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本质
传统线性经济通过过量地消耗资源能源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在人类饱尝了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严重恶果之后,循环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全世界仅有不到五分之一人口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情况下,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约束。从1930年到1960年代末,世界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污染事件,其中多数发生在1950年~1960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地球日”大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其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经济增长的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从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而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2000年全国十大地表水系的COD年排放量达1445万吨,比Ⅲ类水质要求的800万吨容量高出80.6%;2001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却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995万吨,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吨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也日益严重。从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来看,这种发展趋势与我们追求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相悖的。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美丽的圆,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圆心,圆弧起点是资源,依次划过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终点又回到再生资源。它与传统经济的运行流程具体为下图1、图2所示:
三、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是:
第一,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第二,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
第三,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第五,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而言。它要求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之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
(二)绿色消费原则
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具。
(三)资源化原则
指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成为资源,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高科技化原则
目前高新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国外目前提倡生产的“非物质化”,即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饭店利用计算机网络预定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旅游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预警,饭店运用高新材料建设以延长饭店的经营时间,使已投入的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旅游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遵循生态理论发展,可以减少旅游投入及垃圾产出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增强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是适合旅游景区管理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必定的趋势。
(二)是防治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废弃物增加、水电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白色污染等,如何防止环境污染是各景区都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根除污染。而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展工作,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
(三)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管理中采用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如合理利用及再利用水资源、回收废弃物、节约电资源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减少资源使用量,减少景区经营成本。此外,循环经济的使用有益于景区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增强景区生命力的同时也就是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四、循环经济理念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前提。旅游循环经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舆论监督;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旅游循环经济,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和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等,教育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二)转变发展经济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社区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要做到旅游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既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旅游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就可能发生游客过分拥挤,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的局面。
(三)提升环境伦理观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1]应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具有其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还有其系统价值,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伦理责任。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应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伦理情操,并将环境伦理运用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护育自然等之中。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尽量开发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特别要根据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类型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四)改变消费行为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提倡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适度的物质消费,尽力做到消费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倡合理、健康、有限量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旅游消费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完善“产、学、研、官、民”的合作体制、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等。“3R”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要求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参与,促使全社会关注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循环经济是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面对旅游业现存的种种弊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构建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增强国家旅游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度.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关键词: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政策设计
生态文明强调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三类关系,要求人类创造物质成果的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循环经济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负荷为核心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原理与机制,提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具体思路,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实现途径上,生态文明反对工业条件下追求无限增长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发展模式,提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发展模式(王丽珍,2011)。循环经济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即要求以对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方式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投入,降低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和对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可见,循环经济的内涵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生态文明观的集中体现。
虽然我国已将循环经济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但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集中表现在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的一部分予以具体化,使得现有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之间缺乏一致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仍然游离于主体经济政策体系之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加以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准确把握,在开展政策设计时缺少科学、清晰的规划思路,相关政策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与配合。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优化,能够在宏观层面使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微观层面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合力。
生态视角下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原理与机制
从生态视角探讨循环经济政策设计问题,关键是要将生态理念纳入政策设计的考量范围,解决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演进问题。
(一)循环经济政策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以构建和推进循环经济为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引导、调节和管理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等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社会政治系统”(陈振明,2003)。循环经济政策系统是指由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以及循环经济政策环境三个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循环经济政策主体即循环经济政策的活动者,包括各类直接或间接参与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中,政府肩负着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职责,是最重要的循环经济政策制定主体。循环经济政策客体即循环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目标人群,可以大致分为企业(生产者)和公众(消费者)。循环经济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和作用循环经济政策决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和终结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下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法律状况、科技状况等等,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因此对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有着更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
政策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循环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政策系统提出了诉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政策系统通过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对循环经济系统提出的政策需求予以回应。
1.生态视野下循环经济系统对政策系统的需求分析。循环经济系统改变了传统经济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它以生态文明作为其发展的指导思想,着眼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代际公平的原则,客观地考虑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限制,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主体,依靠市场上的价格等经济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从而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李慧明等,2007)。然而,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循环经济系统的内在特性要求政府合理地调整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运行的路径,实现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重目标的追求。
2.政策系统对循环经济系统需求的回应、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需要政策系统的支持作为保障,而政策系统的设计构造源于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政策需求的回应,具体体现在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等政策设计活动中。
循环经济政策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日益加剧的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的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现象。由于“市场失灵”现象在调整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的普遍存在,客观上需要社会、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规则加以矫正或修正。然而,“政府管制的实践表明: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得好;即使政府能够解决得好,也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这就存在所谓的‘政府失灵’或‘公共失灵’”(周小亮,2001)。循环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纠正循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现象,以利益驱动机制激活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动力,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主动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的运行路径。循环经济政策实践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之间在功能上存在互补关系。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而经济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则更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循环经济实践由生产领域到社会层面的逐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路径
(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以激活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实现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是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这一变革的促进者,主要职能在于制定科学的政策目标并通过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工具,对企业和公众形成有效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循环经济政策实践。其次,整合循环经济管理机构,实现由部门“各自为政”向政府内部“协同合作”的理念转变,推动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再次,通过完善绿色采购政策,发挥政府在社会范围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引导作用。
其次,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动力。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主体。经济手段是循环经济治理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现为一种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强调改变市场规则来影响调控对象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机制与价格信号来调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周国梅等,2010)。要想激发企业主动采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方式,必须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尝试推行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管理组织,引领企业开展循环经济。
再次,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公众作为消费者,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驱动主体。为了提高普通消费者的参与,政府首先应在披露因盲目发展经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的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公众在思想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观念。其次,从增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增强生活便利性的角度,加强对使用再生材料制作的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方式。再次,应重视行业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鼓励环保NGO发展的各项法律规范,为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外在驱动力
1.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推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变迁。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地位。从法律调整的方法上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立法特征,该法较多地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在规范方式上采用大量的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鼓励性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各行业自身特点,制定完善有关废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品强制回收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以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促使各行业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循环经济保障机制。
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和价格机制,使资源价格体现生态稀缺性。政府应当促进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符合宪法对自然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规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特点,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使用权人的主体范围,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此外,政府应努力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改变自然资源无价值、无产权的经济制度基础,使排污权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为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政府应构建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特别是要提高初始资源的价格,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3.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废弃物排放企业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废弃物的排放、治理情况以及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等,使得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循环型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废弃物的相关信息,运用舆论监督形成对循环经济政策客体的压力与行为约束,并增加活动的透明度,在循环经济的各类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牵制与约束的制衡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珍.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3)
2.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
4.李慧明,王军锋,左晓利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思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成本;成本控制;内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生态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威胁到社会的全面进步。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为此而付出的环境成本(代价)正成倍增长。一些企业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在循环经济理念下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必须将环境成本内生化,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策。
一、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一)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的涵义
1 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是依照环境容量按照生态规律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向生态高效转化,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世界性的系统工程,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
2 环境成本的涵义
环境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环境资源价值以及环境保护和再生支出等。企业环境成本不仅停留在企业内部阶段,还扩展到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环节。包括上游环节、下游环节,也应包括企业对社会环保范围的支出。如: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管理成本、环保运行成本、环保采购和销售成本。
(二)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的基本要求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是大势所趋,它要求企业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对企业的具体要求是简洁设计、清洁生产、便捷销售、合理处置废弃物等。
1 简洁设计
要求在保证产品经济性、功能性和审美等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材料最小化设计,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浪费。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回归简洁风格。摒弃无用功能和纯装饰样式,尽量缩小产品体积,少占空间,减少产品的重量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 清洁生产
要求企业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就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
3 便捷销售
要求企业利用先进管理经验、高超技术、超常销售方式和手段来缩短销售流程,减少产品销售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
4 合理处置废弃物
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废弃物的特性进行分类,或回收利用,或采用净化、填埋、热解、焚烧等技术对废弃物进行适时处理,最终达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二、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只是约束和调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没有综合考虑社会成本的考核,环境成本控制甚至不在企业成本控制之列,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环境求得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就与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严重背离,具体地讲,在环境成本内生化控制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目标不明确
根据环境成本与成本负担者之间的关系,可将环境成本分为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即社会成本,是指与某一主题的环境影响有关,但却由这一主体以外的主体承担的成本。内部环境成本即如私人成本,是指发生主体里进行会计反映的成本。
1 企业忽视外部环境成本管理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只注重压降企业内部实际成本,至多也只是将内部环境成本列在控制之列,而忽视企业外部环境成本管理,甚至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可以免费利用的公共资源,或者说是无人看管的“飞地”,根本没有控制的必要。即使在企业内部环境成本的控制上,也存在控制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由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做到预设环境成本指标、全过程控制环境成本,通常是当企业已经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受到处罚时,才被迫实施环境内部成本控制,或者支付高额的罚款。这就表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远未成为企业内生的经济变量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因为在许多企业看来,环境成本控制是对利润的侵蚀,实际上,控制环境成本会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环境成本控制的内生化具有生利的功能。
2 政府监管目标量化的缺失
导致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困境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相关监管部门并没有出台可以量化的指标,企业一旦破坏了环境,相关部门给予的处罚也是相对较轻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政府的这些不规范行为实际上是在纵容企业,也就是说,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外部压力,在此情况下,“理性的”企业自然就会被动地控制环境成本,而不会将环境成本控制当成企业的硬性目标。
(二)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约束意识不强
1 企业习惯治理模式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习惯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如治污费、罚款等),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这似乎并不违背经济规律,然而,这样的模式导致的后果必然是环境成本失控,环境污染始终得不到控制。实际上,付费并不是使用环境的条件,更不是破坏环境的理由。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成本是企业生产的前提。
2 制度约束机制不健全
现有的制度下难以形成很强的约束,因为。环境使用权市场化必然强化“付费者破坏环境有理”的逻辑,环境成本约束就只能降低为经济约束,于是,一些企业也就只能从增加企业利润的动机下设计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对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企业而言,要么不控制环境成本,要么仅仅局限在事后处理企业自身“三废”上付出代价;而那些利润空间有限的企业,更是难以将环境成本控制提上议事日程。并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环境是公共资源,政府的相关部门只拥有监管环境的权力,而没有“买卖”环境资源的权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没有破坏环境的权力,也并非付费就能够使用环境。
(三)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控制范围狭窄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只是停留在企业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处理上,而没有将成本控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具体表现为:
1 忽视环境预防成本
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对污染物的处理,而忽视了环保设备的配置、职工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环境污染程度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将这些成本间接推向了社会。
2 忽视生产过程中隐性环境成本
一些企业在生产中采用对环境污染严重、难以回收利用的材料,或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增加了隐性成本。而这些成
本最终却都转移到了消费者和社会。
3 忽视周边环境优化成本
一些企业不注重企业周边场地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支持也不够主动积极。
三、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的策略
(一)明确环境成本内生化目标,扩展内生化范围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控制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环境负荷最小化。实现能源和自然资源最佳利用。
实现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目标,必然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拓宽环境成本范围。
1 从空间上实现环境成本控制
要求企业除了控制内部产品制造成本外,还应将企业外部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纳入统一控制的范围:如,同行业企业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目的就是降低环境成本支出,实现产业规模效益。
2 从时间上实现环境成本控制
要求使用超前控制模式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必须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回收等多个环节,实现企业环境成本产生之前对产品的设计规划。事中采购材料、制造、销售监控,事后废弃控制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要依托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价,不断拓深改进产品生态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损害成本。
(二)硬化环境成本约束,落实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1 形成节约环境成本的良好氛围
环境资源是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环境资源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建立环境成本约束的观念,并将环境成本控制的指标量化。企业要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制定环境成本控制规划,限制每一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成本使用量,同时建立环境成本控制绩效奖励制度,在企业内,形成节约环境成本的良好氛围和制度体系。
2 强化内外约束机制
硬化环境成本约束必须成为企业自觉的行动,在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动因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启动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的外部约束。如,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测评,避免高污染项目的盲目上马;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的跟踪监测,对企业排泄的废弃物进行适时监测,监测的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要彻底改变以罚没收入评价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绩效的错误做法,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在内外约束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才会采取多方式控制环境治理成本,如,简化设计,去掉不必要的功能按钮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将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内化在生产的工艺流程之中,大幅度降低治理成本;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实施“三废”的循环利用,化废为宝,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同时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此乃“双赢”之策。
(三)明确环保政策的基础,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内生化创造条件
外部环境成本的内生化势必加大企业成本,企业控制这类环境成本更弱,为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采取一切措施的基础并不是因为政府是环境资源的使用者。政府只是环境资源的监督者、看护者,因此,政府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出售”环境资源,更不能引入“拍卖”环境资源的做法。因为这样势必导致“破坏环境合法化”的严重后果,于是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的制度基础就不存在了。在此基础上,政府的环境政策主要有如下内容:
1 征收环保税
目前,我国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专业税法,这既不利于税收体系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特别是外资企业纷纷加入我国的市场,既有可能加剧外资企业将污染转嫁给我国,也有可能使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谋取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不惜以损害环境为代价。通过开征环保税,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地筹集环保资金,也有利于促使企业技术改进。促进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有利于环境“绿色化”。环保税应该“从量征收”(不从价征收),让企业对每一个产品上缴环保税,强制要求企业对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环境成本控制。
2 实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
关键词:循环经济住宅产业立法
总理最近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
目前,理论界关于循环经济的论述颇多,就其定义来说,虽表述形式各异,但内容并无本质区别。一般来讲,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其废弃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线性经济转变为资源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其中又以“减量化”为首要原则。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规定,在废物管理上所采取的优先等级顺序(The Pollution Prevention Hierarchy)为:源头削减(source reduction) 循环再生利用(recycle reclaim)无害化处理(treat)最终处置(dispose)。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环保理念由“末端治理(end-of-pipe treatment)”向“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转变的必由之路。
一、循环经济视野下我国住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住宅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十分显著,特别对资源的占用、能源的消耗、环境的负荷相当大。我国现有建筑几百亿平方米,几乎都是耗能、耗水、耗材、占地广的不可持续建筑。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先进国家高出2~3倍。家用节水器具的使用还不够普及,中水利用率低。部分地区仍然大量使用粘土砖,建筑物建造中普遍使用低性能钢材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低,造成地、能、水、沙等资源的过度消耗。我国建筑能耗为全国9大能耗行业的第一位,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用水占城市总用水量的47%,使用的钢材和水泥分别占全国总使用量的30%和25%。因此,住宅业及其相关产业能不能切实贯彻“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简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住宅业发展的新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先进形态,是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基本准则。循环经济并不是简单的废物资源化,而是以避免废物产生为优先目标,故减量化为其首要原则;然后,对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和其他生产、生活废物要加以回收利用,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只有在源头削减和再生利用都难以实现时,才允许对这些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最后处置。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住宅产业领域中主要体现在“省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可持续住宅、推广建筑节能、完善可持续住宅关键技术的支撑体系,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住宅产业而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就可以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以及建筑使用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例如,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可以节约土地、煤、水、矿石、沙等能源和资源,进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据估计,到2010年,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可节省电能58.56亿千瓦时,标准煤1120.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8.2万立方米。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可持续建筑,对于减少资源耗费,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立法障碍
我国以明确的立法方式推行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时间不长,但亦取得了可喜成绩。《建筑法》第4条规定: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城市规划法》第16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出了专门规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4条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规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有利于控制住宅面积,节约土地资源。此外,还颁布了《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可持续建筑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总的看来,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初步阶段,在立法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亟待完善。
(一)浪费资源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建筑法》作为住宅建筑业的基本法,对住宅“四节”规定甚少,仅在第4条对节能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虽然对节能、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用水用能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致使一些应建节水节能设施的住宅建设项目在未建节水、节能设施时也能通过建设部门的审批。在节材方面,虽然早在1996年,国家规范就推行采用新Ⅲ级钢筋(HRB400);2000年,国家规范推行采用C70、C80混凝土,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硬性规定,真正使用该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单位并不多,致使我国在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方面进展缓慢。
(二)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
尽管目前国家已制定《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的技术要求。但是,三者之中只有前者是强制性的,后两者只是推荐标准,而且这些标准针对的是住宅的综合性能。因此,我国还缺乏专门针对住宅节能、节水、节材的强制标准。节能方面,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制定住宅节能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住宅节能标准体系。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节能住宅效能评估的技术测评及基本法律制度。虽然节能住宅越来越多,但究竟可以节能多少仍是个估算数据。节水方面,目前我国现行节水标准主要涉电力、钢铁、石油石化、纺织等大行业,而住宅和建筑业领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节材方面,目前我国对相关标准如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标准制定滞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
目前,有关立法大都规定人民政府健全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税收和信贷方面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住宅节能节水节材产业发展缓慢,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得到推广使用。
(四)资源再生利用制度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水利用率低,根本原因是相关法律对此没有硬性规定。例如,目前生效的一些节水法律文件大都规定新建工程中应当建设配套中水设施,然而对于不执行这一规定的行为,却并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致使许多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没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铺设中水管网设施,也可以通过建设监管部门审批。第二,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底。将建筑垃圾回收作为建筑材料,是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有效手段。《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虽然作出了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规定,但并未规定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具体措施。对建筑垃圾还是将其视为废物,而不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四、完善立法,推动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一)明确浪费资源的法律责任
修改《建筑法》,切实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对建筑住宅“四节”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节约用水条例》,硬性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于浪费水的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定《建筑节材管理条例》,严格限制毁田烧砖,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强化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节材和材料的重复利用。修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明确政府、企业及公众在住宅建筑节能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二)健全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需要加快基础性工作的进度。如住宅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以形成比较完善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的工作。要尽快制定《住宅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及《住宅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能耗标识体系。逐步建立节水标准体系,加强对节水设施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管理和认证。目前,急需制定的节水标准主要包括:节水方面的基础标准,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节水型产品标准,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标准,中水水质标准。完善建材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安全、耐久、轻质、高强的建材,包括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提供技术标准。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在《建筑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建筑节材管理条例》及《节约用水条例》等相关立法中,明确规定节水、节能、节材、节地方面的监督管理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具体职责及履行程序。各监管部门应依法定期组织住宅“四节”标准的实施情况检查,从设计、图审、施工监理、检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房屋销售许可、物业管理等环节加强监管。对不执行住宅“四节”强制性标准的单位,通过当地主要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予以披露,并依法处罚。
(四)完善配套的优惠政策措施
将住宅节能率列入考核地方政府的绿色GDP指标体系中,并且鼓励地方政府制定利于节能住宅发展的税收等财政政策。对从事住宅“四节”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单位、对“四节”示范工程的建设单位及购买绿色住宅应用比例达5%以上住宅建筑的消费者给以财政补贴;对开展住宅“四节”服务机构给予营业税或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对节能省地型、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对超过标准,过多占用、浪费资源的,应实行累进税(费)制加收;对有保留价值的旧住宅的房屋质量检测及对存在安全隐患但未到全生命周期的住宅建筑应进行结构加固给予财政支持。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推进住宅“四节”的产业化进程。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住宅决不意味着人们在缺能、少水、低标准的狭窄空间里生活,恰恰相反,它预示着人类将更加理性地认识自身行为,不断以新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能源及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为自己、子孙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与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勇.循环经济立法中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经济,2005,(1): 46-50.
[2]Paul L. Bishop. Pollution Prevention: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0.pp13.
[3] 牛建宏.三大标准力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EB].中国建造师在线省略/jzjn_view.asp?id=384.2006-05-18.
[4]林驹.循环经济与住宅产业―――以3R原则促进住宅产业发展[J].住宅科技,2005(9): 27-32.
[5]加强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是我国建设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EB].建设部网 cin.省略/tech/other/2005071505.htm.2005-07-15.
[6]Barros A I, Dekker R, Scholt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4-0084-07
一、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涵及联系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研究和发展,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在过去高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已逐渐开始朝着集约化、生态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转变为依附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来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
在高污染、高消耗的背景下,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都试图从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关系出发,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循环经济着重于发展模式,力图改变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转而实现低开采、低排放和高利用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着重于区域建设,强调区域和范围的概念,力图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实现城市建设的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培育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的必要途径。循环经济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问的冲突。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构建及评价
生态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特征。生态城市系统中包含的因子众多,影响其因子的相关因素也异常丰富,少数几项指标很难全面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所以需要将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其状态和发展变化。在构建生态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虽然有很多指标可供选择,但是为了体现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重要作用,不能一味追求指标数量,而要尽可能采用少而精确的指标把预评估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参考值的确定
生态型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是反映城市生态本质特征的重点指标,参照国家统计局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和环境保护部各项标准,并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尽可能用少而精确的指标把预评估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方面,第一个层次是生态城市综合指数,第二个层次分为经济子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指标,第三个层次就是各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具体见表1,
(二)指标数值的计算和权重确定
1.子系统具体指标数值(Qi)的计算
子系统具体指标数值(Qi)是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3:
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时,
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时
其中:Si为某子系统具体指标的标准值;Ci为根据评价城市选取的某子系统具体指标的现状值;Max为所选相关城市指标中最大值乘以1.05;Min为所选相关城市指标中最小值除以1.05。
如果Si
如果Si>Max,则计算公式为:
2.子系统具体指标标准值(Vi)的计算
子系统具体指标标准值(Vi)是根据子系统具体指标数值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Qi为某子系统具体指标指数值:m为该子系统具体指标年份数。
3.子系统总指标值(Ui)的计算
子系统总指标值(Ui)是根据其所属子系统具体指标标准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后进行加和,计算公式为:
其中:Vi为子系统总指标的数值;Wi为子系统总指标对应的权重;n为该子系统总指标所含具体指标的项数。
4.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数(ECI)的计算
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数(ECI)是将各子系统总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再进行依次加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CI为生态综合指数数值;Vi为某子系统总指标的ViWi数值;Wi为某子系统总指标的权重;N为生态综合指数所含子系统总指标的项数。
5.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参考了大量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再结合各层指标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由于本文从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出发,各级指标具体权重值见表2。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按照计算公式将各级指标结果计算,最后对综合指数进行分级,从而确定生态城市的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程度。借鉴国内外的各种综合指数的分组方法,设计一个四级分级标准,见表3。
(三)长株潭三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按照上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取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作为评价对象,从三市各项指标的现状值中找出各项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区间范围,以便计算各项指标的指数。计算得出三市的三级、二级以及一级指数,结果如表4。
根据以上计算的各城市的各项具体指标值和生态综合指数值,再参考表3的城市生态化程度的分级标准,可得出三市的生态化程度:长沙的城市生态和谐度最高,株洲次之,湘潭再次之。长沙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和谐度一般的状态,而株洲和湘潭尽管也处于同等层次,但和谐度水平相对低下。此外,从各个子系统指数来看,不论是经济子系统、自然子系统还是社会子系统,长沙市仍处于绝对领先低位,体现出其省会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低位。长沙市的经济子系统已达和谐度较高的水平,这主要是与长沙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关。尽管其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显示出和谐度较高,但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需要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长沙的社会子系统和谐度一般,表明长沙市仍需要下力气去攻克收入分配问题和加大文化教育投入,提高居民幸福感指数。相比较而言,株洲和湘潭的自然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处于和谐度一般的水平,而其经济子系统和谐度很低,表明株洲和湘潭在保持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仍需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可见,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建设仍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运用规制工具,维护生态城市环境,培养生态城市文化,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城市体系,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长株潭生态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尽管本文对长株潭的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但仍需深入探讨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设定如下的实证分析模型:,其中,ECI为生态城市建设综合指数,P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SC表示产业结构调整,TE表示技术创新水平,ER表示环境规制水平,EDU表示人力资本水平,TR表示对外贸易水平,FDI表示利用外资水平,εi表示随机扰动项,代表不可控因素的干扰,i=l,2,3分别表示长株潭三市。
本文实证部分的相关数据均来自长株潭三市2013年的统计公报及湖南统计信息网,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并取对数形式,产业结构调整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采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环境规制水平采用空气质量优良率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对外贸易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分别采用进出口贸易总额/GDP及实际利用外资额/GDP来表示,鉴于统计公报上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采用美元为单位,本文首先将美元通过年平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然后再除以GDP来进行计算。
传统OLS回归模型均是基于均值回归,最小化目标函数为残差平方和,但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来避免极端值的干扰,即采用残差绝对值的加权平均∑。假设条件分布y|x的总体q分位数yq(x)是x的线性函数,即。其中,被称为q分位数回归系数,其估计量βq可由最小化问题来定义:。通常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计算,可证明样本分位数回归系数是总体分位数回归系数βq的一致估计量,并且服从渐进正态分布,即。本文采用STATA12来进行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被解释变量为ECI的分位数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低分位数水平对生态城市建设并未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分位数水平却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能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欲建设生态城市则必先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技术创新对ECI的影响系数在三个分位点始终为正,表明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出并减少污染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行路径。环境规制水平在三个分位点均未对生态城市建设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的环境规制水平过低,而且环境规制工具单一,缺乏有效激励,难以对生态城市建设发挥应有作用,可见政府部门要适当加强环境规制水平并创新环境规制工具。低人力资本水平并不会对ECI产生显著影响,但若加强人力资本建没将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保障,有利于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指数。对外贸易水平在三个分位点均不利于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指数,这似乎与现实相悖。但考虑到长株潭的对外贸易均以简单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这均不利于建设生态城市。FDI的低水平引进一般是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随着FDI规模的扩大,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技术开始逐步引入,会产生明显的技术外溢,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长株潭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一)经济的发展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生态城市的发展要进行生态产业规划,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结合,应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坚决淘汰低水平、低效益、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通过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和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长株潭三市应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发展相关特色产业,避免因产业结构单一或重复建设造成的恶性竞争,自觉形成合理绿色的产业链,加快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l.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推进
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以省会长沙为核心,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壮大生态产业实力,逐步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株洲、湘潭则应按照绿色产业链延伸、依存和关联的要求,主动承接长沙生态产业的辐射,积极发展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协作配套的相炎产业。
2.生态旅游的开发
在综合性经济产业中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大、相关带动性强,具有极其明显的顺向波动和横向波及效应。长株潭三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有机整合起来,组合成不同的线路推向市场。可以建立生态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包括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绿色消费体系,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体的城市特色文化产业体系,以区域化旅游为龙头的流通体系,以数字旅游为特征,以金融业、保险业为主体的信息化中心服务体系。
(二)自然的维护
l.城市结构的协调完善
生态环境是典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常土地覆盖类型地变化和城市空间模式地扩张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结构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在城市的周围常有山丘环绕,中间地势宽敞且有河流穿过,共同构成一个“山水相连,封闭内向”的小环境。现在我们的城市结构需要更趋合理完善,应该以山脉、水系为骨架,以山、林、江、田、湖等为要素,综合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的空间分布。
2.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水白然资源,以山体的景观辐射、绿带的空间延展、绿地的点缀以及水系的渗透构建极化、包容的生态景观格局,结合山体景观风貌的完整性考虑,结合现有的生态林地、水系规划和城市公共绿地,并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等的防护绿带与主要道路两侧的附属绿带作为城市的景观绿带,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形成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融,营建依山就势、绿网纵横的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优先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全面推进湘江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节能减排,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控制颗粒物污染,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加快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步伐,加大同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强化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加强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市内交通噪声防治和文化娱乐场所噪声防治,从而改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等。
3.动态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的建立
生态城市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因此长株潭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有效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深入细致地了解省情,认真主动地学习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利用各种媒体优势,在群众中进行宣传普及,引导公众参与决策,把创建生态城市的观念转变为自觉行为。其次,要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利用研究机构广泛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为政府部门提供合理高效的决策和建议。最后,在政府部门成立全方位协调和监督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实施生态经济发展鼓励政策,从而保障生态城市的建设。
(三)社会的和谐
1.自觉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
首先,面向全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教育,针对儿童进行生态基础教育,针对青年进行生态高等教育,还可对在职人员进行在岗培训生态教育,对社区成员进行义务宣传生态教育。其次,必须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要从追求快速短暂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持续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益转向追求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的高效益。
2.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文化产业的打造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念;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Abstract:In the face of a bunch of questions of eco-environment and slend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part in China,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eco-industrial clust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after analyzing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entral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middle part; industrial cluster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中部地区成了全国制造中心,尤其是各种小而散的产业集群。在工业文明观的主导下,过于注重自身的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认识到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存在,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忽视了资源与环境价值的存在,忽视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忽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两高一低”为特征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开放式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致使中部出现了水质污染、酸雨、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的急剧耗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已是中部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它不仅无情地摧毁着中部美好的家园,而且正在越来越严重地损害和制约着中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定位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探索如何围绕国家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有效解决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三元结构矛盾,达到既要高速发展经济,又要大力改善环境,形成一种健康、和谐与平衡的发展道路。
介于这一背景,本文尝试在分析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探索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具有相对地理优势的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等省会城市中心增长极,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对贯彻“十七大”精神,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观点发展中部产业集群、提升中部竞争力、保障中部有序协调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和中部经济、环境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部六省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意识
中部六省产业集群总的说来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各省发展很不平衡。相对而言,河南、湖北、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较好,其余三省发展相对较弱。到2007年底,河南省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共有388个,集群内集聚了14.5万家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50.3%,年实现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6.35%,吸纳从业人员320万人,占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38.13%,但集群规模还是以中小规模为主;湖北省销售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80多个;湖南形成了四大类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电子类产业集群、机械类产业集群和化学类产业集群,但是湖南有特色、有优势、基础较好的几个主导产业没有形成集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尚未有竞争优势;安徽省产业集群目前尚处在初级形成阶段,集群的规模小,产业的附加值较低;江西省近年来出现了产业集聚的趋势,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的雏形,规模小,档次低,多以低层次企业为基础;山西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开采、焦化和电力产业为主,其它产业集群规模普遍较小,多元化、互补性产业未能形成。这种产业集群的不平衡、多层次性发展不利于中部产业集群整体的发展。
此外,中部各省为了各自独立的利益,缺乏合作战略思想,没有有效地整合资源的理念和动机。他们在对主导战略选择上都是各自为政,经济割据,缺乏横向联系,彼此形成市场壁垒。如安徽的东向战略,湖南的向南战略,江西的与长珠闽对接战略等,这些战略决策使中部作为整体的概念消失,合作和联系很少,各省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度较差,利益难以协调。同时,因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致使各省之间的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化”和“低度化”。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计算方法,中部六省除山西之外,工业结构高度趋同。以湖南为参照,湖北、江西、安徽和河南与其工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84、0.94、0.90和0.87。这种工业结构高度趋同现象不仅各省都无法形成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而且容易形成需求相同的资源竞争和产出相同的销售竞争。
(二)集群内产业层次低下,高附加值的核心链条薄弱,导致资源消耗过大
中部各省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资源禀赋比较相似,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除少数高技术产业集群外,大都是基于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劳动力等)的传统制造业为主,甚至存在大量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集群内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供应链式,对资源与原材料的需求和依赖极大,且很少对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如山西的煤炭类产业集群、湖南的化学类产业集群、河南的纺织产业集群、湖北随州市三里岗香菇产业集群、安徽的矿产品集群、江西景德镇陶瓷集群等。这种以资源型为主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仍然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低价格的中低档产品的生产制作上,缺乏高附加值的核心链条,只能以加工制造基地的角色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网络,自我发展能力弱,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的品牌和知名度都十分有限。加上各地区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比较严重,单打独斗的状况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导致集群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和低水平建设。所以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资源消耗越来越大,逐渐贫乏。
(三)群内企业间分工协作和关联度较低,产业链较短,产业集群规模小
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的。这种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主辅产业之间的横向分工。在国外发达的产业集群中,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企业之间是互为平台的,正是由于大量辅助产业的企业存在才支撑着主导产业企业的发展。而中部的产业集群内集中了大量“小而全”的企业,上、中、下游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主导产业分工链条不完善,多数产成品及零部件都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行业内部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使企业在战略布局上各自圈地,在品牌上各打旗号,在技术上互不往来,在经营上缺乏联盟,在产业链上弱于延伸,又加上产品结构的雷同,最后集群内企业的生存之战演变成为残酷的恶性竞争,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集群内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造成对环境污染的叠加,超越了集群的生态承载能力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中部的很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沿袭数量型、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尤其是那些由中央政府扶持起来的区域产业集群,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本身就属于高污染产业,而这些产业的管理者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以不断追求个体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很少会增加投入购买先进的环保、去污的技术设备,甚至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考虑,比如:许多集群废气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随处堆放等情况比比皆是,导致了集群内对环境的集中污染,往往超越了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
(五)集群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匮乏,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中部产业集群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如河南是中部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省份,到2007年底,河南省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共有388个,集群内集聚了14.5万家企业,但是吸纳从业人员只有320万人,每个企业平均吸纳从业人员22人左右;江西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只占10%左右;据安徽省经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安徽共有产业集群176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集群有23个,集群中的企业共有1.9万个,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 712个,超亿元的有142个等等,而其它省份如湖南、山西有很多是以家族型企业为主的小型企业,所以总的来说,中部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而这些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高素质人才,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式生产上,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且这些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较低,自主研发能力弱, “产学研”机构亦尚未建立,因此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普遍低下,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层次较粗浅,缺乏发展后劲。
二、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作用
循环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原则(称为3R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从而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是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倡导的是一种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中部产业集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中部产业集群建立起了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和生产力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使中部面临着资源危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及企业危困的严峻局面。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进行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正是要在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发展模式,将对促进中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中部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动力
一方面是可以把优化中部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发展,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减少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另一方面建设中部产业集群需要增加投入,可以扩大内需、拓宽市场并促进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结构调整开辟新的领域和途径。
(三)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中部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运作手段
环境问题己成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获得了宝贵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只有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环境技术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才能应对世界贸易活动中绿色壁垒的挑战,与国际市场对接,使更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环保产业是国际资本投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些国际援助活动也把环境保护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或援助的基础条件。中部通过建设生态产业集群,可以树立和提高绿色形象对于招商引资、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指导中部产业集群发展是立足中部现状,把握规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水平是中部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三、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对策建议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学理念,健全系统的制度保障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学认为,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着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这两种观点和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性,都是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理念,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且这些观点都是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要想成功地贯彻这些理念,最重要的是以公众参与为保障,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保障体系。如:全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全民动员教育机制,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发展理念;改革领导考核机制,构建绿色考核指标;健全执法监管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环保激励约束机制等等着力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策环境。
(二)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持与生态环境和谐协调关系
产业集群因为产业的聚集,它对自然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叠加的。为了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是“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三)注重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科学进行产业集群生态规划和分工协作,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布局不合理是影响产业集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这主要原因是“政府主体缺位”。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功能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的整体功能发挥,其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区域与各行政区域之间、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产业集群生态发展战略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主体协调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经济整合,加强生态规划规划和科学分工协作,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达到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产业集群内优势互补,增强经济竞争力,对其经济的组织结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经济资源利用等进行战略性重组和调整,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机制。
(四)加强中部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
区域环境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影响因素,推动区域环境建设应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抓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基础设施对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是重要的硬环境。道路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互联网等地方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应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建设,并且以免对使用者收取过高的费用。第二,要推动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建设。中部地区应制定和实施调动社会力量举办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于企业的各类专业化中介机构,诸如: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物业管理、律师、仓储物流等机构。同时,推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以增加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企业之间信任合作的基础。第三,要推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的风险投资体制。加快建立各种信用担保机构和融资租赁机构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四,要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的有机聚集,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家的知识素养是产业集群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业的氛围,培育城实守信、尊重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冒险、进取务实、宽容失败的社会道德新风尚。通过宣传教育,使新的社会道德深入人心,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DoeringerPB.TerklaDG.Business strategy and cross-industry cluster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5(9):225-237.
[2] FrankWYou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USStat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7(46):205-224.
[3]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 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6(8):36-38.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体系;创新改革
1循环经济对金融的诉求
1.1循环经济产业化对资金的高投入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
循环经济最早提出时仅仅只是一个理念,是一种精神,实践已经证明,循环经济如果想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改变,就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理。然而,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软件”要求,没有现金的科学技术,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也就没有了依据。另一方面,在完成相关的科学研发之后就需要进行设备等产业基础工程的建设,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硬件”要求,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在循环经济发展之初就需要金融体系对其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
1.2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
循环经济的建设工作不应当只是停留在开始的建设工作,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为了能够不断适应时展的潮流,循环经济也需要不断发展。首先,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产品技术的研发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因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往往有着较强的时效性,必须要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如果在资金上出现问题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落后的局面。
2基于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
2.1金融理念的创新必要性
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金融行业的发展来带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先对金融行业的相关理念进行创新改革。首先,金融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在整个国家层面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的金融行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到我国循环经济的工作建设工作当中。其次,金融行业必须进行金融服务理念的创新,提高金融行业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服务质量,不断促进服务形式和服务方法的创新。最后,时代在不断前进,金融行业在新环境下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变发展理念,那么就无法跟上时代潮流,那么金融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没办法体现出来。
2.2对金融市场进行创新工作
首先,对于从事循环经济产业的相关企业可以优先安排上市,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对于企业内容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企业可以优先上市,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在审核这一类企业上市资质可以适当的放低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鼓励更多的企业为了更好的自身发展而提高企业自身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认识到循环经济对于自身发展的有利之处,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生态圈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2.3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
在基于循环经济建设的金融创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金融产品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是对发展循环经济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支持。因此,金融行业必须做好基于循环经济建设的金融产品创新改革。首先,要对产品理念进行创新,循环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因此对循环经济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就和普通的金融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金融行业必须先对相关的产品理念进行创新,只有合适的产品理念才能指导金融行业提供合适的产品。其次,金融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信贷类创新产品,改变以往的贷款担保方式,降低贷款抵押的要求,从以往的实物抵押创新为高科技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
3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就是不断建设循环经济。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我国金融行业必须做好创新工作,以应对时展的要求。
作者:宵 单位:焦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11-02
由于环境自我修复周期的漫长性及资源的极其有限性,企业在追求高收益的前提下,还应重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并积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科学的循环经济涵盖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确保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和谐、统一发展。对企业来讲,“资源--产品--废弃物”这单一的生产形势既浪费资金,又浪费资源,并且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悖。因此,当前很多企业都必须转变发展思维,积极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使得自己的发展模式能够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一、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概念及意义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指的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下,以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所有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借助综合运用多种成本管理手段,以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应用,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环境收益与社会收益。
企业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大幅降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消耗各种资源的数量与种类,从而高效落实“更少投入、更多产出”的发展目标,进而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成本管理过程还可帮助企业加深与延长生产链,增强企业深度加工产品的能力,这不仅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可创新出更多的新价值与新产品。并且,在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还能探究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中获得更多生机与活力的方式,并在回收与再利用资源的环节中优化企业的深加工能力,最终不断优化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企业在落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中,管理成本过高是制约循环经济理念高质量落实的主要问题。现将这些主要问题总结如下:环境管理方面的成本较高。
1.循环经济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非常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在发展模式上必须进行创新与改变,传统的低环保成本、无节制地开采资源等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了。因此,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应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态恢复及资源开采方面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这就对其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质量管理方面的成本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的高低,而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以往的高污染、高耗能型企业因为在生产中不能做到生产和污染的全面分离,因此在怎样制定出满足循环经济条件的产品质量标准、怎样提升质量管理成效等方面,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
3.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质量人才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主要涵盖: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利用、保护、调整及运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各种教育形式的全面普及,为了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势在必行,这就显著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金投入。
三、优化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成效策略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企业给予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面分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供各位同仁参考。
1.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循环经济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来讲,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竞争力及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从具体方面来讲,企业文化对每一个企业职工的实践与认识有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实效,就需要企业积极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借助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与影响力,使得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能全面理解、深刻认识循环经济的内容与价值,从而让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牢固植根于企业与职工的观念中,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时刻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基本要求,从而高质量完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文化是推动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高效应用的有效形式。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全面应用不是立竿见影的,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积累过程,这就需要企业中全体员工、各个生产环节、各个部门都能积极参与这一过程才能高质量实现,只依靠某一个部门,是很难快速推进的。并且,在落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还可能会出现摩擦与矛盾,从而不断降低企业的正能量、凝聚力及向心力。因此,在构建与成本管理有关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应及时把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其中。
2.通过精工减序措施以优化资源利用率。通过精工减序措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并且也是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的前提条件。精工减序可确保企业在不降低产品质量、合理运行的前提下创新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开销、减少作业人数,可有效地把有限的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到更需要的环节与部门中,从而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应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而言之,通过精工减序措施,企业可利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3.综合利用多样化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当前,管理企业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并且各个时期的企业在管理成本方面对管理方法的选择与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循环经济管理理念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环境的保护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始终将优化企业经济效益作为根本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大胆创新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敢于尝试各种新型的、先进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与生机。为了提高循环经济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实效,就需要企业充分重视激励机制的应用,鼓励创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行为,以其借助创新企业成本管理措施的方式推动企业快速、稳定、长久发展。针对那些积极应用新型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部门及个人,企业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最大限度激发各个部门及职工主动参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使创新成果及时而高效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而切实优化给予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成效。比如,企业可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激励制度,这是确保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针对企业职工主动参与技术创新、为设计与研发活动献策献计、在物资采购中与优质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害环保工艺与清洁工艺的职工,企业都应对其奖励。
4.建立健全的企业成本管理监督制度。要想高效落实企业成本管理策略,就需要有促进其强制执行的监督制度做保障。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监督制度的构建与健全应依据时间的长短分为两个层面,以确保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而稳定地发展,从而实现各种利益的长远化与最大化。就短期来讲,应加大原有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监督企业各种管理环节中形成的成本,全面监督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及最终产品,针对那些不规范、不合格的行为与产品实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企业在执行循环经济政策方面有优异的成效;就长期来讲,应努力构建一套可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操作性很强的成本监督制度,确保循环经济理念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发挥更大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