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生态经济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经济模式

第1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牧童式经济 太空人式经济 对策与措施

一、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我国的许多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的轨道上来[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学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2]。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生态学原理

1、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包含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是一个正负的双向反馈,如果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如果要维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靠它们相互之间的正负反馈调节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制。而实现生态经济正常运转,必须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承载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一定弹性度,这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制约、支持条件。

2、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

资源的有限性与牧童式经济。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社会来说尤其如此。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尖锐化。

太空人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特点,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的,它所导致的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灭亡。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 economy),争取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能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工业经济的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其本质就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

鲍尔丁认为,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经济体系将能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对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这种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这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这种循环性能将保证废旧商品不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而是转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从理论上将,这种经济实施后,地球上就不会再有废物。太空人式经济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原则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即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类应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即人类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顾及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可以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实力,同时也可促进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入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3、正确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表现,社会效益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桥梁,社会效益是目标。发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工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生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迅速扩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城市是人类根据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经济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人类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时代产生的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新产业的创新,如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环保工业,广泛开展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5]。生态农业正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目标就是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优良的传统农作技术及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提出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态工艺系统。目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如沼气发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磁能的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6]。

3、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是指既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又满足环境资源保护需求的一种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提倡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废物的资源转化率绿色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绿色贸易,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 ,将市场定位于绿色市场,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应用生态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市场,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7]。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用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去思考问题、亲近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以其高品质、高价位逐渐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商品华丽的外包装已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档产品甚至推出了零包装理念和措施;高科技纯天然的产品如天然彩棉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参考文献:

[1] 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白新等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14.

[2] 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8~359.

[3] 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329.

[4] 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5~206.

[5]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6~7.

第2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第3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 县域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生态旅游业 发展模式

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国际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经济逐渐得到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认可,国外学者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不少探究,其中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模式是:

1.太空人式经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K.E.Boulding)在《未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一书中认为,近代人类社会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世界各国工业界的经济体系是一种不独立和不完整的开放式的生态系统,这种牧童式经济(cowboy economy)几乎完全丧失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时刻输入大量资源和能源,同时又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由于无法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这种体系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给环境和人类的长远福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维持下去的,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 economy)。在鲍尔丁看来,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太空人式经济体系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此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太空人式经济能够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其本质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太空人式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2.B模式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在其《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中提出了生态经济发展的B模式。他认为,当今的全球文明,是基于环境上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一种将导致经济衰退并且最终崩溃的模式。目前,环境恶化趋势正在削弱全球经济的基础,环境支持系统的继续衰退,任何社会都将无法赖以生存。因此,重构全球经济已刻不容缓,人类未来的发展必须转向B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他指出,B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重构全球经济,使之能够支持;二是采取一切措施消除贫困、稳定人口,并且恢复希望,以吸引发展中国家的参加;三是通过先后有序的努力恢复自然界的各个系统。对于中国的发展,布朗指出,中国经济如果继续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将在2031年达到目前美国的水平。那时的中国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也就达到当今美国的消费水平,人口数字庞大的中国资源消耗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领先从以高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破坏环境和牺牲生态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强物质化西方经济模式即A模式向以人为本、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即B模式转变。

二、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部分,因此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尤为重要而迫切。县域生态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孵化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基于对县域生态经济内涵的认识,根据我国地域辽阔、类型多样、且各地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很大的特点,我们认为,我国县域生态经济的模式应当多元化,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生态农业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还包括了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和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不同地理、资源优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主要有:

(1)生物立体共生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利用生态位和生态共生竞争及相克的原理,将在生理和生态上适应性不同的生物群体组成合理的复合生产系统,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使其对环境资源特别是空间的利用充分合理,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根据生物类型、生物因子的数量等要素,可划分为立体种植型,立体养殖型以及立体种养型等。如河南省南阳市的立体种植型模式主要有粮、棉结合,粮、粮结合,粮、经结合,粮、瓜、菜结合,林、经结合等。

(2)有机物多层利用型。这种模式主要利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来设计生产环节,利用生产环节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优点来实现价值增值和废物资源化目的。这一系统中一个生产环中的产出(或废弃物)即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它包括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型、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型、种养结合,以及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等。这种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比较成熟的生态技术利用成本不断提高已难以为续,如家用小沼气池因费工费力而被液化气所替代,因此,应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创新在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政府应对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给予有力的扶持。

(3)全面规划良性发展型。这种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当地资源优势,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工、贸,优化系统调控,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它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浙江省山一村、江苏省河横村就是采用此种模式进行生态村建设,并因成绩显著而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的。

(4)山区生态农业工程及资源开发型。这种模式主要解决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沙化、盐碱化及荒漠化等问题。主要是对山区、丘陵小流域实施堰、坝、坊等水保综合治理措施和水源涵养防护林工程建设。

2.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根据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工业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近年来,我国生态工业建设模式主要有:

(1)资源节约型。这种模式以“减量、再用、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把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污染、资源开发与恢复重建结合起来,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利用、节约资源的新路子。如在开采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时,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包括城市的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等。针对水资源短缺现状,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对河道和水体污染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搞好工业废水循环和再生利用工程,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主导特色型。这种模式是指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条件,以特色化、本土化、民族化为切入点,按照“有限目标、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不具备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选择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一般来说,县域经济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把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精深加工业为特色的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措施上,应加大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基地的投入,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示范园区型。这种模式是指按照生态链和闭路循环原理,将若干个企业或一个企业集团内不同的子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区域内,分别承担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角色,建立一个物质能量多层利用、良性循环、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工业链网结构,实现园区内污染“零排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规划和治理整顿。如2001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园区实现了生产中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有效解决了制糖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是以生态产业概念改造传统工业的成功尝试。

(4)高新技术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升级换代,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高新技术型是实现我国生态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对生态旅游所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该定义强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景观休闲型。这是一种在观赏森林、山地、草原等生态环境、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新型旅游模式。它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植物园、原始草原、名山水库、沼泽湖泊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为载体,在为游客提供惬意休憩环境、使人们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2)科考探险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生态环境和旅游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观光、科考、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丰富和扩充生态旅游方式。如漂流探险游、瀑布漂流滑翔、峡谷地质地貌探险科考、洞穴遗址矿藏遗址科考、湿地海滨观光科考等。如河南南阳近年出现的江河漂流探险游、南水北调源头游、野生动植物观赏游等即是科考探险型生态游的代表形式。

(3)民族文化型。这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民族村寨直接接待旅游者的旅游模式。它的目标是使游客“原汁原味”的文化旅游需求、当地社区居民经济利益需求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保护需求得到最大程度实现。自然村寨是中国乡村的基本社区,是相对完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自足的社会生活单位。一个民族村寨,包括了该民族所有的文化要素,在这个有限的区域范围内,该民族的各种民俗事象会在特定时间里有规律的展现。所以,它是最全面、系统、集中的负载本民族各类民俗事象的相对完整社区。同时,民族村寨是“原生的”,它处于所赖以生存的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可以给旅游者更真切更深刻的文化体验。

(4)农业科技型。农业科技旅游是把能够吸引大众进行旅游消费生活的农业科技资源,与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文化、农业外文明、民俗风情和土特名优珍稀产品等结合起来,组成农业科技旅游资源系统,吸引旅游者观光休闲,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科技,体验农村风情,享受农业成果。

参考文献:

[1]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智红: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刘云佳:美国专家:中国应走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J].建筑科技,2006(12)

第4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循环经济是继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之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的物质与能量闭路循环流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自出现以来便受到高度重视。作为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的实现途径,生态工业园区紧密衔接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循环型社会建设,同时又紧紧围绕区域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在实现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以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园区内相关企业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及废物的再生利用,能够降低园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间的废弃物转化为原材料,能显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一、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以此设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并完成产业发展与环境共生的架构,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整体的效益。这些理论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指明了其建设的基本理念、发展思路与追求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需要具备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和多种功能,且不能偏废一方。园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实行清洁生产,釆用新技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全程控制园内企业的污染排放,确保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整保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园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教育水平,实现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力争使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三者互相促进,达到三种效益共赢的最终目标。

2、成员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设计园区工业生态链网结构的基础。以经济价值作为惟一目标将使生态工业的多样性大打折扣。要实现工业经济的多样性,首先要目标多元化,它确保了工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和适应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生态、社会等多重目标,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涵盖进去。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可以引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利用它们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

3、有效组织原则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把工业系统视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特类,所不同的是人类能更快和更主动地调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和共生原理,通过对系统内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科学设计,形成有序结构和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以较低的能量消耗做更多的功,以有序的生态链结构对物质多级利用,实现所组建系统的高效性。

4、层级系统原则

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不同层次间拥有不同的性质及行为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不同层次内加以解决。不同类别的企业组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它们共同维护了园区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园区内的能量物质交流交换同样由其来完成,没有交换的存在,就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这就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其他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所在。

5、区域发展及比较优势原则

尽可能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充分着眼于区域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乃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最终转向经济优势,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6、衍进性原则

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工业生态系统将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再生周期,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当然这种调整要受到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实现的。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分阶段实施,在每个阶段都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考虑和比较每个企业迁入,不仅要预测好它的未来生存空间,更要考虑好在系统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系统演替进化的贡献。

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分析

1、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①非生物环境,即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条件;②生产者,包括利用基本环境要素生产出初级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和进行深度加工和生产的高级生产者;③消费者,不直接生产“物质化”产品,但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供自身运行发展,同时产生生产力和服务功能的行业;④分解者,把工业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协作的关系,有的以核心体存在,有的以边缘形式存在。该系统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和增殖性等特征。

2、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特点

(1)追求效率优先,注重效益协调同生效率优先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协调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园区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更为重视生态效率,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排放废弃物的趋零化。

(2)构建耦合关联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利用

园区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之间的耦合关联体系,以横向产品的供应和副产品的交换为纽带,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反复循环,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建立资源利用的交换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尽可能地降低向区外排放废弃物的水平。

(3)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和谐共生

园区具有高度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较为完整的自组织系统,园区采用现代化生态、节能、节水、再循环和信息技术,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共生网络的完善,企业之间的和谐共生。

(4)实施生命周期管理,清洁生产自律

园区实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并且清洁生产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从原料的入园、产品的生产及使用、污染源的产生、废弃物的出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和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形态与运行体系

1、构建企业(产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型企业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生态经济型企业。即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营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生态化转向的企业。

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再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将流出生产系统之外的资源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生产流程中;二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三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厂内其他生产流程中的资源。

2、构建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

在确定园区内企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相互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优化园区内所有物质的使用和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将有条件的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供应网、产业生态链及产业生态园;组织构建产业生态链或者柔性生态产业园。

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循环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水平的核心。它的最高目标是物尽其用、能无空耗,即在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利用园内企业的废弃物质与能量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从企业群整体的角度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

3、构建园区与区域的融合体系

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所在区域的生态及经济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导致双方同向发展现象。能否实现企业、园区和区域的生态融合,不仅关系到园区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全面考虑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1)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融合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只是区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根基于其所在区域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的融合中,首先要研究园区产业发展对区域资源尤其是本地优势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以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作为发展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其次,根据区域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制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开辟园区与区域环境融合的新途径;再次,借助植被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将园区的绿化、美化与功能调节及城镇建设融为一体;最后,及时沟通企业之间的再生物能产生与需求信息,尽量减少由信息阻滞引发的园区企业时间融合性差所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保证园区环境质量的维持和稳定。

2)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融合

在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中,应明确确立园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提升作用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和推进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途径。首先,制定园区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园区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管理、招商引资与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其次,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以园区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为目标,分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全面实现园区信息管理的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最后,围绕园区主要产业类别,建立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同时提高园区职工环保意识与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 李胜.循环经济园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聂帅.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杨雪锋,王军.循环经济: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王元亮.基于产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

[7]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6092)

作者简介:夏青(1970-),男,山东胶南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研究。

第5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林下产业;生态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千岛湖区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项目“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调查研究”(编号:20110634M29)资助

作者简介:徐高福(1963―),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与科技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15903

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笔者提出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与高效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指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为依托,以林木资源为背景,合理利用林下土地、动植物和空间资源,从事林下养殖、种植、游憩等立体经营,从而使农林牧渔和旅游等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林业生态经济模式[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符合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是实现林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典型。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不仅使林业产业由单纯的林木资源向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保持林业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开发林下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综合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多方面的利益要求,是一举多赢的良好选择。

2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最近(2011)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2];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3];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的利用、技术的扶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4]。尽管表述众多,但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3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

3 千岛湖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例

3.1 森林野菜产业

2009年,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申报并获得杭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千岛湖特色森林野菜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千岛湖优美山水为背景,针对森林野菜栽培、加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林下生态型栽培、良种繁育、干制加工和功能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2011年7月27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5]。森林野菜在淳安千岛湖地区率先进行优质高效规范化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促进林农增收,推进淳安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目前已在羡山林场童家畈林区井坑坞建立面积1.5hm2的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在马褂木等高大落叶深根性乔木树种下,种植马兰、败酱等森林野菜。公司将以实施该项目为契机,创新研究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和加工配套技术,在保护好森林的背景下,拓展森林野菜这一新兴林业特色产业,引领千岛湖区森林野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2 林下养殖

千岛湖区以马尾松为主的次生林占多数,树种单一,林相单调。进入21世纪以来,千岛湖区森林景观改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6]。2007年,制定了《千岛湖区万顷森林景观改造规划》[7],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千岛无核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同时也是林下生态经济的一种主要模式。

早在2001年,公司提出在杨梅、枇杷等经济林中适当保留部分马尾松、杉木等乔木树种,形成点块状混交的林相,同时与养蜂、养鸡、养鹅等养殖业相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在金竹牌林场大山林区小坑坞口营建景观经济林8hm2,目前杨梅胸径已有15cm,冠幅2.5m×3.0m;点缀的银杏冠幅1.5m×2.0m,胸径8~10cm,高5m。杨梅每年的经济收入达50万元,纯利润约20万元左右。

3.3 种养结合的农家乐模式

s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所属16个国有林场经营千岛湖周围各类经济林533.33hm2。目前公司形成以柑桔、茶叶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利用经济林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养鸡、养猪,对林地实施种养结合立体开发,以短养长,减少土地利用和林地害虫(特别是柑桔天牛),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改善茶果品质,提高茶果园单位面积收入,促进承包职工增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各经济林经营户进行土鸡肉猪养殖,聘请农业局专家进行指导,联系鱼味馆等宾馆、饭店定点销售,形成了经济种养结合产业化雏形。2010年,在金竹牌林场石塔岗建立了沁沁农庄。采取种养结合――农家乐经营模式,在柑橘园放养土鸡,旅客可以在农庄内休闲度假。

3.4 生态文化游憩

围绕生态文化游憩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兵团文化和千岛湖山水人文底蕴相溶,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千岛湖湖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

2006年,结合姥山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研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规划建立具有千岛湖特色的生态休闲场所,加强林业科普教育,提高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树立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家园的信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活素养,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寓休闲于良种,寓科普于良种,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8]。

4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因为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营基础,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潜力不尽相同,所以,采取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有差别。

(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针对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因为只有充分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影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主要因素,才能明确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措施。

(3)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规划与示范、标准化生产、科技支撑、经营管理、资金筹措等保障体系。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是一项新兴产业,当前我国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林下种养规模较小,林下资源利用少;产业化水平低,只注重初级产品开发,深度开发力度不够,产业链条短,市场发育不全;组织化程度低,被动发展,缺少龙头带动和典型引导;科技支撑力度不大,经营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因此,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加强扶持,完善保障体系,促进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震凡,丰炳财,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4):43~46.

[2] 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2011(8):6~7.

[3] 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4] 李彦玲.浅谈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民营科技,2011(1):128~129.

[5] 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R].淳安: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2010.

[6] 丰炳财,徐高福.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建设理论与千岛湖区实践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2):9~13.

[7] 徐高福,孙益群,姜礼元,等.千岛湖万顷林相改造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08(7):61~64.

[8] 徐高福,刘伟宏,秦国峰,等.千岛湖姥山林业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基地规划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78~82.

Empirical Study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ousand-isle Lake District

Xu Gaofu

(Zhejiang Xinanjiang development Corporation,Hangzhou 311700,China)

第6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方式

1 研究背景。

降低能耗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约资源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共识。铜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形成以采矿、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完整产业链。面临新形势,铜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总能耗高、排放总量多和循环综合利用难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能源、废弃物梯级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和企业内部各工序节点完成生态化[1-3],实现铜产业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2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铜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消费,以及废杂铜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如图1所示。

图1 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

3 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

我们根据铜产业链系统和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了产业链的企业组成,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非物质化设计,构建了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4-6]。对构建铜产业链系统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解释如下。

1)企业组成。根据铜资源分布和铜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以铜为核心的采选冶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构建起共生企业,从而构建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主体。

2)系统集成。针对构成铜产业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使铜业生态化系统低碳运行。

a物质集成。从铜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物质集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铜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铜再生资源,使铜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工业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三废”产生最小化。

b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7-8],对目前铜产业链生产过程系统的用能状况进行诊断,发现“瓶颈” 问题,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考虑过程的操作、控制、安全等因素,选择与确定过程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实现能源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

c水集成。水的原位再生和梯级利用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厂域梯级利用技术和区域梯级利用技术,建立工序内部、厂内、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他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铜产业链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铜产业链工业废水“零”排放。

e技术集成。技术集成是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9-10]。从铜产业链出发,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集成起来,建立最小化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f信息集成。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信息、能源流、废物流的信息,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生产信息、原材料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发展信息,以及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领域的信息,形成铜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论文格式]指通过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铜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铜产品和服务,或者在获取相同的铜产品和服务功能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铜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对采、选、冶、加工生产单位和为之服务单位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或改造。通过比照铜业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对江铜产业链实地调研,对其产业链情况作对比分析。

4 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

我们对江铜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江铜是一家以铜的采、选、冶炼、加工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和控股6座矿山、1个铜冶炼厂、6个铜材加工厂和2个硫酸厂。江铜已建立从铜的采、选、冶到稀散金属的回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本规律:各生产装备和产品前后连接,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整个产业链活动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循环过程,基本实现了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的目标。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介绍如下。

4.1 物质减量化。

物质减量化是指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表现在:

1)优化采选工艺,提高回收率。江铜针对矿体复杂、品位低的特点,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科研攻关,使江铜德兴铜矿采选工艺由原设计边界品位03%下降到025%,多回收铜金属383万t、黄金116t。

2)运用湿法技术,利用废石。对永平铜矿等难选氧化矿,运用湿法冶金技术,共生产合格电极铜870t;对德兴铜矿品位在005% ~025%之间的低品位原生硫化矿展开湿法冶金提铜研究,建成了千吨级电极铜生产能力的湿法炼铜厂,有效回收了废石中的铜资源,减少了铜离子对水体的污染。

4.2 物质再利用。

物质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排放。

1)利用余热发电。德兴铜矿10万t硫酸、江铜-瓮福40万t硫酸2个项目,利用制酸过程中的余热每年可新增余热发电量约1亿kW·h,折合煤7万t。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建立配套设施,进行余热发电达1亿kW·h。江铜化工公司利用制酸产生的余热发电,达1800万kW·h/年、折合煤7272t,这样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2)节能降耗改造。德兴铜矿实施节能降耗变频改造项目,安装的进口MP800圆锥破碎机,改变细碎作业环境和生产能力,年节省电能3435万kW·h,折合12万t标煤。引进22500T/D异抗坏血酸钠出产线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每年减排二氧化硫3203t。

3)综合利用尾矿。武山铜矿采用分级尾砂充填井下采空区,减少尾矿库的排入量,延长了尾矿库的使用年限。银山铜矿以尾砂为原料,开发钙化砖和绢云母等产品。德兴铜矿运用硫化提铜生物技术回收酸性废水中的铜金属,每年可提炼铜金属550t。德兴矿山新技术公司每年从尾砂库中取砂15万t,生产新型墙砖4500万块,年可减少粘土损失约10万m3。

4.3 物质再循环。

再循环是指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1)回收废气,减少排放。贵溪冶炼厂采用先进工艺,通过回收SO2制酸,每年可生产100万t高品质硫酸,硫的利用率达到9683%,减少SO2排放量66万t,还在制氧车间所排出的气体中回收液态氮气和氩气。

2)回收稀散金属,减少废渣。贵溪冶炼厂转炉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改进了工艺流程,使转炉渣选矿能力达到600t/日,经进一步改造,提高到750t/日,每年回收铜金属08万t;对制酸产生的含砷废渣,引进的全湿法提砷工艺,每年提取三氧化二砷01万t;江铜新材料公司运用高新技术,从各种尾渣中回收硫酸铜、铜冶金粉末和稀有稀散金属硒、碲、铼等。

3)回收杂铜废铜,减少资源浪费。江铜大力回收杂铜废铜,并引进了倾动式阳极炉,年产阳极铜10万t。江铜铜达公司采用鼓风炉技术回收不易处理的废铜,年产铜25万t。江铜还对废弃电动轮胎进行翻新,对废油进行提炼,循环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源和能源。

4)回收废水,充分利用资源。为使碎矿防尘水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成功地将约3000m3/d的碎矿防尘水、设备冷却水和地面卫生水引入瓦尔曼泵池,直接城为磨浮工艺用水,回收有价矿物,减轻尾矿输送负荷。对精矿浓密池溢流水进行改造,确保3个浓密池溢流水全部进入浓密溢流回水泵池,把酸性废水用于选硫工艺,把尾矿库的碱性废水用于选铜工艺,其余酸性废水引入尾矿库与库中的碱性废水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实现选矿废水最大资源化目标。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江铜集团产业链正朝着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迈进,但离理想发展模式还有差距,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

5 结论。

通过对江铜产业链的实证分析,铜产业链实现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汇总如下。

1)科学地设计。按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考虑铜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资源,使铜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环路;最后考虑节能问题。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设计。

2) 按设计进行改造。按上述设计进行改造,把冶金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应用到技术改造项目之中去,实现铜产业链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能源消耗率最小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生少量化的目标,以满足铜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

3)加强企业管理。铜产业应认真执行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铜企业应自觉地将环境成本纳入自身的各项决策和运行过程之中去,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特别是强化现场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规范,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使铜产业链做到低碳排放和生态化发展。

4)依靠科技创新。铜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因为科技创新是动态的,当科技取得阶段成果时,实时地加以应用,不断地提高铜产业链的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效率,不断地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铜产业链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学益,田庆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邱定蕃,徐传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国权,贺家齐,王碧文,等。钨回收、再生与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 杨立宏,赵涛,程秋林。铝工业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及其利益关系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

[7] 元炯亮。循环经济与铝业生态系统[J]。有色金属,2003.

[8] 张照录,崔兆杰,张录强,等。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划设计[J]。中国矿业,2009.

第7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影响生态经济的发展,林业的发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迎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林业与生态经济的融合,正确选择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借鉴国外的一些发展模式的同时,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1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自然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系统模式其运行都离不开相应动力的支持,动力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一种作用力普遍存在,而且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内在的推动力,其推动力不仅包含有生态学的条件,还有经济学的内涵存在其中。可以说,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机制包含自然及经济动力机制2方面的内容。其中自然动力机制就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可以造成影响的任何自然条件的总称,其能够稳定、协调地发展生态经济,核心内容是自然生产力。这种动力生产力主要有2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就是不同种类的自然因素与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的生产能力,其二就是这些自然因素与组成系统产生的社会助推器的作用,具有条件性的特点。这两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是维持整体的林业生态经济运行的推动力。另外,其经济动力机制就是人为的干预操作产生的力量,主要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主要的目标,也是一种必然的生产动机,动机源于需求,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利益及生态方面的需求,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也是依靠产出的林木产品及生态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构成要素分析

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生产力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其一就是资源要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森林是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同时满足林业生产及环境保护的需求[1]。在自然力及人力的共同作用下提供给人们各种木材及林副产品。作为环境保护资源则能够起到保护环境及生态的作用。对这一要素的处理需要其生态规律管理,确保不破坏生态的平衡状态。其二就是人力要素,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种要素,也是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三是科技要素,当前科技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3 完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3.1 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模式

循环经济的出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高效及循环利用,可以达到很好的生态环保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对原有大量消费、生产、废弃的发展模式的一种革新[2]。其主要核心就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更加注重从产业的角度去发展循环经济,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朝着林木及森林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的重视,在林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自然条件,减少投入,满足经济及社会的多方面需求。实现培育模式及技术的创新,做到生态型的森林资源培育,提高其发展的竞争实力。还需要努力实现林木产品加工的循环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合理强化森林资源的供给约束,推动其生产过程的技术革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3.2 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能够加强保护森林资源,进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持续利益也为其以后的发展留下生存潜力[3]。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以及效益强化的林业生态系统,向着现代化的林业发展迈进。另外,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需要将天然林作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林对环境保护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具有动植物群落多样、系统多样等的特点,有利于保护稀缺物种资源及创造新的物种,也能够对生物生命过程的研究工作提供很大的科学价值。

4 结语

在传统林业生产向着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林业是其必经之路,属于一种基本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能够推动我国林业生产尽快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行列,能够实现集体林业改革及创新的最终目标,在其发展中需要革新木材利用的观念,转变为生态利用,突出其多功能、多效益的特点,不断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完善,使我国林业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莉荫,杨森兴,任琼,严员英,李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 模式调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6)

第8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一、注重四个结合,充分发挥生态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丘陵地带,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县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依托,全方位组织实施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林业、水利、畜牧、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德援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开发等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生态建设。

把生态建设与加强农林基本建设相结合。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业方面,十多年来全县工程造林231.6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85。20__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先进单位,并连续9次荣获河北省造林金杯奖和首都周围绿化金杯奖;水利建设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进行列,新增水浇地面积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新修、维修加固河坝15万米,开发坝后造田0.6万亩,整治河道4.5万延长米,建设人畜饮水工程39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86,建设小流域经济沟8.8平方公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草场建设方面,把封山养草、围栏育草、人工种草作为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行舍饲禁牧、青草贮存加工,使草场建设为畜牧业产业化服务。

把生态建设与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持续开发的原则,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三扩、一压、一退、一开发”的思路,逐步扩大马铃薯、时差蔬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实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发滩涂扩种水稻,积极引导农民扩种“两高一优”作物,全县“两高一优”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生态农业形成四大特色群体。一是模式化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农业群体,使耕地复种指数达136,年产马铃薯6亿公斤;二是以地膜覆盖、日光温室栽培为主要特征的蔬菜种植群体,全县种植蔬菜22.5万亩,总产量19.1万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三是以试种开发滩涂水稻为主要品种的高效农业种植群体;四是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秸杆资源,大力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新技术,大力发展养牛业。目前全县已形成六大规模饲养小区,畜牧业产值达5亿元,秸杆氨化过腹还田反哺农业,每年可积存100万立方米的农家肥,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同时该县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约型深加工的转变,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联为一体,确定了“公司 农户 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薯、牛两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示范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建设与城镇环境建设相结合。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实施县城改造和综合治理,加强城镇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完成了县城绿化美化、“三网改造”、木兰中路拆迁续建、环境综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型煤、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二次扬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县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城环境进一步优化,水、气、声环境均达到功能区标准。

把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自然保护相结合。为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围场根据历史与现实,聘请上海同济 大学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积极的保护,把生态旅游定为围场旅游的精品与亮点,并在开发中严格按规划执行,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县建有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99。同时还建有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越来越多的游人为围场的蓝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通过走发展生态旅游之路,加强自然保护保护区建设,使受保护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从而也丰富了围场旅游的内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促进了开放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奠定执法基础。为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实际,县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办法》、《生态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生态农业建设十年规划指导纲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办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关于加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县政府对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畜牧、旅游、公安等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目标等进行了明确和详细分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在工作中,各部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环保与国土资源、林业、水务、畜牧、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初步形成了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县环保局与县检察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等11个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作联系、共同打击犯罪、维护良好经济秩序的实施意见》,对违法案件移交程序、办理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协作机制,加强对环境、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第9篇:生态经济模式范文

在经历了高速的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付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低碳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自然系统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低碳”发展模式是以无碳或低碳能源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态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除了首先是针对生产领域,尤其是那些以煤炭和石油为能源的重化工、钢铁、发电、交通运输等产业,同样也针对人们的生活领域——例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包括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城市,影响城市的建设和规划等。[1]总之,低碳经济要求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是一场涉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建设“两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它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把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有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生态的承载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2]

二、生态城市的崛起

我国的城镇化趋势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也是国情的需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到2008年,在短短的12年间,我国的城镇化从29.4%增加到45.7%,城市人口总量从3.59亿增加到6.06亿。而且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里仍将持续。有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是继欧美之后世界第三次城镇化浪潮。

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向低碳经济转型,城市的发展也势必面临着转型。2005年胡景涛就指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可以说, 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

生态城市的概念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项目中首次明确提出,尽管关于生态城市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但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个核心,我们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符合自然客观规律,追求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人居环境,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城市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低碳城市的出现最早在英国,2002年在贝丁顿Beddington建成一个200多人的实验性的“零碳社区”。之后,欧美等城市纷纷效仿。发展之迅速,代表了城市发展的大方向。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撑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的阿诺德·伯林特,是欧美当代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当代都市化已经走向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它为生存于城市化环境的当代人类提供了一种人性化洞察,对于建设宜居的人建环境具有深远意义。一种充满和善的审美生态学也就是一种有利于审美融合的审美生态学,它能够指导我们修建更富人性的城市环境,使之能够丰富人类生活而成为宜居之地,从而完善人性。[4]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存在着反城市化倾向。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使中国文人对山水田园有着天然的依恋,自晋陶渊明以来的 “归园田居”的社会理想以及隐含的对城市的谴责,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主流地位。

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歌唱城市生活的人。他不断歌咏自己城市中的居所——城市中一个清贫隐者的极为普通的城市住宅,传统中国城市中最为普通也最为典型的庭院式建筑。也许正是这种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建筑生态性与审美性,邵雍认为不仅可以在田园山水之间,而且同样可能在城市之中实现“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这一术语由德国著名哲学巨匠海德格尔提出。他认为:人生在世,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来去匆匆的过客,他要“居住”,而且要诗意般地居住,他要像艺术那样,不去掠夺、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以自己充满劳绩的创造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的繁荣。一切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的掠夺和破坏必须立即住手,让所有善良的人们都能“诗意地居住”。 这一点是与他对现代科技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主体性原则的膨胀,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被技术统治,成为商品和工具,丧失了完满的人性,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掠夺,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海德格尔寄希望于用艺术来拯救现代社会,他看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危机,但不能解决这一危机。“诗意地栖居”作为一种生存理想和救赎力量,在对抗现代工具理性技术性栖居的过程中,必然充满艰难。

城市是成为我们生活的地狱还是美好的天堂?全在于我们将把城市的发展引向何方。

上海世博会提出的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什么是美好城市?城市如何才能够更美好?如何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三、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应该是都市文化生态美学与精神栖居的理想空间。都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和代表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因而,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意义。目前低碳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城市规划应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为城市发展目标。“低碳、生态、宜居”将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新挑战。

低碳城市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低碳生产。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从而间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两者共同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最重要的操作模式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第二,低碳城市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发展低碳农业,以低碳产业的发展带动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除了从经济方面,还应从下列方面采取措施:

1、低碳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低碳化公交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公交系统;二是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交通需求量;三是加大交通科技研发,降低单耗水平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2、高比重的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城市耗能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森林和绿地是重要的“碳汇”,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碳,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总量。

4、引导低碳消费模式。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鼓励居民消费低碳产品,提倡居住低碳建筑和公共住宅等。

四、长沙在实现产业低碳转型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长沙具有生态环境建设的明显优势,大大提升了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长沙生态建设的战略性资源,也是长沙发挥核心竞争力的载体。长沙生态资源丰富,城内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江心浮洲,城郭错落有致,形成了“山、水、洲、城”的城市布局。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5%,绿地率为38.38%,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长沙获批“两型社会”建设,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长沙市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政策机遇和资金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增强长沙城市生产力的优势。发展低碳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环境代价最小、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实现经济建设中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最优化、排放的最小化。长沙要通过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长沙要进一步推进生活、建筑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产业化,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快生态建设产业化,形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格局。要把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立足点,统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意识全民化,注重对青少年的生态文化教育和宣传,积极培育城市生态文化,把文化影响力转变为城市竞争力。

长沙在实现产业低碳转型的方面的积极举措。

1、将国家政策导向与长沙实际状况相结合, 合理规划短期内三次产业的比例和定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依托园区引导产业布局规划,通过整合集成优势产业,引进和提高配套产业的研发和加工制造水平,形成研发、信息、物流平台,通过分工深化细化,形成各产业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长沙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将现阶段低碳技术的主攻方向确定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技术,以实现传统产业部门节能减排和能源的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如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对优势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的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储备技术等。尤其要注重突破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在低碳技术开发过程中,自主创新是一直强调的重要手段,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逐步启发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3、逐步完善低碳能源结构。能源低碳是大势所趋,以低碳能源的生产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核能等低碳能源, 是完善低碳能源结构的关键。

4、全面推进低碳管理模式。参照台湾、日本等地的经验:政府负责提供低碳基础设施,来促进全体国民与企业积极行动。低碳基础设施指政策制度,如能源法、碳税、碳交易、环境金融制度以及低碳产业政策等具体的政策供应。发挥企业在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在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需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应在日益完善的发展环境中,积极承担化石能源的低碳化改造、低碳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变革等转型升级中的各种任务。

总之,就长沙而言,三次产业结构理性回归的现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强劲的技术创新资源是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优势。“高碳路径”现象的存在、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缺乏、资源能源的相对匮乏是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障碍。打造一个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支持技术、低碳能源结构、低碳管理模式合力构成的低碳转型支持体系是实现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5]

《城市发展史·原序》的作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堆砌物,而且还是人类文化的容器。[6]城市生活的美好,首先是从居所景观这一具体的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开始的。城市之所以为城市在于文化。每一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政治背景和繁荣程度等多种因素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等。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城市是文化实体,城市就是文化的体现。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文化包括了从城市建筑等物质性空间到城市体验、城市想像等精神性空间等一系列的多重的城市空间。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美学研究——以湖南长沙为例》,编号10C0037)

参考文献:

[1]邹德慈.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4期,总第189期

[2]杨素刚.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战略论[J].中国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10.11(下)

[3]吕建华,朱坦,丁玉洁.基于低碳视角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年 第12期总第233期

[4] [美]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程相占译,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