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战略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略发展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战略发展理念

第1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 营销战略 和谐理念 构建 企业发展

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日益普及,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必须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和谐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内、外关系―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及公众之间诸关系的协调,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使企业取得效率和效果的和谐。因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的营销活动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战略模式―和谐营销,使企业在实施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兼顾企业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中的一切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企业、 社会、自然环境的长期最佳利益。

一、和谐营销理念的内涵剖析

近年来,环境恶化加剧、资源日益短缺、人口迅速膨胀、世界范围的经济问题的不的频繁出现以及社会服务被忽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不和谐营销,不但损害了顾客、消费团体的利益也损害了组织的自身利益。企业盲目追求扩张的简单营销仅仅着眼于顾客短期利益,忽视顾客长期利益,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损耗、环境被污染、社会生态和谐被破坏。大多数企业在营销战略制定上趋于片面化、短期化,认为竞争是惟一的,主要依靠价格战、广告战等。因此,传统营销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21世纪的现代企业应该树立和谐营销战略,坚持采取可持续的营销模式。和谐,意味着相互依赖,提供他人所需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目标。席酉民教授于1989年出版的专著《和谐理论与战略》中,强调了“和谐”的概念;在此,我们将其强调并应用于营销管理中。如果说营销是供求双方的沟通,那么,和谐营销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和谐态)的过程。称之为战略,则体现其全局性、长期性和统领性的特征。和谐营销就是企业肩负社会责任,以追求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构建与参与各方的和谐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目标,从而形成兼顾企业、顾客、社会和其它伙伴各方利益的营销模式。同时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员工、政府机构以及公众互动作用,寻求利益结构和谐、竞争优势和谐的过程。和谐营销是在继承传统营销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坚持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感,注重引导顾客需求,用系统和谐的方法处理内外环境中的一切因素。所以,企业在营销战略的制定上,既要坚持竞争又要提倡合作,追求共生共赢目标的实现。特别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营销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二、企业和谐营销战略构建的基本思路

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就是努力成为“和谐企业”。所谓和谐企业实质是通过调整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股东、员工、竞争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企业与利益各方之间和睦相处、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的关系。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利益方只有企业的股东和员工,按照和谐的理想这是不完整的。在现代营销中,企业应以新的思想、伦理和文化为基础,充分认识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股东、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媒体、社会公众等。现代企业要构筑“和谐”营销,必须坚持诚信、公平、公正,合理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1.构建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树立绿色营销观

过去,企业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单纯为了市场高度膨胀的需求进行生产,无视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损耗和枯竭,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不和谐。而绿色营销观念正是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不能解决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矛盾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它强调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倡导环保意识,协调好需求、环境、资源和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绿色营销的目标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相一致的:绿色营销要求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树立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使人类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因此和谐营销战略的贯彻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构建和谐营销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2.实现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和谐

(1)尊重员工,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营销团队

企业应积极开展内部营销,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坚持“和谐”的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企业应树立员工至上理念,营造学习氛围,不断开发和培养员工的技能,积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统一。通过忠诚的员工坚定不移地执行企业使命和战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能正确处理顾客、社会、竞争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以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坚持顾客导向,积极引导顾客并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顾客是企业的“上帝”,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与顾客,以及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近几年企业与消费者冲突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消费权益保护与过度刺激消费;企业侵害消费者利益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也要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应以“顾客为中心”,坚持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坚持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应致力于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应通过宣传和教育以及营销沟通等,帮助顾客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帮助顾客认识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将顾客的需求引向可持续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3)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追求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商业竞争是有目的的活动。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竞争也不意味着“你争我夺”、“打败对手”,而意味着自我超越,基于现实,科学谋划企业的未来。要实现企业与竞争者的和谐,企业必须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具体地说:一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重视公平交易,不打击、排斥竞争者;二要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四是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胜人自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经济呈现出市场需求动态差异化、技术复合化、生产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坚持在竞争的同时提倡合作,既把竞争者当对手看待,又把竞争者当朋友看待。企业在竞争与合作的反复循环发展中,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创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坚持系统化管理,强调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和谐

企业实施和谐营销战略,主要要发挥企业资源的协同作用。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必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将顾客意识贯穿于首位一体化的业务流程。企业应强化营销活动的协调与统一,使企业的营销能力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尤其是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组合战略随着环境的变化能及时调整相匹配,使企业始终处在和谐的环境中。

由于现代营销活动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互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和维护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和谐关系是现代企业营销的核心,因此企业与相关组织及个人相互沟通和互动就成了现代营销的新焦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营销组合的重心在于如何建立、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在这里,市场营销组合是一种面向各方关系相互间的动态组合。其中任何一个方向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组合关系的变化。因此,以互动为中心的动态营销组合模式是一个扩大了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营销组合,同时更是一种整体的、和谐的战略模式;它要求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组合时必须具有全局观和长期性思想,以便能从战略的角度把握现代营销组合理念。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各因素是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此,互动的市场营销组合真正重要的含义就在于它们的互动、合理和和谐,即把企业的内部因素置于与外部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环境之中,组合成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总之,这种和谐营销战略模式既不是简单地以卖方为中心,也不是单纯地以买方为中心,而是以双方的互动为中心,形成各方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赢利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企业实施和谐营销战略的出发点

和谐营销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长期的利益。因此,企业更多的是强调合作与互动,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在顾客、员工、供应商方面以让渡价值最大化、赢得忠诚为目标,在公众、政府机构方面以获得满意为使命,在竞争对手方面以提倡合作、建立信任为方针。首先,企业按照营销理论中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然后选择企业总体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目标市场。企业在确定方向和目标市场时,应当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兼顾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比较权衡定位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定位是否和谐;如果定位不和谐,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调整,重新进行定位。其次,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环境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与威胁进行SWOT分析,确立企业现在究竟处于何处,分析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是否量力而行。再次,企业应当制定能达到目标地的战略和策略,这些战略和策略必须围绕企业目标市场进行,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的满足,员工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供应商在配套时的互惠互利,终极目标是赢得这三者的忠诚并不断提升其忠诚度。同时,企业的战略和策略选择必须考虑到公众和政府机构的利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社会公众的长期利益为代价,必须符合政府的法律和法规,终极目标是赢得这两方面力量的满意。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企业应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双方建立信任级关系。最后,企业围绕目标市场的战略和策略进行实施和控制,借鉴和谐管理思想,重点做好营销组织结构的设计,营销决策的柔性化,营销的迅速响应,营销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席酉民韩巍尚玉钒: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4)

[2]曹学:现代企业的和谐营销战略[J].理论界,2005(11)

[3]许彩国徐锦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营销初探[J].商业研究, 2006(16)

第2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ARS;营销战略;理念;方法

一、ARS营销战略的基本内涵

1、ARS营销战略的定义

Area roller sales(简称ARS),它是由日本学者矢野新一创立的。其是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掌握终端,提升客户关系价值,积极培育与开发市场,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冲击市场区域第一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把握ARS营销战略的内涵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有组织的努力。在关键区域和关键因素上,把资源集中和整合起来;及时捕捉顾客的反馈意见,面向市场进行一体化运作,形成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快速反应的速度;营销组织的培训、整合和管理。第二,掌握终端。掌握终端并不是拥有终端。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使客户形成依赖感的同时,要从资源、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对客户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第三,提升客户关系价值。在分销和终端上构建强有力的规范体系,维持、巩固和强化与客户的关系,竭力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从而使客户形成一个满意的评价。

2、ARS营销战略的核心要素

第一,区域市场。它是指把公司负责经营的地域划分为几个大区,每个大区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该区的营运事宜,每个大区再划分为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再细分出若干更小的局部市场,在局部市场展开第一的连续攻势。区域市场的划分要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时间上不能太仓促也不能太拖沓,如果时间上行动的太快,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制度规范上会引起一些冲突等。但是也不能行动的太慢,现代市场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的效率或者速度的比拼,没有一定的速度和效率,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赶超,而这种赶超有时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第二,核心经销商。ARS营销战略的执行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经销商。因为这样的经销商在服务、信誉、分销渠道、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可以凭借品牌优势和信誉保证获得顾客的一致认同和称赞。反之,如果没有这样强势的经销商,ARS营销战略的执行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难题。

第三,终端网络。它也是影响ARS战略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面向客户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供应商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快速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可以将在第一线搜集到有用资料反馈给企业的决策层,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原有的营销战略或执行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这一平台的搭建也使得企业有能力对产品从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库存和销售各环节实现全程的网络监控。

第四,客户顾问。这一要素是ARS战略实施的重要要件。现代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单纯是过去的低价竞争,更多的是企业价值链,尤其是企业服务质量的竞争。为此,增设一定数量的客户顾问对改善企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获取更大的利益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ARS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统一兼顾上述的四个核心要素,否则,ARS营销战略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ARS营销战略的基本原则

第一,攻击弱者与薄弱环节原则。这是ARS战略实施的重要原则,也是企业恒久发展的关键步骤。这一原则并不是不同情弱者,也不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而是企业关怀客户的一种战略表现。现代企业服务制胜,质量制胜和信誉制胜。在一个区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营销商,那么这个区域是悲哀的。因为在该区域可能会出现许多质次价廉、以次充好的商品,这样消费者看似占了一定的便宜,但实际上是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此外,企业也只有了解了对手的薄弱之处,才能采取克敌制胜的举措,不断巩固增强自己的势力。

第二,巩固要塞,强化地盘原则。公司把掌握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大区,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和局部区域。每一个大区和小区须先做好自己的根基,强化自己的地盘,这样可以不被其他竞争对手攻破,形成一种整体作战的合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整体的实力与对手相对抗。

第三,争取大客户原则。每一个零售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客户的支持。因为大客户可以带来大批的订单,带来大的利润。因此,做好大客户的服务成为每一个企业的工作重心。但是,在企业实际运作和发展中,如何结识和培育大客户,却成为一个绞尽脑汁的难题。有的客户,开始并不知道他是大客户,或者人开始就是一个小客户,但是后来随之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人人争抢的大客户,这样的潜在客户,你如何争取到手是一个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第四,未访问客户为零的原则。基于第三个原则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客户为零原则。企业的发展不能没有客户,客户的多少制约着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为此,我们在企业实施营销推广过程中,需要设立必要的客户顾问,掌握客户的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据此及时改进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开发出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专项产品或者对口产品。此外,我们还不能放掉每一个潜在的客户,必须做到未访问客户为零,为客户关系的广泛积累提供一定的条件。

二、ARS营销战略的理念

首先,按照ARS的营销战略思想,实现区域第一可以建立绝对的优势,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培养与开发优秀的人才,获取更多、更好的情报,以及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率。

其次,要形成强势的网络推广效应,须避免在广阔的区域分散力量。因为如果在多个区域投放和分散力量,必会削弱企业的整体合力,这样到最后力量耗损殆尽,但也没有成为区域市场第一,因此,我们需集中力量成为区域市场第一,而后再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整个区域市场的第一。可见,我们必须采取ARS营销战略经营"食博汇"专利店。

再次,ARS营销战略的本质。其本质是在销售渠道和终端客户上,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质量体系,增进与广大客户的深厚情谊,巩固与广大客户的关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众多的产品推销亟需一个推销平台或者载体,为此,要不断深化和客户的关系,建立起广阔的营销渠道,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

三、ARS营销战略的方法

首先,开展市场竞争调查研究。其要点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实况,消费者行为特性,经销商状况,竞争态势,销售实况,销售战斗力实况。

其次,提高访问客户的数量。由于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因此拜访客户的多少和质量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提高拜访客户的数量,要增强营销人员的分销战斗力,减少失效时间,加强时间管理,对营销店面和营销人员的行动进行跟踪和监控。

再次,加强对核心客户的管理。要对客户进行细分,确定普通客户、重点客户和核心客户,其中核心客户是ARS战略实施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客户,我们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对策。

最后,拜访新客户。因为新客户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新鲜血液。他们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和促销的要求或者建议,对调整产品结构和实现其升级换代大有裨益。为此,在不断巩固老客户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拓展和吸纳新的客户,从而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一定的客户源。

参考文献:

[1]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中国软科学,2010,1999,(10).

[2]叶永茂.关于建立中国食品安全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想[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4)。

第3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口;老年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l%。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6%;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6.7%增长到11.2%。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将对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日益关注。在深度老龄化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老年人口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都是以老年人口曾经的和正在进行的劳动生产实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老年人口群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连续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经验主要都是依靠口手相传,老年人口对生产经验与社会文明的传承作用尤为明显。在工业化时代,一方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以过去的生产经验为基础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在社会中实际上仍代表着最为丰富的生产经验。

(二)老年人口具有独特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教育与培训投资,但是通过“干中学”所积累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同样是人力资本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老年人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持续积累,具有其他群体人口所难以比拟的经验型人力资本。另外,相对应的还有社会资本,它是指“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可以使人们得到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老年人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当然是得天独厚的,其动员个人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可小视。

(三)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程度起着代际示范作用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口群体的生活状况如何,不仅仅对其自身是否能够安享晚年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当前的劳动力群体即未来的老年人口群体起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例如,我国当前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不能使得当前的老年人口“老有所养”,就至少会令现在的劳动力群体降低对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能提供的养老待遇水平的预期,直至彻底丧失信心。如此,就会波及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

(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有着积极的经济效应

正如教育投资同时具有生产特性和消费特性一样,进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就意味着大量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只要正确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趋势相吻合,从而拉动需求、增进人力资本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二、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群体规模庞大,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从成年型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邻国日本也用了25年,而我国仅仅用了18年。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1%,而到200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96%,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这一比重已经增长到8.1%。

(二)老年群体人口素质低,大多分布在乡村

我国有着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经济结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下。首先,我国老龄化进程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对于乡村而言更是如此,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其次,如果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的标准,我国农村1999年就迈入了老龄化阶段,反而早于城镇;再次,我国大部分人口仍生活在农村,老年人口也大多分布在乡村。所以,农村地区的未富先老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较低

在劳动力市场上,即便是未到退休年龄的中年群体也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年龄歧视问题。企业用工逐步向高学历、年轻化的标准看齐,机关事业单位也在加快推行“干部年轻化”的发展步伐。并且,在经济领域的被排斥地位决定了老年人口在其他领域的绝对的非主流地位,从而造成在当今重要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没有老年人口的影子。

(四)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由于在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被排斥和非主流的地位,老年人口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成为必然。整个社会之中,从日常生活消费到娱乐和新闻媒体,都洋溢着一种把年轻人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服务对象的气氛。这其中固然有市场经济自发运行配置各种资源的作用和过程,但如果从老年人口群体的福利状况的角度考虑,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失灵。并且,这种市场失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同样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三、有效开发和利用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充分认识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价值

人力资源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的、精神的和文化的财富,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口群体的总称,它更为强调的是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因而是个广义的概念。老年人口群体完全符合人力资源的概念,并且其中肯定也包含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资源。正如早在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所指出的:“老年只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期、事业的经验和自然延续。而他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一直存在。”这种认识事实上既肯定了老年人的价值,又承认了老年人对于社会经济活动参与应有的权利。

(二)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由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政府应当建立老年人力资源信息网络,规范有序地进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活动。政府应当进行以发掘、培养和发展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能力和潜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以建立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系统。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至少应包括目标体系、投资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有效的老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与开发系统相辅相成的,它和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似,也应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选拔、培训、职业发展、绩效管理以及福利等一系列管理过程和环节。

(三)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渠道,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既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适应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尽管我国对于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学制和多学科的老年教育体系,但从现状上看,往往重视的是老年教育的“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功能,其娱乐性有余而生产不足。因此,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可以考虑在充分认识老年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计划与管理,促使老年教育部分甚至是更多地向具有生产的方向转变,以促进老年人口群体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年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陶冶老年人的情操,还可以起到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积极效果。

第4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茶叶机械化;振兴百年祁红

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区,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祁门红茶一经问世,就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它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蜚声于国际市场,并屡获国内外大奖。然祁门红茶亦是我县农民重要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一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茶叶收入占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茶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进而推动茶叶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我县振兴百年祁红战略,亦是摆在农机推广人面前的紧要课题。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茶叶生产也不例外,茶叶机械的促进作用。茶叶机械的广泛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

一、我县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与不足

随着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我县的茶叶机械化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这几年祁门红茶的强劲复苏,茶叶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情况才有所起色,农民茶叶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但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适用于栽培管理的机械严重缺乏,如尚没有理想的耕作机械,特别是名茶及高档茶的采茶机械缺乏,而目前茶叶生产是栽培管理环节的支出很大,占到茶叶生产总成本的40%左右。

2、现有的茶叶机械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较明显,一方面国产茶叶机械的总体质量没有进口机械的好,无论是运行质量,还是安全性能都与进口机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以单机作业为主,没有形成连续化生产,导致加工成本较高;此外,许多机械较为简陋和粗糙,安全保护装置也较欠缺。

3、茶叶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低,加工过程中控制茶叶在制品的质量只能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和经验来掌握,随意性较大,很难使茶叶品质达到一致。

二、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是必由之路

无容置疑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发展,从作坊式加工向工厂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实现茶叶的机械化生产既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更是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生产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我县茶叶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1、以安徽省茶叶科技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为基石,开发先进适用的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并加快其科研成果的转换,为振兴百年祁红战略垫定科研基础。省茶科所为我县祁门红茶的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了生产加工工艺标准,并研发出了“祁红香螺”等优红茶加工工艺,同时为我县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套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红茶生产加工流水线。建立起了茶叶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无公害茶,有机茶标准生产加工,使茶叶质量达到或超过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

2、以柏溪乡白塔生态茶叶基地和箬坑乡金山茶叶观光园建设为依托,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茶园中耕管理、植保、采摘、修剪、加工等机械,为我县茶叶机械化发展指明方向。使茶叶生产由以前重加工机械化向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包装全程延伸。

3、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加大对大中型茶叶加工机械和茶园管理机械的补贴力度。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一直以补贴小成套名优茶加工机械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小型成套名优茶加工机械已经不再是茶农和规模化加工企业的选择目标,大中型茶叶加工机械的需求呈旺盛趋势。

4、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组织为纽带,将茶机的生产者、经销者、维修者和使用者组织在一起,共谋未来茶机以展之路。

5、以发展壮大茶机龙头企业支撑。龙头企业是一个地区茶叶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品牌建设,标准化的实施都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是做大做强茶机产业的关键。黄山市祁门县祁塔茶机有限公司通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我们要因地制宜,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条件下,通过项目支持,积极引导,加快发展,将其打造成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知名茶机企业。

第5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一、调查结果

此次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调查主体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设25个问题。问题主要涉及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环境及教学成效。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换算成百分比,数据如下:

1.1课堂教学

表1数据显示,教师很清楚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的需求,但无奈的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仍以讲解,提问等传统模式作为课堂讲授英语的主要形式。而多媒体,网络等新型的辅助教学工具并未成为学生新知识补充和视野扩展的有力手段。

1.2教学策略

表2数据显示,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出于中考的压力,仍以追求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以讲解,测试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忙于传授英语知识,却疏于与学生在心理上的沟通,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1.3教学环境

接受调查的初中英语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考试的能力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相脱节。并且一部分教师还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只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简单对话,无法满足初中阶段的重语法重词汇的考试要求和学习特点。同时教师普遍感觉初中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形同摆设,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多媒体辅助设备。这样的教学环境客观上阻碍了教学的进步,无形中导致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单一与陈旧。

1.4教学成效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脱轨严重,小学阶段的过于简单的英语与初中重语法重词汇的英语学习缺少衔接和过渡,两个阶段的教材难度与教学目的相差甚远,导致多数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英语学习时,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兴趣锐减,成绩下降,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然很难形成,教学成效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根源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英语教师只关注学生分数,忽视了教学策略的变革,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意识的培养,这种状态的长期持续只会让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停滞不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有两点:第一,初中英语教育缺乏可持续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主要都针对考试,单纯地追求升学率,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策略都比较僵化,模式单一,没有以学生的持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将第二语言习得机制及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传授给学生,而是单一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堆积;没能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英语语言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作规律。第二,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之间缺乏整体的,宏观的、一体化的衔接。因此,当学生接触初中阶段系统化,理论化的英语学习时便会不知所措,当他们猛一下掉进习题和若干枯燥英语知识的海洋时,便会出现“透不过气”,“吃不消”等问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遭到挫败。另外,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后,由于不熟悉英语语言运作机制,没有真正把握及灵活运用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而失去英语继续学习的兴趣,使可持续教育成为空谈。

三、解决问题

3.1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访教师只是在学生主动来问问题时才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仅4%的教师会主动与学生对话进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不仅如此,仅20%的受访教师会经常与学生家长定期沟通,多数教师更多的还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

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兴趣,它会使人“苦中得乐”,使人“趋之若鹜”。而过分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重视学习者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只会造成英语教学的知、情脱离。(Krashen,1982)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对英语产生好感及好奇心,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制定教学策略,便是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3.2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侧重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有关教学策略的若干问题,其中近42%的受访教师依然认为讲解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式,迫于中考的压力,54%的受访教师认为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依然是考试成绩。初中的英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策略,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而忽视输出技能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很少主动思考,只相信“正确答案”,很少另辟蹊径,勇敢质疑。

根据Swain的二语习得“语言输出”理论,我们知道,成功的二语学习者必须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性,而且还具有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进行假设验证和自学反思等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Swain,1985)。可根据语言学认知策略,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在训练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同时,教师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等合作活动;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词典、英文报刊、图书馆资源、互联网信息等,培养学生的资源策略。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普遍特点与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how而不是简单的what。同时注重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输入的知识合理恰当地输出。

3.3创建动态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

二语习得“环境论”认为,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后天的经验。“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Krashen,1982)成功的语言习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环境便是他们习得语言的重要环境。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中依然有77.9%的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为主,仅9.3%的教师安排课上活动。另外,受访教师中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设备的分别仅占29%和11%。在访问中,有些教师坦言,即便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也只是教师一边带领学生浏览课件,学生一边手抄课件中的学习要点,多媒体辅助设备并没让课堂氛围活跃,也没帮助教师进行师生互动。

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导入情境,巧设悬念,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能力。也可利用视觉媒体——视频录像,课件及网络资源,将时下最新的资讯与话题和课本有机结合,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情境,将英语课堂与时代元素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听觉智能和合作智能,必将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效果。北师大李听芗教授说:“说的能力要在说的练习里来培养。”英语教师可适当采用小组练习,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英语环境;可在学校开办英语角,邀请外教,学者,成功人士等做嘉宾,带动学生说英语用英语;定期举办英语类比赛:戏剧表演,英语演讲等,带领优秀学生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比赛。只有亲身经历,学生才会在感知中掌握语言的精髓,才会张开嘴巴,大胆应用,敢于思考,扎实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

3.4变化教学评价方式,多种评价方式并举

从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受访教师中有34%的教师认为测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30%的受访教师会把提问或测验作为主要课堂活动。这样的现象告诉我们,考试依然是目前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喜欢采用的评价方式。但是,当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时,仅有10%的受访教师会减少考试,35%的教师会找学生家长解决问题,30%的教师会耐心劝解学生。可见,多数教师是无论如何都要将考试进行到底的。我们要大声疾呼,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改革了,人们的普遍评价意识必须改变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制;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测试与学期测试分配使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的课上表现,学期成绩等,学生互评学习表现及学习效果等。使用网络评价,使学生看到的只是自己在全班或年级的排名及分数,其他同学的排名又不外露,既能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避免好学生差学生的自然分离,让学困生摆脱自卑感。

3.5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适应学生的变化,融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

搞好外语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二语习得研究认为,不能将教师只看作是专业知识的源泉和导师,教师的作用不仅是管理学生和评判他们的学习,教师还应该是辅助者,课堂活动的协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及心理支持者。(Cook,2000)教师自身应加强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真正做到教学的可持续,帮助学生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目前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学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限,应加强对第二语言认知策略的学习和研究;备课方式应多样化,合作化,积极使用网络更新自身知识以及对新事物的认识,为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鲜元素。

四、结束语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持续学习的理念,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初中英语教学才会走出“死胡同”,才会与时俱进,真正担起夯实基础教育的任务,完成与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完美对接,最终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贾砚萍. 话轮转换中的技巧与英语口语教学[J]. 外语界, 1995(3).

[2] 李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

[3] 黄冰. 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第6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激励导向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激励导向的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运作模式研究》(编号:2013-GH-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5日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及商业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从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雇主(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向员工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企业年金保障项目,对吸引人才、稳定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积极性、套牢企业核心人力资本等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一、年金集合计划: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由于可委托的企业年金基金数量较少,对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而言,没有很强的吸引力,难以获得比较优惠的管理费率;中小企业的人员有限,具备企业年金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非常稀缺,通常不具备单独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条件,等等。这些现实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些问题呢?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较为密集的地区,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举办年金集合计划,这样做有以下优势:

(一)年金集合计划能有效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成本,使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变为现实。区域性的多个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不仅体现在受托人的联合上,更体现在企业年金计划的合并上,它是一种成形的标准化产品,将原本由多个企业分散承担的受托人义务由一个专设机构(企业年金联合理事会)全权负责,减少了许多重复运作的环节,中小企业在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备案后,只需填写必要的申请表,就可以开始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而且还不需要专门抽调人员负责从企业年金计划设立到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解决了中小企业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年金集合计划通过将同一地区多个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资金集合起来,形成大规模资金。这样以来,不仅提升了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市场谈判地位,使得企业年金联合理事会能以较低的管理费率聘请到相关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为其服务,而且还拓宽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有助于投资管理人分散投资,降低企业年金基金的风险。随着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的增大,投资管理人在对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将更加灵活,有条件投资那些资金门槛要求高但收益率也较高的金融工具,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三)在单个企业年金计划运作模式下,企业一旦破产,计划随即终止。但是在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运作模式下,一个企业的破产只意味着该企业的缴费终止,并不会影响整个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正常运营,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受托机构继续保管破产企业员工的企业年金账户,直到这些员工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从而避免了因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而给企业年金计划造成的致命打击。

(四)参与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中小企业是通过地域联系起来。受相同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相同的地理环境有助于各个企业在建立年金集合计划以后,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员工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特色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

二、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激励作用分析

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作为中小企业薪酬福利结构的一部分,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长期有效的激励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发现,建立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增加了中小企业员工对将来的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它不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而且对员工也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中小企业的员工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建立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最终是人的竞争。但是,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机制已逐步形成,企业有选择人才的权利,个人也有择业的自由,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解决员工的医疗、养老、工伤及死亡抚恤等问题,有利于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同时,又切实保障了员工利益,稳定了现有员工队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小企业根据员工的贡献,设计具有差异性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根据期望理论,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设计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时,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年金保险的灵活性特点,打破传统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对于不同服务年限、不同职级、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员工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服务年限长、职级高、岗位技术含量高、贡献大的员工的保障额度更高,保障计划更全面;而服务年限短、职级低、岗位技术含量低、贡献小的员工的保障额度较低,保障计划较单一。建立差异化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可在中小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三)通过年金集合计划中“权益归属”的设定,利用福利沉淀实现有效激励,留住中小企业中的人才。很多企业在用高薪酬福利制度实现激励的同时,用期权的形式作一些规定以起到留住人才、长期规划的目的。在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中,设定权益归属方案,规定服务满一定的年限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年金权益,与即时兑现的奖金福利相比,企业年金即使员工得到了鼓励,又达到了类似期权的良好效果,而且操作上又比期权要简单、方便得多。

三、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障碍

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在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和稳定高素质员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集合年金计划上还存在许多障碍。

(一)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缺乏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吸引力。例如,一家20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每年的年金基金规模在100万元左右,如果受托人按受托管理费最高限额0.2%收取管理费,每年的管理费用只有2,000多元,而基金管理机构的成本太高,要花费4~5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从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管理人选择、合同备案、计划设立、开户和投资准备,直到企业年金基金投入运作,这使得基金管理机构缺乏积极性。

(二)缺少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中小企业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吸引力,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很难获得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比较优惠的管理费率。中小企业的人员有限,具备企业年金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更少,通常不具备单独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条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委托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年金基金投资受限。首先,投资渠道有限,在基金投资方式上大多选择存银行、买国债等,或者是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这样所得收益有限。如果投资股票市场,则需要建立单独的委托投资计划,但建立单独委托投资计划的流程相对繁锁、管理费率相对较高;其次,由于单个中小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较小,也难以通过投资组合来有效分散风险。

四、基于激励导向的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策略

发展适合中小企业参与的年金集合计划对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整体覆盖面,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实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金手铐”作用,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挥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发展中的作用。利用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年金市场利益的追求来推动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制度发展的关键。为解决受托人“空壳化”问题,可建立受托人“捆绑模式”,即在选择集成信托作为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选择模式中,将受托人和年金市场的其他角色捆绑在一起。这种集成信托计划将有效解决受托人实际地位偏弱的情况,让外部受托人有更多的动力来设计多样化的集合年金产品,从而使集成信托计划对中小企业更具吸引力。另外,通过托管银行的密布营业网点对中小企业进行集合年金计划的宣传,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的策略。

(二)健全中小企业集合年金的相关法规。要尽快出台针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集合年金的监管规范,明确各监管主体的地位及监管职责。同时,完善与集合年金计划密切相关的其他法规。例如,放开受托管理费率的限制,使受托人的收益与所承担的责任相符合;制定有关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市场行为规则、机构准入规则和企业年金从业人员管理的执业规范。此外,提高企业年金法规的立法层次以避免各部门的立法冲突也是必要的。

(三)制定针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的统一税收优惠政策。首先,规范和统一各试点地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税收优惠率,将避免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水平相差过大的局面;其次,提高税收优惠水平可参照西方国家普遍采取EET的征税模式,即对企业、员工缴费和年金资产投资收益免税,在员工待遇领取环节实行差别税率,降低部分中低收入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率。

(四)完善中小企业集合年金监管体系。一是成立专门的、独立的政府监管部门,建立起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划分各监管机构的权限和责任,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二是严格设置集合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准入门槛,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促进基金规范化运作;三是加强委托人对集合年金管理机构的监管,成立由中小企业代表和员工代表组成的委托人联合会,在联合会中引入专业人士,共同实行对受托人等集合年金管理机构的有效监督。当然,企业年金的私部门性质决定了其政府监管不能干扰企业年金市场的正常发展,因此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外,监管体系的完善还依赖于企业年金市场运营主体“声誉激励”机制的建立和独立中介机构外部监督作用的进一步强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倩.我国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运作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2.12.

[2]宋清,丁少群.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计划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2.

第7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战略;营销管理;构建战略

营销管理形式因为具备战略特点更符合现代化营销工作的发展,因此逐渐成为现代化营销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对很多企业而言,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问题。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可知,企业在拓展新市场和获取新客户的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网络市场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此时就需要企业引用战略营销管理形式提出全面的工作方案,构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营销形式。

一、战略营销的特点

战略营销既是一种战略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即它是一种营销的观念和实践操作形式,具备民主性、战略性和竞争性等特点。与传统营销工作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中主要展现为以下几点:1.营销理念的深化。战略营销会将影响观念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这是传统意义上营销工作的产品、价值以及渠道、终端等四个理念难以达到的效果。2.决策层次的优化。战略营销中整体企业是依据营销为重点实施的,需要构建全面的市场营销系统和管理步骤,认识到营销决策的中心、方案等工作内容受到生产、营销以及产品研究、市场、财务等部门的影响,还要注重企业自身与外界的合作和发展。3.营销重点的差异性。(1)战略营销关注调节战略定位、管理目标以及领导水平等工作,促使以方案、管理以及反馈等工作为根本的营销逐渐向战略营销的方向转变;(2)从以往零散化的战略营销工作向系统化的战略营销工作转变;(3)优化传统意义上以价格为导向的形式,转变为以整体价值链为激励系统的营销形式。4.战略决策理念的区别。战略营销的方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很多理念都要认识到营销工作所处环境的特点,也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设计全面的方案,从而确保企业的目标和资源与企业外界环境相符。5.以顾客满意为发展使命。战略营销提出,竞争的优势在于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由此销售工作者需要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各项经营活动,将顾客的续期与组织的服务方案过程整合到一起,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认识,将其转变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向,全面研究消费者满意程度需要具备的能力[1]。

二、战略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改革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水平在持续上升,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企业在战略营销管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发展,并结合时展的需求,开始推广战略营销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发展中依旧存在很多急需整改的问题,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营销理念需要加以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买方市场的构建,企业需要以消费者需求设计营销方案进行产品销售工作。但是我国市场发展中,企业因为受到传统意义上“好马不怕路遥远”理念的影响,导致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产品质量优越,就可以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但是现阶段的市场是买方市场,企业需要全面调查研究市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产品销售方案,以此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2]。2.销售方案需要整改。企业在发展中,也累积了一定的销售和经验,在增强企业竞争水平中占据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因为战略营销形式不够全面,导致在市场拓展、信息反馈以及市场需求中逐渐涌现出更多的问题。同时,大部分企业对营销形式的内涵了解不多,还有企业在引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资源时过于被动化,更愿意选择引用以往的经验和工作形式。上述问题都表明企业与现阶段市场发展脱节,观念过于老套,应用的销售形式难以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由此,需要关注企业销售工作者的团队构建工作。现阶段,企业很少关注此项工作,相关的销售工作者大都是做宣传、跑业务,导致工作者在实践中缺少专业化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影响之后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究其根本,是因为企业没有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方案,更没有提出全面的管理方案[3]。3.营销创新的意识不强,营销战略缺少理性特点。我国很多企业都具备劳动密集、技术资本含量低等特点,实际获取的效益非常低。随着大量企业进入到市场发展中,致使商品的供应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效益,企业产生了非常激烈的价格竞争,这样导致企业获取的效益越来越低。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更多的是要选择持续创新。同时,因为缺少理性化的营销战略方针,导致企业就算想要发展,但是在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中,依旧选用以往的销售方案。很多企业不具备落实差异化战略的资源条件,却依旧在推广多样化的发展方针,这样会导致企业实际发展水平越来越低。由此,企业需要认识到理性营销战略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提出有效的营销战略方针[4]。

三、战略营销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优化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对企业战略营销工作中获取的效益、营销理念以及营销内容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构建正确的营销观念对企业的合作和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且有助于指导企业构建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营销管理系统。由此,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发展理念,向着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重点的战略营销观念的方向全面发展,从基础上优化企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正确引用营销职能,结合各个部门的发展需求提出相对应的系统,从而科学、及时的调节企业活动。同时,科学掌控企业具备的各项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化和优势互补的发展特点,从而优化企业战略营销工作的平稳性。除此之外,调节企业战略系统,结合市场、客户以及企业等方面的关系构建管理系统,将管理工作落实到现实工作中,从而达到营销效益最大化的工作目标。

(二)整改营销战略

企业在设计战略营销阶段时,没有提出相对应的战略营销理念,也就是没有将市场需求、可续需求以及企业需求、营销内容全面整合到一起,这样会阻碍企业现代化构建工作的发展。由此,企业需要构建合理的战略营销理念,有助于优化企业战略营销系统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改企业战略营销管理工作的方案和目标。一方面,企业需要依据市场、消费者以及企业等方面的需求提出相对的战略营销理念,另一方面,要结合时展特点,不断调节企业发展情况,依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要全面整合现阶段发展目标下存在的各项销售理念,从基础上整改营销方案[5]。

(三)构建营销组织

在构建战略营销管理系统时,需要不断优化管理组织决策水平和信息系统,结合内容调节组织结构。一方面,构建终端销售组织,且在销售阶段通过划分各个营销管理结构的层次来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通过终端管理者实施营销管理工作,进而全面管理营销工作。同时,需要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和市场规定,对企业内部组织实施拓展或是划分,有效优化各项组织的职能,保障组织内容整合企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构建区域化营销组织是以企业构建平台组织形式进行操作,结合这一平台组织对相关营销范围的各项营销活动实施监管工作,其中包含了区域管理者、总部管理者等。只有构建全面而有效的营销组织,明确组织各项工作的职责和内容,才能更好实现预期设定的企业战略营销管理工作。

(四)改善客户服务内容

要结合客户市场服务理念全面整改各项服务,构建具备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营销系统,从而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市场销售系统。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有方向的设计新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整合客户价值和销售理念,促使消费者需求与企业销售系统得以全面整合,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要想正确掌控消费者理念和服务优越性,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大研究者与市场销售者的交流,优化研究者的市场观念,促使研究、产品以及销售工作一体化发展,提升产品的销售速度;另一方面,企业的销售工作者需要实施有效的市场调查工作,认识到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以此为设计优质的销售内容提供依据。在设计战略营销管理系统中,整改服务理念,改善消费者与销售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营销管理工作的根本而言,是结合市场需求实施管理,并对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合理的战略营销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营销形式、销售人才以及创新能力等,从而获取全新的发展市场,增强企业的销售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辉.Z家电公司营销管理研究[J].东北石油大学,2014.

[2]降磊.山西省种子企业的战略营销管理研究[J].山西大学,2015.

[3]冷劲辉.成都市M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营销管理问题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6.

[4]王文超.案例研究:深圳航空营销管理问题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6.

第8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与分析,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深入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人的各项活动构成了管理的主体,也构成了管理活动的重要监督者,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将人分配到最合适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能,使企业内各项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

 

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指在动态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中,如何使企业保持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管理模式,战略管理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而提出来的。

二、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的投资与开发理念问题。现阶段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投资方面存在资金少且投资规模小等问题,导致企业人才理念淡薄,人力资源管理陷入困境。中国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多,其整体素质都比较低,但人的潜能决定了人要靠开发与投资才能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而很多企业正是缺乏这种投资理念,忽略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也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重重。

 

2.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断裂。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并且引导企业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并有效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战略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员工制定工资分配方案机制以及员工的晋升与培训等,并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统一有效的规划,也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因此很难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目标。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导致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断裂,不能充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战略成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竞争优势。现阶段很多企业都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因此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动力功能与凝聚功能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职工也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归属感,导致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三、如何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深入发展

1.不断转变传统经营与管理理念。传统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投资力度相对较少,因此要不断改革传统经营理念,提倡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一方面强调人是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强调人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要对人才进行合理的控制与培养,才能保证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对员工的激励与培训方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与深入发展。

 

2.突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内涵关系。企业战略是企业实现全局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同时也包括企业的战略竞争机制以及生产营销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具体的职能性战略。因此,需要将人力资源战略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突出强调两者之间的内涵性关系,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一个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开发、培训、晋升、激励等环节与因素,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推动企业实现自身的持续与深入发展。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目标与职工的意识相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员工的智力与能力来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近些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始发挥其关键性作用,企业管理者也开始将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整合到员工管理中,实现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进而促进企业实现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战略发展理念范文

文化管理是辽宁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族文化深刻影响企业文化,中国必须基于自己的传统与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现代化。许多老字号企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锦州小菜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系皇家贡品而闻名于世。乾隆皇帝东巡祭祖途径锦州品尝什锦小菜时赞不绝口,并挥笔写下对联:“名震塞外九百里,味压江南十三楼”,横批:“什锦小菜”。这一历史故事,使什锦小菜成为历史文化产品,并赋予锦州小菜老字号深刻的文化内涵。老字号企业同时也固化了一些工作方式和惯性思维,在这里面有些因素曾经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但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战略规划的波动一时影响了员工的士气,基础管理薄弱环节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级迈进的步伐,随着产品的产量、安全、质量和技术要求不断提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同类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一些老字号企业的人才队伍、技术力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利用文化的力量增强老字号企业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力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管理已成为老字号企业向前、向上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碰撞,固步自封的老字号的旧俗和做法必然会被新的时代所淘汰,许多辽宁老字号企业没有建立企业文化,有的只是借助老字号的品牌打出广告,招揽顾客,而没有从跟本上建立真正的老字号文化管理模式,这导致许多老字号无法持续发展。

辽宁老字号企业文化管理思路

辽宁老字号企业实行文化管理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弄清楚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体系,既能符合现代人生活实际,又能有效推动战略;另一个是要想清楚企业文化如何转化为行为,即文化管理实践的路径和方法。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围绕文化、战略与管理这三个关键点展开。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是企业共享的感受、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假设,包括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好的、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工作等基本层面。基本假设多种多样,选择哪种假设,必须与外部功能联系起来。因此,老字号企业构建的企业文化理念,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通过战略为文化理念定向,使文化理念满足和支撑战略的发展。基于战略构建出系统的文化理念之后,就进入了文化落地阶段。在这一阶段,除借助培训、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外,还要为文化找到一个粘着点,这个粘着点就是管理行为,包括具体的管理策略、制度与流程等。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基于文化理念评估管理行为,即采取的管理行为是否与文化理念一致。如果一致,那么就拥有一个符合文化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会引导、固化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做出符合老字号文化理念的行为。如老边饺子馆始建于1829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老边饺子馆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挖掘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开拓连锁经营,经营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并延伸到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不断创新,成为融精美造型与醇厚口味一体的、有着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饺子精品。为了保证文化落地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评估,使战略、管理、文化形成一个互相联动、持续优化的闭环过程。在战略既定的条件下,关键评估点有两个:一个是文化理念与管理行为的一致性;一个是管理行为与战略发展的配适性。简单说就是看管理行为是否符合老字号文化,管理行为是否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价值。通过构建文化体系、文化融入管理、进行监测评估等文化管理实践,将进一步统一员工的思想和理念,统一各部门、组织和全员的行为,保障企业文化体系正确、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