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循环经济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环经济的特征

第1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循环 耦合 结构 途径 国有林区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54-02

一、引言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许多国有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森林资源结构严重失衡,国有林区深深陷入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之中。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在2010年的两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林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业要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

(一)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界定

低碳循环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为指导,以高效能、高效率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则是一种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林区低碳循环经济,是指在林区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增加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构成

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低碳循环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国有林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实施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中就形成了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此系统的结构构成图如图1所示。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1.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循环经济手段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循环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高维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是由低碳循环经济、低碳循环社会和低碳循环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循环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循环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3.复杂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系统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发展低碳循环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低碳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4.涌现性。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四)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保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利用、林业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特别是要把资源循环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途径,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资源利用、资源回收、能源生产利用、污染物排放等的各个方面,实现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的永续发展。

根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异同点,立足我国当前国情,以两者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为基础,将“3R”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态”系统,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之路,以克服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单行发展的困境。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致力于两个重点:

第一,以低碳经济补充循环经济的能源缺口,同时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则形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此一来,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无法解决的能源循环困境就可通过低碳经济要求的低碳、零碳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而得以破解;低碳经济单行发展的现实经济效益瓶颈也可被循环经济突破,从而刺激个人的低碳消费、企业的低碳生产和林区的低碳流通,推动国有林区低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在具体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整合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运行环境“软件”及技术“硬件”的相似性,积极推行能促进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相应措施和相关对策,实现两者正效应的叠加,做到一举两得。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监测

1.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按照碳汇和减排的要求,加强林业低碳循环森林培育业的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推进科学经营,加强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能源林等商品林的建设以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营造,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二是在森林培育全过程中,科学整地、施肥和抚育,减少土壤、化肥以及林木腐解等释放的CO2量,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森林培育的减排。

2.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将管护区落实到山头地块,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强化管护人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森林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管护经营责任人参与分配森林资源培育成果的机制。

(二)遵循3R原则,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森林资源(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既需要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推动,又需要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执行。在企业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提高森林资源循环利用率。林业企业的生产方式是:“木质或非木质资源―产品―剩余物―产品”,它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充分和最合理利用。实施清洁生产要求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回收处理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产品和服务的森林资源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废弃物质的排放;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的耐用度和抗变性;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强度;尽可能强化相关森林资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

(三)建立区域产业代谢,构建林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建立林区低碳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化体系,建立绿色森林资源原料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林副产品加工、种植和驯养产业,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的生态观光、旅游业,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多重需求;发展高科技绿色森林产品深加工业,用高科技来发掘森林资源的无穷价值;强化森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维护森林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可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四)实施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增强低碳消费意识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宣传低碳农业相关知识,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行动;加强媒体和公众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引导企业逐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低碳经济”形象,促进企业完成低碳经济目标和指标。

(五)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继续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林木生物质能源是直接来自光合作用的木材,以及根、茎、叶等采伐剩余物和刨花、碎木、木屑等加工剩余物,还包括各类可作为能源的木制品废物等。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在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规划与措施,以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六)加强政府对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要加强政府对低碳林业发展的指导,制定农村新能源发展利用纲要和专项规划,提出低碳循环林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研究低碳循环林业的统计方法和考核指标,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源效果评价机制。

研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广低碳循环林业技术并建立林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经验,大力推广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林业机械节能减排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市场化的政策工具,探索发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建立广泛的碳交易机制,使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服务市场化。

建立林产品低碳认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低碳林产品实行低碳认证,并给予这些林产品一定价格补贴,改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C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L11CC14)]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李斌.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2.韩宝华,李光.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3.张秋根.林业低碳经济探讨[J].林业经济,2010(3)

4.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0(6)

5.陈钰.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及对策分析―以河西走廊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第2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管理;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以及生态科学的迅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经济生产中以新知识、新的管理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资源循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实施,当前很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原始经济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循环经济阶段(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又称为后工业经济)。那么何为循环经济呢?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具有3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摆脱了传统工业经济那种“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第三,循环经济是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而且,循环经济还延伸了生产链,推动了其它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1.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从地球上提取物质和能源,然后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因而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的“牧童经济”(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的说法)。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

2.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治理方式不同。传统经济采用的是事后末端处理的治理方式,而循环经济采用的是预防式的治理方式。传统经济中人们关心的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而在循环经济中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并且把零散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的循环经济战略。

3.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同。传统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源衰竭、环境退化,迫使人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将引起一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革命。循环经济要求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区别,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化势在必行,同时这也就要求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必须紧随这一时代潮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循环经济的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在生产中应本着如下原则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虑节约材料,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工艺流程设计中要注意尽可能节能降耗,降低废品率;企业产品应当经久耐用,使用范围要尽可能广;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要尽量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对现代企业来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和方法,而且循环经济的理念也改变了企业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理念,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3R制造管理法。循环经济的“3R制造管理法”是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借鉴生态循环而首先创立的,即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投入原料减量(Reduce)、原料循环利用(Recycle)和废弃物再利用(Reuse)。投入原料减量化是指在企业生产中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的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其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重量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原料循环利用是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要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是指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物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重复使用。当前社会上一次性产品的流行风潮往往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企业产品生产应当从一次性向经久耐用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如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就独树一帜,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坚持保持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高价位、长使用周期、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从条块管理向矩阵循环管理的转变。矩阵循环管理是循环经济中企业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指企业为了某一工作目标,把同一领域内具备相当水平的创新元素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通过管理使元素及行列按一定的规律变换、循环,从而创造条件,激励企业创新。当前传统工业企业的集中、分工严格的条块管理,把企业分成诸多职能部门(如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一车间、二车间等),都是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集中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然而,随着循环经济企业中产品向分散化、柔性化的转变,企业管理自然趋向于自主的柔性管理即矩阵循环管理方式转变。在矩阵管理中,创新往往被激活,鼓励、交流循环,再产生新的创新,然后再循环。例如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车间主任可以同技术科长进行元素置换(在一定期间内),形成循环;车间也可以和销售科形成行列组合来激发技术创新。

3. 知识管理理念的建立。传统企业往往注重的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大多只是针对岗位上人的管理,把人看成是一台“活的设备”,这种管理是一种静态的、非创新式的管理,往往难以激发出人的自主活力,因而循环经济中的企业更加需要重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要把传统企业单一的技术管理扩大到信息管理、决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知识管理也是要把对人的单一培训管理扩大到学习管理和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宝贵的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开发和优化配置,它涉及知识的创造、收集、组织、扩散、利用及知识资源的创新及循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企业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最终达到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创新循环,从而使得企业知识资源得以充分运用,使得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知识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核心,企业要把人真正当成有知识、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活的人”来管,不断向他们灌输循环经济的理念,把企业办成循环经济的企业。

4. 从传统质量管理向循环经济的质量管理转变。传统工业生产是通过单一产品、大批量的硬性生产,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目的,但这样的片面追求标准化的生产容易造成投入原料的浪费,不能够加以循环利用。而循环经济的生产必须面向多样化、小批量的柔性生产转换,即向新的标准化即ISO14000系列标准转换。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同时也是企业的生命。传统的ISO9000质量标准仅仅是在企业内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ISO14000系列标准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制定的,它把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扩大到包括企业生产环境的大系统,即企业不仅要在内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还要保证外部的环境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实行清洁生产,尽可能少排放废物,同时还要保证其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以减少产品消费后的废弃。ISO14000质量认证实质上是对企业管理和产品生产提出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即从循环经济大系统的理念出发,要求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有利于促进企业向生态型生产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投资,促进企业内外效益的有机统一。

5. 企业从竞争向合作方式转变。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的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主因在于稀缺的自然资源有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市场也有限,因此企业之间只能靠竞争来占有有限的技术、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市场以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一个企业的废料完全可以成为其它企业的原料,一个企业无用的技术完全也可以成为另一个企业有用的技术,一个企业弃用的市场(如废气物利用市场)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市场。因此循环经济提倡形成网络化的循环协作关系,在企业间形成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协作的新型关系。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企业间形成相互协作的新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兼并或联合,做到资源互补循环、利益共享,最大限度地获得企业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北京出版社,2003.

2.李廉水.二十一世纪经济——谁主沉浮.海天出版社,1999.

第3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03-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一个规律性:即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1-4]。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走循环农业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应当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8]。

1 农业循环经济简介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资源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综合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简称“4R” 原则,即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化”(Reuse)准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目标的 “减量化”(Reduce)准则、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目标的“重组化”(Reorganization)准则和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害化”(Recycle)准则[9-10]。

1.2 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

以农业生产为依托,遵照生物学规律,合理安排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围绕物质、能量、养分的循环转换模式,以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开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即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充分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来有效促进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各个环节,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并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物质的投放量和废物排放量。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循环农业思想的生产模式,如北方“四位一体”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菜—菇—鱼)“三体”复合生态模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链式生产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的反馈式流程主要是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在生产上主要体现为低投入、高效利用、少开采、减少排放。

2 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使农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持续下去,要做到该种发展模式,就必须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禁止滥挖滥采,保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比较紧张,且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大,造成人均资源非常少,二者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如果一直持续经营以往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生产方式,就会造成我国的生产资源快速减少,最后可能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种植面积。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消耗低、资源率用率高的生产方式,才能使资源可持续被利用[11]。

2.1 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演变,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现代工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大量劳动力的投入,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增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污染问题接踵而至,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的营养平衡,污染了环境,且使农产品的品质受到影响,无污染、无残留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由养殖业生成的畜禽粪便处理也越来越困难,使得污染的速度加快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可以使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与人类的密不可分决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必须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然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更替过程,农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人类是整个食物链的最顶层的占有者,在整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而农业循环经济能合理调节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人们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2.3 我国国情决定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贫乏,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人均矿产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2,且我国务农的人口数量大,由农业造成的污染严重。因此,要改变以往的农业耕作模式,否则会加速农业有限资源的耗竭,农业生产环境将遭到不可挽回的污染,因此要将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方式,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3 对策

3.1 扩大宣传,提高循环经济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农民在思想上从传统上的经济和自然经济转变为农业循环经济作铺垫,同时可以使农民能够清楚地了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作用和农业循环经济为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加强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的认识,增强他们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能力。

3.2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进行贯彻落实,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二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3.3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就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于高新科技,才能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因为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的速度。另一方面,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农村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建经济节约型社会,才能保持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优势的宣传,使人们能够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做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吸收各方的资金,并及时向农民传授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知识的优秀人才,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使我国进入农业循环经济时代[9,12-13]。

4 参考文献

[1] 韩永清.论农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2):40-41.

[2] 陈红娟.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11(11):90-91.

[3] 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3):83-87.

[4] 宋宗水.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4-9.

[5] 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1):8-12.

[6] 于国丽,谭桂梅.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4):120-121.

[7] 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5-29.

[8] 张国锋,刘乃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理解与路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35):376-377.

[9] 朱婧.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和保障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5-26.

[10] 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4):88-90.

[11] 张德清,苏敏.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33-34.

第4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

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第5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由于长期对煤炭等资源的高强度开采,目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耗竭、产业结构单一化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无疑是山西省今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是指主要以特定或相关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相应生产部门或产业成为该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经济区域。山西省是闻名全国的能源大省,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长期以来,山西省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对煤炭等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导致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如何摆脱困境,改变山西省相对落后的面貌,成为摆在山西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山西省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追求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山西省能源匮乏压力的需要

有数据显示,2000年~2004年,仅山西省重点煤矿已经有“一局(原轩岗矿务局)十七矿”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停产,减少生产能力1,600万吨/年。预计2005年~2020年,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将有39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6,640万吨/年,需安置转产职工124,689人;地方国有煤矿将有近1/3的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将会减少生产能力2,000多万吨/年;乡镇煤矿近1/2的矿井将因资源枯竭而闭坑。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缓解山西省能源匮乏压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山西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的需要

据2005年7月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所研究报告显示:山西省1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山西省煤矿采空区面积已达5,000km2,由此引发的严重地质灾害已涉及1,900个自然村。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输入端、生产过程、输出端全方位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开采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才有可能缓解山西省生态环境压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突出表现为:一是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明显;二是低产出、低效益;三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而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而言,循环经济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尽可能地少产生废弃物。可见,循环经济正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扬弃,是推动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2004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即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重点发展能源、不锈钢、新型材料、旅游等优势产业。较之于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型”的重要特征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山西省应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二、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一)山西省已初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政策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先后出台了《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对全省如何开展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措施和要求。为了使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免税政策落到实处,还制定了《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和《建材产品中废渣掺加量的测定办法》作为地方性标准实施,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省委、省政府已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全局,嵌入各种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作为制定本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原则。

(二)山西省已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条件

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环节: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没有技术的可行性或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过高,循环经济就难以推行。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煤炭价格上涨,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提升,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创新方面,山西省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投资入股和贷款贴息的办法,运用1.2亿元的省筹调产资金,调动了84亿元的社会闲散资金和银行贷款,实施了一批国家、省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如2001年,山西煤化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投入资金6,000万元,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到2003年年底其核心技术费托合成的催化剂、反应器和工艺工程已取得重大突破。到2005年,四次运转共计3,500多个小时,积累的经验已为今后建立示范工厂奠定了基础。有合理的政策、法规的支撑,技术创新的倾斜政策,加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日臻成熟。

(三)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山西省循环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效突出的有交城县工业园区、孝义市工业园区、大同塔山工业园区等。从目前状况看,这些试点和先进单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为全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循环经济为山西省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改变过分依赖资源的现状,使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处于良性互动之中

山西省经济被动适应煤炭市场行情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弱,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有限,整体经济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和空间,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全国经济运行步入周期性速度回落期,山西省的经济就有可能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必须深入挖掘现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用完善的政策、机制把循环经济发展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产业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走一条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快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应有职能。目前山西省经济总体上还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推动甚至直接的投入来实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政府促进往往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运作效率更高,作用更明显。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同样表明,政府在提供制度、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应有职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各级市场主体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尚不够深入,这时候需要政府的倡导和积极扶持,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过程在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往往需要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为此付出一定成本,但若没有相应的收益,企业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只有让企业明显感觉到凡是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就能够减少成本、防治污染,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时,企业才会自觉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使循环经济得到健康而持久的发展;最后,调整和完善煤炭及其他重要资源的税收、价格征收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税收、价格等机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尚未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机制,逐步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大省,更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尽快调整和完善煤炭及其他重要资源的税收、价格征收机制。

第6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国家加快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从以下七个方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立法进程。研究起草《循环经济法》,抓紧制定相关与专项法规。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

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对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

四是加快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带动和推广意义的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是完善政策机制。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六是抓好示范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七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发展循环经济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7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投融资;现状困境;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10-0022-03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征与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

首先,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减量化为首要原则,而要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就必须依靠规模化生产。只有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才能实现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缺乏规模经济效果的企业或产业难以推行循环经济。同样,循环利用资源也必须在废弃物排放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才具有生命力。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只有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如果循环利用资源的规模达不到成本最小化,与利用新资源相比没有经济优势,循环经济就没有生命力。要想实现规模化生产,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

其次,循环经济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中的任何一个原则的付诸实施,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在制度环境一定的情况下,减量化原则意味着减少资源投入能够带来同样的产出或者同样的资源投入可以带来更大的产出,即提高资源生产率;再利用原则意味着对于理性的企业而言,某种原料的循环使用至少不亚于直接取用某种原料所花费的成本;再循环原则意味着依靠废弃物作为原料的投入能够带来净收益。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都是技术进步。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做到发展循环经济比发展传统经济更加少投人、低成本、高效益。而技术创新无疑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

最后,循环经济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投资成本常常大于投资收益,无法单靠市场自发力量吸引投资,企业缺乏自运行的动力。因此,对循环经济加大金融支持,不仅需要包括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的有效参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面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杨明基,2011)。

(二)金融支持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支持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包括资金的支持,还包括金融政策的扶持。金融机构通过其“绿色”投融资行为,使资金向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的行业流动,改变投入产出的组合,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郭永冰,2007)。以银行实施的差别利率政策为例,对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客户,可以结合其对银行的综合同报,给予适当优惠的贷款价格、期限及放宽担保条件;对于客户无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随意投资行为,应该通过执行惩罚利率、提前还款等限制性条款,迫使客户履行必要的环保责任。

二、中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对投融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循环经济投融资是指社会各主体以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为目标进行的各种投资和融资活动(沈燕华、张兆同,2011)。2010年4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要根据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的风险特点,加强人员培训,引进有关专业人才,努力提高金融机构对涉及循环型企业和项目的授信能力,同时借助第三方评审和外包等方式,提高对循环经济实施信贷支持的能力。同时,下一步将建立四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政策、法规、技术、项目信息、专家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部门负责筛选综合效益好的循环经济园区(示范基地)、企业、项目,并推荐给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各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示范化及循环经济示范推广等工程,总投资额达2,3666万亿元,其中,节能重点工程9820亿元,循环经济重点工程5680亿元。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又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角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融资的支持。

(二)投融资主体日趋广泛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保证循环经济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循环经济建设,而且可以通过竞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起始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的投资主体,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铺开,企业、社会民众以及外来资金也加入投资者的行列。目前,中国已逐渐形成政府、企业、民众以及外来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今后,政府还应选择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作、联营、参股和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使循环经济的投融资主体更为广泛。

三、循环经济投融资所面临的困境

(一)长久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对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然而,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研发投入较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目前,国家还没有形成稳定、约束、制度性的循环经济投资机制,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没有制定涵盖银、证、保的综合性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尽管国家已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但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仍不完善,再加上循环经济的高风险、高投入、外部性等特征与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不符,因此,各金融机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很难对循环经济项目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贷款的结构和类型上看,贷款仍主要用于热门优势行业的长期投资和工业企业生产运营资金所需,稳定的循环经济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

(二)企业融资门槛较高

中国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法人的90%以上,中小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但行业中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财力有限,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十分有限。循环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如技术、市场、政策风险等,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往往设置较多门槛。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在循环经济相关产业的贷款投入相对较低,仅7%左右,部分只有3.29%。与此同时,受政策机制不完善、担心风险回报等因素的影响,大批民间资本不能也不敢注入这个正在蓬勃生长的产业市场。

(三)循环经济投融资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的循环经济投融资仍以国家财政为主,一些投资不是建立在市场运作基础之上,导致投融资效率低下。例如,在一些国家投资建设的生态园区,为了维持园区的正常运转,政府注入大量资金,企业“被”安排进园而不是自愿被吸引,导致园区运作成本巨大且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企业受国家投融资政策支持的影响,盲目上马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中央和地方重复建设,不仅浪费资源,也容易导致过度恶性竞争。投融资政策的科学可行性还需提高,主要表现在资金在投放前缺乏科学全面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工程建设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项目结束后缺少评估机制,使投融资无法维持自身“融资一投资一还款”的良性循环,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齐悦,2010)。循环经济投融资政策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完善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如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的滞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搭便车”现象严重。

(四)缺乏专门的循环经济投融资数据统计体系

对循环经济的投资并不等同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现有的循环经济投资的数据大多以环保投资为依据,两者的数据经常混用。环保投融资主要用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治理企业污染的投资。而对循环经济的投资更注重资源的节约、重复利用,两者存在交叉但并不等同。清洁生产是环保投资的重要部分,与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相一致,可以归到循环经济的投资中。然而,城市的同林绿化、集中供热等环保投资,明显不属于循环经济投资的范畴。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循环经济投融资的统计渠道与统计体系,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缺少科学的引导,无形中增加了开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四、破解循环经济投融资难题的机制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循环经济投资渠道

国家要在明确循环经济投资范畴的前提下,采取诸如“成立国家循环经济基金”、“稳定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等措施,建立长期稳定的循环经济投资增长机制。还可在“国家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下建立“中小企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之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用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账户中还可以建立循环经济投资的专项,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可以避免循环经济投资与环保投资交叉的困扰。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定长远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强化循环经济的预算投入,加大循环经济投资的比重。

(二)创建多元化的循环经济投融资模式

1 政府要发挥信用担保作用。循环经济产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中的企业规模较小,商业银行害怕承担风险。政府应成为企业和银行之间沟通的中介,发挥信用担保作用,出资成立针对循环经济企业的引导基金、担保基金或专业的担保机构,为商业银行指明融资对象,减少银行业的风险损失。

2 银行要强化绿色信贷责任。一方面,要严格把握新增贷款投向,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对于能够体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要求的企业或项目以及国家确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积极给予信贷支持,给予适当优惠的贷款价格、期限及放宽担保条件。对能耗、排污等方面不符合国家规定、不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项目贷款进行严格审批,对技术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限制或不予信贷支持,通过执行惩罚利率、提前还款等限制性条款,迫使客户履行必要的环保责任。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环保等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中,商业银行应建立相应的持续跟踪监测机制,将环保、节能降耗等情况纳入日常贷后管理工作中,跟踪监督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全过程评价和风险监控,确保信贷资金投入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

3 企业要创新融资渠道。企业自身要突破传统的融资思维模式,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申请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通过股市募集的资金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的开展,也可以申请发行循环经济债券,吸纳社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银行业要积极开发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创新产品,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国家还可以在资本市场中建立循环经济创业板市场,推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4 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中国循环经济的投资以政府为主,今后应动员社会的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因此,完善社会资本和外资介入的多元化高效投融资机制十分必要。各地发展和改革委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也要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示范产业化项目,采取直接投资或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投资向循环经济领域倾斜。也可以发行循环经济福利彩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许多国外投资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为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机,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要求,开放市场,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为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创造条件(刘鹏,2009)。

(三)提高循环经济投融资政策的执行效率

首先,要严格按照政策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避免资金的低效使用以及企业盲目推进、重复建设。政策制定者也要对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短期成效观念,做好循环经济攻坚战的准备。其次,每项政策的出台要经过严格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不符合成本效益分析的项目要严格禁止。同时,对于在建或已建项目,要强化监督和跟踪机制,保证资金利用程度最大化。最后,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企业扫清政策、制度障碍,为循环经济投融资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针对企业融资面临的贷款审批程序繁琐、时间长的难题,建议国家成立专门针对循环经济贷款审批的机构,提高企业贷款效率。

第8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关系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只有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全面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够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循环经济具有高效率、低消耗和低废弃的特点,也完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循环经济可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丰收。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特征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而必然产生的历史产物,是我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产业集群动力。

循环经济是把经济从传统的线性开放流程转变成新型的封闭式环形流程,它是以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为标准,要求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原料和能源在循环经济中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把人类的经济活动纳入到自然界循环机制中,进而减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的保护利用,而且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日益更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作为发展的源动力,以人力资源质量和素质作为发展的先决条件,以信息技术和通讯设施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桥梁纽带,以逐渐与人们生活紧密连接的服务行业作为循环经济主导产业等这一切都需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发展的灵魂,也只有以知识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产业集群的成功促成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从产业集群自身发展角度分析,我国的产业集群由于过分依赖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完全忽视了技术研发创新和市场品牌创新导致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完全劣势的状态。面对全球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我国的产业集群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一)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我国产业集群的成功建立在低廉劳动力、低廉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零成本的因素上,但是随着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价值得到了回归,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我国的产业集群也将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国传统粗放式的产业集群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解决我国产业集群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技术创新的制约

我国产业集群由于资金累积的不够和工艺技术的欠缺导致了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不足,进而出现了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的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链的初始阶段。技术更新的加快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因为虽然技术更新的加快可以使产业集群利用后发优势在竞争中占取优势,但是面对技术创新的频繁导致缩短了技术模仿周期,并且大大提高了技术模仿成本,对于我国缺乏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而言,完全疲于奔命在淘汰的技术中。因此,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自己的产业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技术更新带来的危机。

(三)全球产业链的制约

所谓的“中国制造”仅仅只是制造业的低端产品生产或加工组装,这说明我国的产业集群仅仅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级生产制造阶段,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是局限在制造环节内,因此而获取产品价值的空间不容乐观。跨国集团的融资并购使我国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直接受到全球产业链的整合,这将严重抑制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我国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国内产业集群的有机产业链才能减弱全球产业链的制约。

三、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产业集聚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能够在产业竞争中获取优势,但是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等一系列问题则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为标准的循环经济成为了我国产业集聚发展的新路径。

(一)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集聚由于其线性和开放的物质流动是导致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因为高校可行的系统永远是循环封闭的。循环经济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为高效和循环利用,在环境上表现为低排放或零排放,并且循环经济又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因此,循环经济能为我国产业集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产业集群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产业集群的各个开采、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产生的终端废弃物都有两种处理方式:再循环利用和废弃到自然环境中。根据能力守恒的规律表明,再循环的物质越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小,进而可以实现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表明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空间组织又承载着循环经济活动。因此,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互补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的障碍在于经济效益低,而产业集群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信息和基础设施、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从而弥补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而循环经济的高效闭环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所以,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体。

参考文献:

[1] 冯薇,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郑健壮,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9.

第9篇:循环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化工企业节能减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专家和学者在强烈呼吁,媒体在积极宣传,民众在热切期盼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说这一任务非常重要而紧迫,是因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着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的极度贫乏,地球已经难以承担起人类的资源需求。根据联合国《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超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20%,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储量在锐减。根据国际石油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不够人类使用40年;根据国际煤炭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能够人类使用200余年,这引起了全人类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极度担忧。其资源维持现有人口的消耗已十分困难,何况世界上人口、物资生产还在不断增长,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资源十分短缺,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3年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2004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不但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都显得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从工业的两大重要战略资源来看,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近20倍;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10%,而90%的石油资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中损失浪费掉了。自然资源的极其匮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