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第1篇: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防治 森林病虫害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7-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现阶段,为了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

二、河南省林州市的基本情况概述

林州市是河南省安阳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辖境东与安阳县、鹤壁市鹤山区、淇滨区接壤,南邻辉县市,西界与山西平顺、壶关两县接壤,北与河北涉县相连,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南段东麓,境内多山,山坡、丘陵占总面积的8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区海拔高度为306.8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有漳(浊漳河) 、洹河、淅河、淇河4条河流以及红旗渠。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三、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森林病虫害号称“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在民间更是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森林林木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这一过程中,林木随时都可能遭受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森林病虫害爆发之后,会使林木生长减缓,森林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树木枯死,导致森林大面积受损。我国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十分繁多,加上复杂的环境条件,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1.森林害虫害的传播能力极强,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病虫害很难被消灭干净。

2.人工林面积大幅上升。

3.现代林业的发展,树苗、木材的频繁运输,导致不少病虫害在大面积内传播。

4.随着防治工作的推进,森林病虫害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近年来,由于发展的需要,人工造林的面积在大幅提升,人工造林往往种植单一树种,这也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

2.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造成的影响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病虫害种类被发现,极大地危害着森林。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各地之间运输林木,传播了大量的病虫害,其中有一些十分危险,对森林的危害极大。

4.森林病虫害顽固,难以根治。很多病虫害都是突然暴发的,危害较大,形成灾害,有时候现实的监测不到位,很难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就及时发现,以至于到发现时已对森林造成极大危害。

五、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治理和预防相结合,防治与营林相结合,全面防治森林病虫害。

1.积极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报告情况,进行必要预测

采用各种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病虫害,结合林地的气候及树木发育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作出决策,采取必要措施,根除害虫,避免造成损失。

2.重视营林防治,全面防治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尽量控制纯种树林的面积,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在重视营林防治的同时,也要采用其他的防治方法,不可偏废。以护为主,保护与繁殖相结合,全面防治病虫害。

3.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

这两者各有优点,协调好可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化学防治可以迅速高效地消灭病虫害,能够弥补其他手段速度不行的缺点。另外,要建设防疫站,专门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有时候会使目标生物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埋下隐患,在应用时还可能会误杀天敌生物,给环境造成危害,而生物防治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神武防止也有缺点,现实中往往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总之,这两者各有优缺点,因此,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和协调,已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

4.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加强法律的作用,严格防范人为破坏;加大设备和资金投入,应用先进技术,治理害虫,加强技术投入,积极进行监测,提高防治的效果;积极宣传,加强防治意识,引导广大人民进行群防群冶,可以积极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扩散,保护森林资源。

六、结束语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每一个地区不同,所采取的治理手段就会有所区别,病虫害种类不同,也要采取类别相应的对策。总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总原则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在防治过程中要加强监测,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协调运用不同的治理手段,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明辉.叶加惠会泽县森林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

[2]唐晓琴.卢杰森林病虫害现状及其控制措施[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

[3]王蓬. WANG PENG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

第2篇: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专题演讨;主动学习;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90―03

引言

大学教学中的专业课程是针对某专业领域而设立的相关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从事专业工作应该具备的各项相关知识与技能,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及发展。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开展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意愿是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提高大学生对专业课程投入意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端正学生积极主动的专业课学习态度,对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2]。为此,我们在植物保护专业“害虫生物防治”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简单线性讲、记关系,探索一种专题演讨式主动授课方法,重新构建一种师生相互配合、平等学习、和谐演讨的学习氛围和互助的师生关系[3,4]。这一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

专题演讨是针对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或热点内容开展的专门性的讲解与讨论,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新、信息量大的特点[5,6],是对专业内容深入探究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综合能力[7]。主动学习是学生在明确目标指导下开展的积极认知过程,是教育学中教育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结合。长期以来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技能的教授者;学生扮演着被动的知识记忆者、技能的复制者,缺乏主动思考,甚至倦怠学习[8]。为改变这一状态,将专题演讨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联系起来,在专业课程授课框架下,以某一知识点作为演讨的目标,创建交互式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专题演讨式的主动学习教学方法[9,10]。这种教学方法,是推进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大学中高年级的学习内容,由教师结合专业课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现状,设计提出专题题目。以专题题目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由学生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围绕专题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完成有针对性专业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并在演讨中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总结,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提升。适时开展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教学活动增加学生专业阅读量,开阔视野,将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专业课教学的手段[7,11,12]。在大学高年级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专题演讨式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已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专题内容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综合提炼的能力;而且通过对专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如“害虫生物防治”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开设时,学生已具有微生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等专业课程基础。本课程内容中涉及很多有关于害虫天敌利用、害虫病原微生物利用内容,是以上专业课程内容的延伸应用,学生已具备了自主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

二、专题演讨式主动学习的实施

1.课程内容解析,设置演讨专题

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现状,为学生设置合理的专题目标,是学生开展专题演讨学习的前题。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本专业与课程相关的科研发展和社会关注热点,再以课程重点为线索,依据知识的联系性分解各章节课程内容,拟定几个专题方向,使各专题涵盖课程内容,反映课程体系,避免对某一方向的过度强调,同时有新内容的补充。在分析“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按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类型,设捕食性天敌利用、寄生性天敌利用和微生物利用三个单元,单元中再设专题。如捕食天敌利用单元分设瓢虫、胡蜂、草蛉、蜻蜓四个专题,寄生性天敌利用单元分设赤眼蜂、蚜茧蜂两个专题,昆虫病原生物单元设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病毒四个专题。专题内容包含了害虫天敌利用的几大方向,并要求同学从天敌生物学、天敌利用以及新技术应用多方面开展演讨和学习。

2.分组执行自主学习,个别督促指导

划定演讨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专题学习。在确定专题内容后,同学自主组合,形成由4~5人组成的演讨小组;教师结合小组内成员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分配专题内容,并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和信息指导;学习小组选定组长作为协调者,成员间明确分工,开展资料查阅、信息整理、报告拟定、形成文字报告、制作讲座PPT 和汇报等工作。

为保障专题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掌握各小组学习进展程度,并回答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在分配布置专题任务一周后,教师要集中组织一次指导、督促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教师指导上,有重点地指导其中一组,并在适当时间组织该组开展一次示范性质的演讨,目的是以其为示例,对学生在材料的收集、整理、PPT制作和内容汇报中的一些问题给以指导和讲解,规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各组的学习任务更加具体化。并针对小组内容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组内的工作,保证专题自主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组织报告演讨,师生评定学习效果

在了解各学习小组完成资料整理和演讨准备工作后,教师统一组织学生依课程次序进行汇报演讨。首先由专题小组学生负责对按专题要求所组织的材料以PPT形式进行讲解;教师与其他同学要对学生阐述进行提问,专题小组同学共同进行问题解析,全班同学就其中的问题展开专题探讨,教师在演讨中针对问题要适时做出正确引导、纠偏指错,如演讨中有知识点方面的遗漏要加以补充;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专题内容、汇报效果、演讨中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提出深入学习的建议。

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由学生完成。将讲座评定分为小组评定成绩和组内评定成绩两部分。小组成绩评定是由各组指定一位同学组成评定小组,对各组同学在演讨中的表现、资料准备、讲座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价,打分记为小组评定成绩。小组内成绩评定是对个人在专题演讨中的表现评价,由小组成员互相评定,依百分制评定分数。将小组成绩与组内个人成绩平均后计入讲座成绩。成绩考核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强调对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效果与思考

明确学习目的,主动运用与调整认知手段,从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内容,是主动构建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在专题准备、材料选择、演讨撰稿以及讲解讨论过程均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2,13]。根据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已具有专业知识情况,以专题为目标,由学生收集整理材料,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讲座演讨,有利于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是主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多人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强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煅练,能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与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专题讲座演讨这一方法模式是可行的,学生对此项内容有较浓厚的兴趣,对资料的查阅热情高,阅读量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从学生组织的材料、制作的PPT效果和演讨过程来看,对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有积极的意义。

但在组织过程中,因课时关系,专题汇报的知识容量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演讨深入程度有限;小组式的活动在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问题,小组成员在专题学习中的程度差别很大,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如何在这种小组式的学习中消除这部分懒惰者是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小平,郭江澜.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4).

[2]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3]肖文显,刘震.互动式教学的构建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12).

[4]龙军,殷建平,祝恩,赵文涛.主动学习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Z1).

[5]张荫寰.高校毕业班应开设专题讲座课[J].现代教育科学,1992(04).

[6]饶冠俊.“专题讲座结合主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为对象[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7]王松.专题演讲讨论法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哈尔滨),2010(14).

[8]马立明.大学生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9]陈雨青,杨路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7(02).

[10]吴剑,罗晓琴.探究主动学习教育培养主动学习素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1]江东,江西.有机化学课堂论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11(26).

第3篇: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技术;无机农业技术;定义;关系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1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定义

有机农业技术,指主要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农业内部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技术体系。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进行品种改良,施用有机农肥;实行因土种植,合理轮作和间、复、套种;实行农、林、牧结合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由于这种农业技术体系特别重视农业生态平衡,所以又被称为“生态农业”。

无机农业技术,是指主要利用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依靠化石能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其主要措施包括广泛地使用农业机械、工程设施、化学肥料、农用药剂、除草剂、生长刺激素、多维素等。由于这种技术体系,直接间接地依靠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所以又被称为“石油农业”或“高能农业”。

2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

这两种农业技术体系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其所适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有机农业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和对农业的物质费用的投资,有利于保持、改善生态平衡和防止环境污染。其缺点是不利于农业的快速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因为有机农业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小范围内实行多部门配合)。无机农业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且有地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但它却需要消耗较多的化石能源和使用较多的物质费用投资,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由于它们在经济上所表现的优缺点不同,因而其适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差异。有机农业更能适应工业比较落后,化石能源短缺,资金供应比较紧张,而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农、林、牧结合和合理轮作比较不受限制的情况。无机农业则只有工业比较发达,化石能源供应比较充足,而农业的投资又比较充裕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3 合理处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

3.1 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

我国在处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关系上,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在近期实行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无机农业技术为辅,然后逐步过渡到两种技术体系并重的模式。近期之所以应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是因为:我国主要利用现有的有机农业技术,同时辅之以无机农业技术,就可以保证在近期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根据有关方面的估计,只要能把现有的农作物良种加以推广普及,并把现有的农肥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就可以使全国的农作物产量提高10%~20%。只要能进一步调整农作物的布局,实行因地种植,合理轮作,就可以使全国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我国农近期尚没有广泛采用无机农业的资金。同时,工业也尚不能为农民采用无机农技术提供数量充足而又物美价廉的农用生资料,特别是农用能源十分短缺;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态已经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迫切需要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来加以扭转。所有这些原因,都要求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革,在近期应以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为主,而各种无机农业技术的运用只能量力而行,居于辅助地位。

3.2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

在长期来看,我国又必须过渡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

3.2.1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农业增产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受投入农业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制约的。没有来自农业外部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仅靠农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作用,农业增产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今后农业生产将不断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因而包含着大量物质和能量的农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被从农业中取走,而不能返还农业。所以,要使农业持续地较快地增产,就必须把无机农业技术也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以补充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损失,并扩大其来源。

3.2.2 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有机农业技术是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长期停留在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大多数农民务农的局面,也不能把饲养役畜所需的大量饲料转用于产品牲畜的发展。这两种原因加在一起交替地严重阻碍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从而给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些矛盾,也必须把农业生产转以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的模式上来。

3.2.3 为运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必要支持

从可能性来看,随着工农业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工业可以为农民广泛地采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充足、适用、物美价廉和污染很小的农用生产资料,国家和农民也将可以为广泛地运用无机农业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

第4篇: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论文摘要】: 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水稻种植和经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为世界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食物。在世界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急剧膨胀的时代,研究开发高产优质水稻,解决人口和粮食供应的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1.褐飞虱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褐飞虱又称稻褐飞虱,食性单一,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是亚洲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引起"飞虱火烧",造成颗粒无收。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生长周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雌虫体长4-5 mm,体大色浅;雄虫体长3.6-4 mm,体小色深。短翅型翅短于腹部,雌虫体肥大,长3.5-4 mm;雄虫体瘦小,长2-2.5 mm,腹末呈喇叭状。卵为香蕉形,长约0.8 mm,常排列成串。若虫与成虫相似,共五龄,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为褐色,五龄若虫体长约3.2 mm。稻褐飞虱有喜爱温湿的特性,它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 ℃,高于30 ℃或低于20 ℃时对成虫繁殖、若虫的孵化和生存率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般初夏不热、晚秋不凉时节最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相对湿度80%以上才适合褐飞虱的生长发育。

2.褐飞虱的防治与育种

现有的防治褐飞虱的方法主要有:

(1) 农业防治。主要有选用高产抗虫良种;重视改善栽培措施;生产上合理布局;同时饲养和保护好褐飞虱的天敌。

(2) 农药防治。由于农药潜在的危害性,主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来进行防治。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农药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害虫很快演变生出抗药品种,使得杀虫剂失效,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化学防治来进行害虫治理[8]。通过加大用药量来缓解的同时,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农药中毒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化学农药作用方式的非特异性,造成了包括害虫天敌在内的非防治对象生物毁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更为深入的隐患,而且容易诱导害虫的大面积爆发。国际水稻所(IRRI)的调查表明,1974-1979年间褐飞虱在菲律宾等地的大量为害,实际上是大量使用抗虫剂所诱导的,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褐飞虱天敌的死亡和褐飞虱生育力的提高,从而引发了褐飞虱的突发。因此,褐飞虱生物控制的研究自80年代中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把栽培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综合起来的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方法再度得到人们的认可。生物防治大体有三种策略:生物杀虫剂、生态防治和培育抗虫品种。

生物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制剂,早在30年代就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时间短,生产成本高,至今未能完全取代化学农药,在世界农药市场生物杀虫剂的比例不足5%。生态防治仅能控制害虫不能成灾,但仍有部分农作物受害,而且生态防治受许多因素制约,不易控制。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抗虫品种的培育上。传统的育种方法由于周期长,能够成功利用的遗传资源有限,对抗虫机制的了解不甚明确,害虫新生物型的发展导致抗虫性不稳定等原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抗虫品种的改良和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抗虫基因(包括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转入需要改良的作物品种中,结合传统的育种方法稳定抗虫性,培育出抗虫品种;二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鉴定出植物界中自身生理代谢过程应用的特异性抗虫基因,或者从相应的农作物野生品种中寻找抗虫基因,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培育优良抗虫品种,或者克隆该基因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筛选鉴定新的稳定的抗褐飞虱水稻

目前认为,利用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是褐飞虱综合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栽种的水稻品种即使只带有中等水平的抗性基因,也足以将褐飞虱的群体控制在造成危害的水平以下。然而,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能力很强,能产生为害原有抗虫品种的新致害性种群,使抗虫品种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遭淘汰。大量研究表明,抗褐飞虱基因的抗性效果是理想的,但是,这种抗性也会由于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而丢失。70年代初,国际水稻所(IRRI)推广抗褐飞虱品种IR26,之后陆续育成IR36、IR56、IR64、IR72等抗虫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抗虫效果。但是,IR26在菲律宾、越南等地推广种植后仅2年就丧失了抗性。1975年推广的IR36,8年后也在棉兰老岛受到虫害。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我国的褐飞虱从生物型1 变为生物型2,而在80 年代中期以前,褐飞虱以生物型1为主,不为害带有抗虫基因Bph1的杂交水稻汕优6 号、汕优63。然而,在80 年代汕优6 号对褐飞虱的抗性就已逐步丧失,1997 年汕优63 开始丧失对褐飞虱的抗性[12]。抗虫品种数量的不足和原有品种抗性的丧失已给褐飞虱种群的有效控制造成了严重障碍。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水稻主要栽培品种的抗褐飞虱性能弱,在杂交水稻品种中甚至存在超感虫性现象,另一方面,在水稻育种过程中导入并应用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仍然较少。据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数的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是由外国科学家完成,并未得到我国育种家的认同;另外,携带抗褐飞虱基因的原始材料许多都是传统品种,加上缺乏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对于这些由外国科学家鉴定的优良的抗褐飞虱资源,我国应引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入我国育种家所熟知的品种之中,确定其抗虫效果,并发展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可靠的分子标记,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培育抗虫品种是一项费时的综合工程,而抗虫品种鉴定又是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有资料显示,研究和利用不同来源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是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水稻品种的重要基础。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水稻的抗褐飞虱育种,有必要进一步拓宽抗褐飞虱基因的材料来源,并将抗虫原始材料研究和改良后,提供给水稻育种科学家。抗褐飞虱基因的多样化是实现水稻品种稳定和持久抗虫的重要基础。因此,找出水稻中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利用其高抗基因培育新的稳定的高抗虫水稻品种就成为当前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最好方法。

4.讨论

事实上,现在的水稻抗虫性的筛选鉴定技术还不完善。常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或耐虫指数、植株存活率(被害率)快速筛选植物耐虫性品种,对根部受害虫为害的植株还可用根部抗拉力、根体积、根干重或根受害级别等指标来评价。但每一种耐虫性筛选方法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作物、害虫的范围。要根据作物和害虫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耐虫性筛选方法, 如筛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虫性,应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基础上进一步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价,但水稻成熟期测产是水稻品种耐虫性评价最可靠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耐虫性的筛选方法和技术将更加完善,同时也必将会有新的技术和方法产生。

参考文献

[1] 刘光杰、 付志红、沈君辉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2] 寒川一成、刘光杰、沈君辉,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研究概况[J]. 中国水稻科学,2003.

第5篇:生物防治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

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

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