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医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娄星区委统战部认真学习贯彻张春贤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5月13日,娄星区委统战部组织统一战线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张春贤同志在溆浦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常委、统战部张刘杰指出,张春贤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新形式、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和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要求广大统一战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凝聚力量,为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关系,助推全区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造 参与 探究 研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e Awareness
WU Ping
(Yangzhou Jiangdu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200)
Abstract The world today i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education challenge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the classroom should be good at creating scenarios and create a democratic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allow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past; classroom to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problem situations students to explore, students focus o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reliability,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migrate cultivate knowledge; classroom student organization last report by the group method of operation, mutual evaluation work. The students develop a dare to explore, to be creative, thoughtful, with good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ross-century talents.
Key words knowledge economy; creation; participate; inquiry; research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适应新世纪信息化时代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阐述教科书或教师说过的问题,还要能够自己发现问题;不但能够利用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解答方法来解决问题,还要能够依靠自己的独立劳动来寻找解决办法。要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研讨。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中,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否会引起思考。在小学信息课,一般都是计算机房进行,学生希望多接触计算机,多了解各类信息,但在讲授知识时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并不高,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常常看到他们只顾自己在操作,甚至沉迷于游戏,上课的内容却不再听了。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呢?
情景创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制作声像、模拟动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对知识扩展应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鼠标器的操作”和“键盘输入”时,利用实物展台投影按键的方法和正确的指法;讲授“认识计算机”一课时,用PowerPoint或flash模拟出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隔膜和畏惧。这样本来在无趣的课堂上能够找点吸引眼球的东西,学生展现思想方法的时间和空间都将大大增加,新知识也就被他牢牢抓住了,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各自潜在的创造力。
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渠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究未知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同学的认可和重视。为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奇念头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应持理解态度并给予鼓励和称赞。尊重学生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想法和做法,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成功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容忍个别学生因一时的“顿悟”与“发现”而出现短暂的“忘乎所以”。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2 鼓励学生自由探究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机会,设置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潜能。其二要注重在实践操作中举一反三,让其学会知识的迁移。信息技术课程极富时代性,课程内容更新快,但在软件的学习方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迁移点与生长点,运用知识的迁移,尝试操作,探索思路。
如教学幻灯片模块“插入超链接”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了文字对象的超链接后,我打开网页,鼠标在页面在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同学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除了在文字上找到超链接,能否在其他元素上找到超链接?”“能否把你的想法在幻灯片上实现?”“你能想出几种方法?”问题的出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立刻动手按自己的认识去探索返回目录页的超链接,许多同学通过探究能利用对象“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进行链接,甚至有的同学去尝试动作按钮的制作,学习困难的同学也能寻找到一两种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尝试,真正理解了超链接的含义。信息技术课上,我们要重视一题多解、学会迁移,另外也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寻求不同的答案。
3 组织学生大胆研讨
3.1 在汇报中研讨
学生在完成一定的任务之后,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分小组汇报本组完成情况以及本组作品优势。对学生陈述探究时所形成的想法要耐心倾听,不随便打断学生的思路,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汇报和聆听中取长补短,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3.2 在评价中升华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时代意义;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8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青少年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他们的个人发展更趋向于自由和开放,青少年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拥有活力和创新的思维,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教学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意义,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将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意义
1.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具有独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去完成,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我国自身的教育体系。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主要的途径是加强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仍然较深,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系下,大学生的个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压抑,大学生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观念严重缺乏。因此,必须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和培育,要摒弃简单的传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理念和精神,促使大学生自由地发挥个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
2.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支持企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日常物品需求的品味逐渐提高,更需要一些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因此,高校教育要不断立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立足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天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解放学生们的个性,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听取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主要目标,不断促进学生们个性化的发展[2]。
3.知识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经济发展和竞争,已经从单纯地消耗能源的加工工业向工业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转变,工业企业已经从传统的粗糙加工型向高新科技技术充分应用的新型企业转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也必须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高校教学要注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自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培养能够掌握高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注入活力,提供人才保证。
4.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观需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注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在和谐社会的体系下,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教育也受到了深刻影响。首先,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与大学生个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和谐相处分不开的。要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和谐成长,必须要促进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扬长避短,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的发展。
二、强化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途径
1.正确认识分析形势。在当前,素质教育的体系之下,高校教育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要看到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进步,对全球形势带来的重要影响[3]。要从人才强国和科技兴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战略意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的正确意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高新科技能力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地增加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思想引导、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要进一步确立高校对于提高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学科,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压力的影响重新调整教育方向和教学内容。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求,不断地为高校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不断制定适合高校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为高校教育改革奠定基础。
2.重视教学理念和内容的革新。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才的知识构成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教育要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要坚决杜绝以分数作为检验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要充分将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要注重增加教学方式的革新,要注重确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要充分尊重和吸收学生们的个性化要求,要以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重新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同时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时代进步、社会变迁和文化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将教育目标和理念全部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要促进学生知识储备、创新思维、社会实践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要将学生的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将学生知识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增强学习奠定基础。
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将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注重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要不断增强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要定期开展培训,不断促进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以便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实际。其次,要在教学考评机制上下功夫,要注重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注重性和创造性,将教师的个人发展、职位晋升、薪酬提高等与教学质量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不断进行教学革新和创造的内在积极性,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齐宏博.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J].江苏高教,2009,(03).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姚斯(又译尧斯)、沃·伊塞尔等。两位中坚人物分别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于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研究从此进入文坛。
接受美学以解释学、现象学、美学等为理论基础,其根本特征是把读者放到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中心位置,重视读者与阅读接受理论研究。这一理论的提出与当时西方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由作者转向文本,再由文本转向读者这一大背景契合,因此当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理论一出现,就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一)“读者中心说”
在姚斯看来,在作者—作品—读者的三者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阐释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不经读者阅读的作品,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机的语词材料。
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文本最初由作者创作,并赋予意义,随后读者给文本注入了新的意义,作者原意渐渐湮没,读者成了文本意义的生产者。只有通过读者,作品才能逐渐被丰富、充实并展示其价值和生命。
(二)“期待视野说”
阅读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文本进入读者阅读之前,读者心理上已经有了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所谓图式就是一种认知结构,用海德格尔的话就是“前结构”,而姚斯的接受美学术语则称之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姚斯的期待视界就阅读而言主要是指阅读前读者所拥有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以及文学素养等,包括对文学作品类型和标准的经验性掌握;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把握;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带入的是对生活世界的心理体验。
(三)“召唤结构说”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了第一性地位而将文本放在第二性地位。伊瑟儿提出了“隐含的读者”一词。在他看来“隐含的读者”既非现实的读者,也非理想的读者,而是一种可能出现的读者,这样的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2]206-216。意义的预先构成即文本的“召唤结构”。伊瑟儿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召唤性源于作品中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期待视界与文本的差异所引起的心理空白就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无疑会激发起读者的创作冲动即潜在性的实现,这样读者的主体性就最终凸显出来。
二、接受美学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一种本质的内在联系,集中反映了二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惊人的交叉重叠性。接受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本和文本的意义、作者和作者的意图、理解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理解的主体(即读者)、主体在理解过程中的参与作用、主体通过理解活动所形成的最终产品(如评论文章、普通读者对理解对象的接受效果)与作者或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而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原作者和原作、理解的主体(包括原语读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主体的理解过程(特别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活动)、主体通过理解活动所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原作者(或原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译作和原作是否等值,是形似还是神似,译作是否忠实于原作或原作者,目的语读者阅读译作是否与原语读者阅读原作时效果等同)等,这些都涉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文本是否具有开放性,译者对文本的翻译是否也可以有译者主观意识的积极参与[3]。因此,接受美学可以用于翻译问题的解决。接受美学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当下的诗歌翻译提供了诸多启示:翻译应结合译者的期待视界,体现译者对原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应反映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一)认识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
诗歌翻译同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在原文本进入译者翻译活动之前,译者心理上已经有了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即“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
译者所拥有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以及文学素养等,包括对文学作品类型和标准的经验性掌握;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带入的对生活世界的心理体验等都被译者以已有思想、文化、知识与经验等所形成的阅读模式带入对原文本的认识、理解和阐释当中。译者的期待具有选择、求同的定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译者的期待视界已经预先决定了译本的最终产出。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关于看古松的不同态度:面对田园里那一棵古松,木商所知觉到的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他读解的是实用价值,是谓译其善;植物学家所知觉到的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心里决定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们何以活得这样老———他读解的是科学规律,是谓译其真;画家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他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55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他读解的是美,是谓译其美[4]。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期待同样具有选择、求同的定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译者的期待视界已经预先决定了译本的最终产出。#p#分页标题#e#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给了黄昏与我。
郭沫若译:暮钟鸣,昼已暝,牛羊相呼,迂回草径,农人荷锄归,蹒跚而行,把全盘的世界剩给我与黄昏。
丰华瞻译:晚钟殷殷响,夕阳已西沉,群牛呼叫归,迂回走草径,农人荷锄归,倦倦回家门,惟我立旷野,独自对黄昏。
三位译者的期待视界、审美角度不同,在表达形式上有一定差异。前两位的译文在情感表达方面表现的不够强烈,而郭沫若译文的一个“独”字与教堂的晚钟声、夕阳组成了一幅画面,很好地表现了老农内心的苍凉感。
(二)本体论:走向意义生成的译者
传统诗歌翻译认为原文本是客观的,翻译就是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和再现,追求一种客观、普遍理解,以原文本为第一性,置译者的期待视界于不顾,扼杀了译本解读的丰富生成性。实际上,译本的意义应该是原文本和译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原文本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多义性与意义的空白,召唤不同译者依据各自的知识、阅历、观念做出相近、相异的解读,这就是伊塞尔高度重视的文本“召唤结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并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来加以填补的未定结构,文本唤起译者的期待视界并在翻译过程中使之不断更新。翻译是在译者的期待视界和原文本“召唤结构”的互动中完成,翻译过程就是译者的期待视界与原文本潜在意义相互激发、构建的过程。诗歌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成为创造的主体,逐步走向译本意义生成的前台。
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平衡,避免两种偏误的出现。
一是要重视期待视界在诗歌翻译中的意义与功能,并加以合理发挥和利用。在一些翻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缺乏译者期待视界的译文所存在的问题。如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比较。
译文1.Seek,seek;search,search;Cold,cold;bare,bare;Grief,grief;cruel,cruel,cruelgrief.
译文2.IlookforwhatImiss;Iknownotwhatitis.Ifeelsosad,sodrear,Solonely,withoutcheer.(许渊冲译)译文1的直译版本看起来象是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词语堆砌,虽然有评论者认为这是“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辨证的统一”[4];而事实上由于译者期待视界的缺失,没有让原文本的审美意义得以再现。许均认为:“……在文学翻译这个领域,绝对的忠实是行不通的,愚忠的结果必然导致死路。
译出的东西非马非驴,读者读不懂,与原文看似相等,实则相去甚远,传了形而走了神。”[4]译文2第二行说“不知寻觅什么”,是译者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以及文学素养对原文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在前三行里出现了四次“I”,两次“what”,后两行中连续有三个“so”字结构———sosad,sodrear,solonely,与withoutcheer形成一体,强调了心神无主、愁绪满怀的苦闷。译者通过结合文本本身所想传达的意境和自己的诠释,刻画出一幅人倚黄昏、细雨洒窗愁更愁的秋景。整个译文自然流畅、主题明确、富于旋律美,再现原文本的情感意义。译文2显然比译文1更能体现原文本作者意义与译者期待视界结合的产出效果。可见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期待视界在诗歌翻译中的意义与功能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加以合理发挥和利用。
二是要防止期待视界在诗歌翻译过程的滥用,导致一种过度诠释而丧失了作品原有魅力。
有一些翻译由于太多专注于译者本身的理解,翻译完全以译者的理解为基准,意译失去了对原著的体现,从而导致一种由于过度诠释而造成译文脱离了对原作者的意义诠释。如:对李商隐《乐游原》的翻译,有的译者基于自己的理解想采用一种散体的形式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It’salreadylateintheday.Nonetoohappy,Idriveouttothehistoricfieldsborderingtheim-perialcity.Whataglorioussunset!Itwouldbeperfectiftwilightwerenottofollow.译者的翻译脱离了对格律体诗的翻译框架,使得译文看起来缺乏诗意且又松散寡淡,没能把原作的韵味体现出来。因此,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期待视界的介入应在一定的限制之下,不能脱离原文本的意义。有人把翻译比喻成“戴着镣铐的舞蹈”,也正说明了原文本、原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
(三)价值论:多元价值系统的创造
译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预示着对文本解释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就文本本身而言,“文学作品也不是一个单元的价值载体,而是一个负载着以艺术(审美)为中心的多元价值的复合系统”[2]267-268。对于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译者的期待视野不同,也会对这一作品进行新的认识,翻译应注重对原文本共时和历时的考虑。因此,对原文本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开放、生成的过程,是译者个体精神与原文本潜在性的激荡、融合的过程。
译者应该放弃对原文本理解的惟一性、确定性追求,用多元、开放的眼光容纳其它不同观点的响应。
即当译者原有图式与原文本出现审美距离而不能同化文本时,就要求译者必须打破先前的习惯模式,调整视野结构,以开放的襟怀去接纳新事物。
在自己期待视界与其它多元视界两者对立、统一的过程中用超越静态、发展的眼光观察各种现象,不断提高、扩大译者的期待视界。
[关键词]文学;影视;艺术创作
影视作品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很自 然地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影视创作都从文学那里获得灵感。同时,影视作品和文学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它们根本的差异是使两种不同的媒介材料构成了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学艺术是以文学组合为自己的媒介,影视艺术则以影像组合而成的镜头语言作为自己的媒介。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图像技术的影视剧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要实现新的发展,应借助对方的长处,交流互通,促进文化的声像化,让优秀的书籍文化与声像文化接轨互补,相映生辉。
一、影视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文学因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享有着崇高的地位。掌握了文学的叙述能力基本上即等于掌握了符号性的权利。自从造纸和印刷术诞生以来,文学作者不再是远古时期史诗和传奇故事的忠实记录者,而是一个对“自我”有坚定自觉的“世界创造者”。巴尔扎克的鸿篇巨制被视为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林肯总统也曾高度评价斯托夫人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认为这部小说引发了南北战争并促进了黑奴解放运动的最终胜利。然而,随着19世纪末电影的问世,影视艺术实现了快速发展,给传统的以书籍文字为媒介传播的文学作品带来了严峻挑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射雕英雄传》、《渴望》到近期的《士兵突击》、《金婚》等,骄人的收视率引得各路媒体竞相炒作,相关消息连篇累牍。相比之下,各类文学书刊的发行量急剧下降,许多曾在80年代中前期风光一时的文学刊物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一些纯文学刊物发行量大幅萎缩,使文学失去了从前的光晕,面临读者流失、刊物滞销的困境。
二、影视与文学都是艺术的两种创造形式
文学是所有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学不仅使人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而且还能认识整个生命的运动过程,从而使读者获得审美认识的。文学艺术发生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契合,将个人的主观情感客观化和社会化是其创作的动机。比如,巴尔扎克的鸿篇巨制被视为19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托尔斯泰的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但是,影视的艺术与其不同。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化作为我们新的审美对象,打破了传统文学曲高和寡的局面,以往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和全民性的成功。人们借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一辈子不曾读过一本小说的人大有人在。但没有几个人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在当代文坛,很多有分量、有影响的作家,在他们与大众电影化“联姻”之前,其影响的范围只局限于“纯文学”的圈子之内。大家知道莫言不是因为他的小说《红高粱》,而是因为影片《红高粱》而被大家熟知。这说明视觉文化的审美因子,是不排斥文学的,反过来还要依靠文学作为其基础。人们观看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也许与文学课堂上所体会的意境不大一样,与纸质的作品阅读不一样,、获得的感想、心得与满足不一样,但得到的审美的愉悦却是一样的。影视的仿真技术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结合弥补了文学虚构的不落实,从而开拓新的审美空间,也使文学在当代受众审美取向的日常化趋势中得以存续。
三、交流互通是影视与文学共同发展的必要途径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良性循环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这方面,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学校以文化为基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开展建章立制、规范办学、民主管理、科学发展、特色兴校等工作,全力打造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铸依法治校之魂
学校的主体是师生,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如何做好师生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让老师爱岗敬业、学生乐善好学,这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其实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自由发展,实现教育的进步。
为此,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把重心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平安”意识 坚持依法治校,就是要将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学校制订了《东山实验小学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
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命脉。学校坚持依法治教,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整合办学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丰富学校办学内涵。
树立“管理”意识 加强学校管理,学校深入实施“二线三级”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师德双达标”及“三爱”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师德档案,营造了“讲师德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学校建立了一套教师、学生申诉制度及管理办法,加强师生权益保障,保证教职工及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对学校处理决定有异议时,有权利有机会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
健全监管制度,奠依法治校之基
学校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依法治校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副校长任组长的法制教育宣传组,负责老师、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还与各处室、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
学校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草拟了《龙井市东山实验小学学校章程》,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坚持推行校务公开,把财务管理、收费、学籍管理等7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为使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设立了由党、政、工、群及家长组成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议校务公开的内容,检查公开的内容是否客观公正,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学校还畅通校务公开渠道,向社会家长公开校长信箱、家长学校、教学开放周为学生、家长架起了参与学校管理、反映他们心声与要求的桥梁,此举为更好地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多措并举,务依法治校之实
制度再完善、再详细,落不到实处,也等于是“纸上谈兵”。所以贯彻执行情况如何,才是制度是否见效的重要保障。学校的管理也一样。
学校在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后,并不因此而高枕无忧,而是通过学期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和每周工作安排层层落实法制教育内容。利用周一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进行经常性教育。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全校签名仪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活动以及开展法制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增强守法能力。再有,学校还聘请市消防支队教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对全体师生作法制报告。此举极大地强化了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把法制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初步建立了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网络。除此之外,学校每学年都要制定并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并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等,以此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用政策、法规约束教师的执教行为。
随着学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学校师生的法制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先后获得省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延边州校园建设十佳学校等30多项荣誉。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科学的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核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走经营城市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一是城镇规划取得较大进展。自2006年来,按照《**城市战略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先后完成现状测量45平方公里,完成控制性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了8个区域性详规,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评审。二是认真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县工业集中区为自治区a类工业集中区,分一区三园,即县城西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分别处于县城、国家级重点镇和自治区级重点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一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县城面积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仅2008年县城完成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各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排水排污、房屋立面改造、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环境明显好转。四是想法激活三产,集聚人气。通过举办湘桂同源旅游推介会、桂林米粉节、国际市民古灵渠徒步大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知名度,繁荣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城镇化。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责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自我和谐是每个公民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作的应有贡献。公民自我和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身心和谐。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不知如何排除,以至导致精神崩溃,这在现代社会中并不少见,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行为经常背离生命与精神的真义。我们现代人最难找的就是心理上的平衡点,以至迷失自我。多少人感叹活得累,工作生活不如意,一身疾病,一生苦闷,遗憾多于自豪,这一切均源于失去心理平衡,以至得不偿失。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实现人生价值,更重要是找到心理平衡点,进不求名,退不避祸。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积极进取,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华秋实,相信一定会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观,获得人民的信赖和尊重。
二、以德立身。做人德为先,以德立身应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建设铁路不畏艰险科学施工的铁路建设者刘刚毅,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敢办大要案的检察战线普通一兵方工,几十年如一日走遍苗寨山水确保邮路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普通邮政员工王胜友……一个个鲜活典型事例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以德立身的教材。应当知道,只有当组成社会的基因——人,能够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超越世俗的拘束,抵达精神的制高点;能够让生命走向丰富走向壮丽走向深刻;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视野和人文目标;能够不被负面的情感所制约,不被简单的功利所遮蔽的人生追求时,以德立身便宛如春雨润物,潜滋暗长,整个社会即在和谐氛围中守护生命并创造和谐生命,传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因此“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声音振聋发聩,回响在历史长河。
随着组学技术渗透至检验领域,使得检验医学朝向分子化、标准化、网络信息化发展,也使得检验医学要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屏障,并与之紧密交叉配合,从而产生转化检验医学这一崭新的理念。通过各种先进的转化检验方法,可发现个体的差异(如个体基因差异),从而进行个体化医疗。可见转化检验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均是转化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化检验医学相对传统检验医学有以下特点:①传统检验医学主要功能是参与诊断疾病,而转化检验医学除了参与诊断疾病之外还能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比如,转化检验医学可依据个体基因差异,解决该个体用何种药或多少药、何时换药或停药等问题。②转化检验医学能评估患病风险。这种基于个体基因差异而进行的疾病预测和评估,就使得对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更有针对性。
2加强转化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医学理念要求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配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积极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新知识,具备“基础-检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创新与转化应用并进,推动转化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应以患者为中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依据科室技术梯队的建设需求,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
2.1做好转化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与重点做好长远规划,建设好培养复合转化型人才的坚实平台,逐渐建成人才梯队[6],规划好各级人员的培养重点。①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实行双向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鼓励他们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积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攻关;②对高级职称的人员,发挥其技术和经验的优势,面向转化医学方向,开展新项目和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③对中、初级职称的人员,重点进行专业知识和转化医学的培训。
2.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转化检验医学指导对疾病的用药、评估与预防,直接服务于患者与临床。因此,检验人员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全心全意服务精神,并时刻以医学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通过加强医德规范和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2.3加强培养质量控制意识之前医学检验质量只要求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和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而转化医学模式下更强调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预测和个性化医疗等的研究,对医学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基础和临床间的相互转化提供质量保证,才能为疾病的及早预测和个性化诊治提供质量保证,这也是转化医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的医学检验就谈不上高效率的医学转化。因此,必须加强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和检测数据库的研究,对检验前、中、后的全过程,包括从医师开检验单到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分析及结果处理,直至签发报告与反馈,都要进行高效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持续提高检验质量[8]。加强医院实验室与各相关科室的相互沟通与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检验医学的质量保证。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更高的检验质量满足转化检验医学的发展需求。
2.4加强转化医学理念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转化医学的理论培训和平台建设,持续提高专业素质和多学科知识学习,这是转化理念发展的基石。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有严格作风、严谨态度和严密组织。重视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各种在职培训和学历学习,鼓励多学科知识、转化理论的学习,开展多科室间专题讲座,参加医院内外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进修学习,建立转化医学教育考核制度和档案,以满足医院发展和医教研工作的要求,更好地适应转化模式下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加强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检验医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也不断增多,化学发光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床旁检验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临床,作为检验人员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接受新技术,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并积极将其转化与应用到临床中去,为丰富转化检验医学作出努力。
2.6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化医学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使基础研究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转化过程。学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立科学假设和科研题目,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论证,最后得出科研成果和经验。转化医学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团队共同完成,实验成果转化研究的关键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平台,加强学科整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合作。在转化医学模式下检验人员应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不断促进双方技术的提高与转化,通过合作加深与临床协作,提高检验人员科研意识和水平,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2.7重视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交流与转化医院信息化可加强医院各科室间的有效、快速连接与转化,提高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管理水平。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衔接,使检验信息真正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检验数据与临床病例紧密连接与转化,利于统计分析与科研转化,更好地为转化检验医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