作为核心内容来开展工作。此时,教不应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以人为本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管理理念的不足
在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往往是严格按照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虽然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各种不良行为,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但是在教育改革中逐渐凸显出一些不足。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过于呆板,学生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在制度的严格管理下,虽然一些学生在行动上非常规矩,但是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内心上非常抵触管理者,从而导致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出现矛盾。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关系,缺乏沟通交流,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一些学生面临问题时可能不能独立处理。
2.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符合学生的身心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也要求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同时也遵循了人才的成长规律,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同时也将其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将学生内在的潜能都充分挖掘出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进取心、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况,这些都凸显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1]。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具有自身的有数,其思想活跃、行动力强、适应能力强,因此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应用到学生的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信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中考失利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后产生消极的心理,渐渐丧失了进取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再刻苦和认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过于散漫,在学校混日子,不再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内容,沉迷于上网、游戏和交友娱乐中,精神世界非常空虚。在这种心理状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不同。因此,即使学生在中考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能气馁。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融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智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自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开展不同的教育。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结合学生的性格和天资引导学生,只有这样,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真正获得发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中,还要求教师和管理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活跃和行动力强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2]。对于性格内向和语言能力表达不强的学生,教师要福利其参与到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中。
(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其受到教师的影响非常大,要想开展好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者自身的个人威信具有紧密的联系。所有要想做好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就一定要提升班主任和教师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教师教育学生要刻苦认真学习,自身就要做到带头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认真备课,掌握雄厚的专业知识。教师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给学生时,首先自己要做到终身学习,可以将自己最近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和学生分享,真正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当发现学生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时,虽然要严厉对待,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不能使用侮辱的语言伤害学生,而是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3]。最后,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教师面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信心,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庚山.以人为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J].网络财富,2015,21(17):134-135.
[2]刘丹丹.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模式[J].吉林教育:综合,2013,21(1S):44-45.
[3]刘旭.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25(22):38-39.
关键词:生物制药;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生物制药专业发展及微生物课程建设概况
1.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是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并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2.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教学目标及概况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建立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所显现的优势将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微生物制药在整个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理、工、农、医、师范院校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此可见,微生物课程也必然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分布、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理论与实验操作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其后续课程包括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药品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事管理与基因工程技术等多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微生物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关微生物生产的必要基本技能操作,并掌握应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然而,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本身个体极其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其生命活动规律不易被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领域中的内容日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情况势必给《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
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选用、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它是联系师生教与学的纽带。教师据此讲解课程,传授知识;学生以它发展能力,吸收知识。因此教材建设也一直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配套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入选为“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出版后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推荐和众多读者的欢迎。教材中的这些改革尝试主要表现在:
(1)在以往的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微生物课程往往使用医学类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医用”而忽视了“药用”相关微生物学知识的教学。因此课程的学习与专业培养目标联系不够紧密,而本教材依据药学类专业岗位群的需要,重新梳理与添加了课程内容,如:以“微生物与药学”为一个篇章,讲述微生物与药物生产和微生物与药物质量控制等内容。(2)十分突出实际应用。基本理论和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用性、职业性和继续教育的特点,教材较多地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在医药产业、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医药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内容比较实用,范围比较广泛,总结比较有针对性。
2.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取”“舍”
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大多数学生,而对于教师授课来讲,还要注意对其内容的“取”和“舍”。“取”指的是教师平时要密切关注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及在生物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当前的新技术、新问题、新知识,补充更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都是可以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释的,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如:SARS、禽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性教材上不可能介绍得很详细,需要及时给学生介绍,使学生了解它们致病性和防治原则;讲解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列举几起因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引起的医疗事故;又如,在讲授抗生素知识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抗生素,简单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及相关产品,分析当前抗生素滥用危机。“舍”指的是对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舍其枝叶,抓住主干。由于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多,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对本课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对于已经在前面课程中讲授过的或者后续课程将重点讲述的内容,为了避免重复,教师授课时要适当精简,要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总结,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于理论知识,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整体内容的“主线化”,有些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出主干线外的分支线,至于相关内容可简单讲述,侧重其联系性。如微生物各论部分,与其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每一个章节进行详细讲授,不如用列表的方式,对其形态、大小、培养特征等进行横向对比,抓住异同点;讲授微生物遗传与变异时,部分知识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制药》等课程中有系统介绍,可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开展菌种选育、弱毒株制造菌苗等方面。这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横向联系看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由于《微生物学》课程讲授的内容是在微观世界下生活的生物,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较为特殊的手段,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发展创新”的原则,通过教师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的。PBL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运用于《微生物学》教学,特别是对某些概念纷杂枯燥、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教学,可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
强自我指导性学习和问题解决技巧等能力等。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提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同时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目和网址让学生课下准备,上课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让每一组推举代表回答问题,该组其他同学补充,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些有争议的结论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该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并进行简要的串讲和总结。如:提出问题“防腐、消毒、灭菌有何区别?常用的防腐、消毒、灭菌方式有哪些?生物制药产业中防腐、消毒、灭菌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从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易混淆词汇,让学生掌握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又如,“历史上造成较大影响的真菌毒素药物中毒事件有哪些?常见的真菌毒素有哪些种类?各自的中毒机制是什么?容易污染哪些药品?怎样对其进行预防?”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霉菌的产毒特点和危害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高度整合所学相关课程知识的作用,这个过程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理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且也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课堂主持和时间控制能力。
2.现代化教学手段
《微生物学》经常涉及一些抽象的、微观的、描述性的内容,要在“微”字上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强大优势,搜索相关电子图片及影像资料,并且制作成具有较高保真性的微生物学图片及影像资料库,供制作课堂讲授课件时调用。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在笔者所在单位,拥有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倒置显微镜等精密仪器设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从书本平面、死板的黑白世界转变为立体、鲜活的多彩世界,实现微观世界宏观化、文字叙述图片化、平面内容立体化、彩色内容真实化、静态模式动态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目的,增强微生物的可视性、可感性。
3.典故史料法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凝聚着无数微生物学家的心血,许多流传的经典佳话构成了微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适时介绍令人难以忘怀的有关背景史料典故以及他们为微生物学发展忘我劳动的献身精神,展示他们不惧失败、百折不挠的拼搏风格,不仅可以渲染、活跃课堂气氛,还会激励学生为微生物学发展作贡献。如:列文虎克勤于观察,首先看到微生物的个体、科赫反复试验找到优良的凝固剂琼脂、巴斯德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应用难题、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与之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卡尔梅特和介兰受到农场主启发,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张仲景遭遇了家族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的悲剧,但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等,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增添了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喜爱和期待。
4.多样化的教学技巧
如:形象比喻法,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中,有些要点既抽象又深奥,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如能恰到好处地打个比方,能使复杂问题顿时变得简单、形象、生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用稍加修饰的鸡蛋比作细菌复杂的细胞构造,其要点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又如,图表演示法,有些教学内容用文字叙述,既嗦,又不易表达清楚,或者就很难进行表达,如果经过加工制成图表,可使繁琐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帮助理解,便于学习,如: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G+与G-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比较等。再如,分门别类法,微生物学名词概念多,容易混淆,不便记忆,如能依据某种相近关系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寻找异同点,便于理解,如: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等。
四、实践课程的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首先,要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课,只有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才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加深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要通过“理”“实”结合、集中技能训练等方式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其次,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规范的操作技能,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理念。第三,要注重实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实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满足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微生物知识与技能的需要。
几年来,笔者和同事在高职教育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更新周期短的学科,社会的进步使得生物制药高职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结合社会需求、专业特色、高职教育特点继续深入地开展,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争取把《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秦春娥.高职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09-110.
[2]朱善元,陈平.医药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刘英杰.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0(8):113-114.
[4]张文治,孙晔,俞苓,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86-38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教育管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学生的教育管理摆在首要位置。我院多年来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但是通过本人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发现我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相对繁杂的工作任务。目前,我院采用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专职二级学院书记领导下的辅导员工作制。虽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件)规定,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但是我院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负担过重、事务繁杂,投放到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根本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造成了学生教育工作保量不保质,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效。
二是辅导员队伍构成单一,无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我院目前专职辅导员几乎都有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任,虽然年龄与学生相仿,与学生有一定共通性,但绝大多数辅导员不是思政专业出身,不具备良好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自身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深,难以为学生提供恰当建议和有效指导,难以达到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要求。
三是学校全员教职工参与度不够,无法实现实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我院现实行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分为学生管理和学生教学两部分,这使得学生管理成为少部分教师的职责,师生之间沟通渠道单一。我院班主任制度采用的是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专任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缺乏与学生的深入接触,下课即下班,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近几年,我院实行了“三二二一”联系制度、“教职工联系寝室”制度,强化了对学生管理,加强了师生联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全院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人作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即是指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班主任与专业导师为辅助,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相辅相成,以形成教育管理、协助、指导各有侧重的学生工作新格局。辅导员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始终,注重学生成长的培养;班主任主要发挥课堂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主要关注学生成才的培养;专业导师重在培养学生专业学科的深度学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为了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我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力军地位,提高管理效率。我院辅导员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专职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全校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开展工作。一是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机制。通过实施严格的辅导员选聘制度,确保把优秀人才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以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二是建立辅导员职业培训机制。深入开展对辅导员的培训,鼓励辅导员进修深造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健全辅导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晋升阶梯,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
二是切实加强班主任的选拔和管理,发挥其“剂”作用。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首先应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乐于为学生服务,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其次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和培训,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武装。要及时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以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利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剂”作用。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了解更为透彻,师生交流更为顺畅,在辅导员与班级同学之间可起到“剂”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专业导师熟悉本专业及其相关职业,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培养计划,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加强专业学习,并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我院还未实行专业导师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需要先行试点,不断总结。应选拔优秀的具有双师素质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来成立专业导师队伍。同时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在组织和制度上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实施专业导师制中,导师工作可采用定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方法,以此作为下一年度导师继续聘用的依据,并将是否担任过导师及导师业绩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年度考评、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广泛动员各种力量,形成学生工作的一种合力。学校和管理部门要深入实际,明确分工、加强协调,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指导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构建和谐校园。
走进塔山小学的校园,你定会被一排高大伟岸的雪松吸引,他们见证着学校的发展历史,也凝聚着学校的真爱文化。大树的根向更深处延伸,枝叶向更高远、更广阔处伸展。风摇,它们不动,雪打,它们更青,它们自然地为每一个塔小人提供着氧气、传递着清新、奉献着爱心。这就是它们的精神特质:本真而不作秀、从容而不躁狂、向上而不枉费、内求而不等待。这份精神特质,正是塔山小学真爱教育的文化特质。
漫步塔小校园,你会感受到自然和谐,你会想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感受着被真爱浸染的无限喜悦,宛如展开一幅塔山小学的文化长卷,一笔笔勾捕、一处处润色,悉心动人、真情暖人……
一、学生篇
学生真爱行动准则:爱自己,学会负责和自主;爱他人,学会尊重和感恩;爱环境,学会欣赏和珍惜。
1.浸润于负责和自主中的喜悦
塔小孩子有十大真爱习惯和十‘大体验活动,从倾听习惯、守时习惯、爱国习惯到感恩习惯、合作习惯,从系鞋带、筷子夹豆到小鬼当家等体验活动,从入学开始,层层递进,阶梯培养,培养出了塔小学子的负责和自主意识。文明小公民行动更是这一活动结出的硕果。
自主课堂:不论是在小组合作的数学课堂、以读代讲的语文课堂,还是在体验感知的音乐课堂、多维互动的英语课堂,孩子们活动自主、表达自信。他们的自信自主都让人佩服不已。
自主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那些颇有些才干的小能人在“招兵买马”的招聘会上体验到了信任与责任,在领导团员活动中,收获了更多的情感与能力,小团员们在自选的团长的领导下,积极自主、刻苦学艺,把每一个午休过得丰富而又充实。每年的“六一”文化活动周,更成了孩子们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自主健身:课间操自动集合、自动运动、自动退场,成为师生的自豪。全校近1500名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然有序的锻炼,享受着自主带来的巨大喜悦。让参观者惊叹:不可思议!
健身运动自选项目、自主活动,让健身习惯成为喜悦之源。一到体育大课间的时候,操场上,跳绳、踢毽子、丢沙包、打羽毛球、踢足球……热闹非凡。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孩子们总是激情飞扬、乐此不疲。2014年全区的运动会上,塔小孩子的跳绳、踢毽子成绩为全区第一名,总成绩更是遥遥领先。
2.浸润于尊重和感恩中的喜悦
感恩制作:每年岁末,塔小的孩子都过一个感恩节。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是感恩节永恒的主题。旗台旁边那棵低矮的翠柏,被孩子们命名为“感恩树”。他们挂上自己制作的“感恩卡”,一个个装满感恩话语的卡片飘在感恩树上,成为塔山小学校园里一道别致的风景。孩子们在课间相互欣赏,喜悦洋溢在眉头,爱在他们心间流淌。
感恩回报:“百善孝为先。”塔小的孩子寒暑假都有一份特殊的亲情作业:一是开展小鬼当家一天的活动。二是写感恩日记,记录父母一天的活动,体味父母的艰辛。三是学做一道爱心菜,请父母品尝。四是和父母进行一次平等对话,沟通交流。五是经常陪父母锻炼或散步。六是帮助父母照顾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这样的活动将孝道、感恩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田。
3.浸润于欣赏和珍惜中的喜悦
珍惜校园环境:校园树下是四个小石桌,上面有小书架,孩子们喜欢在这里闻书香、畅游书海,但从来没有一本破损和丢失;春夏季节,校园里鲜花盛开、蜂蝶飞舞,可以经常看到孩子们驻足观赏、跟踪研究的身影,却从不见一人破坏环境;种植园里有几棵石榴树,从春天似火的石榴花开到秋天的红果满枝,从没少过一朵花,丢过一个果。
珍惜社区环境:塔小附近的社区经常能看见塔小孩子的身影,他们课余去塔山公园捡拾垃圾,清理路边小广告,帮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珍爱每一株小草、每一朵鲜花,珍爱每一条小鱼、每一只小猫,珍爱校园、珍爱祖国、珍爱地球,这不仅是每个孩子的情感向往,更是每个孩子努力践行的真爱诺言。
二、教师篇
教师真爱行动准则:爱学生,奉献大爱;爱事业,追求更好;爱自己,享受快乐。
1.浸润于奉献中的喜悦
把今天的孩子当成明天的人才来培养,为他们的未来负责是塔山小学教师的最大喜悦,因为老师们时时会享受到生命拔节的喜悦、时时会享受到明天人才成长的喜悦、时时会享受到憧憬未来的喜悦。老师们的视角在未来,老师们的奉献在当下,他们的喜悦不张不扬、不枝不蔓,让每一个走近他们的人羡慕不已。
“心情晴雨图”搭建心桥:在塔山小学,孩子们的家庭作业上除了写上日期、班级、姓名外,还有特殊的一项,即“心情晴雨图”。孩子们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当天的心情标示出来。这样,老师在批阅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关注到孩子们的心情了。看到“心情晴雨图”上显示“阳光灿烂”,老师的心里也照进了阳光,分享到了孩子们的灿烂与愉快;有的孩子心情“阴暗”起来或者“下雨了”,老师会第一时间找机会了解原因,及时进行疏导。“心情作业”已架起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之间的心桥。
“校园亲子”演绎真情:在塔小校园里,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特殊的“校园孩子”,大家称这些孩子是“校园宝贝”,因为他们有个性,需要保护;他们有潜能,需要挖掘;他们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时时关注。于是,这种特殊的亲子关系便建立起来。
2.浸润于追求中的喜悦
名师访谈同享喜悦:塔山小学的老师有随时访谈、时时育人、合作共赢的好习惯。名师访谈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青年教师经过“确定访谈对象一制定访谈提纲一记录访谈过程一总结访谈收获一提炼名师方法一推广名师经验”六大步骤,完成了对名师教育生活的观察、高尚师德的学习、丰富经验的总结、高效方法的推广,取得了事半功倍、全面开花的效果。基于此,大家把读书当成习惯、把思考当成习惯,永远追求着最好的自己。
学习研讨分享喜悦:塔小教师专题网站真实地记录着教师们在安静中沉淀、在思索中提升的喜悦。“与专家面对面”让教师们的专业成长进入了快车道。陶继新和李镇西等教育专家被请进塔小讲学,让老师们零距离地感受了教育大家的魅力。同时,大批教师外出取经,与王崧舟、吴正宪等名师直接对话,更加激发了教师们做好教师的自信心与上进心。2010年7月,《生命因爱而精彩》的学校特色专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老师们倍受鼓舞。塔山小学每年在教育刊物的数目在全区都名列前茅。
真爱课堂共享喜悦:让孩子喜欢课堂,让孩子迷恋课堂是塔山小学教师的现实理想,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课堂,享受着课堂高效的无限喜悦。学校有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区首批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课程团队5个、二期市四名工程人选3人、二期区四名工程人选4人。
学校办学质量也成果显著:社会满意度高达98%~100%;连续四年学校工作在全区总评第一名,多年被评为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山东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区“AAA级特色学校”。
3.浸润于享受中的喜悦
谈起“真爱”,塔山小学的老师们坦言:要让学生学会爱,我们必须成为他们的榜样,我们就应该是真爱的化身。于是,享受童真童趣、享受共创共赢、享受生命幸福,成为教师们的生活写照。参观者坦承:“塔山小学的老师很平和、很乐观,一走进校园就能感觉到。”
享受孝道的喜悦:打开塔山小学“争做敬老孝亲模范”的网页,那些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让我们的眼睛一次次湿润了。丽华老师发给父亲的一条祝福短信,竟然让老人幸福了一年,也让她懂得“最爱你的人,心最低”;雪晶老师和公婆18年来同住一室的温馨和谐、堂娜老师冬天为公婆留的那间向阳的卧室……拳拳孝心在这些细节中闪耀,孝道和真爱融进教师的灵魂里。
享受团队的喜悦:和谐团队建设是塔小教师津津乐道的幸福与骄傲:“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教师们共同的生活与工作习惯,一人缺课、大家分担,一班不足、大家负责,我有方法、大家共享,你有困惑、大家献策;卫生抢着扫、重活争着干……
享受生活的喜悦:教师文体社团属民间组织、自觉自愿,大家或健身,或娱乐,都自由地活跃在每天下午放学以后;节假日,常有骑行天下、徒步观光、自驾旅游等团队尽享快乐。他们在博客里记录下伙伴们一起游玩的快乐,办公室里的趣事也在真情博文里描述。
一、中职卫生学校英语教学中应用欣赏教育对学生起到的激励作用
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低,尤其是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水平非常低,所以英语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非常吃力的,在学习中存在学习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会下降。赏识教育则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特点,利用真诚的话语去激励学生,使得学生对学习再次燃起希望,重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成就。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可以对自己重新进行审视,找出支撑自己的信心点。
二、赏识教育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效用分析
中职卫生学校的英语教学为期两年,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再加上当前大多数的中职卫生学校的英语教师都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所以有能力将赏识教育策略融入英语教学当中。当前中职卫生学校仍旧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开展赏识教育并因材施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为了对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效用进行验证,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效果检验。
1.试验对象及试验过程
笔者随机抽取了卫生学校五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30~40之间,然后在五个班级中开展英语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口语、听力和笔试三个部分,总分共100分,然后从五个班级当中选取两个平均成绩较为接近的,分别为40.6分和41.2分,将前者叫做A班,将后者叫做B班,其中A班未实施赏识教育,而B班实施了赏识教育,另外A、B班是由同一个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授课内容也是一样的。本试验时间为期3个月,试验结束后教师再次进行测验,然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得分进行分析,同时笔者还在试验前和试验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调研。
2.试验结果
(1)测验结果
试验结束后笔者对A、B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测验,A班的平均分为41.1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46.2分,从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采用赏识教育的班级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更为明显。
(2)调研结果
笔者除了进行测验之外还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情感、学生行为进行了观察及调研,具体的调研结果如下。
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的调研结果:和对照班相比较,试验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可以说更为清晰、更加理智,95%的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他们认识到了通过英语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试验班级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都觉得即使毕业了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但是,对照班级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找工作,基本上没有学生在毕业后会考虑继续学习英语。
学生情感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笔者发现试验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试验班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占到了80%,而对照班仅为60%,另外试验班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也显著高于对照班。
学生行为变化情况:开展赏识教育之后的试验班,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为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活动当中,并且能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甚至对类似背诵课文这些作业还会提前、高质量地完成。课下学生会主动地去和教师针对英语学习问题进行沟通,还会有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展开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反之,对照班的课堂氛围则显得死气沉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常常感到厌烦和冷淡,作业也草草了事,抄袭现象非常严重。
三、赏识教育策略实施反思
当前中职卫生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降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学习缺乏上进心、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旧未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关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了赏识教育应用到中职卫生学校英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情感等的发展,但实际上赏识教育在中职卫生学校中全面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反思,不断地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赏识教育与英语教学的适应性。
1.赏识教育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赏识教育不是完全摒弃批评,而是要求教师在批评的时候要讲究艺术性,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引导学生找出纠正错误的方向,从而让本来的批评变成鞭策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其次,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赏识教育不等同于赞扬教育,赏识教育不应该是盲目性的肯定教育,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去实施不同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正确评价。另外,教师还应注意赏识教育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一味地进行赏识,还应该把握好度,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2.赏识教育中应辅助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有动机的学习才能够保证学习效果,而中职英语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开展赏识教育,还应该辅助多种教学方法同步进行。首先应该辅助直观教学手段,感官上给予学生直接、深刻的印象,从而诱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事物有更加正确的观念,利于学生进行记忆。在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具包括录像、模型、幻灯片、图片等,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大大缩短教师的解释时间。其次,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当中不断地变换操作方法,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能翻来覆去、重复性使用,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厌烦,还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将两人操练、猜谜、小游戏、表演等互动活动切换进行使用,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率,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形成性评价更利于赏识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商务英语 实用性教学
中高职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英语教学要突出实用性,商务英语专业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商务英语实用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实用性阅读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在实现商务英语的专门用途、培养复合型人才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在从事国际商务时,并不一定都会和外商面对面地直接进行口语往来,更多的是通过商务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贸易活动的。因此。具备一定英语商务文件的阅读能力是商务英语语言运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实用性阅读。
1.突出阅读内容的阶段性和实用性
(1)在对商务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选择时,教师要考虑阅读材料的内容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这一重要因素。对于无相关经验或者相关经验不足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最基础的内容出发。如,在阅读外贸英语材料时,可从基础的Introduction,Money,Communication等主题人手,在学生对最简单的外贸英语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进而介绍Company,Financial services,Internationaltrade,Products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2)商务英语阅读的内容广泛而且专业性强,因此,在选材时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所选的材料不但要涉及贸易、经融、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还要涉及商务信函、商业文件、商业表格、图表等不同文体。
2.重视实用商务词汇的学习
在商务阅读中,词汇往往是一个大的障碍,如果要求学生单纯采取死记硬背的做法来增加商务词汇量,往往耗时、耗力。结果甚微。本人认为,对于商务词汇的学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入手,帮助消除学生面对不熟悉的商务专业或英语词汇时的消极、焦虑的心情,使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保持阅读时平衡的心理状态。
(2)针对不同级别词汇,采用不同学习方法。对于那些商务英语中经常频繁出现的半专业的词,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脱离词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将生词与已知词汇相关联、演绎、运用语境推测的方法来掌握这―专业词汇。如:“Performance”有“演出”或“公司业绩”的意思、“Policy”有“政策”或“保险单”的含义,它们都属于半专业词汇,在商务英语中分别表示“业绩”和“保险单”,这一类词汇都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的方法实现对生词的记忆和把握。
二、强化商务英语实用性写作
教学大纲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具备一定英语商务函电及报告的写作能力”。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商务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外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不但理论性丰富,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写作水平,达到在实践中应用自如的目的呢?
1.通过背诵范文训练,实现英语写作的实用性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写作,或形式相同内容不同,或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或形式相同内容相近,针对这些特点,背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大力提倡。教材中的范文典型而地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每一类应用文的格式和注意事项,总结出常用的词汇和句型,鼓励并督促学生背诵相关的范文。实践证明,先背后写,以背促写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减少很多错误,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习惯。
2.进行模仿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输出能力,实现实用性教学的目的
行为主义学家Skinner认为,影响行为形成的要素有三个:模仿、强化和扩展,“模仿”就是学习者对接触到的行为的模仿,反复模仿,直至达到机械的、不假思索的程度。商务英语专业写作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丰富而典型的例文(sample),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应用文写作应从模仿范文写作开始。
3.通过缩写、扩写、改写训练,提高语言应用的灵活度
商务英语写作的内容多为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材料,因此,针对相同形式的文体,可以用不同内容做句型转换练习,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又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地独立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
三、重视听说材料的实用性
商务英语专业的听说课程,内容不仅关注英语口语交际,更与其专业:国际商务知识紧密相连。如《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所提供的材料从“询问时间、介绍个人信息、打电话咨询”等日常实际情景,到“机场接客人、预定客房、进行贸易谈判”等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无不生动而全面,真实再现日常商务英语。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可以利用这些听说材料,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和练习,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帮助学生把学得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用于就业和生活中,通过模拟解决在商务往来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用英语处理商务实际工作。
总之,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商务英语知识能力对其自身就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团队;以学生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更需要努力创新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的创业创新教育理念。
1 “以学生为本”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育理念,主动了解学生,在解决学生最为关心的学业和就业、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等实际问题中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1.1 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创业创新教育关键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提高解决大学生学业、专业、就业等现实问题的针对性。比如帮助大学生以创新的观点和角度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积极帮助大学生做好创业创新的准备工作,营造出“青春与创新共舞、创业书写灿烂人生”的激情与行动氛围,确实提高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1.2 注重被教育者的关注点。努力成才、健康成才、成就自己的梦想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关注点,是每个大学生的共同心愿。创业创新教育应从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最大愿望出发,使他们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例如,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积极推进“大学生学业生涯自我设计”、“大学生课外创新作品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正视、剖析自身,制定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创业创新的价值。
1.3 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创业创新教育要特别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例如,利用大学生的心理和专业特点创意推出“最具创意的创业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和“在校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新手和专家谁更容易出成绩”等大讨论兼现场辩论赛等主题教育活动,由学生去描述、评判身边的人及自身的创业创新的观念和行为,通过描述、评判过程,去觉悟、去警醒,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创业创新意识。
1.4 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业创新教育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业创新素质。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发掘和培养,因材施教。
2 实施创业创新教育团队建设工程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少创业创新教育知识和经验的情况,高职院校就应该积极实施创业创新教育团队建设工程,组建有志于参与创业创新教育的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兼结合的创业创新教育教师团队。
2.1 集中最优势的学术力量组建创业创新教育研究团队。高职院校可以运用行政指定、个别协商、择优竞争等的方式,在全校教师中组建一个高素质的创业创新教育研究团队。优秀的创业创新教育团队,需要高素质成员,尤其要有合理的学科和素质结构。因此,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团队要跨部门、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团队成员的研究和实践应涉及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营销学等多项学科领域和专业人才,以形成互补效应。
2.2 定期举办创业创新教育训练班。创业创新教育研究团队要通过广泛搜集各类机构或学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资料,认真研讨交流。同时根据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合理分工,分头进行创业创新教育的创新培训:不仅要传授有关知识,更要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其学习方式应多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任务情境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等方法,按照创业创新能力素质的要求引导学员分析自己和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寻找市场机会,撰写创业计划。
2.3 逐步完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以创业创新教育研究团队为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的基本师资力量,聘请创业创新教育训练班的优秀教师组成创业创新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团队,以创业创新教育训练班的运作方式作为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的基本模式,总结经验教训,拾遗补缺,尽力弥补课程知识内容、活动组织安排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整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优势,精选校外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2.4 在校内各专业教学实训中推广创业创新教育实践训练。有了遍布全校各系、各专业的创业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及课程的带动与熏陶,有助于渗透课程以及相关隐性课程的建立。有了较为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团队和创业创新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创业创新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还可以积极帮助校内各系、各专业熟悉掌握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模式的各个要素、运行环节及质量要求,促进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 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罗建国 赵亮.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