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1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一、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个范例

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环境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各有特点,发展地方循环经济应当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此借助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阳的有关立法背景和实践为例来说明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些注意要点。贵有丰富的磷、煤、铝等矿产资源,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市的资源优势不但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相反却带来资源耗竭速度快、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的三重压力。贵阳市的决策者认识到,作为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新理念,建设周期长、难度大,涉及面广,有必要制定符合我国立法要求和贵阳实际需要的地方性法规,以此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途径和方向,为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保障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这样,贵阳于2004年正式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该条例分“总则”、“规划”、“实施”和“法律责任”四个部分,规定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实施主体及其责任,编制规划遵循的原则及规划的要点和目标,严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及企业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明确了相关的法律责任。这部具有首创性质的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以法律的手段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及可持续消费。它不但为贵阳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国家以及地方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注意要点

鉴于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9年生效实施,加上贵阳的立法时间较早,有些规定难免变得陈旧,因此简单复制贵阳立法模式可能并不可行。不过,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内容也较多属于引导、促进的规定,总体上主要为宏观规范,比较抽象和泛化,亟待地方立法的补充和具体化。这样,当下的地方循环经济立法大有可为之处,当然在这个立法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立法观念上既要高度认识到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性,又要具有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应当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导向作用,应当加快制定地方循环经济法规及其具体实施规定,以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04年贵阳市出台《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地方立法勇于创新的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它说明,地方循环经济立法要勇于创新,敢于涉足具有前瞻性的领域,实现法律应有的预见性和指引性的价值和作用。

另一方面,在立法内容上既要避免与上位法相冲突,又要突出特色性和实用性。地方循环经济立法应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依据,并有效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资源特色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地方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宏观的法律指导,其具体的贯彻实施需要相关配套法规的支持。地方上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下,制定促进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是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具体化,以使该法在当地的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也可以在该法基础上,提出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的更高目标或标准。此外,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区特色和资源特色加强地方循环经济立法。这就要:其一,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突出立法的地方特色,提高立法质量,不追求体系上的完整,减少对上位法的不必要重复。其二,突出规制重点,着力解决能耗高、污染重、影响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三,强化执行力度,对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为有硬性约束。

三、对柴达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思考

作为中国的“聚宝盆”,又是国内面积最大(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等诸多便利条件。就本文论及的地方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情况而言,迄今已出台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意见》、《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海西州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和政策性、规划性文件。毫无疑问,这些规章和文件对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今后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也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过,从长远的持续发展看,有必要结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进一步开展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调研工作,及时制定出《柴达木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此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统计、监管、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在此结合前述的分析结论,对该条例在内容上的规定要点谈谈看法。

其一,要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区域性循环经济规划是地方政府对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的安排和部署,是政府进行评价考核和实施鼓励、限制或禁止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把规划形成制度化,明确政府和有关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为了避免朝令夕改,还应当在条例中规定经过法定程序通过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改。

其二,要明确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发展经济决不能突破本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应把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作为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条例中要明确规定当地政府必须依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本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和产业结构。

其三,要加强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产业政策不仅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要规定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定期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同时,为保证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要对超过规定总量的重点行业的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其四,要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激励制度。要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收费制度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鼓励产业界的创新和开发。

其五,要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对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对有关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细则,以对违反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有力的制裁,保障该条例的有效实施。

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人文背景,规定绿色消费倡导制度,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要采用法规形式倡导和促进公众通过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注释:

第2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支持; 货币配置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113-02

一、循环经济的内在含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二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三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环保为目标。其本质是生态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当前制约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分析

现阶段,从金融层面上看,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小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有的金融制度的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也是构成制约的重要因素。金融支持模式中隐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一)经营理念调整难,循环经济客体与金融投放主体存在方向和期限错位

由于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银行首先考虑的是利润和风险等有关指标,导致其经营行为出现“短期逐利化”、“投向集中化”等倾向,信贷投向大多是能快速带来利息收益的行业和项目。从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试点的情况看,无论是单个企业循环工程项目,还是社会的大循环体系,短期内都不能进入投资回报期,这就形成了循环经济客体与金融投放主体在经营方向和期限上的错位。信贷投放的短期化也导致部分企业变相占用短期贷款进行长期投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贷款逾期风险。

(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滞后,对应的金融资源配置制度设计存在难题

我国虽然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与《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出台。由于循环经济的分类标准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相对滞后,从而导致金融机构介入的制度基础不足。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明确“符合什么标准才是循环经济”的概念,遇到具体项目难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甚至进入“死循环”而弄不清投资方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给金融资源配置制度设计带来难题,形成制度性制约。

(三)金融、产业政策执行不够协调和细化,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 “一刀切”行为普遍

制度安排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由于循环经济在具体经济和产业政策中细化落实尚未得到解决,因而金融业在操作中难免出现“一刀切”行为。必然致使部分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抑制部分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导致这些企业的技术退步,在局部地区和行业产生与宏观调控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初衷背道而驰的负面效果。金融机构如果无法区分扩张性生产规模项目和循环利用资源项目,只能一律给予信贷收缩,必然致使部分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抑制部分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因此,金融、产业政策的协调与细化至关重要,如果协调不当,将成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信贷审核效率难以保证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从事循环经济的经济主体信息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由企业提供和通过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获取;二是通过环保部门公布的信息获取。但从企业获取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查询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则受到目前征信系统仅采集环保执法信息的局限性,难以获取所需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完整信息;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企业环保信息的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要求,银行环保审核难度较大。此外,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基本上采用传统经济的单程式线性模式,缺乏信贷产品的细分,缺乏适合循环经济风险特点的信贷产品规划。

三、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改进货币配置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选择标准

金融部门应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制定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主要金融政策的选择应包括:一是实行有差别的货币信贷政策。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授信策略,对“两高一资”行业采取比例管理,主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推出“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项目,重点支持能源行业。二是适度采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倾斜政策,配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的产业政策,结合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特点,先从支持企业小循环入手,逐步向支持行业中循环和区域大循环过渡,适度推出利率优惠、贷款期限延长等金融优惠政策。三是研发创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循环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二)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选择定位

首先是把金融投资决策与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使金融投资目标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从而有效地引导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和结构调整;其次是把金融投资决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结合起来,从而制定有效传导的“绿色信贷”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再次是把金融投资决策与地方政策和有关部门整体规划、实施措施结合起来,从而做到政策配套、措施协调;最后是把金融投资决策与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结合起来。金融投资决策的科学与否、支持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资金运用效率。

(三)确定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层次性

首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加强环境科技研究攻关,开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生态市(县)建设、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环境战略与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大、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引导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大中型企业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积极主动地落实“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绿色信贷政策,对“两高一资”行业进行信贷调整。

(四)建立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框架和资源供给机制制度保证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和资金投向倾向于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这与循环经济的产业布局不尽吻合。随着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将逐步成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因此,金融机构应修正当前资源配置上的盲目倾向,防止机构的过度集中,要根据国家产业规划,合理调整以循环经济产业布局为导向的机构及资源布局,以避免在国家重大产业规划出台后错失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是重要的倡导者、推动者,政策工具是政府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此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原则,同时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给予协助和配合,确保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稳健进行。各级政府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和加强环境、资源监测的科学化和网络化,建立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经营者责任追究延伸制度、政府部门相关责任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核制度,等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绿色循环经济消费意识。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制订循环经济的产业规范、明确和细化资源、产品及工艺等全体系流程标准;环保部门应及时通报“两高一资”企业的变化及整改情况,将企业环保违规行为及时录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为金融部门选择目标客户提供基础依据。

(五)促进循环经济投资发展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化

首先,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循环型企业优先上市,参与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开发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充实的资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在支持循环经济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握好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农业、环境保护,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信贷优先投向发展循环经济的循环型企业以及相应的重点项目。其次,探索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再以贷款的方式投入到资金需求量大、综合效益较好的循环经济项目中,对于综合经济效益较好的循环型企业,可以允许其发行企业债券,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最后,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积极建立和培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一是由政府和财政部门出资在预算中解决;二是引入其他长期性的社会资金,包括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地方社会保险基金、长期性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三是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缴纳的污染费、罚款中按一定比例转入循环经济投资发展基金专户。多渠道化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国家推动循环经济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Z].

[2] 董翠英.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以晋中市为例[J].中国金融,2008,(18):77-78.

[3] 叶建华.金融创新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14):83.

第3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区域的产业集聚。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单靠企业内部的循环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的循环利用。在企业层次上,尽管可以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但由于企业生产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限制,使得很多资源很难在单个企业内部彻底消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和集聚,即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不少产业集群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河北省辛集县、无极县、蠡县小制革企业群;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回收蓄电池土法炼铅企业群;广东省贵屿、南海、清远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加工利用企业;福建省晋江市电镀工业集中区域;江苏、浙江省医药化工企业集中地区,等等。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摆脱“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集群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加强企业环保建设及环保的技术创新,建立本地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

在产业集群内,具备以尽可能少的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条件。首先,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更接近于工业生态系统,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实际上形成了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工业食物链”,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减少了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企业间以及与政府、科研院校等单位的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有利于企业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第三,同类企业地理上的集聚为污染集中治理提供便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同质(或相近)废弃物的集聚提高了废弃物的浓度和回收利用价值,降低了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价值或治理成本。

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是指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废料,垃圾也只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是决定整个产业集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根据企业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在生产者企业中包括初级生产者企业(如电厂)、次级生产者企业(如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等多级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包括初级消费者企业、次级消费者企业等多级消费者企业,也包括企业集群系统内外的消费者;分解者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等。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投入”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是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与其所造成的环境压力的比值。在产业集群中,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表现为单位成本投入所获得的价值,可以用资金流衡量;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表现为生产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可用物质流来衡量。产业集群在资金流方面是高效率的,与产业分散布局地区相比,产业集群在物质流方面的效率更高。首先表现在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较低。因为能够更加广泛地共享基础设施,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并可进一步降低后续物业管理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其次表现在污染物治理成本较低,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较少。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上接近,生产方式相近,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相同或类似,所以便于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和集中治理,建立起社会化、市场化的污染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天然优势,要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改善产业集聚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环境管制,克服产业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

一是改善集聚条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把产业集群发展与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城市(镇)规划、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制定提高生态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与实施计划。加快城市(镇)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要加强交通、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生产要素集聚的条件,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鼓励企业集约化用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优先满足成长型企业的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二是加强环境管制,推行清洁生产。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绿色营销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产业集群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促进“非清洁型”产业集群的“绿化”。鼓励现有企业使用清洁资源与环境材料,防止有毒物质、高污染物质的使用;对新进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集群。鼓励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强大的社会网络资源,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提供清洁生产公共品,包括建立清洁生产推进中心、建立完整的清洁生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

三是提高生态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生态化升级应该与产业集群独特的空间结构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本地社会网络、企业地理上的临近性以及生产工艺的类似性等,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从最大利用集群优势出发,把提高生态效率的重点放在集群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上,即把目光从生产的末端转移到生产和资源消费的全过程,找出集群内部的“生态位”缺失,引进能够弥补这一缺失以利用集群产业链条的先天优势。对产业集群的大宗废弃物则应特别重视,可利用原有管道设施或者新建专用管道设施对其加以集中回收,通过技术研究与创新对其进行高效利用。

四是加快自主创新,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针对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加快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开发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如再制造关键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的链接技术等的攻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水平。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部分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理顺资源价格,以经济杠杆的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以绿色GDP为主体的科学考核制度,将有关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第4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体系构建

一、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的不足

目前的财政体制框架脱胎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新的经济社会情况的出现,原有的财政政策体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显露出不足。

一是财政分权为主导的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划分,对地方政府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是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分权的地方发展模式之下,地区经济的增长成为单一考虑的因素,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其他地区的责任,环境问题产生的副外部性考虑不足,因此地区的经济发展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二是城市原有财税政策中,关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存在规定不够细,范围不够广,内容不够全面的情况还有,城市涉及环境的财政政策缺乏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规划。目前,城市尚无专门的环境税,环境收费的比例和征收范围每年的变动较大。财税决策部门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尚不充分,相关政策往往因为多部门的协调不力而难以达到政策设计的目标。

二、促进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构想

(一)优化城市资源开发利用的财税政策

1.完善资源税。城市税法规定,对矿产和盐等7种矿藏品征税,按资源自身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设置不同税率,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税种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但当前资源税很难起到保护资源的作用。建议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水、草原、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税税额,拉大各档税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计税依据为开采量;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等有关税种合并到资源税中,统一进行管理,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取消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员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

2.开征燃油税。目前,城市在能源供需方面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入不敷出”的局面,建议动用价格杠杆,利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燃油税对节油有明显作用。开征燃油税,同时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其他收费,这一改革方向于1998年政府已经明确,并为此修订了《公路法》,但目前仍有一些相关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农业生产者使用的汽油、柴油如何免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等问题。

3.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对现有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鼓励开发干净型能源、新能源和生物能源,降低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是促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着眼点。对新能源的研发给予财政贴息或低息贷款,所用设施给予加速折旧,对新能源和再生资源项目的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所得税方面,税前全额扣除企业的新能源研发支出,对企业研发人员的工资也给予税前全额扣除,取代按计税工资扣除的政策。

(二)引导资源节约消费模式的财税政策

1.增强流转税对消费模式的调节力度。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采取差别税率。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和难以降解的包装物和产品征收消费税;对是否装有排污处理装置的小汽车按不同税率征收消费税,适当拉大含铅汽油和不含铅汽油的税额之差。降低环保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增值税,对节能设备、环保设施等环保项目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一些绿色服务企业实行营业税减免,从而降低服务成本,通过降低相对价格来引导消费。

2.充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政府采购也会对公众消费心理形成一定影响,引领消费者对环保友好型产品的消费,运用政府的绿色采购带动整个社会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绿色消费模式是一种适度、节俭、健康、安全和无污染的消费模式,它是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量,进而提高循环经济进程。

3.支持废旧商品交易中心的建立和运营。建议抽出部分财政资金,建立废旧商品交易中心,定时交易物品信息,为公众提供旧货购销服务。产品在消费领域的循环利用,不仅大大减少废弃物品的产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避免过早报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而且为公众带来许多便利服务。

(三)鼓励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财税政策

1.加大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支持。在鼓励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中,税收优惠被称为支柱性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以往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物,现在成了很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自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环保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第5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措施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包钢发展循环经济的作法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近年来,包钢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行业内首家实现了全干法除尘,率先建设全国示范生态园区和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十五”以来,包钢在节能环保等循环经济项目上累计投资约2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节约资金或创经济效益7亿元以上。近年来,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大幅降低,2006年降至779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提前4年达到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2006年,包钢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25%,达到国内钢铁行业平均先进水平;钢渣基本实现零排放,正在形成以冶金渣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产业链;污水处理全部达到排放标准;粉尘、煤气排放量稳步下降;《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作为国内第一个钢铁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包钢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正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包钢在节能环保上压力依然较大。十二五时期包钢将继续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安全、环境友好、健康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了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发展循环经济的努力方向是:

1、转变观念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2、淘汰落后产能

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自治区及包钢加速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目前,包钢已经淘汰了2座80吨转炉(产能160万吨)、淘汰了4台90平方米烧结机、淘汰了厂区内的竖炉和带式焙烧球团生产设备、淘汰了落后的横列式轨梁轧机,改造为大型H型钢生产线等。“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规划淘汰200万吨落后炼铁产能,淘汰90万吨炼钢产能;包钢规划淘汰2#高炉(容积1800立方米,产能126万吨)、4座4.3M焦炉等。上述落后装备淘汰后,包钢保留、经改造及新建的生产设备全部为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的生产设备,为包钢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钢坚持减量化原则,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战略性资源;对需要保护的矿岩品种,除在开采过程中实施分穿、分爆、分采、分运、分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外,还在铁矿石的选矿过程中,对选矿工艺进行改造,开展“双提一降”公关,有效提高了铁精矿的品位;对稀土、铌、钍等国家战略性资源进行了妥善保护。“十二五”期间,要加强稀土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利用,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和最低的经济成本,完善稀土产业与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要通过技术进步改进完善稀土产品生产工艺,加快稀土精矿焙烧、冶炼分离过程清洁生产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降低物料消耗,减少“三废”产出量。此外,加快升级置换环保设施,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稀土冶炼氨氮废水治理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管理

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5、加强宣传教育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领导。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要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6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 ]。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2]。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3]。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 “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4]。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 遵循 “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 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5]。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三.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6]。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2]杨玉民.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 

[3]刘容子.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海洋经济?[n].中国海洋报,2005-1-7; 

[4]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海南;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海南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同样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的农业区域内,农业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它的核心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适宜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追求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低污染的集约增长,注重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效益的统一,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与保持,从而不影响后展的需要及长远的发展目标。

二、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海南是农业大省,约33%的地区生产总值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产值占海南国民经济产值比重较大,农业对海南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海南农业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一)人均农业资源逐年减少

人均农业资源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引起的,与建省前相比,海南人口到2007年年底达到近840万人,增加了213.5万人。另一方面,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加大,而且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力度不断加大,海南耕地后备资源又分布不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面临较大压力。2006年,海南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1亩,低于全国1.39亩的平均水平。而且长期采取对耕地“重用轻养”的粗放利用方式和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使得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海南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70%的农田缺氮、磷、钾,土地贫瘠化现象比较严重。

水资源紧缺,水库蓄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优质水资源更加缺乏。全岛平均年雨量1639毫米,海南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07.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900立方米,高于全国2200立方米的人均水平,但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4%,且因独特的海岛型地形地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工程性缺水问题仍很突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农业,因为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0%。

(二)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万公顷。可供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万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这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牧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土流失,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海南全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83.7平方公里。

(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海南是全国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省份之一,但是农业上滥用农药、除草剂、激素以及扩大使用化肥、农用薄膜的数量,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化肥施用总量与单位面积施用强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海南是香蕉主产区,在采收季节,大量的香蕉套带,塑料薄膜等废弃物被遗弃在路边、河边,随意堆放,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和水质污染,同时也成了一些病虫害滋生和传播的场所。

(四)海洋污染严重制约了蓝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农业种养殖业和交通船运业3个方面。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通过河流、直排或混合人海排污口等向海洋排放,直接影响着海洋环境质量。由于河流携带人海的污染物总量加大,造成近岸海域海水各项指标含量升高,主要河流人海口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下降,监测结果表明,2006年由南渡江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8万吨,其中,COD约7.8万吨,占总量的98%,磷酸盐400多吨,氨氮100多吨,石油类100多吨,重金属200多吨;2006年海南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对全省30个陆源人海排污口及部分人海排污口邻近海域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部分排污口携带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已经对邻近海域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龙昆沟人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受污染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磷、无机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其中无机磷测值超过国家4类海水水质标准。在潮汐和海流的共同作用下,龙昆沟排出的城市生活污水、地表水和邻近企业的废水在海口湾扩散,巳污染了海口湾东侧海域的海水水质。海口秀英工业排污口邻近海域受污染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

由于交通船运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省以来船运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沿海港湾的油船和各类机动船的废油大量倾倒人海内,特别是各类机动渔船倾泻废机油、柴油的情况很普遍,所以海洋受石油污染的情况在加剧,致使渔类资源可持续发展遭到了严重威胁。近海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高位池养虾也给近海海域造成严重污染,对鱼类资源造成极大威胁。

三、促进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加大农业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指的是“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

cle)”。该原则有利于节约生产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者协调发展。

全面保护海南耕地、森林、草地、水源等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把林草业作为特殊产业来抓,因地制宜发展果木林、经济林和牧草种植,扩大绿色植被覆盖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行输水渠道防渗化、农田灌溉科学化,在西部等缺水地区推行喷灌、微灌、滴灌、管道灌溉等节水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发挥海南农业的区位、季节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远洋捕捞、近海深水养殖、热带花卉、商品林、种子种苗和南药等,使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南的“蓝色农业”。实施“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强省”战略,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基地,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

(二)研发适合海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太高,农业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适合海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在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无害化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政府应着力推进,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场地等条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如三亚市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了把沼气池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紧密结合起来,三亚市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采用“猪沼果”、“猪沼瓜菜”等多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有些农户也用“制酒酒槽猪沼果”的模式,形成“猪多气多肥多果多”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及时环境污染状况,让社会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严重危害性,宣扬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发展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尽快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观念向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转变。如在生产观上,要尽可能的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和农家肥生产沼气等)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投入来替代物质投人:在消费观上,倡导绿色消费,限制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消费(如农产品一次性包装等),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发展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信息化农业。

生态农业含有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总要求。海南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信息化农业是指以农业信息科学为理论指导,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工具,用信息流调控农业活动全过程,以信息和知识投入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海南目前已研制出或正在研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农业管理软件和专家系统,如天然橡胶精准施肥系统、基于GIS的橡胶树养分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海南应推动以建设信息化农业为基础、开发农业应用软件为目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8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另一种是以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也是格尔木工业经济今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尔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1.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上看,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阶段,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缓慢。1980年至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成通车,拉开了格尔木资源开发的序幕。昆仑经济开发区、格尔木民族地方自治改革开放试验区相继成立,石油、天然气、钾肥三项工程的投资和兴建,构筑了格尔木市工业的框架和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气东输出“涩——宁——兰”工程、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工程及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建成,西部地区工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但从整体上看,工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呈现出起点低、开发晚、基础薄弱、产业链短,而且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和粗加工型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难循环、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1.1 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的。以某市为例,“1995年、2000年、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5.4%、51%、55.3%”,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拉动的。

1.2 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的。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某市万元GDP能耗近3吨标煤(青海省万元GDP能耗为2.89吨标煤,全国平均水平为2.62吨标煤)”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靠大量消耗能源来实现的。

1.3 经济结构趋于不协调

“根据经济学的‘木桶定律’,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格尔木市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整体增长和总体效益的提高。从第三产业来看,“2005年某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只有 29.1%,不仅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咨询服务业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和科技落后,新兴行业和市场要素发展不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从工业来看,虽然工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资源开发型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就高,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就低,产业的竞争力差,经济增长的成本高,是当前西部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4 资源利用难以循环、综合利用率低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封闭循环反馈式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而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回收率比较低,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生产钾肥后排弃的废卤等。

1.5 资源开发模式粗放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矿产资源的多种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进而给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严重影响;二是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三是开发中的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6 技术创新能力低

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我国东部地区的45%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当前西部地区科技进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投入不足,“2003年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为2584万元,2004年为4415万元”,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二是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过低,工业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基本建设。

2.以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带动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应重点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促进格尔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以节约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

2.2 逐步建立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

以建设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重点是要强化“三节约一综合”,即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为指导,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和调整本市经济体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良性循环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青海省实施办法》,建立并执行格尔木地方颁布的排污、排废、垃圾计量的收费规定,确保循环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工业产值绿色化程度,减少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积极引进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无害化项目,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2.4 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链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加强生产资料加工过程中副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物质和能源多级利用;努力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对传统骨干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高起点嫁接改造,在关键工艺技术上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5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5.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定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增强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改善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和减轻增长代价,使得依靠大量资源和劳动力所换来的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发展和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5.2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生产率上升幅度最大化准则、产业关联度最大化标准,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的潜力优势,不断壮大支柱产业,使其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应重点发展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宝玉石加工、冰川水、矿泉水资源开发、高原特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使其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5.3 进一步促使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应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以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逐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2.5.4处理好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对既有的存量资产加大调整、技术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源效能,同时,在经济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或产业中,继续扩大要素投入,适度扩大产业基础与规模,不断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2.6 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关键控制性技术的研发力度,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开发创新、引进推广和消化吸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加快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行业转换,实现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创造产业新优势。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水、废物、尾气、尾矿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关键领域组织攻关,力争取得突破。

总之,在“十一五”规划的新背景下,着重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整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对生产资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的根本性转变,以循环经济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今后持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9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金融创新 有效策略

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独特发展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生产技术改造和创新,循环应用,绿色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如投资效率、投资总量等都不高,而且投资渠道单一,由此难以实现金融创新。针对这个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下,实现金融创新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内涵

当前,循环经济在我国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同角度理解有不同内涵,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社会、经济及环境相整合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主要是以高效利用资源并实现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资源化及再利用为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平衡增长。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

二、循环经济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诉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纽带,其独有的运行规律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循环经济产业化高投入

循环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进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与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密切关系,但是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提是资金的高投入,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关键技术更新速度快,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扮演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持角色,离开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将失去动力。

(二)循环经济资金需求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因此,循环经济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具有持续性、时效性、多阶段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导致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压力,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金融创新至关重要。

(三)循环经济产品的公共特性

循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不仅关系个人,更多的关系到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因此,循环经济形成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特性,要想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是个人无法完成的,因此,国家的财政扶持是必需的,而这就需要金融业的有效参与。

三、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策略

(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理念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意识并不强烈,再加上金融创新速度缓慢,由此导致循环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创新金融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应当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理念,又计划管理向市场经营转变,制定金融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其次,金融创新思维要由单向转变为多向循环,综合考虑清洁生产、资源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等,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最后,传统工业发展要向生态工业转变,金融发展要以生态、环保为主,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二)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支持制度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在这方面虽然也有大幅度资金投入,收取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难以满足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对此,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支持制度对于金融创新,实现反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特征,政府应当就产权界定、产权流转、产权配置及产权保护等进行明确规定,并根据产权界定制度进行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以维护金融创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对于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政府还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如政府采购、绿色补贴、绿色税收等,奖励金融创新的投资者,以激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循环经济的发展关乎大多数人的利益,也不排除投机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破坏作用,因此,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并促进金融创新,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循环经济发展及金融创新的法律体系,在《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增加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条款,并将循环经济理念作为一种立法理念向广大民众宣传。对于废弃物资源,要加强回收处理,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此外,政府还应当明确规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及法规制度,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上,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四)培育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而金融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持因素,金融创新来自于资本市场的累积,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循环经济结构调整,以推动循环经济总量的增长。首先循环经济发展要遵循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根据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其次,不断调整和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从资本市场发展中积蓄力量,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最后,面对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优势,利用国际资金促进科研创新,推动市场进步,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及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整体体征。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发展关乎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注重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的共同研究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保证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不断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交互促进,以更好满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杜玮,黄儒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11).

[2]伍孟林,金利娟,郑斌.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J].铜陵学院学报.2010(05).

[3]孙靖帮,付华蓉.金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石河子市为研究实例[J].新疆金融.2011(03).

[4]褚文.山西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2(S1).

[5]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13(06).

[6]葛兆强.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