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道德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发展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发展理念

第1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学校 个性发展 指导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质量高)并不鲜见。但是,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教书的新学校却并不多见。著名教育改革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实践中摸索,认为新学校的使命有: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搭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培养学生喜欢、敬佩的老师,把学校办成幸福的乐园;等等。我统称这些思想为“新学校”理念,而所有的理念背后都根植于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而一切改革的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即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想深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首先要看一看现在高中生存在哪些问题。1、纪律意识、学习意识淡漠。2、社会责任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强烈,叛逆心理极强。3、思想幼稚化,行为成人化。4、理想信念淡漠,缺乏刻苦钻研精神。5、斤斤计较,导致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严重。6、只有学习,没有完整的生活,造成对整个人生和生活本身丧失热情和信心。7、家庭问题使得单亲学生增多,不能够健康处理同学间的异性关系。8、由于校内外教育的不一致性 ,导致一些学生具有双重人格,诚信缺失。9、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经不起一点挫折 ,不良行为学生有增多的趋势。10、是由于对网络和手机的不正当使用 ,致使学生虚拟世界的道德感严重缺乏等。

为何高中生会有如此众多的共性问题,我们去探求一下背后的原因。在此,我简单做了一个展示原因的鱼骨图。

“高中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鱼骨图

我觉得无论是学生、父母,还是老师、学校,归结起来的共性原因,都没有深入的、针对性的分析个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个性化教育,致使这些“问题”向流感一样,慢慢扩散,不但影响班风、学风,更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声誉。

如何进行引导?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特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因为“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苏联霍姆林斯基看到小朋友把玫瑰花摘下来,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震憾了,就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的孩子。”看完这则大教育家的育人故事,我深深的认为教育者就应该增强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增加同情心和怜悯心,减少惩罚和歧视,让一个个有血有肉、富有朝气的青少年,活在“人”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永不犯错的神话世界里,这种无声的德育感化教育代替生硬的说教是我们必须要贯彻的重要法宝。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去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功利化。

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将你死我活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引入教育。所谓应试,就是做“人上人”还是“人下人”的残酷竞争和筛选,并因此在学生中划分“成功者”与“失败者”,人为制造新的等级、新的仇恨。

在新学校理念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去除功利化的教学,既要实施分层教学,更要实施分层评价,让每个孩子内心都绽放灵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其在学习中的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小组教学下对成绩优异的A组学生与稍差一些的B组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而对基础更差一些的C组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来学习新知,从而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通过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授课后的教师,要想更好地推动优等生精益求精,保护学习暂困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分层评价尤为重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暂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每个人的进步都被老师看到,不是简单地只以枯燥的分数为评价标准,会让学生发现巨大的自我价值,并能激发不可限量的自主性,从而不断向着更高的领域发展。

新学校理念下的教育,就是发现学生真正问题所在,从根源上解决,从细节处发现,用平常心、正常情、按照人的天性去处理欲望,去教育。不断发掘学生的自身个性,有针对性的教育,从内心深处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校园的氛围和谐,从而放下教师心中的紧张与焦躁,共同感到教育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李希贵著《新学校十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第2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前概念;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到了首位;教育的人性化发展,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日渐增加。要知道,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踏进教室的同时,学生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自我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并非本质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对于学习新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前概念。有效的物理课堂,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前概念,如何发掘和纠正错误的前概念,如何继承和延伸正确的前概念。近些年,教师、学者对于前概念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人认为前概念会物理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干预和影响。本文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基础上,研究利用物理实验促使学生对于前概念的正确把握和有效发展,以促进师生构造有效的物理课堂。

一、前概念的涵义

前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狭义的理解认为“学生在接受正规的训练或学习以前就已经形成的错误的观念或认识。”有人称之为“相异构思”,有人称之为“民间概念”,其特点就是认为前概念是错误的。广义的理解认为“前概念就是学生在接受正式的教育以前,对所感知的现象、生活中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加工所得出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对于前概念的理解后者更为正确,前概念里有错误的知识和思维,也有正确的认识和逻辑。比如说,在学习力的概念之前,学生普遍认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不运动;没有学习惯性的概念,学生认为物体的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的原因等等,这些错误的前概念都是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和重新认识的。比如说,在学习电流的概念前,学生对于电流是一无所知的,但学生对于水流的特点是很清晰的,因此,我们可借助水流来类比电流,从而顺利达成概念的认识。这样的前概念是有助于教学的构建,因此教师可合理利用,加以延伸,达成教学目的。

二、改良物理实验,“诱导”学生的前概念,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

对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逐渐过渡的中学生来说,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演示,要比说上千万的语言来得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对于这些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为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修正自己错误的前概念,继承原有的合理的前概念,为构建更为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改进物理实验,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和客观性显得更为重要。

1利用实验“外显”前概念

“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隐蔽性是前概念的一大特点,学生如果不是自己确信,存在内心深处的前概念会不自觉地影响新知识的摄入。选用合适的物理实验,学生在与实验对话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挖掘自己的前概念,从而进行前概念的评判,以利于新概念的掌握。

在《物质的密度》教学中,笔者将教材创设的问题“如何区分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进行了改进。选择的器材是一大一小两块木头A、B和一块铝块C,并且表面涂上相同的漆,保证外观上区别不出木头和铝块。然后设置任务:要求学生思考方法来找出哪个是木块、哪个是铝块。学生往往会认为:“用手掂量分量,重的是金属,轻的是木块。”选择C(铝块)和B(小木块),放在天平上观察,发现C(铝块)下沉,B(小木块)。学生判断:“下沉的C是铝块。”然后,重新选择A(大木块)和C(铝块)放在天平两盘,发现C(铝块)上翘,而A(大木块)下沉。学生可以判断:“下沉的A是铝块,而上翘的C是木块”。学生产生了疑问:C到底是铝块和木块。看来,用生活中不自觉的用轻重进行物质的判断是有问题,这样的前概念也是错的。学生不难发现: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铝块比木块重。那么同种物质的物体而言,体积增大了,质量增大了,这样很有可能大木块的质量要大于铝块的质量。顺着学生的思路,老师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有此可以得出“密度”的概念,从而进行新概念的进一步构建。

2设计实验找准概念“冲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物理概念呢?如果能够帮助发现前概念和新概念的冲突,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被激发。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中的初中生来讲,实验的生动与形象能够更加直观地揭示这个“矛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向新概念进行迁移。

在《大气压》一课的引入中,笔者改良了物理实验,使得实验更加直观、生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了明晰地对比,利于学生发现旧知识的不足,思维的片面。如图(1)所示,在瓶中点燃酒精棉,短时燃烧后,迅速盖上瓶塞,有色的液体从低处的瓶内,“升”上密闭的瓶中。“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什么这个实验中的红墨水是从低处往高处流呢?”这个问题即使将学生思维矛盾点的外显,也是有意识地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去找寻答案,从而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同学认为:“瓶子内燃烧的气体发挥了作用。”这个答案立刻得到了排斥,如果是瓶内的气体对外发挥作用,那么红墨水应该是向下跑,根本不是向高处“流”。要克服重力作用,应该能找出另外的一个施力物体,那么同学仔细观察整个装置,有的同学能够发现水面上方的空气,从而考虑到空气对红墨水有力的作用,酒精棉的燃烧是的瓶内的空气变得稀薄,从而下方瓶内的空气对红墨水的作用显示出来。

图(1)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笔者特别将连接水槽和广口瓶的玻璃管制成了弯曲的形状,除了增加实验的美观性,更多的是为了增加一定的路程,以利于学生观察红色液体上升的过程。如果点燃酒精棉后,盖上瓶塞的动作足够迅速,那么红色墨水不仅上升,而且会“喷”入广口瓶中,效果明显,且有一定的震撼作用,充分起到了激发学生思考,而启发思维,激起头脑风暴,利于大气压的引入。同样,利用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的实验,如果将瓶子倒置,能够实现鸡蛋不仅没有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还能够被吸入瓶中,显得更有说服力。

3安排实验“澄清”前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原理、理论等,不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的固有规律本身,而是科学家提出的被科学界所承认的一种较好的模型或假设。既然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群体经过社会性建构的结果,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也要经过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于周围的事物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来自于生活中的前概念并不都是错误的,如果利用实验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熟识的内容,在增加自信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能够进一步促进全面知识的掌握。

在探究《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物体的浮沉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说:铁块会下沉;木头是上浮的,等等。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对物体的浮与沉有个全面的认识,笔者制作了一个密度分层与物体浮沉实验,如图(2)所示。在实验的演示中,可以看出:铁块不一定是下沉的,只是在食油、水中是沉底的,当浸入水银中,是浮在水银面上的;泡沫是浮在油面上的;水浮在水银面上,而同时是沉在食油的底部的,等等。这样的演示足以证实学生的前概念部分是有道理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果加以补充,便可以理解物体密度对于浮沉的影响。

4“变式练习”巩固新概念

由于前概念存在强烈的顽固性,需要教学中的不断训练,以达到教学的实效。在进行惯性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惯性的概念有认识,但是容易混淆与力的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是否受力是无关的。笔者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的变化,再次运用斜面,进行惯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铁球分别从斜面滚到光滑的木板、粗布条、毛巾的表面,比较三次在水平面上经过的距离,思考为何铁球越滚越近?有没有可能水平面足够粗糙,铁球滚到水平面上立刻停止?从而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自身属性,无论受力与否,物体都有惯性。

图(3)

实验是物理的精髓,无论是知识点的发现还是成立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对于生在成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不可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实验来纠正自己错误的前概念,延伸合理的前概念,从而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斌武.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要义评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2(3):26-28.

第3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云南省体育局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梦”思想,推进体育事业走有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实践好特色,发展好特色,走特色体育发展之路。云南省体育局局长何池康近日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表示,就云南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走有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

何池康介绍说,五大发展理念包括以下五点:沿边区位是云南省的优势,要强化交流显特色。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工作中找准体育切入点,发挥体育外交的独特优势,利用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大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不断强化对云南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度,扩大云南对国际特别对周边国家影响力。

民族多样性是云南省的优势,要围绕民族显特色。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和体育交流,发挥体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打造富有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

生态优良是云南省的优势,要突出生态显特色。 云南气候宜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全年度、全空间、多维度拓展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的优越条件。云南就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让生态成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坚实绿色屏障。

地理特征是云南省的优势,要依托高原显特色。云南独特的高原体育优势对国内外尤其周边国家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要在高原训练、高原赛事、高原体育科研、高原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让高原特色体育成为云南体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第4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1.在描述数的大小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学生能用抽象的数去定量刻画现实中的事物,同时表现在学生能将抽象的数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能用现实中的事物去描述数的大小,理解数的意义。例如:教学“想象: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时,我引导学生将“一亿有多大”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想象,先用课件出示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①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②一亿粒米有多重?③一亿秒有多久?④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然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自由想象、大胆猜测,再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充分感受数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推理与验证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美国学者格劳斯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实形成数感的过程也是学会数学地思考的过程。例如:在“探索: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这个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一亿张纸有多高?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得出:可以先测量100张纸的高度,再去推算一亿张纸有多高。师生共同推算出:一亿张纸摞起来高约是10000米。接着教师出示1000张纸,通过测量得出1000张纸是9cm多,这时我再次质疑:1000张纸为什么不是刚好10cm?在学生回答后,师生根据1000张纸的厚度再次推算:1亿张纸摞起来也是9000多米。最后教师引发学生思考10000米和9000多米,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些?通过这样的推理验证与表达交流,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在对照与反思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需要不断地对照与反思。例如:在“对比反思: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把“一亿张纸的高度”与“楼层的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对比,接着出示如下的选择题:一亿个一元硬币摞起来大约有多高呢?A.相当于100层楼的高;B.相当于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C.相当于20个珠穆朗玛峰的高。最后出示:汶川地震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超过760亿,直接经济损失达8845亿,让学生谈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次的对比、想象、反思,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例如:在“实际应用:一亿有多大?”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再次想象、推测:①一亿粒米有多重?②一亿秒有多久?③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接着出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解决:①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约吃掉大米150千克,一亿粒大米能让一个成年人大约吃上几年?如果全国每人一顿饭浪费1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成年人大约吃几年?(一亿粒大米约重2吨);②绕地球赤道一周约是40000千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能够绕地球几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了数感。

第5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 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运用

发展性观点作为儿童辅导的理论架构,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如1967年彼得斯和福拉威尔(Peters & Gail Farwell)出版了《辅导――一条发展性的途径》(Guidance:A Development Approach)一书。此后,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逐渐成为美国、英国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趋势。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边探索、边实践、边改革、边完善的阶段。

1.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基础理论

罗杰斯和马斯洛的理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为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形成奠定了人性观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发现,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一个人的成功也不一定是在稳定的职业中实现的,更多的是在职业流动中实现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和舒伯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生涯发展理论”指出,专业选择不是特定时间点的单一事件,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

生涯辅导大师舒伯以年龄为依据,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退出阶段。此后,美国著名职业管理学家施恩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及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职业状态、任务、职业行为的重要性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几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或职业发展教育观念对世界各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特征

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哲学层面,主要是人性观的问题;一个是职业指导层面,即“在读―就业前―就业后”的一体化过程。

“以人为本”是“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的理论基础,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选择职业的具体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关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就业服务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就业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一种理念替身。在这种就业服务理念支配下,就业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3.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金三角”模式

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模式的构建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如何实施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二是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由哪些人来实施。在分析借鉴我国现行学校职业指导理念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初步构建了实施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基本操作模式,并称之为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金三角模式”(见图1)。我们构建的这个金三角模式是由三个小三角形构成一个大三角形,三个小三角形表示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实施的三条主要途径,即个别、团体辅导和辅导网络及企业辅导。其中个别、团体辅导主要针对毕业班学生和特殊的个案或群体,是辅导的重要环节,主要由学校辅导员来负责;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金三角模式”的一个特色是指导网络,即调动社区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作为指导的支持和保障。这个三角形是通过成长环境将三条途径连接起来的,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之所以突出成长环境是因为我们认为,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提供给学生一个促进其成长的发展性的综合环境。下面对这几项内容分别加以论述。

图 1

3.1成长环境。

营造成长环境是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基本工作目标。成长环境概念基于环境育人。

3.2个别指导、团体指导。

个别指导、团体指导是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重要工作。该小三角形的三条边包括学科渗透:邮件、电话辅导,小组辅导。建立分组管理机制,每组7至8人,设小组长一名,制定“周周报”制度,对双困群体进行排摸,实行结对服务。教育要求因材施教,职业指导则要求因人而异,而个别指导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和途径。团体指导因其效率高,已达成发展目标等独特的优点,正成为实施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重要途径。另外,邮件咨询、电话咨询也是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形式。

3.3指导网络。

指导网络把学校、社区和家庭各种指导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行成一种整体性的指导氛围或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充满关怀和支持的环境中成长,是指导网络最重要的功能。

3.4企业指导。

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零距离职场人士,通过校园宣讲会、各类讲座和参观考察,唤起学生的就业意识,使其对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高级职业经理人为主,另外包括一部分企业管理者担任辅导讲师。辅导讲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进行个别辅导。通过言传身教,学生不但可以汲取讲师的成功菁华,更可以借助中肯的分析和关键的点拨,在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提早出发。跟随讲师学习,更是学生得到最宝贵的人脉资源的最佳途径。

4.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

4.1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架起学生、学校、社会之间的桥梁,对毕业生的择业进行指导,在坚持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下,使毕业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以下工作:第一,执行上级有关就业方针和政策,积极帮助学生办理各种就业手续;第二,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收集、整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第三,开拓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展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组织各种类型校内招聘活动,积极协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求职活动;第四,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为学生的求职择业、生涯发展、自主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求职技能培训,从各方面对求职者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第五,积极开展有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信息。

4.2就业指导员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就业指导员既是生涯指导的设计者、提供者,又是引导者、催化者。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使其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心理学或从事专业研究的专业人士来加强队伍建设。这些专业人士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能帮助他们制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质量上提升就业指导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主动了解市场,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掌握就业市场对用人要求的细微变化,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前景能作出科学的、前瞻性的预测和研究;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系统的人才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而且要学会咨询方法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

4.3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许多辅导员是从大一开始辅导学生直至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通过平时的工作积累,基本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实现顺利就业。因此,辅导员在参与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有利条件,理应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整个社会应积极投入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帮助学生完善、提升自己,最终获得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吴武典.辅导原理[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0.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龙立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6.

[4]蒋胜祥.大学生就业指导[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18.

[5]刘宣文,梁一波.理性情绪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第6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第7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理念,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天下归仁”为最高的道德教育目标。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创办私学,广招各类学生,打破了封建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认为如果学有余力,就可以从政,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所以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特别强调培育道德自我的重要性,他以人自身为主体来说明德育问题,体现了其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孔子注重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今天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便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孔子还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出了多方面的人才。在德育教学中,孔子还重视“举一反三”的作用,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仁义”是孟子德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们修身养德的规范和准则,他把这种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将“性善论”作为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源自人的本性,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孟子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要求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他认为求仁者不能行仁,便应当反求诸己,检查自己是否端正了动机。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贵在持之以恒,他认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积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奋斗的明确目标。荀子批判性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理念,采百家之长,成为了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孔、孟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礼”、“法”的理念,他重视道德修养,隆礼重法,礼法并举,礼是人们修身育德的道德模范,而法则是达到德育目标的法制保障。荀子认为没有经过教养的人是不会为善的,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发生争执,他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化性起伪”使人格得到提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荀子主张“行高于知”,他强调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手段,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在学习中要树立合理的义利观,只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达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因义得利、德福自然统一的伦理社会。

(二)西方传统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可以视为西方最早的教育理念,他强调美德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只能凭内心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认识自我,听从神的训示。在教育实践中,苏格拉底以培养人的道德和治国人才为目标和宗旨,他主张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首位,在成为有德行的人之后去学习广博的知识。苏格拉底以其特有的辩证问答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来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这和孔子“愤启悱发”的启发式教学有相似之处。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以“心性三分说”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理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柏拉图提出了以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科)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育目标,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理性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启发学生。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公共教育的理念,他强调国家应当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忽视教育将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最终获得知识和美德,所以他以发展理性作为教育目的,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亚里士多德重视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主张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因此,他在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理念之后将其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二、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比较

(一)注重共性和发展个性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被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塑造的“圣人”、“君子”等人格形象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普遍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压抑了个体的发展及对个性的追求。古希腊学者则强调个体利益,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提倡对个体利益和个性的追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由、宽松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尊师重道和追求真理

儒家“三纲五常”、“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提倡师道尊严、尊师重道,老师被学生视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权威等级的观念固然能够让中华文化得到较为完好的保留和稳定的发展,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迷信权威,缺乏创新能力。古希腊学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学生伙伴的角色,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三)言传身教与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教育以指导性教学为主,儒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学习标准。儒家十分重视知与行的统一,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特别注重学与思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用心体悟以增强道德修养。古希腊学者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张学以致用,以问答和辩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练习和现场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三、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现行的中国高校教育以社会本位的教学为主,注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高校采用统一的知识标准和教学内容,强调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教育,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道德滑坡形象频频发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高校教育应该由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教学转变,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校应当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强调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双主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指标,教师一味的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然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将学与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知行并重,交叉渗透,学以致用

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轻视,道德教育呈现出形式化、教科书化的现象,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以更好的将德育理论运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此外,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校内,高校可以采取辩论赛、讨论会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校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调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理论和价值。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各自的长处和缺点,借鉴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有益成分和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创新之路,培育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周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广晋,王引兰.孟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8(3)

[2]冯兵.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东南文化,2007(6)

第8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关 键 词:社会转型;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社会整合

二十多年的改革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高速运转的发展阶段,即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 期,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在改革促进经济迅速 发展的同时,文化价值领域也同样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在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 精神文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 的共同利益,即所谓的公共利益。转型时期,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已经被更实际的经济利益 所取代,在更多的人看来,道德和利益始终是对立的,道德进步无法与经济发展同步。正是 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呈现出恶化趋势,道德一度滑坡,社会责任感淡化 ,伦理价值整体扭曲。道德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转型时期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计划经济正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过程也引 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伦理道德问题。当前我国道德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道德理念多元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和价值,而能够适应市 场经济的新的道德理念正在形成,能够为大众所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在不同领域或不同程度地 出现了真空。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的行为主体完全按照自身的道德理念谋取最大利益 。多元化的道德理念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冲突,很难形成为大众服务并为大众信服的 统一的社会道德观。这种伦理道德观冲突的存在,会使社会经常处于一种无序和失范状态, 人们的社会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而实质上,转型时期道德观的多 元化是社会个体义利选择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义利选择模式并存,既有义利整 合模式(是指义、利两种价值取向能够相容,可以并存),也有义利冲突模式(指义、利两 种价值选择相互排斥,不能并存)。在社会现实中,每一种义利选择模式似乎都有一定的支 持者、践行者,每一种义利选择模式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1],尽管有些 理由和根据并不合理。

2. 道德约束力下降

当前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考虑法律、法规等制度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而对于道德这一不成文 的规定,人们却没有更好地自觉遵守。而现在,在利益意识急剧强化的同时,道德意识却日 益淡化,最终个别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将道德观念抛于脑后。现在一种可怕的现象就是,在这 种道德败坏的环境氛围中,理性、自律、充满责任感的人们也迫于舆论的压力在道德面前望 而却步。可以说,当前的伦理道德不再作为具有约束力和控制力的一种理念而存在,而是被 多元化的利益群体恶意扭曲,成为维护其利益的重要工具和资源,道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 义和价值本质,道德也因此被赋予了一定程度的利益色彩。

3. 道德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道德败坏的情况不单单是一个行为主体、一个领域的事情,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 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利润,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伦理道 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丧失,这都严重侵害了大众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就政府来讲,行政 伦理道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与市场化已使得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急剧下降,政府的公共性在经济利益面前也难以实现。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讲,个人行为的利 益趋向也有时表现得日益严重,个体诚信的缺失使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

当前伦理道德观的淡化是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不成熟的重要体现,道德的丧失已经触碰到很多 社会问题,阻碍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道德缺失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道德的缺失摧毁了传统上基本的甚至是仅有的以“熟人”为基础的信任结构,信任危 机已经出现。而且,这种“杀熟”现象正在催促以不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其次,道德约束力的下降使得处于强势的个别利益群体不断依靠道德真空达到自己的利益目 的,损害的却是处于弱势的群体利益。而后果只能是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拉大群体间的利益 差距,最终易形成以强凌弱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社会结构已严重失衡,社会矛盾丛生,各 利益群体间的利益抵触情绪越积越深,社会张力不断扩大,社会冲突不断出现。

最后,从更深层次看,道德感的缺失使得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社会整合难度加 大,社会失范、社会断裂更为严重,社会和谐则更难实现,必将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针对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构建新的、适应转型时期的伦理道德体制是当务之急。

二、 西方伦理道德的构建思想及启示

1. 涂尔干的世俗道德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动荡不安的时期,经济、社会与精神危机并存。涂尔干 对那个年代的情况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危机的时期,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莫过于近百年来欧洲社会传统的集体纪律已经丧失其权威。”[2]在他看来,社会危 机的根源在于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已经混乱,社会正处于“失范”状态。涂尔干力图寻 找一条应对危机的出路,而他最终选择了“重建社会道德秩序”。涂尔干认为,只有利用道德 规范个别不规范的社会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 谐。针对当时道德始终受宗教影响与束缚的现实,涂尔干提出了与宗教相区别的纯粹的世俗 道德,即所谓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

在涂尔干的世俗道德理论中,包含三大基本要素。首先是纪律要素。在涂尔干看来,纪律 是世俗道德的首要要素。他认为,纪律对人的约束是不可或缺的,人们不应该把纪律看做是 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而应看做是生活中的必须。涂尔干通过纪律对人私欲膨胀的限制极力肯 定了纪律因素在道德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不免带有宗教色彩,忽视了人的自由性和创造 性。其次是利他因素。所谓的利他是一种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是一种为了集体或社会利益的 自我牺牲精神,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涂尔干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 德价值,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的,是超越了个人利益、自愿为社会利益牺牲的精神 。最后是自律因素。涂尔干认为,自律是道德的知性,实际上就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良知,是 完全依靠自愿和自主性实现遵守道德的最佳境界。然而在当今社会,个别群体在有意识地规 避道德的约束。

在提出世俗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旨在解决法国社会问题的一套方案,即“涂尔干主义”产生 了。在涂尔干看来,19世纪法国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职业伦理的不完善, 因此,“他主张建立一个以职业群体为支点的‘合作社会’,认为重建社会新秩序的关键性 工作必须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特殊层次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的层次上进行”[3]。在这种 以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下,法国劳资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相对较为和谐 的合作关系,在利益分配上体现出一种自律意识和合作精神。双方在解决问题时依靠的是和 平商讨,而不是激烈的矛盾冲突,双方的利益在合作关系下易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从社会稳 定与社会团结角度看,涂尔干的职业伦理观给整个法国社会带来了安定与和谐,有效缓解了 当时法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然而,从经济效率角度看,涂尔干主义所带来的“副作用”又是 一个新问题。社团主义或社会伙伴关系的建立限制并约束了经济运行中的市场调解机制,原 本由企业主自行调整的事宜,改成通过集体协商或谈判的方式来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工资和就业的刚性结构,使得雇主很难实现利润最大化,社会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从这一 点看,涂尔干主义在当时并没能有效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但在当时极为混乱的法国 社会,以伦理道德为支点的合作主义仍旧起到了扭转危机局势的关键作用。

我国社会目前所处的环境与当时的法国有着相似的地方,同样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的社会转型期。但由于社会根本制度的不同,社会危机的表现程度不同,涂尔干的理性道德 教育思想以及职业伦理的合作主义是否适用于我国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然,我们还 应当意识到,涂尔干的世俗道德思想、理性主义的道德理念以及职业伦理观对我国的公民道 德教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与涂尔干所处的年代不同,麦金太尔是20世纪社会道德问题的见证人。现代的西方社会,“ 在价值地位上德性被推到了社会生活的边缘;在价值尺度上,缺乏统一的德性标准,尺度个 人化;在道德实践中各不相同的道德观念混杂,无序混乱”[4]。针对这种道德衰退 的现状,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观作了尖锐的批评,并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基础 上,提升出了他的德性论。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德性是需要融入社会实践中的。作为道德实 践主义者,他认为德性只有在人与人进行交往的社会性活动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麦金太 尔认为实践是“通过任何一种连贯的、复杂的、有着社会稳定性的人类协作活动方式,在力 图达到那些卓越的标准的过程中,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就可获得”,“其中的利益只能 在隶属于一定的实践范围内的我们与其他实践参加者的关系中才能有”[5]。其次, 德性贵 在寻求自我的内在价值。麦金太尔将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利益分为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他认 为,外在利益是与德性分裂的外在的附属物,如权力、地位、金钱等。这些是与道德完全决 裂的,只利于自身而不利于他人与社会。而内在利益却与德性紧密相联,自我内在的进步、 充实和完善是德性实践结果的价值所在,忽视并排斥内在利益的实践活动毫无意义与价值可 言。最后,麦金太尔不仅主张个人在不同领域德性的整体性,而且将德性看做是连接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综合。麦金太尔的德性论认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呈现出德性,在个人生活的 多个层面中呈现出德性,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整体中呈现出德性,从而重塑了德性在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位置。这就是麦金太尔试图使现代西方社会德性中心化、有序 化、整体化的尝试。

从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容看,整体性与和谐性是其道德论的精髓。在麦金太尔的道德理念中 ,整体性是所有理念的核心,德性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它的连续性是社会发展的 关键。在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尤其是在社会整合远远滞后于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麦 金太尔德性论的整合功能值得我们借鉴。

三、 转型时期我国伦理道德体制

的重构 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缺失已经触发并加剧了很多社会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我国伦理道 德建设,形成适应转型时期的新的伦理道德架构,实现多元化社会结构的高度整合。根据转 型时期我国道德缺失现状,并有效借鉴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理论精髓,伦理道德体制的重构 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 继承发扬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

作为道德思想之源、伦理文化之本,儒家传统文化是当今我国伦理道德重构的根基。在儒家 道德理念里,秩序、和谐、人际关系、内在修养等都是很重要的道德传统。在现代社会的转 型阶段,儒家道德传统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和伦理价值不能被忽视,我们应当努力寻找与现代 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新内涵,重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道德理念。

在这一点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将儒家道德理念精神纳入到政府的行政运作 过程,更好地规范约束行政人员,形成具有儒家道德精神的现代行政伦理。其次,在社会公 民中广泛普及儒家文化,为儒家文化的继承发扬作好铺垫。最后,要将儒家传统融入到现代 经济发展中,以伦理价值为市场发展导向,实现契约经济中道德理念的重生。在契约性的现 代经济中,契约始终是外在的约束,只有将契约与道德传统的内在德性相结合,才能够赋予 道德个体内在的道德价值理念,培育现代社会新的道德生命力。

2. 构建义利合一的道德整合模式

“义利合一”是伦理道德重构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有人认为,道德追求的是“义”,是对个 人利益的约束与限制,这种理解将道德与利益、伦理与经济相脱离。实际上,道德与利益不 相冲突,没有道德的利益只能是私利,唯有道德才能使个人私利转化为社会公共利益。然而 ,道德追求的不单单是“德”,而是“德得相通”的目标,没有“利”的纯粹的“义”是行 不通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味求“德”或是求“得”都是片面的,构建义利合一的道德 整合模式才是关键。在日本,有一种所谓的“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将经济与道德合一的 模式在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麦金太尔的德性论,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这种 整合效益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借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种现代道德评价的双 重机制。

首先,道德必须能够体现社会进步,即所谓的“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是转型时期“义”赋 予道德的特殊内涵。当前,公平正义的欠缺迫切要求道德的有效约束,只有发挥强有力的道 德约束力量,公平与正义才会有更好的社会保障。

其次,道德要有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这是“利”对道德的必然要求。只求“义”的道德, 其内涵是狭隘的。唯有体现利益与经济相结合的道德价值观才是转型时期完整的道德内涵。这两方面的道德要求也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好诠释,社会发展要求做到整体性、一致性、和谐 性、持续性,这是人类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转型时期道德的根本宗旨之所在。

3. 加强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

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是一种规范性建设,是当今伦理道德重构的关键支撑力。道德作 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生活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在信念来维系的行为规范 。在当前社会,道德已经很难再依靠个人的自主和自愿意识来实现,因此,实现伦理道德 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是很必要的。

首先,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形成所谓的“制度伦理”,加强道德规范化,实现道德制度化 ,将非制度性的道德转变为制度性的道德,使其成为政策的一部分。其次,在道德制度化的 基础上,将伦理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通过法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保证道德标准 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道德规范将不再是一种空洞而抽象的“理想”,而更容易落到实处 。道德的制度化要求“既反映了人们对过去道德运行过分弹性化和不实在的不满,也反映了 人们对道德的认识逐步趋向平实和理性”[6]。

4. 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

公民的道德教育对伦理道德重构有着普遍意义,是转型期道德进步的发展动力。麦金太尔曾 指出:“道德生活的每一种形式、道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哲学世界观功能发挥等,都 离不开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反映着每一种道德生活的形式特征,而且是 培养和维持这种形式的必要条件。”[7] 因此,重视并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很 迫切的时代任务。

公民的道德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强化公民的个人道德教育,使公民注重自身的 修身养性,培养自身的道德自觉与自主意识。其次,强化公民的社会道德,使其在社会活动 中要有社会公德,从根本上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通过对公民的道德教化,使公民认清自己 的社会责任角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能力。因此,伦理道德不仅仅是对公民 自身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更是对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公共性要求,体现的是个人伦理与社会 规范的统一与结合。这是转型期我国伦理道德重构的必然选择。

5. 培养强势群体的道德责任感

这一点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考虑,特殊阶层的道德建设在转型时期能够带动并促进整个社 会的道德重构。社会转型时期,强势群体的普遍道德感和责任观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一剂 良药,大众道德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强势群体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然而,当前多数的强势群 体正处于道德边缘,个别强势的崛起更多依靠非道德化的手段,漠视公众利益,回避社会责 任。

在这一点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强势群体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具备职业伦理 和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意识。强势群体有义务对社会负责,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不能违反 社会公德。强势群体作为社会资源的掌控者,不能将资源据为己有,而是要把资源投放到社会 ,为社会大众带来方便。强势群体在道德修养上更要身体力行,做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践行 者。其次,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措施,限制强势群体的权利,调控资源分配,规范资源利用, 使资源更多地向弱势人群倾斜。政治上加强民主,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参政空间,限制强势 群体的政治优势;法治上要规范强势群体的社会行为,约束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恶意侵犯 ;经济上要不断调节利益矛盾,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控制强势群体的资源占有优势;价值理 念上要积极引导强势群体,使其树立起较强的公共理念,以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总之,我国伦理道德体制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转型时期的道德重建需要长时间去完 成并完善。现在正处于由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转变的艰难时期,这一转变的顺利实现需要我 们认清道德的困境,建立起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道德理念,使社会道德责任感重现生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龚长宇. 转型期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 2 003(4):4.

[2]Emile D. Moral education[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1 :101.

[3]谢立中. 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J]. 社会学 研究, 2003(5):32.

[4]刘莉.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道德启示[J]. 广西社会科学, 2002(6 ):39.

[5]麦金太尔A. 德性之后[M]. 龚群,戴扬毅,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995:241-242.

第9篇:道德发展理念范文

(一)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道德丧失问题在体育产业发展中,道德资本的核心是个体的道德素质。缺乏道德资本的运作,也必然会导致职业体育道德的丧失。在健康的体育市场中,体育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则对人们体育行为的约束很小,大部分行为是通过道德、习俗等非正式规则来约束的。道德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可以辅助体育法律法规发挥作用,降低执行成本[5]。随着我国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机。在经济利益诱使下,会有一部分运动员或教练员曲解“利益最大化”原则,见利忘义,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导致体育产业发展背离其本质,不仅会置他人于高风险的位置,同时也会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目前,体育市场中出现了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体育用品、拖欠运动员工资、罢赛、假球、黑哨等道德丧失的恶劣现象。道德资本作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道德资本可以减少和遏制赛场暴力、贪污受贿、假球、黑哨、等现象发生,减少管理成本;可以激发体育主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组织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率;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体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6]。

(二)我国体育产业中引入道德资本的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引入道德资本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精神资本及知识资本,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1.重构体育企业的经营理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市场经济无道德、伦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产阶级的社会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金钱存在的,他们本身也是为了金钱活着的,好像全世界只有赚钱能让他们快乐,他们完全忘记了世界上除了金钱还有其他的幸福。”在当时的社会,商人因此被人认为是自私、冰冷、毫无道德感的机器。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道德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这一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让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的经营理念的重构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体育产业是一种“为人”的产业,基于消费者需要进行生产,“以人为本”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显然,体育产业是一种具有道德感的行业,经济最大化的做法与真正的企业精神是相悖的,并不符合社会的期望[7]。所以,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更好地重构和规范其经营理念,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使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使体育企业生产向人性化靠近,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产品人性化”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本质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离不开其“人气指数”,而“人气指数”则与企业“道德指数”和人性化产品分不开。在《伦理经济学原理》中,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曾指出“商品中的非物质性价值成分所占比重正在不断增长”,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文化道德“软实力”,对道德资本加以重视。商海如战场,谁能称霸成为领跑者,最主要的还是其产品及服务,相对体育产品而言,主要看其产品是否人性化、是否具有道德理念。体育企业的道德资本意识,可以促使其始终立足于人性化,打造出一流的人性化产品,如耐克、特步等,其企业理念都与道德资本有密切关联。体育产业要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必须转变文化价值观念,向文化和道德营销转型,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道德信任感。道德资本的介入能有效促进其转型,使其更受消费者喜爱,从而促进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3.减少体育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成本贯穿在任何管理和交易中,减少成本是经济交易中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学的流行观点认为,保证对下属的严密控制能尽可能地缩减管理跨度,进而减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将有形资本激活,加快有形资本的运转[8]。在管理上,道德资本通过对组织制度人性化的设计,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成员的潜能,将员工这种有形资产盘活,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宁波智丹体育公司提出如下道德资本理念:诚信、认真、精益求精;安踏对道德理念的恪守存在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企业员工在这种道德规则之下自然会履行各自职责,为其减少了不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对交易费用的节省也有重要作用,交易费用的问题主要在于失信这种道德问题。不信任和猜忌会增加交易费用,“信任”这种道德资本若介入其中,必定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感,使交易成本有所降低。

二、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培育道德资本的策略

中国体育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1998年,中国已经被世界评为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本营,2000年世界体育用品产量中仅我国就占据65%,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值增长规模每年更是高达493亿元以上,但道德资本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却并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一是因为道德环境恶劣,二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扭曲。因此,培育体育产业道德资本要成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体育法规,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是约束体育产业的两大规则,只是法律法规更具有直接约束力。对体育产业法规进行构建和完善除了可以规范体育市场外,还能提高道德资本的介入和运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工作1994年才开始,起步较晚,总体看来体育产业法规的数量十分有限,仍然需要完善。道德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古已有之,可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体育法规之外,必须培育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体育企业作为道德主体必须积极地培育道德环境,从自身做起,绝不做违背道德之事,坚持美德、正义、勇敢与诚实,在道德的依托下转变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道德权利意识,满足消费者和公众对体育企业的道德要求。体育法规的完善与培育良好“道德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法规的完善能够为“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良好“道德环境”则能促使体育法规更好地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领域的道德资本介入状况。

(二)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要改善道德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现状,体育企业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为此,体育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创新,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体育企业家们来说,更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时刻谨记自己心中流淌着“道德血液”。领导的带头作用能很好地激发企业其他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热情,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给企业发展注入更大的精神动力。2007年对超过4000名企业家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优秀的领导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更多消费者的调查也显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受他们信任。所以,在道德资本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准绳的今天,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

(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塑造优秀的现代体育企业文化道德资本除了与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有关外,对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关系更加关注。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要培育道德资本,就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培育道德关系,这种道德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本。作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工作作风、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各种因素。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大潮中,现代体育企业也必须以人为本。只有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道德资本培育,才能使现代体育企业在整个体育市场中脱颖而出。体育企业首先应该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兼顾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以及经济利益,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