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 ;教学问题 ;解决措施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基础与保障。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德育、智育、体育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与促进的关系,通过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当学生对道德是非有正确的判断力,对客观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为我国学校教育提供保障。

一、小学阶段展开德育的意义

德育也称为是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讲解、道德思想的传递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政治意识、道德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意义重大: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甚至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判断。德育就是通过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与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教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第二,促进两个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其社会觉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提升文化素养。第三,有利于教学进度的开展。小学德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科的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不但能提升小学生的素养,而且对其后续学习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自身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家庭教育中德育的缺失、德育内容空泛且形式单一、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病源,然后对症下药。1.德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从学校与教师的角度而言,虽然认识到了德育对小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德育并不会成为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人们习惯了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在考试中道德与法治所占分值较低,甚至还有很多学校不会将这一学科的成绩纳入总成绩中进行综合评价。这就使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做到了知识的传递,但是对德育的渗透不足,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2.家庭中德育的缺失小学德育需要学校中教师向学生传递道德要求,做出道德示范,但是家庭教育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言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素质、性格以及教育理念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小学生,很多家庭中德育的缺失是影响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中德育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低,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要求缺乏章法,孩子一旦出现错误,动辄斥责、打骂。既不能给孩子做出良好的道德示范,同时也不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德育引导。第二,隔代教育中溺爱明显。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其展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们多半是被祖父母所照顾与教育。祖父母对学生的约束力不足,溺爱现象明显,导致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良习惯,道德素养不高。留守儿童家庭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多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反馈与解决,也是学校德育的一大阻碍。第三,家长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自身也有着明确的道德是非观念,但是缺专业且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同时家长也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沟通,未能掌握科学的德育方式,导致了家庭德育效果不足。3.德育教学内容空洞、方式单一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仅仅根据教材来编制教学计划,但忽视了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的制定更偏向于“成人化”,这就导致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语言抽象化,教学内容空洞,完全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教学实效性不足。此外,从德育开展的形式来看,也相对陈旧且单一化。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未能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也未能展开德育实践活动,更不是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渗透的,而是单纯的语言讲解,给学生一种空洞的说教感。枯燥的德育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影响了德育效果。4.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素养有较大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变革,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也给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当前很多小学生也拥有了智能手机。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络信息,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辨别能力不足,网络上的东西错综复杂,不乏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与价值观念。例如一些平台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做出了很多故意搞怪的言行,还存在着拜金主义思想。一些网络直播、游戏等也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与价值观念,影响了小学道德教育的良好开展。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学生查阅学习资料,开阔阅读视野提供便利,同时也难以避免有一些不良文化侵蚀小学生的思想,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网络文化,是当前家庭与学校德育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5.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枯燥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更是深刻。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自然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小学德育课程也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给学生分析一些道德要求、法律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但是,德育单纯凭借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地强调理论,对学生而言不但毫无新意,并且会感到枯燥,教师讲解的大道理对学生而言就是说教,学生逐渐会对这一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既会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三、优化小学德育的举措

小学德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提升对小学德育的重视程度第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扩展德育空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施,教师应当意识到学校教育不单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育人”。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多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给其他学科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实现德智并重,给德育更大的空间,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提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注重“德育”这一指标,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才能改变此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德育的忽视。每个学期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增加教师德育教学能力的指标,将班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成绩、日常道德行为等都纳入其中,既增强了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还提升了这一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第三,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文艺活动、传统美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提供更多的德育契机,优化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可以在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植树种草,并在这一活动中渗透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又如在国庆节期间可以展开以爱国、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制手抄报,进行歌曲演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社会,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并非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动态培养的过程,尤其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作为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以较高的道德素养来要求自己,并注意从生活小事中进行德育。当孩子犯错或出现问题时,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出现某种错误行为的原因,然后注意采用语言交流、故事引导、实例启发等方法来引导与教育孩子。此外,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时刻关注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教师沟通。当发现孩子存在一些不足且不能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引导时,可以向教师请教,因为除了家长,教师最了解孩子性格与成长情况,而且是专业的教育人士。通过交流互动与合作,可以提升家庭德育的水平,也助力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优化德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一,关于德育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按照教材来编制德育教学计划,更要从各种书籍、网络信息中搜集更多的德育教学资源,让德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既要通过英雄人物、道德模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更要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水平。第二,优化德育教学方法。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只有语言讲解与分析这一方式,故事情境的创设、舞台剧表演都是良好的德育教学方法,不但新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如环境教育中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展开各种清洁活动、植树种草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开展“今天我当家”,让学生作为“一家之主”负责当天的所有家务,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4.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在网络时代,小学生不可能不接触网络,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作为家长与教师要看到网络对小学生培养的优势与弊端。自然要“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要合理利用网络中的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为了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同时保证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开展学习,可以在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计算机中安装屏蔽软件,智能手机则开启儿童模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被网络中不良文化所影响。5.提升德育的趣味性传统的德育,教师采用的方式单一,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其兴趣不高,自然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课后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德育的初衷。因此教师可以改革教学方式,在德育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程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德育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小游戏,在展开“信任”这一主题的讲解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开火车”的游戏,每五人一组,第一名同学的眼睛被遮住,后面的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在活动终点放置一把凳子,围绕凳子转一圈,返回起点则成功。可以几个小组竞赛,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在这一过程中,火车头不能偷看,但是后面的同学可以提示,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小游戏会给学生更多的感触,也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综上所述,小学德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本文建议:加深对德育的重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优化德育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合理利用网络文化,避免学生思想受到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当提升德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才能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实效,并给其他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姣俐《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教师》2019年第4期。

[2]和淑荣《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明日》2019年第12期。

[3]雷群娣《浅谈新时代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年第11期。

[4]陈俊英《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11期。

第2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学校教育需要家庭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互动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差异的,而且家庭环境、父母的素质、教养、人格、生活态度、言谈举止等都对孩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紧抓当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苗头、新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分头实施的途径与规律,使两教在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就此对当前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作一浅述。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方式;问题;对策

目录

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3)

1.2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3)

1.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4)

1.4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5)

1.5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5)

2、家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5)

3.1社会方面........................................................................................................(6)

3.2学校方面........................................................................................................(7)

3.3家庭方面........................................................................................................(8)

3、结语.....................................................................................................................(8)

参考文献...............................................................................................................(10)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是最长久甚至终生的导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终生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进入到关键阶段,小学时期孩子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1.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1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1.2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 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例如发生在3月5日紫金县育新中学两名初二学生为打游戏机入室盗窃杀人事件就是因为缺少家庭教育引发的。不少家庭的老人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这部分家长对此心里虽然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反而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1.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1.4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生。

1.5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1)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家长忙于家活或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 )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3)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严厉。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理解的规则。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2家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的效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果步调统一,相互促进,他们的合力就大,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2.1社会方面

(一)社会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合力,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如广播、有线电视、宣传专栏、印发家教知识小册子、举办形式各异的家庭互动实践类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艺术节、孝敬父母好儿童、教子有方好家长报告会等等,使家庭教育实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统一。

(二)注重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的建设,形成乡镇、街道、学校的三级家教组织网络,建立家教领导小组、社区(村)家长学校、家教指导服务站、“母亲课堂”等家教组织,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三)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抓好示范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对这些示范家长学校的重点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使家长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培训的投入,保障家长学校的培训经费,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从而保证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

(四)加大投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较 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加大对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场所建设等,让更多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可去之处。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提供场地和各方面的条件,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具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帮助孩子搭桥铺路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加深道德体验,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对网吧、电子游艺等游乐场所及音像制品、出版物的管理,创作生产、推荐一批健康科学的、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图书、音像制品,努力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优化农村孩子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

2.2学校方面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合社会各职能部门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传播科学教子知识的重要载体。家长学校本着教学时间上求活、教学内容上求新、教学效果上求实的宗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家教活动普及家教知识,诸如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悄悄话信箱、各种竞赛和论文研讨活动。家长学校通过上述活动,使家庭、学校形成合力,真正达到普及家教知识,传授科学教子经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中心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孩子,做到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三)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袋,掌握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有关信息,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对症下药地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有关信息。

(四)建立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似乎已渐渐的被人忽视了,但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是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一是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二是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三是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像医生治病那样“对症下药”,“救死扶伤”,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四是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五是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六是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2.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等特点,为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学习家教知识,给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与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更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作为家长只有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温馨和睦、民主宽松的家庭人文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

家长要改变过去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狭隘观念,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改变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等传统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的科学民主、自立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现代意识;要改变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将在儿童洁白无暇的心灵上铭刻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儿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风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讲文明、讲礼貌,有意识有步骤的教给儿童应对进退、待人接物的礼仪,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儿童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与感化。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长,被教育者是子女。在这个关系中,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大厦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家长与子女一般地说是朝夕相处,利害与共,命运一致,关系亲近,这种特点的生活环境,家长具有权威性,使孩子非常尊敬家长,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和其被子女的尊重,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优势。但优势能否发挥出来,家长能否与子女亲密无间,能否严格约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这就看家长的修养如何?若家长的素质、言行不足以让孩子依赖,家长经常说空话,那么孩子就不听你的话,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言一行、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要紧跟时展,不断吸纳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做智慧型的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从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五)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要多鼓励,不要总是与其他孩子作横向比较,要多看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4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强盛是扎根在家庭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推进和发展家庭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炳昌《家庭教育的五大转变》-8-21

2.涂学昌《浅谈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6-27日

3.杨忠健《家庭教育的作用地位和家教的基本原则》-5-9

4.《家庭教育现代化》-3-3

5.《家庭教育的8大注意事项》-5-22

6.杨启光《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7-20

7.黄沧海《探索培养合格家长的最佳模式和渠道》-10-27

第3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教育方法;三位一体

小学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发展相比城市德育教育有较大的差距,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为更高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所以小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责任,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小学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的德育教育,发挥小学德育教育作用,才能实现小学生的中国梦,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准备。

1.2 小学德育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首个课堂。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来说,小学德育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够实现更高层次教育的提升。没有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很难发挥更高层次教育的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强化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作为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小学德育教育能够通过耳闻目染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品质。

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进步,从德育教育投入,以及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相比城市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较低,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客观上,农村小学的硬件设备较差,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较为缓慢。课程设置上,德育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上得不到基本的保证。教育方法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上课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很少利用实践和讨论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客观上,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考试,所以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重视;家长和社会缺乏自身责任意识,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以至于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法实践

结合上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笔者根据小学德育教育主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提出强化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应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强化农村小学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1.1 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虽然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较差,但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依靠硬件的堆积和支持的。首先,利用已有的资源,对校园进行精心布置和安排,宣传德育知识,鼓励学生争做道德小标兵。其次,改善校园的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和准则,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1.2 丰富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课堂教育,从狭义的角度说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就是德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方法。首先,故事法,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讨论法,通过设置情景,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实践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所以必须参与实践,亲身感受和触摸,才能真正提高道德素养,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拜访退伍军人、农村五保老人、道德模范去学习道德文化知识,感受道德力量,从而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质。

2. 强化农村小学家庭德育教育方法

2.1 加强沟通和关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到和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导致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也容易造成了道德缺失。所以父母要多打电话回家,询问小学生的生、学习情况,多教育和引导孩子勤奋努力、相互帮助、不攀比、不骄傲。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鼓励他们要自立、自强、自信。

2.2 带头示范和引导

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能给孩子传播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首先,要严以律己,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行为规范上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要树立榜样和典型。其次,引导孩子从正确的路,多看书,和同学朋友之间要学会礼让和谦逊,胜不骄败不馁。最后,积极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慢慢的引导,孩子也能虚心接受,并改正。

强化农村小学社会德育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不断增大,社会道德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首先,社会要加强农村德育教育的捐资和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其次,提供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例如,免费开放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后,加强正面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多的人关注小学德育教育,关心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小艳.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学周刊, 2012(11)

第4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与深入,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由此产生,并不断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起始阶段,在这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应当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积极探索其教育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将心理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教育者在学科教学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减少知识和理论的成分,突出与儿童实际结合的成分,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着眼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其中,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分清暂时性的发展性问题和稳定性的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使儿童理解、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不能自我解决的心理困扰时能主动寻求正式帮助。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儿童解除心理障碍,不能回避,更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对这部分儿童歧视、推诿、冷漠。采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处理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时,要注意心理安全的原则、保密的原则,既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又尽可能不留下心理阴影和各种后遗症;各种技术方法要考虑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意志力等各种心理因素。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除了个别的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外,一般不主张采用医学模式进行矫正。对于超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范围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应采用稳妥的方式通知家长,及时建议儿童到正规的心理矫治机构接受治疗。

教育者可以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既是儿童心理素质发展的第一环境,儿童的许多人格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发生因素,同时家庭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保健功能。加强家校联合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问题既可能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也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紧密相关,单纯从学校角度进行教育,难以发挥最好的效果。一方面,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的系统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要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条件使孩子健康心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素质的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树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观念并付诸行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

5.创造轻松健康的课堂气氛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夏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浅谈[J];《中小学德育》,2011(04).

[2]李志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1,(06).

第5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长会;方式

        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快要召开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说,最为头疼和难办的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任教的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学生总数的七成以上。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其在学习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逃课、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打架、甚至偷窃等,如何把这些问题真实的反映给家长并通过家长会有效的解决问题,是大家议论的中心,就我多年的经验,略作浅谈。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为二者密不可分,对于农村家庭的小学生来说,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低,知识底子薄,缺乏教育理论,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个角色的家长实在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家长会上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共同承担培养一代新人的责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具体开好家长会谈几点方法:

        一、目标要明确,这是开好家长会的前提

        所谓目标明确,就是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明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有计划、有重点的划分出哪些学生需从哪些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切中要害,与家长真诚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取得良好效果。

        农村小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低年级新生进入小学,开始了与家庭完全不同的学校生活。每天有学习任务必须完成,纪律必须遵守,这些要求都是上学前孩子生活中没有的。要使孩子很快适应学习生活,没有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是不行的。农村孩子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农村不像城市有健全的社会教育机构,学生一放学只能在村里玩耍,因此农村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感、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仍需要家长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排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对学生成长的不良影响,和学校共同引导和教育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年级属于转折时期,学生的认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视野较一、二年级有了较大的扩展,独立性开始形成,对师长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但对具体问题缺乏辨别能力。在这两个年级召开家长会,提出具体要求,让家长配合,顺利完成过渡阶段的学习任务,为进入高年级学习铺平道路。

        高年级是小学教育的第三阶段,除学习新课外,还要系统复习、综合掌握所学的全部知识。这个阶段学习任务加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快发展,初步具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也容易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家长对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方法急需学校指导,明确毕业前夕的教育教学任务、目标和方法,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准备要充分,这是开好家长会的核心

        班主任、科任老师都要根据学校安排、个人的教育理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尤其是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全面准备。教师应将家长会的主题醒目的写于黑板上,同时准备一些文字性材料,最好将家长会的各项要点写成书面的,关键是要讲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家庭教育该如何实施。

        家长会上,教师应让家长明确认识到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社会的公民,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应当是家庭的核心、顶梁柱。使家长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告诉家长,家庭教育应从全面关心孩子开始,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留意孩子的交往群体,关心孩子在校外的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较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同时提醒家长,在自己出外打工挣钱为生活奔波时,要天天挂记孩子,通过嘱咐亲属,电话直接询问的方式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孩子的行为与道德和法律相违背,就应立即制止,绝不姑息。使家长认识到教育由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少年儿童主要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然而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而且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学校主要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家长更有机会直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做人与处世。从教育是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出发,家庭教育更显得重要。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要一致、各司其职,孩子的成长才能走向德才兼备的发展方向。

        就现实而言,我们农村家长大都外出务工挣钱,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家长光顾着挣钱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走向违法的道路,滑向犯罪的深渊,将是家长最大的失败。试想,现在一家大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孩子违法、犯罪了,被关起来了,我们为了让孩子有成长、发展基础的挣钱目标还能寄托在何处了,到头来最严重、最直接的受害者不是学校、教师、也不是社会,而是家庭。

        三、家长要到齐,这是家长会成功的标志

        要求家长人人参加,尤其是平常在外打工挣钱的学生家长,对于确实不能参加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采取提前或会后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家长会上除学校和老师讲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外,也要让家长充分发言,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体会家长是如何教育学生的,让家长多谈对学校、老师、自己孩子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达到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的目标。

        为了让家长都能参加,来了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发言、讨论。教师必须将召开家长会的意义、要求、时间等提前详细告诉学生,让学生如实转达。然后根据学生的回复统计家长的到会情况,对于不能到会的家长要分类,不愿参加的应通过其子女或同班同学再做思想工作,让其到会。确实不能来的应告诉学生让其会后来,或去家访。总之,决不放弃与每一个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

        四、内容要有创新,让学生体验成功,家长看到希望

家长会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家长。不能班班一个模式,年年一个套路,这样就会给以后召开家长会造成困难。

        小学低年级家长会可采用了解式,由班主任主持,其他科任教师参与;高年级家长会可采用汇报式,可由两位班干部主持,介绍班级基本情况,也可由几位学生用演讲的形式,通过几件事来介绍,每项议程之后演出学生自编自导的节目,以增加会议的气氛。如小品、相声、绘画、手工制作、器乐演奏、独唱、舞蹈、英语小合唱、诗歌朗诵等。使家长会开得生动、活泼、有趣,使家长看到教育的成功,受到鼓舞,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搞创新不能图花样,不能冲淡家长会交流、沟通“教育”理念、方法的主题。

        五、组织要民主,互通信息才能达到共同培育的目标

        多数农村家长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善发言,尤其妇女,一般在众人面前不敢发言,平时缺乏这样的机会和场合。因此家长会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定几位重点发言人,并提供发言的侧重点;其次是一般发言,谈谈对学校、老师、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对妇女家长可采用问答式,面对面地让家长提问,教师一一解答,并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教师教给相应的指导方法。让每位家长带着问题来,带着有效的教育方法回,以达到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的目标。

第6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分析。认为在低年级课堂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会导致幼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忽略,不利于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建议在低年级课堂中不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低年级;幼年教育

Abstract:To be analyz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as well a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ow grade students need.Consider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media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lower grades will cause young children to ign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detrimental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needs.Suggested in the lower grades do not use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multimedia teaching;lower grades;childhood education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以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城市和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先进化和信息化。多数学校的教室均安装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也随之改变。万事均是矛盾的,就如多媒体教育教学,在某些人群教育对其各方面发展是存在弊端。而目前国内外多数好的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先进的文化和信息冲击,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比如说,写字,由于有电脑等多媒体的出现,现在的学生能写出几手好字吗?现在人又能不能及时写出自己认识的字呢?还真的难说。再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良性发育需要自然的阳光环境,如果让学生整天在银幕频下健康成长,目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高居不下,也许与此有不解之缘。在说之,学生的心理发育和认知发育要相匹配才能说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故本文对幼年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从传统文化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多媒体在幼年课堂教学中不利因素,为提高孩童的身心健康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的作用。

1.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中涉及的概念性词组有:“低年级”、“多媒体”。根据词组和文章研究的需要,本文把“低年级”主要界定在三年级以下的包含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幼年学生。“多媒体”指通过电脑发出的荧屏、音频、视屏等组成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工具。

2.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文化社会至今遗传下来的好的行为、举止,被人们所公认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对促进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物质形态。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我国从以上时期至今的主流文化中,以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以及各种科技发明及文物作品等等是有利于孩童的了解和继承发扬光大的。我国从文字记载开始,首先是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文字记载,当初甲骨文是雕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后来发明了竹简,文字记载刻画在竹简上,之后在东汉末年,蔡老先生发明了纸以及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活跃,但是在东汉末年,唐宋至今出现了无数了不起的书法家,王羲之,黄庭坚以及当代的等等。他们的书法不仅笔锋锐利,而且美观,是后人乃至现代人学习的,尤其是写字等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被电脑等取代,虽然电脑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快捷,但是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血脉。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所以幼年儿童学习传统文化,提笔写字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

3.幼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紧迫性

幼年时期的不良成长经历,对成人后的心理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自卑,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不自信,不信任别人,防御心理强,攻击性强等等。大教育家福禄培尔说:“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来看,一切专断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选自《人的教育》他以园丁修剪葡萄藤为例,不管园丁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一切专断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不仅会毁灭人的天性,而且还会阻碍人类的完美发展,稳步和持久的前进。所以孩童的身心发育是如此重要,我们在生活中对孩子受良好教育的关注是紧迫的。

4.多媒体教学对孩童的危害性

4.1多媒体使孩童对传统文化的忽略严重

多媒体是计算机放映和制作出来的素材,它具有标准性,死板性,比如用软件操作出来的图片与画家真实写照有不同的味道。办公软件显示的字幕比王羲之的书法规范的多。导致孩童对故人的尊敬和崇拜降低。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即所谓的多媒体应用的影响极大。传统文化在新兴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是基础,是根基,我们要发展新兴的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就比如建一座高楼大厦,根基不牢固,房屋倒塌和损害的周期越短。所以传统文化对孩童受教育时期是很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应该引起重视,而当今的学习硬件设施建设中,在幼年教育教室安装多媒体上课,是日常所见,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薄弱校改造和扩建。我们中小学校长及相关管理部门以此为契机,大量完善课堂教学设施。使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随着信息化与科技化改变,孩童学习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

4.2孩童身心发展与多媒体教学影响甚大

孩子的欲望和好奇心,众所周知,让孩子早早接触当代网络,及计算机,使孩童对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不但没有真正理解,反而使小孩走向计算机的弊端死角。所以在幼儿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首先由于电脑,荧屏等发出大量的不可见光,孩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旺盛时期,对其身体的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危害的。再加上孩子每天在荧幕下学习,荧幕对其视力的发育严重制约,目前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居高不下,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5.建议

5.1建议

建议相关部门在建设校园硬件设置时,充分考虑孩童的身心健康发育,以及传统文化的流逝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校园设施时考虑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及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作者单位:大方县联合小学)

参考文献

[1] 侯素佩.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5期

[2] 曹玉峰.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J].家教世界,2010年12期

第7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1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四、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学生生活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全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而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点。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2    今天下午姜校长给我们讲了心理健康的讲座,其中讲了宽容和自信共3个小故事其中让我们感受最深了的是这个故事:有一个老禅师寺里有很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和尚,他们都喜欢夜里出去玩。一天老禅师吃完晚饭出来散步。他看见一个凳子,不用说这一定是用来用的。

   于是,老禅师把凳子拿开自己蹲在放凳子那里。不久,小和尚回来了,不知不觉就踏着老禅师的背下来了。小和尚的心害怕极了!因为他怕老禅师骂他责罚他。而老禅师的一句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老禅师和蔼地说:夜里太冷了不要再出去了快回去吧!小和尚惭愧极了!从此以后小河在也不出去了。

   这篇故事告诉我学会宽恕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可是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下就会动手动脚。就像我今天用废纸叠了一个小外衣。我的同桌把它弄坏了我就破口大骂。可见如果人人都会忍让世界会美妙无比。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3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第8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主要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小学开设英语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从小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手段,好处不必多说。当前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由于自身的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应对,就无法实现全国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也无法与全国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之策”为话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善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想。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孩子们受从小生活的周围特定的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显得拘谨或是不善言谈,缺少掌握英语知识的自信心,因此羞于说英语或是不敢说英语。

第二,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各方面信息的获取与外界的交流不畅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主观原因等,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师资配备等诸多方面相对落后和不足。因此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还是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与实际生活环境或所接触事物的密切联系,这样就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提高,严重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第三,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的缺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性学习,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就必须多听、多说和多交流。但是,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往往是汉式英语教学,大部分教师用汉语进行教学,这样的英语学习怎会取得好的效果呢?总之,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第四,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必要的家庭教育相对匮乏。目前,虽然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长们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认为学习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要给予物质支持就可以了,他们本身也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给予指导性的帮助,因而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应对之策

第一,针对小学五年级农村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任务型教学为指导原则,设立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交流和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张嘴说英语。

以Gogo版开心学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 1 Come with me!为例,这个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调动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可针对学生特点,即:不善于发言等,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给予每个小组一个口语任务,然后在班级中进行操练和展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引导他们进行英语交流,有了一定积极性和兴趣之后,就可以推动他们进行主动性的释放和学习。例如:

・Lead them to read these words for several times.

・Let them read after the tape.

・Let them practice reading these words alone.

第二,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理念等进行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处理Unit 1 Come with me!中的新单词时,我们可以使用图片挂图等进行识记,让学生通过形象记忆和理解进行学习。例如,展示挂图“farmer”,“factory worker”,“aunt”,“uncle”,“cousin”,“calendar”,“dictionary”,“diary”等,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并且将其中的诸如“farmer(农民)”等单词,结合学生所处的乡村环境的特点进行引申学习,扩充词汇,使得学生就自己熟悉的话题进行学习和交流。

・Let them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Who’s he/she?”?

・To practice these words in pairs.

・Ask some pairs topractice in class.

第三,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设施进行有效教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因此,教师应该想尽办法进行扩充。由于学生在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具的制作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Gogo版开心学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do we need?的时候,将“juice”等水果图片的制作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对什么是“水果”及他们的英文名称进行深刻理解和记忆。之后,在进行句型的扩充及操练时,让学生在英语应用中有了更深一步的学习,句型操练如下:

・I like juice.Do you like juice?

・I like orange.Do you like orangejuice?

・I like apple.Do you like applejuice?

・…

总之,我们要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对五年级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有的放矢式的改革和执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和联系。小学生的好奇心天生比较强,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一定要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授课方法和授课步骤,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薄鲜娥.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设想[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1).

第9篇: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 管理 现状 对策

一、当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学校外部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构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整体环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少。这三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与社会上的不良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很难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消除。也正是因为这样,家庭与社会往往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制约。

现在社会上审美意识的错位,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与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很多错误的习惯,例如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等,有的甚至还不会尊重父母,认为父母都必须围着他(她)转才是正确的。这样发展的结果是让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的下降甚至是导致以后的犯罪。同时还有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而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般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辈的,他们大都对孩子很溺爱,这又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负面思想品质。

(二)原有的德育评价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会初步的形成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观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雏形,当人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分数作为了评判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的学校评三好生、优秀学生都是只看学习成绩。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习惯,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有着比较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环保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独立、宽容等等。但是在很多时候孩子们通过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平等、独立,在家长眼中就成了不尊重长辈、桀骜不驯。这些都是因为人们还在用传统的品德标准来进行衡量而造成的。因此建立起新的品德衡量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三)对德育观念的漠视

有的学校在工作上虽然接受“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德育让位”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学校领导对德育的不重视,那么教师也就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这样只能造成德育观念淡化、学生德育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排课的时候,学生的德育课程都往后排而且课时也很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德育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等等,这些都是德育观念淡化出现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二、对改善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以校园文化为基点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本质内容。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通过良好的校园风气来最大可能的降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

(二)更新德育评判标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德育水平

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听话、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学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衡量学生品德的好坏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两方面,而且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只是希望与长辈进行合理的沟通,应该进行鼓励。同时在小学德育开展中,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特别是在小学,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小学生的德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小学生仿效较多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总之,只有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提高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下,使学生尽量避免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在教育教学的目标中要凸显德育目的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过程中凸显了德育目标,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课程价值观应是“育人观”,强调各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注重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要求,还充分体现在教材、教与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过程中。

三、结语

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里只讲了其中的一部分的问题。在进行德育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学校能做的很有限。所以希望教师、家长能够对小学生的德育给予重视,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