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生物防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防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防治方法

第1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1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现状

1.1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塞罕坝林区已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但是,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在林业测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传统的测报调查技术已经过时,但一些林业地区仍旧采用传统的技术体系,从而给监测预报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1]。此外,在开展测报工作的过程中,其常会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由于监测资金的不足,致使整项工作一直处于基础薄弱的环节下,加之本身就缺乏完善的监测网络建设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测报人员本身的工作态度,还会使测报数据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长期性。对于塞罕坝林区来说,测报工作的不足问题常常使人们无法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状况,从而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1.2防治机制比较落后。在林业防治中,机制的完善显得非常重要。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塞罕坝林业仍旧缺乏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且相关机制体系大都比较落后,而这一现象便与当前先进的有害生物预防技术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大都见效比较慢,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人们也开始进一步采用化学药剂来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虽然这种防治措施见效较快,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随着天敌的减少,森林自我调控的能力也会降低,这对林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1.3缺乏对检疫工作的重视。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上,国家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检疫工作有专门独立的检疫部门加以负责。但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检疫部门通常是一个较低的级别部门,其隶属于各个造林处,因此往往人们对该部门的工作管理都缺乏一定的重视与关注,甚至会直接忽视该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致使防治检疫工作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2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2.1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研究。在防治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时,首先应当了解与分析该林区有害生物的实际情况,如调查有害生物的形成及其相关的活动情况,从而利于人们根据调查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与方法[2]。其中,在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的情况时,人们需要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品种、形成以及种群活动进行实时地了解,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有害生物的生长趋势及其未来的走向来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2.2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方案。在了解塞罕坝林业的实际情况之后,即需要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长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目的。其中,防治方案需要满足科学、合理、可靠等原则,并需要结合环境气候因素及时间差异来制定最佳的方案措施。为了在恰当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相关人员应掌握林区内各个不同生物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这些都可以为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2.3结合多种防治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应避免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而应结合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灵活、巧妙地应用。例如,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物理机械防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人为阻隔、人为捕杀、人为诱杀等,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较易开展,但其会产生较为昂贵的人工费用,整体上局限性较大,且作业效率也不是很高。此外,人们也可以采用先进的高温处理等技术方法,结合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仅可以规避单一方法的不足,且对防治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作用。2.4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在开展有害生物的防治作业时,资金投入是保障整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作业设备、作业条件等内容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资金扶持力度。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测报、检疫性普查以及基本建设等项目的投资,以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资金储备。

3结语

对于塞罕坝林业来说,人们需加强对其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与关注,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伟航.对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4):279.

第2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市2012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培训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农业大学束庆龙教授、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严巍副站长、郑州拜尔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王耀辉经理、市摄影家协会和理事来为大家授课。这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培训班较以往培训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包括园林有害生物病害、虫害防治知识,黄连木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知识,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卫生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摄影基础知识(生物摄影)等相关内容。目的是提高我们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广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培养技术骨干,奠定工作基础,提高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能源林黄连木保护、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是基层林场、苗圃及县(市、区)森防站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人员,共70多人。林场、苗圃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单元,森防技术人员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的第一线力量。这次培训对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交流思想,掌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知识、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意义

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一旦蔓延,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严重威胁森林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森林的战略性措施,是维系生态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事关国土生态安全、经济贸易安全、森林食品安全、林业“双增”目标的实现。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是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三大灾害。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防控是国家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总体形势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与林分结构和质量紧密相关,多数属于寄主主导型,加上气候异常,持续高温和干旱,灾害性天气频发,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诱因增多,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加之对外贸易频繁,种苗调运量大,进口木材增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机率增加,对生态系统造成更加严重的威胁,防控减灾的形势严峻。我市属于江淮丘陵地带,森林生态环境脆弱,未来五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将呈持续高发趋势。随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大面积的单一树种,为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增加了机率。加上森林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当前,我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形势依然严峻,美国白蛾兵临城下,杨树食叶害虫、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较往年日益加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相当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具体表现一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杨树纯林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二是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四是治理难度大,暴发现象常有发生。例如,危害比较严重的杨树食叶害虫等,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

三、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要明确防治目标。我们要以落实防治责任为抓手,以防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线,建设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态势。

二要做到“三个服务”。一是服务林业事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造福人类的公益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联系最紧密的行业,也是其他任何行业不可替代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通过加强监测预报、检疫检验、防治减灾等措施,更好地服务林业事业,这应成为各级森防部门的基本使命。二是服务林业“双增”目标。实现“双增”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中心工作。要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态势,减少林业生物灾害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为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贡献力量。三是服务营林主体。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检验、技术指导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林业经营主体难以独立完成。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行业管理、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防治管理和技术指导,为各类营林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帮助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三要掌握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双线”责任制,防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二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把有害生物预防措施落实到林业生产全过程,不断提高森林抵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实践证明,只要预防工作做好了,防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依法防控,加强监管。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进程,突出抓好检疫执法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规范防治行为,明确政府、部门、经营者、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检疫执法、监管指导和公共服务上来,改进工作作风,才能有更大作为。四是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科学地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实行无公害防治和联防联治,将防控工作纳入营造林全过程,才能确保防治成效最大化。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一项社会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做好新形势下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需要各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载体,开展多种形势的宣传活动,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危害性,广泛普及防控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的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和工作氛围。

五要提高防控水平。机构队伍是防治工作组织体系中的硬件,人员素质是软件。机构队伍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除了取决于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对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和全社会参与意识外,更多地取决于队伍人员的素质高低。人员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作风、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工作方法等构成了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适应林业新形势的需要。具体对于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来说,就是要在实际工作和生产中,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将防控重心前移。要突出营林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地位,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设计、森林抚育以及种苗生产中。如大力推广良种壮苗,禁止不合格苗木用于造林;优选乡土树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强化森林经营,优化林分结构,及时伐除衰弱木、感病木;加强种苗质量管理,培育健康合格苗木用于造林绿化等等。

第3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栽培管理;植物检疫;交替使用;生物防治

园林植物经常发生五类微小害虫的危害,这五类体积较小的刺吸性害虫是指螨类、蚜虫、介壳虫、粉虱和木虱、蓟马五种。由于其多数时期不会大面积发生,构不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而危害较轻,常常被园林养护工作者所忽视。若遇气候高温干旱,五小害虫就会猖獗发生,对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一、螨类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危害较严重的害螨有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朱砂叶螨、柏小爪螨、山楂叶螨等。这些害螨食性杂,除直接使植物出现褪绿、黄点、褐斑、落叶等症状外,其分泌液中常含有毒素,可以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也可以传播病毒病,造成叶片变色或叶片和器官畸形,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发生规律

螨的种类不同、生活区域不同,每年发生的代数也不同。北京地区常见螨类多为1年10代左右,多以雌成螨(或卵)在土块缝隙、杂草、树皮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春4月上旬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或卵孵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尤其是6-7月高温干燥季节暴发成灾。通常在叶背危害,用口针穿刺到植物的组织里吸取细胞汁液,破坏叶绿体,使叶面出现褪绿、黄点,严重时造成叶枯脱落,甚至植株死亡。

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2)入冬后至早春冬卵孵化前,用粗毛刷刷老树皮缝,然后深翻土壤,从而使树皮缝、土块缝、落叶中的越冬成虫、卵深埋地下,减少越冬害虫。

(3)认真观察,随时发现。螨虫量小时可用清水对植物叶片背面进行高压喷洗。危害严重时,可用2000至2500倍20%螨死净或1500至2000倍哒螨灵喷施,可取得很好的防治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因螨类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二、蚜虫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地区常见的种类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柏大蚜、松大蚜、白毛蚜等。植物受蚜虫危害时常造成枝叶变形出现斑点、卷叶、皱缩、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的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另外蚜虫还可传播其他植物病毒。

2.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不同,绵蚜、白毛蚜通常每年发生20代左右,桃蚜、月季长管蚜通常每年发生10至20代左右,柏大蚜、松大蚜通常每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或成蚜(若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针叶树多在叶基部),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大量排泄物向下流,易导致煤污病,同时枝叶变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11月份开始越冬。

3.防治方法

(1)于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人工刷除树干2米以下裂缝、疤痕内的虫卵,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节约资金,减少环境污染。

(2)对于不便喷药的地方,可进行根部埋药,于4月底在植物树冠投影边缘内分三、四处挖坑,坑深至须根处,沟中均匀埋施3%呋喃丹颗粒,用量以苗木干径为依据,每厘米干径用药4至6克。

(3)当虫量不大时,可用清水冲洗。危害严重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至3000倍或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喷施。

(4)保护利用草蛉、瓢虫等天敌,控制蚜虫危害。

三、介壳虫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常见的有草履蚧、吹绵蚧、桑白蚧、白蜡蚧、日本龟蜡蚧等,由于蚧壳虫体积小,繁殖快,种类多,幼虫后期被蜡质层保护,所以防治起来较困难,对一些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白蜡蚧、草履蚧、日本龟蜡蚧在地区一年一代。吹绵蚧、桑白蚧通常一年2代,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开始孵化、产卵。

3.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治带虫植物入境或出境。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抗性。冬季树干涂白,高度通常为1.1至1.2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3)针对某些介壳虫(如草履蚧)有上下树的特点,抓准这一时期,于树干上涂药环:可用1∶1的40%的氧化乐果,药环宽度为10厘米左右或绑缚毒草环。注意应用此方法要远离人群集中区。

(4)当虫量少时,可用粗毛刷刷除虫卵,捕杀幼虫。当虫害严重时,在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用2000至2500倍大力杀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施,均能达到很好的作用。(注意晴天喷施,喷药要均匀)

(5)利用天敌如红环瓢虫、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6)根部埋药,方法同蚜虫。

四、粉虱和木虱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常见有温室粉虱(白粉虱)和梧桐木虱。白粉虱危害表现为在嫩枝或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蔫、枝梢干枯,甚至死亡。另外大量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易招致煤污病。梧桐木虱的若虫和成虫多群集青桐叶背和幼枝嫩干上吸食危害,破坏输导组织,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致使叶面呈苍白萎缩症状;且因同时招致霉菌寄生,使树木受害更甚。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易风折,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2.发生规律

白粉虱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梧桐木虱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危害,若虫期30多天。发育很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均有群居性,常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居在叶背等处。若虫潜居生活于白色蜡质物中,行走迅速;成虫飞翔力差,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3.白粉虱防治方法

(1)可利用其对黄色的趋性,在温室内不同方位,挂浸毒液的黄纸进行诱杀。黄板(长条形,宽15―20厘米),涂上10号机油,或塑料薄膜支撑板两面涂上黄漆,立或挂置作物行间,高度与作物顶部平或稍高出。黄板上诱满虫后,可重新涂油。

(2)温室内外勤除杂草,定期通风透光。或将温室内门窗闭好,用80%的敌敌畏熏蒸,用量1.5毫升/立方米,时间最好保持一天。(注意熏蒸后再进入温室时,必需先打开门窗换气后再进入)

(3)当粉虱大量发生时,可用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或1300倍辛灭利乳油。

(4)注意保护天敌,以虫防虫。每亩释放丽蚜小蜂5000头以上,每10―12天一次,共放2~3次。利用丽蚜小蜂产卵于粉虱的若虫和卵内,使粉虱蛹体变黑死亡。可控制粉虱危害。但释放丽蚜小蜂后不能喷杀虫剂,以防杀死小蜂。

4.梧桐木虱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绿地周围杂草。

(2)合理科学用药,保护绿地中天敌。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3)当虫害大发生时可采取喷施10%蚜虱净粉2000~2500倍液、2.5%吡虫啉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

(4)加强检疫工作,防治由于苗木运输而引起的虫害传播。

五、蓟马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稻蓟马、西花蓟马等。通过口器锉开叶片等器官的表皮组织,吸食汁液,受害部位表现为皴皮或叶片背面顺叶脉出现明线。

2.发生规律

蓟马繁殖快,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蓟马成虫善飞、怕光,多在叶脉间或嫩梢或幼果的毛丛或花托或花冠内进行为害。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3.防治方法

(1)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3)化学防治:常规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常规药剂,25%吡虫啉1000倍、25%噻虫嗪大功牛3000-5000倍,还可选用4000倍液的杀灭菊酯或800倍液的辛硫磷喷雾,喷药和浇水结合作用较好,喷药时期应以初发期喷一次,7天以后再喷一次,对压低虫口有较好作用。

六、结束语

总之,这五类害虫由于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使园林植物的观赏性下降,一些飞舞的蚜虫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因此,园林养护管理要做好积极防治,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第4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51-01

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植被的正常生长,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要针对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运用先进的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防治,以保证绿化植被的正常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

1 林业病虫害的产生原因

林业害虫不仅可以依靠自然环境传播,而且还因自身的繁殖特性能够主动传播,即使短时间可以消灭大量的害虫,但因人为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能快速繁殖,又会产生新的危害[1-2]。病虫的繁殖还具有遗传特性,随着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害虫发生优胜劣汰的进化,将抗药的特性遗传,导致防治难度增加。

近几年,大面积的人工林树木的品种单一,导致抗害能力降低,发生灾害时,防治极其困难,大面积的植被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

2 无公害防治的特点

无公害防治就是借用森林培育技术和生物控制,保护环境,维护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无公害防治的特点是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对病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无公害防治措施

3.1 营林技术防治

林木害虫依附寄主植被的特性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因此抗虫育种是提高林木抗性的基本方法,在扦插育苗时就要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苗圃是地下害虫的栖息地,苗圃的耕作技术和间作以及土壤环境等与害虫危害关系密切。如适当耕地除草可以减轻地老虎的数量,大量灌水可以强迫害虫下移,保证作物幼根的正常生长。育苗技术环节:细致整地,杜绝使用未彻底腐烂的有机质肥作为基肥;提前播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或者选用抗病虫害的种子;轮作种植;严格有关苗木的验收制度;出圃的苗木必须保证无病虫害,彻底消毒检验合格后移植出圃[3]。

把森林害虫和森林培育结合管理,依照林木的生长日期和特点进行适当的砍伐,清理枯木、濒死木、风倒木等,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合理的修枝对害虫的防治也起作用。及时改造生长衰弱的树林,提高森林的抗病虫能力[4]。

3.2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防治,用细菌和病毒以及分泌抗生物的抗生菌等防治林业病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在生态系统中创造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通过引进和助迁以及移植等措施增加天敌的种群,控制害虫的密度和维护生态平衡;利用益鸟进行防治,用益鸟消灭害虫是既环保又经济的办法,广泛招引益鸟,为益鸟创造生存条件,可以采取在冬季给以鸟食、干旱地区给水、设置鸟巢等措施。

3.3 物理机械防治

对有假死性和群居性的害虫,利用害虫产卵、越冬和化蛹等阶段或者在害虫规模不大时通过采集卵块、剪虫枝等方法进行人工捕杀。虫木清理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灭虫。许多蛀虫喜欢在伐倒的新木上繁殖产卵,可以将一些木段放在林中,诱导害虫在木段上大量产卵,集中消灭。为填补清理掉的虫木栽植抗免疫的树种,促进合理混交林的形成。

人工设置的各种障碍可以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利用害虫上树下树的习性在树干的下部涂刷宽4 cm左右的胶环;或在树干堆积土或者缠绕塑料薄膜等,以阻止成虫上树产卵[5-8]。

利用害虫的趋向特性制造诱惑物或者诱虫器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不同,设置不同灯光的诱虫器,设置诱虫灯的地方应该在林中开阔的地方,每8 hm2设置3盏灯,然后根据害虫出现的时间开灯诱杀。如可以设置黑光灯诱杀金龟甲。向害虫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诱饵毒杀害虫。如蛾类喜欢糖醋味,可以用糖醋液进行捕杀[9-13]。

4 参考文献

[1] 郭金龙.浅论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227.

[2] 张晓明.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J].林区教学,2009(3):116-117.

[3]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205-206.

[4] 杨番瑜.浅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1(1):32-33.

[5] 刘秀国,冯建霞.浅谈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3):221-222.

[6] 杨超跃.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8):169.

[7] 崔文峰.树木病虫害防护的具体措施[J].民营科技,2013(8):202.

[8] 贺昌武,李冬荣.林业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3(28):637.

[9] 罗仁春.浅析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24):528.

[10] 张培昌.林业病虫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3(9):41.

[11] 叶志坚.林业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的内容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62.

第5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见附表)

二、发生特点

1. 柿炭疽病 由真菌侵染而致病,只侵害果实和枝梢,叶上发生较少。往往造成枝条折断枯死,并提早落果。幼苗受害后变黑枯死。

①发病症状。在果实上初期出现深褐至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凹陷深色病斑,中部密生略显环纹排列的灰色至黑色小粒点,病菌深入皮层下,果肉形成黑硬结块。被害果不待成熟即变黄色或红色而脱落。6月下旬新梢染病时,最初产生黑色小圆斑,后扩大呈长椭圆形,褐色,中部凹陷纵裂,也有黑色小粒点产生,病斑下木质腐朽,易从病部折断。

②发生特点。为害严重,普遍发生率高。玉屏1万公顷无核糯柿,病园率达72.8%,发病面积5200公顷,占总面积的52%;其中重发面积86.6公顷,占总面积的8.66%。无论是在老区新园,还是老树或幼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如2009年在詹家坳村调查53公顷10年树龄柿树,病株率达95.4%,病枝率24.8%~72.2%,71%的柿树有落果现象;2011年在水田村调查86公顷5年树龄柿树,病株率82.8%,病枝率21.2%~52.3%,新梢枯死的占30%。可见该病严重制约着玉屏无核糯柿的发展。

2. 柿角斑病 角斑病是引起柿树早期落叶的重要病害,可造成果实提早变软脱落,严重时影响树势和产量,同时还可为害苗木,对苗木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①发病症状。病菌侵害柿树的叶片和果蒂。在叶片上最初出现不规则形淡褐色至暗褐色斑点,渐次扩大至叶脉,呈多角形褐色病斑,边缘黑色,病斑上有极小的黑色绒状颗粒体,病斑直径一般3~7毫米,大的可达10毫米,发病期间不断落叶。

②发生特点。该病发生轻,仅在个别柿园为害严重。于6~7月产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主要靠雨水冲溅树上病蒂的孢子到叶片和果蒂上进行传播。在玉屏个别柿园发生严重,发病面积266公顷,据2004年在木弄村调查53公顷5年树龄柿园,病株率28.2%,病叶率42.8%,果蒂带病率11.3%,其他柿园发生较轻。

3. 柿蒂虫 又叫柿实蛾、钻心虫,是一种专门为害柿果的害虫,发生普遍,被害果早期变软脱落。

①发生规律。柿蒂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根颈部及根际附近土中作茧越冬。据笔者多年的观察,1代幼虫从5月10日左右开始至果梗基部皮下蛀入果内为害,6月10~25日达到为害盛期,果实受害后由绿变褐,最后干枯。2代幼虫从7月15日开始由果蒂蛀入果中,为害果肉,被害果提前变红、变软、易脱落,一直为害到采收。8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脱果结茧越冬。在多雨、高湿的天气,幼虫转果较多,为害严重时可造成15%~30%的减产。

②发生特点。该虫在我地的发生特点是,2代为害重于1代,高树龄重于低树龄。据笔者2002年在茅坡调查,10年以上柿园重于5年以下柿园,10年以上树龄柿树株虫量为8~12头,5年以下树龄柿树株虫量在5头左右,一般为害率在18%左右,幼虫有转果为害习性,1头幼虫可为害幼果2~4个。

4. 柿绵蚧 柿绵蚧又名柿粉蚧壳虫,以若虫、成虫为害柿果实、叶片和嫩枝,致使落果、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①为害症状。柿树嫩枝受害后出现黑斑,重则枯死;叶片被害严重时呈畸形,提早落叶;幼果受害后易落果,大量受害后提早变黄、变软、落果,果实上虫体固着部位凹陷、木栓化、呈黑色或裂果。

②发生特点。该虫在我地1年发生2~3代,据笔者观察,第一代若虫一般在6月10日左右盛发;若虫在2龄以后多数有转枝(叶)为害的习性,以后发生较轻。

三、无害化防治措施

为了使玉屏无核糯柿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在病虫害防治上,我们主要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加强生物防治,推广生态控制技术,实行柿园生物多样性,控制和抑制病虫发生,并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加强预测预报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柿树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植保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病虫测报要将以前的以粮油作物为主转变到经济作物上来,包括果树、蔬菜的病虫测报工作都要纳入议事日程,并投入主要精力。按照经济、有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探索经济作物病虫的防治指标和影响病虫发生的各种因素,做出病虫情报,以指导防治工作。

2. 狠抓综合防治技术

①农业防治。一是加强苗床管理,培育无菌栽培苗;嫁接枝条须从无病虫母树上采集。二是柿园冬季实行深翻,改变土壤生态条件,破坏病虫越冬场所,达到抑制和消灭之目的。三是大力推广生态控制技术,实行柿园生物多样性,园内合理套作部分矮秆作物、预留部分1年生草本植物(树冠以内除外),恶化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的营养及生存条件,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抑制害虫大发生。四是合理密植,使单株和群体营养面积适当,通风、透光性好,生长发育健壮,以提高柿树的抗病虫能力。

②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波习性,采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防效明显。

第6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症状: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常见有三种类型: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上述三类症状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产出硫化氢恶臭味,成为本病重要特征,别于黑腐病。软腐病在贮藏期可继续扩展,造成烂窖,窖藏的大白菜带菌种株,定植后也发病,致采种株提前枯死。

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大白菜软腐病致病病菌是软腐细菌,是一种细菌病害。由于多年种植大白菜,且面积较大,就是轮作倒茬,这种细菌也已普遍存在于土壤里,靠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其中叶柄上自然裂口以纵裂,是该病侵入的主要途径,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利白菜根系发育或伤口木栓化则发病重。此外,还与白菜品种、茬口、播期有关,一般白帮系统、连作地或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

无公害防治技术:大白菜品种不同,对软腐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因此,在防治上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1、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白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是一致的,因此选择抗病品种是基础。

2、尽可能选择豆科等前茬作物种大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3、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

4、起垄栽培并保持一定垄高。这种方法排水良好、空气流通,能降低株间的湿度,有利于伤口愈合。灌水(尤其是沟灌)时,水里的软腐细菌不容易接触到白菜叶基部,从而避免侵染。并有利于促进白菜根系发育,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

5、做好雨后排水和灌水。雨后要及时排水,不能使地里有积水。灌水要勤灌、均衡灌,改大水漫灌为浅灌;改通灌、串灌为长垄短灌。每次灌水前仔细检查一下,发现软腐病株要连根挖出深埋。拔后的株穴撒石灰后覆土踏实,然后再灌水。

第7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方法

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微生物学是一门以独特技术研究微小生物的学科,就课程本身特点而言, 内容繁杂枯燥,逻辑性相对较差,而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如何把握专业特色,,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微生物学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使得微生物的形态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微生物离不开显微镜,而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上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只能通过照片;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遗传等微观世界的内容时,只能借助一些挂图或推理,很多东西需要靠想象来理解;因此学生课堂吸收率较低,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外时间来消化课堂上的内容。

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改变,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手段,扩大了视野,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得原来靠想象理解的东西变得一目了然,实际上降低了课程内容理解上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吸收率;还可以增加课上的信息量,提高课时利用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造成的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奇妙生动的微观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机能,提高了对课程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例如,在“病毒增殖”章节,将病毒的增殖过程以FLASH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短短几分钟观看动画的过程,学生对病毒有了全面直观的认识,既掌握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组成,又掌握了病毒的增殖过程等,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多媒体教学重复性好、利用率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既减少了经费开支,又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业务。

二、归纳对比式教学

微生物学知识点较多而凌乱,有许多易混淆的知识点,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四大类菌的菌落特征等。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需要对其进行归纳对比,比较异同,这样才能使知识层次更加清晰,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

三、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讲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时,先告诉同学通过染色后,菌被分成了两类:呈现紫色的革兰氏阳性菌和呈现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此时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接着讲细胞壁的构造,引导学生自己从中找到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前后所学的知识,并且准确掌握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这一知识点。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摆脱课堂知识的枯燥乏味,提高了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四、“热点问题”教学法

热点问题是媒体报道最多、也是大家最关心、最深入人心的问题。对于那些与微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如能“趁热打铁”, 则可引导学生用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 获得知识。如禽流流行时,在讲到“病毒”章节时,先简单描述禽流感的流行概况, 此时同学们表现出兴趣浓厚、互相交流, 接着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大家思索和讨论: 禽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 此次流行的型别是什么, H和N都是什么含义, 针对禽流感采取什么措施等,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互动的教学情境, 既可使同学们有目的地去学习, 又可活跃气氛, 调动思维,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又如,讲到“伴孢晶体”时,可简单说明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和“生物农药”, 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新知识点的讲解。

结合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因图片丰富、内容详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而深受学生欢迎, 这种授课方式, 既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 又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五、实验教学与课程相配套教学法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既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又要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实际过程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作用以及研究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为了保证实验的上课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学生的实验课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进行,通常是2人一小组,10人为一大组进行,保证人人有全过程动手的机会。实验课时告诉学生,制片如制作优秀,可被拍摄保存下来,并将引用到下一届学生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8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 植物药害;发生;预防;补救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77-01

植物药害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乃至死亡的现象,表现为植物器官或组织造成伤害或污染[1],主要因为在植物施药的过程中方法不当或施药浓度、剂量、施药时间不当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1 植物药害的类型及其症状

植物药害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慢性药害为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表现症状的药害,一般表现为光合作用较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风味变劣、开花延迟、色泽差,植株矮化、畸形,果粒小且不饱满以及产量降低、质量变劣等。急性药害在几个小时就能表现为异常症状的药害,如黄化、枯萎、落叶、皱叶,叶片或果实上有斑点等[2],重者可致全株死亡。

还有药剂(特别是除草剂)使用后会出现二次药害现象,即对当季作物安全,但会给下季、下茬作物造成药害。如氯磺隆在麦田使用后,可对后茬作物油菜、甜菜、玉米、水稻、大豆等造成药害;玉米田使用莠去津,后茬不宜种植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绿豆、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

2 引起植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2.1 药剂方面

无机农药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农药药害小;同类药剂中,水溶性越大,发生药害的可能性越大[3];悬浮性差,易产生药害;劣质农药(过期变质农药、可湿性粉剂结块、含有杂质较多、乳油制剂中有沉淀或油水分层现象)、失效农药、质量不合格农药等易产生药害;药剂颗粒大、搅拌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2.2 植物方面

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药剂所表现的耐药性差异极大,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反应也有差异;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药性也存在关系。高粱对杀虫剂中的敌百虫、敌敌畏等特别敏感,即使有少量的雾滴飘移在高粱上,也可产生严重的红叶现象。杀菌剂中的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对桃、李可引起严重药害。在除草剂中,使用品种不当产生药害的现象则更为普通。

2.3 环境条件

高温、阳光充足易产生药害,雨天和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药害,此外农药喷洒过程中的挥发和飘移也易引起药害。

2.4 用药方法

使用不适宜的农药品种、使用药剂的剂量或浓度过大、农药混用不匀或药械清洗不彻底等都易导致药害。如用于喷施小麦除草剂的药械,由于清洗不干净,又用来防治瓜果类、蔬菜类防虫防病,极易产生药害[4]。有的农民滥用农药,见虫就治,多次施药,直到所有昆虫死亡为止,造成了虫死叶枯。2006年安徽省稻飞虱大发生时,农户就连续施药5~6 d,很容易遭成药害。

另外,在作物生育阶段、敏感期使用禁止农药,如敌敌畏对瓜类敏感,辛硫磷对大豆、高粱敏感,部分农民不注意用药时期,以致产生药害,如敌百虫对瓜类、玉米幼苗期慎用。

3 植物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3.1 合理选用农药

根据药剂的性能及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选用适宜的药剂品种,避开作物对农药“敏感”的生育期(花期和幼苗期)用药,掌握合理的用药量,不使用伪劣或失效农药,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并根据作物的长势及天气条件用药,就能有效避免药害的产生。

3.2 注意施药方法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为害特点,采取适当的施药方法。土传病害,可用土壤消毒剂;如果是空气传播的病害,采用喷雾法防治;如果是种苗传播的病害,可用浸种或拌种处理法。

3.3 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

如对硫酸铜引起的药害,可喷洒0.5%~1.0%的石灰水解毒;如因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遇碱易分解失效的农药而产生的药害,可喷洒洗衣粉或肥皂水、碳酸氢钠溶液进行解毒,但浓度应该适当,否则会加重药害。

另外,偏酸性和呈微酸性的有机磷类和杀菌类的农药,遇到碱性物质药效会降低。利用这个特性,酸性农药产生药害时,可在清水中加入小苏打溶液或石灰水,冲刷或淋洗作物,加快药剂的分解。

3.4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

如对产生叶面药害或植株黄化等症状时,增施美洲星等肥料叶面肥可减轻药害,促使植株恢复生长;对由于土壤施药或作物地上部分用药造成的药害,喷水和灌水也是冲淡药剂、排除药剂、给植物“解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3.5 合理混用化肥农药

肥料与农药混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5]。以肥料与除草剂混用为例,一方面除草剂能增进化肥的肥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氯;另一方面,肥料可以使用除草剂分布更均匀,有利于吸收除草剂;此外,肥料与农药混用,兼治地下害虫。目前比较成熟的有阿特拉津、2甲4氯、西玛津等与化肥混合,杀虫剂狄氏剂、艾氏剂、三硫磷可以与化肥混用[6]。

4 参考文献

[1] 田菲菲.植物药害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2(3):90-92.

[2] 原小秋,王建平,陈鹏.植物药害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16-118.

[3] 梁艳青.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手册[M].1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4] 陶卫东.作物药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51-153.

第9篇:生物防治方法范文

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才能较好地把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已经证明:学完某种知识后,如果马上回忆,能全部回忆出来,隔一天后,所学知识仅保持33℅;一星期后保持25℅左右。据此看出,大脑对知识的遗忘,呈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及时复习。1、循序渐进式复习。先复习一些基础知识,让知识穿线,再复习关键问题,形成知识节点,最后复习重难点,形成知识网络。2、比较复习法。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横向比较,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鱼类、鸟类、哺乳类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其运动方式的比较,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牙齿的结构功能比较等等。3、纵向复习法。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第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概念上的区别;第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基本过程的区别;第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二、浓缩记忆法

抓住关键词核心词记忆。如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简记为“壁、膜、质、核、叶、液”。人体的系统通过谐音简记为“寻呼云内神秘小生”,“寻”、“云”、“小”分别是“循”、“运”、“消”的谐音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简记为“擦--滴--撕--放--盖--染--吸”。很多繁杂无序的知识可用此方法记忆,能够简明扼要地统揽知识要点,纲举目张,以达到快速掌握知识事半功倍的目的。只要实践中注意总结,是可以办到的。

三、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可以解决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开花结果一节,由开花到结果联系密切,花的结构弄不明白,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就无从谈起。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比较好地展示花的子房到果实的孕育过程。实验探究的好处在于化抽象为直观,化间接为直接,避免空洞无物。生物教学中有些理论性的内容要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如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可以设置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

四、兴趣学习法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人饿了,就会对食物感兴趣;爱打扮的姑娘对服装感兴趣;正是因为有兴趣,东汉时的张衡才整夜整夜地数星星,然后绘成星宿图。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进取,也能帮助人们加强记忆。

在心理学中,兴趣可分为有趣、乐趣、志趣,它们虽然都有助于学习,但又各不相同。有趣常常是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则常常表现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诱发而产生;志趣则带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是最高级的形态,它可以使人似酔如痴,废寝忘食。所以得使兴趣不断升华,把它与志向结合起来,从而让兴趣在记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如开花与结果一节,就果实是怎样由花发育来的,在师生交流中,可做如下诱导性设计:花包括哪几部分?花的主要部分又是什么?子房包括哪几部分?子房又是怎样形成果实的?诸如此类,若结合实物或多媒体层层设问,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就可以将花到果实的形成过程形象地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下去。在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使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体会到求知还需要毅力;认同学习非但靠自己的聪明,也需要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才智与意志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兴趣在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