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运动医学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医学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动医学的发展

第1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心率作为心脏自主神经在窦房结水平的相互作用,与其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HRV)可作为无创性检查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手段,具有无创性、高敏感性、可定量、可重复性等优点,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心电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且在目前的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与功能康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资料大多论述了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HRV分析,而没有探讨HRV如何监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更没有涉及到有关运动疗法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干预作用〔1〕。HRV分析是通过测量连续正常心动周期间的变化,从而反映心率变化,有时也称心率波动或心率振荡。人体的病理性衰老是在当今社会上衰老几率最高的形式,而在老年病理性衰老的病因中,尤其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高。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进行健身运动可预防和治疗某种老年性疾病,尤其可以防治和延缓心血管老年疾病,从而延缓由于疾病所导致的衰老进程。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防治和监控老年性异常衰老也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结合HRV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疗法研究亦成为了该领域研究中的新方向。

1 HRV理论分析

HRV分析是通过测量连续正常心动周期间的变化,从而反映心率变化,有时也称为心率波动或心率振荡,实际上就是对窦性心律不齐程度的一种新描述,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功能的综合作用。

1.1 HRV产生机制及研究意义

HRV是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精细调节的结果,反映神经体液因素与窦房结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研究表明,心率受体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最终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健康机体在神经体液诸多因素的共同调节下,心率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非恒定的,而是有起伏的,当患某些疾病时,体液和神经系统的这种内在平衡调节机制会被打破,导致HRV降低。HRV信号中蕴含了有关心血管控制系统及体液调节等的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和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HRV事实上反映窦性心率应该是PP间期,由于PP间期难于准确检测,且在一般情况下与RR间期相等,目前对HRV的分析均采用RR间期。HRV信号中蕴含了有关心血管控制系统及体液调节等的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可以定量评估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和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3〕。

1.2 HRV的作用

HRV中包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大量信息,可用于定量分析评估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张力及两者的均衡性。临床研究〔4〕也证实了HRV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危险的预测指标;HRV降低还是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早期警告〔5〕。另也有研究表明〔6〕,体育锻炼可明显提高HRV,HRV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表明运动员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能力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密切相关,提示HRV可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功能评定的有效参考指标。

1.3 HRV的测定方法

HRV分析大体上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法。其中线性分析法又可分为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时频分析法等,而非线性分析法又可分为散点图法、非线性参数估算法、非线性预测与建模法等〔7〕。

时域分析计算简单,指标意义直观,但灵敏度较低,不能直接反映交感神经活动和交感、迷走神经活动的均衡性。频域分析是将复杂的心理波动信号分解为不同能量的各种周期波动成分,有快速傅立叶变换和自回归模型两种谱估计法〔8〕。

也有许多学者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心脏活动中的非线性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也是当前研究重点领域。HRV的散点图法,即Lorenz散点图或Poincare图是以相邻心拍中前一心拍的心率值为横坐标,以后一心拍的心率值为纵坐标绘制所得,其形状反映瞬间心率曲线的特征。非线性预测利用观测的数据通过空间重构的方法,反演观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演化方程,或是利用观测数据建立非线性模型,然后利用演化方程或模型作预测〔9〕。因此,HRV可用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辅助预测心源性猝死、评估与自主神经有关疾病的自主神经病变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心肌梗死病人作危险分级,评价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等做出合理的评价。也有研究显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过程中,HRV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有效地检测方法,为心血管病患者健身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 HRV与心血管疾病

2.1 HRV与运动猝死

另据文献资料报道〔10〕,绝大多数的运动猝死系心脏性猝死。而心脏性猝死中又以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最为常见。冠心病患者运动时,心肌需氧量增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较易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大量临床观察也表明,HRV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优于其他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恶性心脏病的独立预测因子。HRV的降低也是预测心脏病人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11〕,且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HRV是预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猝死最有价值的独立因素。冯岱雅等〔12〕对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谱分析结果显示人力离心机锻炼使受试者的心迷走神经活动增加、心血管交感神经活动减少。

也有研究发现,特发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前会有HRV降低和心率加快等变化〔13〕。近期研究还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HRV会发生无法预计的改变,这种反应性的变化才能真正预测致死性心律失常,而基础条件下的心率变异值并无这种预测作用〔14〕。还有学者曾报道,压力反射性心迷走神经激活时心率变异谱的高频率功率反而降低的分离现象,他们用心副交感饱含使呼吸调制作用减轻来解释,故高频功率的大小与心迷走紧张度之间似无直接联系。

2.2 HRV与冠心病

依靠HRV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预后恢复等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发生后11 d内,HRV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为2 ms者1年以后的死亡率是正常RR间期标准差为100 ms患者的5.3倍〔15〕。一般认为,HRV降低,对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比近期预后更有现实意义。冠心病患者往往还伴有迷走神经功能减低,HRV降低,且HRV降低程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的损伤程度有关。临床上通过对系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HRV降低的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快慢;既往动物试验研究也表明,快速心率也意味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心率和HR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可能是心率的改变会影响心肌冠状动脉血流分布,进而影响冠状动脉损害进程〔16〕。已有资料证实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机体的自主神经受到损害,以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为主要表现。往往由于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受到抑制,故而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等值缩小,易促发室性早搏的发生〔17〕。HRV检测时域指标中的24 h正常心动周期RR间期标准差主要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的张力大小,全程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而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主要评价交感神经张力。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导致HRV降低,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使HRV增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HRV将明显降低,是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而造成交感神经兴奋的原因是由于心肌梗死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心肌交感神经脊髓反射增加。另外,由于心肌缺血、坏死直接损伤梗死区化学性和机械性感受器,释放化学因子,提高了交感神经反射效应〔18,19〕。国外有些学者研究〔20〕报道冠心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极低频功率和低频功率降低。陈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V的研究发现老年冠心病组中室性早搏Lown分级Ⅲ级及以上的患者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较低,这提示恶性心律失常与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21〕。

2.3 HRV与心力衰竭

心率衰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将会受到损害,出现HRV降低。HRV变化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严重性〔22〕。HRV的时域指标,比如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随着左室功能的减退而下降,但对HRV下降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危险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各类研究结果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其本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是很高,致使研究结果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HRV指标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无相关性,而也有一些研究却显示HRV的降低是一个非常灵敏的预测指标。实验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死亡有预测价值,而对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预测作用不是很明显〔23〕。

2.4 HRV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其最终目的是降低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4〕。自主神经失调在高血压早期已出现,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25,26〕。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支配是血压神经调节的基础,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程度与血压的升高相平行,同时亦可造成靶器官的损害,24 h内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等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24 h内相邻2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个数所占的百分比主要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大量研究证明,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HRV降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迷走神经张力减低〔27〕。白梅等应用心率变异法测定了119例高血压患者的HRV指标,并进行为期17个月的随访,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的情况,包括病死、梗死和心力衰竭组HRV比非事件组显著降低,HRV减低的阳性率显著增高,最快心率与最慢心率的差值缩小,尤其以病死组最为明显〔28〕。

3 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变化的影响

运动疗法是一项理想的康复心脏神经功能的非药物疗法,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运动量,加强指导和监护。运动时可改善患者呼吸活动,提高气体交换和摄氧、供氧能力,改善血液黏度和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细胞的供氧,增强存活心肌的收缩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疗法是一项综合疗法的有氧运动,从心理效应上运动可消除迷走神经紧张;从对机体的物理作用来看,运动又可调节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性,使心率变异性指标一定程度地增高〔29,30〕。

3.1 有氧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病患者HRV的影响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使心脏每搏量增加,安静和亚极量运动时降低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提高机体氧利用率。小剂量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改善心脏有氧运动。郁水华〔31〕对老年卧床患者HRV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治疗组给予有氧运动疗法治疗20 w后,患者HRV指标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24 h内相邻两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高频功率等有明显改善。提示有氧运动疗法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HRV,尤其是提高患者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并可能改善其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它作用于神经的某些兴奋点或兴奋系统有关,定位、定量的兴奋或刺激在临床上很有现实意义。

3.2 太极拳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的影响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日益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在国内从16世纪以来即广泛流传于民间,用于养生、防病和健身。在上个世纪末孙绪生等〔32〕应用HRV分析,初步探讨了简化太极拳对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活性的影响。他们从卧位心率变异性指标值来看,在进行长时间的太极拳锻炼后24 h正常心动周期RR间期的标准差逐渐延长,这一结果说明运动后太极拳锻炼者自主神经系统中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提示起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增强迷走神经活动的作用〔33〕。同时为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太极拳练习时间至少应当坚持10 min以上,而且在采用HRV评定太极拳对自主神经系统影响时,以全部窦性心搏期间的标准差指标的变化最为明显。

3.3 抗阻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的影响

适当的抗阻运动不仅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脏功能,还可能使心脏电活动较快地稳定,从而减少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王怀新等〔34〕的研究也显示抗阻训练后,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即24 h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及高频功率明显增加,由此可以肯定运动锻炼后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的功能得以恢复。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HRV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有效的检测和防治方法,而且还有些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家族史的遗传性状,比如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中年健康子代在出现冠心病之前已存HRV异常,应当注意观察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尤其是在早期发现的HRV异常患者应当应用一些提高HRV作用的药物,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 王煜,李轶炜,邓 洁.心率变异分析与心血管疾病〔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2):113.

2 乔玉成.健身运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836.

3 柴继红,吴水才,白燕萍,等.心率变异性分析法的现状与展望〔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4;8(1):537.

4 黄建华,王 健.运动与心率变异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02):11822.

5 高炳宏,陈佩杰,李之俊.运动与心率变异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5):4902.

6 赵敬国,冯玉娟,朱玉珍,等.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1213.

7 朱家富,杨 浩.心率变异信号的相关维数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7):502.

8 钟运健,吴纪饶,郑松波.心率变异性在健康人群及其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研究概况〔J〕.四川体育科学,2004;2(1):479.

9 Sandercock GR,Bromley PD,Brodie DA.Effects of exercise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inferencesfrom meta analysi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5;(3) :4339.

10 陈志云,袁华萍,麻新梅,等.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病案,2004;5(6):467.

11 谢红.运动训练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6;26(9):313.

12 冯岱雅,孙喜庆,王守岩,等.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11(4):250.

13 Shusterman V,Aysin B,Weiss R,et al.Dynamics of lowfrequency RR interval oscillations preceding spontaneou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 Am Heart J,2000;139: 12633.

14 Stiedl O,Meyer M,Jahn O,et al.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Ⅰ and central heart rate regulation in mice during expression of conditioned fear〔J〕.J Pharmacol Exp Ther,2005;312(3):90516.

15 钟运健.心率变异性(HRV)在运动性疲劳诊断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16 Tulppo MP,Shoemaker JK,Tutungi E,et al.Feedback effects of circulating norepinephrine on sympathetic outflow among healthy subjects〔J〕. Am J Physiol,2005;288: H7105.

17 盛伟.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15(2):868.

18 吴 伟.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14(6):433.

19 闵金婵.男子青少年运动员心率拐点与心率变异阈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368.

20 Huang J,Guan H,Booze RM,et al.Estrogen regulates neprilysin activity in rat brain〔J〕.Neurosci Lett,2004;367(1):857.

21 陈 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4):2713.

22 Sandercock GR,Bromley PD,Brodie DA.Effects of exercise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inferencesfrom meta analysi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5;(3) :4339.

23 Perkiomaki JS,Makikallio TH,Huikuri HV.Fractal andcomplexity measur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Clin Exp Hypertens,2005;27:14958.

24 范金茂,郭晓林,陈茂玉,等.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2401.

25 Xu XH,Xie ZX,Chen LC,et al.A computerized system for analyzing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of HPS〔J〕.Chin J Biomed Eng,1997;7:8.

26 Barbosa FJ,Barbosa PRB,Cordovil I.Autonomic modulation of the heart in systemic arterial hypertension〔J〕.Arq Bras Cardiol,2002;78:18195.

27 郭晓英,王月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27.

28 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等.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04) :51820.

29 徐鸿华.运动疗法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9):5589.

30 胡江亭,张蕴琨.运动、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19(3):3747.

31 郁水华,王 雁.有氧运动疗法对老年卧床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5):3612.

32 孙绪生,Esko Lansimies.简化太极拳对心率变异指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256.

第2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则把它列为第四类医学[2]。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它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3,4]。

1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

1.1 现代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 中医康复学 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 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 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 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随枝. 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 60-61.

2 陈耀华. 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 18(2): 30-32.

3 岳旭东. 略论中医康复学[J]. 国医论坛, 2003, 18(2): 14-15.

4 卓大宏. 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 146-148.

5 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 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5): 412.

6 卓大宏. 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 关骅. 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 张雅萍. 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 25(6): 48-49.

9 袁嘉丽,李庆生. 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在21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思考[J]. 中医药学报,2003,31(2):1-2.

10 张东坡. 心脏康复中运动计划配中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探微[J]. 现代康复,2001,5(8): 121.

第3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医学;化学;共性;区别;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69-02

众所周知,自古医学与化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现象进行规律的探索,发现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医学的基础少不了化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又可以通过医学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进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将有利于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动时代的进步。

一、医学与化学起源

纵观人类医学的发展史,医学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救护经验而形成并存在的,历史上经历了五种医学模式:(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依赖祈祷和巫术,同时用植物药进行简单的治疗,对创伤进行简易处理。(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对宏观宇宙万物有了粗浅的认识,出现了中国的阴阳五行的病理观和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3)机械论的医学:文艺复兴,一些科学家把复杂运动简单归纳为机械运动或物理、化学变化,疾病就是生物体这种机器某部分故障。这种机械的自然观和实验方法当时促进了自然和医学的发展。(4)模式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后半叶发现了几十种致病菌,人们就认为环境、宿主、病因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维持着生态平衡,如果失调就会导致疾病,这是从纯生物角度进行理解的。(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发现抑郁症、高血压病、胃溃疡病、心血管病等与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疾病的调控需要生物―心理―社会的相互作用。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时期:(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该时期人们从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中累积化学知识,但系统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人们记载、总结炼丹术,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燃素化学时期:随着工业不断进步和实验室经验不断积累,人们认为燃素是可燃物燃烧的必需条件,燃烧的过程就是可燃物在燃烧中释放燃素的过程。(4)近代化学时期:这一时期不少化学基本定律被建立起来,例如: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时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现代化学时期:即是现代科学相互渗透的时期。例如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化学向生物学渗透,逐步发现了蛋白质、酶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医学与化学在不断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二、医学与化学共性

由于医学与化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间自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从大的方向来看,医学的研究旨在促进健康之完美,而身体机能的稳定与相对平衡即完美,与化学中常常追求的反应平衡有相通之处。从小处着眼,二者的原理、基础乃至研究所需的技术与精细程度要求也时常相差无几。医学的合理实践需要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理论,而化学可以推动建立一个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许多疾病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究与解释才能明晰发生机理,化学研究分子在体内的调控表达过程和反应就成为了解和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演变过程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与热点。因此,医学可以说是化学在生命方面的应用,化学又是医学从基础学习到理论实践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门学问。

人体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体各种组织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水等相关化学物质组成,含有数十种化学元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不断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能量的转化来维持人的生命进程,当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向不良的方向进行时就会出现病理现象,这就需要用医学来解决。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预防疾病,在预防疾病时离不开化学,例如:环境的检测、消毒剂的使用等。血液、尿样等成分的化验更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通过化学检验查出人体的异常。在治疗疾病时,药物的合成以及结构、性质、应用的鉴定,中草药成分的提取、用途的鉴定,新药的开发研制,都需要丰富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医学科学日新月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人造皮肤、人造器官、人造血管、人造血液等先进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更是化学与医学密切联系的结果。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化学不断的更新。医学中新的化验方法的出现要求新的检测方法,新药物的研发要求发现可用于医学治疗的新物质。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化学提供的平台,化学的进步依靠于医学的更新。

三、医学与化学的区别

尽管医学与化学间存在很多的共通之处,他们的差别依然存在。这首先体现在本质及定义上。化学,即“变化的科学”,旨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如今已发展出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成为公认的“中心科学”。医学,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成为深深扎根于众多学科之中的综合性科学。医学在于协调人体生理、生理良好状态及其相关问题,目的是治疗预防疾病,保障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其次,化学和医学分别呈现不同学科层次、内容及形式。最后,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别。化学讲求实验出真知,它以现象和数据为阶梯,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石,最终抵达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它遵循的便是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把实验作为研究的工具,遵循演绎的特征,是以抽象到一般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能准确地用概念来表述一个问题的约束条件,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式。医学则更加强调实践出真理,对已经发生和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观察,其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因素客观存在,是一种实证性的方法;它遵循的这种实证性的方法,把仪器作为工具,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讲究以证实,通过实践获取经验,再归纳、统计达到一般共性。相比于化学,医学不企求认识研究对象的完整的方面及其全面的相互关系,而是以焦点为中心,从认识的目的出发限定认识的主要方面,得到一个实用的解。最后,医学和化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化学从物质的原子、分子出发,研究单一的物质个体,从个体出发研究整体,就是从局部到全面的研究过程。而医学主要使用生命体这个整体,要从整体出发,再来研究某一方面,就是从全面到局部的研究过程。

四、医学与化学交互促进作用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决定了一些重大发现必须依赖学科的交叉。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其发展水平足以为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发展平台,医学也同样需要借助此平台继续发展。例如麻醉剂的诞生与发展,早在1800年英国化学家Dov y H 就发现一氧化氮具有麻醉功效,不久之后,人们发现了具有更好的麻醉功效的乙醚,这对实现无痛外科手术及牙科手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陆续发明的更加实用有效的麻醉剂成为现代的外科手术的基石。1932年德国科学家Gerhard domagk使用偶氮磺胺染料用于治疗一位患细菌性败血症的孩子并使他得以康复。由此,化学家研究发现并制备了许多新型的磺胺药物,因而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

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不断融合并发展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化学,其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和生理。它就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中亚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在生物高分子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由此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了解也逐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化学家通过分子层面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因子的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DNA)。从化学研究方法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草药成分的分离提纯上有很大的应用,也给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化学对医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化学为医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的同时,医学也在化学孕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医学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的发展状况。医学在发展中遇到的任何新的临床问题对医学、化学乃至所有的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并大大促进了化学的进步。

总之,医学与化学相互促进并相辅相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化学的进步,而医学也促进了化学的深入发展。他们之间日益大程度的借鉴及相互渗透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刚.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

[2]何法信.医药化学学派初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2).

[3]魏祖期.基础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朱浩,华陵莉.关于医学与理工科学的比较及其结合[J].医学与哲学1999,(1).

[5]袁婉清.为文科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探讨[J].大学化学,1994,(2).

第4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摘要】循证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旨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患者做出最佳的诊疗决策。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该引入循证医学,能够使医生与医学生认识经验医学的缺点和循证医学的价值。本文介绍循证医学的相关背景,总结循证医学在骨科教学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循证医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与临床实践中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循证医学;骨科;教学;临床;应用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是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翔实的临床科学研究资料为最佳的临床依据,从而负责、明确、明智地利用现有最好证据来决定每个患者的治疗[1]。目前循证医学在我国临床领域中广泛兴起,它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也随着骨科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

1、循证医学应用于骨科医学的背景

循证医学的物理结构是Cochrane协作网,协作网是一个国际性、非赢利的学术团体,旨在通过制作、保存、传播和更新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人们制定遵循证据的医疗决策;为循证医学提供研究依据,使循证医学变成现实[3]。

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并评价所有的临床证据、综合分析得出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从而使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牛津大学骨科专家提出了典型的循证医学模式的4个步骤,包括:a、根据临床处理病人时遇到的情况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b、检索含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文献;c、准确评价证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d、将有用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2、循证医学应用于骨科临床实践的应用

循证医学应用于骨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骨科医疗实践中的难题,从而促进骨科学的发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弄清疾病的病因及发病的危险因素;b、提高疾病早期的正确诊断率;c、帮助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最真实、可靠、实用的治疗措施,同时指导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d、充分利用对病人预后有利的因素, 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e、 应用最佳的研究证据于卫生管理,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4]。

3、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临床教学强调对一个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决策,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提出问题,并需要寻找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答案。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如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首先根据一个病例提出诊断或治疗方面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去查找和回顾问题的历史记录,综合教科书和文献得出结论,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将结论进行分级, 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建议采用最好的有循证医学根据的结论来指导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可以发现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工作能力。在骨科临床教学中,与其他学科一样,新知识新技术是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十分关心的内容,但是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教和学面临的突出问题[5]。

循证医学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科学化进程,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该引入循证医学,使医学生和年轻医生认识经验医学的缺点和循证医学的价值,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临床教学和工作,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为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能力奠定基础。

4、循证医学在骨科临床实践的应用

循证医学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各个方面,包括外科、儿科、妇产科、临床护理等,同样的,循证医学也应用于骨科临床实践。为更好地指导骨关节疾患临床康复干预方法的选择,美国物理治疗学会会组建了“费城专门小组”对下背痛、膝痛、颈痛和肩痛等常见骨关节疼痛性疾患的康复干预方法进行了专门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建立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其间,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均对国内相关医务工作者有所借鉴和提高。有研究发现,骨科康复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有助于骨科康复的决策指南,有助于指导骨科康复临床,有助于指导骨科康复科学研究,有助于骨科康复医学教育。有学者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用药进行循证医学综述,并根据循证医学的相关思路,提出了临床用药方案,对于骨科康复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英国使用Cochrane评价制定骨质疏松处理方法的国家指南。在荷兰,Cochrane协作网已协助制定了有关处理踝关节扭伤的多学科指南。因此骨科康复应以Cochrane协作网为依据,建立有关骨折术后康复、退行性骨关节病康复、运动创伤康复等一系列临床行之有效的骨科康复决策。循证医学对骨科康复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高成本效益手术,但全国各地术后后果差别各异,有关病人是否适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标准、手术方法、何种价格的髋关节假肢、术后康复训练方法、购买者和供应商应该促进哪些术后长期随访表现最佳的假肢的应用等问题国内学者各说不一。如果我们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整理、收集全世界有关临床研究,那么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应把循证医学作为指导骨科临床与康复科研究中有关正确选题、确定正确研究方法、评估方式的重要依据[6]。

5、小结

循证医学的兴起预示着临床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循证医学这一新的医学模式提出以后,我国骨科同仁应遵循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搜集、整理证据,并进行系统评价,调整临床诊疗原则以指导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在中国发展的短短10多年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为临床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骨科临床的应用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景良好。

循证医学强调以现有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最好的研究依据不单指已获得的研究结果,而且亦应包括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来研究更有价值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掌握骨科康复最新研究动态,开展新的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也是对循证医学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中万, 庄 洪, 徐友兰. 循证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 . 实用骨科杂志, 2002, 8(5): 364.

[2]郑漫艳. 循证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 2004, 18(11B): 2059- 2060.

[3]Retsas A. Barriers to using research evidence in nursing practice[J]. J Adv nut s, 2000, 31(3): 599- 606.

[4]隋永红, 曾 荣, 易冬梅, 等. 循证护理在国内临床实践[J]. 护理杂志, 2004, 21(11): 49- 50.

第5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摘要】 探析传统医学文献中的哲学思想,指出《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思想史; 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3 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 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 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 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 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4 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 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 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 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 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7:3.

第6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康复医学最早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战争的爆发必然伴随伤病员的产生,断肢、脑外伤等疾病患者急需医学的治疗和康复。而在中国,康复医学的真正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还只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现代医学理念。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在带来无数受灾人员的同时,也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房屋的倒塌,山体的滑坡,造成无数受灾人员肢体残缺、偏瘫等,通过康复治疗,如假肢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触醒等,让许多人重回社会。吴毅教授说:“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时,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发现了中国医疗的两个‘短板’――灾难医学和康复医学,如地震、海啸等灾难后中国的营救措施不够,如伤病员得到治疗后的后期恢复成了问题。”因此发出呼声,大力发展灾难医学和康复医学。汶川地震,一晃如昨。如今的康复医学,正在蓬勃发展。

从“医疗体育”到“康复医学”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7年,那时还叫医疗体育,在我国康复医学创始人之一范振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以运动系统伤病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医疗工作。1984年,成立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为国内综合医院第一批建立的康复医学专科,在范振华教授、胡永善教授和吴毅教授三位主任的先后带领下,逐步开展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据了解,吴毅教授2007年到2010年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通过与国内几所大学院校、生产康复产品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助力生物反馈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和“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仪”等一系列康复治疗产品,通过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推广到国内20余个省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和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发展,也算是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相对源于国外的康复医学来说,国内还有差距。“我在十几年前去了美国学习康复医学知识,回国后完善我国的康复医学。时隔十年再去美国学习后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康复医学距离在缩短。”吴毅教授说道。目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分为门诊康复和病房康复两部分。门诊康复主要针对白领人群易患的疾病,如伏案工作造成的颈椎疼痛,运动方式不当造成的跟腱断裂和韧带拉伤等。病房康复针对的大多是脑损伤患者,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着重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康复治疗。

从“触醒大脑”到“激活生命”

“北有天坛,南有华山”,这是中国脑外科治疗领域中的俗语。上海华山医院在中国南方属脑外科诊疗技术中最具实力者。基于此,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中的大部分患者也是脑外伤等相关疾病的患者。

大脑结构精密,一旦受损,治疗难度大。吴毅教授讲述了曾经的一个案例:“有一名小男孩,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不慎摔下,左侧大脑出血。进行紧急手术将左侧大脑内血肿取出后,小男孩仍昏迷不醒,身上插了导尿管、胃管、颅内引流管并切开气管。这时候,神经外科的相关处理措施也已做完,男孩仍未清醒。然后神经外科将小男孩转入了我们康复医学科。我们首先通过‘触醒’手段,将小男孩‘唤醒’。损伤一侧的大脑功能是不可逆的,但此时另一侧大脑是好的,我们通过相关处理措施来激活健侧大脑,慢慢地能替代患侧大脑,从而训练吃饭、说话、排便等功能。一个多月后,小男孩身上的管子就都拔掉了。两个月时,就开始了站立训练,慢慢回归了社会。”

“触醒大脑”,一个个昏迷中的人在吴毅教授的治疗中醒来。“目前我们有很多触醒手段,常用的有经颅磁刺激,经过一定的刺激,促进神经功能的觉醒。因为我们大脑中很多细胞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平时不会表现出功能。当一侧大脑损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激活’这部分静止状态的细胞,代偿已经失去功能的细胞,重新活跃大脑的整体功能。而在我们康复医学科,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都不是躺着的,我们通过各种设备,如电动直立床、振动床等,使患者大脑受到外界刺激,以利苏醒。”吴毅教授补充道。需要注意的是,“触醒大脑”如同脑卒中的抢救一样,也有一个“时间窗”,昏迷3个月之内的触醒治疗,是黄金阶段,如果错过,触醒的可能就会低很多。

另一方面,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也是吴毅教授的研究重点,如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等。近期,吴毅教授刚完成了《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关键康复技术优化及规范化方案建立》的课题。在该课题研究中,吴毅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完成了脑卒中后运动等功能障碍关键技术方案,并作了1部图谱书;通过临床康复的有效性验证,形成规范的、可供临床推广应用的脑卒中后运动、言语及吞咽等功能障碍关键康复技术方案,该方案将提高10%以上该类型病例的临床疗效;完成了相关病例180例,建立了专用数据资料库;并申请了国家级地方科技进步奖。

从“康复中心”到“康复网络”

第7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一、时空医学的独立性

时空医学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有既继承又创新的临床方法,有完全自主研究的内证实验体系,是个完全独立的医学体系。

1 完整的理论体系

人体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的医学,其目的是解决困扰人类的疾病问题。时空医学对于人体生命结构。活动特点和疾病的形成过程有着完备的理论阐述。

对人体生命结构的阐述――两身论:时空医学认为:人体有两身,即元身和肉身;元身以元气为物质基础,肉身以血液为营养物质;血养肉身,气养元身,气主血从,两身乃和,生命安康:人无元身便死。由于物质构成完全不同,对于元身和肉身,两者的研究方法也大相径庭。肉身的特点是显性,用实验室显微镜来研究是适合的;而元身是隐性的,显微镜无能为力。两身论揭示了人体生命的本质,是时空医学理论的最重要基石。

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阐述――两个能量循环:人体的两身实际上是两个能量体,元身中存在先天能量,肉身中存在后天能量。这两种能量的辐射和相互叠加,产生出许多能量形式,如脏腑能量,经络能量、膻中能量和“雪山地带”能量等。在正常状态下,能量从元身向肉身辐射,因为元身具有更高的能量等级,从高向低辐射,这是能量的最基本特性。能量辐射在人体内的规律性体现于特定的循环路线――库存能量循环和日常能量循环。

对疾病的认识――疾病观:疾病的根源在于能量不足或能量传递异常。能量不足,归根到底是元气能量不足;能量传递异常,主要表现为肉身细胞能量异常。元身元气不足导致肉身细胞能量异常是疾病产生的原因,这就是时空医学的疾病观。时空医学的疾病观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既继承又创新的临床方法

堪称一绝的时空医学诊断方法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唐氏苗医独家脉学、舌像形质辨证和时空全息体感。弄清了疾病的演变过程,我们找到慢性疾病对治的四个思路:延缓元气的消耗速度,增补元气;疏通经络,增强脏腑的整体功能;针对器质性病变部位实行内病外治;对空间信息病使用无药疗法。

3 完全自主研究的内证实验体系

内证实验是研究元身的实验方法。时空医学的内证实验体系,是医学史上第一个内证实验体系。

内证实验完全不同于基于仪器观测和生化分析的现代实验,是一种直接在理论构建者主体内进行的精微实验,这类实验完全不需要现代实验室的外在条件,只需主试者自身精密,系统的训练。

内证实验是一种个性化实验方式,只能由每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自我体验,如鱼戏水,冷暖自知。自我体验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性,这是“自我”的价值所在。

二、时空医学对中西医的发展与创新

时空医学是以人体内证体验为基础,吸取中西医之长,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博采中国丰富的民间民族医疗保健之精华而创立的,并在临床上被缕缕验证了奇妙效果的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学科。时空医学参照了中西医在理论和临床上的实践成果,注重两者的融合,也居高临下地看到了两者的发展瓶颈。

根据两身论,西医眼中的“人体”其实只是人体的一部分――肉身。西医理论对于肉身中各组成部分的物质结构形态,认识比较深刻。它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实验医学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在生理、病理、解剖,细胞、微生物、大分子、分子等繁杂的基础分支学科中,与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同步,对人体结构的研究提供微观支撑。

中医更注重宏观,整体的把握,重视两身的联系和对比。中医的三大基础理论――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从宏观上对于两身的物质组成、相互关系和运动特点进行了阐述。

西医由于对于宏观的把握不足,对于元身缺乏基本的认识,找不到人体系统化研究的途径,只能在微观研究上越走越远,学科分支越来越繁多。拿研究肉身的方法去研究人体,以偏概全,导致西医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几乎束手无策。

中医最大的问题在于发展,实际上,由于内证实验方式难以普及,甚至许多具体方法失传,更因为大多所谓中医不去修练,导致中医几千年来发展缓慢,甚至不少方面在倒退,对许多药理药性也存在曲解。

正是因为中西医的成就,时空医学才有面世的可能;正是因为中西医的不足,时空医学的存在才具有非凡的意义。她消除了中西医的对立,为世界医学界携手提供了可能。医学正站在十字路口。

三、时空医学是内证医学

时空医学始终坚持走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实证医学道路,并坚信未来医学的研究方式是“外实验与内实验”相结合。外实验是西医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借助仪器对肉身进行观测;内实验是时空医学的内证实验方法,依靠自我对元身进行内观和感悟。

对内证的理解过程,也是对科学重新审视的过程。内证尚未被现代科学认可,它对现有科学的实证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科学本身。

四、时空医学的民族性

时空医学身上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气息,中华民族的气息。时空医学继承并发展了民族传统医药。难能可贵的是,在她的理论指导下,一些更具民间特色的疗法重新焕发青春,在时空医学的临床治疗方法占据一席之地。

第8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经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7-02

心理学家曾统计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人生及社会问题。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已切实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以及病后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现代医学新贵的出现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和患者康复治疗有着显著地积极效果。

1 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1.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分析、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心理科学乃至脑科学的重要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多学科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潮流,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以及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为各科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研究空间。但不管临床心理学如何发展,其心理学基本理论仍将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而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一门实用性临床技术。

1.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即精神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如理解、同情、支持等心理反应都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就是生活中的“心理药师”。狭义的心理治疗,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广义的心理治疗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理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减少焦虑、忧郁和恐慌,改善病人的非适应,使患者能以较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有数百种,多数治疗方法是短程、整合的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分析治疗。心理治疗最初仅限于精神病人的应用,发展至今,已扩展为各个领域的心理障碍、社会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的处理。

2 康复医学与神经康复

2.1 康复医学:康复的定义,即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指导性训练和治疗,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自身潜力,逐渐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等各方面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核心。许多疾病临床治愈出院时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脑血管病、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骨伤疾病的致残等),还有一些现代文明病、老年病、身心疾病的功能障碍也与缺乏运动有关,光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康复医学不仅强调主动的功能锻炼,而且强调在生理功能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以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实际运动及生活能力,并建立起战胜疾病、顽强生存的自信心。康复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的一种扩充和延伸。

2.2 神经康复: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而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脊髓病变)是康复最重要和治疗最早的适应症。另外,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需要康复医疗服务,而脑血管病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其致残率相当高。这些情况都体现出了神经康复治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神经康复是神经瘫痪、各种脑病、老年病最关键的医疗服务之一,它的实施和应用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安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心理治疗与神经康复治疗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认知、社会活动等都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影响。神经疾病中由于残疾发生、身体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难以完成,而且患者病后长期脱离与社会的交往,家庭、社会支持不良,易使患者自我评价偏低,产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障碍。这些患者出院后在进一步的神经康复治疗中,如果能辅以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支持疗法等一系列的积极心理治疗,对于减少患者由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并提高他们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有着显著地积极意义。不仅能使他们在挫折中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自我调整,产生足够的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此可见,心理治疗对神经康复的潜在影响是其它治疗方法所替代不了的。对神经系统瘫痪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接受现实,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进行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各种心理障碍会逐渐消除,神经抑制也会逐渐的解除,从而使得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使他们完全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的结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大量的卫生资源,提高病床的周转率,这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法建、彭剑飞、杨丹燕.《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 朱镛连.《神经康复中的运动疗法及现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

[3] 张海霞、乔天梅、高萍.《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重的重要性》.《当代医学》,2009(09)

第9篇:运动医学的发展范文

【摘要】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4] 刘吉.中医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