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新型医学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医学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医学模式

第1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 键 词】 数学模型;创新意识;建构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所谓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儿童用数学语言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形成一种数学结构,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与同仁们共免:

一、建构数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对数的要求是经过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第二学段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课程就是从易到难建构了这样一个数的模型。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这里将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人或物放在集合图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这样,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结合到了一起。我在教学1~10数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评价样例,连一连如下图:

该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数模型;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

这是一道开放题,可以写出的算式很多,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可以写出哪些加法算式?哪些减法算式?”之后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说得又多又对?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一组一组地写,找到一组数就可以想到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从而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生活数学化,数学儿童化,既建构数结构模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建构图形与几何知识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第二学段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怎样搭才能符合题目要求”的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要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在这里要注意考察“在搭得同样高的条件下,谁搭得稳”,从而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几何教学教材从三维的体到二维的面再到一维的线,这样一个学习脉络,这样规范的、成体系的往下走,往下学,这个结构模型的构建使学生站得高,学生的思维深刻了,必然就会走得远,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有利于今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但建构图形与几何知识模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建构统计与概率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所谓统计与概率主要是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 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如教学《可能性》中,我制作了一纸箱,箱中装有1个红球和4个白球,只告诉学生箱中球的颜色为红色和白色,不告诉他们红球数目和白球数目,让学生通过多次有放回的摸球,学生A1、白球、A2白球、A3红球、A4白球、A5红球、A6白球、A7白球……然后统计摸出红球2次、白球5次的数量及白球占了5/7、红球占了2/7的出现频率来估计概率,由此估计箱中红球和白球数目的情况。这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的随机性。一方面,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有放回重复摸多次(摸完后将球放回箱中,摇晃均匀后再摸),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如某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通过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

月工资的平均数

=加权平均(可以看成是加权平均)

=5000×■+2000×■+800×■

=1240(元)

另一种方法:

月工资的平均数

=■

=1240(元)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

总之,在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随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但使学生逐渐深化对模型的理解,也使学生自然地养成从不同的情境中找同一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的习惯。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学生 创新意识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中,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数学这一科目都得到了很好的重视,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开发人的创造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这时,我适时地加以总结:“像平均分后有多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二、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热情高。在有效的交流中,学生互通信息,取长补短,从而扩大眼界,开阔思路,产生一个人难以想象得到的新想法、新主意。如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从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到一个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观察这些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经过交流发现: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圆柱体的上下两头是一样粗的,圆柱体的面摸上去滑滑的……老师对他们的发现予以肯定。这时我又提出:“刚才有同学说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到底是不是一样大呢?你们能在小组里想办法来证明一下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热烈讨论,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小组用纸条包在圆柱体两头的,看是否一样粗;有的小组把绳子分别紧绕在圆柱体的两头,用剪刀剪下,再比较两条绳子的长度……在这样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既获得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启发动手,激励学生的创新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加强动手操作,也就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的脑、口、手结合起来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如,教学“分桃子”时,指导学生在桌上摆好8个圆片,然后提问:“我们用桌面上的8个圆片代替桃子,帮猴妈妈分分看,可以怎么分?你能想到几种分法?”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始动手分桃子。当再问:“你们是怎么分的?”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多种不同的分法。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猴哥哥吃4个,猴弟弟吃4个;哥哥吃5个,弟弟吃3个;弟弟吃6个,哥哥吃2个;弟弟吃7个,哥哥吃1个。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得出“每只猴子吃4个”,得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动手,学生积极参与了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领悟、概括,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供探究的空间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创设情境,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例如“乘法应用题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如果你有20元钱,要买一些文具,你打算怎么买?怎样组合买比较合理?你能算算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呢?(文具价钱如下)

铅笔每枝2元,练习本每本1元,橡皮每块1元。

尺每把2元,卷笔器,每只12元,小刀每把2元。

学生在模拟现实的情景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了提高。

2.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如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问题银行”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场所,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学生通过同学间的合作、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找课外书等途径,让学生从以往什么都是“老师说”的怪圈中跳出来,从小养成积极思考,敢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二年级开展了“我家的数字”活动,同学们通过度一度,量一量,对书本上介绍的长度单位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并通过电脑合成、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才能。三年级“寻找家中的周长”;四年级“生日派对方案”;五年级“我的设计”;六年级“走出课堂、走进银行”等。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反过来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为同学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第3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效率对于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最后推导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并加以分析,以此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机理。

关键词:

知识转移;产学研协同;协同创新团队;耗散结构理论;转移模型;转移机理

1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利用科学发现的成果进行新技术研发。因此,对科学新发现进行技术研发就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协同创新的关键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其实质就是知识的转移活动。众所周知,科学知识主要来源于高校(包含科研机构),而技术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量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了实现科技创新,他们既作为知识源也作为知识受体不断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并将接收的知识加以有效吸收与充分利用,实现科技创新。知识转移的概念第一次被Duncan提出【2】,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研究热潮,近年来团队知识转移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依据系统论的观念,采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和机理,丰富了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最终提高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性分析

2.1耗散结构理论1969年,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首次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正式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正是这项成果使他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该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各元素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关机制,导致了大量离子的协同作用,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3】。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本质特性包括:系统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涨落现象【4】。这些条件对系统产生作用,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协同,最终演变为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指出,耗散结构中的熵ds是指无序度,正熵表示“无序”,负熵表示“有序”;系统的熵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内不可逆造成的熵增dis(dis≥0)以及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引起的熵流des,整个系统的总熵ds=dis+des【5】。只有当des<0,且—des—>—dis—时,ds<0,系统才会进入有序状态,所以系统需要经常从外部环境吸收大量的负熵流以保证其有序。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丰富了科学和哲学思想,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6】。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是一个系统,它是由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构成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吸收与利用实现知识的高效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①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包括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四部分,同时该系统还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即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②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知识源是知识转移的发出方,知识受体是知识转移的接收方,转移渠道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即:知识源将转移的知识通过转移渠道转移给知识受体。③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效转移,既可以提高学研方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社会声誉、整体实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2.3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2.3.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实际上是负熵的过程。负熵的增加可以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更好的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作为人类社会系统,它需要外界环境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要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信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机构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提供物质、资金、知识、信息等,实现外界环境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各种输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不断对外界进行知识、信息的输出。为了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知识不断地从知识源流向知识受体,即知识不断发生转移和传播;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也不断突破边界流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带动产学研各组织、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大量的互动和信息反馈,知识源会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且内部含有多重反馈环和控制变量的复杂开放系统,通过知识转移保持系统的开放性。

2.3.2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开放度很大且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系统内部要素的流动和变化非常频繁和剧烈,系统有可能进化、发展成为耗散结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参与知识转移的个体来自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不仅这些个体之间的知识要素存在很强的异质性,而且个体之间的要素禀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依附在个体上的知识要素的流动、变化十分剧烈和频繁,最终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变化莫测,极易演化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耗散结构。另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是通过知识转移提高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因此特别重视创新,鼓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充分进行知识共享,摆脱了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稳态症”和保守意识。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知识、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等来促进自身的优化和发展,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最终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远离平衡态。最后,由于知识转移本质上不可逆、知识空间分布不平衡、知识是动态的且不断变化、一切知识系统都和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熵增,系统很难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2.3.3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导致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它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形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会引起系统“新质”的产生。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的大脑思维活动,参与知识转移的成员在文化融合、资源匹配、人员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竞争主要是知识主体之间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不断进行角逐;合作则强调各主体通过知识转移,重构、整合和优化内外部知识资源,实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并促进知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不是单向传输的线性过程,而是诸多阶段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具有反馈回路的非线性过程。正是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即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导致了系统的整体行为,使系统能够演变为耗散结构【7】。

2.3.4涨落现象涨落指系统受到随机扰动时发生的对现有状态的一种偏离,通过对系统整体的对称性造成长时间的破坏促进系统结构有序演化,其代表系统随机探索新结构的一种趋势【8】。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要从无序状态涨落到另一个有序状态,必然由系统内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系统内部的一个微观随机知识需求扰动就会通过相关作用放大、发展成一个整体宏观的巨大涨落,使系统进入不平衡状态【9】。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的非平衡特征,使得系统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有规则的波动和随机扰动相叠加,使系统出现新的涨落,输入不同量级的负熵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外部都有随机的干扰出现,如:利好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知识、资金的聚集,新知识及创新产品的出现,合作关系的融洽等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转移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出现无数个小涨落,当这些小涨落的影响程度到达临界点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向更有序的状态演化,最终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活动主要包括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两个环节,并包含转移准备阶段、分享和吸收阶段、反馈阶段。①转移准备阶段。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随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向他人请教,于是产生知识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知识源协商知识转移,当双方达成共识,知识转移进入下一个阶段。②分享和吸收阶段。知识源从其自身的知识库中筛选并整理相关知识,经过一定的渠道分享给知识受体;知识受体将分享的知识过滤、理解后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存储到自己的知识库中。③反馈阶段。主要是知识源和知识受体间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如果知识受体对吸收的知识不满足或者由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噪音导致知识损耗严重,知识受体就会不断向知识源反馈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源会根据知识受体的知识吸收情况及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系统内部会不断产生熵增,系统逐步趋向不稳定;但在系统中还有大量的负熵流,一方面是同时拥有双重身份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互相吸收转移的知识,并不断从他们所依托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输入的物质、信息、知识、资金等;外部环境中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会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最终导致系统的总熵减少,系统逐步趋于稳定。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机理

4.1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在知识分享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吸收,在知识分享和吸收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于不可逆性会产生熵增,知识转移系统只有不断与环境交流,吸收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的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才能使系统的负熵流增加,进而发生熵变,最终导致系统不断向有序化方向演化,知识转移效率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熵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对知识转移系统的熵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揭示其知识转移的机理。

4.2熵变模型分析通过上述推导分析,可以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部环境获得各种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增加负熵流,并努力克服系统内部产生熵增的各种不利因素,降低系统内部熵增,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系统持续、稳定、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实现最终目标。根据公式(1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存在四种情况:(1)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大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或有序度增高,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高,知识转移更加有序和高效,参与知识转移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高效的知识转移活动(包含传递、消化、吸收、利用的非线性的复杂互动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小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即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低,整个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无意义的冗余和协调成本,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下降,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难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负熵流,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3)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高,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差,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吸收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吸收能力较差,结果导致高水平知识分享产生的大量知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分享后知识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长期下去人们对知识分享失去兴趣,会导致知识分享熵增提高。当知识分享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无法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0,或者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4)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低,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强,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分享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分享水平较差,结果可供吸收利用的知识有限,难以产生更有价值的创新知识,长期下去人们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知识吸收过程的熵增提高。当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A﹥0,或者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

5结语

第4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在“中南大学科技型企业一览表”上,详细罗列着从2000年1月至今注册的43家企业,其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都是些耳熟能详的院士和专家的名字:黄伯云、何继善、夏家辉、钟掘……

“这不包括这些年自生自灭或者跑出去另立山头的。”主管此项工作的中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唐新孝说,这些企业都是依托学校的重点或特色学科而建的,43家公司总注册资本达7亿,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个亿,还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支持计划近50项,接受了3000多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实习实验,而这一切,学校没掏一分钱,只是院士和教授们的技术类无形资产作价1.4个多亿投入公司。

纵观全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何止千万?为什么中南大学的成果、中南大学的教授们就能将其投入办公司并产生效益,回报社会?

这一切得益于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学科性公司制的创立。

教育部部长周济对这一颇有争议的制度有一个评价:“这事虽然有争议,但无论如何中南大学把事情做成了。说不好的人自己拿点成果出来行不行。”

三个最大流失

“这项制度的出台,曾经在学校引起一场大讨论,可以说不亚于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唐新孝说。

1999年,中南大学李星海教授要将自己的一项科技成果拿出来,作价折成股份与一企业合作办公司。这种形式合适吗?成果作价的股份归谁所有?职务发明成果所得的股份能否个人拥有?对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学校主管部门科技处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此前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是这样两种形式:一是学校自办科技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是学校,学校诸多成果公司可以利用;二是教授们自己与企业谈技术转让,企业一般会与技术持有人签下能分得“纯利的百分之几”的转让合同。

实践证明,这两种形式弊端都非常明显。李星海教授将成果作成股份,与人合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办法当然好,关键问题是股份归谁。

个人是否可以持股,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在这个争论过程中,最后在学校形成了一个关于“三个最大流失”的共识:科技人员无研究开发积极性是学校国有人力资源的最大流失;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是学校国有无形资产的最大流失;科研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是学校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有言:“我当时坚持,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也就意味着我们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主体――科研人员无法代表先进生产力。科研成果只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科研人员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三个最大流失”的认识统一,为个人持股及比例的大幅提高打开了大门,彻底解除了学校科技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思想束缚,为学校加强成果转化以及“学科性公司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两个70%

个人可以持股,那么多少比例合适?恰在这个时候,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个文件,规定科研人员技术入股个人可得其中的不低于20%的比例,没有规定最高额度是多少。当时的学校有关人员提了三个方案:60%、70%和80%。后来考虑方方面面的意见,2000年3月,中南大学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第二年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个“办法”的中心内容就是现在流传较广的“两个70%”:将技术成果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府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

这项制度通过学校技术成果入股和科技人员个人持股,以产权形式物化了学校的无形资产并增加了学校对社会的贡献,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和保护了科技人员因个人贡献而应得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被称为中南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其实质内容是“学科性公司制”。

中南大学创立的“学科性公司制”有两个特征:其一,这些学科性公司的股本由学校的技术成果无形资产和少量科研课题结余经费加社会资本组合而成,现在前者占总资本的24%左右,这一部分中90%以上是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无形资本。这样,知识就成为一种有可比价值的财富,可以在社会上进行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等价交换。其二,在管理方式上,学校的教授们一般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技术总监等职务,负责技术指导、组织研发等工作;由社会投资方指派或双方共同聘请专人担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及日常事务等工作。

院士群体带头推动产业化

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的经验,有一点最值得重视,即自始至终,学校强调的是学科,是要发挥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作用,是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中南大学自2000年4月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以来,国家重点学科由7个增加到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5个增加到26个。中南大学可谓人才济济,有包括15位两院院士和400多名博导在内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唐新孝说,办学科性公司,主要就是要依靠这些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

目前在册的43家学科性公司,主要涉及的领域是材料、机电、资源生物、生物医药、冶金等,而这些,都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我统计了一下,学校17个重点学科,其中13个背后都办有一个或若干个公司。”唐新孝说,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或技术负责人,几乎全是博导,其中8家公司是院士领衔。

由校长黄伯云院士率领的团队办起了4家学科性公司,其中2004年开始建设的湖南博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5个亿,第二年建成投产后产值就达到2个亿。现在,该公司已经初步构建起湖南省的飞机、汽车、火车制动材料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湖南省迈向国际舞台的希望之星。此外,钟掘院士将铝加工方面的科技成果作价并利用非政府计划结余经费,入股国内几家大型铝加工企业,创建了长沙神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化运作加快了工业铸轧机组的设计、制造、集成和推广。夏家辉院士领衔与湖南高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了湖南家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现代企业形式组织开发基因工程技术及产品。何继善院士则以200万元技术资产及投资伙伴的600万元现金资产注册成立了湖南继善物理探测高科技有限公司。

在院士们的带领下,一批以博导、教授、骨干教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学科团队,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掀起了学校创业的热潮,推动了学科性公司制的快速发展。2006年,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该校第一个上市的学科性公司。2007年又有3-4家学科性公司计划改制上市。

宽松政策推动学科性公司发展

学校在推行“学科性公司制”中扮演了开明的角色:管理上不干涉内政,回报上讲求社会效益和促进学科发展,“放水养鱼”,做好服务。所以这些年不管公司发展多么快,赚了多少钱,学校只认服务,只认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公司赚了钱,所得利润用于再发展;教授在公司兼职,只要教学工作量同时完成,工资奖金两边拿;公司出了问题,学校就帮着服务――如此宽松政策,公司发展何愁?

第5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摘 要: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对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21―03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强调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强调学生知识、信念、行为的协调统一,并以发展的观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人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使课程实施者用一种整体的、发展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方式。它按照教育规律与原理,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中若干要素,加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提高身心发展水平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图1)。

2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呈金字塔结构(如图2所示),塔底是综合理论,塔身是融合理论,塔顶是学科专业理论。

2.1 儿童发展理论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艾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学说”中指出:在人格发展中,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1]。

罗杰斯指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而是对人的发展有用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和行动[2]。

依据艾里克森与罗杰斯的发展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观:1)个体发展是一个整合而连续的过程,体育与健床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并不能仅由即时的评价反馈来确定,而应从更大的范围――对终身发展的影响来进行考察。2)在体育教育中,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和运动技能发展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能有所偏废。

2.2 教育和学习理论 奥苏倍尔的“同化理论”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行为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强调了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信念和行为的建立相统一。三者在学生认知发展和掌握学习精要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对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支撑、导向作用。

依据上述学习理论,本研究认为:1)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身体、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知识、技能、经验的传授。

2)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2.3 健康教育理论 本研究依据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列出的四种最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知信行模式[KAP或KABP]/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社会思考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SCT]、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rantheoreticalModelofBehavior,TIM])为行为干预的健康教育理论基础[3]。

根据凯尔曼(1961)提出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干预教育阶段(图3):

第一阶段(人心一明理,服从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井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第二阶段(体验一参与,同化阶段),师生互动进行以运动参与为主的体验教育,结合室内课讲解和讲座,使学生明白道理,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解惑一力行,内化阶段),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使学生坚定信念并逐步养成健康习惯。

其中,第三阶段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

基本心理过程:知(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信(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一行(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

3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

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在核心目标之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其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考虑到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个性、潜能、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设置为三个层次:达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图1)。

所谓的”达成目标”,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达成目标可以说就是最低限度的目标。所谓”提高目标”,指通过多方面的指导,期待学习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和深化,是在达成目标之上的一种较高要求的目标。所谓”体验目标”,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体验,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主动探索,是较高要求的目标。

4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教师培训 机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相应机构及高等教育、体育院校的互相协调和支持,定期、分级举办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教师培训班。

目的:使教师能够承担教学。若教师作为下一级培训的培训员,则需要进一步接受高层次、前沿理论的综合培训。

学时:依据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技术两部分。一般采用3~5日培训法,对教师集中进行21~35学时的培训即可承担教学任务。

内容:青春期学生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影响因素;现代新兴体育运动技术、教法等。

方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理论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4.2 教育过程的结构 学(学生)的活动、教(教师)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教材教具等教学媒介所开展的统一活动。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执教者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见图4。

一般而言,教学过程有如下一些环节:根据目标选择内容创设环境探索学习观察指导技能掌握或知识习得反馈调节巩固提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3 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社区、家庭与学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支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或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可以举办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宣传活动,鼓励家庭参与,帮助学生应用和强化体育与健康知识、行为。

5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针对教育的特点,通过收集、分析、比较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或效益的过程。它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教育重心的转移,也带来了教育评价的变革,即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Eisner&Peshkin,1990;钟启泉、张华,2001)[4,5]。

田5 发展性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评价田

本研究的评价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1)对课程目标、方案、内容、材料、效果等的评价;2)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环境等等有关教育过程的评价;3)对教育者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评价。

1)过程评价:在干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评价。

2)影响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干预的短期或中期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有关知识和态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以及良倾向。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情况和效果,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方法包括三方面:(1)学生自评:学生对接受体育与健康干预教育前后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评价:包括任课教师、协作课教师、班主任。他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外,还要对全班学生的班风、学生间的关系、班级气氛等进行整体评价。(3)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3)回访(阶段/结果)评价:在干预教育结束后三个月年或1年进行追踪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行为变化和保持情况。评价方法为:(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是否保持了健康行为或改变了不健康的行为;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2)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保持或发展变化情况。(3)学校评价:学校对一个班或一届学生的综合评价。(4)家长评价:评价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的建立保持、身心发展变化情况。

6 小 结

1)“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以“健康第一”为导向,提倡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2)“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逐步养成健康习惯。它强调把“运动有益终身健康”的信念纳入学生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3)“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趋向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目标人群的质性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富人性化,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而生动。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8.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23―251.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7]Velicer-0,Hudlce―SL,et sJ.An empifieM typology of 9uectswithin ofchange.Addict―Behave,1995,20(3):299―320.

第6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来看,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强化科学研究素质,更需要创造性品质,更需要大学科综合交叉的节点。因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课题,从新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和重新组合构建的四大实验平台(见后)作为突破口,将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的路径。

最后,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兄弟院校培养的情况来看,5-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基础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硕-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半数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我校实际,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报考我校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因此,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型培养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医学基础类研究生质量、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2.3国内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按照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各校在加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拓宽理工科基础。主要是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把学生并入其他理工类专业同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均采用这一做法。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基地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模式,把基础医学课“以系统器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重组,编写一套适合于基础医学专业的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系统思维。

三是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各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普遍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早期深入科室实验室,早期进行科研工作训练。

2.4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牵引,在实践中推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全面建设;通过改革实证,又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2.4.1科学构建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修订和完善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全面论证并制定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新培养方案要体现出,拓宽理工知识和人文知识,强化科学研究素质,强化创造性品质, 强化大学科综合交叉,强化动物实验操作和基础医学科研过程训练,明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提出新开设科技史、科学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等系列科学研究素质课程,开设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课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跨大学科新课程。

2.4.2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5~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质精品课程。

2.4.3 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条件建设

按照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进行优化重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依据四大技术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并创建系列以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学实验,新编配套的实验讲义,进一步拓展所有基础学科的研究型教学。

2.4.4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创评各类教学名师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养,要突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好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好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提倡PBL教学法,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

2.4.5 巩固完善学生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以我院和相关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平台为基础,有计划分批次逐步完善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并建立2~3家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2.4.6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配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好课程考核、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的把关。要在导师制的实施、学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实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细则。

总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研究型的创新性人才,不是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这一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始终贯彻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全程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仲远、吴金兰、阮晓群等.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锡琪等. 加强基地建设,探索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6):15-16

3、贾雪梅、吕正梅、陈晓蓉. 基础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 解剖学杂志, 2006,29(2):229

4、蔡景一、顾江、李学军等.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方法的效果分析. 医学教育, 2005,12(6):53-55

 

第7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 创新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30-03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ultivating model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focusing on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y

CHENG Qingqing1 LIU Fang'e1 QU Ping1 XING Jinliang1 CHEN Yunhong2

1.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Basic Medicine,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32, China; 2.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 Facing on several problems during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such as weak viewpoint of innovation, lack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single training objectives, closed training mode and so on, a new cultivation model for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focusing on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ve capability is established, ope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is built. The long-term, open,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departments of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sharing of research resourc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us greatly benefit to advance the education of medicine.

[Key words] Innovative capability;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ng model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也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以创新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创造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的任务[1]。而医学研究生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培养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着多种培养模式,但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索符合医学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通过对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创新性、开放式的基础与临床医学协作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 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分析

1.1 研究生创新观念薄弱,科研实践参与度低

在基础医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多是观察、观摩老师实践,大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观念淡薄,习惯于理解、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而很少主动思考和实践,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据统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不够广泛,如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研究生据统计仅占当年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1.73%,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3]。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讨论,有些指导教师也没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去,无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1.2 研究生培养平台的不足与落后

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一直强调:加强教学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环境和条件[4]。然而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硬件、软件等条件严重不足。现有实验室仪器仅仅能满足一些常规实验,实验设备陈旧,有些仪器多年未得到检修,高精尖实验仪器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实验室为节省成本,大多使用廉价试剂、耗材,而这些也大大影响了实验结果和效率。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缺少及精力所限,往往由学长传帮带教给实验技术,缺乏正规的指导与培训,实验室管理水平及实验技术的掌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1.3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单轨制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学校和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过度看重科研工作,同时把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作为评价一名好医生、好学生的主要标准[5]。医学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培养目标展现出极大的单轨道性,临床科室过分追求手术台数和就诊量,基础实验室又过分强调的数量和影响因子,追求基金项目的资助等等。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单一性,直接导致了医学特色资源的浪费,忽视了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贡献。

1.4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封闭

封闭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有关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体系、机构设置、课程与方法的取舍均突出其强制性、区隔性和固定化的特色,其最终的实现方式则是不断促成并强化着研究生培养环境的日趋封闭[6]。很多医学院校和医院各成一体,互不相干,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比如很多医院培养的学生即使能解决多种疑难杂病,却很难用科研知识解释临床结果,科研院所培养的学生能发表高水平论文却往往受实际动手能力贫乏的困扰。科研与临床之间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种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基础与临床长期稳定的开放性、协作式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顺应时展要求,对培育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立创新性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措施及成效探讨

2.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观念

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和自学能力,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三维研究生培养体系。所有的教师都是导师,导师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数据库、杂志、新闻等多种渠道发现新知、启发学生思维方式,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查阅文献,收集最新技术和最新进展,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在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展的研究生技术培训和每周六召开的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上,导师及时引导学生修改实验设计,解决实验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2.2 建立了以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基地的研究生创新平台

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欠缺,应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第四军医大学(简称“我校”)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在继成功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之后,在国家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再建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合理预算,添置发展前沿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并由专人负责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我校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了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管理系统,并邀请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实际指导实验室管理,如建立了研究生管理制度、实验数据管理系统、试剂和耗材订购、保管、领用系统等。我校请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对新下科研究生进行公开授课、示范及实际指导,就试验中遇到的经常性问题等进行一一解答和实际演练。仪器设备、专业人才、经费及管理系统的到位和合理使用,保证了研究生创新平台的广泛开展及顺利进行。

2.3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教育目的的不同,我校医学研究生按照培养模式有科研型和临床型之分,按照学习方式有脱产和在职研究生之分,在军事医学院校更是有部队生和地方生之分。不同的知识和经历背景必然要求多元化的教育培养方式。对于科研型研究生,一般都经历了多年的知识积淀,拥有较好的科研基础,但由于受校园文化的束缚,学术味过浓,而部队研究生又长期受部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服从命令是天职的影响,很难有大的创新思想产出,针对这两种情况指导老师更多的是鼓励他们通过细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反复的实践和认真的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7];对于临床型研究生,由于拥有丰富的临床经历,往往能提出更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想法及新观点,但由于对科研知识的生疏或欠缺常常导致他们很难提出完整的实验设计及实施方案,所以,在实际中指导老师应及时引导他们仔细阅读书籍和文献,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等;对于在职研究生和地方生,拥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社会阅历,但往往不能平衡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注意帮助他们寻找各类关系之间的平衡点,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相辅相成的一面,从而寻找提升工作效率的新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实践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优势互补原则,建立由不同类型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每组4~7名,每周内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组内讨论,这样既加强了科研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融合,又促进了创新灵感的碰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4 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开放

开放性是该模式的核心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开放式研究性培养模式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都是开放性的[8]。首先,培养目标的开放。努力跨越医学界要么培养提着手术刀的“屠夫”要么培养满腹经纶的“砖家”的鸿沟,争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既懂科研又会临床的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其次,培养内容的开放。打破以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计及实践方法主要是来自于导师或往届研究生经验的局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开放型的课程选修体系,在实践阶段实行自主选题、自主实验、自主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要求学生一入学即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中,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再次,培养方式的开放。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模拟实验、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录像、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多元方式的组合进行直观、立体教学,从而提高实验效率。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国内外专家学术论坛、交流会、沙龙等,获取最新技术,启发思维,碰撞灵感,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发挥最大潜能,力争有所创新。最后,评价方式的开放。着眼于研究生未来潜力及个人发展的需要,在评价手段上,采取多种方式如个人汇报、论文写作、实验操作、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综合测试和评价。

2.5 构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协作式培养机制

协作式培养模式即高等学校和担负培养研究生任务的科研机构在与产业共同从事研究的过程中,结合起来共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9]。我校基础实验室有长期的科研工作经验,实验技术条件良好,课题经费充足,但在课题的设计中往往局限于基础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换不足。临床科室拥有丰富的患者样本资源,能够通过长期的医疗工作经验,提出具有较强临床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但是在课题的基础研究方面缺乏硬件与软件条件。因此,本研究建立跨学科课题小组,成立基础和临床导师联合培养组,分阶段举办导师组成员共同参与的讨论会。讨论会一般包括:解读与讨论国内外一些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对一些重大的医学事件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集体讨论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不同导师的学术专长优势,整合基础与临床工作的优势资源,将基础的实验条件与临床资源相结合,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教益,创造性地解决研究生学科及实践中的问题[10-11]。

我校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已相继与国内外多家临床科室如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杰佛森大学、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多家医院及我校附属一院、二院的疼痛科、肿瘤科、普通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心等多个科室相继派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课题合作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构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协作式培养机制建设贡献力量。在项目实施的两年多时间内,我校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与临床科室累计合作培养研究生20余名,发表医学SCI论文17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项。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加强基础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研究生培养合作机制,构建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对于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和临床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探索积累了经验,总结了方法,并以小型试点带动以后的推广应用,为医学高等教育走向教育国际化尽一份绵力。

[参考文献]

[1]李红枝,毛建文,陈宏远,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2013,(2):272-273.

[2]王青山,金光春,李言君,等.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策略研究[J].研究生教育,2013,(6):272-274.

[3]吴绍芬.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四个表现[J].中国高等教育,2005,(24):42.

[4]张家栋,房海蓉.加强开放实验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09,(7)132-134.

[5]张海斌,付雍,杨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478-481.

[6]操太圣,雷万鹏.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15-19.

[7]雷娟,薛声能,严励,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12-13.

[8]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10-16.

[9]田晶.专业式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3,(1):286-289.

[10]孙晓云,吴玉章.全球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2):18.

[11]唐瑛,王鲁娟,于丽,等.关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3-144.

(收稿日期:2014-01-20本文编辑:任念)

[基金项目]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编号YJS201136)。

第8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新常态经济形势

1前言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国际贸易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要调整。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式,对国际贸易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际贸易人才要对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要求要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要相应增加经济新常态的国际贸易相关的内容,对专业人士进行更紧跟时代步伐的业务培训,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式,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就有重要意义。

2经济新常态下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现实需求

管控风险的能力要强。国际上的经济发展呈现平稳恢复发展中的阶段,经济风险依然存在于国际贸易当中,包括诚信风险、汇率风险等。这就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风险意识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对该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之一,规避风险和预测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管控风险并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损失。能具备解决贸易纠纷的能力。当前的国际贸易是存在很多的贸易纠纷的,像贸易壁垒就是典型的贸易纠纷,在发生贸易交往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摩擦不断,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要求专业人士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并能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处理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好的还是想出更好的应对策略,这样也能降低自己的损失,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但一旦遇到也要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放首位,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发起贸易争端,促进国际贸易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对其他国家也是一个警醒和制约,促进相对公平。

3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对缺乏。很多教师也都是在本国内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又在高等教育机构担任老师,他们基本很少有国际贸易的实战经验,相对还是理论知识的领域上做研究。那么,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也是都是理论层面的,很少涉及实践,这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离,更多对新经济形势的探讨也都是理论层面的,在加上自身的局限,很难给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尤其理论方面是欠缺的状态,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双语教学成为形式化的面子工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领域也是要面对的是处理和解决国际间的经济贸易问题,英语尤其口语的教学是必须的,但是由于上面提到的我国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多是我国完成博士学位的相关人士在从事教学,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本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口语也是欠缺的,就算请外教又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认识,就算是也做不到全国范围的高校的该专业都配备外交,这很难实现,况且还有国际间贸易利益的维护必须使我国人从事教学更好。我国对英语教学向来是重笔试轻口语,学生普遍很难开口说流利英语。信息技术在该领域的教学没得到很好的利用。教学内容方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有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更高级的电子记账、电子结算的具体操作和数据信息的处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教学是欠缺的,我国的专业课大多是课本式教学,很少教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具体操作;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也存在方式老旧、很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问题,甚至教师都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自己也不关注相关的时事,即便关注,也是加些自己的观点,做些点评或发些论文而已,很少介绍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学好这门课。

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改进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小组,安排专业知识强的、实践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人担任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和提高,着力于对学生培养的负责,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地处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院校要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定期请专业人士作专题讲座,给教师做培训,还可以委派一定名额的教师到相应的外资企业,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关注国际贸易的变动性,适时更新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新鲜和时效性。要有专门负责教材的老师,开设教材小组进行教材的商讨和更新,让学生接触时效性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对教材的教辅资料和相关的配套资料,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内容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对该领域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的熟练操作,在这方面,学院可以加强和外资企业的合作,给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先进的技术设备,弥补在校学习对实践操作的缺失。此外,该专业对学生的口语教学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要想出具体的上课方案,如何平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中英文教学,这也是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起码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5结语

新经济常态给世界和中国的贸易带来影响,为了我国经济贸易更好的发展,必须在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新,要针对目前的教学问题,相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的策略,在不断实践中运用,并适时更新,从教师到教材再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作者:陶海东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6,(1).

第9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校党委把“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作为提升办学层次,促进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础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作为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给予了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以重点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强化措施,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示范性院校的重点是专业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辐射能力建设,其中专业建设是核心。为此,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加强3个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以此带动其他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大发展,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3个重点专业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采取“项目导向,学校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宁夏伊品集团有限公司、广夏(银川)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实行强强联合,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开展课程教学。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认知”、“综合技能训练”、“岗前强化训练”、“顶岗实习——就业”四个阶段完成高职人才培养,使毕业生具备“养、防、繁、销”专业能力。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创建工学结合的“531”人才培养模式,“5”表示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3”表示将学生在校期间5个学期分成3个教学模块,同时对应在校期间3个冬季供暖期在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进行的三个阶段的实际技能训练,“1”表示第六学期的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实现学生100%顶岗实习——就业。

二、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实现建设目标

2008年11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项目建设办公室,对全校专业优质核心课、精品课进行安排,制定课程标准,建设相关资源。2009年3月召开精品课程主题资料阶段汇报会,所有重点建设的26门专业核心课全部参加汇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推动课程深入改革。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通过对宁夏生物技术行业企业的广泛调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生物发酵行业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职业素质能力模块、岗位基础能力模块、岗位核心能力模块和岗位拓展能力模块等四大模块的课程。

畜牧兽医专业构建基于“四段式”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群分析专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构建基于“养、防、繁、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指导手册。根据核心能力构建基于“养、防、繁、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课程改革,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将专业课整合。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根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标准,对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分析,重点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从中确定典型知识和典型技能。课程内容根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将岗位“职业瓷格证书”和“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各课程内容中。

三、以三大工程实施为战略,打连教学团队

教师是立校之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教学团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实现示范性建设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实施“名师”工程,“双师型队伍”工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工程(三大工程),不断完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2007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引进“自治区313人才”冷晓红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带头人,冷晓红教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军人物,她的加入提高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师资水平。同期,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从宁夏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具有20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较强研发能力的专家张秀陶研究员为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在牛羊胚胎移植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2008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从宁夏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引进我区锅炉检修行业的专家徐军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这三位教师就是学院实施“人才战略”中的“名师”工程的代表。

经过努力,学院逐步完善了适应示范性建设要求的进修深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专家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制度规范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师培训体系”。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了教学团队水平。

四、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完善办学条件

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与宁夏伊品集团有限公司、广夏(银川)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宁夏大北农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恒泰元种禽有限公司、宁夏恒泰元种禽有限公司、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新锐长城机床厂有限公司、银川迅雷网络公司等39家企业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建有41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机电类综合实训基地一个(3000平方米);实验实训仪器设备4657台(套)信息中心拥有计算机近1302台;有32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拥有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确定建设预算总经费为66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划拨28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000万元,学校自筹800万元。方案按年度对建设资金进行分配,明确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验收标准,对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制定保障措施,确保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强化实践中不断增强。在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分项第2名的好成绩。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对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

本着“服务地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曾多次组织各系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其中就包括对农民工的再就业培训和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