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范文

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

第1篇: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 果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措施;新疆伊犁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23-01

由于果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殊性,病虫害的种类不同,防治措施也就不同。果树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对果品质量和产量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绝收。目前,治理果树病虫害对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果品产量、果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果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存在诸多误区,要提高科学防治水平,果树病虫害防治必须走综合防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伊犁河谷地区素有“塞外江南”之称,三面环山,境内有大小河流120余条,伊犁河谷得天独厚的大陆性温和湿润气候是新疆适宜发展果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伊犁州(包括山区)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苹果主产区果树病虫害发生状况,按照伊犁综合实验站要求,2011年伊犁林科院组成专家调研组,在当地各县林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对伊犁苹果主产区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实际调研,安排了果树病虫害发生测报以及防控工作。测报结果显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腐烂病、褐斑病、苦痘病、黑星病、苹果棉蚜、红蜘蛛、苹果食心虫类。

1 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腐烂病

腐烂病菌是弱寄生真菌,其特点是好寄生潜伏,难发生,只有当负载量过大,树体衰弱,冻害大发生时,腐烂病才会大发生。苹果大年,产量过高的果园,腐烂病发病较重;产量低,树势强壮,发病轻。

1.2 褐斑病

苹果褐斑病是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种类之一。

1.3 黑星病

苹果黑星病发病初期,有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在果实萼洼周围出现,随着病情的扩展,病斑直径可达5 mm左右,且有病组织液流出,风干后呈白色泡沫状。梗洼周围及桐部也可见病斑。该病只发生在果皮表皮,不会引起果肉腐烂[1]。

1.4 红蜘蛛

大量成螨和幼螨刺吸叶片汁液,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早期危害严重,可使苹果叶面积减少15%~27%,后期危害严重,引起提前落叶,当年果实减产,质量降低,并影响来年花芽形成,危害很大。

1.5 食心虫

苹果幼果受害后变成猴头状,危害严重造成“豆沙馅”,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2 发病因素

2.1 腐烂病

一是气候条件影响。苹果腐烂病受周期性的冻害影响严重,一般低洼积水、后期贪青、山地或砂地果园由于受冻害或日灼烧发病也较为严重;二是栽培管理影响:果园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果树营养不良是腐烂病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立地条件差、施肥不足、磷钾肥不足、施肥时期或施肥技术不当均可引起早期落叶,进而导致树势衰弱,致使腐烂病发生。

2.2 褐斑病

褐斑病大发生的条件是果园郁闭,湿度大,光照通风不良是其大发生的先决条件。树势强,果量大,病虫害重,反之则轻[2-3]。5―6月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7―8月高温多雨,该病大流行。褐斑病以侵染幼叶为主,一般在花后的7~10 d开始侵染,后期发病。

2.3 红蜘蛛

红蜘蛛活泼性不够,随风飘荡是其近距离扩展的主要途径,附着在苗木和果品上的运输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夏季气温和空气湿度是影响红蜘蛛发生代数的重要因素,7―8月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发生世代多,反之则减少,在平均气温为24~26 ℃的6―8月,每月可繁殖2~3代。此外,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也可减少红蜘蛛的危害。另一方面红蜘蛛的天敌昆虫有食螨瓢虫、草蜻蛉、捕食螨等,应保持益害虫之间的动态平衡。

2.4 食心虫

自幼虫出土到成虫羽化受当地降雨多少、频率和温度影响显著。如5―6月降雨次数和雨量较多,土壤湿润,日均气温19.3 ℃以上,则幼虫出土和成虫羽化顺利,时间也较集中,不足2个月;反之,干旱少雨年份,出土时期推迟,出土不集中,时间可达80 d以上,且会影响下一代的发生量。

3 防治措施

3.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即指农药防治。应根据绿色食品的要求,选用对路农药适时防治,注意配药浓度要准确、喷药技术要恰当,先树上后树下,先内膛后,防治果实病虫害,药重点喷洒在果实上,防治叶类病虫,要把药喷到叶子背面,喷均匀,喷药量不宜过多,否则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多果园局部病虫害发生时,可挑治[4]。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其优点是控制病虫危害的时间长,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防治一般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食虫动物治虫、生物绝育法和激素法等。果园生物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②利用捕食性昆虫,如草蛉、瓢虫、捕食螨;③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莓茧菌、白僵菌等;④利用食虫益鸟,如啄木鸟等;⑤利用抗生素防治病害,如多种农药抗菌素;⑥利用昆虫激素,如性激素、保幼激素等。

3.3 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是腐烂病防治的根本措施之一。应从以下2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合理修剪,培养良好的树形和树势,做到通风透光,恶化病虫害的生活条件;二是通过农艺措施阻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4 参考文献

[1] 张和.果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北方园艺,2009(9):222-224.

[2] 幕晓华.2003年果树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J].河北林业科技,2003(2):15-17.

第2篇: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 蜀柏毒蛾;危害现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55-02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属鳞翅目毒蛾科柏毒蛾属,俗称小柏毛虫,主要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柏木分布区发生且危害较为严重。蜀柏毒蛾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和重庆低山丘陵地区柏木林内,是柏木中幼龄林最主要的食叶害虫,是四川省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达33.3万hm2,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对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因此,柏木林区蜀柏毒蛾的防治成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3]。

1 蜀柏毒蛾的危害现状

目前关于蜀柏毒蛾的危害现状调查研究主要见于四川盆地丘陵柏木林区。如遂宁市柏木林面积8.67万hm2,蜀柏毒蛾在该地区1年发生2代,年发生面积3.33万hm2,约占全市柏木林面积的38.4%,其危害导致柏木生长停滞或死亡[4];成都市金堂县蜀柏毒蛾年发生面积在2005年之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逐年下降(表1)[5];根据巴中市巴州区2007年的调查统计,全区发生蜀柏毒蛾的危害面积逾2万hm2,在主要公路沿线及巴河流域危害较重,在近15年内曾发生3次较大的蜀柏毒蛾灾害,尤以1996年和2007年特别严重,造成大范围成片柏木林停止生长甚至死亡[6-17];南充市西充县有森林面积3.4万hm2,大多数为桤柏混交林或柏木纯林,全县绝大部分地区都有蜀柏毒蛾的发生与危害[6];南充市营山县共有林地面积3.63万hm2,树种构成中近90%以柏木为主,面积有3.2万hm2,占总面积的88%。

目前,舞毒蛾、蜀柏毒蛾、鞭角华扁叶蜂等害虫在营山县发生较为严重,其中以蜀柏毒蛾最为严重,发生面积约1.3万hm2,占年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77.84%[7];德阳市中江县有4.74万hm2人工柏木中龄林,蜀柏毒蛾自1988年7月大发生以来,近20年间每年发生面积都保持在0.8万hm2以上[8];绵阳市盐亭县蜀柏毒蛾1年发生2代,近10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1.2万hm2左右,其中2007年危害最为严重,达到1.68万hm2[9]。

2 蜀柏毒蛾综合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蜀柏毒蛾综合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国外报道很少,因此本文主要从国内的相关研究出发对蜀柏毒蛾的综合治理现状进行论述。在国内由于蜀柏毒蛾主要危害分布区在四川盆地丘陵柏木林区,关于蜀柏毒蛾的治理研究和防治工作目前仅局限于该分布区内,其相关的研究文献也不多,通过查阅仅发现40余篇有关蜀柏毒蛾治理研究的文献。综合这些研究文献,我国关于蜀柏毒蛾综合治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以使用各种农药杀虫剂为主要手段的防治方法,较为传统。一是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放入3WF-600J的静电喷雾喷粉机中,对受蜀柏毒蛾1代4~5龄幼虫危害的柏木中龄林进行喷洒,该方法对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4.5%[10]。二是将15%灭幼脲烟雾剂(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和10%林虫敌烟雾剂(触杀型杀虫剂)放入6HB-35型背负式烟雾机,对受蜀柏毒蛾3~4龄幼虫危害的柏木中龄林进行喷洒,该方法采用新型烟雾机设备对蜀柏毒蛾进行防治,不仅克服了水源缺乏与常规设备射程不足对蜀柏毒蛾防治的制约作用,而且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具有工效高、费用低的优点[4]。三是用机动喷雾器将阿维菌素450 g/hm2进行喷洒,该方法能显著降低害虫发生率,降低率在80%左右,防治单位面积投入(含人工费、药费、油费等)大大降低[5]。四是用川保V号粉剂放入药械为3WF-3S的弥雾喷粉机,对受蜀柏毒蛾3~4龄幼虫危害的柏木中龄林进行喷洒,由于川保V号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不需要大量喷洒即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防治成本适当,在蜀柏毒蛾发生密度较高的柏木林区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川保V号粉剂具有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负面作用,建议在低虫口密度林区不要使用,在桑蚕区应慎用[11]。

2.2 物理防治

该方法主要利用蜀柏毒蛾具有趋光性的特性,用不同灯光对其进行捕杀防治。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用黑光灯或100~300 W白炽灯架设在林缘空旷地,灯距地面2 m以上,灯下放一盆水,水面放少量煤油或柴油,盆距灯0.3~0.5 m,灯诱面积约0.08万hm2[5]。通过对用不同波长诱虫灯对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效果及有效距离进行试验发现,被诱集到雌虫怀卵量、抱卵率均较高,该结果验证目前广泛应用的灯光诱杀蜀柏毒蛾的有效性[12]。

2.3 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某些植物提取剂对蜀柏毒蛾进行趋避防治:①将1%苦参碱乳油和水混匀,与川保Ⅲ号杀虫粉一同放入3WF-3S的喷粉机内,对受越冬代蜀柏毒蛾幼虫危害的柏木幼林进行喷洒,由于1%苦参碱乳油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的从植物体提取的高效、低毒绿色环保型杀虫剂,该方法不仅对环境污染非常小,而且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13];②将0.25%印楝素乳油用清水稀释,对受越冬代蜀柏毒蛾幼虫危害的柏木幼林进行喷洒,该方法对蜀柏毒蛾的毒杀作用较为显著且发挥效果持续时间长,是一种可以用来防治蜀柏毒蛾的安全性较强的方法[14];③从川乌头中提取出乌头生物总碱浸膏对蜀柏毒蛾进行防治,药效明显;④用Bt乳剂防治,该药剂适用于中、轻虫区及第1代幼虫[15-16]。对3~4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7];⑤用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受3龄虫危害的柏木中龄林进行喷洒,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虫对柏木的危害,可以达到生物防治的要求[9]。

二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害虫与所栖息环境相互遏制的原理,通过营造特定的林分达到趋避蜀柏毒蛾的目的:①营造柏木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以生态学物种之间相互抑制作用的原理,从单位面积上减少蜀柏毒蛾食物源,同时可为天敌创造栖息环境,起到阻隔和遏制虫害发展蔓延的作用[6];②开展幼林抚育和成林间伐,防止“小老树”出现。伐除弱小木、感病虫木,防止虫源扩散,保留合理的立木密度,以促进柏木健壮生长和发育[6];③防止过度修枝,让柏木有更多枝叶进行光合作用,充分保证树木的养分来源,提高抗病虫能力[6]。

2.4 人工防治

在蛹卵期,使用人工用竹杆把蛹卵敲打下来或用工具撞击发生虫害的树木,通过振动树干使虫卵摔在地上,自动甩破或用脚踏使虫卵破裂死亡。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男女老幼都能操作,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全民防治方法。此法可减少下代幼虫危害。

2.5 烟熏防治

一是用特制林用油、烟剂等通过点燃产生烟雾进行熏杀,此方法具有不用药械、使用方便、省工省时、节约费用、高效安全的特点,在交通不便的高山陡坡、柏木林比较密集、林相较为复杂、水源缺乏的林区使用收效好。二是在山脚利用作物高杆,根据风向,堆积燃烧产生烟雾熏杀,害虫自动掉落地上,再用喷雾器加水对药喷杀。此法用于2~3龄期,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能达到省工、省时、节资的好效果,但要注意火灾[17]。三是将1.2%苦参・烟碱烟剂以塑料插管的形式包埋在燃烧物料中,通过拉管拉燃,产生无名火发烟燃烧,将药剂带到防治部位――林木树冠层,起到杀虫作用。该药剂通过抑制害虫神经组织,对抗烟碱受体,使乙酸胆碱不能正常传导,阻断神经,窒息死亡。该药剂具有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的特性,是非常理想的无公害绿色农药[16]。

3 蜀柏毒蛾综合治理展望

通过对上述国内外目前所开展的防治蜀柏毒蛾方法的研究论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方面从不同角度采用了多种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些理论研究,一些防治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防治的总体效果上看还不是很有效:一是采用的防治方法过于单一,二是与蜀柏毒蛾所栖息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它主要发生在柏木林分内且多是位于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暴发时往往集中成片,所以不易进行预测预防及时治理。下一步对蜀柏毒蛾的综合治理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在物理防治方面,可开展对不同的发育阶段及生理状态蜀柏毒蛾成虫对不同波长灯光的趋性有无差异进行研究;二是通过对蜀柏毒蛾不同发育时期生理特性的进一步研究,继续寻找在某一发育时期对其具有特别防治效果的植物提取剂进行防治;三是蜀柏毒蛾属于森林虫害,其防治特点与农业害虫、经济林害虫、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具有明显不同。由于森林所处的位置一般都是人为难以干预的地方,且一般都是集中成片的暴发病虫害,因此发生病虫害以后防治难度较大。基于此,下一步防治策略在营造混交林,保持森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柏木林所在周围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如在造林初期施肥时加入某种对该虫害有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剂;在立地条件适宜的柏木林下间作某类农作物,通过间接引入蜀柏毒蛾的天敌来进行防治;四是通过选择性育种培育能抗蜀柏毒蛾虫害的柏木新品种,适用于一些坡陡、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段进行造林更新。

4 参考文献

[1] 冯波,周建华,等.一株蜀柏毒蛾无芽胞杆菌病原的鉴定与毒力研究[J].林业科学,2009,45(11):104-108.

[2] 陈小平,黄翠.杀虫植物印楝的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03,24(4):26-31.

[3]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1103.

[4] 段守荣,刘安珍,吴强,等.新型烟雾剂防治蜀柏毒蛾试验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3,24(4):53-54.

[5] 兰林,陈彬,伍炳礼.金堂县蜀柏毒娥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9,30(6):34-35.

[6] 陈蓉.蜀柏毒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5):81-82.

[7] 毛超群.营山县蜀柏毒蛾危害及防治技术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0,1(3):116-117.

[8] 刘良才,周建华.中江县蜀柏毒蛾灾害的可持续治理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52-53.

[9] ,张光胜.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飞机防治蜀柏毒蛾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8):4394-4395.

[10] 常国彬,熊惠龙,徐志伦,等.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12,31(2):43-45.

[11] 任炳才,吴崇敬,王小君.川保V号粉剂防治蜀柏毒蛾药效试验及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6):98-100.

[12] 周建华,贾玉珍,范成志,等.不同波长诱虫灯对蜀柏毒蛾成虫的诱集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6):69-71.

[13] 蒲兴平,段守荣,李斌.苦参碱乳油防治蜀柏毒蛾药效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6):61-69.

[14] 张弛.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3,116(5):28-29.

[15] 陈小平,李斌,陈小波,等.乌头提取物对蜀柏毒蛾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7,26(6):31-32.

第3篇: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前提之下,园林绿化工作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对于园林绿化工作的细节和工作成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过程中,既要把握充分发挥树木的生态适应性,保证树木健康的原则,又要根据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特点和树木的生长状况与功能要求,实行科学的养护管理。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现状

1.1、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意识浮浅

现代园林绿化,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生态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造成很多园林管理单位人员思想意识浮浅,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

1.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政策导向片面

受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针对性太强,只注重“黄金”地段的养护管理,喜欢做“面子”工程,而次要地段重视不足,养护管理质量较差,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能全面整体性统一发展。

1.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滞后

在现代市场运行机制下,园林绿化也应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1.4、园林绿化护理与社会不协调

园林绿化属于社会公益性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5、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技术开发缓慢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也应具备科技平台,由于养护管理得市场机制弱化,导致很多地方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培训,开发严重不到位,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出现滞后,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不利于绿化养护工程的管理。

1.6、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法制保障弱化

法制管理是现代管理形式的基础保障,虽然有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法制化措施,但从整体上看,园林绿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法制保障薄弱,导致科学,法制和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2、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2.1、园林树木的水分养护

对于园林树木的水分养护工作主要指的是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保证树木能够具备足够的水源补给。由于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水源,如果不能够做好水分养护工作必然会影响园林树木的正常存活。在树木种植完成之后,首先要为树木提供足够的水源补给,保证能够满足树木的正常水分消耗。对于园林树木的水分养护工作还要根据物种的不同调整水分供给,有些树木由于对水的需求比较少,所以要及时的排除多余的水量,如果水量补给过高必将会导致树木由于根本长期浸水而遭到破坏。由此可见,无论是水分过多还是水分过少都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而且根据季节的不同也要对树木的给水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园林树木的水量补给充足,又不会由于水量过高而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由于各种树木的品种不同,一些树木的水分散失比较快,对于此类园林树木要求定期对树木进行喷水,从而有效的避免和解决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等问题的出现,保证树木能够健康的生长。

2.2、园林树木的肥料养护

树木的生长自然不能够离开养料的供给,若树木缺乏养料必然会由于各种生长元素不能够满足生长需求而导致树木不能够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 自然土壤中通常都含有一定的肥量,但是随着树木的吸收以及养分的损失,时间久了土壤中的肥量必将会减少,这对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园林树木的养护过程中要根据土壤中的含肥量做好相应的调整,定期的检测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根据需求及时的改善和提高园林树木的需养量,保证树木不会由于养料缺乏而使得生长受阻。在园林树木的肥料养护当中建议采用有机肥料,并且要定期的更换肥料的种类,在树木的后期生长过程中要根据树木所处生长期的不同对树木提供肥料,并且根据树木生长需求做好追肥处理。树木肥料养护工作当中肥料的控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避免由于肥料过多而导致树木被烧根这种现象的出现。

2.3、树木的修剪

树木的修剪主要去处一些多余的枝干,这样可以提高营养的利用率,从而使树木生长的更好,开花结果率也大大增加。同时,通过修剪可以让植物的外形变成设计的造型,以与环境搭配协调,提高其美观性。树木的修剪并不是简单将一些枝干剪去就可,它有很多需要讲究和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以乔灌木的修剪为例进行讲解。首先是其修剪的时间,由于不同树木的特性不同,因此,修剪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要对树木的休眠期、生长期,还有一些特殊时期分别进行修剪。休眠期的修剪时间为 3 月初~4 月上旬和 10 月中旬~11 月中旬,这个时期是树木收浆后至返浆前的时间;生长期的修剪是指树木开始生长至落叶收浆前;前两者都是为了提高树木的生长率而进行修剪,而特殊性的修剪则是为了让树木保持预定的姿势,对于不同的植物其修剪方式也各不一样。比如,榆叶梅、连翘、迎春等灌木一般是用重剪更新枝条,轻剪维持树形,修剪时间宜选择春季开花之后;而八仙花、山梅花一般用重剪使新梢强健,修剪时间为冬季或早春。修剪的方法很多,一般主要通过剥芽、疏枝等,修剪的对象主要枯死枝、病虫枝、折枝,密度比较大的树木、街道树木、灌木等。

3、园林树木的病虫害的防治

3.1、病害防治

病害的发生一方面与树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树木本身的生长状况及树种间的搭配有很大关系。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树木栽种之前要做好检疫工作,搭配中不能存在互为寄主关系。同时做好养护工作,创造树木生长的良好环境,增强抗病害的能力。当树木出现病害病状时再进行喷洒化学药剂,对己感病的植株并无多大效果,只能防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因此,相对比较而言,春季及高温高湿的雨季来临之前喷洒一定量的化学药剂,对于防止园林树木病害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用量比病害发生后的喷洒剂量要少的多对环境污染也轻的多,我们建议尽量使用生物农药这样既不能产生抗药性,又不能造成环境污染。

3.2、虫害的防治

园林树木害虫的防治方法很多。传统方法认为发生虫害就得喷洒药物,其实这只是其中的化学防治方法,优点是功效快便于机械化和大面积作业,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小,在控制虫害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杀伤天敌、产生抗性、污染环境等明显的副作用,防治效果不持久,要尽量少施化学农药或施低毒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副作用。

园林树木的害虫防治方法还有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就是利用光热,电灯光等诱杀,洱木诱杀,人工捕捉等。生物防治是利用昆虫或其它生物寄生或捕食害虫的原理,用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蜗治虫,以激素治虫等。其优点是无毒无害无污染,对天敌植物自然界许多有益生物无副作用,能收到长期的控制效果。

4、树木的安全性管理

树木遭到外力(人为、自然作用)破坏后,往往折断、落枝、倒伏,会对周边居民和设施造成威胁。因此,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树木的安全性管理。应建立树木安全性管理体系;确定树木安全性指标,根据树木伤害和腐朽状况划分安全性等级;建立树木安全性的定期检查制度;建立树木安全性管理信息系统(对重要地段的树木,古树名木的安全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其日常检查,处理等基本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等);加强树木安全性的管理和测评方面的研究。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已经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是现代园林建设的保障。而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是项长期工作,因此,要注重环境意识,掌握养护管理技术,使园林树木发挥其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论述生物防治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 A

据统计,到2012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24万km,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9.6万km。我国高速公路虽然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废弃物污染等,给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路边坡的治理与防护,由于高速公路具有封闭性,所以对于边坡的要求就相对一般的公路较高,而边坡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而我国复员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不同,尤其对于山区的高速公路要求更高的施工质量。然而事实是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经常出现问题,如出现裂缝导致水土流失、滑坡等问题,对于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边坡治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发展高速公路的一个较大的阻碍。

边坡就是稳定路基,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而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根据高速公路“以直为准”的原则,就要在多山地区大规模挖山填坑和修筑公路路基,形成许多人造边坡[1]。在人工边坡构筑的过程中,岩土块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使得岩体硬度下降,如若不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现象,给公路形成带来一定的潜在隐患。

目前,在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措施上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结合植物措施进行立体防治,达到保护地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工程防护一般包括构造物、挡土墙栅栏、锚固、喷浆等;植物防护就是建植草木等植被进行坡面防护。

1边坡治理措施

1.1路基边坡防护工程

为保证路基稳定,路基填方边坡一般采用1:1.5直线边坡,当边坡高度大于8m时,8m以下部分采用1:1.75坡率,边坡处2m平台,并设置2%的外倾横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基地挖成台阶,其宽度大于2m,台阶向内倾斜2~4%,填方路段排水沟与路堤坡脚之间,设2.0m宽护坡道。

挖方边坡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形式,挖方路段一般在边坡沟外设2m宽碎落台,路堑边坡根据地质条件采用直线形或错台式边坡。岩石边坡当挖方高度小于10m时,坡率采用1:0.5;当岩石挖方边坡大于10m时,采用错台式边坡,下部坡面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设浆砌块片石护墙或挡土墙。上边坡采用坡率1:0.5至1:0.75,坡面全护面或挂网喷浆、素喷,以减缓边坡风化。土质路堑边坡根据开挖深度、水文地质状况及土的密实程度等情况,边坡坡率采用1:0.5至1:0.7,并根据高度每个8~10m设宽度2~4m宽的平台。松散碎石土石挖方路段下部设置挡土墙,上边坡采用坡率1:1.5.挖方坡脚与边沟之间设置碎落台,宽度2.0m。填方边坡与排水沟之间设置护坡道,宽为2.0m。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5m时,路基边坡采取喷播草籽护坡;路基高度为2.5m~5.0m时,边坡采用菱形骨架或拱形骨架,骨架内植草护坡。在临河可能被水淹没的路基边坡,或靠山的一侧、桥涵进出口部位,全部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对于半填半挖路堤,设置高度小于5m的浆砌片石护脚。一般路基边坡采用削坡分级、挡土墙、护面墙、浆砌片石网格植草、拱形骨架植草、铺草皮等进行防护。

挖方路段属于膨胀土时,根据膨胀性的强弱程度,采用1:1.5~1:2.5的坡率,挖方坡脚设2m高挡土墙,以上部分坡面采用浆砌体护面。施工时,应避开雨季作业,加强现场排水,路基开挖后各道工序紧密衔接,连续施工,分段完成,路线膨胀土填方通过区采用砂砾及开山碎石填筑。边坡两侧2m范围内,采用非膨胀土包边填筑,以利边坡绿化和路基稳定。

1.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高速公路采用的路基排水形式主要有边沟、排水沟以及挖方边坡截水沟、急流槽、涵洞等多种形式。通过采取上述排水设施对水流进行控制、分流和疏导,使路基不受危害。各种排水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边沟:用于汇集路堑边坡和路面水流,以排水沟、急流槽或跌水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挖方路段一般设矩形边沟。

排水沟:用于汇集边沟、填方边坡、路基外自然边坡坡面、急流槽或截水沟水流,引至河道或涵洞。排水沟设置在护坡道外侧,断面为梯形或矩形均可。

截水沟:当挖方路段上方一侧边坡受边坡顶以上自然坡面汇水冲刷较大,或因路基开挖后,上方路基边坡坡顶上部位会因渗水引起边坡不稳定时,均在路基边坡顶口5m以外设截水沟,并将水引入排水沟、河道或涵洞。

急流槽、跌水井:由于地形所限,使边沟与排水沟或排水沟与水沟之间因进出口高差较大时,采用急流槽或跌水井。路面边缘采用拦水带阻水时,设置边坡急流槽从填方边坡上排至坡脚以外或排水沟内。

路面排水采用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3m以下低填路段采用散排方式,较高路堤未做坡面防护路段采用集中排水,路面水通过路面横坡流至路肩,在路肩边缘设置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拦截路面水,通过急流槽将路面水排至路基边沟,急流槽设置间距为50m。在挖方超高路段,路缘带设置缝隙式集水管,汇集外侧路面水流,通过窨井、横向排水涵,急流槽将水流送入外侧排水沟。中央分隔带设置级配碎石盲沟,盲沟底部放置软式透水管,间隔一定距离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汇集水流经急流槽排入水沟。

2植物防护措施的优越性

近年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尽快恢复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边坡生物防治工作也逐步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植物具有很好的防水土流失的功能,对土壤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植物防护治理是采用铺草皮,种草形式,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保护路基边坡免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来对边坡进行防护。常用的边坡植被物种有花草,藤本植物、矮生的木本植物。在公路路基的防护中,一般都会在网状的水泥防护墙内,种上植物,以此来加固对边坡的保护。目前其中一种新型的喷播植草工艺─客土喷播法正在被逐步推广应用到高速公路的上边坡防护中。喷播植草技术是将土、水泥、混凝士绿化添加剂、肥料、腐植质等与植绿种子均匀混合喷射到开挖的坡面,形成一层人工基质,有一定强度且稳定,不龟裂,抗冲刷,植物能在此基质上正常生长,以此来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绿化边坡的目的[2]。客土喷播法的优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也能满足土壤要求严格的花草的生长。它恢复了因工程建设开发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植被,有效地恢复生态和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3]。陕西商漫高速公路针对岩质边坡绿化难的问题,引进了日本“岩质边坡土壤菌生态绿化技术”,模拟“生土熟土化、熟土腐质化”的加速进程,在岩质边坡上喷播草、灌、乔种子,植物种子配比采用草、灌、花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边坡防护效果。

2结论

边坡防护与治理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浅析了一些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治理的基本方法。高速公路边坡治理要做到“因地而异”,灵活运用各种生物以及工程措施。本着生态环保的目的,应不断摸索生态护坡的新技术,尽可能减少使用片石护坡和喷锚等工程护坡形式,加强植物防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地位,做到科学治理边坡,这样既起到蓄水保土、坡面防护作用,也营造了公路沿线的绿色风光带,美化了区域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彬.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与防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苏少华,张玲珑.公路边坡治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