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

第1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一、制订有效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环保理念

科学合理的目标是引导我们迈向成功的灯塔。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总目标中指出:小学1~6年级的环境教育目标是:欣赏自然的美,尊重生物生存的权利;认同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敢于批评;搜集身边有关环境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简单的环境问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技术产品及其环境影响……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应注重感知、体验,从学生熟知的环保素材着手,挖掘其蕴含的环保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朴素的、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

二、挖掘教材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他们认知活动大多依赖于具体直观的表象。所以2011新课标版的小学数学课本图文并茂,图中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教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提炼课本插图中的环境教育因素,能很好地达成环保教育目标。如苏教版三(下)练习一第4题:张叔叔去年养了38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产蜂蜜45千克。张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蜜蜂?一望无垠的黄色的油菜花海中一排木头蜂箱,美丽而和谐。在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小虫小鸟,不滥用化肥农药。人类爱护植物、昆虫,也能得到丰富、甜美的回报。虽然《课标》中没有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要求,但它们已内在显示了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抓住这样的题目,渗透环境保护意识,集腋成裘,能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三、提供鲜活信息,备足环保教育素材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数量和传递的速度也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由于编写的周期和容量的限制,对小学生有积极影响的信息不可能全面地编写在里面,也不能做到信息及时的更新,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时代性及时地、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环保内容的适量补充,要做到搜集的信息保持新颖性、信息之间联系的密切性。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书刊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等,时刻留意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得心应手地提供相关环境教育的数据,如:假如要去8公里以外的某个地方,乘坐火车可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洗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根据欧盟统计局2014年2月上旬公布的资料,瑞典绿色能源占比52.6%,最高;最后一位卢森堡绿色能源占比4.5%,一半成员国达到或超过欧盟平均水平;世界上接近─半的药物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另一半的药物是模仿天然植物合成,如此等等。教师根据学生当堂课的学习内容,用这些数据设计相关习题,将学科知识教育与环境教育合二为一,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开展实践活动,让理念变成行动

环保教育绝不能走入“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一误区,真正的环保行为一定是在实践中养成的。所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环保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千克和克”后,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每天称一称家中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克、垃圾的种类有哪些;设计减少垃圾的行动方案,再称一称实施减少垃圾排放方案后,家中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克。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在下一堂数学课中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信息,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2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22-01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课程内引入环境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正确态度,播下“绿色”的种子,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数学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两全其美的举措。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把握课程的现实性,培养环保的正确态度

1、善用教材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数学是研究客观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既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又与人类现实环境紧密联系。数学可精确地体现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融于数学教学之中,这正是数学源于客观实际并服务于客观实际这一特点的重要体现。通过环境教育,首先要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正如我们的祖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

2、把握教材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生活性。我国现行数学教材提供的环境教育信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根据教学要求,可以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些丰富的数据材料,融于教学之中,内隐渗透、潜移默化。如结合亿以内数的认识,出示以下一组数据材料:2000全国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所造成的水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该数字达到了5980000000元。通过这组材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也培养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如新教材中呈现了许多动物的图片,第五册还出示了中国部分濒危和受威胁的动物数种统计表,从这些数据中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使学生树立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挖掘教材,精心设计

根据现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如,让学生深入生活调查。根据调查,5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吃掉5000只田鼠,按一只田鼠糟蹋1千克粮食计算,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保护多少吨粮食?这道题的内容和环境教育的联系很密切。在教学时很自然地把保护猫头鹰及猫头鹰生存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教学时,可让学生说说庄稼的好朋友还有哪些?向学生宣传保护鸟类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猫头鹰是庄稼的朋友,从中受到了保护益虫鸟兽等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三、利用废物,制作学具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如何减少废物;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废弃的各种长方体药盒、牙膏盒、饮料盒、火柴盒等作为学具使用;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认识时,还可让学生收集废弃的圆柱形易拉罐作为学具使用。其次还可开展环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讨论,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必然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质量。

四、参加实践,发展才能

第3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图;应用

一、应用情景图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本里选用的情景图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有很强的趣味性,包含了很多有趣的事物。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很容易集中到相对绚丽的景物上。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选用情景图,进行有效教学。数学课本中蕴含很多生活场景,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场景运用到数学学习中,通过情景图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数一数”一课的课本中,选取的是游乐场的场景,有各种样式的玩具。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然后不断引导,询问学生能够从场景中看到什么,能提出关于场景的什么问题,如里面有多少人和玩具,位置在哪。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认真观察,建立基本的数学认知。

二、运用情景图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非常重要。所以,学生要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体会数学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课本中有不少关于学生动手实践的情景图,涉及操作方法及分解示意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球的反弹高度”一课中有一幅球的反弹高度实验图,教师可结合这幅实验图,向学生提问“如果不用力向下抛球,而让其自然落下,那球的反弹高度会是什么样”。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如果不拍球,球的反弹高度就低于下落高度”。为验证该回答,教师可结合相关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并让学生亲自参与,锻炼他们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思路更为清晰和明确,不断反思和实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智力活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情景图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识数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正是加强品德教育的好时机。数学课本中有不少情景图蕴含很好的品德教育内容,教师可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比如,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一课中,有一张“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结合情景图里的场景,教师在教完数学知识以后,可以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品质,努力为生态环境保护做贡献。

四、运用情景图提高小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教师都认同“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部分教师缺少钻进去的耐心,导致情景图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而成了简单地看情景图。其实,课本里的每一幅情景图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教师可创设问题及情境,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以“认识分数”一课为例,课本中有一张情景图,可先让学生看这个图片,试着表述这个图的含义,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写出分数,引导学生知道每个分数代表的意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图里的东西平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指出:1个饼代表1个物体,1个长方形代表1个图形,从而引导小学生把前3个图形和第4个图形进行对比。利用情景图,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主动探索研究。

五、结语

情景图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佳方式之一,它能够将生活实际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情景图,要吃透课本,认识到情景图的本质,进行科学引导,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存明.给力“情景图”凸显“数学味”――小学数学课本“情景图”使用的现状与策略探寻[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3(7).

[2]徐淑梅.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谈小学数学教学法[J].读与写,2009(5).

[3]张鹏.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第4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情景图

前言

打开青岛版数学教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情景图最吸引学生的眼球,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与自己生活贴得那么近。数学情境图的设计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另外,融入生活气息的情境图,给数学赋予了生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有效地用好情景图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浅谈自己几点体会:

一、利用数学情景图,贯穿新课教学

利用数学情景图,贯穿新课教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理解认识情境图,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充分利用好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情境图都是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景并与生活紧密相连,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教四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学的开始,充分利用“挖掘机铲土 ”的生活画面的情境图,结合当地新区的建设发展,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适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铲斗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有“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回顾什么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学生还发现了有一种角是“平平的”,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和思考,此时我通过学具转动角的一边,观察思考在转的过程 都出现了哪些角。这样,利用主题情境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2.理解认识情境图,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在理解认识情景图后,结合教学目标,深挖教材,根据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借助“活动角”,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根据“学生在转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了‘平角’‘周角’”的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这样,既层层递进,综合运用主题情境图,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将导入与新授为一体,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灵活使用情景图——合理把握情景图的呈现方式

要使情境图真正用好,服务于教学,教师除理解其内涵外,也要考虑怎样灵活使用,才能达到优化情景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情景图的使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分层展示情景图,挖掘情景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从而架构新的知识网络。

如四年级下册第86页“小数的加减法”情景图包含了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情况的三个情景问题。我在处理时将三个场景分别出示,并引导学生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分层处理情景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一步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其二,利用情境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和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四年级下册第91页“小明家今年订阅报刊情况表” 爸爸《电子与电脑》117.60元《中华散文》36.00元;妈妈《家庭》45.60元《演讲与口才》33.60元;小明《少年文艺》42.00元《当代小学生》26.40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经历分析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了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算理是一样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引导学生发现情景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一个情景图往往隐含着一个或多个数学问题,教师在利用情景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存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把材料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如四年级下册“信息窗5”出示了小华和小明测量绿毛龟蛋直径的情景图,小华说“绿毛龟长径约3.9厘米”,小明说“绿毛龟长径约4厘米”。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在这个情景图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就是“近似数的问题”。也就是3.9和4他们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使用方法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四舍五入,理解了并掌握了方法。

四、结合“情景图”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情景图”进行教学不仅仅是思维的锻炼和数学技能的传授,还要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二)”所呈现的情景图是一幅“堆积如山的垃圾”的画面,通过情景图提供的生活场景和数据,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个个争当环保小卫士,为我市“创模”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情景图为学生学习开创了思维的空间,一幅幅炫丽多彩的情景图,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数学知识走向生活化。同时,它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情景图,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根凤.巧用情境,高低有别——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图[J].小学教学参考.2009,(29).

[2]王雪飞.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08).

[3]林海燕.浅谈情景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09,(07).

第5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如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教材只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操作,如(1)展示一支已经收集满二氧化氮的试管;(2)把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打开胶塞;(3)待液面不再上升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试管口向上,移开拇指;(4)向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颜色为什么会消失。松开手指后,为什么气体由无色又恢复红棕色等问题。这节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将本部分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实验,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并成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学生从静态的数学课堂中解放出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打造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数学课堂变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关键词:多媒体;新课程;小学数学;整合;思考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逐渐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从而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多媒体技术融合声、光、动画、视频、网页等信息于一体,直观、立体展示数学信息,尤其是那些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等知识,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可以揭示其形成过程,有效揭示数学本质,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我们数学教师应紧跟时展的脚步,认真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使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化与整合,使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增加了数学教学的层次感,使不同学生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过实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相关的问题。比如通过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强化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例如,针对如何除去饮用水中的沉淀物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家庭小实验,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关系,不仅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的机会,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急剧增强。另外,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到玻璃厂、自来水厂等单位参观学习。从现场看到的事实,不断地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更加认真学习这门课,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探究,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倡导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提出了绿色化学实验,这是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环保教育,不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在制备一些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时,应该尽可能地使教室、实验室不受到污染,将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讲解关于如何除去这些有害物质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就用酸液来吸收。某些有毒物质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用相应的溶液进行吸收而除去。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对于那些不能回收利用的,倒在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结语

第6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7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教师应该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去。下面就小学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养成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学生喜欢充满爱心宽容的老师,所以老师也必须要细心、耐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关爱,发现学生的亮点,长处,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亲近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好更快的茁壮成长。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在并不明显的位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在讲解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说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都要爱护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结合教学内容我还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发明创造,如“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祖冲之的辉煌成就,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三、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语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例如一年级小朋友一进入学校,第一节课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文第2、3页出示“可爱的校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又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 时,我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家的钱是怎么来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钱币是劳动换来的,体会到爱护人民币就是对父母劳动的尊重,不乱花钱的就对父母劳动的珍惜。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7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教学“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时,向学生介绍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华罗庚、王元、陈景润等一批名列世界前茅的数学家。通过这一系列与数学教材紧密结合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远在古代我们伟大祖国就是数学的故乡,在数学上对人类作出很多杰出的贡献,而且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在数学上也取得了不少惊人的成就,从而使学生们深深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了不起。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气,为祖国争光。

二、采用多法并举,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让学生互相合作,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再展开,然后观察,小组讨论研究,自己总结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结果学生很快就得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得到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作业练习,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有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研究,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尤为突出。比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学生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注重言传身教。发挥人格魅力

第8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思品教育

与语文、音乐等课相比,在数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是不易,因为数学具有系统性、抽象性和严谨性等明显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弄不好就会使人产生牵强附会之感,因而数学老师具备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多角度分析,如何矫治、教育方法等,从而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道德素质。因此,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1.学好数学的目的性教育

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意义,从小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以下相同)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16页,【例】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又如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4页。【例】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09至0.88米。你会读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结合例题,说明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2.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利用国家大事引入新课或用有意义又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编成应用题,反映家乡,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习第四册“万以内的读法和写法时”,我是这样引入题目的 :“同学们,大家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吗?它是在哪个国家呢?告诉大家,这座山峰就在我们测绘者测定的海拔高度为8844.13米,比以往外国人测定的更精确,这个高度你会读吗?”这种简短的引入既切主题,又有趣,它不但调动了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又不知不觉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爱好大好山川的教育,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宣扬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好形势。

3.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上,也要严格地进行要求,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独立思考,爱整洁,讲文明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不仅仅是课堂上针对学生作业问题进行批评订正,而是在平常作业中出现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明白错误的严重性,从而改正缺点。

4.进行珍惜时间,关爱生命的教育

例如:通过学《认识时间》(人教版上册)设计了一分钟脉搏跳了多少下,阅读多少字,做了多少题,踢了多少个毽子,跳绳多少个等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一分钟很短,但在一分钟内我们也能做这么多事,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学习,享受生活,真正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效率”的真实内涵。

5.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抓住课本中的问题、应用题,结合生活中内容编保护鸟类、保护森林、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教育。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估算》一课就用一、二年级回收废电池引入新课,既学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电池的危害性和回收电池的措施,培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又如:第九册中第一单元练习六九题应用题,科学家研究表明,10000平方米的森林在生长季节每周可以收6.3吨二氧化碳。城北的袁山公园有50000平方米森林,6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教育学生植树造林,关爱我们的生活环境。

6.小学阶段中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如果单纯说是唯物主义观点这个概念,对年幼的小学生来讲总理解不了,特别是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抓主要矛盾观点,相互联系观点。一般中寓有特殊观点等等,但把这些观点适时滴入分数教学、小数比例大小教学、有余数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中等方法,使学生空间的语句中,通过这些教法,领会到唯物主义的观点,从而进行了思品教育。

第9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学科;更重要的是数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上下功夫。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走向社 会以后,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适应新的环境。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具备独立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新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着眼点,应该放 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实际教学中要提倡活动式、启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六、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