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农业生产机械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生产机械化

第1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其次是农机研发人员对农机技术要进行革新。研发部门要接纳有想法、有主见的贤才志士,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优秀农机技术加以改善,争取在农机作业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并应用在传统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相关设备上。对农机的改良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选择适宜的农机,让农机作业全面发挥作用。农机研发的过程要科学制订规划,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新农机、新技术的顺利研发,继而带动粮食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2对农机技术进行地域推广

首先可以对地区的农户进行思想弘扬,将先进的思想带到农民当中去,让一些思想未能及时转变的农户也能切实体会到现代化农机作业能给他们生活与作业上带来的便利;其次,要定期开展示范工作,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思想上的转变只是农民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并不代表可以认同。政府部门可以派遣农机技术人员带着示范农机到地方乡村进行农机演示工作。农机的示范工作是对技术突破的肯定,同时又能够让务农人员深切体会到农机进行作业是极其方便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农民自行体验,亲身体会的感觉会更加具体、更加真实,这样也就更加容易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对地方全程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开展也就并非难事。

3农机的后期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农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状况,包括机器零部件的破损、农机无法启动、农机没有得到适当保养出现迟钝现象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农民的正常农业生产。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组建合理的后期维护团队,可以让他们有规律地对农户家的农机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或者将相关维护农机的常识与农民进行说明,防患于未然,尽量降低农机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如果农机出现问题,维护团队需要能够对问题进行解决亦或提出合理的相关解决方案,让农民不必为了查找原因而手足无措,这样才会让购置农机的农民心里有底,同时也会对农机作业更加的信赖,让后续新型农机可以顺利推广,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最后,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当地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农机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插秧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管理服务,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目的是要对农机工作人员安全给予保障。因此,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无牌、无证,带病作业、“黑车非驾”、私自改装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机安全工作。对农机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进行大力扶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规范地方农业机械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机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4结语

第2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关键词】 集成 制造系统 机械化 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生产系统指由农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软资源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该生产系统采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生产技术相结合,贯穿于农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将信息、资源、功能以及过程相结合,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并且将资源合理配置,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而不断努力。

1 基于集成制造系统模式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理论框架构建

1.1 制造系统及集成制造系统模式

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制造系统:(1)制造系统的结构方面,制造系统包括人员、生产设施、物料加工设备和其他附属装置等,把所有的硬件作为一个统一体。(2)其转变特性:制造系统属于生产要素的转变过程,它能够将原材料以最大生产率转变为生产的产品。(3)制造系统的过程,将其定义为生产的运行过程,分别从计划、实施和控制方面研究。在将制造理论、制造技术以及制造信息合成一体,最终构成制造系统。而在当前,制造系统主要朝着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集成制造系统模式主要指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共同组成,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将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优化,最终实现管理、经营和技术要素的统一,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质量,将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集成制造系统模式的主要特征包含:集成各种技术、经营措施和人员配置,最终实现系统全局动态最优化和总体最高效益;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就,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集成。

1.2 集成化制造系统模式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

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是指农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软资源共同组成的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定义还可以按照结构、功能以及过程来分析,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中,农业生产过程是人力资源、物理资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其功能定义,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是将农业生产资源转变为农产品的输入和输出系统。按照过程定义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属于农业生产的运行过程,它是将市场分析、作业工艺规划、生产实施、收获以及销售等环节连接在一起,促成了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该系统的特征表现在:(1)整体性,集成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是将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软资源组成而成的。(2)相关性,在资源的投入中,将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3)目的性,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将资源配置到合理的生产环节中,最终变为农副产品。(4)环境适应性,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将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促成交换,来提高市场环境。(5)动态性,农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变换过程中,无论是种子、化肥、能源等生产资源还是系统内部的硬件和软件它都在动态变化中,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中,及时更新、完善,最终达到目的。(6)“三流”运动,整个系统运行中都在经历物料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的动态发展,最终使得农业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2 整个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模式构架

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知识的应用下,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有效的集成各种生产资源,最终形成的一种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完成信息联系,最终形成一套综合的集成化机械农业生产系统。每个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分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提高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对资源和环境合理地的分配,这些都需要在机械设备中实施具体的作业,这样能够得到精确的控制,保证向田间的投入是科学的。另外,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信息应该传输到相应的分系统中,在分配中应用的软件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传感器等,做好信息链接,促进种子、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加强农机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集成化制造系统模式下农业生产系统的特征表现在:集成化,通过科学技术将人、技术和组织结合起来,实现信息集成、功能集成以及过程集成,以系统作为保障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农产品的生态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采用科学技术,从农作物的育种、生产到出售和服务等,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将信息加工和传递,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优化方案。系统化,整个生产模式突破了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并且将其注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促成有机的整体。绿色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生产系统,强调的是资源节约和注重环境保护,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产中最终的产品呈现的是绿色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网络化,该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下进行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形成一体化。集成制造系统模式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将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信息流以及价值流的优化运行,该模式采用的是因地制宜的生产,加快了机械化的发展。

3 整个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模式设计思路分析

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是由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软件资源组成的有机体。其中物理资源包括生产设施设备、土地、生产资源和各种辅助装置;软件资源包括生产技术和生产信息,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从物理资源的组织和软资源方面设计的。该系统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是作物种植计划、机器作业工艺选择以及农业机器配备最终达到质量、成本、时间、服务、资源以及环境的综合优化,另外还需要注重目标的设定,需要该系统对环境以及农产品的产量,调整好规模,实现系统最优化。最终提出了OSED组合设计法,集成运筹学、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等,组合成一体,采用计算机应用改善农业的耕作方式。在选择好作物种植计划、机器作业工艺及农业机器配备后,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机械化操作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市场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统一。

4 应用案例探索

将集成化制造系统模式应用到某农场种植中,种植优质桃树,为种植中做好灌溉提供可靠的方案。首先要对农场进行总体规划,注重对种植人员的素质要求,按照农场实际来提高人的技术知识,实现人与技术的集成。下来是构建物理资源系统,确保机械化灌溉、机械化收获系统、施肥系统等。全面提升生产技术系统,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具体落实。做好信息化支持系统,以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应用作为基础,将生产技术分系统模式、生产过程分系统模式、质量保证分系统模式、资源物料分系统模式以及环境评估分系统模式相统一。由于水果最需要的种植条件是灌溉,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应用水资源,将信息集成、资源集成、功能模式集成、过程集成,最终实现桃树种植的质量好、成本低、以及资源节约等,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该农场地处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缺乏,本文针对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提出了对农作物的机械化灌溉,根据山地丘陵提出了设计方案,具体的措施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结合山地丘陵提出了自压和机压相结合的截水灌溉技术,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平衡水土成分,最终达到产品质量提高的目的,实现集成制造模式下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化。为桃树种植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集成化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生产模式,运用现代制造业的集成制造系统与机械化农业生产相结合,整个过程将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以及软件资源相结合在应用信息集成、资源集成、功能集成以及过程集成的前提下,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库完成了对农作物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中,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效率以及市场综合力。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璐强,郭俊华,马丽梅.基于VPS的制造系统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2013(26).

[2]胡胜强,赵刚.现代制造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2013(14).

第3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关键词】农机作业委托 农业 机械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只有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才能够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而质量提高。要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应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而技术的进步与制度革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行农机作业委托会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诸多有利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观察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农机作业委托概述

1.农机作业委托的概念

什么是农机作业委托呢?农机作业委托主要指的是农民依据一定规则要求把部分或者全部自己应该承担的农作业委托给农机经营组织或者农机户来完成。这一农业组织制度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物,对于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2.实行农机作业委托的意义

农机作业委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对新的农机经营模式的开创以及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三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下进行一一分析。

2.1有助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在农业作业委托制度下,联合收获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农业和农民服务,它的制造成本和性能参数都能够与农村的生产规模以及农民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农机作业委托的实行和农业收获机的使用既能够解决农业机械投资高、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农民单独作业购买机器有困难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2有助于新的农机经营模式的开创。实施至今,很多地区的农村都是实行个体经营,农民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农业生产。在实施了农机作业委托之后,农村的农业生产开始重新走向联合。农机作业委托通过建立承包公司、联合体等新的农业服务组织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

2.3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在农机作业委托制度下,农业机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就大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时间,从而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先进农业生产设备给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助于促进其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二、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农机作业委托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促进农机行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通过农机作业委托的方式,那么农村对于农机的需求会不断增长,这对于农机制造行业等于农机生产相关的行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以来,其生产数量大为增加;小麦机动收割机1997年的生产数量是其1985年的11倍。这些都与农机作业委托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了生产数量的增加外,农机作业委托还助于促进农机生产制造行业的技术发展与更新。农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激烈的农机市场竞争,这就使得某些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农机生产企业不得不被淘汰。与之同时,农机的市场潜力也给该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也流入中国,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机技术发展与更新具有积极作用。例如,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都曾在我国的浙江省与江苏省办厂进行水稻收获机的生产。这些都对于繁荣农机市场具有一定的作用。农机市场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又推进了农机作业委托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有助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市场化配置

农机作业委托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化配置是其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农机作业委托主要面向市场,对于提高行业市场化的水平,对于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作用。农业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对于农机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具有推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3.有助于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受农村组织制度的影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比较缓慢,农村的农业机械普遍廉价、小型且功能单一,大型的农业机械在农村还没有市场,得不到发展。实行农机作业委托之后,我国农村的农业发展方向就会发生变化,首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会受到影响并发生相应的改变。农机作业委托实施之后,大型的农业机械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我国的农业发展不仅仅依靠小型的机器和重复性的人工劳动,而是通过操作功能多元化的机器就能完成。农机作业委托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扩散,原来的小型农机和农具占主导的格局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功率、现代化、联合化的大中型农机以及农具。农业机械的朝着专业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中型农具的发展会带动农机作业委托的发展,也会推动农业生产其他环节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发展的联合化、大型化以及现代化,从而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机作业委托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开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力。其对于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机行业发展,实现农业资源市场化的配置以及改变农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秦海生.浅论我国农机经营体制第三次创新[J].中国农机化,2000(05).

[2]陈晓红,高原康彦.一种新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方法――层次模型法[J].系统工程,2000(04).

[3]鞠卫平,张建明.契约机制下农机作业委托利益主体行为的策略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1).

第4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一、装备性能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机具性能是影响燃油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影响农业机械燃油消耗量的技术因素如下所述:发动机进气方式、进气净化方式、废气循环利用方式、燃油喷射控制方式、燃油燃烧结构以及燃油供应方式、底盘与发动机匹配等。柴油机是农业机械的关键部件,柴油机节能技术的核心是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即降低柴油机进排气过程、喷油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各种损失。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柴油机节能减排主要措施有可变进气技术、中冷涡轮增压技术、柴油机负压节油技术、金属清洗剂技术、检测与调整技术、净化柴油技术、净化进气技术、改善燃烧结构和减少附件损失等。如采用可变进气技术可使柴油机的功率提高10%~20%,燃油消耗率下降3%~8%,同时,能改善排气烟色。拖拉机整机的节油降耗除了配套发动机本身节油降耗效果显著外,拖拉机底盘主要采取的是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工作档位优化底盘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范围内工作,如离合器、传动箱、液压系统、行走系统、整机布置等。机具幅宽与收获作物应该相适应,过宽或过窄均会增加耗油损失。通过优化作业部件结构和形状,减少工作构件与作物接触时的切削阻力,降低功率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除了机具本身的技术特征,其老化程度、产品制造工艺也对燃油消耗有巨大影响。我国除黑龙江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大型农场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复式机具作业外,目前,常用的耕整地机械大部分为铧式犁、耕整机、机耕船和微耕机等,机具使用年限长,老化严重,大部分为国产机具,性能较差,复式作业机具比较少,机具需要多次重复进地作业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此外,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为例,与日本相比,日本农机工业基础较好,水稻生产机械从发动机、耕整地机械、育秧设备、插秧机、植保机械、收获机及产后稻谷烘干加工机械等,主要是久保田和洋马两大公司的产品。先进的制造工艺,优质的产品质量,方便的使用性能,不仅保证了高作业效率,也有效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另外,日本水稻生产中,耕整地环节,采用激光平地、土壤耕整、大型履带拖拉机牵引的集整地、碎土、施肥、精密播种多项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等,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量。而我国在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大量是国产,价格较低,性能也较差,燃油消耗量大。

二、农艺制度与技术模式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第5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3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物质,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是农业技术的载体,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结语

第6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是,各地要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力以赴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秋”作业,全面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产区的农机作业水平。力争全国投入“三秋”作业的各类农机具达到2900万台(套)以上,晚稻机收水平突破60%,玉米机收水平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25%。冬小麦机播水平超过85%,油菜机播、秸秆还田、深松整地面积明显增加。

农业部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 一要认真落实各项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执行进度,督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及早将补贴机具供应到位,尤其要做好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玉米割台的供货与安装,努力增加“三秋”作业机具总量。积极争取和落实农机深松作业补贴,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全面完成秋季机械化深松整地任务。要积极协调落实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等扶持政策,为“三秋”机械化生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针对今年玉米播种、晚稻栽插延迟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合理规划作业区域,科学安排作业任务,搞好机具检修维护,做好机具应急调度预案,做到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块、播种一块,努力加快农机作业进度,不误农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带动作用,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服务领域。要在“三秋”期间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协调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和柴油供应等服务,确保“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

第7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第8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措施

农业的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来代替人力的生产过程,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不仅能够加强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土地产出率,还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在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本文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一)生产效率的提升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就是利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力和牲畜力,进行播种、施肥以及各种各样的农耕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外,通过先进机械化工具的使用,还能提高复种的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率。机械化设备在喷洒农药、播种以及施肥时,能够准确把握工作时机,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加强劳动生产的效率。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机械化是最关键的基础,所以非常适合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加强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在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另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还能充分解放农民的双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而且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三)规模效益的呈现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量,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机械损耗,促进了农业生产活动和机械化规模效益的完美结合。通过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起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而且在农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还能对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以及规模化的实现,能够切实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科技含量高、效益高、能耗低等,如果能够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加大机械化设备的工作量。所以,要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一定要加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改造,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另外,我国政府还可以针对农业机械制定相关的政策方案,将先进的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同时还应该实施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使其与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做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相关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再有,农业机械化的自行研发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应该同时进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和研发手段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还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是,在我国一些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没有实现全面的机械化。要想利用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让农村地区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明确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捷性,从而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添加机械化的设备,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按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农业走向市场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且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能够将非常零散的农户经营与农业的服务市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提升。要想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一定要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途径,对机械化服务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变的机械化。所以说,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对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地区的农民一定要对其引起重视,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高产出,还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从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村经济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赫.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16,06:65

[2]于永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J].吉林农业,2015,24:45

第9篇:农业生产机械化范文

1现代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种植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人力耕作方式被机械所取代,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对种植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机械化起步晚,在现代农业种植中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机械设备使用中生产人员对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生产成本较高[1]。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逐渐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广泛引用自动灌溉设施等,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从长远来看,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提高综合农业生产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农业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阻碍。农业种植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借鉴多年来的农业种植经验,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采取的一种种植方法。在农业生产中要改善农业生产状态,提高农业紧急效益,就要和农业机械化相互结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服务[2]。在农业种植技术的实际使用中,离不开农业机械设备的辅助,同样农业机械的使用,也需要农业种植技术作为其技术支撑,共同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影响

2.1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通过利用机械设备,使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国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大多是利用人力畜力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机械化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规模小,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技术并不重视,不仅增加了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还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现代农业机械化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结合地区差异,根据地形环境,气候差异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机械设备,例如华北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生产规模较大,在农业生产中就可以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只能使用小型机械设备,不适合集中生产[3]。

2.2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

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在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已经更加重视对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集中生产,例如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中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种植,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实现了从体力劳动到机械劳动的转变,减少人力生产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进程。在农业实际生产中,还要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根据地区差异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及改进农业政策,增加设备使用范围,为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提供使用依据,从而提高机械设备利用效率[4]。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保养及维修知识等,切实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水平。

2.3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对生产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使用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还要提高生产人员机械设备的使用意识,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与生产技术。从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农业种植中年轻人较少,农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落后,观念陈旧,不能很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制约。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专业人才,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