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护理应急管理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应急管理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应急管理预案

第1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关键词】SHEL模式;急诊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77-02

医疗安全问题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而护理安全又是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上世纪末期,由日本医疗事故委员会率先提出了SHEL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软件部分(S-soft),即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硬件部分(H-hard),即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的场地;临床环境(E-environ-ment);被护理人员及其他人(L-litigant)。日本医疗事故委员会认为上述几方面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进而确定医疗事故根源,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从而能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我们总结了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急诊过程中临床护理的特殊性,采用SHEL模式进一步加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经过实践证明SHEL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急诊临床护理的安全性,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急诊护理水平和质量。现将具体实施做法总结如下:

1、提高护士素质是急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

第一,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心理压力是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急诊护理人员中尤为明显。因此要提高急诊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鼓励大家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使其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医院也可以组织经验交流会或者提供外出学习等机会来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适应能力。如果遇到情绪波动时可采取恰当方式进行宣泄,比如通过向朋友或家人诉说,适当运动、外出散步等。第二,要合理调整并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医院的管理层以及护理负责人应对因超负荷工作对护理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足够重视,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解除各种不利因素对护理工作造成了影响,积极关心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强度,确保急诊护士的合理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有效并重点的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与此同时,作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身体健康、合理调整工作状态、有条理的开展工作[1]。 护士长要做好工作安排和交接安排,根据护理需要增减人员。第三,急诊护理人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从某种角度上讲,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急诊人员正确的看待压力,学会从容面对,从而有益于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现实中人际关系极为复杂,但是只要自己坚定信念,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心态以及饱满的工作热情,能过做到在急诊护理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处处关爱患者,积极和患者交流,并且能够时刻都站在患者角度想问题,以减轻患者病痛为目的,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定能够受到患者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此外,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第一手信息,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助手,认真配合医生的临床治疗,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进而得到患者和医生的尊重和认可。第四,医院应对急诊护理人员加强系统培训。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急诊护理工作,要为急诊护理人员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如参与上级大医院学术交流、参观、学习新技术;鼓励护理人员自学;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历、年龄段、工作年限的护士进行心理指导,使其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2]。

2、完善硬件建设,配备一流的抢救仪器

第一,要为急诊治疗提供一流的安全护理设施,急诊清创室、抢救室、处置室、治疗室以及病室必须做到规范化管理。第二,要保证急救药品和必需品的储备与供应,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及设备管理都由专人负责,定岗、定位、定量、定期检查,各项设备要定期保养、定期维修[3]。急诊护理工作必须采用安全护理设备,避免和防范护理安全事故发生,例如接收患者存在昏迷或意识不清或自主能力差的情况应使用“腕带”;急诊中可采用气垫床来预防压疮;采用安全床挡避免患者坠床;采用安全贴膜对导管进行加固进而防治管路滑脱,避免患者受伤。

3、营造安全的临床环境

有效的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要对重点时段的护理人员安排引起足够重视,护士长要做好弹性排班,可以采取分级别管理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资质不同划分3个不同级别,各级别再分为3个小组,最高级别应设置1名责任组长,根据层级做双向选择,进而组合成为3个大组。可安排第1组为白班,第2组为夜班,第3组休息,待第二天轮换1次。由于急诊区患者在下午六点至夜间十点为就诊高峰期,因此可安排2-3名护理人员值班,有效解决了夜班急诊护理人员不足的难题,从而满足了急诊、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需要。此外要加强管理护理环境,对肝素封管液采取定点存放,并准确标记,杜绝与其他药物相混淆,对于其他非静脉输注液体应标注醒目标识,避免和静脉液体混淆,要在治疗室、治疗车上做好提示及温馨提醒,防治因工作忙乱、患者较多时出现差错。此外要成立警务室或者与“110”组成联动,以确出现特殊状况时维持急诊环境秩序。

4、相关人及当事人

一旦出现急诊护理工作失误或者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严重的工作情绪时,医院管理层一方面要对当事人查明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也要寻求管理缺陷和急诊护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防事故再次发生。要想彻底的找出护理事故的根源,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当事人进行沟通,通常应选择在当事人临下班或者休假前的那段时间,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便于当事人稳定情绪、思考问题,同时也避免对下一轮工作产生影响。沟通时要注意说话方式,可以采取先对当事人的工作成绩和自身优势进行肯定,然后委婉道出当事人存在的一些不足,可以借助“坏苹果理论”中极为经典的一段话来阐述,如我们在这里都是为了一个共同、长期的目标―――做好我们的工作,我知道大家都很努力,有时却事与愿违,我的任务是发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改进工作的机会――可以共享的技术革新,可以吸取的教训,可以共同努力的尝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比现在更好地工作。如此以来,会起到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适时的改正不足,努力提高自我,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去。

总之,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SHEL模式可以保障急诊护理工作和病人的安全,减少了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急诊护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红,刘云风,陈淑玲. SHEL模式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08,(36) .

第2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关键词: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33-01

护理安全指在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允许有范围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 护理安全意义

1.1 护理安全关系到患者预后

如甘露醇的使用,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必须高浓度、快速度输入才能发挥脱水、降低颅内压作用,相反缓慢输入不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作用还将延误病情、延长治愈时间,甚至危及生命;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液体,轻者加重患者心里负担,使患者情绪紧张,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更换引流瓶面低或不小心碰倒轻者可加重气胸、呼吸困难,重者导致患者死亡。

1.2 护理安全关系到护理质量

如长期卧床患者不按时翻身或不到位同样可以形成褥疮,对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生命造成威胁,增加并发症。

1.3 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底线

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1.4 护理安全关系到医院的信誉

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闹事、负面宣传等对医院信誉、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1.5 护理安全关系到自身利益

由于工作不慎出现差错不仅受到医院的批评、处罚,严重的还要遭受患者及家属的人身攻击。

2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管理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

2.1 自身因素

(1)不安心工作。上班时间想其他事情、把工作之外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顶撞患者等。(2)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认为护理工作没前途,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产生改行的念头。(3)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权益。(4)不懂装懂。新参加工作的护士遇到不会的问题碍于面子不请教老师,按自己想法做,埋下医疗纠纷隐患。(5)责任心不强。时间针不按时执行、测量生命体征不测呼吸、或新来轻患者认为没什么只测体温。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6)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2.2 管理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护士的工作量加大了,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思想教育薄弱,安全意识不强,职责、制度、常规落实不到位,对专业理论、技术训练重视不够,管理不力,要求不严,好人思想严重,检查不够。这要求护士长应常督促、常要求、常检查、常提醒哪些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哪些还没做。

2.3 物质因素

现有设备陈旧不齐全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药品不齐全。

2.4 环境因素

(1)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合理。目前很多基层医院仍存在护士站、治疗室不分开, 严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存在及大安全隐患。(2)环境污染。(3)病区治安。医闹或患者酗酒闹事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人身受到攻击。所以要加强医院治安管理。(4)社会环境。医护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决定着医院的命脉。医院要稳步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住院环境,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5)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

2.5 患者因素

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患者的不良心境,患者的自身素质。

3 防范护理安全风险

3.1 加强关键患者的护理

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疑难患者、新入院患者、转科患者、接受多种特殊检查的患者、有纠纷苗头的患者、情绪波动的患者,这些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变化快、易出现纰漏。应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主动沟通,认真交接。

3.2 加强关键时段的管理

节假日、早上、中午、晚上,这些时段在岗人员相对较少,护士承担的工作量大,年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经验不足,易出现问题。所以这时段上班的护士更应加强责任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3.3 加强关键人员的管理

新进院护士、实习生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对护理程序不够熟悉,是发生护理安全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督、培训,护士长排班应考虑新老搭配,对实习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3.4 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患者交接、患者转运、管道护理、压疮护理、药品管理等应加强防范。

3.5 加强重点科室监管

急诊科、手术室、妇科产房、新生儿病房、抢救室等,这些科室危重患者多,风险大, 涉及面广。护士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易出现问题,应加强监管。

3.6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是护理人员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准则,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

3.7 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

护士要正确认识病人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加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这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护士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3.8 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护理工作是神圣的,我们要用智慧代替鲁莽,让错误成为财富,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源,完善建立一套制度和流程,积累更多经验,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第3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 个案管理模式 预后因子 术后护理 临床影响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乳腺癌,与先天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身体因素、吸烟以及酗酒等因素有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损害,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1]。在国内,受生活和饮食方面的不规律以及环境和空气污染等的影响,再加上受到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导致吸烟酗酒的人群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患有乳腺癌,因此女性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个案管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 0 1 7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8 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48.31±3.82)岁,绝经与无绝经比例为19:24。对照组患者年龄34~58岁,平均(48.19±3.74)岁,绝经与无绝经比例为20:2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2)亲属皆同意配合该研究。(3)癌细胞均未发生转移。排除标准:(1)无法沟通者。(2)造血功能异常者。(3)存在精神疾病者。(4)中途退出者。(5)孕妇或正处哺乳期者。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依照医院乳腺癌的治疗要求进行健康教育,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患者每日心率、血压、血糖以及呼吸情况的变化,进行引流管的护理,若引流液的颜色或者流量发生变化,要及时的向主治医师反馈,同时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消毒,避免感染[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建立个案管理小组对实施专业护理,具体为:(1)入院护理。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一对一进行乳腺癌知识的普及,让患者了解乳腺癌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关于乳腺癌的问题进行细心的解答,同时将患者的各项信息记录在电子档案中。(2)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证身体状态的良好,预防感冒等疾病出现,同时保证所处环境内的清洁卫生。同时定期对门诊处进行消毒通风,减少疾病感染情况的发生。(3)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的治疗过程非常痛苦,再加上疾病对患者造成身体上不适,容易引发抑郁、焦虑、不安等情绪,应注重人文关怀,给予患者适时的安抚,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并引导其亲人朋友为其提供情感支撑。(4)饮食护理。为患者设计科学的饮食计划,引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每日饮水量,平衡每日营养摄入,食物以易消化、清淡为主,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禁食生冷、辛辣类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协助患者开展术后功能锻炼,包括关节运动、爬墙运动等有氧运动等,适当的为患者调整锻炼的力度,不宜过度劳累,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的停止运动,检查无特殊情况后,休息几天再进行康复训练。(5)定期随访。结合患者的自身意愿与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随访方式,随访过程中解答患者生活中的问题,对其用药以及调理方面进行指导,并提醒患者来院复诊。

1.4 观察指标

(1)根据两组患者的预后因子(Ki-67、ER以及Her-2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身体质量以及生理功能)、功能锻炼情况、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不良反应(食欲缺乏、腋淋巴漏以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预后因子表达比较

两组的预后因子中观察组(Ki-67阴性28例,ER阴性27例,Her-2阴性28例)均要优于对照组(Ki-67阴性18例,ER阴性17例,Her-2阴性17例)(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

2.3 两组锻炼坚持率比较

两组的功能锻炼情况中观察组有41例坚持锻炼的患者,2例不坚持锻炼的患者,锻炼坚持率95.35%;对照组有29例坚持锻炼的患者,14例不坚持锻炼的患者,锻炼坚持率62.44%(P<0.05)。

2.4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中,观察组不满意1例,一般满意15例,非常满意26例,满意度97.67%;对照组不满意7例,一般满意17例,非常满意19例,满意度83.72%(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食欲缺乏患者,1例切口感染患者,总发生率为6.98%;对照组组出现5例食欲缺乏患者,3例腋淋巴漏患者,6例切口感染患者,总发生率为32.56%(P<0.05)。

3 讨论乳腺癌通常是指发生在患者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3]。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与先天遗传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多、精神因素、长期口服避孕药、缺乏运动、母乳喂养率低以及吸烟酗酒等多种因素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4]。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女性患有乳腺癌,因此女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5]。根据研究数据显示,Ki-67、ER以及Her-2等对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分子类型的判定,以及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6]。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放疗、化疗以及中药辅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但无论哪一种治疗都需要与优质的护理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8-9]。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受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不规律饮食以及环境和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吸烟酗酒人数剧增,导致乳腺癌的患病数量较往年有显著提高,为改善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预后因子数值、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功能锻炼情况、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实施个案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突出,能够调节预后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惠婷,张慧珍,钟巧玲,等.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3):2605-2611.

[2]董晓晶,张男,甘露,等.个案管理模式下老年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依从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2):170-175.

[3]陈茜,胡露红,张琳,等.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全程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6):19-23.

[4]张惠婷,姜月,和文豪,等.化疗管理表在乳腺癌个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4):500-504.

[5]邓妍,胡露红.乳腺癌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0,27(2):21-23.

[6]王树荣,李晶,张雪,等.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1):1377-1380.

[7]李育红,李柳,刘翱搏,等.基于手机APP的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2):1519-1523.

[8]钱静霞,钱红英,沈昳忞,等.乳腺癌患者护理中使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175-177.

[9]郭瑞萍,张寒梅.基于APP的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1):1557-1558.

第4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田胜男:女,本科,主管护师

田胜男 赵滨

摘要目的:探讨灾害救援前期工作中应急人员的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承担应急任务及应急演练中应急人员管理方面的缺陷,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结果:完善的应急人员调配方案、应急预案及应急人员的业务水平、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多重因素影响完成灾害救援任务的效果。结论:建立系统的人员管理体系是确保灾害救援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灾害救援;应急;人员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48

灾害护理救援组织管理是为了使整个救治工作高效率、有条不紊地进行,由经过训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对灾害伤员救护工作进行调度、控制和协调[1]。由于灾害救援现场与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日常工作环境截然不同,能够熟练处理专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现场并不一定能有效开展灾害救援工作[2]。灾害发生前,护理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是保证灾害救援及时、有效的重要措施。2003年至今,我院承担SARS、汶川地震、H7N1型禽流感、食物中毒等多项灾害救治任务,同时随时待命接受玉树地震、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等紧急任务。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通过对我院承担应急任务工作的总结分析,2012年我院加强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以提高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

1明确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

近30年意外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灾害护理学是介于灾害学、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之间的学科[1]。当灾害发生时,护士始终战斗在灾害救援的最前线,是灾害的重要应对者,在灾害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参与救援的护士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备条件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专业知识。2012年护理部明确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年龄、工作年限、身体情况是三项基本条件,护士长根据护士日常德、能、勤、技考评结果推荐,护理部结合护士往年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全院护理应急小组成员。严格的选拔标准及流程,保证了应急小组成员承担任务的基本素质。

2根据灾害特点调配护理人员

2.1依据灾害性质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种类繁多,近几年频发的灾害有水灾、地震、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发生不同种类的灾害,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同。由于突发事件中往往面临多个不同的救援任务,救援人员对不同应急救援任务的胜任程度,影响完成救援任务的效果[4]。根据灾害的性质及护理专业特点,我院明确规定:地震、重大交通事故调集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手术室、急诊室、ICU的护理人员为主;感染性疾病流行调集消化科、呼吸科等内科护理人员为主;水灾、火灾调集外科、急诊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为主等。

2.2依据灾害程度、参与救援的地点等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损害程度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参与救援的地点是医院内、省内还是外地,参与救援的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影响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人员结构比。综合上述因素,根据灾害救援任务,护理部明确规定执行灾害救援任务时,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人员层级配比、男女护士比例、人员调换时间等,确保有效、持续完成救援任务。

3制定严格应急小组成员管理规定

灾害发生后,人员的及时到位是灾害救援的前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时间紧迫,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需要考虑位于不同地点的救援人员到达事发地点所需的时间[4]。时间就是生命,通讯畅通是及时到位的保障,因此我院护理部要求应急小组成员24 h保持联络通畅,及时接听电话,因特殊原因未能接听电话,看到应急联络电话时要立即回复,如果信息更改,及时通知护理部。应急小组成员不能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需向护士长请假,向护理部备案;应急小组成员请假期间,护士长安排其他护士作为替补小组成员;应急小组成员回市后替补成员自动取消应急小组成员身份。应急小组成员接到应急任务后,1 h内到位。

4制定执行应急任务的SOP,定期演练

应急演练是防灾减灾准备和培训的重要手段。人员管理借鉴预备役管理模式,一旦灾害发生,可以迅速汇集并转化成高效的救灾力量[5]。护理部制定抽调护理应急人员的SOP,明确接到应急任务后,抽调护理人员的流程,护理部、应急小组成员、护士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保证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科室工作安排有序。

5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灾害救援知识

因为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随机性,灾害救援现场的危险性,灾害伤情救护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1],决定参与救援的护士将面临急救技术、新的团队合作、救援中伦理矛盾、心理变化、自身防护等多方面的知识挑战。李自力等[6]对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灾害护理学课程设置后结果显示,只有个别部队院校的护理学院开设了灾难护理学相关课程。因此,灾害护理知识培训的重任就落在医疗机构。我院将应急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分为三部分:(1)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急救器具的使用,如骨折的护理、颅脑损伤的护理、眼外伤的护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等,护理部与科室共同承担。护士长根据科室疾病特点,负责培训本科专业技能,护理部进行督导及考核;护理部定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交叉学科护理技能的培训。(2)灾害知识的培训。首先完善我院应急预案,如地震、水灾、火灾、核事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护理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其次是邀请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消防官员、业务专家等讲授灾害救护知识。(3)时事培训。根据随时待命的应急任务,及时培训,如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我院及时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培训,了解灾情的动态变化。

6绩效管理,激发应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应急任务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晋升相关。是否是应急小组成员,参加应急知识培训及完成应急任务的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灾害工作、人员管理与个人绩效一脉相承,从而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灾害救援工作中,同时保证灾害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通过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在多次人员调配的应急演练中,应急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到位,护士长能够有序安排科室工作,保证了灾害救援时护理人员的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晓媛主编.灾害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4.

[2]李书梅,韩秋凤,韩金凤,等.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的初步筛选及信效度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45-749.

[3]冯小梅,史清秀,吴永岚,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24.

[4]袁媛,樊治平,刘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2):152-159.

[5]曹东林,田军章,李观明,等.日本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和理念[J].现代医院,2013,13(3):137-140.

[6]李自力,郭豫学,王世文,等.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建设的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291-292.

第5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摘要】2013年6月7日厦门一辆快速公交车起火爆炸,导致47人死亡,34人受伤,我院共收治18名伤员,通过科学的急救与护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伤员均脱离生命危险,10名患者已痊愈出院,8名患者处于康复期?

【关键词】成批重度烧伤 急救护理

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同一致伤原因引起的多人烧伤是突发成批烧伤?其特点是突发性?且救治难度大,如果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18名伤员,其中男性7名,女性11名;年龄15-40岁;其中8例为重度烧冲复合伤,烧伤面积达40%-80%?所有伤员均有头面部?躯干?四肢烧伤,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烧伤合并肺部爆震冲击伤并行气管切开?

1.2 急救护理

1.2.1 迅速启动成批伤员救治应急预案 医院接到突发事件预报后,立即启动灾难救援应急系统?突发成批伤员救治应急预案?成立由院长?政委任组长的救援指挥办公室,将救护人员分成救治专家组?医疗护理组?综合保障组等,设立了以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参与的护理应急救治系统,以最快地速度从“护理救援人力资源库”中集结有烧伤救治经验的灾难救援护理队伍?

各部门按照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从而保证了救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1.2.2 现场检伤分类 救治现场采用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s,PHI)PHI是以呼吸状态?收缩压?脉率?神志4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进行初检,[2]院内高效转运分流,将伤情较轻的6名患者收入烧伤科,伤情危重的12名患者收入重症医学科,其中5名患者有严重呼吸道烧伤,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1.2.3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维持充足的血容量? 伤员到院后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按照烧伤补液原则,运用南京烧伤补液公式精确计算补液量,每例伤员由一名护士专职负责液体管理,保证补液量的精准,补液过少无法有效纠正休克,而过多会并发肺水肿?腹膜间隙综合征等严重的不良后果?[3]

1.2.4 创面护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清创.根据烧伤的部位?深度?面积大小选择清创包扎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1.2.5 心理护理: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应急障碍,有可能会引起永久的心理创伤,及时心理干预非常重要[4]?本次厦门“6.7”公交纵火案是突发事件,“伤员多?病情重?心理创伤重”,我院烧伤救护组科学制定了“特医特护?分组救治”的原则,采用一对一的形式,陪伴伤员左右,厦门市卫生局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指派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及仙岳医院心理专家对伤员进行 心理干预,做好疏导和安抚工作,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以上抢救工作并非严格按步骤截然分开,而是迅速有序,紧密协作?

2 小结

本次厦门“6.7”公交纵火案,成批危重烧伤伤员“伤员多?病情重”,我院设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救治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所以在这一次救治中,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与护理,做到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为保护患者生命赢得了时间,为后期的治疗?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8名患者已痊愈出院,10名患者处于康复期?

参考文献

[1] 孟美芬,张丽平,刘文军 突发成批伤患者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12,5(5C).131.

[2] 卓龙彩,孔悦,黄榕. 院前指数在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医院理杂志,2010,17(2):192-193.

第6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1.1设立岗位。

健康管理中心2012年选举设定科室专职带教人员,其中操作督导员、理论监督员各1名。

1.2评选方法。

要求:需工作满5年以上,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慎独精神。需勤奋好学,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动作精炼敏捷为选。

1.3培训方法。

按医院护理部年度计划,先组织各科室所选举设定的专职带教人员脱产培训4周,考核内容包括:操作考核11项、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经过考核合格(操作技能90分,理论知识85分)后,才有资质担任教员资格,聘期为一年。

1.4岗位职责。

健康管理中心两名专职带教人员对28名护士进行专职带教,其中操作教员负责督导中心采血室护理人员(项目为静脉采血操作、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等)及各体检仪器设备操作;理论监督员负责周业务学习、月读书笔记、年度考核三基理论知识。

1.5带教方法。

理论监督员制定每周下午实行30分钟复习三基理论知识、业务知识、观看论文护理杂志、“等级医院评审应知应会”的应急预案授课,(如现场骨折病人急救预案、心脏骤停抢救预案、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等各常识)。采取讨论式、问题式和提问式,拓宽护士知识面,提升理论上的薄弱环节。每月底进行全科护士考核。加强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的训练,对健康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如晕针、紧张引起冒冷汗,抽搐、低血糖反应等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已确保了护理安全。操作督导员对本中心最常用护理操作(静脉采血操作、晕血晕针应急处理、简易呼吸器、中心供氧)等,先进行讲解日常盲目操作的错误,给予细节上指导,纠正。制定每季度2周进行操作培训(下午4点-5点半),严格考核标准制度,进行双人演练,通过设置一些与临床相似的情景操作表演,以此来引导她们共同探求,帮助提高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O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的方式表示,每个组的平均值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定量分析方面,用χ2试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专职带教模式后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果随带教的时间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专职带教模式后,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有较大的提升,P<0.001。

3讨论

第7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目前对群体性伤害事件尚无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一般认为群体性伤害事件是指因同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病因素同时造成 3人次以上病员[1]。本文针对我院从 2004年1月至 2009年12月因群体性伤害事件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分别统计研究期间急诊科收治的群体性伤害事件发生原因、人数和性别,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群体性伤害事件的类型分析 根据对所有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案例数中以食物中毒最多,28宗(39.4%),其中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有细菌性、亚硝酸盐、有机磷中毒和菌类中毒;治安事件19宗(26.8%),包括打架、斗殴和被抢劫等原因导致的群体伤;车祸共有16宗(22.5%);安全生产事故共有8宗(11.3%),包括商业区火灾、建筑工地坍塌事故、生产中玻璃意外碎裂等。见表1。

2.2 各原因群体性伤害事件的人数和性别分布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记录的发生人数376例,依次为食物中毒131例,车祸104例,治安事件76例 和安全生产事故65例。发病率男性(64.1%)高于女性(35.9%),尤其在安全生产事故和治安事件中男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见表2。

3 讨论

3.1 群体伤害事件的特征 伤害已是我国城乡居民第5位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因急救、医疗、康复、残疾或功能丧失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远远超过任何一种传染病或慢性病;因伤害早死的寿命损失也大于任何一种疾病[2]。本文统计结果表明,城市伤害事件中以食物安全、交通安全事故为主,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次之,食物中毒事件无论在发生的例数和发病的人数均占首位,说明食物安全事件是群体伤害事件中危害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本文统计显示车祸的发生人数相对较多,共104人数,仅次于食物中毒,表明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祸已经成为目前大都市的主要伤害类型之一,另外,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件也逐步成为城市的主要伤害事件。

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大多数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偶有机磷中毒和菌类中毒,虽以轻症患者为主,但因为同时发病到院就诊的人数众多,短时间内造成急诊科护理人手不足的压力。打架、斗殴和抢劫等治安事件和车祸是导致群体伤的另一重要原因,伤员的伤情往往较重,常为复合伤、多发伤,病情复杂,处理上往往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协助。要遵从“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诊断与急救护理同步进行的抢救理念。

3.2 制定合理应急预案流程、实行统一指挥和分工合作根据自己所在医院的群体伤害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将社会与家庭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我们自2002年始建立群体伤害登记制度,并逐步完善了相关应急处理预案,对于食物中毒、多发伤制定了相关分预案。

大批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高低,关键仍在于院前抢救反应的快速和组织的有序。首先要重视院前的急救处置,尤其是检伤分类,抢救成员分工明确,将患者按轻重分组,以便做到轻重缓急,使危重病得到优先救治。对于危重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再次按CRASHPLAN检诊程序[3]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查体,降低早期漏诊率。其次要严格医院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医院、科室抢救小组,保持有效通讯,并制度化,一旦发生事件,值班人员有章可循。另外,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是顺利抢救的关键,要积极发挥医院抢救领导小组指挥的功效,快速调动各部门力量,包括物资和人力的补充,保证绿色通道畅通、设施齐全和抢救顺畅无阻。

3.3 加强、加快急诊科的专业化建设,培养壮大急诊专科护士队伍 护士是具体实施抢救和治疗方案的主力军[4],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观察能力、娴熟的抢救护理技术。我院自2004年成为郑州市120急救网络成员,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外出进修、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安排护士去心电图室轮流学习,定期进行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气管插管、心电除颤、心肺复苏等训练,掌握各项急救流程。科室实行“三定三不定”[5]质量控制方法,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检查,培养一专多能的急诊护士。每季度由科室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演习,通过模拟训练,建立一支快速的应急抢救护理队伍。

3.4 加强心理素质稳定性的培训 急救重在“急”字,医护人员必须对病情做出判断,做到眼、耳、手并进。实施稳、准、快的抢救。只有在具备扎实的基本急救技能的基础上遇到意外情况,才能不惊慌失措,才能灵活应用现场条件和设备,相互默契配合。除了平日加强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外,每周业务小学习时,安排模拟情景训练,以锻炼年轻护士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反应速度。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院急诊护理人员已相对固定,掌握了各类基本急救技能,对群体伤害的急救树立了时效观念和整体观念,急救中充分显示了核心作用。

综上所述,食物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和生产安全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应引起各级部门的注意,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避免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医院的急诊部门应根据所在地区群体伤害事件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制定合理应急预案流程、实行统一指挥和分工合作,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减少群体伤害事件造成的危害。

参 考 文 献

[1] 徐桂琴,何忠杰,马俊勋,等.“3级验伤-3级分区-3级阶段”模式在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5,11(40):854.

[2] 王声.把伤害纳入国家疾病控制工作的倡议书.疾病控制杂志,2005,1(9):93.

[3] 葛宝丰,剡海宇,张功林.现代创伤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4.

第8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1. 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

2. 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及时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3. 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猝死,在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

4. 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5. 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6. 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7.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发生误吸的护理应急预案

1. 住院患者因误吸而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2. 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3. 医务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吸痰管、0.9%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吸入异物。

4. 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5. 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

7. 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⑴ 清理口腔,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⑵ 安慰患者和家属。

⑶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8.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精神较好时,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预案

1. 发现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休克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遵医嘱抽血、备血、急查血常规。

2. 如患者出现休克状态,出血量>1000ml,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厥冷。应加快静脉输液速度,遵医嘱静脉给予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等补充血容量,随时准备配合医生抢救。

3. 如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插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同时准备100:8正肾素(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协助洗胃。

4. 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制素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

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心电及血压监护,做好危重病人监护记录。大出血期间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4~6小时后可改为1~2小时一次,12小时后改为4~8小时测一次。

6. 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警惕再次出血。

7.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清理呼吸道及口腔血迹。

8.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被褥。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9. 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10. 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发生摔伤的应急预案

1. 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

2. 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要根据损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 对于头部摔伤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危及生命时,应立即将患者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测量生命体征,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 对于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对于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

6. 对严重摔伤的患者,每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至病情稳定。

7. 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接班。

8. 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情景,分析摔倒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倒。

9. 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1. 对意识不清并躁动的患者,应加床挡,身边留有陪护人员。

2.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 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做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变化,造成一过性脑缺血引起晕厥。

4.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床头传呼系统告诉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5. 一旦患者不慎发生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做好心理安慰,通知医生查看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及时处理。

6.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7. 对病情严重的,每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直至病情稳定。

8.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住院患者发生精神症状的护理应急预案

1. 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通知其家属。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期间,要有家属陪伴。

2. 在兴奋和有伤人企图的患者面前,护士应做到冷静、沉着、大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防止被患者咬伤、打伤等意外事情的发生。

3. 对躁动患者应专人重点护理,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跌伤、坠床,标示疏散相邻患者和家属,以免误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以便了解血运情况。

4. 尊重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敌对情绪。

第9篇:护理应急管理预案范文

【关键词】 心跳呼吸骤停;急诊急救;护理应对

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复苏有可能挽救其生命。急诊心肺复苏(CPR)和有效的护理应对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为总结急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经验,现将我院4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 年1 月~2009 年12月在我科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共计48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29 例;年龄最小为2 岁,最大为93 岁;院前出诊接回者26例;在门诊行检查或候诊发生心跳呼吸骤停4例,自行送入院16例,治疗发生者2例。

1.2 复苏经过 通过对当班医护人员的回顾式询问及病历资料的查看,现场急救措施中3min 内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呼吸复苏的实施人数为48 例,达到100 % 。

1.3 结果 4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12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25%,死亡36 例,(含放弃抢救5例)占75 %,未发生纠纷和不良事件。

2 护理应对

2.1 病情评估 首先评估运动反应,其次是按DRABC 程序评估:D 指危险程度,R 指各种反应,A 指呼吸道通畅,B 指有无呼吸,C 指循环支持[1],第三是用听、问、看方法评估,这三种方法均在1min内完成。快速高效的急诊急救护理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评估伤情是首要环节。

2.2 急救处理 所有急救病例均应该在到急诊科的第一时间开始抢救,其核心是快速反应,实施综合的急救措施,分秒必争地开展救治工作。实施早期心肺复苏术和使用面罩式简易呼吸器,直至气管内插管呼吸机的应用是心肺复苏抢救的关键。

2.3 启动紧急预案,保证有效实施 一旦有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急诊一线、二线医护人员、经治医护人员全部到场,全力救治。发挥群体优势,保证救治措施的落实。另外让家属感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即使抢救失败,也不会有怨言。

2.4 迅速建立有效给药途径 气道开放成功后,医生行胸外心脏按压,护士立即用静脉留置针在近心端大静脉处建立有效的给药途径并连接三通管及妥善固定,确保复苏药物及补液顺利进行,防止转运过程发生脱管及刺破血管,方便反复加药,节省时间和人力,一次到位。

2.5 胸外按压、除颤及心电监护 护士完成以上操作,及时连接心电监护,电极不要妨碍胸外按压,配合医生进行高素质的胸外按压,快速有力按压,尽量减少中断。如有除颤指证,立即行除颤。2005 年复苏指南新建议将连续3 次单相波除颤改为1 次双相波电极,因为双相波除颤成功率高、损伤小,可减少反复电极的心肌损害,从而增加按压时间[2]。

2.6 应用冰帽保护脑功能 复苏过程应用冰帽,以有效降低脑组织的代谢,降低脑组织氧消耗量,对促进脑复苏有效。CPR 早期注意脑功能保护,有助于减少后期的缺血再损伤,减少神经损害,便于意识的恢复[3] ,同时还要做好基础护理及四肢保暖。

3 体 会

3.1 心跳呼吸骤停的最大特点是情况紧急,病人到急诊科后立即抢救,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性,而急诊护理管理者制定科学、严谨、规范的急救护理路径是使救护工作达到迅速、准确、高效、安全的有力措施。

3.2 从护理层面来看,急诊单元的护理人员并非都是高年资护理专家,综合急救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验甚少,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不能预见护理问题,抢救效率有待提高。管理者应对每次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临床护理路径,促进救治流程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急诊病人的停留时间,

3.3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4] ,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护理素质直接关系到病员的抢救成功以及医患之间的矛盾。所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和应急技能刻不容缓,对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起着积极的作用。

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就诊和发生,在急诊科是难以预料的,急救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忙乱、无序。为此,笔者回顾性地分析过去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隐患,进一步规范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流程,实行质量控制路径,人人参与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药物器械准备不全、摆放位置不熟悉或对药物性能不熟悉等导致的紧张、慌乱或差错,也避免由于工作人员个人能力、水平的差异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出现遗漏或疏忽。因为现有急救护理路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指示,而是主动地按照路径内容和程序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实施治疗护理工作,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救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紧急求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西宁.多发伤急救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51-52.

[2] 程宝珍.心肺复苏护理的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 ( 7) : 67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