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时代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每一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也改变着产品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就是信息为主导的行业它要分析现存事物和设备的状态然后设计出新的更为优越的产品。
一、信息时代下的工业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在硬件及软件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也因其快捷、高效、准确、精密和便于储存、交流和修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工业设计的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设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用计算机来绘制各种设计图,用快速的原型技术来替代油泥模型,或者用虚拟现实来进行产品的仿真演示等。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并行结构的设计系统,将设计、工程分析、制造三位一体优化集成于一个系统,使不同专业的人员能及时相互反馈信息,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保证设计、制造的高质量。
随着人类社会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二、信息时代工业产品设计的特点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关系。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辟了设计的崭新领域,先进的技术必须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才能使技术人性化,真正服务于人类,设计对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信息时代,电脑系统已承担起设计过程中的大部分事务性、重复性的工作,而只把机器难以做到的事,思维和创造留给设计师,从而改变了技术密集型人才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局面,这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鲜明特点。工业设计的真正发展则是在近50年现代大工业摇篮中,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更促进了工业设计的飞速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为设计教育和现代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而根本的变化。计算机的引入替设计师完成了大量的理性工作,而设计师则可以更多地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
三、工业产品设计的趋势
信息和网络时代的现代设计也从越来越单一化走向综合化、全方位化、系统化,不仅能提品的外形设计、工程设计、形象识别,而且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品牌策划、企业网站设计与维护,甚至企业管理等诸方面的服务,现代设计及相关服务已成为企业发展与决策的重要因素。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企业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产品的智能化,构成了人机符号认知系统的新语境,使人对产品的认识和操作改变了以往人与产品的接触关系,从而使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环境安全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同时,产品设计与互联网联合的必要性取决于消费行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已从理性消费转到感性消费,他们的权利变得空前强大,市场定位变得越来越细,种种原因要求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以最大的能力满足消费者的选择,使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利用网络进行生活和商务办公已成为现实,而现在只需要发掘和利用其潜能,网上购物将成为未来生活中的主要的一种购物形式,而实地购买将成为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娱乐。
21世纪信息时代具有的特点:
1、用纸记录信息和知识,过书本传递知识.;
2、有电视、电话、互联网;
3、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知识爆炸;
4、变化加快,技术含量增大,复杂性增加。
Elliot Masie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是数字化学习领域的先驱。他是培训与发展领域的大牛,是一间名叫MASIE的专门研究学习与科技的智库的创始人和总裁。Elliot Masie是一位未来学家、分析师和研究者,他是智库Elliot Masie中心的《学习趋势》(Learning Trend)杂志的主编。Elliot Masie的主要职业兴趣在企业学习、组织绩效和新兴技术。他是许多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的顾问。如果我没搞错的话,E-Learning这个概念就是Elliot Masie首先提出来的。有人用“E-Learning=Elliot Learning”这个公式来说明Elliot Masie在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好了,还是回到“指尖知识”这个概念吧。所谓指尖知识,其实就是应用诸如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其他各种社会性网络以及企业、单位和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迅速快捷地检索和获取信息的意识、知识与技能。由于它是经由电脑或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键盘输入来检索获得的,所以,Elliot Masie就将这种便捷获取信息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形象地称为指尖知识(Fingertip Knowledge)。
“指尖知识”这个概念,与我说的“搜索就是学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记得在我的博客上,当我谈论“指尖知识”和“搜索就是学习”之类的话题时,有许多朋友在线参与了讨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比如,有网友评论说,无论是Elliot Masie的“指尖知识”概念,还是我说的“搜索就是学习”,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是针对非正式学习的;也有朋友指出,“片段化信息或者知识的学习”不能替代“较为扎实的基础性学习”。
如果要补充的话,我想表达这样几个意思:
1.“指尖知识”其实在本质上与“搜索就是学习”是一致的。
2.“搜索就是学习”主要适应于成人学习,或者说是成人的非正式学习。
3.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这种学习也可以看作是正式学习的一个补充。
4.“搜索就是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或者说是Masie所说的指尖知识,将在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知识,业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学习技能和生存技能,也是信息时代每一个人的众多知识中的首要知识。
为什么说指尖知识是信息时代的首要知识?因为当你掌握了指尖知识,其他一切相关的知识、困惑、问题,你都可以经由搜索引擎和你自己的搜索实践使其迎刃而解。有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谷歌之”,此乃信息时代的第一知。
几年前,在我主持翻译《世界是开放的》一书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在翻译过程中受益良多。在该书书稿的审校阶段,我发现该书的第二章就是谈论搜索的。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承担了这一章的翻译任务。总体来说,翻译得还不错。但是,在审读的过程中,我的有关“搜索就是学习”和指尖知识的观念又一次被柯蒂斯邦克(Curtis Bonk)先生印证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这一章里,有一节的标题是Waste of Bandwidth,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浪费带宽。书稿中提及Seymour Papert教授在越南河内遭遇车祸,作者从自己以前的一个学生那里得到消息,但是消息太简单了。于是他在网络上搜索,左搜右找,最后找到了Andy Carvin教授的博客,在这个博客上有更为全面和详尽的关于Seymour Papert河内车祸的消息。于是,作者发感慨说,前面所做的搜索,真是浪费带宽(Waste of Bandwidth)啊。
问题来了,作者到底是指Andy Carvin的博客呢?还是表达自己浪费带宽的感慨呢?这实在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网络,我们恐怕是很难知道的。
审读到这里,我就必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搜索,通过搜索,去看看,Andy Carvin的博客的名字,是不是就叫“浪费带宽”(Waste of Bandwidth),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作者到底是在指Andy Carvin的博客,还是表达自己浪费带宽的感慨。不进行进一步的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难以获得的。
一查阅,嗨,Andy Carvin的博客名字还真叫“浪费带宽”(Andy Carvin's Waste of Bandwidth),如有时间,你也可以上去瞧瞧!
Johnnie为什么要谈论这件事情呢?我曾认为,搜索就是学习。可是人们到底是如何进行搜索式学习的呢?通过这个小故事,至少我们可以感悟到这样几点:
1.搜索式的学习,是一种按需学习(Learning on Demand)。
2.搜索就是学习,这里所谓的搜索也好,学习也好,都是按需进行的。学习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发生的。搜索也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发生的。
3.搜索式学习,搜索和学习是伴随发生的。也就是说,学习的时候,按需搜索;搜索的时候,是带着问题去搜索,通过搜索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学习就发生了。
教师知识素养有量与质两个维度的标准。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关于教师知识素养的论述,更多强调了教师知识渊博这项标准,突出的是教师知识素养的数量规范。例如,荀子强调博习是为师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必须达到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不陵不犯、知微而论等要求。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人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后来,这个“一桶水”又发展为“长流水”
“自来水”等新要求。如此等等。渊博(博习)、“一桶水”“长流水”等提法,关注的都是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在知识掌握上的数量优势。应该说,比学生更有学问,这是为师的基本条件。充分强调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总体来说,在信息不够发达的时代,教师比较容易达到知识渊博(相对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总量而言)的素质要求,终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是,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更新非常快,信息传播方式复杂多样,教师是否还一定会比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呢?这是值得观察和思考的事情。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我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吴建民校长主编的《阅读·求知·超越》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收录了该校10位六年级同学在学校开设的“学生讲坛”做学术演讲的文稿,以及相关的点评与感受。说实话,孩子们演讲论题之宽广深入(如匈奴的传奇、大秦统一之路、走近马可·波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等均是学生演讲的主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孩子真可谓学富五车、博闻强记。我想,如果让自己未演讲这些论题,还真比不上孩子们。怎么来看这件事呢?小学生演讲出书,无疑是个别现象。但是,个案背后反映着时代的共性,这就是信息时代学生知识来源日益多样化,知识视野更加宽广。当学生变得见多识广的时候,原本知识渊博的教师也就不再那么知识渊博了。也就是说,在信息社会里,教师原来具有的知识在掌握上的数量优势正日渐缩小乃至逐步消失,这是当前教师在知识素养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正视这一严峻的现实!
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教师未必比学生知道得多,经历得多。或许,当老师教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时,学生说他早就去武夷山旅游过了;当老师讲解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时,学生说他看到梁启超写的传记里并不是这么评价的;如此等等。在信息时代,教师会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来自学生的知识信息挑战。由于学生信息来源非常广泛,教师想要在各方面都比学生了解得多,事实上已经很不现实了。也就是说,数量取胜的知识素养战略,似乎已经失效了。怎么办呢?面对这种局面,改变教师知识素养发展的战略方向,或许就成为自然的选择了。简单地说,这种新方向就是由数量取胜转向质量取胜。所谓质量取胜,就是在不断扩充教师知识信息总量的基础上,努力改善教师知识掌握的质量,提升认识的深刻性和系统性。质量取胜不是排斥数量取胜,而是力图超越数量取胜,即量与质兼顾,追求知识的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这是对教师提出的知识素养的更高标准,也是教师应对知识爆炸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在信息时代,一个有学识的教师,是知识渊博的教师,更是见解深刻的教师。
因此,为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师必须在提高知识素养的质量上下大功夫。下面提几点建议,让我们一起共勉。
第一,促进知识结构化。结构化即在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体系)。例如,在数学课程中,有各种具体的数概念,如整数、分数、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等。把这些具体概念梳理为数概念系统,就是一个知识结构化过程。在一个学科中,一些不同的命题也需要整理为命题系统。通过知识的结构化,可以为具体概念、具体命题提供合理的坐标参照系,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范围。教师要努力掌握各种知识,还要很好地整理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其成为结构良好的知识系统。
第二,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理解水平是衡量知识素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理解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掌握了的知识。在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于追求信息的丰富多样而忽视信息的深入理解,结果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而迷失大方向。在知识修养上,教师要注意克服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时代通病,对一些专业问题、基本问题要抱着深入钻研的态度去学习,力求深刻领会、透彻把握、融会贯通。这样,才能面对各种复杂局面而保持清醒头脑。
[关键词] 现代管理;信息;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6. 040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6- 0064- 02
信息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现代管理也只有顺应这个大趋势才能取得成功。
1 管理的目的
管理无所不在。琼·玛格丽塔博士认为:管理不是领导者的专利,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公共部门同样也需要管理。那么,管理是为了什么呢?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所以说,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2 如何营造现代管理
2.1 分权管理
以往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集权管理,它是依靠金字塔形的等级森严的组织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实施集权统一指挥和控制,其基本运营规则是上层决策,中层传达,基层执行,这种组织形式已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变化速度快,决策行动就要快,这就导致决策权力的下放;现代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中间管理层次的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削弱,新的时代呼唤着进行一场全新的组织设计思想的革命,即要求我们要重视分权管理。
2.2 信息管理
信息时代的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是以信息为发展基础作为时代特征的社会。因此,信息将成为各个部门获取效益的主要手段,每个时代化的组织都必须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运用。电脑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以迅速、及时地从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各个组织应该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把握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和新消息,充分利用全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宝库和精神财富,加快自身的发展。另外,开发信息资源,还必须高度重视组织内部人员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使之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智能型劳动者。由于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再造组织的无限生机。
社会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对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及其成员应遵守有关道德规范,要强化信息竞争观念,促进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
2.3 人本管理
管理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底以什么为本,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人的创造性已成为主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组织能够取得效益的主要途径就存在于人的本身,在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管理要以人为中心,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有人把成功管理的最重要的两条基本原则归结为组织的自豪感和其对工作的满腔热情。
人才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要构建组织的人才高低,广泛地选拔人才,积极地培养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人为本也意味着,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现代管理的核心也应该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2.4 创建组织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诞生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广大员工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脑力劳动在劳动构成中的比重已越来越高。脑力劳动的劳动强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如果说传统管理的从严治人、加强监督的外部控制方法对有形的体力劳动曾经卓有成效的话,那么对待复杂的、无形的脑力劳动,则必须转移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轨道上来,这就需要通过管理文化即创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组织氛围,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凝聚组织成员的各种力量,激励他们不断奋进,并且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而培育共同价值观正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
2.5 创新管理
信息时代是急剧变化的时代,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将为创新管理所取代。正确认识创新活动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优化创新这一管理职能。创新首先具有不确定性,包括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战略不确定性。其次,创新具有受抵制性和偶然性。另外,我们还必须警惕在某些情况下,创新所带来的破坏性,有的“创造性破坏”影响如此深远和广泛,以致它们常常在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的同时会破坏一个现有的产业。我们归纳和总结众多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创新过程一般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导出想法的概念化阶段,即提出构想;②产品技术化并使之适应市场需求阶段;③完善这项创新并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的阶段。
2.6 战略管理
组织没有战略,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战略管理的总特点是重视对环境、机会与威胁的研究,从而可以使企业或其组织能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管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事物在不断地发展。未来的信息时代是什么样的?业内人士也说不清楚,电脑年年变小,功能却年年变大。我们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好好利用信息,才能拥有完善的现代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泽厚.罗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89-01
一、营销理念产品创新
产品是贯彻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从始至终的核心,也是一切营销活动的承担者。作为营销人员你是否了解你的产品,是否了解市场需求。是否反思过以下问题:
1、产品在市场上与竞争产品是否同质化。
2、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方面与竞争产品是否有明显差异
3、产品在客户心目中是否有独特的优势
如果产品存在以上类似问题,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些问题一旦出现说明产品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创新。企业可以根据同类产品的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产品的优势和弱势,通过目标市场行情分析,充分考虑企业可用的有限资源,努力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就一定能够找到。
传统营销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的链;在信息时代,客户掌握选择的主动权。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以低廉的费用,与网络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企业进行双向、全面的信息沟通。这是传统经济体系所无法涉及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即时互动的特点使顾客参与到营销管理的全过程成为可能,企业和客户的不断交流,清楚地了解每个顾客的个性化4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费用,顾客购买的方便性,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勘)需求。
二、营销方式创新
关系营销的倔起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种被称为关系营销的概念正逐渐称为营销新热点。所谓关系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维护和巩固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成熟交换及履行承诺为主要方式,使企业的营销目标在与各方的协调关系中得到实现。关系营销理论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系统论的观点是: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对于每个系统来说,它必定从属于一个更高级的系统,即与一定的环境发生联系。
一方面,系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映性,能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仅就单个企业而言,中间商、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及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企业不但要适应外部环境,而且还应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根据这一理论,关系营销将营销视为一种关系、网络相互动行为,并由此导出结论:驱动市场的不仅是竞争,更是合作。 合作意味着所有团体都要积极地承担责任并使关系和网络发挥功能。在此理念下,营销市场上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营销和销售部的努力,而更需要整个组织的紧密结合,以及与外部相关机构所建立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关系营销中,供应商、竞争者乃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通过无往不至的网络和企业紧密相联,这种格局模糊了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使企业能更好地溶入自己为之服务的社会中。 在前信息时代,人们给予竞争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合作。因为就一个企业而言,可供运用的资源有限,活动的市场空间有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只能进行有限的信息沟通,能够为各企业分享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前信息时代缺乏充分分享资源、信息和利益的机制。撇开超经济力量的影响,企业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竞争因素,以谋取相对有利的市场地位。攻击性广告、竞争性定位、对消费者的信息封锁,诸如此类的竞争行为,都源于此。 而在信息时代,网络的无限空间充分突出了合作的重大意义。网络使得任何企业可以在全球开展业务活动,但任何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这一交易功能的。如果没有高效的物流通道,不充分借助企业外部的力量和资源,企业不可能将产品直接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消费者手中,交易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信息时代,一个企业通常只执行具优势的职能,非优势的职能则交由其它企业负责。既然企业只执行优势的职能,非优势的职能由别的企业负责,那么企业就必须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拥有为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对各项职能的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的关系营销还体现在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外部各有关机构的合作上。传统的企业营销各环节原先由不同部门和人员负责,这种分工固然能减少重复劳动带来的资源浪费,但同时增加了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协调成本。对大型企业而言,这种成本是十分高昂的。然而,网络使分工和合作得以有效结合,可以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生产――价格变动――销售――服务融为一体,营销各职能、营销和其它部门之间能保持持久的合作,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营销的功能。
三、营销策略创新
[关键词]信息社会;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之称为信息社会。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与信息时代接轨,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信息化时代
1.信息化时代历史背景。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国旗、军队和货币是第二次浪潮国家的象征和的标志,第三次浪潮的全球化趋势将打破这类国家模式和封闭状态,信息一体化将使国家之间传统的国界概念逐步淡漠。
2.信息化时代本质。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将进一步实现民主化、平等化,这反映在社会政治关系和经济竞争上也许会有新的形式和内容,胜负则取决于谁享有信息源优势。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必将带来全新的格局。
3.信息化时代特征和趋势。从全球范围看,有下述若干重要特征可以证明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首先信息产业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实现制造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化,从而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革命;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发达国家正在由规模经济向非规模经济和聚合经济过渡,从而使受规模经济观念束缚的工业化国家和企业从信息和信息经济中获得了活力,最主要的资源是全社会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
4.信息时代的四大特点。一是智能化。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成了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二是电子化。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厂化的机器作业,有人称之为“柔性生产”。三是全球化。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信息技术及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四是非群体化。在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交换遍及各个地方,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信息交换除了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以至将成为主流。
二、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
1.企业管理观念创新。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一是“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二是“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
2.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二是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三是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二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5.企业形象管理创新。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二是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利嫒,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
[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关键词:文本视觉化;信息秩序化
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信息时代的视觉需求分析、视觉信息图表的定义,从语言之美、时空之美、意蕴之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信息图标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应用。
一.信息时代下的视觉需求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消费产品更加智能化,也是人类的活动的步骤迅速加快,这些都使我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增。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无法忍受信息的延迟回复,服务商、供应商等为了提高自身效益都力求迅速的对需求或者变化作出快速的回应,来争取宝贵时间。路线示意图、机场、车站等标识只是信息时代下的开端,各类商场导视图、建筑规划图和气象勘测图等都在超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传达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也是通过时间语言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现代社会是充满活力和交流的社会,各种设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设计,也就没有所谓的现代生活,是各种设计让人类的生活高效并且充满乐趣。
在现在网络的时代,人们并不是缺乏信心,而是每个人如何快速方面的或者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的设计使信息在现在状况下的传达更加准确、准确、易于识别。相对于那些普通的文本,视觉化的信息能够更加紧密的陈述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比单纯的文字表现出来的更加直观、快速、生动。
二.信息图表设计的概念
平面设计和统计学结合的一个学科方向就是信息设计,其特点是感性和理性并重。信息设计最早起源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最早是通过信息图表的设计找到了霍乱疫情人的位置和源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平面设计师阿兰·格拉德·弗莱彻旗下的实验室第一次使用了“信息设计”这个术语,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统计然后由视觉进行表达,与传统的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等完全分别开来。此后,通过美国统计学家爱德华·塔夫对信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信息图标设计的概念。信息图表主要就是指信息、知识和数据等通过视觉化表达。通常适用于复杂信息高效、清晰的传递。例如地图、教材、技术性文档等。为了优化信息的传递,信息图表在计算机、数学、统计学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视觉信息图表”是1976年美国著名图表信息设计家理查德·乌尔曼提出来的。在这个概念中,视觉语言被应用与信息图表的设计之中。视觉信息图表设计被看做是构造信息结构的方式,信息结构设计师的基本任是设计如何表达其设计信息,也即信息结构设计师应该能够在复杂环境的信息中提取主要内容并能够将其清晰、美观的展现给大众。在信息图表中把视觉语言作为传达信息的方式,可以将文本形象化、信息秩序化和时空层次化,通过在图表中综合运用图像、文字、色彩、符号等视觉信息并利用一些手段处理某些单靠数据或文本很难表达和解释的信息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视觉语言提高信息图表中所要传达信息的丰富性、感染性和交流认识的效率。视觉语言也能将信息图标中的视觉审美艺术同量化,也能够和准确的数据文本信息相结合能够容易形成易于理解并且具有戏剧化色彩的图形格式,一方面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兴趣去理解数据文本所要传达信息的差别、趋势及变化,非常有益于数据、文本信息的传达。
三.视觉语言在信息图标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视觉语言应用在信息图标设计中能够通过视觉来传统信息图表所要表达的信息,它能够把抽象的文本信息和数据信息视觉化,能在人们在获取信息时提供更加简单、直观的理解,塑造出信息图表的独特之美。
1. 语言之美。文字作为语言的形态和载体,通过不同的字体来表达相同的文字,能够给读者新颖的感受;信息图表中的图像如插图、照片、点、线、符号等,这些都是视觉的表达,通过设定信息图表的主题和内容来表达其所包含的重要因素;信息图表中的色彩,是表达其思想的媒介,通过不同的配色表达不同的意味;信息图表中情节的起伏所展开的时间及空间,读者在领会文本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联想中的意境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互动。美妙的设计往往是通过简单的元素表达的,信息图表设计中的视觉语言通过调用文字、图像、色彩、时间空间等元素来构成信息。将单纯的文本和数据信息等转化为具有丰富层次、并且有趣易懂的可视化形态,使读者轻松、快速的获取信息图标中所蕴涵的信息。
2. 逻辑之美和时空之美。“形状树形图”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把平面信息立体化,当然也可以通过视觉的效果讲不同时段所发生的信息呈现于同一个平面中,就可以将信息趣味化。信息图标设计中利用视觉语言,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信息和智慧的文本信息融合在一起,诱导人们的视线结合视觉符号的编码,使各种信息由无须走向有序。
信息图表设计能够利用视觉语言,这是一种非常富有想象力和智慧的信息设计。在这种设计方式中,空间时间化,时间空间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共生又互相作用,共同体现信息的价值。
3. 意蕴之美。信息图表设计中利用视觉语言使的信息在传递和交流中除了能够体现理性的思维及逻辑结构,还能够通过视觉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来实现设计中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使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有一种美感的享受。
四.结论
信息图表设计是视觉设计的新领域,它是一种富有潜力、能够跨越语种屏障的设计语言。所以信息图表设计将会满足目前信息时代人们对视觉的要求,形成现阶段信息时代视觉的新景象。其应用也将延伸到平面印刷媒体、科研领域、公共环境视觉导航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闫如山.新媒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研究[D]. 苏州大学 2007
[2] 叶苹,段佳.图表设计[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4.
[3 ] 胡书可.图表艺术化设计的表现原则探析[J]. 包装工程,2009(9)
关键词:创新教育 信息人 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教育概念和人才概念。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相应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也在发展。在农耕社会和农耕文明中,教育不具有普遍性,而是贵族,地主,官绅的特权。虽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私学,但是私学在历代以来,总体来讲,一直无法与官学相抗衡。“学而优则仕”,农耕文明的人才,精英是为了做官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中国古代的人才是会做文章的人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革命的爆发,世界进入了工业社会,科技推动社会更快速的发展。所以,工业社会需要科技人才,有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了。信息化社会,不仅仅需要科技创新,不仅仅像工业社会一样需要科技的发展。它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更新,经济管理方式方法的更新,都源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大家能够更便捷,更快速的获知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信息。信息的大量涌入,让人们目不暇接,面对图书馆里的万卷藏书,面对书店里的琳琅满目,面对百度谷歌里的海量信息,如何才能择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真实的信息,整合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给现代人才带来的挑战。
农耕时代的教育,那满嘴的之乎者也早已过时,工业文明从科技发明创造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信息时代极大加速了这个过程,信息的穿插、交织、碰撞、融合、转化,使创新,换代更加快速,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促进了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等。这一切创新都需要人才,而人才也不是天外飞物,而是培养而来的,继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后,创新教育应运而生。创新教育就是在信息时代中,为了追赶时代的浪潮,为了成为飞驰电掣的时展的弄潮儿,所研究和倡导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时代的精英,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的。创新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信息人的。
一、创新教育培育信息人
1.创新教育培养信息人的信息意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微博中,有些人还在谈论“愿网络越来越真,相信它会越来越真。”或者有人说“很多人说网络假,反问道:难道现实很真吗!?”信息只是信息,它有可能是真的,有可能是假的。如果期望信息都是真得,或者对网络上的信息一律都接纳,认为是真得。这便是不具备信息意识。具备信息意识的信息人,是知道信息有真有假,是知道信息繁复混乱,需要自己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辨信息的真伪,筛选信息的优劣,迁移信息,整合信息,归纳信息,整合信息的。创新教育需要培养信息人的信息意识。只有拥有了信息意识,才能有大量基础知识的收集,积累,编排。信息人总是在信息的刺激下,在头脑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创意的。在新的计划实施中,新的信息又介入,新的创意和方法,又运用信息的方式传递出去。
2.创新教育培育信息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创新教育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在信息时代,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首要的前提和基础。若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也必须是信息社会的信息人,具备高超的信息处理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是,在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信息意识的前提下,依据这样的信息意识去行动,去处理信息。这包括在信息的海洋中,犹如大海捞针般的寻找真实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不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而是踏浪而行,按着既定的计划和方向,筛取信息,梳理信息。只有创新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信息才能和创新活动产生联系。
3.创新教育培育信息人的管理信息的能力
创新教育培养信息人的管理信息的能力指的是,信息人在信息的海洋中,在背景信息中,筛去了错误的,不真实的,没有用的信息后,对信息的进一步的归类和归纳,截取有用的信息,梳理出条理来,分门别类的管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整理信息时,又产生新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演绎,和背景信息一同,相互补充,相互顺应调整。
创新教育培养信息人创造信息的能力
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意的,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而信息时代,通讯设备的发达,导致知识翻新加快,导致科技飞速发展,这不得不给这个世界的人类更大的压力。人们需要更多的创新,而创新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就是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培养信息人归纳总结演绎信息的能力,需要信息人具备信息整合,资源整合的能力。在背景信息的筛选下,整合出自己的东西来,这就是新的信息的创造。这就是创新,创新就是信息的重新整合。信息整合就是符号化的实践创新。比尔.盖茨是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都是别人发明创造的东西他拿过来加以变化、重新组合,进行开发,最终使他成为全球首富。没有之前的网络知识的铺垫,没有海量的对网络行业的研究,没有创意,就不会有创新,就不会有比尔盖茨的今天。
二、信息人对创新教育的能动作用
创新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是符合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培育信息人。同时信息人对创新教育也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这具体体现在:
1.信息人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信息人是创新教育的主体,这有两方面的涵义:信息人是创新教育的培养对象,同时,创新教育的施教者,第一线的教师队伍,也必须是信息人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培育出优秀的信息人才,老师必须是信息人,必须是专家。在我国,创新教育已经提了大约有20多年了,可是在实施方面,总是困难多多。追根究底,是因为施教者,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并没有搞懂什么是创新教育,怎么开展创新教育,怎么培育创新人才。关于如何培育创新人才,仍然知识诉诸于口端笔尖,而没有实施于行动中。在信息时代,信息意识还没有在教师队伍中深入人心,又怎么去培养信息人呢?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什么都别说,我有一句话对家长说的,教育孩子上就‘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句话都别说。”难道不是吗?只有教师队伍拥有信息意识,成为信息人,才能教育出信息人,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
2.信息人是创新教育的辅助者
信息人是创新教育的辅助者。创新教育的教育策略需要信息人去制定,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需要信息人去设计,创新教育的教材的编写需要信息人。应试教育多年,如何能空中造楼,如何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首先是需要理论探讨的,需要借鉴和结合古今中外的教育模式的,这是需要资料查询和收集,需要多方面的资源的整合和搜集的。这不仅仅是教育第一线的老师的工作,在这之前,所有的教育资源和设备都需要整合,需要借鉴国外的创新教育的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马永红等写的文章《从两个创业计划看美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1】就是对美国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
3.信息人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只有整合教育资源,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筛选,在理论上,符号层面把创新教育的实施,开展理清,才能真正的大刀阔斧的去实际操作和运用。信息人是先锋,是实施者,是施教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