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牙釉质发育不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药新知
米诺环素是四环素家族的新成员,但它问世也有几十年之久。作为一种抗生素,它对付的细菌种类相当多,可用于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回归热等所致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痤疮,青春痘)以及胆囊炎、淋病等,还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一些对四环素耐药的细菌可以用米诺环素来消灭。除此之外,国外有研究称,米诺环素用于中风发作患者,通过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可降低长期身心障碍的风险。
服用方法
米诺环素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因为食物对其吸收无明显影响,为防止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可饭后服用。药物代谢时间较长,因此可1日1次服用,成人0.1~0.2克/日,1—2次/日,可以首剂加倍,即第一次服用采用2倍的大剂量“重拳出击”,让体内药物的浓度尽快达到有效浓度,所谓兵贵神速,就是这个道理。但需注意,1日不宜超过0.4克。儿童(8岁以上)每日2~4毫克/千克,1~2次/日,首剂加倍。寻常痤疮每次50毫克,1日2次,6周为一疗程,最长疗程可达12周。用于淋病:每次0.1克,每日3次,10日为一疗程。口服剂量不宜过大,可在饭后服用。
使用禁忌
米诺环素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可透过血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沉积在牙、齿和骨的钙质区中,引起胎儿牙釉质发育不良,并抑制胎儿骨骼生长,故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禁用。服药后米诺环素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可引起牙齿永久性变色,牙釉质发育不良,故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儿童同样禁用。另外,该药能降低凝血酶原的活性,因此和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氯吡格雷等抗凝血药物合用时,可能需要降低抗凝药剂量,防止引起出血。服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由于服用米诺环素期间可有头晕、倦怠等不良反应,汽车驾驶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机器操作及高空作业者应避免服用该药,用药后应避免日晒,以防止光敏性皮炎。
家中常备小儿药
文/缪国平(副主任医师)
小儿患病的特点是发病快,但用药及时得当,好得也快。如果只是患有一般的感冒发烧、伤风咳嗽、消化不良、停食停乳、疮疖脓肿等,家长可选用些小儿药及时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家庭应备用的小儿药:
小儿金丹片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烧咳嗽。
至宝锭适用于着凉、停食停乳、呕吐腹泻、发烧咳嗽。
一捻金适用于内热积滞、停食停乳、咳嗽气促、大便干结、惊悸不安。
救急散对小儿感冒发烧、麻疹、水痘、大便干燥等病症疗效较好。
六神丸适用于咽喉肿痛、小儿热疖、无名肿毒等。
小儿安又叫婴儿安,是由磺胺噻唑、磺胺咪、小苏打配成。可治伤风发热、中耳炎、支气管炎、肠炎和婴儿腹泻。
铬是动物和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铬的需要量虽少。但却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铬的生理功能
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糖代谢紊乱的关键物质,而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必须有铬参与。在对铬的早期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一种从啤酒酵母中提取的因子能改善缺铬大鼠的葡萄糖耐量,从而证实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增强胰岛素对糖原合成、葡萄糖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正常代谢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及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当铬缺乏时,胰岛素的活性下降,致使糖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升高,继而可发展成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血铬会比正常人低,补充铬后即可加速血糖运转,从而使血糖下降,病情稳定。因此糖尿病患者适当地补充铬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浆铬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铬缺乏可能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缺乏铬而导致的糖和脂肪代谢障碍同样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补充铬可降低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有人观察到,动物严重缺铬时,虽然还能生存,但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也很差。补充铬可增加大鼠和小鼠的生长和存活。营养不良补充铬的儿童与类似体质但不补充铬的儿童相比,前者的生长速率显著增加。成人严重缺铬时常表现为体重下降,补充铬后体重即能恢复。
铬的缺乏和过量
铬缺乏的原因多是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人体铬主要来自食物,而精制食物的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铬,如精制面粉可损失铬40%,沙糖为90%,大米为75%,脱脂牛奶为50%。铬缺乏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的婴儿及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患者可出现生长停滞、血脂增高、葡萄糖耐量异常,并伴有高血糖及尿糖等症状。
由于三价铬的毒性较低,食物中含铬较少且吸收利用率低,以及安全剂量范围较宽等原因,因膳食摄入过量铬而引起中毒很少见。
铬的食物来源
铬广泛分布于食物中,膳食铬的最好来源是各种肉类和海产品(牡蛎、海参、鱿鱼、鳗鱼等),以及未加工的谷物,豆类、坚果类、黑木耳、紫菜等含铬也较丰富。啤酒酵母和动物肝脏中的铬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耐量因子形式存在,因此其吸收利用率较高。
氟
氟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以氟离子的形式广泛分布于所有的土壤、水和动植物中。正常成人体内含氟总量约为2.6克,其中大部分积存在骨骼及牙齿中,少量分布于毛发、指甲和其他组织中。氟化物与人体生命活动及牙齿、骨骼组织代谢密切相关,它是牙齿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已被证实是惟一能降低儿童和成人龋齿患病率和减轻龋齿病情的营养素。据统计,氟摄取量高的地区,老年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以及龋齿的发生率都比较低。
氟的生理功能
防治龋齿。氟对维持骨骼和牙齿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氟是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氟被牙釉质中羟磷灰石吸附后,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抗酸性腐蚀的、坚硬的氟磷灰石晶体保护层。另外氟在已形成的龋斑中可抑制糖酵解过程,从而减少酸性物质生成,起到防治龋齿的作用。
防治骨质疏松。人体骨骼固体的60%为骨盐,而氟能与骨盐结晶表面的离子进行交换,形成一种溶解度更低、晶体颗粒较大以及更为稳定的氟磷灰石而成为骨盐的组成部分。适量的氟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积,促进骨的形成和加速骨骼成长,增强骨质坚硬性,维护骨骼的健康。
氟的缺乏和过量
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预防龋齿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氟缺乏可影响骨的形成和引起牙齿发育不全。缺氟时,首要症状就是牙齿的损害。由于牙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得不到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当我们吃完食物而没有及时清洁口腔时,食物残渣附着于牙缝和牙表面,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乳酸和葡萄糖酸等有机酸,使牙齿中的钙被溶出而形成溶洞,即人们俗称的“虫牙”。如人体能得到适宜的氟则可防治龋齿。
老年人缺氟时,钙、磷的利用受到影响,可导致骨质疏松,易骨折、骨折后愈合延缓等,氟对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同时,氟又是一种累积性毒物,体内含氟量超过一定程度可引起中毒。急性中毒多见于特殊职业接触,而高氟地区居民长期摄入含氟高的饮水可造成慢性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地方病。长期摄入较低剂量的氟所引起的副作用为氟斑牙,患者牙齿失去光泽,出现白垩色、黄色、棕褐色或黑色斑点,牙面凹陷剥落,牙齿变脆。易于碎落等。而长期摄入高剂量的氟则可引起氟骨症,发生腰腿及关节疼痛、脊柱畸形、骨软化或骨质疏松等,严重者骨骼变形,形成残废性氟骨症,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我国是氟病高发国家。高水氟、高土壤氟的地区很广泛,一天中总氟摄入量中饮水氟的比例较高,所以膳食中氟摄入量不宜过多,避免总氟摄入超量而致氟斑牙和氟骨症。
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一些药物还会对人的皮肤、毛发、形体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药师或医生在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时,一般很少提及药物对患者容貌的伤害。
其实,这样的药物并不少。比如大家已经熟知的四环素引起“黄牙”,就是因为这种药物容易沉积于婴幼儿的骨骼和牙齿组织中,引起乳牙的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全,造成永久性黄牙。还有服用阿的平会使指甲变成青灰色,含汞、铝、钾的药物会使牙龈发黑,而铬及其化合物可使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都非常影响个人形象。
为此,患者对这些损容的药物最好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尽量少用或不用,转而选用药理作用相同的其它药来替代。若非要用这类药不可时,应遵循少量、短期的用药原则。
影响皮肤的药物
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最直观、最快捷的是表现在皮肤上。一些中药或食品,如蓖麻子、相思豆、蚕豆等,大量食用会使人面部或全身皮肤发黄;另有不少药物会引起过敏现象,如西药磺胺类、青霉素类、四环素和利血平等,中药全蝎、狼毒等药,可能会在脸部和身上出现“药物性皮疹”,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立即停用药品,服用抗过敏、抗组织胺类药物和钙制剂,如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
此外,一些药物会在皮肤产生色素沉着,尤其是含有激素类药的软膏,如倍他米松、可的松、肤轻松等,如果用在脸上会产生难以去除的色素沉着,极影响美观。因此,凡是有“松”字的治疗皮肤病的软膏都应慎用于面部。还有一些带色素的外用药水,如碘酊、紫药水、红药水类消毒杀菌药品,也不能用于脸部外伤消毒,以免引起色素沉着。
对头发有损害的药物
头发浓密有光泽,代表身体气血充沛,是健康的标志,也是美的表现。但有些药物却可能引起毛发脱落、头发变白和多毛症等不良反应。
某些抗生素(更生霉素)、阿司匹林、消炎痛、呋喃嘧啶、呋喃妥因等都可能导致脱发;而氯喹可致头发、眉毛、睫毛和变白;雄性激素、酚噻嗪可致多毛症;女性在服用皮质激素过程中,还可出现胡须生长,并变粗变黑。
为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在必须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轮流交替使用,也可多吃一些抗脱发和乌发的食品,如黑芝麻、何首乌、核桃、枸杞等,或服用一些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中药方剂。平常可以经常梳理头发或经常用手按摩发际周围,以使局部气血流通,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1牙齿的遗传性疾病
1.1釉质结构异常(Enamelstructuralabnormality)常染色体显性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常见型,与定位于4q21的相关enamelin基因突变有关[1];常染色体隐性釉质发育不全,其与位点于19q13.4的Kallikrein4基因突变有关[2];此基因产物可在牙发育成熟期降解釉蛋白酶,导致釉质矿化异常;x-连锁性釉质发育不全,其相关基因位于Xp22.3的amelogenin基因突变[3]。临床表现:釉质发育不全表现为釉质发育早期釉质厚度减少,牙冠黄色或褐色光滑,锥形牙冠;釉质成熟不全表现为釉质呈毛玻璃样白垩状,硬度低于正常釉质,主要发生于第三磨牙或第一磨牙,X线影像可见牙呈长方体和短根,髓室在根-颌方向长,颈部收缩,因此种牙根像有蹄动物,故称牛牙样牙(taurodontism)[4]。遗传性釉质钙化不全,表现为釉质软,易碎,探针探之可划成沟,牙呈暗褐色。釉质发育不全晚期,此期具有钙化不全,表现为釉基质形成的量正常,但质软透明,釉质较快成片脱落,易着色,上颌切牙发展成台阶状形状。有时釉质发育不全和成熟、钙化不全同时存在。
1.2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imperfectatypeⅡ,DGIⅡ)又称乳光牙本质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目前认为与牙本质唾液酸焦磷酸蛋白基因(Dentinsialophosphoprotein,DSPP)突变有关,但存在遗传异质性[5]。临床表现:在一家族中连续几代出现,可累及乳牙、恒牙,牙呈乳光色或兰灰色,釉质正常,但由于釉牙本质连合处结合薄弱,故易磨损和分离而破裂,暴露黄色牙本质,冠呈球形;因之较正常牙短小。X线影像可见根短而呈圆锥形,早期髓室宽大而成壳状牙(Shellteeth),到晚期则髓室变窄或完全阻塞,常伴有釉质发育和钙化不全,牙冠可见透明区,牙呈影样牙(ghostteeth)[4]。
1.3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absence)
1.3.1非综合征型先天牙缺失多数牙缺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与定位在14q12-13上Pax9(pairedbox9)基因突变有关;少数牙缺失[6]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定位于4p16.4上的homeobox基因(Msx1)的突变[7];中国学者命名了一种“何-赵缺陷症”是先天恒牙缺失病,其基因定位于10q11.2,是一种家族遗传性遗传病[8]。临床表现:缺牙是以上颌第二双尖牙缺占多数,再次是上颌侧切牙。
1.3.2综合征型先天牙缺失
1.3.2.1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病(hypohidroticectodermaldysplasia,HED)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3种,以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见。与定位在Xq12-13.1的基因EDA有关[9]。临床表现:无汗腺和皮脂腺,缺毛,少泪,皮肤干燥,体温升高,鼻梁塌陷,前额突出,乳牙或恒牙部分缺失。
1.3.2.2先天性中胚叶发育不全(Congenitaldysplasia)Rieger’ssyndrome(雷氏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itz2基因突变引起,其基因定位于4q25-26[10]。临床表现:面部宽、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良,前牙缺失或部分无牙畸形。
2牙龈及牙周组织的遗传病
2.1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gingivalfibromatosis,HG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相关基因位点有二。位于2p21-22的SonofSevenless-1基因(sos1)、位于5q13-22的编码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突变有关[11]。临床表现:龈呈弥散性增生、肥大,呈结节状,色正常,有时可覆盖牙冠或达到牙合面。
2.2侵袭性牙周炎(a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根据1999年国际最新分类法将早发性牙周炎(包括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期牙周炎)归类于侵袭性牙周炎[12]。根据遗传学和家系分析显示,遗传因素影响牙周炎的发生,Marazita等[13]对149个核心家庭(631个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早发牙周炎的黑人和非黑人种中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Long等[14]提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Fretwell等[15]对青少年牙周炎分析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最近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多肽性与早发性牙周炎的关系已证实,具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易患早发性牙周炎[12]。牙周炎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外,环境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是一类多基因的遗传易感性疾病。临床表现:牙龈炎症、有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松动,丧失咀嚼功能。青年女性多见,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好发部位为第一恒磨牙或切牙,对称性破坏,进展快,有家族聚集性。
3牙齿和皮肤或骨组织的遗传病
3.1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hyperkeratosisofpalmsandsoles-prematureperiodontaldestructionofteethsyndrome)又称Papillon-Lefèvre综合征(PLS),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掌跖角化与角质素基因突变有关。有人称为类牙周炎变性病。临床表现:手掌和足跖部皮肤过度角化,多为弥漫型,早年牙周病(4岁前即可发生),异位钙化(颅内),伴有外胚叶发育不全。
3.2家族性巨颌症(Cherubism)又称家族性骨纤维异常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4P16.3,基因编码SH3结合蛋白SH3BP2[16],通过SH3结构域与C-Abl结合时发生突变。临床表现:颌骨对称性、无痛性膨胀畸形,主要是下颌,有家族史,X线影像示为多房性。
3.3颅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dysostosisCC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6P21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Runx2)所编码的转录因子Al(CBFAI)发生突变[17]。临床表现:骨和牙均有畸形,锁骨缺失,颅骨横径发育过大,鼻根宽、鼻梁低平,因长骨发育不全,故身材短小,上颌骨发育不良而有腭弓高拱,下颌前突,双肩有不同程度的并拢。4口腔黏膜和其他组织共同发生的遗传病
4.1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MaltipleNeuofibromatosis)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美国Collins报告神经纤维瘤基因NF1定位于17q11.2,NF1有高突变率,其编码的蛋白产物为神经纤维瘤素(neurofibromin)[18],参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19]。临床表现:皮肤出现牛奶咖啡色素斑,口唇、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半球状,软结节性神经纤维瘤,有时可以从皮肤处悬垂,表面光滑而软,压迫时有的皮肤疝气退回感,此病多位于神经干沿线。
4.2普茨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又称黏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息肉症,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色素和息肉可能有单一基因引起[20]。临床表现:唇、口周、口黏膜黑色素沉着,肠息肉可分布于全肠道,可见于婴儿及30岁者,有复发性腹痛,特点是早饭后10~15min有间歇痛,有直肠出血,唇部色素沉着,口周雀斑可作为诊断此综合征的提示。
4.3无过氧化酶血症(Acatalasemia)又称Takahera病[2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过氧化酶基因定位于11p13,至今已发现5种变异型。Takahera(1946)发现11岁女孩做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在术区用双氧水冲洗时,流出的血液立即变黑褐色,此过程重复,仍有同样结果,以后更进一步对其家族的6个孩子中的4个进行研究,结果是因为没有触酶之故,牙龈及牙槽骨出现疼痛性溃疡,牙槽骨坏死,口腔疾患类似走马疳,或急性坏死性龈炎症状。
4.4白色海绵痣(Whitespongenevus)又称Carnon综合征,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K4和K13基因发生突变[22]。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有特殊白色乳光海绵斑,多发于颅、唇、舌等处,其他黏膜亦可发生。
【参考文献】
1SeedorfH,SpringerIN,Grundne-CulemannE,etal.DentRes,2004,83(8):608-612.
2HartPS,HartTC,MichalecMD,etal.JMedGenet,2004,41(7):545-549.
3KimJW,SimmerJP,huXY,etal.Amelogen:nPMITandpw4smutationsunderlyinghypoplasticx-linkedamelogenesisimperfecta.JDentRes,2004,83(5):378-383.
4BhaskerSN.SynopsisofOralPathology6thMosbyCo,1981,98-109.
5拜红霞,崔英霞.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2型的基因研究综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115-116.
6KleinML,NieminenP,LammiL,etal.JDentRes,2005,84(1):43-47.
7VieiraAR,MeiraR,ModestoA,etal.JDentRes,2004,83(9):723-727.
8LiuW,WangH,ZnaoW,etal.JDentRes,2001,80:1716-1720.
9KerJ,SrivastavaAK.NatureGenet,1996,13:409.
10表林天.国外医学·口腔学分册,2004,31:1-18.
11HartTC,ZhangY,GorryMC,etal.JHumGenet,2002,70(4):943-954.
12曹采方.牙周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
13MarazitaM,BurmeisterJA,GunsolleyJC,etal.JPeriodontol,1994,65(6):623-630.
14LongJC,NanceWE,WaringP,etal.GenetEpidemiology,1987,4:13-24.
15FretwellLD,LeinbachTE,WileyDO,JAmDentASS,1982,104(6):1022-1025.
16UlekiY,TizianiV,SantannaC,etal.NatGenet,2001,28(2):125-126.
17BergwitzC,ProchnauA,MayrB,etal.InheritMetabDis,2001,24(6):648-656.
18ArsE,KruyerH,MorellM,etal.JMedGenet,2003,40(6):82.
19李璞.人类基因组制图1993年国际研讨会概况.医学生物学通报,1994,4(1):1.
20ShklarG,MccarthyPL.TheOralManifestationsofSystemicDisease.LondonButterworths,1976,198.
又一日。朋友李玉兰带着5岁的儿子来我家做客,用餐前她让儿子张开嘴让我看。问:“他的牙齿是否要补钙?”我一看,小孩牙冠的表面虽然光滑不缺损,但有许多斑点。
平常,在门诊治疗中也常有家长要求开“钙片”给孩子吃,说:“这孩子牙齿老是有蛀洞,肯定缺钙!”我在操作中,也感到此类患儿的牙齿“质地疏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家长们提出的所谓“牙齿缺钙”,实际上在口腔医学中指的是:牙齿在钙化期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牙齿发育异常。像前面两位患儿,他们的牙齿情况分别属于“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本质发育不全”,其中第一位女孩已开始换牙了,口腔内乳牙恒牙并存,这又说明乳牙和恒牙都可能患此类牙病。
那么,像这类发育异常的牙齿,现在通过吃钙片或采用其他办法“补钙”有用吗?没有用!为什么呢?这还得从牙齿本身的发育来说。
人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其中每颗牙的萌出都有一定的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也就是说,牙胚经过钙化期钙化完成后才能萌出,而萌出的牙齿就已经“定型”了,一旦萌出了,再怎么补钙,牙齿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当然,如果孩子体内缺钙,通过适量的补钙,对其骨骼发育和那些正处在生长期或钙化期,还没有萌出的牙胚是有益的。
一般来说,乳牙牙冠的生长钙化期是指从胚胎形成的第4个月开始到婴儿出生后11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这期间乳牙陆续发育钙化完成;大多数恒牙的牙冠的生长钙化是在出生时至8岁以前完成的。那么,在8岁以前注意饮食平衡,多摄取钙,磷,维生索A、C、D及氟等营养素,对牙齿的发育钙化应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牙齿发育钙化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遗传、病毒感染等,所以仅靠单纯补钙是不行的。
既然如此,我们对这些发育不全的牙齿,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它呢?
(1)牙齿出现严重钙化不全者,例如牙齿表面缺损,应及时去医院补牙修复,避免牙齿缺损进一步扩大。
(2)孩子牙齿没有明显缺损的,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或经常给孩子自行检查:牙齿表面是否有黑褐色斑点出现,如有则表示“蛀牙”开始了,即牙齿出现龋坏,刷牙时要多刷此处,使之停止发展;如龋坏继续扩大,应去医院治疗。
(3)为预防儿童牙齿龋坏,也可以去医院做预防性治疗。如牙齿“窝沟封闭”、牙面“涂氟”等。
(4)儿童饮食结构要合理,少吃甜食、粘食、软食、酸食及饮料类食品。多吃蛋白质(肉、鱼、豆、蛋、奶等)、脂肪(各类动植物油)、蔬菜水果及一些长纤维、粗纤维的食物,用来加强牙齿的自洁作用,从而减少蛀牙的发生率。
解析:没必要
老一辈的人会说,初生的孩子要绑腿,否则今后孩子的腿不直不好看,于是年轻的父母会把孩子的腿“五花大绑”,裹成一个“蜡烛包”,结果孩子的哭闹明显多了起来。其实所谓的罗圈腿,多是孩子患佝偻病或负重过早引起的,和是否绑腿并没有多大关系。新生儿腿被绑起来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运动,更由于的不适造成宝宝的情绪波动,不利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因而“绑腿”一说,是极其不科学也无益处的。
谬误二:婴幼儿发热赶紧去医院打针、挂水
解析:温度≥38.5℃应先吃退烧药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突发高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到医院要求给孩子打退热针,挂退热水。但这种处理方式是非常危险的。高热往往可能诱发孩子抽搐。孩子发热时先测体温,若温度≥38.5℃应积极采取物理降温,可口服退烧药物(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宝宝应尽可能采用物理降温),并注意给孩子大量饮水,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给孩子带来的副作用。孩子体温,超过39℃且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就要立刻去医院检查。
谬误三:有了“马牙”就要挑
解析:万万不可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都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针尖样大小的小点,触摸有硬结感,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而这在医学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数周或2~3个月后可自行消失,属于新生儿时期的特殊生理状态,根本不需要处理。有些家长并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黏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严重时会引起“破伤风”而危及宝宝生命。
谬误四:有黄疸不用着急
1儿童生理病理特点
儿童与成年人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很大差别,儿童的各种器官及生理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逐渐成熟时期,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等方面与成人比有明显差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 ,所以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特点对于儿童来说都异于成人。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而且儿童多有病情较急、变化快的特点,用药更需及时确切。
2儿童常见疾病及对策
2.1感冒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大青叶合剂、双黄连、银黄冲剂、病毒灵(吗啉胍)、板蓝根冲剂、金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冲剂等。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一般呼吸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氨苄颗粒剂作为青霉素的代用品,由于不需作过敏皮试,口服方便,肠道吸收好,副反应发生率低,常用于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常用红霉素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各种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2.2咳嗽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儿童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对于小儿咳嗽,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
2.3哮喘哮喘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没有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即使是重度哮喘患儿,只要不发热、没有肺炎,也不应使用抗生素。以抗哮喘性炎症药物为主,辅以支气管舒张药物及抗过敏药物,可控制95%以上患儿的症状。吸入激素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这种治疗是无害和安全的,因为吸入的激素只是作用于气道局部,并且激素的吸入量比口服或静脉注射的用量要少得多。
2.4发热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发热可能由于感冒、扁桃体发炎、麻疹、肺炎、脑膜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多种病因引起。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滥用退热药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且退热药副作用大,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如安乃近、氨基比林、布洛芬等,中药新血丹、紫血丹等降温都不错。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2.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D缺乏,钙、铁、锌缺乏较常见。应经检验查明缺乏类型及原因,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切不可不经诊断滥补。
2.6胃肠道疾病呕吐、便秘、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病。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消化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使用二代头孢菌素如西力欣等。
2.7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皮炎、湿疹、药疹等。应查明原因,切断过敏源,并给以外用膏剂治疗,必要时适当口服脱敏药。如非甾类乳膏治疗小儿湿疹;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两岁以上室内或室外儿童过敏患者。因儿童角质层薄,药物吸收好,儿童在使用外用药时应避免大面积大剂量长期使用。
3滥用药物及不良后果
擅自滥用药物及一些错误服药方法常会使药效降低或药物过量,造成儿童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滥用补药会使孩子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3.1滥用抗生素现象最为常见,造成的后果也较严重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如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18岁以下儿童用喹诺酮类药容易造成蓄积而损害肾功能,也可影响软骨发育引起关节病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强力霉素可影响小儿骨骼正常生长,且易沉淀在牙组织中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 新生儿应用红霉素会增高肥厚性胃幽门狭窄的发病率;小儿大剂量用磺胺药易致中毒或消化道出血,即使严格掌握剂量也可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眩晕,较为敏感的小儿还会诱发药物疹、药物热及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过敏及呼吸困难,同时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特别是在酸性尿液中能生成一种溶解度更低的物质结晶析出,而出现尿液有结晶、排尿困难以及血尿。研究还表明:该药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族,使小儿出现食欲不振、口角炎、神经炎等;青霉素可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抗生素滥用引起鹅口疮及真菌性肠炎且较难用药物控制。
3.2随意加大药量药物剂量越大对人体毒性也越大,如有些退烧药对儿童的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意增加退烧药量引起儿童虚脱、休克。
3.3儿童使用成人药物首先剂量难以把握,有些非儿童专用药物剂型,家长无法计算准确用药量而影响药效。更重要的是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有的药就属于禁用和慎用之列,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药物代谢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如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用于成人治疗感冒发烧,3岁以内小儿禁止服用,因其对小儿的肝肾脏有害。另外成人剂型一般不适合儿童服用。
3.4随意改变药物剂型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或把针剂改为口服液,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减弱了药物的作用,增加了药品的毒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3.5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许多药物中常含有相同成分, 常会造成某种药物成分超量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常影响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3.6滥补营养品服用钙剂过多造成骨骼的过早钙化,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更甚者给予大量营养滋补品,却不知道这些营养品中有的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物质,用之过多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形成早熟或影响发育。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不加限制地使用容易导致维生素中毒,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
3.7滥服中草药相对西药而言中草药安全性大些,但如果随便服用同样可导致婴幼儿健康的损害。据国内医药期刊报告,夏枯草、、栀子、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生地等中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挥发油、甙类以及无机盐成分,可能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六神丸含有蟾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惊厥等症状;珍珠丸含有朱砂,可能诱发齿龈肿胀、咽喉疼痛、记忆衰退、兴奋失眠等不适感;牛黄解毒片长时间服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因此,中草药也不能滥用。
4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用口服剂能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肌内注射能解决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局部用药不主张全身用药,能用普通抗菌素就不要用高级的特殊抗菌素;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按时用药,严格把握剂量;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药品,如:糖浆剂,干糖浆,果味型片剂、冲剂、滴剂、口服液;儿童服药最好用白开水送服,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①辨明病情,有的放矢。②选药慎重,把握剂量。
喂乳期用药时,药物可随乳汁的分泌进入授乳儿体内,若乳母用药不妥,可影响乳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早期乳儿肝脏清除药物的能力显著低于成人,仅为成人的20%~30%〔1〕。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最大分泌率均仅为成人的20%〔2〕;故主要经肾清除的药物在新生儿中的t1/2比成人长。因此不仅要考虑到药物对母体的作用,还应注意到药物对授乳儿的影响。
1、抗微生物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1.1乳母口服四环素常规剂量,乳汁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60%~80%〔3〕;并可与乳汁中的钙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可致乳儿牙齿永久变色,牙釉质发育不良和抑制乳儿骨骼的发育生长。乳母口服红霉素400mg/Q8h,乳汁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静脉滴注时,乳汁浓度较血中浓度高4―5倍,可引起乳儿肝功能障碍,表现为黄疸和谷丙转氨酶升高。常用量的氯霉素在乳汁中的浓度约为血中的50%,出生10天的授乳儿,1天排除还不到50%〔4〕;易发生积蓄中毒,可影响乳儿的造血系统功能。青霉素、链霉素等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的药量虽有限,但能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国内曾报道乳母使用青霉素后引起婴儿过敏反应病例。
1.2磺胺类药物乳汁浓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可能。口服异烟肼常规剂量在乳汁中浓度可达12ug/ml,曾有报道引起乳儿不安、不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2、抗寄生虫类药对乳儿的影响
2.1乙胺密啶可由乳汁中排出干扰婴儿的叶酸代谢,若婴儿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则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吡喹酮其乳汁中药物浓度相当于血清中的25%,哺乳期妇女服药期间直至停药后72小时内不宜喂乳。甲硝唑在乳汁及胆汁中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阿苯达唑,噻苯达唑均可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此类药物。
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3.1使用吗啡类镇痛药时,授乳儿易出现呼吸抑制等中枢反应,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吗啡。患癫痫乳母,每日口服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各400mg,乳儿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全身大瘀斑,嗜睡和虚脱。
3.2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分泌到乳汁内,乳母小剂量一次用药,婴儿所获得剂量不足以引起不良反应。但应注意,由于这类药物代谢缓慢连续摄入也能引起蓄积而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此类药更为敏感,由于不能将这些药降解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由此可产生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长期应用可能对授乳儿身体和神经发育有所影响。
3.3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均可自乳汁中排泄,因此对哺乳期妇女不主张使用这些药物。
3.4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可从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178―483ug/l m ,故长期大剂量用药对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消炎痛可从乳汁中排泄。有报道母亲因服用消炎痛后授乳引起小儿惊厥,因此,该药哺乳期也应慎用。
4、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4.1卡托普利、二氮嗪均可从乳汁中排泄,目前还未见有问题报导,但应用时哺乳也应权衡利弊。利血平可进入乳汁,以致引起婴儿呼吸道分泌增多,鼻充血,低温和食欲不振,授乳妇女应慎用。
4.2胺碘酮、心得安、奎尼丁均可通过乳汁排泄,尽管婴儿接授量远远低于治疗剂量,但由于小儿代谢能力差,长期使用也可导致药物积蓄。洋地黄苷可以从乳汁中排泄,乳母应慎用。
5、其它类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5.1磷酸可待因、氨茶碱可从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服用氨茶碱可引起婴儿易激动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碘和碘化物也可经乳汁排泄,其乳汁中碘的浓度较血中浓度高10倍,可引起婴儿甲状腺肿大,造成气管堵塞等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经乳汁排泄,抑制新生儿生长并抑制内生皮质激素的产生;雌激素及避孕药物均可经乳汁排泄,个别婴儿见有男婴女性化现象。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均可由乳汁排出使授乳儿发生低血糖。
综上所述,众多药物可经乳汁分泌进入婴儿体内,有些还可影响婴儿身体健康。即使有的药物目前还没有发现对授乳儿有影响,但对身体发育不全又无疾患的婴儿机体接授这些药物仍应视为不适应。目前此方面研究甚少,一些潜在问题报导的也不多。所以,为保障授乳儿身体健康,哺乳期妇女除母、婴需同时用药治疗外,一般慎用。尤其是那些毒性较大又能进入乳汁排泄的药物,哺乳期妇女应禁止使用或停止授乳。
参考文献
〔1〕诸骏仁、桑国卫,主编,临床用药须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35
〔2〕杨宝峰,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7
宝宝腹泻的原因
腹泻多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引起宝宝腹泻有两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
生理性腹泻
“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表现为宝宝生下来没几天就开始腹泻,大便稀稀的,呈黄色或黄绿色,每日少则2~3次,多则4~5次,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宝宝长得很好,很健康,无需治疗。
喂养不当
家长过早、过多地以粥类或粉糊喂养宝宝,碳水化物过多,会导致宝宝消化功能紊乱。或未按时添加辅食,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宝宝的胃肠道因还未发育完全,不能适应而发生腹泻。
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乳糖,要靠乳糖酶来消化,缺少这种酶就无法消化乳糖。有些宝宝断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长期“废用”,乳糖酶活性便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最终导致乳糖酶缺乏,产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腹部受凉
有些宝宝睡觉时会踢被子,或白天玩闹时腹部露在外面,这样很容易使腹部受凉。一旦腹部着凉,就会使肠道平滑肌受刺激,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这不仅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还可造成排便次数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烂状,因而出现腹泻。
感染性因素
病毒性腹泻
宝宝秋季发生的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高峰。由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
细菌性痢疾
当各种细菌兴风作浪时,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就会提高。通常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同时,还会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由于腹泻次数多,体内电解质紊乱,宝宝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无力。
如为细菌性痢疾,大便内可以检测到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而病毒性腹泻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大便检查不会出现特别的表现,但也可能发现少许白细胞和红细胞。
宝宝腹泻要立即止泻吗
小儿腹泻是很常见的,有些家长看到宝宝腹泻,就会自作主张使用止泻药。这样做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腹泻是肠道排泄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通过腹泻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所以腹泻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腹泻时虽然可能因丢失过多水分造成脱水,但立即止泻,更容易导致病菌、毒素、代谢物滞留于肠内。如果这些物质被重吸收,会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比如发生细菌性肠炎时,肠道内致病菌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脓血便,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肠道内大量细菌和毒素就会留在体内,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毒血症或败血症。
此外,临床上治疗成人腹泻的药物对于机体发育尚不完善的小儿来说不宜服用。
氟哌酸(诺氟沙星) 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8岁以下患者禁用。
易蒙停(洛哌丁胺) 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 适用于急慢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的治疗。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2岁以下婴儿禁用,2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四环素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但8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及同类药物如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可致恒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因此8岁以下的小儿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药用炭 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肠道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故3岁以下小儿禁止长期应用。
治腹泻,益生菌助你一臂之力
治疗腹泻,家长要根据具体原因具体考虑。宝宝自身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宝宝腹泻的问题上,益生菌可助一臂之力。益生菌是一种以菌制菌的独特天然生态疗法,通过增加腹泻宝宝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效果,守护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